树状结构课件的制作

2024-04-19

树状结构课件的制作(精选10篇)

篇1:树状结构课件的制作

我们的PPT课件一般有线性结构和树状结构两种形式,线性结构的课件往往由封面进入单元内容

一、单元内容二„„直至结束。在这一类课件制作起来比较简单,使用方便。但比起树状结构的课件来说,树状结构的课件典型的具有更多更加丰富的使用层面。因为树状结构的课件增加了菜单页面,由此界面可以进入各个单元板块,具有明显的可选择性,对于那种允许需有学生灵活解答的课题来说肯定是更加称心如意一些。同时在单元内容的页面上增加了返回菜单按钮,在内容的选择操作上更加灵活方便。

下面我说一说通过学习我所知道的树状课件的制作:

它很多制作方面和线性课件的方法一致,都有经过那些流程。不过新增的菜单页面上要根根据自己的课堂设计安排相当数量的链接按钮方便进入相应的内容单元页面。自然美观合理原则是不可违背的。接下来不同的就是单元内容画面的设计在线性页面上增加了一个返回菜单页面按钮,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原则选择于课件一体相匹配的个性图案。点击右键建立超链接,然后选择“菜单页面幻灯片”点击确定。这样的我们的树状结构课件进入结束阶段,按照那个程序完成就可以了。

篇2:树状结构课件的制作

6、(15分)树状结构课件的特点是什么?制作PPT课件时,简单描述一下如何制作一个树状结构课件?

树状结构课件运行程序时,操作者可根据课件制作者设置的条件灵活地转向相应 的分支展开教学活动,该分支教学内容可按章节内容分布设计。树状结果课件的 特点是应用灵活,可以跟进内容随时点击内容页面,在制作树状结构课件时,一般主菜单页面设计为主目录,然后把主菜单、章节内容或详细内容页面运用超 链接联接起来,以便处理好教学内容节点间的层次、归属等逻辑关系。在制作树状结构课件时,一般主菜单页面设计为主目录,然后把主菜单、章 节内容或详细内容页面运用超链接联接起来,以便处理好教学内容节点间的层 次、归属等逻辑关系,内容页面有返回主菜单按钮,以便操作起来更加灵活方便。

1、从教学的意义来说,树状结构课件特点是教师在运行课件程序时能按课件 制作者设置的条件,灵活地从课程主标题转向相应的分支展开教学,在分支的教 学活动中讲授课程章节的详细内容。

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树状结构课件特点是学生可沿着一个树状分支展开学习活动,该树状结构由教学内容的自然逻辑形成。

3、制作树状结构课件时,在 PPT 中应该设计一个主菜单为主目录页面,然后 把主菜单和讲授章节内容的页面运用超链接联接起来,以便处理好教学章节点间 的层次、归属等逻辑关系;章节内容页面有返回主菜单按钮,以便操作起来更加 灵活方便。

篇3:树状结构课件的制作

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将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三者间的革命性重构。目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有十几种, 而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有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和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三种。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授课程内容的特性、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手段的特点, 科学合理地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机的融合为一体, 设计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其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是复合教学结构的构建思路的重要体现之一。该理念在成果中主要体现之一就是为课程教学模块的分类构建与实施、针对教学模块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辅助和补充, 使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以动态的方式呈现每个知识点, 极大的增加了信息量, 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而且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联想, 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信息描述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宽泛性, 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传递的容量和效率。

3 常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分类

静态文字 (字体、文字大小、颜色变化等)

动态文字 (文字出现的动作、或强调时加动作)

公式动态推导设计法 (FLASH技术)

使用画笔板书重点补充提示

静态图解说明

动态图解说明

算法设计过程演示

算法执行过程动画演示 (FLASH技术)

程序实际环境演示

影像材料

网络资源切入

软件环境切入

4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复合教学结构理念的体现

三维一体复合教学结构主要是通过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选择教学模式和合理的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这个基本点来体现“主导-主体兼容”的设计理念。该理念在成果中主要体现为课程教学模块的分类构建与实施、针对教学模块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例如:

对于属于概念型、原理型的教学内容, 由于易于发挥教师主动施教的作用, 以实施传递-接受式、概念获得式和奥苏贝尔式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及其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依托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其中多媒体实现部分主要以原理执行过程动画演示 (FLASH技术) 、静态或动态文字、动态图解说明等来做展示。

对于操作性强和典型性程度高的教学内容, 强调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和易于体现学生主体学习性, 以实施自主-辅导式、探究式抛锚式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及其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依托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其中多媒体实现部分主要以操作过程的程序实际环境演示、动态图解说明来做展示。

对于为有效的实施战略或更好地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采取的特殊措施策略型教学内容, 以实施案例式、探究式抛锚式等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及其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依托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 扩展学生思路, 锻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多媒体实现部分主要以软件环境切入实例来做展示。

对于拓展性和适宜个性化发展的教学内容以实施巴特勒的自主学习式、自学-辅导式等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及其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依托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 其中多媒体实现部分主要以静态文字测试、影像材料等来做展示。

5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总体构架

5.1 总体构架

数据库及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依托多媒体课件,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的综合体, 课件内容的表现形式按照对应三级教学模块的规则来确定。

以SQL查询一章的教学内容构建的三级教学模块, 见表1, 来介绍课件制作的构架。

课件中考虑包含以下内容:设计一级菜单分别为课程目录 (包括绪论、数据库管理、SQL、程序设计、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等5个教学阶段) 、动画学习、虚拟演示、典型案例系统、习题测试、历届考题。其中课程目录、动画学习、虚拟演示、典型案例系统、习题测试为课件的主要功能部分。每个教学单元由若干帧面所组成, 帧面间的跳转由Author Ware提供的交互方式完成, 帧面所包含的素材 (声音、音乐、动画、图像、文本等) 存放在素材库及外部文件中, 以便于素材的管理和资源的共享。进入界面如图1所示。

5.2 各模块功能设计

主页面由两部分组成:主画面和主菜单选项。本课件主页面采用菜单设计, 免去了每个页面单独设置导航功能的繁琐, 操作更简洁, 主页面如图2所示。

(1) 课程目录 (对应知识属性为概念型的知识点, 如Select语句的语法规则)

按照各阶的内容的要求分若干标题, 并以阶名为索引建立的超文本链接, 当移动光标到各标题上时, 鼠标形状变成小手状, 同时该标题改变颜色, 右边并伴随显示出每一阶的标题的链接, 点击按钮则进入相应内容的学习。

(2) 原理动画学习 (对应知识属性为原理型的知识点, 如Select语句的执行过程)

数据库及应用课程大的内容模块由两部分组成:原理+应用, 原理部分内容苦涩难懂, 如何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给我们的学生, 将《数据库及应用》中原理所描述的执行步骤、执行过程中数据及结构的变化情况、执行结果等内容清晰地播放出来, 使学生通过观察内部执行过程, 从而深刻理解并运用它, 特别设计了此模块。通过动画、文字使难以讲清的概念、理论为可见可理解, 且使用按钮, 教学内容与进度可以通过按钮控制, 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原理动画学习界面如图3所示。

(3) 虚拟演示模块 (对应知识属性为操作型的知识点, 如SQL中的简单、多表、子查询)

应用部分的具体工具软件的操作由于课堂演示时间有限, 如何便于我们学生课后随时回放, 进行复习巩固, 强化对操作方法的掌握, 特别设计了虚拟演示模块, 给出了常用操作的Flash演示, 配合教师同步录音讲解录音使效果更佳。虚拟演示界面如图4所示。

(4) 典型案例 (对应对应知识属性为策略型的知识点, 如多类查询的组合)

如何以具体案例做展示, 使我们的学生一开始就带着问题, 带着兴趣, 设计了此模块。从需求模型、E-R模型、关系模型和最终的数据库, 及内嵌式的可执行程序, 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欲望。典型案例界面如图5所示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机融合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结构, 继而探讨了这种复合教学结构构建思路的重要体现:多媒体教学方式, 最后以数据库及应用这门课程为例, 展示了课件制作中的复合教学结构理念具体如何体现, 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三维一体复合教学,多媒体手段,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构建三维模式《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7) .

篇4:树状结构课件的制作

[关键词]树状结构问题串 高中生物 概念教学

生物学概念体现生物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和生物学科最本质的特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生物学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基础。通过设置树状结构问题串进行概念教学,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建构生物学科概念体系,运用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一、设置树状结构问题串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学科概念并不孤立存在于某一章节中,会与本章节或其他章节的概念存在联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以构建科学的生物学科概念体系为大目标,进行概念教学。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在设置树状结构问题串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将与某一概念相关的知识、本质特征,内涵与外延,概念的运用作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体现于树状结构问题串中。

2.情境性原则

在设置树状结构问题串时,应将问题置于合理的情境中,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如可以创设新旧知识联系的情境,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曲线图、流程图、模型图的情境,创设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相矛盾的情境等。

3.思维性原则

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一个问题出现时,学生对该问题的解决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而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是复杂的,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这是一个科学的思维认知过程。为此,教师在设置树状结构问题串时,要体现逻辑思维方向和合理推理思维方向,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在不同的视角中,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二、树状结构问题串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概念教学

本节课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设置树状结构问题串,引导学生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概念特征及应用。本案例着重阐述具有三个层次的树状结构问题串内容,即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理解和概念的应用。

第一层次:概念的引入。通过《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建立了生长素能促进生长的不完整的概念,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并非仅仅促进生长。教师在进行概念转变和建立科学概念时,利用教材中的“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如右图)进行概念引入,创设认知冲突,设置树状结构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曲线图,从而得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既有促进生长,又有抑制生长的特点,由此引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概念。树状结构问题串中的问题有:问题1:生长素对根、芽、茎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为多少?其中对生长素的浓度最敏感的器官是什么?問题2:同一浓度下,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如何?针对问题2,教师从分析曲线的点、线出发,设置了3个引问,引问1:分析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如何的?引问2:B点对茎的生长作用如何?lA点对芽和茎的生长作用如何?引问3: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何关系?

第二层次:概念的理解。概念教学的核心就是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将概念与具体的生物情境相结合,达到学生能够运用概念解决具体问题的水平。本节内容对农业、园艺上的实例(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等现象)进行分析来理解概念的本质。问题串的设置思路如下:分析图形上关键点的生长情况,生长素的含量情况,从而推断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理解生长素两重性的生理本质。例如,结合自然界中松树呈现宝塔形树干的图片及棉花摘心的图片,设置以下问题串,问题1:结合教材图3-6及文字,分析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引问1:如何比较甲、乙两处的生长情况?引问2:比较甲、乙两处的生长素含量情况如何?原因是什么?引问3:生长素对甲和乙的作用有什么不同?问题2:在农业生产或园艺等方面,哪些利用了顶端优势?哪些又要解除顶端优势?请举例说明。

第三层次:概念的应用。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生物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探究方法,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设置树状结构问题串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出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案,这样才能将探究实验成功地延伸到课堂之外,提高课后实施实验成功的可能性。问题1:探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引问1:如何选择生物材料?有何要求?引问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哪些?有何不同?引问3:预实验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设计预实验?引问4:本实验自变量中的浓度梯度如何设置?因变量的数据如何处理?如何控制无关变量?问题2:在本实验的基础上,你还能提出哪些探究问题呢?引问1:本实验这种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适合其他植物吗?引问2:本实验这种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会因为枝条的老幼有差异吗?引问3:

[案例二]《染色体组》的概念教学

染色体组的概念教学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教学难点,是学习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的基础,又与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为了更好地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第一步设置树状结构问题串,复习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做好知识铺垫,唤醒学生对减数分裂内容的记忆。问题1:如何去复习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着重回忆以下四个与染色体组概念相关的引问。引问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以及在细胞分裂图形中如何判断?引问2: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实质是什么?引问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特征是什么?引问4:精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特征是什么?第二步利用书本中雌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详细剖析染色体组概念。通过对图形的剖析,学生从具体事物出发,建立感性认识,通过树状结构问题串的引导,进行抽象与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问题2:如何理解“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这句话?根据图像,设置4个引问,引问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有几对常染色体?性染色体的形态如何?引问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引问3: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引问4:果蝇的精子中有哪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问题3:如果将果蝇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看成一组,那么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问题4:一个染色体组并不包括本物种的全部染色体,为什么依然携带着控制本物种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是概念中最难理解的一部分,此问题主要联系了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等相关的知识。通过设置3个引问,逐步推进,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引问1: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答同位基因和等位基因,总之是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引问2: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与配子中的存在有何不同?(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而配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引问3:与体细胞相比,果蝇卵细胞内的基因种类和数量有何不同?(理解卵细胞内的基因比体细胞内的基因数量减少一半,但所含基因种类没变,即拥有本物种全套的基因)

以上树状结构问题串是就染色体组概念本身的理解而设计的,接着染色体组概念与二倍体、多倍体的联系,在细胞分裂中判断染色体组,在基因组成中判断染色体组是染色体组概念教学的延伸部分、应用部分,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通过树状结构问题串的引领,遏制了学生粗浅的认知和记忆染色体组概念,使他们能深入地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具有生物学科特点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树状结构问题串的设置体现了科学概念的逻辑性,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带给生物概念教学的益处是,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问题环绕在概念核心的周围,使课堂结构更加完整,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对概念的本质把握和深入理解变得有序、理性、富有逻辑。

篇5:灵活运用PPT绘制树状结构图

这时,可以在方框中输入相关内容。如果要在某一个结构的左、右、下方增加分支时,根据需要单击窗口中不同的工具(部下、同事、经理、助理等)至目标位置即可。

还是以“用Word 绘图工具制作树状结构图”一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为例,先在第一框中输入“计算机系统”,再在其下属位置分别输入“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用“Del”键将无用文本框删除(因为只需两个下属),然后再在其下面插入相应数量的文本框并输入内容,PowerPoint会根据组织结构图的大小自动调整整体大小(如图2),

如果你不满足默认的效果,可以通过设置文本字体、颜色;图框样式、颜色;线条样式、颜色等来进行设置,来满足你的要求。

在Microsoft组织结构图编辑器中,还提供了多种样式的组织结构图,可以在“样式”菜单上选择一种样式(如图3),但此前必须先选中需要更改样式的部分。一旦创建好了一个组织结构图,应将其保存后再放置至幻灯片上,PowerPoint会将其作为一张普通的图表来对待。也可以使用PowerPoint中的“绘图”工具栏对其进行多种文字和图形的添加,编辑和修改操作。还可以通过“文件”菜单下的“另存副本为”保存图表为组织结构图文件(.opx)。

如果你是一位管理人员,经常为编辑和绘制组织结构图而头疼的话,不妨也使用一下PowerPoint,它可以帮你轻松完成此类工作哟!

篇6:用TC制作数据结构课件

数据结构在日常的学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学好数据结构是通向成功的捷径。可是,怎样才能学好这门学科呢?通常了解一门学科很容易,可是深入地理解并灵活地运用是很难的。数据结构是一门具有抽象意义的学科,虽然它并不是现实当中的物体,但它的存在确实遵循着其本身固有的规律,让大家能清晰、透彻地了解其规律就是此课件开发的意义所在。

2 论证

本课件旨在为各类人士提供一个轻松学习数据结构的机会,以替代传统的书本教育。如果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数据结构并且牢固地掌握,灵活地运用,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2.1 动画

数据结构的内部是繁冗的,对它的操作是复杂的。为了能形象、生动地向大家展示出动作的特点和规律,选择了以动画的形式对其进行模拟,这样一来,就能够很清晰透彻地了解运行的整个过程。

2.2 颜色

数据结构指的就是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数据是体现出“关系”的单位。鲜明地诠释出这个单位是很必要的,于是选择了运用“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数据。由此,对数据的操作就可以一目了然,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和辨别被操作的数据到底是哪一个了,而且,艳丽的色彩会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根本不会因为是在学习知识而感到乏味。

2.3 键盘的处理技术

对于学习知识来讲,光看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亲自动手去实践才能叫真正的学习。一个可以提供人对机器“说话”的系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当把自己的问题利用键盘传送到课件上时,它会反馈给用户一个相应的答案,这样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2.4 汉字技术

任何一种交流都需要一种合适的方式,人和机器也是如此。为了让大家准确无误地领会机器反馈出某种动作的具体意义,汉字技术必不可少。它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您该做,或者不该做什么。这样,就不会对机器的某种“行为”感到“莫名其妙“了。

3 具体设计

3.1 初始界面

如图1,界面左边的9个圆圈里面分别用9种不同的颜色填充,中间的15个空格均无填充。

3.2 操作

在小键盘的0--9中任意选择m个数字,该数字在界面左边对应的颜色会依次出现在中间的空格里,按小键盘的回车即可进行二叉树的生成,此时m<=15,当m>15时程序会按照选择的前15个数字自动运行。以上操作运行完后可以按任意键重新选择要操作的颜色。若按“A”键,前序遍历开始;若按“S”键,中序遍历开始;若按“D”键,后序遍历开始;若按“空格”键,整个程序重新开始;若按“ESC”键,退出到主目录。

3.3 初始界面

“二叉树的生成和遍例”几个字运用了汉字技术,调用函数void hz(int x,int y,int a,int COL,int b,char*s)。为了出现立体感,可以调用两次。

左边的9个淡青色圆圈是用setcolor()函数、circle()函数和for循环实现,填充的9种颜色是用setfillstyle()函数和floodfill()函数实现。

右边15个淡青色空格是用line()函数和for循环实现的。

3.4 操作后界面

用小键盘在0--9范围内连续选择m个数字,此数字所对应的颜色会依次出现在界面右边的空格里,用setfillstyle()函数和floodfill()函数,在选择的过程中要用到计数器m和数组p[15],m用来记所选颜色的个数,p[15]用来存放所选颜色的数值,初始值都为0。并且还要利用if语句来判断m,若m<=15,按回车二叉树的生成开始,若m>15,程序将按输入的前15个数字自动运行。

二叉树生成前先要判断所选结点的有效性,即除了根以外是否每一个结点都有双亲,用数组实现,实现的主要思想:数组中所有为0的数它的双亲是否为0,如果不是则界面显示“你所输入的数据无法生成二叉树,请重新输入”,用hz函数()实现。

若所选的结点有效,二叉树的生成即可开始。按数组的顺序依次做以下操作:先用if语句判断数组中的颜色值,若为0,不做任何操作;若不为0,把空格填充为背景色,在相应的位置画圆圈、填充颜色、和双亲相连(根结点除外),圆圈位置由m决定,颜色由相应的数组值决定。主要用到的函数circle()、line()、setfillstyle()和floodfill(),为了出现动画的效果调用延时函数delay()。

前序遍历主要用到setfillstyle()函数和floodfill()函数。假设15个结点都为实结点,则出现的顺序为1、2、4、8、9、5、10、11、3、6、12、13、7、14、15。依次用getpixel()函数按上述顺序得到相应位置的颜色值,并赋给变量a。用if语句判断a值,若为0,则不做任何操作,若不为0,则用延时函数delay()和for循环产生该点在闪动的效果。

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与上述同理,只是结点出现的顺序有所不同。中序遍历的结点顺序为8、4、9、2、10、5、11、1、12、6、13、3、14、7、15。后序遍历的结点顺序为8、9、4、10、11、5、2、12、13、6、14、15、7、3、1。

空格键的设置就是把所有的变量进行初始化。

ESC键即是利用system()函数退到主目录。

4 结论

本课件模拟了数据结构中的二叉树的生成和遍历,形象具体,直观感强,从根本上解决了“理解难”的问题,操作极其简单,只需要简单地按下几个键子就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文字性的讲解比较少,有一些数据结构范围内的知识点没有涉及到,今后会继续完善此课件,争取把每一个操作都能用详细的文字讲解出来,还要扩大课件的知识量,把更多更深的知识点展现给大家。

摘要: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本课件的开发以TurboC2.0为工具,运用其丰富的屏幕操作与图形函数功能对二叉树这种数据结构进行了模拟。汉字技术和键盘的处理技术的引用提供了一个人机交互的机会,能清晰透彻地理解运行的全过程。色彩与动画的有机结合,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更能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此门学科。

关键词:动画,颜色,键盘技术,二叉树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张基温,唐永炎.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曜,郭立山,吴天.C函数实用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建华.微机绘图与程序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篇7:全新的课件制作思路

摘 要:笔者总结利用积件制作课件的优势,以化学积件库为例,介绍在使用这套积件后的感受,并比较旧有的课件制作方式,开阔出全新的课件制作思路。

关键词:课件制作;积件库;优势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0-0066-02

一、引言

积件在课件圈子被热炒很久了,“像搭积木一样做课件”,人人都喜欢。笔者接触了开源积件库后,经过一番试用和检验,眼前豁然一亮,这真是一个好东西!原来它是一个可以自己随意改装的能够适合任何学科、任何年级教师使用的万能课件。总结一下,这套积件有以下几点优势。

二、积件可极大地减少重复性劳动,减少课件制作时间

图1是化学积件库0.5版,一看就知道这一套积件可以组合出全部的化学实验仪器。这种针对性的积件一旦积累成熟,任何化学试验的制作都将轻而易举,只要按时把最新最全的积件库下载,就可以永远免受绘图的煎熬。更可喜的是:积件库比素材库更加高级。里边有的玻璃器皿是做成了“组件”的,组件可以像VB的组件一样设置属性。

如图2所示:测试的时候您就看到瓶子里装了40%的半透明的黄色溶液。当瓶子倾斜到一定程度,液面也是保持水平的。(不过不要倾斜的太厉害啊)这样,所有的液体几乎都不用绘制,设置一下即可。笔者试验了一下:拼装一套试验仪器只要5分钟,这效率真不低!有了这一套组件,什么化学试验搞不定?积件如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会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何止几倍?

大家再看笔者在5分钟内拼制的氯气发生装置的效果,如图3所示。其中笔者使用了两个烧瓶重叠,一个是100%的半透明绿色,表现氯气,一个是20%的半透明白色,表现盐酸。里边只有二氧化锰颗粒是手工绘制的,连气泡都由一个“气泡生成器组件”生成的。大家看出这两组气泡的不同了么?自己设置一下试试!

三、积件可移植性强、修改方便、易为我用、可多次创作

比如,在开源积件库的“正式例题版”中,积件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Introduce文件夹、单个课件播放器和几个散放的SWF文件(如图4所示)。 运行积件库的主体文件“单个课件播放器”,你会发现课件的主体部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题干,解析、动画、答案。积件作者将一道抽象的题归分为这四个通用的步骤,供人们使用。为了认识积件,对于开源积件库的“正式例题版”这个积件进行了反复尝试,发现使用者只需制作好自己的“题干、解析、动画、答案”这4个SWF文件后,对文件夹中的这四个文件进行替代,那么这个课件就会依照你的意思行事了,你就可以轻松的打造自己喜欢的课件了。另外,除了例题类课件,笔者在这个积件库找到了测验题模板、资料夹类课件的模板、试验类课件模版等系列课件模版。这些模板有的需要打开源文件修改,有的只需要修改一个配置文件,有的像组件一样设置属性。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打造自己的课件。

四、 积件把相关工具和特效提取出来,降低了课件制作的门槛,不需要任何学习就可以直接使用

笔者发现只要运行“单个课件播放器.swf”,就会有一个工具条弹出,使用这个工具条就可以在课件中

任意绘画了。其中放大镜工具最有用,它可以放大屏幕的任意部分。只要点一下放大镜工具,在你需要放大的区域拖出一个矩形,松开鼠标就看到你想观察的区域放大了。再点一下放大镜,就会恢复原来大小。有了该功能,可以随时放大课件的细节(如图6所示)。这个设计笔者认为比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的课件设计要好。他们的设计也具有绘图功能,但没有放大功能,而且其功能是嵌入在swf文件里边的。

“多个课件播放器.swf”也称志鸿课件平台单机版。它是如何播放多个课件的呢?左边有一个“播放列表”,我们可以在“图片地址”窗口输入任何swf和jpg图片的地址,点击“存入播放列表”就把一个课件存进去了。为了照顾有的图片和课件有大有小,可以在“课件缩放”里边调整缩放的尺寸。在播放列表点击相应的条目,就可以播放课件了。即使退出播放器,再次打开时,播放列表还存在。这样上课前,就可以编辑自己的播放列表了。如果笔者要为课件增加功能,只需要更换不同的播放器即可,非常方便。

五、积件的制作者针对更多用户可能会有的不同爱好、不同需求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打个通俗的比方,积件是别人为你设计了一块上等的电脑主板,你可以根据需要在主板上安装不同型号的显卡、声卡、网卡、内存、CPU、硬盘等,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爱好和需求。而课件呢,却只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了一台小霸王学习机或者一个录像机罢了。通过试用开源积件库,笔者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课件制作思路,不再感觉制作课件是为某个人做嫁衣裳了。

六、结语

笔者决定要摒弃旧的课件制作方法,尝试开发和研制积件,并把自己制作的积件共享,为这个开源积件库添砖加瓦,让我们的课件更具生命力和使用价值。

篇8:树状结构课件的制作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三符合,三忌

改革传统的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优化教学过程, 符合理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总趋势, 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迫切要求。

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特点。在发挥“校园网”和电教设备的作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但不当使用多媒体会使课堂结构冗杂, 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必须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要做到“三符合”

1多媒体课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多媒体课件以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善于启发思维为角色。我们的课堂主体是学生, 多媒体课件就是要激发课堂主体的学习兴趣, 刺激他们的思维, 加深他们多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对课件的接受和反应是不同的。年龄层次越低, 对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要求就越高;反之, 对年龄层次高的学生就更应注重思辩性、启发性。

2多媒体课件要符合教材的要求。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知识的内容, 并在思维上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这些必须紧贴教材, 紧贴学习要求。否则会成为无源之水, 空中楼阁, 失去其本身辅助教学的意义。

3多媒体课件要符合自身特点。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这句话同样可以运用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在渲染课堂氛围上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制作并没有套路可言, 关键是能够发挥它的特点, 从而避免把多媒体当作小黑板使用这样大材小用的误区。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时要做到“三忌”

多媒体课件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越来越显示她旺盛的生命力。许多教师在上课时大量采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制胜法宝来辅助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 但是认为一堂课成功与否, 在于是否使用了多媒体, 以及多媒体课件应用数量是否够多, 时间是否够长, 课件制作的是否华丽。这显然有些绝对了。在课堂中, 应用能够网络及多媒体也需遵循课堂教学规律, 制作应用课件时应做到“三忌”。

一忌课件制作穿新鞋走老路。现代教学信息理论认为,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媒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与传递的过程, 是上述诸方面共同组成一个动态系统。这就要求课件的设计制作者必须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课件的开发, 通过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来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新思维, 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但实际情况是, 目顾及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规律。学生只能跟着教师或课件的思路走, 而没有自己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思考问题的时间, 穿新鞋走老路, 使新的技术仍陷在传统教学的旧框架中, 失去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意义。有些课件特别是许多应用型的课件, 大都有引论、讲授、练习、小结等教师主讲的内容, 却忽略了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

二忌华而不实, 花里胡哨。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 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 仅仅停留于做表面文章。有的教师为了哗众取宠, 达到烘托课堂气氛的效果, 往往文字、图像、声音并用, 甚至插入一些与表现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图片, 使学生只顾看新奇而忘记所要表现的实质问题, 分散注意力, 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由于内容安排过多过杂, 引起学习者视觉上的不适应, 产生心里烦躁。有的人片面地强调课件要声音图像并重, 并将其作为评价课件优劣的标准, 就更不可取了。不同的教学内容自然应该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 不可一概而论。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的有机结合, 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三忌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常规知识体系相悖。声音的输出, 必须是普通话;正文文字的使用必须是简化字;色彩的使用要符合人们的认同, 如红色表示“停止”, 绿色表示“开始”等。课件内容要符合科学性, 符合教学要求, 要确保知识的正确性。

可见,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只有合理的制作和利用多媒体课件, 才能优化课堂结构, 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提高课堂效率。

篇9:制作课件的老师看过来

一、熟悉课件教材

熟悉教材,了解课件的用途和目的是制作课件的首要条件。

一是对自己的学科了如指掌,二是明确知道课件要用在什么地方,用在什么时间。熟悉教学设计过程,明确目标,这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制作课件了。

二、分清课件类型

课件主要分为教师演示型、学生学习型。

1.演示型课件是教师用于课堂辅助教学的,一定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突破一个或几个难点,画面简洁清晰,色彩对比强,并且易于操作。

2.学习型课件是学生自己操作的,所以要做到结构清晰,导航清楚,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强调趣味性,画面要做得漂亮一点,色彩要鲜艳一些,并配上恰当的音乐和音效,易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三、注重实际功能和效果

我们知道,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又往往忽视这样的定性。有的课件装饰的华丽无比,不必用动画而用动画,不该加声音也加声音。当课件亮相于课堂时,达不到“留一半清醒”的效果;然而教师却欣欣然地陶醉于学生专注的目光里……这样的课件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注重课件的实际功能和作用,学生的注意力常常吸引到教学内容以外的其他地方,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背离了课件制作与使用的初衷。

四、课件的制作要“小”而“精”

1.确定教学目标

制作多媒体课件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其内容的选取则要以教材为脚本,从实际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又不能被课本所束缚,要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

2.设计创作脚本

多媒体教学摆脱了黑板加粉笔的呆板表现形式,依赖于大量的多媒体素材,把以往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容搬进课堂,体现了其特有的优势。

五、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注意事项

1.华而不实、花里胡哨

多媒体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仅仅停留于作表面文章。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

2.呆板单调、索然无味

多媒体课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

像、声音、动画等手段,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

兴趣。

3.生硬拼接、胡拼乱凑,课件的制作讲求取材合适,用材得当

总之,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因此,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探索制作技巧,制作出更多图文并茂、形声俱佳的优秀多媒体课件,促成高效率的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南区九年

制学校)

篇10:树状结构数据管理

关键词:平面数据,树状数据,模板,递归

1 引言

树状结构数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非线性结构数据, 它可以很好地描述客观世界中广泛存在的具有分支关系或层次特性的对象, 因此在计算机领域里有着广泛应用, 如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编译程序中的语法结构和数据库系统信息组织形式等, 在实际应用如作战仿真中具有层次和分支结构的编制编成数据管理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树状数据的管理与其他数据如数组、链表相比要复杂得多, 在C (C++) 和标准模板库 (STL) 中尚没有直接应用数据结构或容器, 给树状数据的管理带来不便;在一般数据结构的资料中大都是从概念、定义方面进行阐述, 不好直接应用;Windows虽然提供了TreeCtrl控件, 但这只是给树状数据的可视化提供了方便, 用户用它管理数据确并不容易。从应用的角度提供两种树状数据的方法, 给树状数据管理提供方便, 并且与TreeCtrl控件之间建立渠道, 实现树状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

这里所说的树状结构数据管理是指树状数据在内存中的数据处理和序列化时的组织。

2 平面数据结构

2.1 数据定义

对于用户树状数据某个节点, 如包含“名称、注释、数据”3个数据的用户自定义的数据, 在每个节点增加表示该节点层次关系的数据, 可采用简单的数组来表示, 如图1所示。

其中节点层次数据是以其长度表示层数, 3个字符长度为1层, 同一层内以序号递增。如001、002、003层次数据表示同一层内的兄弟节点, 001001、001002为001的子节点, 001001、001002为同一节点下的子节点, 如图1所示 (图1中为表示更清楚, 每3个字符长度之间加分隔符“|”) 。通过节点层次数据, 可以重构数据的树状结构, 虽然从直观上看是数组结构, 但是从逻辑上可重构树状结构 (根据节点层次数据) 。对用这种方法组织的树状数据进行有关项目增加、删除、移动时, 都需要重新计算节点层次数据,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数据错误, 破坏层次关系, 同时, 同一节点的项目最多只有999项。

3 树状数据结构

Tree Container Library (TCL) 库是C++模板容器类, 用于存储树状层次结构数据, 这个库的使用很像标准模板库 (STL) , 也和STL算法和容器兼容, 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开源库, 参见http://www.datasoftsolutions.net/tree_container_library/overview.php, 共包括4种树basic_tree、multitree、unique_tree和sequential_tree。

3.1 basic_tree

basic_tree树每个兄弟节点是唯一的, 即每个父节点的子节点是唯一可辨识的, 类似于STL set, 内部使用STL set存储子节点, 不是同一父节点的子节点不需要唯一标识, 同一子节点可存于不同的父节点下。

一个简单的使用basic_tree树的例子是利用basic_tree树存储公寓大楼和房间, 由地址识别大楼, 由公寓号识别房间。由于大楼有一个唯一的大楼编号, 不能有两幢大楼共享同一个标识, 对于特定大楼, 每个儿子 (房间) 有一个唯一房间编号或者字母, 两幢不同大楼可有相同标识的房间。例如, 大楼A有房间A、B、C、D等, 大楼B也有相同标识的房间, 在树容器中存储没有问题, 因为这些共享同一标识的房间有不同的父节点。

在树容器中没有办法快速定位某个要素, 这与unique_tree不一样, 因为具有相同标识的要素存在多个, 没有办法通过指定标识搜索特定要素。但是, 如果知道父节点, 可搜索父节点下的特定要素。

3.2 multitree

multitree树中每个兄弟节点标识不是唯一的, 有相同父节点的子节点不是唯一可辨识的。multitree容器与树容器类似, multitree容器与树容器不同之处像STL set和multiset不同一样, multitree允许有相同父节点的元素有相同的标识。因为一个给定节点能容纳多个不可辨识的子元素, multitree的find () 操作返回指向第一个匹配元素的迭代器, 通过迭代来检索下一个匹配元素。树和multitree之间有几种操作不同, 例如, erase () 方法在树容器中删除单个要素, 而在multitree容器中删除匹配的所有要素。

3.3 unique_tree

unique_tree树的每个节点是唯一的。与其他两种basic_tree、multitree相比, 有其特殊属性, unique_tree确保在其层次关系中每个都是唯一可辨识的, 这就意味着树中每个元素相对其他任意元素是可辨识的, 允许在unique_tree层次关系中的任意节点进行快速查找。

unique_tree能在层次关系中的任意节点进行快速查找, 因为层次关系中的每个节点知道其子孙, 正因为如此, unique_tree比其他的TCL容器需要更多内存。还有其他特征, 如能在层次关系中任意节点插入元素而不需要有指向节点的指针, 因为父节点能快速找到, 在指定父节点插入元素进行insert () 操作, 正如元素自身。

当重组层次关系时unique_tree更多重要特性, 从一个简单数据库文件或者简单的内存容器重组需要很多时间, 有时通过指定父节点插入元素来重组unique_tree, 可能父节点还没有插入, unique_tree允许无双亲 (孤儿) 有处理这种情况的特性, 当开始时, 如果一个插入元素指定的父节点不存在, 父节点作为一个孤儿节点插入, 子节点插入到这个节点, 然后, 如果或当这个节点插入到层次关系中时, 将代替孤儿节点或者 (和其他子孙节点) 节点由随后的插入操作正确放在层状关系中, 这意味着当重组unique_tree层次关系时, 不必确保在子节点和子孙节点之前插入所有父节点。

使用unique_tree确保每个元素有唯一标识, 在许多情况下, 可使用如序列号、目录编号、条开码或其他自然标识, 如果没有自然标识使用, 需要对元素产生一个系统标识。

3.4 sequential_tree

sequential_tree唯一一个不是从associative_tree继承的树容器, 类似于STL vector, 内部使用STL vector存储子节点, sequential_tree与associative trees不同之处在于子节点不是自然排序, 在associative trees树中是排序的。另一个不同是:因为sequential_tree子节点不是自然排序, 通过元素的less-than操作确定顺序, 或通过函数是可以进行排序的。

4 使用方法

Tree Container Library (TCL) 库本身是用模板和STL实现的, 在实际应用中, 也需要采用模板和递归方法编程, 要清楚、正确理解程序运行, 必须理解模板的相关知识, 可参见相关资料, 这里主要示范常用的使用方法。

4.1 树状结构数据可视化

这里将Tree Container Library (TCL) 中树管理的数据与Windows控件结合使用, 需要将树状结构数据转换到树控件中进行显示。

4.2 树状数据拷贝、剪切和粘贴

定义拷贝缓冲区:TCL_MY_TREEDATA*CopyCutPasteDataBuffer;

4.2.1 拷贝、剪切 (1) 拷贝

(1) 拷贝

(2) 剪切

4.2.2 粘贴

(1) 同层粘贴

(2) 下层粘贴

4.3 树状数据序列化

(1) 存盘

(2) 加载文件

平面数据序列化方法与此类似。

4.4 平面数据与树状数据转换

4.4.1 计算层次关系

4.4. 2 转换

//将树状平面数据->树状数据

5 结语

根据前面的讨论, 实现了对树状数据的管理, 同时可存储和加载树状数据和平面数据, 且实现了复制、剪切、粘贴、计算层次数据等复杂操作, 程序运行效果如图2所示。用户只需要更换成自己的数据格式, 即可实现需要的树状数据管理。

参考文献

[1]http://www.datasoftsolutions.net/tree_container_library/overview.php.

[2]Nicolai M.Josuttis.C++标准程序库[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3]埃利斯·霍罗维茨, 等.用C++描述数据结构[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7.

上一篇:警犬技术专业介绍下一篇:你鼓舞了我(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