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进修计划书

2024-04-18

医师进修计划书(通用9篇)

篇1:医师进修计划书

(一)培养目标:

在原有水平基础上,经过理论辅导和临床各科室实践,使理论和业务水平有所提高。

(二)要求:

1、熟悉妇产科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与妇产科有关的基础和临床知识,对国内外妇产科技术发展动态及新近展有一定了解;了解国内外本科先进诊疗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2、掌握妇产科诊疗技术、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和麻醉之选择。能进行本科各种手术,较全面地掌握本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学习解决复杂病例、急、危重症和术中的急救处理。

3、有综合分析病例与指导下级医师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自学为主,学习《妇产科学》、《实用妇产科学》、《实用产科学》及各种妇产科中外文专业杂志等,继续提高理论与外语水平。

2、每月2~3次理论辅导课。(有关业务讲座安排详见另表)

3、参加所在科室的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参加院内外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会。

4、各科轮转时间:妇科4个月;妇科门诊2个月;产科4个月;计生生殖2个月。

5、各科设有带教老师,负责进修医师在该科学习之安排。

6、轮转期间,所在科室将视具体情况安排一定的手术示教。(妇科如子宫全切术、阴式子宫切除、子宫次广泛切除。产科如阴道助产、剖宫产)

7、六个月及以上的进修人员学习期间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读书报告或综述一篇。

8、进修医师进修期满一个月后视每人情况赋予其处方权。

9、进修期间鼓励进修医师参加带教老师的部分临床科研工作。可以利用本院资料撰写并发表论文,但需有本院老师指导,第一作者署名为本院指导老师。

10、进修期间进修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承担我院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参加产科进修医师值班及其它科住院医师值班。

11、进修结束时均进行考核与评定其服务态度、医疗作风、与学习情况等。并进行小结和理论考试。

篇2:医师进修计划书

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县医院“务实进修”计划

进修医师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县医院“务实进修”计划进修医师的管理,规范人员招收、带教、临床实践和考核等工作,确保进修培训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进修医师的条件

1、热爱本职工作,医德医风好,积极要求上进,善于学习钻研,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强。

2、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主治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年龄不超过40岁。

3、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无医疗事故记录。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及以上。

4、进修医师选送单位必须是乡镇卫生院。

二、进修基地的条件

1、进修基地为县级医院,原则上是县人民医院,部分条件较好的区级综合性医院也可以承担进修任务。

2、愿意接收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医院进修学习,能够安排进修医师的食宿。有相应的部门和专人负责进修医师管理。

3、平时承担医学院校学生的教学或见习实习任务,本院医师有一定的带教经验。

4、进修基地的选定由各市卫生局负责。

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县医院“务实进修”计划,进修医师的进修时间为6个月,进修科别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

1、进修医师招收时间全省实行相对统一,为每年3月底或4月初,具体时间由各市卫生局定,4月底前必须到县医院报到。

2、进修医师的名额分配由各市卫生局负责。各市卫生局应在每年2月底3月初要求辖区乡镇卫生院申报计划进修的科目和人数,同时结合市辖区进修基地接受能力,将省卫生厅分市进修统筹名额进行细化落实。

3、各市卫生局在进行名额分配时,可以将名额1:1分配到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进行实名选派,也可以通知乡镇卫生院医生进行自由填报,由进修基地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4、进修医师填写《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县医院“务实进修”计划进修申请表》(见附件1),同时提供个人学历、职称和执业医师资格等证书复印件,由选送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有关进修要求等事项可在申请表上注明,以便进修基地落实。

5、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进修医师填写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县医院“务实进修”计划进修申请表》进行审核。

6、进修基地按照各市卫生局的统一安排,制定进修计划,落实进修任务。

1、服从进修基地和进修科室的安排,严格遵守进修基地各项规章制度、医疗规范、操作规程和作息安排。

2、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和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从事住院医师工作,履行住院医师职责。

3、负责一定数量患者的医疗工作,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对所管患者全面负责,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进修基地学术活动、科内查房和临床病例及术前讨论会,担任进修基地病房、门急诊的值班工作。

5、承担一定数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对见习、实习医师进行带教指导。

五、进修医师的培养

1、进修医师必须参加由进修基地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科室进修学习。

2、进修医师的培养由进修科室负责。进修科室要根据进修医师的自身情况和进修要求,制定有针对性地培养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

3、进修医师要严格按照《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县医院“务实进修”计划分科进修细则》(见附件2)要求,落实培养计划,如实填写《进修医师培养与考核记录手册》(见附件3)。

4、进修科室要积极为进修医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定

期安排一定数量的科内学术讲座或病例讨论。

五、进修医师的考核

1、进修医师的考核由进修基地进修医师管理部门和进修科室共同完成。

2、进修医师的考核分中期考核和结业考试两部分:中期考核:病历书写情况、参加手术(病例讨论)次数、参加学术讲座次数、考勤情况、总体评价等;结业考试:理论知识、示教查房、实际操作等。

3、中期考核和结业考试同时合格,且病事假不超过两周者,方可颁发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进修结业证书。

六、进修医师的管理

1、进修医师的管理由进修基地进修医师管理部门负责。

2、进修医师必须在进修基地规定的时间内报到。一周内未按时报到者,取消其进修资格。

3、进修医师报到时,需一次性交纳进修费用。中途终止学习或缩短进修时间,进修费一律不退还。

4、进修专业和期限应按计划进行,中途不得更改。

5、进修医师的所有医疗活动,必须在进修基地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6、进修医师进修期间不安排探亲假,不准事假。如有特殊情况,须向进修科室主任履行请假手续,并报进修基地进修医师管理部门备案。

7、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终止进修

(1)业务水平差,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医疗差错者。

(2)因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造成医疗纠纷者。

(3)不遵守进修基地有关规定,出现医疗纠纷或差错者。

(4)劳动纪律差,无故三次缺勤或请假逾期不归者。

(5)进修期限半年,病事假超过两周者。

七、进修医师的结业

1、进修医师如实填写《进修医师培养与考核手册》,参加结业考试,并且考试合格。

2、进修科室主任和带教老师分别在《进修医师培养与考核手册》上签署意见,对进修医师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3、进修医师按照进修基地进修医师管理部门有关规定,正常办理完相关离院手续。

4、进修基地根据进修医师中期考核和结业考试的成绩,整理相关材料,办理进修结业证书,并上交各市卫生局,由各市卫生局统一到省卫生厅办理证书验印手续。

八、进修基地进修医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职责

1、负责进修医师的初选、招收、岗前培训和结业工作。

2、监督检查进修医师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组织对进修医师进行初选考试、中期考核和结业考试。

篇3:妇产科进修医师培养体会

1 重视进修医师的教学管理

由于各个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同, 进修医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也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按照其工作经历、专业水平、进修目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在原单位已工作较长时间, 有一定的资历和临床工作经验, 对妇产科常见病种的诊治掌握程度较好, 能独立开展工作。进修目的是为了掌握少见病种、疑难病例的诊治和高难度的手术操作; (2) 在原单位工作有一定时间, 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 对妇产科常见病种的诊治基本掌握, 能独立开展部分工作。进修目的是为了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种的诊疗和中等难度的手术操作, 并对少见病种、疑难病例、高难度的手术操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3) 在原单位工作时间较短, 多为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医师, 临床经验较少, 不能独立开展工作。进修目的是为了掌握产科常见病种的诊治, 掌握低、中难度手术操作。另外根据进修医师的学历也存在差异, 有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层次文凭。根据各个基层医院的整体水平, 他们掌握的病种多少、程度、手术开展的情况也各不相同。这为临床教学管理增添了难度针对上述情况, 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我科的经验是委派专门人员对进修医师负责管理, 在进修医师报到后, 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好学习计划, 包括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临床实践目标、科研目标、理论学习等目标, 使其明确自己的进修目的, 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再根据进修医师的学习计划, 科室做相应的学习安排。例如有独立开展工作能力的进修医师, 科室考核通过后, 在上级医师的监督下独立值班、管理一定数量的病床、参与或主刀各类手术操作;对于工作能力差的进修医师可以先跟班、跟管病床、培养基本手术技能, 一段时间学习后再根据其个人能力, 循序渐进予以单独处理病患的资格。只有通过良好的教学管理, 才能让进修医师既学习全面又能够重点突出。

2 重视对进修医师理论知识的教学

我们发现基层进修医师大都理论水平不足, 究其原因可能与学历不高有关。其中大专及中专毕业的进修医师占总进修医师的70%以上。由于在学校期间没有得到系统的教学, 加上毕业后在基层医院没有老师正规的传、帮、带, 对疾病知识获得的渠道闭塞等原因, 所以对疾病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处理疾病时思路不清晰, 病情变化时不知所措, 不会应用生理、病理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判断。针对上述情况, 我科的经验是在上级医师每日查房过程中, 选出一个病例, 详细讲解该病诊治原则, 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不同治疗的机理、疗效观察、最新进展。同时充分利用科内完善的主任查房、术前讨论、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专题小讲课等制度, 让各位医师畅所欲言, 主持人归纳总结, 尽可能在理论知识上给予进修医师最大帮助。另外还要重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教会进修医师获得知识的渠道, 包括如何进行检索阅读和分析文献, 如何对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及撰写相关文章等。

3 重视医疗法制法规的教育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法制的不断完善, 患者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由于进修医师工作单位在的县、乡一级地区, 群众整体素质不高, 医师常常说一是一, 因此忽略了细致的沟通解释工作。而城市里的患者在知情权、隐私权等方面要求较高, 医患关系处理不当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也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 除了对进修医师进性专业知识授教外, 还应重视医疗法制法规教育。我科除了对进修医师讲解相关的医疗法制法规知识外, 还通过对临床上常见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进行分析讨论学习, 让大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学会维护自身权利。对临床工作中容易出现医疗纠纷的病例, 应带领并教会进修医师如何进行解释和沟通工作。例如一位常年腹痛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经各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 入院后待脏器切除手术治疗。我们除了要对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和手术指征、手术风险外, 还应了解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 因为即使脏器切除手术后也不能保证症状完全消失, 所以手术的范围、预期能够达到的效果以及后续的治疗都必须让患者在充分了解和知情后, 让其权衡利弊, 从而避免因为手术效果达不到患者预期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4 纠正进修医师认识上的偏见

大部分进修医师将进修的重点完全放在手术操作上, 认为手术过关了也就能在原单位独当一面。从而对一些妇科的疾病和产科的并发征、合并症缺乏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对看似简单风险极大的病种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疾病、难产的处理、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新生儿的复苏抢救、严重感染、休克等不加重视, 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响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当回到基层单位后依然无法减少和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1]。对此, 带教老师要强调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手术从来就不是妇产科的全部内容, 医疗安全和疗效才是治病的根本。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式的最佳选择、手术指证的把握、术前的准备、术后的处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5 完善进修医师的考核制度

对进修医师结业的考核, 除了与进修医师的学习目标相结合外, 应该把重点放在综合能力考核的基础上。考核内容包括医疗文书的书写、临床常用检查报告的阅读分析、医患沟通能力、妇科基础理论知识、疾病的独立处理能力、手术操作、急危重征的抢救、检索和阅读医疗文献、对病例的总结等综合素质。

总之, 对进修医师的培养除了能为基层医院提供合格的医疗人才, 提高基层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外, 还应该看到进修医师已经成为进修医院不可忽视的医疗队伍, 提高进修医师的水平也是保障自身医疗安全的基础。有利于我国的医疗改革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共建和谐社会。

摘要:总结我院多年来对基层医院妇产科进修医师的临床教学经验, 从教学管理、进修医师现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应对措施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旨在提高妇产科进修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 为基层医院培养合格的妇产科卫生工作者, 完善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进修医师

参考文献

[1]刘建, 常林利.改进妇产科进修医生培养质量[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12) :1160-1161.

篇4:医师进修计划书

【摘 要】“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作为全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第一批“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于2014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生。结合我校特点大胆地对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卓越医师 教学创新 培养计划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经研究,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其目的为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

我校作为全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第一批“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于2014年9月开始招收临床专业“卓越医师方向”班,共计114人。在“国家有关注,教改有基础,医改有需求”的新形势下,学校围绕国家教育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探索三年制临床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以“医学认证”为标准,以“质量工程”为推动,构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体系。作为“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重点班级,在日常教学及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一、授课方法创新

(一)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目前多数医学教育仍采用授课形式。基础学科中除解剖学外,大部分理论学习多以百人左右的大班授课。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为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扮演辅助与指导作用。因此课堂授课方法可做如下创新:

1.翻转课堂模式

基于现代计算机、视频传输、通讯等技术发展,学生课前可通过手机登录校园网自学任课老师录制的微课视频,课堂时间用来应用所学知识(包括情景模拟训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这样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以基于病例、基于问题、基于团队的学习,这些教学方法会激活学生获得的知识。

2.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围绕着“问题”这条主轴展开。它主要通过“确定讨论主题分析问题搜集信息资料自学、讨论确立解决方案总结评价与反馈”等步骤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可通过以下方式设计课堂教学:

(1)课前设置问题

PBL教学法的核心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如在外科教学中急性阑尾炎部分,教师在课前以典型病案的方式提出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渐引出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右下腹固定性压痛等疾病特点。这样一来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地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能培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堂病案模拟

在课堂中可以以实际临床工作为内容设置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医生接诊病人并进行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教师扮演病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结合学生表现进行相应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在模拟医生诊疗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有利使学生建立临床思维能力,而且通过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更加符合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3.多媒体设备应用

充分发挥多媒體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Access、Excel、PowerPoint等软件,按大纲要求制作多媒体,将临床收集到的典型病例、疑难病例、特殊病症等,通过扫描仪将图片资料存贮在计算机中,编写相应水平的题库,建立教学、实践、考评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活跃教学气氛。这样也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教学使学生资料得到妥善保管,考试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了人为的随意性及随机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实践教学创新

1. 重视和加强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由于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主要采用分段教学模式,即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桥梁课程和临床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基础与临床脱节,医学生在三年级以前几乎没有机会接触临床。因此,会造成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专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今后的职业缺乏感性认识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高职高专特别是卓越医师教育培养项目中,加强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更加重要。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我校在临床专业学生大一至大二学年假期中开具介绍信,推荐学生到当地医院见习,目前为止从医院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已经达到预期效果。

2.建立健全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考评方式

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学业年限较短,基础知识与临床思维能力较本科院校学生有所欠缺,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往往通过课堂测验、出科考试等手段进行,考评方法单一,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解决此问题,在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强医院和学校合作,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完善课程考评标准,根据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结合医院评价、学生自评、出科考试等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人文素养提升

医学人文教育对于卓越医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人文教育纳入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中,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有助于保持和提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 有助于培养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彼此包容、和谐关爱的医患关系。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卓越医师”的人文素养。

(一)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地位

医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医学以人为对象,医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治疗疾病,而是让病人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治疗。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又要重视培养学员人文素质。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在医学专业教学中广泛渗透人文精神,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价值与意义,从而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人文观念。

(二)加强人文教育与基层临床实践的融合

如同医学专业学习要与实践结合一样,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也注重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里。要通过实践把医学人文知识内化为热爱人生、尊重生命、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只有通过实践,医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内在含义,通过参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使医学生了解基层群众就医现状,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状况,从而产生人文情感,这样才能使医学生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和爱护病人。

三、重视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引导学生向基层就业

高职高专院校“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招收的学生,其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基层卫生机构,是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科医学人才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重视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对于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层面,要积极与政府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联系,筹措建立校内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扩大充实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做好软、硬实力建设。其次,通过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党团活动、专业实践教学等“走出去”形式积极引导医学生走进基层医院社区,体验基层,了解基层医疗动态,增强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周润. 基于我校五年制临床醫学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013,1(7):48-49,89.

[2]郝吉庆.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安徽医药,2011,15(1):129-130.

[3]曾翠清. 创新教学方式加强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1):43-44.

[4]张熙芳. 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方法翻转课堂模式和医学模拟技术 [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3,3(1):4-6.

[5]唐莹. 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与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网络建设 [J].中国农村事业管理,2011,31(8):798-799.

[6]冯岚. 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87-288.

篇5:医师进修计划

学海无涯,知识是无止境的,因此每个医师都需要终身学习。医疗工作是动态的鲜活的进步的,作为一名教医师,要紧跟社会时代的步伐,这也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理念。特制订本个人进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以更好地服务患者为中心。

二、基本情况

本人已取得临床医学本科学士文凭,系统学习了有关临床医学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服务医疗工作,还需继续努力。在日常工作中,本人善于学习,能珍惜各种学习机会。

三、进修目标

1、提高自己的临床专业水平。

2、丰富自己的临床医学理论素养。

3、综合提高自身素质。

4、丰富自己的医学素养。

5、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方法措施

第一、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临床医学理论素养。

1、坚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书籍,及临床医学理论书籍,并且广泛阅读书刊杂志充实自己,以不断给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条件。

2、借助先进的媒体学习,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建立自己的博客医学园地。

3、做一名学习型的医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4、利用一切资源,在院内多向同事学习,并积极走出去,向名医名师寻经问宝。第二、善于思考,把教学工作与思考结合起来。

1、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教师。

2、坚持认真记录病历回顾,并积极反馈于临床工作。

3、反思诊疗过程中的得失,反思在对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点滴,在反思中感悟,为以后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而积累经验。

4、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积极探索疾病的规律,遵循疾病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诊疗特色。

第三、积极创造精彩的临床科室,积极展示自我。

1、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创造精彩的临床课堂,在此过程中,学习提高。

2、多向同事和上级医师学习,在具体实践中学习提高。

3、积极与同事讨论病例,同时虚心接受同事的评价和建议,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第四、在临床工作中加强自己的诊疗水平。

1、医院每周三的学习活动按时参加,结合实际和科室情况进行总结。

2、在科室的临床病案讨论中,积极提出问题,积极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3、积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虚心学习,提升自我素质。

五、学习安排

1、《诊断学》。

2、《生理学》。

3、《病理学》。

4、《病理生理学》

5、《诊断学》。

6、《医学影像学》。

7、《内科学》。

篇6:感染病科进修医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周期:6-12个月

二、培养对象:

1)基层卫生技术人员

2)县、乡医疗机构的进修医生

三、培养目标:

1.基本理论与临床知识方面,掌握:

1)各类传染病消毒、隔离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2)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

3)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的指征、药物选择、治疗方案及随访方法。

4)各类出疹性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方法

5)各类感染性腹泻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6)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各期的治疗

7)感染病科常见危急重症的处置,如: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等

2.临床技能方面,掌握:

1)初步掌握肝脏穿刺活检术的操作方法、并发症处置。

2)掌握腰椎穿刺技术及脑脊液化验结果的鉴别诊断

3)人工肝治疗的基本方法

4)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的操作方法

三、具体培养方法:

1.岗前培训(1周)

内容:

1)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知识、技能;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方法

等。

2)本院规章制度、医护工作站的使用方法等;

3)病例书写规范

2.临床带教(6-12月)

内容:由本科室高年资主治医师带教,要求:

1)由上级医师带领进修医师经管病人。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进修医师具体书写病历、下达医嘱。

2)科室每月至少组织1-2次教学查房。

3)有创伤性的临床技术操作,初期由上级医师带领进行操作,待技术熟练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操作。

4)上级医师值班时,进修医师跟班。值班期间一般情况,由先行检诊、处置,危急重症,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处置。

3.专题讲座

每2周一次,内容为本专业的新进展、当前国内外会议的相关动态以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知识等。

四、评价与考核

1.本专业进修结束时,要有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本临床知识(闭卷)和基本临床技能。

篇7:医师进修个人总结

北京xx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于1958年,设病床1030张,卫生技术人员1600人,正副教授等高级医务人员206人。“北京市呼吸病研究所”、“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学会”、“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泌尿外研究所”均设于北京xx医院。医院年门诊约120万人次,每年收治住院患者XX0余人,实施大中型手术7000余例。除拥有相当数量级常规设备外,北京xx医院还拥有当代最先进的诊疗设备。医院现有41个临床医技科室、呼吸科、心脏中心、泌尿外科被北京卫生系统确立为重点优势学科。急诊ptca的数量居全国第一,射频消融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例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于今年的3月1日至5月31日我有幸被派往北京xx医院ccu进修学习,为期3个月。

此次进修的主要内容是:

1、ccu的管理及相关制度;

2、ccu病人的病情观察;

3、各种仪器的应用。

现将相关的学习内容汇报如下:

xx医院ccu室共有床位13张,护士24位,护工2名,床位与护士之比高达1:1.8, 首先在人员配备上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ccu室的规章制度非常完善,除常规的制度之外,她们特别制定了抢救应急规程、转科流程及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护理流程,在工作中,大家都会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对于工作人员和病房的管理方面,更是要求严格。各种休假必须根据病人情况在排班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准假,一切以工作为重,她们是一周排班制,分4人一组,共分5组,每天各班由各组组长分配病人,之后各自完成护理工作。护士长不定时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每月必考基础操作,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如有新的仪器设备全科组织学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操作和使用。其中①主动脉球囊反博仪②床旁血滤机③自动除颤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ccu的护理人员要求具有广泛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技术,并具有心电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只要进入ccu的病人一律给予特级护理,实行24小时全面护理制,严密观察病情,ccu的病人是不允许下床的,所有的活动都在床上,要保持床单位整洁有一定的难度,但在xx医院ccu是看不见床单上有污渍的,绝对能做到随时污染随时更换,基础护理很到位。

在cuu白天和晚上各配一名护工,主要完成生活护理,这样可以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交流。她们的宣教是穿插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专门的宣教班,因为她们做完治疗后其余的时间护士是呆在病房的,这时候护士就可以和病人进行交流同时完成宣教工作,效果也是很好的。在护理记录方面,要求做了就要记录,如有病情变化要详细记录。ccu有专门的探视制度,探视时间控制非常严格,这样有利于病人休息,也不会影响医生护士的工作。

xx医院在北京是一所较大的医院,她们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所以学习的气氛也很浓厚,全院的.讲课几乎每周都有,ccu也不例外,她们从护士长到年轻护士每周安排一人讲课,内容不限,对于讲课者是一种提高,听课者是一种帮助,是集体进步的一种好方法。

在xx医院ccu3个月的进修学习,让我体会到与她们的差距,了解专业知识对于一个护士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自然产生一种压力,对以后的工作有了目标和新的计划,在此我要感谢领导给我这个外出学习的机会,我将学到的知识和新的护理观念结合实际应用到我科的护理工作中,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根据进修后总结并结合本科室ccu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从基本做起,当病人进入ccu后,为了之后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不受影响,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 更换病号服,首先进入ccu的患者均为危,急,重3种,为了有利于心电监护,心电图,医生诊治以及病情变化是方便进行抢救,此举尤为重要。

2、 接好心电监护:有利于病情观察,医生能快速了解病人情况,及时用药及处理(之前几乎是等大夫来连接心电监护)。

3、 建立输液留置针,有利于抢救用药,不处于被动状态,可列为常规。

4、 固定几项常规化验项目(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血常规,血凝,生化,血气分析等,给大夫建议。)并给病人扎抽血留置针,便于每日抽血。

5、 常规吸氧,不必等医生医嘱,可稳定病人情绪,缓解症状。

6、 积极配合医生,抢救药品、物品配备齐全,做到准确无误,不延误时间。

7、 做到物品哪里拿取哪里放回,药品随时补充,便于急用。

二、制定相关的护理常规和ccu制度。

1、 制定ccu室非手术病人的护理常规,按照心梗,心衰护理常规制定。

2、 制定手术后病人的护理常规,以及各类手术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

3、 制定ccu病人的严格交接班制度,内容要详细。

4、 培训目前所有仪器的应用,细到每个键的具体用途,及心电监护的观察重点,随时复习,遇见不常见病历及时组织学习。

5、 强调交接班内容,做到不多记,不漏记,不重复记,用药后必须记。

6、 当班护士参加危重病人的医生查房,了解当天的治疗目的和护理要点,让护理工作更完善。

7、 在护理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请教,做到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落实后要交班。

8、 严肃认真,得到病人和家属的信任,争做到零投诉。

9、养成有问题随时探讨,随时更新知识的习惯,让专科护士更专业。

10、护士长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利于提高护士业务能力。

篇8:体外循环进修医师培养方法探讨

1 进修医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医院, 其专业背景不一, 绝大部分是非体外循环专业毕业, 基本上是临床麻醉医师、胸心外科医师兼职, 甚至是护士转学体外循环[2]。从事专业工作时间差异较大, 有些从事体外循环工作数年, 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而有的却为初学者, 几乎没有临床实践, 对体外循环知之甚少。这些进修医师所在单位一般没有开展心脏外科或者每年心脏外科手术量少于100例, 因此不仅存在进修前知识贫乏的状况, 还存在进修后长时间无法进行临床实践的情况。因此如何保证进修医师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体外循环理论知识及临床技术, 并且长时间维持良好的进修效果至关重要。

1.2 重实践, 轻理论

多数基层体外循环医师在进修前并未经过系统、正规的基础知识学习和训练, 只是依靠所在科室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 因而理论知识欠缺, 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系统。在基层, 特别是非教学医院的培养方式为“言传身教”, 只进行基本体外循环操作, 而不讲为什么是这样的操作, 常常是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更无从谈起与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理论。在工作中只是满足于应付日常工作, 不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 对体外循环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缺乏学习兴趣。

1.3 临床工作不规范

多数基层进修医师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着体外循环及麻醉或者护士工作, 由于体外循环不是其专业, 并且心外科手术动手机会的减少, 造成其临床工作存在不熟练、不规范的缺陷。

2 针对进修医师的特点, 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进修培养

2.1 理论实践统一化, 两者并重

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或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之一, 是教学必须遵守的。对于体外循环进修医师的培养尤其应该注意。与医学生培养容易“重理论轻实践”不同的是, 进修医师的培养更容易“重实践轻理论”。如何做到两者并重是做好进修医师培养工作的首要课题。根据理论实际相结合的方针, 理论与实践操作应做到“先理论后实践, 理论实践相印证, 时间比例三七开”的原则。

首先, 由于多数进修医师并非体外循环专业毕业, 甚至从未接触过心脏外科, 因此所有进修医师在进修初期均需强化相关理论知识学习, 进行相关阶段考试, 方可进入手术室进行实践操作;其次, 指导教师应在各种操作过程中, 培养进修医师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 手和脑高度结合能力, 进修医师也应注意临床操作中的每个细节与所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多思考, 勤发问:为何如此操作、如何实施、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有哪些和意外情况如何处理等等问题。学会用“脑”进行一切操作, 在进行各种操作之前都应将之前所学的具体步骤熟记于心, 指导教师应引导进修医师先作一个详细而周密的计划。之后督促进修医师进行回顾和总结, 不断提高其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第三, 所谓的“时间比例三七开”并不是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时间僵化的固定下来, 而是指对绝大多数进修医师来说, 临床实践还是相对重要的,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应多进行实际操作。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穿插进行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2 教学计划个体化, 针对进修医师特点, 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

体外循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进修生的来源和工作、学习经历不同, 临床基础差别较大, 造成临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培养的难度加大。在体外循环科进修的医师通常是基层医院里具有一定年资及手术技术的医生, 通常是各级医院的麻醉或胸心外科医师, 能够独立处理临床工作。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特点: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参差不齐, 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差别较大, 理论基础较薄弱, 操作欠规范, 兴趣偏重于临床操作、偏重于学习临床技术, 对体外循环技术及病理生理知识认识不够。因此, 针对这些特点, 既不能像对本科生一样简单感性地教学, 也不能像对研究生那样大量讲解最新的研究动态, 而是针对进修生的特点以及进修目的,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对于进修医师来说, 最重要的是完善其理论知识体系, 规范操作。所以, 既要手把手教学, 规范操作、规范手术, 同时又要开展理论课教学, 答疑补漏, 巩固完善他们的理论知识。通常进修医师的进修时间为1年, 应根据每一个进修医师的进修目的、进修时间和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加以综合判断, 制定出符合个体化特点的进修计划, 并制定相应的进修轮转表。例如对于理论基础好、临床经验较丰富的进修医生, 可相对放手一些, 使之有机会独立处理临床问题, 从中发现其理念、操作的欠缺之处加以指正, 同时指导其将一些比较前沿的理论、操作技术运用于实际, 并督促其总结临床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对于基础较差、经验较少的进修医生便指定学习内容, 安排理论讲座、病例分析、操作技术演示等。在较短时间内力争有大幅度提高, 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经验。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 体外循环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操作技巧, 更需要对不同情况下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有深入的认识。因此要求所有进修医师深入学习体外循环相关病理生理变化, 有助于深入理解体外循环期间与非体外循环期间的不同。

2.3 教学手段多样化, 尤其是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式模拟教学方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在理论和现实中具有一定可行性[3]。

全部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 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师负责授课。多媒体教学具有巨大优势: (1) 丰富和增大了理论教学信息量, 可及时获取、充实和更新课堂授课内容, 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进度, 实现了多种教学信息地有效整合和利用; (2) 利用幻灯片及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静止、局限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动态和全面, 有助于进修医师的理解; (3) 所有多媒体资料均可在科室公用电脑上反复观看, 有助于进修医师随时学习。

情景式模拟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1) 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幻灯片上的文字不易过多, 要少而精, 提纲携领、简明扼要, 切忌全文照搬; (2) 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和气氛, 适当给予进修医师一定的提问时间, 以便掌握和解决学习中反馈上来的问题; (3)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进修医师的主体作用; (4) 强调课前预习, 做到心中有数。在授课前告知授课题目, 鼓励进修医师根据题目自己查阅资料, 整理问题, 在授课后进行提问讨论。授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及时备课。从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到成绩考核及记载等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对青年医师授课前科室先进行集体备课, 并严格执行试讲制度, 先在科内试讲, 经教研室考核合格后方可授课。保证授课内容的准确与课时安排的合理性。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编写教案, 保存教案以供检查。按教学计划的进度教学, 按规定时间辅导答疑。定期征求进修医师教学意见和建议,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多媒体授课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课堂上与进修医师进行有效互动。授课结束后鼓励进修医师积极提问。

临床实践教学采用“时间轴”方式, 即将体外循环操作过程与同时进行的外科操作相互对照理解。通过此种方式, 使进修医师明确体外循环各个步骤的操作的原因以及方式, 有助于提高体外循环医师与外科医师的默契程度,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体外循环模拟系统的使用。科室内常规安装一套体外循环系统供进修医师使用。体外循环系统包括配套管、膜式氧合器以及动脉过滤器, 完全模拟临床实际情况。进修医师从最基本的组装系统, 到各种体外循环意外的发生及处理, 均可通过此系统进行模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不同病种及情况进行模拟。细化每一步操作流程。根据自己制定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此系统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进修医师的操作技能及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 又可以在进修结束前进行考试。

2.4 教学评估标准化

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 即带教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和进修医师学习成果的评价。定期考核和评估是教与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首先, 对带教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内打分体系和进修医师对教师的打分。每个授课周期结束时进行, 从基础知识能力、临床能力以及授课能力三方面综合评定教师能力, 做到主客观结合, 知识储备与授课能力结合的综合评价。这样既保证了进修教学工作的质量, 也给全体带教教师增加了压力和动力, 调动带教教师进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其次, 对于进修医师的考核分阶段进行, 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期间的新内容。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考试。通过考核可以评价带教效果, 检验是否完成计划目标, 从而帮助进修医师总结成绩和发现不足, 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励。

总之, 体外循环进修医师的培养工作应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 既要制定标准化培养计划, 又要因材施教,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积极性, 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体外循环医师。

摘要: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 对体外循环医师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进修医师的培养方法需总结提高。根据体外循环进修医师的现状及特点, 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科总结出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进修医师

参考文献

[1]金振晓, 赵璧君, 雷兰萍, 等.美国体外循环学教育发展简介[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 (1) :97-99.

[2]肖娟, 刘梅, 肖颖彬.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体外循环教学方法探讨[J].局解手术学麻醉, 2012, 12 (1) :92.

篇9:医师进修计划书

【摘 要】介绍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从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升临床能力、开设卓越医师班、组建优秀导师团队、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方面提出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地方医学院校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71-02

现阶段,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建力度加大。作为地方医学院校,担负着直接为基层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就是坚定不移地立足地方医学院校办学定位,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医学基础厚实,临床实践能力强,专业思想稳定,能够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扎根基层工作的医学人才。基于此,探索地方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由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的。它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医学人才的培养标准,支持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以试点高校的改革为重点,力争取得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根据区域教育、卫生规划,确定若干所地方医学院校和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等医学院校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面向基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的是形成一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的示范性改革成果,带动其他医学院校深化改革,提高医疗卫生质量。为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下发《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为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指明了方向。同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审批,发布《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的通知》,批准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桂林医学院申报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获批立项,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广西获批的两个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之一。本文试以桂林医学院为例,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做一探索,以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在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框架下,地方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五年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地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一)改革课程体系

根据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围绕《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从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内容着手,实现三个渗透:人格养成与科学教育渗透,医学人文与方法渗透以及基础与临床渗透。实现学生早期学习阶段职业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临床思维、团队协作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优化课程结构,采取双语教学或全英教学、导师制管理、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与国内外院校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体现“强外语、重人文、早临床、重科研、全程导师制”等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

合理设置临床医学课程。开设与医学相关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实现基础与临床整合、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克服传统课程体系造成的“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学习和探索未知的积极性欠缺”等弊端,以通识教育、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实践训练贯穿整个医学教育过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在运作中动态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品德,教育功能是教学内容不能替代的。教学方法一旦形成后,基本是相当稳定的,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境地,对于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互联网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长,更新空前加快,载有教学信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现代教学媒体的多样化,要求教学应着力发展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国内外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改革创新出一系列以问题为基础、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法的内容,而且可以促进教学方法向更高层次、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对于医学生,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引导探究为主,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PBL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班授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解重点难点;同时发挥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帮助,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思想素养的提高。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能够使有效的教学方法得以在相应的组织形式中运用。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具有很大的相对性,而且各类方法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发挥整体作用,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依据教学目的与任务的不弄有所侧重而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只能是以某种方法为主。

(三)提升临床能力

临床能力是医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从世界范围看,国外发达国家医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上有一套成熟的培养模式。如何加强并提升临床能力,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一直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目的是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使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临床实践结合,锻炼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改变以往“教师进行讲授,学生聆听;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观察”的这种脱离实际的局面,以实训为主,增强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通过多种临床实践教育方式,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更早和更多地接触到临床。如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做导医等见习实践,耳濡目染,体验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体验医学的社会价值,潜移默化职业道德教育;遴选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强的优秀导师,适时指导临床学生的科室见习,以小讲座的形式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使理论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强化实习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治规律等,培养临床医师的素养。

(四)开设卓越医师班

作为试点,桂林医学院开设了卓越医师班,强调卓越医师班要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学校强调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以及实现精英教育的有益尝试。卓越医师班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经验,以职业道德教育和临床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研究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五年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包括课程体系、教育方式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探索实践。这就为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培养模式提供了经验,制定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地方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教学方案。

(五)组建优秀导师团队

在临床科室选拔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带教导师;完善带教导师的遴选和相关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效果。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把科研放在首位,以科研带动教学;结合实际,调动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学校特色,发掘学生优势,培养拔尖人才,也是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培养精英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同时培养医学生互相学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水平。

(六)充分利用“互联网+”

在当今中国进入“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医学信息教学改革,建立科学高效的医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搭建电子化服务平台:以问题为中心,建设具有教、学兼备及互动交流等功能的临床课程及临床实践共享系统;以问题为中心,建设注重问题解决的师生交流平台。再者,创新学习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微课、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有效帮助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方式创新。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观念、模式、制度的整体变革过程,不是靠单纯的行政推动就能实现,需要创设相关条件,形成驱动和保障。我们相信只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一定会探索出有效地适应地方医学发展的五年制医学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将共同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2-05-28

[2]马静,岳毅刚,杜振宗.试论卓越计划下提升医学生临床能力的途径[J].西北医学教育,2014(3)

上一篇:[曹操讲作文]--记叙文写作素材:不打不相识下一篇:案件防控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