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24-04-18

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精选8篇)

篇1: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服务营运商戴德梁行日发布的报告回顾了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报告指出,长沙房地产呈现出优质写字楼租赁活跃、商铺加紧业态调整、住宅供需两旺等三大特征。

一是,优质写字楼租赁市场表现较为活跃,吸纳量创历史新高。报告说,随着万达广场约18万平方米的优质办公物业于2013年第四季度投入市场,将长沙优质写字楼总存量推升至28.5万平方米,标志着长沙开始真正迎来了甲级写字楼时代。新的优质写字楼租赁活跃,直接带动了成交量的增长。戴德梁行的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五一大道商务区吸纳量超过5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租金方面,由于新物业采取低价入市策略以吸引租客进驻,使得该区甲级写字楼的租金水平下调至每月每平方米109.5元,环比下降5.6%。不过,因大面积的物业集中入市,五一大道商务区的空置率大幅上升至46%。

戴德梁行称,2014年长沙将会有泊富国际广场和北辰时代广场等优质物业相继入市,为市场新增16.8万平方米的优质写字楼供应。目前,长沙写字楼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求力量持续强劲,但大量优质物业的集中入市会直接造成空置率的明显攀升,预计市场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消化大体量的供应,租金会随优质物业入市而呈现上涨的态势。

二是,商铺加紧业态调整,体验性消费显著增加。报告说,2013年,滨江新城奥克斯广场约14.9万平方米和万达广场约21万平方米的优质商铺入市,使长沙优质商铺存量增至81.9万平方米。由于供需失衡,长沙优质商铺面积的租金水平在过去12个月中加速上涨。截至2013年底,长沙全市优质商铺的首层租金达到每月每平方米350元,空置率降至5.67%。

戴德梁行分析说,长沙的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加速业态调整,为吸引更多的人流而增加餐饮、休闲娱乐业态的比例。其中,新开业的奥克斯广场和万达广场餐饮、休闲娱乐比例均在30%以上;快时尚品牌和大型零售商持续看好长沙的商铺市场,加速布局全市优质商场。其中,优衣库和华润万家表现最为明显。

三是,住宅供需两旺,价格平稳上涨。报告说,截至2013年11月,长沙市住宅批准预售面积约1039万平方米,住宅成交量约1094万平方米。相比前两年的供需缩减情况,2013年市场表现出回暖趋势。从价格来看,长沙房价同比涨幅从1月的2%持续上升到11月的11.8%。环比涨幅则出现波动性变化,其中传统销售旺季的推盘减价以及年底放量促销,使得9月和11月以0.6%的涨幅垫底。

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13年12月芙蓉区房价以每平方米7148元引领六区,望城区以每平方米4156元垫底。面对持续强劲的需求,预计下季度长沙住宅市场价格将保持平稳,而随着政策对住房市场调控作用的显现以及传统淡季的到来,成交量增速会有所减缓。

篇2: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1 今年以来我省生猪市场运行特点

1.1 生猪收购价格小幅下降

1~3月, 据典调全省51户屠宰企业生猪收购价格数据显示, 我省生猪收购价格呈现持续下行走势。平均收购价格从1月7日的16.61元/kg下降到3月25日的12.51元/kg, 降幅达24.68% (如表1) 。与去年同期 (2012年3月25日) 15.79元/kg相比, 目前价格同比下降20.77%。

1.2 白条猪肉价格小幅下降

1~3月白条猪肉批发价从1月7日的22.12元/kg降到3月25日的17.12元/kg, 降幅为22.6% (如表2) 。从生猪收购价格走势图和白条猪价格走势图的对比可以看出, 两者涨跌基本是同步。

1.3 屠宰量有所下滑

典调51户屠宰企业, “周屠宰量”从1月初的周屠宰量108 947头下降到3月25日的周屠宰量100 130头, 下降幅度8.09% (如表3) 。除在春节前后受屠宰企业停产、复产及节前市场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 屠宰量出现较大波动外, 其它时段屠宰量波动变化相对平缓。

1.4 生猪外运数量有所下降

通过对榆树台生猪外运交易市场典调了解到, 1月初该市场每周外运生猪42 000头下降到3月25日周外运量为20 100头, 下降52.14%, 同比2012年3月同期的周外运量的29 640头, 上升32.19%。 (如表4)

1.5 生猪养殖利润微薄

目前, 我省猪粮比价已由年初的7.3∶1降到5.7∶1。按照《吉林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实施细则》的规定, 猪粮比价低于5.7∶1即处于预警区域, 目前我省生猪价格属于轻度下跌 (如表5) 。从监测数据来看, 1、2月虽然生猪价格持续下行, 但始终处于9∶1~6∶1区域内, 进入3月猪粮比价低于警戒值, 首次进入6∶1~5.5∶1区域。

2 因素分析及预测

一是春节前集中出栏导致季节性市场过剩, 是市场生猪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按常规, 春节前一般为猪价较高的时期, 春节后价格有所回落。因此, 一方面是有的养殖户为获取高额利润而将生猪推迟到春节前出栏, 据典调, 有的养殖户的生猪春节前出栏时已达125~150 kg左右, 有的甚至达到了150 kg (生猪一般在100 kg左右时出栏) ;另一方面是我省养殖户为避开节后低价期, 大部分都选在节前出栏。据省内部分屠宰厂调查, 节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达到上市体重的中型生猪屠宰上市。这一推一提两个因素, 大大增加了春节前生猪出栏数量, 导致市场供大于求, 生猪出栏价格大幅下降, 市场猪肉价格也随之下降。

二是受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影响, 及南方生猪存栏量大的影响。我省生猪外调数量较平时有所减少。

三是市场调控成效显现。鉴于往年春节前市场猪肉价格普遍上涨的局面, 今年我省为加大市场调控力度, 于春节前夕, 及时将省级储备猪肉投放到了全省市场,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市场供应, 稳定了猪肉价格。

四是受春节后市场消费需求减少影响。一般来说, “元旦”、“春节”期间, 因居民消费习惯原因, 致使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春节过后, 消费者家中均有一定的肉品储藏, 因而市场需求量减小。同时, 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一方面治理公款吃喝, 提高了廉政之风;另一方面, 从客观上也影响了餐饮业及肉品消费量。

五是受生猪养殖季节性变化推动了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入3月份由于生猪养殖周期性变化, 育肥猪的存栏量不断上升, 此时的生猪价格、市民购买力正处于低迷时期, 收猪业户利用此机会, 不断压价收猪, 进一步推动生猪价格下降。

今年二三季度生猪价格走势预测:目前, 由于我省生猪市场季节性过剩现象比较明显, 加之消费需求短期内有所减少, 同时消费者对肉类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 因此, 预计我省生猪市场短期内不排除有继续小幅下探的可能, 一二季度生猪价格会出现小幅震荡态势, 三季度开始猪价会逐步回升, 但不会出现过度上涨现象。全年生猪市场供需将保持总体平衡。

3 应对措施

3.1 及时启动相应预案, 建议及时承储

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和《吉林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实施细则》的要求, 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 商务主管部门一方面及时与省物价局部门联系, 在吉林省政府网及时向社会发布生猪市场预警信息, 并通过其他媒体向社会发布。另一方面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6∶1~5.5∶l之间时, 将建议启动省级储备肉。同时, 要求各市 (州) 、县 (市) 商务主管部门做好本地储备肉监管工作, 并着手研究实施二级响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3.2 加强市场监测和行业调查分析

通过“吉林省畜禽屠宰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监测, 及时掌握生猪及肉类市场波动的形势, 增强对生猪市场价格走势预警分析的能力, 为政府实时调控, 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提供重要依据。同时, 充分发挥吉林省肉类协会作用, 为企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规避行业风险, 合理规划企业未来提供服务。

3.3 依法开展畜禽屠宰管理工作

篇3: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银行间债券指数先扬后抑

2013年,银行间债券指数先扬后抑,上半年缓慢上升,下半年大幅下降。年初至4月上旬,市场资金面整体相对宽松,银行间债券总指数[ 采用中债-银行间债券总指数(净价指数)。下同。]保持小幅上行。4月中旬,银行间债券总指数出现一定下行。4月下旬和5月份,在流动性整体仍相对宽松的背景下,银行间债券总指数出现小幅上涨。进入6月份后,受财政税款上缴、存款准备金补缴、银行补充外汇头寸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创出历史新高,带动债券市场价格快速下行。下半年,在金融机构利率预期和资产配置行为发生改变、债券市场流动性下降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不断震荡走低。

12月末,中债银行间债券总指数(净价)收于110.3410,比年初的115.6286下降了4.57%,年内中债银行间债券总指数(净价)最高点为5月28日的116.8105,最低点为12月23日的110.3061(见图1)。

图1 2013年银行间债券总指数走势

注:中债-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为净价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一级市场的情况分析

(一)债券发行量小幅增加

2013年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8.59万亿元[ 含央行票据。国债含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同比增长10.90%,增幅较上年高7.07个百分点(见表1)。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 含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和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规模为3.31万亿元,同比减少0.37%,占到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的38.54%。

表1: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券种发行量

券种发行量(亿元)同比

(%)券种发行量(亿元)同比(%)

国债16806.4118.06企业债券4752.30-26.88

地方政府债3500.0040.00短期融资券8324.80-0.37

央票5362.00---超短期融资券7535.0029.42

政策性银行债20760.30-2.98中期票据6716.20-20.55

政府支持机构债券1900.00---集合票据66.39-33.62

政府支持债券0.00---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5668.0850.77

金融债券1321.00-67.25资产支持票据48.00-15.79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2995.90434.03国际机构债券0.00---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157.72-18.11合计85914.1010.90

注:国债包括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包括汇金公司发行的债券、2013年以来铁路总公司发行的债券以及原铁道部发行的所有债券。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含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债、汽车金融公司金融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债、资产管理公司金融债。集合票据含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2012年,央票、政府支持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均无发行。

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从发行券种看,政策性银行债占比最高,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增幅最大。2013年,发行额占比居前四位的分别是政策性银行债、国债、短期融资券和超短期融资券,市场占比分别为24.16%、19.56%、9.69%和8.77%;发行规模同比增幅居前四位的分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地方政府债券和超短期融资券,分别同比增长434.03%、50.77%、40.00%和29.42%。

从发行期限看,短期品种占比上升,长期品种占比下降。2013年,1年期以下和1~3年期限品种发行占比分别为31.75%和23.94%,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4.98和11.04个百分点;3~5年、5~7年、7~10年和10年以上期限品种占比分别为18.15%、14.90%、8.28%和2.97%,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3.43、4.51、4.24和3.86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期限结构

注:期限不含下限,含上限。

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二)债券余额稳步扩大

2013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余额达到27.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1%,增幅比上年低6.21个百分点。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为6.84万亿元,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余额的比重为24.72%,比上年下降0.61个百分点。

表2 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券种余额

券种余额

(亿元)同比

(%)券种余额

(亿元)同比(%)

国债80770.282.31企业债券16928.47-16.18

地方政府债8599.30---短期融资券8244.20-0.99

央票5521.72-58.91超短期融资券4729.0033.93

政策性银行债88719.5812.90中期票据28839.5015.72

nlc202309022255

政府支持机构债券10035.43820.68集合票据190.831.69

政府支持债券0.00---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9381.28108.37

金融债券13315.002.03资产支持票据97.8071.58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1029.90160.73国际机构债券31.30-65.71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354.2783.92合计276787.8610.71

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从具体券种来看,政策性银行债占比最高,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增幅最大。2013年,债券余额占比居前四位的分别是政策性银行债、国债、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市场占比分别为32.05%、29.18%、10.42%和6.12%;债券余额同比增幅居前四位的分别是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同比增长820.68%[ 根据相关规定,政府支持债券目前包括汇金公司发行的债券,2013年以来铁路总公司发行的债券以及原铁道部发行的所有债券。因此,在口径上会使同比数据有所放大。]、160.73%、108.37%和83.92%(见图3)。

图3 2013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各券种余额市场占比

(美编注意调整下图的格式,特别是需要使划线部分线条清晰)

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二级市场的情况分析

(一)回购交易保持活跃

2013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增长,但增幅放缓。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共计成交15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61%,增长率较上年下降30.87个百分点,为2005年以来最低增幅。其中,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15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4%;买断式回购累计成交6.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42%(见图4)。

图4 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月交易额与加权利率

数据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2013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与买断式回购利率走势基本一致,整体利率水平高于2012年。其中,质押式回购日加权平均利率为3.54%,比2012年上升63个基点;买断式回购日加权平均利率为3.96%,比2012年上升75个基点(见图5)。

图5 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日加权利率走势

数据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在交易标的券种方面,以政府信用类(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央票)和准政府信用类(政策性银行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政府支持债券)为标的券种的质押式回购交易合计占比81.45%,以公司信用类债券为标的券种的质押式回购交易合计占比16.66%;买断式回购中,以政府信用类和准政府信用类债券为标的券种的交易占比49.03%,以公司信用类债券为标的券种的交易占比49.28%。

在交易期限结构方面,7天以内的质押式回购交易在质押式回购总成交量中占比达到92.01%,比上年减少1.79个百分点。其中,隔夜品种成交继续活跃,占比79.07%,比上年减少2.13个百分点;7天品种成交量占比12.94%,比上年增加0.34个百分点。

从回购交易的净融资方向来看,大型商业银行[ 包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6家。]、政策性银行、信托公司的金融产品、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列资金净融出的前四位,合计占到净融出总额的99.64%;城市商业银行(含城市信用社)、证券公司、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含农村合作银行)分列资金净融入的前四位,合计占到净融入总额的78.41%。

(二)现券交易大幅下降

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累计成交金额为41.62万亿元,同比减少44.66%。从各月成交情况看,3月份成交额最高,达到8.50万亿元,1月份成交额同比增长最快,为159.50%;5月份之后,现券交易量出现明显下滑,各月的成交额均同比下降60%以上(见图6)。

图6 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月度成交情况

数据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从交易券种来看,2013年现券成交排名前三位的券种为政策性银行债、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成交占比分别为30.33%、19.22%和16.81%。与2012年相比,央行票据成交占比由10.91%进一步下降到2.58%,下降了8.33个百分点;企业债券成交占比则由11.48%提升到16.81%,上升了5.33个百分点。

从换手率来看,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平均换手率为150.33%,低于上年300.76%的水平;公司信用类债券换手率297.37%,同样低于上年493.73%的水平。在具体券种上,国际机构债券换手率最高,达到857.95%;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的换手率较高,分别为476.36%、413.19%、277.37%和210.79%(见表3)。

表3 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情况

券种交易额(亿元)占比(%)同比(%)换手率(%)

国债55806.6913.41-39.7369.09

地方政府债2345.190.56-88.8527.27

央票10722.312.58-86.93194.18

政策性银行债126216.5830.33-41.95142.26

政府支持机构债券12302.552.96-53.21122.59

nlc202309022255

金融债券2735.510.66-58.8120.54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2276.900.55142.46221.08

企业债券69946.8116.81-18.96413.19

短期融资券39272.039.44-49.98476.36

超短期融资券9968.352.407.95210.79

中期票据79992.3319.22-37.75277.37

集合票据298.400.07-30.54156.37

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3954.260.95125.5242.15

国际机构债券268.540.066.47857.95

合计416106.44100.00-44.66150.33

数据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从机构买卖情况来看,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买入量与卖出量排名前三位的机构类型均为城市商业银行(含城市信用社)、证券公司和农村商业银行(含农村合作银行),三类机构买入量占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总买入量的54.86%,卖出量占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总卖出量的56.88%。从净买入和净卖出情况看,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净买入量排名前两位的机构分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和外资机构,二者净买入量占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净买入总量的37.19%;现券交易净卖出量排名前两位的机构分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含城市信用社)和证券公司,二者净卖出量占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净卖出总量的64.88%。

衍生品市场的情况分析

(一)利率互换交易量小幅下降

2013年,人民币利率互换累计成交24409笔,名义本金额达2.73万亿元,同比下降6.01%,增速比上年低14.22个百分点。在交易期限结构方面,1年及1年期以下交易的名义本金额占比为75.55%,比上年下降1.97个百分点;1~5年期品种成交量占比为14.49%,比上年上升0.01个百分点;5~10年期品种成交量占比为9.96%,比上年上升1.96个百分点。从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浮动端参考利率来看,与7天回购定盘利率挂钩的交易量占比为65.32%,比上年上升20.00个百分点;与Shibor挂钩的交易量占比为33.28%,比上年下降16.73个百分点;与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挂钩的交易量占比为1.40%,比上年下降3.27个百分点。

(二)债券远期成交下降

2013年,债券远期仅在1月份达成一笔成交,成交券种为短期融资券,成交期限为2~7天品种,成交金额为1.01亿元。

(三)其他衍生品市场

2013年,债券借贷业务共有309笔交易发生,标的债券面额为662.24亿元,同比增长226.39%;远期利率协议仅在8月份有一笔成交发生,名义本金额0.5亿元;本年内,无新达成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交易,无新增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

债券市场整体运行特点

(一)债券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上行

2013年,债券收益率曲线震荡加剧,整体以上行为主。特别在下半年,在金融机构利率预期发生变化、资金市场利率中枢抬升、债券市场流动性下降导致交投不活跃、市场需求疲弱,持续现券供应引起收益率呈现“一级带动二级”走高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债券收益率曲线不断上行,并呈现扁平化趋势(见图7、图8)。

图7 银行间市场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图8 银行间市场固定利率企业债(AAA)收益率曲线(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整体来看,不考虑隔夜收益率,2013年12月末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银行间固定利率政策性银行债、银行间固定利率企业债(AAA)和银行间中短期票据(AAA)各关键期限点收益率较年初分别平均上行121.56BP、173.71BP、145.39BP和158.05BP,其中,12月末1、3、5、7、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4.2189%、4.4162%、4.4583%、4.5824%和4.5518%,分别比年初上升130.00BP、128.02BP、118.60BP、107.95BP和94.56BP(见表4)。

表4 12月末中债银行间市场收益率曲线较年初涨跌(单位:BP)

期限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银行间固定利率政策性金融债银行间固定利率企业债(AAA)银行间中短期票据(AAA)

0d-9.20 -3.20 19.51 20.50

3M182.37 208.65 197.12 198.60

6M137.74 206.44 191.68 191.65

9M133.45 207.86 178.42 180.07

1Y130.00 205.62 182.34 184.26

3Y128.02 184.19 153.40 156.64

5Y118.60 168.62 130.43 132.08

7Y107.95 150.14 116.33 118.56

10Y94.56 139.47 100.91 102.51

15Y91.88 134.15 104.62 ---

30Y91.00 131.94 98.68 ---

平均(不含隔夜收益率)121.56 173.71 145.39 158.05

nlc202309022255

注:各收益率均为到期收益率。银行间固定利率政策性金融债指进出口行和农发行发行的固定利率政策性金融债。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二)市场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规范并重,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市场的制度建设。一是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准入管理。4月下旬,人民银行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丙类机构成员进行了规范清理,暂停开立可能存在内控风险的各类账户,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数量由上年末的11287家缩减到4883家。二是进一步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结算和清算制度建设。7月2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年﹞第8号》,就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结算行为作出了规定。8月27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年﹞第8号》,就强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券款对付结算规则作出了规定。12月31日,人民银行同意上海清算所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及发布《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规则》,该业务的推出,有利于进一步活跃市场交易和提高市场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债券的发行定价机制。3月25日,财政部、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国债预发行试点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国债发行定价效率。9月26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定向发行金融债券相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金融债券定向发行要求。12月24日,批复同意上海清算所上线债券招标发行系统,该系统正式上线后,将使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招标系统容量扩大。

(三)产品创新继续推进

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继续推动产品创新。一是推动商业银行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7月25日,在商业银行资本新规实施后,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发行了首单15亿元按照资本监管新规要求、含有减记条款的二级资本债券。二是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进一步扩大。2013年以来,共有6家金融机构发起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157.81亿元,其中,11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80亿元的“2013年第一期开元铁路专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12月31日,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21号》,明确发起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要求灵活确定风险自留的具体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的积极性。三是创新发行永续类债券及中期票据。10月29日,武汉地铁发行了国内首只永续债——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12月18日,国家电力发行了首只永续类中期票据。

(四)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不断健全

201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的同时,为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结构更加优化。一是有效支持了国民基础行业融资。全年,共有1233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2170只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融资规模达2.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51%。其中,有321家十大振兴类企业发行了559只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7772.9亿元;有28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行了512只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8953.2亿元;有320家现代服务业企业发行了604只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6628.1亿元。

二是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全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32只,发行额合计1110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同时,有100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35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募集资金71.6亿元,有效支持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

三是加大对“三农”、保障房建设等惠及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2013年,有93家涉农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137只涉农企业债务融资产品,募集资金1332.8亿元;保障性住房相关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期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515亿元,支持了148个项目、29.7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

篇4:2013年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以来, 受短期政策的影响, 我国工业运行的短期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在经历了上半年经济的持续回调后,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政策措施逐步到位, 效果也在逐渐显现, 工业运行的下行压力逐步缓解, 工业经济出现企稳向好的势头, 工业增加值在7月份快速触底回升, 并在8、9两个月重新回到10%以上的较高增长水平, 从而为2013年全年工业生产的平稳增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前三季度, 工业运行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工业生产增速止降转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前三季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尽管受到外需不振等不利因素影响, 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 但是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相比, 都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长水平。另外, 从连续四个季度运行情况看, 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三季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季度增速分别为9.1%、10%、9.5%、9.1%、9.6%, 增势总体平稳, 未出现大的波动和起伏。分三大门类看, 9月份,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 制造业增长11.1%, 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3%;分行业看, 9月份, 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2、工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

2003年1-9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240亿元, 同比下降1.8%。9月当月实现利润4643亿元, 同比增长7.8%, 一举扭转了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的趋势。分行业来看, 受益于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稳增长政策, 上游行业中钢铁行业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相较于去年同期扭亏为盈;中游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总额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下游行业中, 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表现较好。此外, 由于8月气候炎热, 电力热生产和供应业新增利润规模较大。

3、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按照“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要求, 我国加大了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治理力度, 列入2013年公告的19个行业落后生产线已实现关停。前三季度,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快于整体工业。节能技术改造和重点行业能效对标达标行动稳步推进。工业空间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 产业转移有序推进, 三季度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二季度, 实现率先企稳, 中西部地区三季度增速环比也均有所加快。

4、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2013年以来, 国务院出台和细化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9月底, 有关部门已制定60个配套文件, 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出台了实施意见。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支持力度加大。

5、工业由去库存转为补库存

9月份, 铁矿石进口数量同比增长达到15%、铜达16%, 原油达28%, 显示出企业在三季度有较明显的补库存动作。从9月份市场价格情况看, PPI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同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环比连续两个月回升, PPI—PPIRM (工业企业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扭转了4个月以来出厂价格与投入品价格之差为负值的状况。这说明, 工业总需求水平回升, 企业盈利能力逐渐呈现出改善趋势。

6、四季度工业增速将稳中趋降

篇5: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一、市场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流通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全年基本保持平稳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初步统计核算,2013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55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0.4和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持平。从全年走势来看,各月增速在11.3—11.9个百分点之间小幅波动,整体保持平稳,四季度在前三季度基础上呈现小幅回升势头。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速与GDP增速的弹性系数为1.55,保持在1.2—1.6的合理区间范围内。

据初步测算,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2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左右,增幅比上年回落约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4%,上半年增长9.1%,前三季度增长9.5%,全年呈现由“稳中趋缓”向“趋稳回升”转变的运行态势。

总体上看,生产资料和物流市场规模均保持平稳增长,且增速快于GDP增长,显示出流通产业基础性地位和先导性作用依然突出。

(二)需求平稳回升,但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矛盾较为突出

根据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调查资料,2013年制造业PMI全年平均水平为50.8%,其中,四个季度分别为50.5%、50.5%、50.8%、51.3%。各月PMI保持在50%以上水平且呈现逐季回升的走势,显示经济运行进入平稳增长区间,且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同时,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控制。反映上游产品价格变化的购进价格指数上半年从57.2%的高位逐月回落至50%的荣枯线以下,下半年虽然有所回升,但趋势较为平缓。整体上宏观调控在实现了有效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同时,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经济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2013年,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整体呈现平稳回升趋势,特别是8月份以后,连续5个月保持在52%以上。出口形势也趋于好转。上半年,受外需不足和国际贸易环境不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持续疲软,形势严峻,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多月在50%以下低位徘徊。下半年,欧美经济有所改善,外需回升,国家稳定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也逐渐显效,带动了国内纺织、汽车、家用电器、机电等行业出口订单增加,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上升。

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同样呈现平稳回升态势,显示生产活动保持较强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指数全年均值为52.8%,高于新订单指数均值1.1个百分点。全年有11个月生产指数高于新订单指数,差距最大达到2.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虽然经济走势总体平稳向好,但需求仍然相对不足,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依旧突出。具体到生产资料市场来看,2013年,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和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生产资料行业总体市场环境好于上年,但出现市场价格震荡下跌和流通企业效益继续下滑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产能集中爆发、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以钢铁行业为例,由于产能释放较快,国内钢材市场继续呈现供大于求局面,钢材价格低位运行,行业盈利处于较低水平。据钢铁协会统计,到2012年末,国内炼钢产能约9.76亿吨。从目前情况看,产能还在持续增加,2013年全年,全国钢铁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固定资产投资仍达到5060亿元,虽同比下降2.1%,但投资额仍然较大,必将形成新的产能。而企业为了发挥规模效益、降低费用,就要达产达效。产能过剩、产能释放快,造成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

(三)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波动下行,物流服务价格低位震荡

2013年,由于需求回升缓慢,供需矛盾突出,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延续震荡下行走势。1—12月,生产资料市场累计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4.6%,降幅较上年收窄1个百分点;比年初下降1.2%,降幅较上年收窄0.3个百分点。从走势上看,全年曾出现三个回升阶段,分别是1—2月、8—9月和12月,但因回升幅度较小,持续时间较为短暂,未能扭转全年价格低迷态势。

从12月当月情况来看,国家稳定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逐渐显效,国内出口形势趋好,加之冬季储煤高峰渐至,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生产资料整体价格止跌回升。当月环比上涨1.18%;同比下降2.54%,降幅较上月收窄1.36个百分点。从监测的大类品种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机电类产品价格继续下行,环比分别下降0.1%、0.9%和0.2%,但跌幅分别收窄0.6、0.3和0.2个百分点;化工产品和汽车价格止跌回升,环比分别上涨0.8%和1.5%;原煤、成品油和建材类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环比分别上涨13.3%、3.2%和1.1%,涨幅分别扩大12.8、3.1和0.4个百分点;木材类产品价格保持平稳,环比与上月基本持平。

从国际市场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也呈现下降格局。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进口方面,生产资料产品全年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3%,比年初下降1.8%。其中,工业生产资料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2%,在结构上,除木材和机电类生产资料进口价格同比有所上升外,其他各大类产品进口价格均有所下降,能源类和有色金属类产品价格降幅较为明显;农业生产资料进口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7.8%。出口方面,生产资料产品全年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0.9%,比年初下降1.2%。其中,工业生产资料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0.9%,在结构上,除建材、木材和汽车类生产资料出口价格同比有所上升外,其他各大类产品出口价格均有所下降,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能源类产品价格降幅较为明显;农业生产资料出口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0%。

物流服务价格低位震荡。2013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回落等诸多因素影响,物流价格保持低位运行,较去年同期进一步下降。其中,海运市场低位震荡,公路运输市场保持相对平稳。据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显示,12月份物流服务价格指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回落至50.3%,全年均在50%的临界水平上下波动,显示出物流服务价格上升动力不足。1—11月份,中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平均为1069.8点,同比下降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9个百分点。

(四)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利润下滑趋势减缓,物流企业效益增势减弱

2013年一季度,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经营情况延续上年趋势,利润总额继续大幅下滑。二季度以后,受国内经济运行企稳回升,进入平稳增长区间,发展势头稳中向好的影响,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呈现稳中趋升迹象,企业经营状况出现积极变化,利润总额连续呈现降幅收窄的走势,显示行业整体效益有所好转。10月份至年底,由于行业产能释放较快,需求回升相对不足,导致企业整体利润总额降幅再次扩大。从全年整体情况来看,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利润下滑趋势较2012年有所减缓,但未能实现企稳回升。据重点联系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1—11月,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1%,降幅较2013年前10个月扩大2.9个百分点,较2012年1—11月收窄9.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1.30%,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幅高达43.3%,表明企业资金流动性下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物流企业效益增势减弱。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12月份的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为50.3%,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长区间。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调查显示,1—11月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增速回落至一位数以内;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1%,较1—10月下降0.1个百分点,反映出重点物流企业效益增势有所减弱。

二、2014年市场走势基本预测

从多方面来看,稳增长的基础更为坚实。一是已出台的政策效应与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二是需求增长具有新的支撑。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3年,我国外需状况将小幅改善。再加上上海自贸区建设等因素,预计2014年出口形势稳中趋升。三是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为流通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综合判断,预计2014年,伴随着政策效应和改革红利释放,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年GDP增速同2013年基本相当。在此背景下,生产资料市场整体上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价格有望止跌趋稳,企业效益将继续得到改善。物流业运行整体上也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物流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其中,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物流需求仍然较为疲软,增速难有明显改善,而快递速运、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物流业态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篇6:内蒙古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一) 市场销售总体畅旺, 零售总额增速创下新高

200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95.3亿元, 较上年增长16.0%, 其增速在全国排第3位, 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从各月零售额看, 除2月、3月、11月增幅略低, 分别为13.5%、13.7%、15.7%, 其余各月零售额增幅均超过16%以上, 其中7、8、9连续三个月零售额增幅在全国位居第1, 全年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稳中趋旺的发展态势。

(二)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持续快速增长

2006年内蒙古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327.6亿元, 同比增长32.9%, 远远高于限额以下贸易企业和个体零售额的增长速度。随着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 新的消费热点商品正在形成。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各类商品销售情况看, 吃、穿、用各类商品销售全面上升, 家具类、家居装饰装潢类商品销售增长迅速, 一些新型家电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正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追逐热点。2006年销售增长较快的消费品分别为:食品类增长28%;服装类增长26%;金银珠宝类增长32.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1%;家用电器类增长29.9%;家具类增长64%;煤炭及制品类增长64.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9%;建筑材料及装潢类增长94%;汽车类增长32.4%。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销售增长势头强劲, 对内蒙古消费品市场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三) 节假日消费集中, 假日消费特征明显

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的集中推动下, 零售市场进入传统的旺销期, 吃、穿、用商品全面旺销。特别是在黄金周的带动下, 消费品市场也有不俗表现, 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为主要特征的假日经济仍是促进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 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幅最高

各种展会的相继开办和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 为住宿餐饮业带来大量客流, 促进了我区住宿餐饮市场的持续较快增长。2006年全区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实现284.3亿元, 同比增长20.6%, 其增幅居各行业零售额之首。同时, 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整治, 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

(五) 呼、包、鄂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明显

2006年全区各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均在15%以上, 总量前三位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分别实现零售额361亿元、349.4亿元、182.7亿元, 其增幅分别为15.5%、15.5%、15.6。三大中心城市共实现零售额893.1亿元, 占全区零售总额的56%, 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百分点, 增长贡献率为54.6%, 带动作用明显。

二、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城乡居民消费信心得到增强

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加快产业调整步伐, 加快国民经济发展, 内蒙古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都保持了高速增长,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特别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套改、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和增加城市低保及困难户收入等一系列分配制度改革的逐步到位, 职工工资和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近年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行, 使农牧民收入逐年提高, 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所有这些使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购买力不断增强, 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城乡居民消费信心得到增强, 从而促进了消费的快速增长。

(二) 城市化建设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速度加快, 有力拉动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

近几年来, 全区城市化建设规模、改造力度、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各地为了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加大了投资力度, 新开工建设一大批重点工程, 投资的快速增长,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了就业, 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向城市, 直接拉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 批发零售企业营销和开拓市场能力增强, 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激发消费热情

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商家越来越重视通过形式多样的营销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一些大型零售企业瞄准城市近郊、县城及广大农村所蕴藏的巨大商机, 加快增设网点, 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不仅给商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消费品市场氛围、激发了消费热情。

(四) 节假日、休闲旅游对餐饮消费带动明显

近年来,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春节”、“五一”、“十一”等“黄金周”的推出, 为居民外出旅游、购物创造了环境。居民旅游消费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旅游消费不仅直接刺激了商品销售, 而且有力推动了餐饮业的发展。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的改变, 在外用餐的人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加, 商贸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政务、商务餐饮活动增多, 促使内蒙古餐饮市场十分火爆, 持续旺销。

(五) 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刺激消费欲望, 消费结构稳步升级驱动消费增长

由于近年来, 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形成了消费层次多样化, 一些收入较高阶层已具备了较高水平消费的能力。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住房等高档商品及旅游、娱乐已成为这部分人消费的主要内容。这些商品销售价格高对内蒙古消费品市场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此外, 股市持续向好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也给消费品市场发展注入活力, 拉动部分耐用品、高档品以及奢侈品销售快速增长。

三、消费品市场运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 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食品特别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大幅上涨, 较大程度地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 给承受能力较低的低收入家庭生活造成影响;住房价格居高不下, 住房支出增长较快, 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城乡居民其它项目消费支出, 影响商品和服务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二) 粗放的经营

内蒙古仍有相当数量的批发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没有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 硬件设施落后, 也无法保证配套服务, 如经营空间拥挤、卫生条件较差, 甚至有安全隐患, 假冒伪劣商品难以杜绝, 影响市场正常运行秩序。

(三) 即期消费不足

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但从全国来看,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就业压力很大, 农牧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高低阶层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 居民消费预期支出增加, 特别是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的飞涨严重地制约了百姓的消费热情, 也分流了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品的购买力, 即期消费不足。

四、消费品市场存在主要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稳步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源泉。手中没有钱或者钱很少, 何谈消费。因此, 切实增加农牧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增强购买力的关键。各地在大力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 增加收入, 扩大再就业, 尽快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使大多数人或家庭有钱消费, 因为高收入者的消费已相对饱和, 只有促进大众消费的增长, 才能拉动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 积极培育和改善流通环境, 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稳步增长

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 力争把内蒙古各种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建成有规模、上档次的中心市场, 不断扩大销售范围和领域, 增强其辐射功能。在改善传统市场环境的同时, 要加快流通组织的现代化建设。近年来, 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先进经营方式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对于促进内蒙古零售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较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 在购买力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 要大力推进和发展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专业店、便民店等新型零售业态, 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在旗县城镇及农村牧区现代化流通还基本上是空白, 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大型商业企业发挥其优势, 延长其经营触角,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寻求新的销售增长点, 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思维、新的经营理念。进一步繁荣城乡消费市场。

(三) 大力发展旅游业, 促进消费市场稳步发展

旅游业的快速增长, 不仅能够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而且会直接拉动旅游地区消费市场的兴旺发达。我们要充分利用内蒙古旅游资源, 尽快打造内蒙古不同品牌和特色的旅游产品, 扩大规模, 加快旅游产业化发展, 提升旅游产业水平, 丰富旅游产品, 促进旅游消费的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消费不足的矛盾会缓解, 内蒙古消费市场将稳步增长。

摘要:目前内蒙古居民的消费结构已进入了加快升级阶段, 以电脑、汽车等为主的新的消费热点已经闪现。未来内蒙古居民的消费活动将进一步活跃, 消费增长率将稳步提高, 消费总量会持续高速增长。但目前的内蒙古消费品市场存在食品特别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大幅上涨, 住房价格居高不下, 有相当数量的批发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没有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 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等问题。提高居民消费品消费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的收入。

关键词:内蒙古居民,消费品市场,收入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篇7: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0.16%,高于全国工业0.46个百分点;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66%;实现利润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47%,比去年同期提高0.25个百分点;轻工产品海关出口总额5583.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9%。

一、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轻工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0.16%,其中12月当月同比增长9.4%,比11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于全国工业0.46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7%,12月当月同比增长9.7%)。

二、主营业务收入平稳增长

2013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66%。累计增速自下半年以来在13%-14%的区间内小幅波动,走势平稳。其中12月份主营业务收入2.12万亿元,为年内月度最高值,同比增长15.2%,月度增速较前期有大幅回升。

2013年,轻工快速消费品、文体休闲用品及原料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行业主营收入增速提高,轻工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比上年同期提高7.06个百分点。

在各主要行业中,羽绒、陶瓷、照明、食品行业表现良好,主营业务增速均超过15%;乐器、钟表、造纸等行业增速较低。

三、产品结构调整初现成效

2013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92种轻工主要产品中,69种产品产量正增长,占总数的75%。全年各月度产量同比增长的产品比重均超过70%。在产量增长的轻工产品中,家电、电池、电动自行车、食品类产品增速较快。

产量下降的轻工产品中,下降较多的是以纸、革为代表的原料类产品和被转型替代的产品。其中:轻革、新闻纸产量降幅分别为23.7%、5.7%。玻璃保温容器、钟、家用电风扇、白炽灯泡、脚踏自行车等被转型替代的产品降幅分别为21.3%、12.6%、4.0%、3.55%、1.8%,这表明轻工行业加速淘汰低端落后产品、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已初步显现。

四、轻工商品出口保持稳定

2013年,轻工产品出口总额5583.38亿美元,同比增长9.99%,累计增速虽比上月有小幅回落,但稳定在10%左右,其中,12月份当月出口额547.2亿美元,为年内月度最高值。

2013年二季度轻工出口表现低迷,出现了月度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情况,下半年恢复正增长,从10月份起出口增幅有较大幅度回升。目前出口增速已稳定在10%左右,出口低迷局面有所改善,对促进轻工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五、效益水平有所提升

2013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4.89%;实现利润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1%。

目前轻工行业亏损面收窄,行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增速以及资产负债率较前期也有所下降,轻工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2013年,轻工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7%,比上年同期提高0.25个百分点。其中酿酒、饮料、日化、洗涤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率均超过10%,排名前列。

六、主要行业投资力度强劲

2013年主要轻工行业保持较高投资热情,主要轻工行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投资增速较上年有所提升,为行业持续增长提供了有效保障。

七、2014年经济指标预测

根据2013年轻工行业经济运行走势,结合行业发展规律,轻工行业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0%。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轻工商品海关出口总额6113亿美元,同比增长9.5%。

篇8: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关键词:园林植物,夏季损伤,防治

1 引言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往年夏季最高气温维持在38℃左右, 且降水充沛, 雨热同期。但是2013年长沙遭遇了40多年来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 官方报道温度首次超过了40℃。据统计, 长沙高温天数达57d, 连续高温日为48d, 远超历史同期纪录 (2003年的高温连续日数为24d) 。此类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相当种类和数量的植物出现了不同程度损伤。因此, 通过有代表性地选取长沙市数块城市绿地进行现状调查, 分析与研究其2013年夏季受损原因, 预防和减少夏季植物损伤, 以提升景观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 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现状调查

本文分别选取长沙市内具代表性的各类主要绿地类型, 即道路绿地 (韶山南路、芙蓉南路、五一大道、竹塘西路) 、公园绿地 (沿江风光带、省政府生态景观轴) 、居住区绿地 (银杏家园) 、单位附属绿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馆一中心”) 等作为调查地点, 对其周边的园林植物进行现状调查, 根据植物损伤程度的不同, 将其分为4个等级:

一级:轻度受害, 树冠外缘叶片及当年生小枝或枝梢受损;

二级:中度受害, 全部叶片、小枝条干枯受损;

三级:严重受害, 全部叶片、大部分主枝枯死;

四级:极严重受损, 地上部分枯死或整株植物死亡。

根据实地现状调查, 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 本次调查共统计受损植物50余种, 乔木28种, 灌木和藤本22种;其中常绿树31种, 落叶树19种, 常绿树所占比例较大。在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中, 植物受损程度不同, 道路绿地、广场绿地及建筑周边的绿地中, 植物受害程度较为严重, 特别是车流量大、汽车尾气排放量大的道路绿地和玻璃材质外墙的建筑周边的绿地;其次, 植物的受害程度因周边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 植物覆盖率高所营造的小气候环境下, 植物干枯受损程度相对较小;再者, 不同植物种类对环境的抗性也有所不同, 某些科属的植物受高温干旱影响较为严重, 如杜鹃花科、槭树科、木兰科、木犀科、卫矛科、蔷薇科、山茶科、柏科等, 大多数植物的损伤程度很小, 对高温干旱的环境具有很强的抗性, 而部分种类虽然受损程度达到了1~3级, 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改善, 其能够恢复生机, 仅有少数种类, 损伤程度达到了4级, 或地上部分干枯, 或通体死亡 (图1~图3) ;最后, 通过实地观察发现, 植物的栽植年限和树龄也是影响植株受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胸径为10~15cm的大乔木、胸径在3~7cm的小乔木受害较严重。

3 分析

植物出现大范围干枯损伤的原因多样, 从自然因素来看, 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立地条件、树木本身的抗性、栽植年限和树龄等因素不同时, 植物的受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1];从人为因素来看, 设计、施工或养护管理不当也可能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使其在经历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时, 出现生长下降甚至受到伤害等情况, 进而导致通体死亡。

注:*—常绿树;好—90%以上完全恢复;较好—除枯死部分, 70%部分基本恢复生机;一般—50%受损部分恢复;维持原状—维持受损时的原状

3.1 高温

由高温引起植物伤害的现象称为热害[2]。在夏季异常的高温环境下, 树木会出现生长下降甚至损伤。热害表现之一为组织和器官的直接伤害———日灼病,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与凝固, 且由于叶片蒸腾加强、细胞脱水, 叶绿体结构被严重破坏, 叶片死斑明显[3,4];另一方面, 高温对植物的损害表现为呼吸加速和水分平衡失调的间接伤害, 即代谢干扰[5]。夏季气温高, 树木在达到临界高温以后, 光合作用迅速降低, 呼吸作用继续增加, 消耗了用于生长的大量碳水化合物, 使生长下降, 间接降低了树木的生长;其次, 由于干旱期过长, 植物根系的吸水量无法满足蒸腾所需水分, 造成叶片萎蔫, 树体温度难以调节, 局部温度过高, 伤害细胞生物膜, 使蛋白质失活或变形, 进而导致皮层组织或器官溃伤、干枯, 严重时引起死亡[6]。图4和表1所示, 广场或道路绿地中, 杜鹃、大叶黄杨、山茶等处于全日照的高温环境下, 夏季日照时间长且温度高, 因此热害损伤严重, 部分植株通体死亡;此外, 高温对植物的损伤也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不同植物对高温的忍耐程度不尽相同, 这是由植物本身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如苏铁原产中国南部, 性喜暖热, 夏季酷暑中其损伤程度较轻。再者, 高温热害程度还与作用时间有关, 温度一定, 作用的时间越长, 植物受害越严重, 反之, 则较轻。

3.2 干旱

长沙连续37d无降雨, 创造了自1951年以来同期最长的无雨记录。干旱对植物造成危害原因有二:一为大气干旱, 空气过度干燥, 相对湿度过低, 蒸腾作用过强, 根系吸水补偿不了失水, 从而受到伤害;二为土壤干旱, 土壤中没有或只有少量的有效水, 直接影响植物根系吸水, 使其水分亏缺, 引起萎蔫。

干旱对植株最直观的影响是引起叶片、幼茎的萎蔫。萎蔫分暂时性和永久性的, 两者根本差别在于前者只是叶肉细胞临时水分失调, 可以恢复;而后者是原生质发生脱水, 属于永久萎蔫, 不可恢复。表1中统计的广场或道路绿地中种植的海桐、八角金盘等不耐旱植物, 在2013年的极端高温环境中受损较严重。

3.3 辐射热

辐射热也是造成植物生长受损的重要因素。在园林绿地中, 植物、水体、铺装、建筑物、构筑物等各大要素均能产生辐射热, 但以地面铺装和建筑物最为显著。

3.3.1 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加大了地表及近地层的温度变化幅度, 树木的表层根系, 特别是根颈附近的形成层, 极易遭受因铺装吸热而造成的根颈附近的形成层的成环形的炙烤伤害。其次, 铺装铺设不当会影响土壤与大气的水、气交换, 在夏季持续高温环境下, 根区的水分与氧气供应越发不足, 从而导致根系代谢失常, 功能减弱。地面铺装对植物的损伤与铺装材质、色彩等有密切联系, 铺装材料越密实, 比热越小, 颜色越浅, 导热率越高, 危害越严重。

3.3.2 建筑

建筑物对周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长沙市区的建筑物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由于其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较大, 夏季高温晴热天气使建筑周边的环境较高[7], 且受建筑物辐射热的影响, 其环境气温更加抬升, 建筑周边的植物持续处于高温状态, 极易造成热害。高层建筑有时会产生狭管效应, 使风速增大, 加快叶片的蒸腾作用, 引起植株失水。并且, 随着建筑材料不断更新, 众多大型建筑多采用玻璃作为外墙, 玻璃的光热辐射, 使植物遭受强光和高温迫害, 出现灼伤症状。如图2所示, 建筑种植槽内的南迎春较其它环境下的损伤更严重, 因覆土深度较浅, 建筑的比热小, 日温差相对较大, 建筑外墙的光热辐射使其持续处于高温环境中, 造成全部植株枯死。

3.4 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也是影响植物长势的重要因素。树种不同, 其生态学特性各异。植物景观设计中, 树种选择适当与否是造景成败的关键之一。树种选择适当, 立地条件或生境条件能够满足它的生态要求, 树木就能旺盛生长, 不断发挥其功能效益;反之, 如果选择不当, 植物就会栽不活或成活率不高, 即使成活也会生长不良, 这类现象在城乡景观工程中屡见不鲜。2013年夏秋某些树种出现生长不良和大片受害的现象, 其原因之一是立地条件不适宜。杜鹃最忌烈日暴晒, 适宜在光照不太强烈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则嫩叶灼伤, 老叶焦化, 植株死亡。芙蓉南路绿地中杜鹃曝晒于强光照环境, 以至于2013年的极端高温导致杜鹃损伤极为严重。由于设计师不了解植物的生态学特性, 忽视了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从而导致了这类不合理的植物配置的出现。

4 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上文长沙各大绿地的实地调查, 分析和总结2013年植物受损的原因, 为从根本上预防上述现象, 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

4.1 遗传与育种

不同植物种类对环境适应性差异较大, 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态学习性, 通过遗传基因育种等生物手段[8], 筛选出适应性强且观赏价值高的种类, 并大量繁殖培育, 进行推广应用[9]。

4.2 树种选择

进行种植设计时, 首先要考虑栽植地点的立地条件, 因地制宜, 充分了解“地”与“树”的特性, 做到适地适树。其次要了解栽植地的大气候与地貌特征, 特别是温度与降水情况;分析不同绿地类型对树木的功能要求, 确定最大限制因子, 筛选出适栽树种。

4.3 合理配置

根据不同植物对环境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喜光植物在全日照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耐半阴环境的植物应注意侧方庇荫, 宜种于落叶乔木下方、林缘或建筑物东面;耐阴植物宜种植在荫蔽环境下。同样, 种植环境也要满足植物对水分、土壤等因子的要求, 在垂直结构和平面布局上实现群落的优化配置。

4.4 加强养护管理

预先掌握气候变化情况, 为应对高温干旱可提前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1) 完善灌溉系统, 适时适量灌溉, 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分;

(2) 必要时对树冠喷水或抗蒸腾剂, 增大空气湿度, 降低蒸腾;

(3) 搭设荫棚, 降低温度, 防止强光照射造成损伤;

(4) 通过树干涂白、缚草、涂泥及培土等措施以减小树皮温度的变幅, 减轻日灼;

(5) 合理施肥, 有助于树木生活力的恢复;

(6) 做好损伤后的处理工作, 以避免更大损害。

5 结语

植物是具有生命力的生物, 其正常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高温、干旱、立地条件和热辐射等均会影响植物生长, 超过其承受的忍耐程度时, 则会造成植物损伤, 甚至死亡。因此本文提出了多种措施, 在遵循“适地适树”的前提下, 通过树种选择、合理配置, 营造适宜的小气候条件, 并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以期减少夏季园林植物受损程度。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58~59.

[2]黄宇.高温热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湖南农业, 2008 (8) :17.

[3]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4]Thebudr Santarius K A.Effects of high-temperature stress on Various biomembranes of leaf cell in sita and in vitro[J].plant phgysl, 1982, 70:200~205.

[5]王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452~455.

[6]范双喜.园艺植物高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 (2) :148~149.

[7]区燕琼.建筑外墙面热辐射性能对室外温度场的影响[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

[8]陈荣林.水稻旱害及抗旱育种综述[J].农艺科学, 2005, 21 (6) :221~222.

[9]侯海军.植物旱害及抵御植物旱害途径的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 2005 (5) :38~3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戴德梁行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相关文章:

戴德梁行:09年第二季度杭州商业地产报告04-12

戴德梁行-商业房地产项目发展综合顾问服务建议书04-30

戴德梁行商业定位报告04-28

戴德梁行保安管理规定10-28

上一篇:初中诚信演讲稿3分钟下一篇:夹缝中求生存什么意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