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月教学反思

2024-05-23

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月教学反思(精选7篇)

篇1: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月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月教学反思

广田小学巫佩璇

教师对课堂期望的实现过程本身具有情感特点,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它本身就是一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所以在这个期望的发生过程中,除了以教学为主要职责外,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在教学一些课文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能够感受到的一些情感来理解讲解课文里的情感。如在教学《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时我把孩子们为灾区小朋友捐款、为学校里家里有困难的同学捐衣物、齐心帮助班上贫困学生的事迹结合课文中小作者希望自己有一支和马良一样的神笔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这份大爱之心和善良讲解给他们听,因为自己或者是看到别人也有过这样的善举所以孩子们更能理解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用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内化和实现良好的教师期望。而且随着学生生活中高强度诱因刺激影响的增加,课堂学习和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单调、呆板、没有生机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其心理成分来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或求知欲,它表现为学习的愿望、兴趣等形式。

篇2: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月教学反思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课是美国的作家伊尔莎·斯奇培尔莉写的一篇富有哲理,引导人生,让人终身受益的文章。文中“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这句话给了我们人生极大的启示。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这两句话看似直白,却含义深刻。父亲接下来讲的话“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补述。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那作者所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呢?我预设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再次读课文,带着问题边读边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想到的,也可以是从文中找到的词语,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加以引导,关注到课文中的关键词。“我”后来所举的两个例子,完全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在这条路不通,走那条路;如走那条再不通,可走另一条路,只有不断探索,才能逐步接近目标,最后走向成功的。这个路是指什么?让学生真正去领悟,去理解。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但孩子的生活经历有限,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总是有点谈不开。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形象写照。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多元化的,事物的复杂性、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jiaoshigongzuozongjie./”>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反思《第二学月语文教学反思》。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

《落花生》这篇课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议花生”这部分内容。我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让学生在阅读、朗读中感悟、体验文本内容,在品读中体会落花生的精神。我在设计和教学中体现了一下几个方面:

一、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对学生极有教育意义。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做到以读为本,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抓住课文中的“逼真”一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不仅看出米勒画得“逼真”,而且读出作者描写得“逼真”。读图与读文紧密结合,在教学中,我抓住父亲所说的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以图引文,激发情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先看图,谈谈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生么?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接下来再让学生读课文,通过学生的初读,找出作者描写图画的句子,对照图画,再进行感情朗读,精读、品读,让学生再来看图自己介绍一下画中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教给了学生习作的方法,同时了解作者联想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了课文、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另外,学生在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朗读、诵读中,体验、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三、设置悬念,大胆质疑,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在教学《落花生》课中,学生互相质疑提出问题:如: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还有我是女生做像苹果一样漂亮的人不好吗?等等,对这样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这样的课堂讨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敢于直言,个性得到发展。

在引导学生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体会这句话的内涵时,我紧紧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我借助能用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总之,教学时我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父亲与我的对话内容进行探讨,交流,感悟,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篇3: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月教学反思

一、有明确的预习目标

( 一) “读”———即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读相关的资料等内容。

( 二) “划”———即划自然段、划生字、划新词、划喜欢或不理解的词句、划重点字、词等。

( 三) “写”———即写生字、写新词, 写好词佳句, 写主要内容, 写自己的看法、体会等。

( 四) “思”———即一思标题 ( 提出问题) : 你想知道些什么? 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你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二是思课文内容: 课文告诉你什么? 读了课文, 你知道了 ( 懂得了、明白了) 什么? 读了课文,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读了课文,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 五) “查”———即利用工具查不懂的词语, 查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查预习的效果。

这样, 学生在预习时就有了较明确的任务, 也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思考。新授前我们先了解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 尤其是他们不懂的问题。课上我们就引导学生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二、有可操作的预习流程

小学第二学段的孩子虽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 但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顺序和模式来引航, 以便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预习。我们认为第二学段的学生可按下列流程预习:

( 一) 读标题: ( 提出问题)

你想知道些什么? 你有什么疑问? 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你设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 二) 读课文:

1. 初读: 标自然段, 从文中找出生字, 用“O”画出, 词语用“———”划上, 再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 品读: 词: 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句: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

解决问题的办法: (1) 再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查找工具书、资料; (3) 还是无法解决, 请画上?

3. 精读: ( 1) 你喜欢课文的哪些词语? 哪些句子? 为什么? ( 2) 请把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用喜欢的符号标出, 多读几次, 争取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来。 (3) 读了课文, 你知道了 ( 懂得了、明白了) 什么?

4. 研读: ( 1) 你了解了哪些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记录下来, 介绍给老师和同学听。 (2)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请你当小探索家, 去查找资料, 明天汇报你的学习成果。

三、有具体的方法指导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 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 所以在这一阶段更要注重学生掌握方法、总结方法、运用方法创新,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 在预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两篇“讲读课文”时, 教给学生做到:

3. 对课文中的每一个生字、生词读、画、拼、查、思、写。最后不但把表格填好了, 对课文内容也很熟悉了。

4. 默读课文, 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略读课文”的预习方法 ( 读几遍课前的“阅读提示”) 。例如, 《路旁的橡树》中的想一想: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学生预习课文后, 老师紧紧围绕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 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学生会很快地获取知识。

四、有一定的趣味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预习时学生自己活动时间多, 预习要求的激趣作用更应加强。比如讲《记金华的双龙洞》,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通读课文, 按课文内容把作者的游览路线绘出来, 然后想象一下双龙洞是怎样一个洞, 学生很乐意去做, 他们边看书边绘图, 然后又对照课文, 互相讨论、质疑、订正。这样, 不仅激起了学生预习的兴趣, 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的兴趣。

五、有针对性的评价措施

作为人, 都希望自己的劳动付出与收获得到肯定, 当学生经过自己的预习有了收获, 甚至是独特的见解之后, 他们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他们的困惑与不解, 也迫切期望与人交流, 得到解答。因此, 检查评价的环节就必不可缺, 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肯定与赞誉。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 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是很正常的。老师不要轻易地批评否定孩子们的见解, 要鼓励求异思维, 百花齐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当然, 对于学生不全面的观点要予以补充, 对于错误的观点要进行修正。预习应注意的问题:

1. 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

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 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 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 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 预习要求的难易也该有所不同。这样布置预习要求满足了优等生的求知欲望, 保证了多数学生的基本训练, 也照顾了学生能力有差异的特点, 使各类学生的智力都得到了发展。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全体学生提出基础预习要求同时给一部分能力稍强的学生提出深一层次的预习要求。

2. 要注重预习结果的检查

我们常常发现, 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 有些同学认真对待, 而有些同学则不然。检查预习结果, 不仅促使学生思考, 还会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的老师担心检查预习会浪费时间, 影响到自己的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其实, 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检查, 如自查、互查、家长查、老师查、集中查、穿插抽查等。

篇4: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月教学反思

【关键词】语文 第二学段 概括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30-03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指出,阅读素养是理解、运用、反思并积极参与阅读书面篇章,以增进知识、发挥潜能、参与社会,实现个人目标。阅读素养包含诸多元素,如抽象概括能力、参与群体活动、阅读热情、形成阅读理解能力等[1]。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认为,阅读者是通过理解及运用策略,获得和建构文本的意义。学生学习并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对提高阅读能力有明显的作用[2]。

一、思考——基于阅读素养的概括策略教学现状调研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在学生阅读素养的相关测评中,没有直接出现“概括”这一概念,但学生无论是在直接理解过程还是诠释理解过程中都需要概括。在现今国际常用的十种阅读策略中,涉及“概括”的策略有:1.综合(Synthesizing),即将新旧知识综合成一个新的概念;2.发现重点、提炼主旨(Determining Importance),能发现文章中作者表达的观点,或能提炼一篇专题文章的要点主旨;3.推理(Inferring),对文中没有明显表达出来的隐含意思,能运用已有的经验或文中的资料做出假设。也有专家对阅读中的“概括策略”这样界定:概括策略就是读懂文章,较为准确地理解、提取、分析、整合文本信息,并能灵活恰当地运用的一种阅读方针和方法[3]。

本研究旨在通过多种方法全面透视概括策略教学的现状,以便客观了解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概括策略教学的实施,探究其合理性,为建构提升概括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框架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的设计与方式

1.课堂分析法

本研究涉及的对象为第二学段的学生,采用随机进入课堂录像的方式收集4堂录像资料,再从“教学内容”“概括策略教学实施”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设置相应的观察点,统计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的时间配置比,以及策略学习的实施方式。

2.抽样调查法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选取区内第二学段四年级两个班,测试卷使用选择题与问答题的方式,根据PIRLS对文本的要求,笔者选择PIRLS2011测试中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夜晚》(简称L1),总分15分;《南极洲:冰雪之地》(简称I1),总分15分进行测验,两篇文章的测试合计30分。共发放阅读测试卷80份,A班40份、B班40份,合计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小学阅读教学内容分析

表1呈现了课堂录像分析中,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关情况。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分析课文”“字词学习”“朗读课文”是一线教师在阅读课堂中更为关注的教学内容,但对阅读策略的教学关注度明显不够。

2.小学概括策略教学

表2呈现了课堂录像分析中概括策略教学的有关情况。我们从中不难发现,教师在概括策略学习中采取的教学方式相对封闭传统,基本是师讲生练、师问生答的单向互动模式,较少关注生与生、组与组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几乎没有通过学习活动习得策略的方式。

3.抽样调查试题分析

从表3不难发现,A班学生在概括能力试题中的正确率仅为65.13%、63.72%,B班也只有60.53%、57.20%。在所有题目中,L1第10题的得分率相对较低,许多学生能提取主要信息,但在进行信息叙述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导致失分。

学生概括技能的掌握途径主要是针对性训练,前期则需要教师教学生学习相应的概括策略,让学生通过丰富的阅读资源、重视策略的教学指导来有效进行阅读。从本次抽样调查的数据来看,教师还有太多任务没有完成,只是侧重于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阅读课堂中的概括策略教学。

二、重整——概括策略的目标梳理与内容选择

对于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概括策略的目标梳理与内容选择无疑是个难点,研究小组整理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中与概括相关的条文,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订以下概括策略的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

1.将长句子读成一个词语,用词语概括句子、段落的主要内容。

2.利用课文插图,抓住关键词语排列顺序,再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一讲小故事。

3.阅读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叙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第二学段:

1.能运用文题扩充法、段意合并法、串联要素法、关键词语概括法等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尝试复述,能说清楚自己的阅读感受。

3.阅读适宜的读物能把握主要内容。

第三学段:

1.阅读叙事性作品能利用小标题、人物间的脉络关系理清故事梗概,尝试描述作品中印象最深的片段、场景,品评作品中的人物,发表见解。

2.阅读诗歌,能做到对作品有整体的把握。

3.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4.能抓住要点进行简要转述。

明晰了概括策略的目标体系之后,如何科学地筛选教学内容呢?我们可以发现人教版教材在单元导读和略读提示处常有标识,下面仅列举四年级上册几个教学点加以说明(参见表5)。

同样是运用了概括策略,不同文体概括的着力点却有所不同,写人文章重在概括个性特点、人物品质。写事的文章要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明文则要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点。那么,在具体教学中该如何实施呢?写人的课文主要围绕人物所做的事来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写事的课文则要具体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明文阅读中的概括着力于对说明对象本质特征的把握。

三、践行——概括策略的教学实施与路径导引

儿童作为阅读者,其在9~10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发展过程,很多国家都要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知道如何阅读,并且可以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在“概括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把策略学习集中放到第二学段:先行感知,初知概括策略;再迁移运用,强化课堂实践;最后熟练掌握,整体提升素养。

(一)先行感知,初知概括策略

1.文题扩展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生透过题目往往能捕捉到文章的中心、主要内容及其作者的情感等信息。教师运用文题扩展法,要引导学生紧扣课题质疑,筛选关键问题思考,帮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2.串联要素法

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我们只要理清楚这几个要素,并加以串联就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叫“串联要素法”。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文的四要素中,时间是暑假里,地点是黄山,人物是“我”、爸爸、老爷爷,事件是相互鼓励爬天都峰。学生通过串联四要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终于爬上峰顶。

3.段意合并法

段意合并法是第二学段最常用的方法,需先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合并在一起,最后综合加以概括,即成为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用段意合并法概括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各段段意间加上适当的过渡语以确保通顺。

4.关键词句概括法

一篇文章常常会有一些揭示文章中心、抒发作者情感、暗示写作思路的关键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这些关键词句,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一文就可抓住过渡句进行概括“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猫》一文可抓住句子“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进行概括,《白鹅》一文关键句也很明显: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二)迁移运用,强化课堂实施

概括策略的习得,需要引导学生历经从初步感知到灵活运用,再到熟练掌握三个阶段,我们掌握了常用的概括策略后,应当强化课堂实践,发挥教师的点拨引领作用。

下面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为例,分析教师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师:自由读第二段,说说课文围绕着“生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1:主要讲飞蛾生命力很顽强。

师:能否从段落中提取关键词语加以概括。

生2:飞蛾求生。(师用直圈法在段落中圈出)

师:同学们真能干,长长的一段话通过找出关键词就能了解段意。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尝试概括另外两个故事。

生3:瓜苗生长。

生4:静听心跳。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我们只要将概括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生5:课文通过写“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几个故事告诉大家要珍惜生命。

师:我们先找关键词概括出段意,再把这些段意合并起来概括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就是段意归并法。

此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段意合并法”的概括策略,尝试对文章进行概括,把每个段落的意思用直圈法梳理成三个小标题,再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颇具实效。

(三)实践掌握,促进素养提升

概括策略的习得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不同文体时,能够灵活地选取方法进行概括,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促进语文学习素养的提高。

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概括《秦兵马俑》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的?

生1:借助文中的过渡句来概括。

生2:把段意连起来概括。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郎织女》,我们能用上这些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生3:我觉得这些方法在这里不好用,用上《巨人的花园》那一课的概括方法倒是很合适。

生5:我也想补充,《秦兵马俑》和《牛郎织女》不是同一类型的文章,所以采用的概括方法应当各不相同,我们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合适的概括方法。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概括方法策略,学生通过调动已有的概括经验及敏锐的洞察力,寻找到相关的文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文体的概括方法并非全无交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对概括策略进行有机选择与整合。

综上所述,教师要有策略教学的意识,引导学生自主习得学会阅读,不断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祝新华,廖先.通过主题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理念、策略与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2013(6):101

2.周步新.筛选与优化:小学生11种现代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R].浙江省第六届教研课题,项目编号:13B055

3.周步新.小学适性阅读策略的学与教[M].宁波出版社,2016(6):259

篇5:第二学月教学总结

第二学月教学总结

张翔

因为天气原因,连续的雨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规教学。本学月我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针对本届学生的弱势项目,加强练习。

男生的上肢力量和女生的腰腹力量是本届学生普遍的`弱点。因此,通过俯卧撑、哑铃练习和仰卧起坐等训练方法,积极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相应能力。

第二,对初一学生进行《飞翔》手语操的教学。

篇6:上第二学月教学总结

又至月末,回首一个月的每周的六个工作日,平静无澜,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记上一笔的。然月末写上一段文字已成为教师的外在要求,因此,还是放下案头的事,花点时间写下一点反复的文字。

能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备课做到三研:一研课标与考标;二研教材--《株洲中考》;三研主备教案与课件,在前两研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上课做到三兼顾:一是优生与差生兼顾;二是内容与方法兼顾;三指导与自练兼顾。作业量适中,并做到及时批改,且有针对性的进行面批面改。同时加强了后进生的辅导,定名单、定时间、定要求,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本学月中,做了一件第一学月没有做的事,就是每周让学生做一套试卷,强化复习效果,熟悉中考题型。

珍惜机会,关注自身专业成长。4月7日,县教育局组织了2010中考研讨会,邀请了市教科院的`专家就的数学中考试题的命制思路与考试情况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并就今年的命题的要求与意见作了说明,还提出了教学议。[摘要:1、要求:a、大稳定小调整;b、注重基础,立意鲜明,设问灵活,层次清晰;c、难度系数:0.6,平均分75左右,达到A等的同学,要突破第23题,达到B等的同学要能完成第22、21题,达到C等必须将20题以前的题目都以做出来。2、教学建议:a、做好研究功课:研近几年中考题;研“三本”,研变化中的学生态;b、落实基础,关注与高中相关联的知识;c、加强阅读题与图象题的训练(一般出现在20、21题);d、注意学生失分原因的分析。)在研讨会,本人主动就中考复习中的困惑与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第八、九周(4月18~4月30),初三年组就如何上好中考复习课组织了研讨课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上一堂复习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共式”。本人能积极参与,并以一种平常心对待,更重要是能以一种公开课的心态对待平常课。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得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得到提升。

篇7: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月教学反思

第 二 学 月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树品牌,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为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贯彻落实好广教发〔2012〕2号文件,《广汉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办法》,我校小学部于3月27 —3月28日,初中部于3月29—3月30日,分别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教研组工作及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学月定期检查,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备课、作业的批改、听课、成绩册、单元检测及试卷分析、教研组活动的开展及抽查了部分教师的上课情况等多个项目,为进一步总结完善,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总体方面:

全校教师均能认真领会、贯彻广教发〔2012〕2号文件精神,认清形势,按市教科所和学校的要求,端正态度,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爱岗敬业,积极投入到教学中,规范教学行为,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本着对学生及家长负责的态度做好教学的点点滴滴,更可喜的是多数教师都能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平和的心态迎接检查,教师各项资料齐全,书写工整、规范、有序,学校的教学管理也逐步落到实处。

一.行政干部管理教学业务情况

1、学校教导处根据广教发〔2012〕2号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向阳学校执行《广汉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办法》工作要求,从学校教学业务管理方面、教研组工作、教师个人教学工作三个方面,提出“项目指标”、“执行时间”、“责任人”。让全体教师及行政明确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什么时间干什么?怎么干。

2、每位行政认真蹲点好了一个年级,联系好了一个教研组,随时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现场指导教学,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教法,为教师传递出新的教学理念。行政听课:校长张云亚听课 1

7节、副校长向书金听课11节,副校长俞文勤听课 10节,教导主任邱世芬听课 14 节,总务主任林才良听课 5 节,办公室主任叶小波听课 9 节,党支部副书记王平听课9节,每一位行政听课认真,记录详细,认真评价讲课教师优缺点,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指导作用。

3、抓好阶段检测,提高阶段质量

(1)、按照教导处的要求,各位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及时进行单元检测,认真批改,及时算出人评分、及格率、优良率,登记在成绩册上,并认真写好了试卷分析。

(2)教导处在本月的教学过程考核中,对各班各学科每次单元检测后的情况:人评分、及格率、优良率进行登记,及时分析各班的具体情况,了解各班平时的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办法,促使教师踏实、认真搞好平时的教学工作,从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研究活动进一步得到落实

(1)、各教研组在学校的强势介入下,按照要求,求真务实地开展好了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活动形式多样,主要为:新课标的学习、集体备课、教法学法研究、单元检测的分析、练习题的研究、组内每位教师上一节研究课等,并做到了安排合理,记录详细。

(2)教导处重点加强了教师每人上好一节研究课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让教师在相互听课、评课中共同进步。第一,学校制定出“向阳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每一次研讨课,由教研组长主持,教导主任及联系行政参与。上课前,首先向每一位听课教师发放一张“课堂评价表”,听完后,必须对本堂课进行简评,给出本堂课的得分,评价出本节课的闪光点、课堂的不足、我的建议,并在教研组长的主持下,认真、切实对本堂课进行评价,然后由教导住和其他听课行政进行总结。最后所有听课者将“课堂评价表”交教导处,教导处将所有评价表进行汇总,给出学校综合评分,及对本堂课的综合信息反馈,交讲课者再次看看自

己本堂课的得与失。第二,每一位上研究课的教师均需上交一份《教学设计方案》,由教导处审核,并有针对性的给出评价性意见,反馈给教师,帮助、指导教师改进备课。这样讲课者,听课者均有收获,对于这样的活动,教师都愿意积极参加。

二、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一)、好的方面

1、备课

(1)、教师均能按要求做到超周备课,教学目的清楚,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基本环节齐全,电子教案二次备课丰富,有补充、有删减,有部分教师还有练习题的设计与拓展。如:曾成军、徐挴、杨国平、肖玉莲、黄成康、俞文勤、吕燕、曾令芳、廖玉芳 何小伟、巫庆等许多老师。

(2)、绝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还认真钻研教材、教参,结合备课,将最后要讲的知识点,均体现在教科书上。

(3)、教师能结合教学实际,撰写课后反思。绝大部分教师,在每次课后,把教学过程作为研究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得失进行认真地,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反思,捕捉课堂上的闪光点,更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失误,让教学反思成为改进课堂的平台。

2、作业批改

(1)、课堂作业均做到了全批全改,批改及时,有等级,有日期,符合要求。

(2)、大部分班级学生作业书写整洁美观,格式排列规范,1-2年级用铅笔作业,3-9年级用纯蓝或蓝黑墨水书写,封面填写齐全。

(3)、更值得表扬的是,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或实际情况,对学生作业给予鼓励性或提示性评价语言,如六年级一班语文教师廖玉芳在学生作业评语中这样写道:看你的作业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你有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并画上一个甜甜的笑脸;你的字有点往右斜,书写注意点!„„。六年级二班语文教师何小伟在对学生评语中这样写道:进步不小哦;汉字要写的方方正正的;今天的书写可得不到表扬哦!„„,3、上课

(1)、都做到了按课表上课,有事调课及时通知教导处,多数教师做到了候课制

(2)、基本上做到教学准本充分,教学环节清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工整,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如:小学部的邓玉萍、周兴向、巫庆老师;初中部的曾令芳、杨琴老师教学基本功强、能很好地驾驭教材和课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全面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了新课堂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加强了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如四年级二班,五年级三班,学生起立,站、坐、回答问题、读书、写字姿势均有规矩。

4、成绩册

各科成绩册登记齐全,有课堂抽查,有作业选登,更有单元检测成绩的记载及每次人评分、及格率。优良率的分析。

5、听课

教师均能按要求听课,项目填写齐全,达到听课节数,有部分教师还超过了规定的节数,全校共有26位教师听课达到规定节数以上,记录详细,书写规范,更有对课堂的评价,教学建议,与教师探讨的记载。

(二)、不足的方面

1、个别教师备课,教学过程不够详细,电子教案的第二次备课没落到实处,没有根据本班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环境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及补充,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的设计与拓展。

2、个别教师课后反思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性,有点空洞,甚至有极少数教师的课后反思有应付,图完成任务的感觉,如:学习认真,能顺利完成任务;学习积极性高,效果好;达到效果,达到训练的目的。这样的反思毫无意义。

3、有少数教师作业批改有打大勾的想象,作业批改次数不够,对学生作业书写、排列格式没提出明确要求,学生作业不规范,格式不美观,甚至有极个别学生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的现象。个别教师作文批改不细致,评语简单没有旁批,错字错句没及时指出。

4、仍有个别教师没坚持候课制,等到上课铃声响起才匆匆赶往教室,个别工科教师上课课堂秩序有点乱,低年级学生上体育课,教师没及时组织学生到操场,学生到处乱跑,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5、少数教师听课记录简略,书写不工整,没有体现出教学过程,课后评语也简单、笼统,缺少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下一步工作的打算及措施

1、继续借助“飞行检查”的这股东风,端正教师的工作态度,让教师进一步认清形势,做到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狠抓教学常规工作,形成经常化、制度化,并真正深入实际,不应付,不流于形式,同时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大胆探索,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我校的教学过程管理方法。

3、继续开展好每位教师上好一节校内研讨课的活动,充分发挥“向阳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及“向阳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汇总及信息反馈表”的功能,促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每位行政继续蹲点好一个年级,联系好一个教研组,真正做到率先示范,走入课堂,走进课堂。亲临教学第一线,看一看教师干些什么,想些什么,带头听课、评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5、加大检查力度,教研组坚持做到每月一查,教导处坚持每月定期检查,蹲点年级行政做到不定期抽查,从各环节将教学过程管理落到实处。

6、继续加强各班各科单元检测的监督,只有抓好了平时的质量监管,才能谈得上终端质量的真正提高。

上一篇:新闻真实性管窥下一篇:高考作文立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