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

2024-05-1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精选6篇)

篇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

【本章提要】本章对30年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脉络梳理与经验总结。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但国有企改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今后的国企改革将主要集中于调整战略布局、深化股份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国企领导方式等几个方向。

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来看,改革的脉络呈现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推进特征。本章通过透视改革进程,揭示推动每一阶段改革的基本因素和根本动力,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推动模式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以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改革中把握规律,掌握主动,尽快实现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本章执笔:周天勇

夏徐迁】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但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平等,企业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该政策很难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标来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十分严重。1983~1984年先后又两次推出利改税,但结果都很不理想。

2.国企改革先后出现了多种形式

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主要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并在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业集团化的改革试点。

到1987年底,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制,同年,中共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试点可以继续实行,到1988年底,全国共有3800家股 1 份制企业,其中800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60家发行了股票,其余3000家原是集体企业。1988年2月国务院更加明确了企业承包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地位,规定了“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的承包原则。同时,全国人大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从而将扩权试点以来取得的改革成果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虽然承包制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承包制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991年9 月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92年后国务院就不再鼓励企业搞承包。1992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该条例根据两权分离的思路明确了企业经营权、企业自负盈亏责任、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企业和政府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仅靠企业内部转换机制,难以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

3.国企改革与价格体制改革等宏观经济改革同步进行

国企改革是与价格体制、投融资体制等宏观经济改革同步进行的。在价格体制上,国企改革的推进对价格体制提出了挑战。1984年以后开始了对价格体制的改革,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放开价格为主。1987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现行的3种价格形式,即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并规定企业在价格管理方面享有的权利,主要是赋予企业对一部分价格的定价权。

在流通体制上,1978年中国以计划管理的商品将近400种到1990年底已经逐渐减少为9种。同时,改变原来生产资料不能成为商品的现状,将近850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调拨的方式转变为市场调控,生产资料正式成为商品。由于生产资料成为商品,以它的有效和方便的运转支持和支撑了国企改革的进行。

在投融资体制上,中央进行了“拨改贷”改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从拨款改为贷款,国家不再给新建企业投入资本金。在监管体制上,1988年4月,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理顺国家与企业的财产关系,国务院直属的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权、监督管理权、投资和收益权、处置权。

此外,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发行股票的企业增多,对股票交易的需求压力相应增大。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1986年)和深圳(1987年)先后建立了股票柜台交易市场。其后,两地先后于1990年和1991年成立了规范的证券交易所,主要在于缓解已经发行在外,且具有相当规模的股票交易需求的压力。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从1987年至1990年末,我国共向社会发行了可流通股47亿股,筹集资金47亿元。资本市场的建立不仅为国企改革提供了融资渠道,还为将来国企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4.改革的推动力量

这一阶段国企改革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具有十分鲜明的试错特征,改革的推动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国企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短缺问题的客观需要。改革之初,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路线使我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与国家对它的投资不相称,使国家财力吃紧,生产资料和人民生活资料长期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中央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制结构与国有国企改革成为解决当时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和两权分离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缓解紧张的产品短缺问题。此外,迫于“文化大革命”之后,国营和集体企业职位有限,无法安置上千万的回城青年的工作,各级政府不得不鼓励自谋职业,并大批发放个体营业证。个体经济就这样在政府默许下发展壮大起来,并最终成为一种合法的所有制成分。

资金、技术和经验的严重匮乏要求国家必须坚定地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吸引国外投资,引进改革所急需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正是在这种旨在缓解短缺问题的政策推动下,2 三资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了初步发展,为90年代外资的大规模涌入奠定了基础。

(2)中央指导、理论研究和地方企业实践相结合,自下而上占主导,经济短缺的现实迫切要求改革国企以提高产量和效益,改革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外资经济。改革的具体实践过程,却是中央指导、理论研究和地方实践共同作用下推动的。在探索的初期,这种共同作用表现为以地方实践为主,自下而上推进国企改革。

对国有国企改革,中央政策主要是采取“试点”的大原则,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企业相关理论,先后推出了多种政策。从放权让利到两权分离的承包责任制和转换经营机制,经历的都是“政策—实践—政策改进”的过程。被实践证明不好的政策,用新政策加以取代,如用两权分离取代放权让利;被实践证明有效或尚未证明的政策继续加以推进,如股份制试点、“拨改贷”等。

与国有企业改革密不可分的是非公经济的改革,个体和私营企业在中央的默许和“看一看”的宽容政策支持下,通过自我发展与实践,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地方的成功实践获得了中央的认可,进而推动了所有制结构的巨大变革,个体和私营经济成为所有制结构的一部分。外资经济在政策的鼓励下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改革的方向

这一阶段,国企改革没有明确的方向和路线指引,除了有一点改革之前的一些教训外,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发展经验,走的是一条完全陌生的道路。通过不断的试探性改革措施,寻求改革的正确方向和路径,也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改革的方向。为了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推出了放权让利,但是“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出现,使改革调整为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于是又调整为转换经营机制。

二、1993~2003年: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使改革陷入发展的僵局。同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对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触及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国企改革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1.逐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明确,使国企改革从政策调整阶段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得意义,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2.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种改组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截至1997年底,在抓大方面,国家集中抓的1000 家重点企业,确定了分类指导的方案。在放小方面,各地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搞一刀切,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把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使一大批小企业机制得到转换,效益得到提高。山东诸城、四川宜宾、黑龙江宾县、山西朔州、广东顺德、河南桐柏、江苏南通、福建宁德等许多地区在探索搞活小企业方面先行一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一大批新型的民营企业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兼并、收购、投资控股、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等改革举措,将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理 3 念和管理方式融入国有经济运行中,盘活了大量的国有资产。特别是中共十五大肯定股份合作制和提出调整所有制结构后,各地国有中小国企改革的步子加快,改制企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3.国企解困始终是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的主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有企业由于高负债率、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摊派严重、员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效益逐年下滑,亏损面逐年增大的。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上半年亏损的国有企业达到43.3%,1998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全国性的亏损,国有资产的损失数额也逐年上升。1997年,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将国企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在三年内在大多数国企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使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走出困境。

为了给国有企业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项政策,包括兼并重组、主辅分离及债转股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结合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成立四家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部分符合条件的重点困难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改革。到2000年,最后确定了对符合条件的58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涉及债转股总金额4050亿元。已实施债转股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下降,由原来的70%以上下降到50%以下,这些企业每年减少利息支出200亿元。

此外,国务院还采取其他一些有效措施,努力解决企业冗员过多、企业办社会等问题,主要是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附属普通中小学校和医院等社会负担逐步分离或独立出来,转移到地方,由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股份制和公司制试点的推进

股份制试点在1986年就被提出了,但当时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仅针对少数有条件的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股份制试点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等11个法规,引导股份制试点走向规范化。1994年,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国家经贸委、体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选择100户不同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随后,全国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先后选定了2500多家国有企业参与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本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这些试点企业在清产核资、明确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1997年中试点企业普遍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经过一年的实施,全国2343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共有84.8%的企业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已初步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有540家,占23%,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909家,占38.8%;尚未实行公司制的国有独资企业有307家,占13.2%,其他类型企业有47家,占2%。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1994年,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的同时,国家经贸委在18个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的配套改革试点。试点的主旨为以市场为依托,在整体推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政策,通过破产、兼并探索建立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在补充企业资本金、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分离社会服务功能,分流富余人员,资产多元化等方面实现了重点 4 突破,尤其是在企业破产、兼并和职工再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务院逐步扩大了“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范围,1996年增加到58个城市,1997年扩大到111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国有企业亏损面太大,亏损额太高,无法从根本上为国企解困。

5.利用与发展资本市场

投融资体制实行“拨改贷”之后,随着国有企业经营亏损日益增加,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间接融资渠道很难满足国有企业改革资产重组、规模扩张等的融资需求,此外,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过度负债和财产损失需注入庞大的资金,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仅靠银行的间接融资已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通过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是必然的出路。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利用资本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因为企业为了自己的股票能够上市,利用直接手段来融资,必须按照《公司法》要求,对企业进行公司制的改造,并完成上市公司的规范操作。在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国企改革的融资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力发展国内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让一些企业走出去,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截至2001年初,我国境内上市公司从1990年的14家增加到1063家,其中包括114家境内上市外资股公司和52家境外上市公司,境内上市公司市价总值达46061.78亿元,流通市值达15492.49亿元,投资者开户数达到5683.88万户。

6.国企改革与整个国民经济改革相结合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是与国家宏观经济改革结合进行的。在所有制结构上确立了非公经济的重要地位;在分配制度上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价格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的目标;改革外贸、外汇管理体系;在社保制度改革方面,纷纷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制度等政策,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企业富余人员、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政策给解困工作创造条件;国债补贴技改,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等。

7.本阶段国企改革的动因

国企改革在本阶段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改革的推动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改革解放了思想,指明了方向。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围绕计划与市场的争论愈演愈烈,姓“资”和姓“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国企改革因为无法跳出计划体制的框框而举步维艰。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的个体和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由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名不正”而“言不顺”,发展壮大的阻力越来越大。在此关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谈话完全消除了人们的疑虑和担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彻底解除了长期以来困扰理论界和社会各界的姓“资”和姓“社”的问题,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国企改革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本阶段国企改革较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短缺问题而实行的改革有较大的区别。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的推进及集体经济和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短缺现象在90年代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国有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成为国企改革新的客观原因,其背后隐藏的是企业制度上的问题。基于两权分离理论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而不承认企业作为法人应该有财产权,认为所有权全部属于国家经营机制转换,决定了国有企业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状况不断恶化,使对企业制度的改革成为必然要求。

(3)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总结的共同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理论界关于企业制度 探讨不断深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此外,20世纪80年代的国企改革的实践经验证明不涉及产权和计划体制本身的国企改革,只能是停留在经营管理层面,不能触及企业的核心,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同时,改革实践还证明,改革不仅要注重每个具体企业的改革,更要注重全局性的调整。因此,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明确了国有国企改革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另一方面,是要处理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把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为主导地位,改变国有企业范围过宽、数量过多、比重过大的局面。

三、2004年至今: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

中共十六大之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深层次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和权力的重新分配,涉及政治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化国有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改变部门分割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2003年3月,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成立,统一了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的权力。此后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国资委成立后明确所管辖的大型国有企业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实行产权多元化,可以上市募集资金,而且鼓励整体上市,以保持和增加企业的整体实力,许多大型企业正在剥离社会职能部分,过去一阶段是剥而不离,仍由企业自己管理,现在有的正逐步移交社会;在企业内部实行主辅分离,使各部门面向社会,成为独立经营的实体,企业同国资委分别签订责任书,对领导班子进行考核。

2.国企改革以大企业、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为中心

本阶段,国企改革依然是以抓大放小为主,同时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建设为中心。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决定》第一次把产权制度提到如此的高度,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历史突破,进一步明确具体了国企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3.各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

这一阶段,如何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成为了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定的重点。非公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壮大起来,在许多领域占有绝对优势,非公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出现了个体、私营、外资与公有制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如非公经济在行业分布上从以制造、建筑、运输、商贸和服务业等领域为主,已经开始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拓展。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如石油行业的民营资本问题。此外,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也迅速膨胀,外资的并购问题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热点。非公经济遇到了重新定位和判断的问题,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正确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该政策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非 6 公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扫除了人们对非公经济去向问题的担忧。

4.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的改革同步进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迫切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有效的金融服务。资本市场对于国企改革而言非常重要。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公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的国际资本的流动,使民间积累了大量资本。另一方面,“拨改贷”之后,国企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窄,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理想的融资平台。此外,资本市场有利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但是,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分置的先天缺陷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投资、融资、定价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渐被弱化,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对资本市场先天缺陷的改革对于国有经济改革越来越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到2006年末,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资本市场的功能逐渐回归。资本市场的功能回归,吸引了大量沉睡已久的民间资本,强烈的投资需求必然会引来更多的优质资产和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以获取资本,实现资本的增值。因此,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后,随着资本市场体制的逐渐完善,资本市场将成为一个全国优质资产的吸纳器,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一个全国范围的资源配置平台,企业之间的大额换股并购有了可能。这对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非公资本参与国企改制,产业整合以及上市公司做优做强,都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国有资本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可以在资本市场获得公允的定价,股价有条件成为新的绩效考核标准。一直以来无论是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是进行国有资产转让,最重要的参考指标都是净资产。但这一指标并不能反映国有资产的真实价值。因此,资本市场的巨大变革,将非常有利于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30年的基本经验

纵观近三十年的国企改革历程,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体而言,国企改革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国企改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改革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向前推进的。改革的过程具有较强的“试错”特征,走了很多弯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我们走的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在没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的情况下,进行颇具市场经济特色的国企改革,没有可参照的对象,更没有成熟的经验,必然要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从放权让利到两权分离,从股份制试点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微观的制度创新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国企改革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中一步一步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即便在改革有所成就和经验积累之后,由于各方面认识的不统一,国企改革的推进依然无法做到一步到位。中央对于改革的推进也是一个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出招”的过程,并逐渐形成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综合推进的格局。

二、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

改革是一个中央政策和实践互动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中央根据对现状的把握和对相关理论的吸收采纳,主动推出相应政策,其后,企业和地方的实践会检验政策的效果,从而导致下一个政策的推出;另一种方式是在实践中自发形成某种较为成功的改革模式的雏形,并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制度需求,进而引致相应中央政策的出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主要以政策推动为主,而国有中小型企业及个体经济、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主要是由地方实践推动的。此外,在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以自下而上为主,中央的政策宽容其所具有的试探性,鼓励或默许地方的实践,通过实践成果来推进改革;而在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之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与理论探讨的深入,国企改革的推动模式转变为以自上而下为主。

三、国企改革符合客观规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作用,是建设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国企改革在资金、人力和时间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也取得了改革的战略从无到有、目标从模糊到明确、对象从外围到核心的巨大成就。改革的发展逻辑内在吻合制度变迁的自我循环特点,即国企改革的每一项政策的推出都是针对当时的现实环境而设计的,并且每一步改革都依赖于上一步改革的实践效果和新的环境,其过程更像是一个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在这种上下结合的推动模式背后,国企改革的每一步都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放权让利、拨改贷、两权分离、承包制、股份制和公司改革、债转股、设立国资委、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推出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国企的生产力,而对束缚这种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使企业趋于良性发展的国企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0年的国企改革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企业家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流失

虽然从1992年起,我们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95%的商品物资已经放开由市场调节。但是,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许多企业的中上层领导,习惯于按计划、按规章和按上级指示办事,不习惯于市场调节;重生产管理,轻市场营销;重固定资产投资,舍不得在广告、品牌、商标等方面投资;重增加了多少资产和产值,轻资产负债率、产品成本效益;重生产工艺,轻法律、经济、财务、公共关系;重自己的生产管理经验,轻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咨询等业务和知识;重短期利益,轻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重借钱要钱,轻还钱挣钱。企业的领导和中下层干部,按照规模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实际是政府官员在企业中的一种延伸。有许多企业领导从心底里重官而轻商。因此,真正善于开拓市场、精心算计成本、讲究效益的企业家较少。一个大多数企业近乎由行政人员领导的地区与一个有较多企业家领导企业的地区是无法在投资、成本、营销方面进行有效的竞争,更无法与国外企业抗衡。

据笔者的调查,技术人才在国有企业中难以发挥作用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多年来,一些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向乡镇、“三资”、民营企业流动,有的技术人才虽然名义上在国有企业中,但只担任“星期日”工程师,他们将自己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扩散给这些非国有企业,提高了其产品的质量,反过来与国有企业进行竞争;有的兼职技术人才在非国有企业工作充满精力,而在国有企业工作则没有积极性。二是国有企业原有的技术人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更新困难,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国有工业企业工作,有的只是将国有企业当作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一个阶段,之后再到其他工资和待遇较高的企业去应聘。三是由于科研和技术开发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领导不重视技术和产品更新,工资和其他待遇较低,一些技术人才不能在国有企业中为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差

一个企业,只有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在全国市场上占有它应占有的份额,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产品不能理想地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和销售,资产再多、工业基础再雄厚、技术人才再多,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有多么优秀,实际上,这反而使一部分资源被闲置和浪费。近年来,国有企业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非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特别是国外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许多国有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时,其产品在国内还有一定的知名度,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到了90年代,因广告投资不力,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没有更新换代,人员过多、社会负担过重、成本过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最后被市场淘汰出局。

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行为体,其体制和行为还没有与市场经济对接,其计划经济下的体制和行为还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对它们的调节。

三、国有企业缺乏规模经济

现代经济中,规模经济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从我国的国有企业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规模应该大的不大,应该小的不小,难以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经济企业。据有关方面分析,1995年我国500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还不及美国500家大企业的前3家。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集团机械的总资产和销售额只相当于美国同行业企业卡特彼勒(Caterpillar)的1.97%和1.39%,仅是日本同行小松制作所的2.22%和2.15%。我国最大重型设备制造企业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的总资产和销售额仅是德国同行曼内斯曼(Mannesmann)的1.79%和0.45%,相当于日本石川岛播磨的2.27%和0.89%。我国为数众多的轿车制造厂,迄今还没有一家达到当代技术所要求的最小经济规模。由于企业规模和实力与国外企业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在对外开放和外资进入的情况下,我国许多企业难以应付,面临生存危机。

四、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来看,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一定阶段,相应的政治体制不进行改革,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从影响企业效率的角度看,与企业有关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1)行政和事业的规模相对于经济基础而过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政社会团体和各种事业单位就业的人员增长最快。国家在吃“皇粮”方面的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而能用于企业资本金注入的财力相对越来少。同时对企业摊派和各种变相的收费屡禁不止。(2)管理部门太多太细,条块分割严重。任何一级政府任何一个部门都可以是全民所有的代表,都有所有者的一部分权力,都可以行使管理企业的权力,获得有关的利益,但是都不对企业的风险、微利和亏损负责;各个部门都想扩大自己对企业的管理和制约权利,这些部门之间相互争权、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相互消耗,出台了许多相互矛盾和前后矛盾的政策和规定,企业按照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和规定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到各部门办事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时间太长。(3)国有企业的需要扮演非经营性组织角色。党政社团各个部门都要求企业设立委办处科室,太小的企业也要设专管人员,实际上将企业办成了一级党政社团的基层组织,是一级政府,而不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企业要花费很大人力、财力、精力去应付开会、应付检查、评奖以及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有的企业没有现代企业应当有的市场营销、广告策划、技术开发、售后服务等等这样的部门。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一、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

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是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贯彻的方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不同地方、不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中共十七大再次强调,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要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到真正需要国有经济进入和加强的领域和行业中,与此同时,国有经济的管理方式也要从国家管理国有企业转变到经营国有资本。大量的竞争性领域由非国有经济来投资、经营和发展。目前,尽管竞争性行业的民营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传统计划经济承接下来的国有经济面面俱到的配置格局 9 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应该退出的没有退出,应重点发展的也没有得到重点支持。

从我国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情看,从财政给国有经济注资的能力和国家借老百姓的钱维持规模很大的国有经济的危害和后果看,遵照中共十七大的精神,国有经济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从所有制结构上,要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收缩国有经济的战线,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从国有经济的形式上看,可以从单一的国有资产形式,发展国有控股的经济形式发展,解决企业的资本金来源问题,使资本和风险社会化。

二、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明晰产权,而明晰产权的主要方式是推进股份制改革。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股份制及其股份合作制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它并不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而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需要股份制企业的主要原因是:自然人力和人力资本属于个人所有,由此而产生的收入属于个人所有,收入中的储蓄属于个人所有,而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储蓄全部进入银行也会形成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其中的一部分进入企业的资本金部分,这就要求资本社会化,即发展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

三、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国企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股东会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中央和地方党委要加强和改进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班子的管理。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继续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制度

中共十六大提出,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别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和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提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从理论上讲,国有企业的最终产权主体是明确的,即全体人民;但实际上又是模糊的,人人都是所有者,人人都不为其所有物负责,形成事实上的国有产权主体虚置,缺乏人格化的国有产权主体。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是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政府再委托相关职能部门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当企业盈利状况好的时候,有关政府部门都想争功求利,并纷纷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当企业效益不好时,这些部门又都不对这种状况负责;经常的情况是有了好处都想抓一把,出了问题则相互推诿。国有资产产权不清的现实表现是政企不分,其结果是多头管理,多头管理就必然是责任不清。在所有者缺位、管理者多头的情况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未能落到实处,几乎没有人会因为造成有资产投资的损失受到处罚,承担风险更是难以到位,“打板子”找不到“屁股”。这是导致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对国有资产管理漫不经心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国有资产投资和营运整体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未来发展来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减少,但目前国有经济还占有社 10 会资源的70%左右。由于资本市场容量、国外战略性投资者积极性、上市国有控股企业一股独大、股民投资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我们不可能将国有经济在短期内实现转轨,这个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体制转轨时期可能是15到2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必须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转轨中的国有经济尽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推出建立出资人制度改革的缘由。因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出资人制度,是一种次优和阶段性的制度安排。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资本社会化改革是大方向,不能用出资人制度代替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本社会化改革。

五、完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方式

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方式,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既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又要改进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方式,使其适应市场竞争规则、适应法律要求、降低体制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党对整个国有经济的领导。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要考虑成本、竞争和合法原则。

(1)合法性原则。《公司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作的根本大法,党对公司制企业的领导也必须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因此,党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方式要合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公司法。

(2)竞争力原则。不断地提高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努力谋取利润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应该以“追求较高的效率”为目标。

(3)低成本原则。市场经济是“一视同仁”的经济,优胜劣汰客观规律不会因为是党领导的企业(党政工团机构一应俱全)而不发挥作用,所以选择领导方式的实现形式、确定组织结构和权利安排,不仅要尽可能降低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且要避免支付更多的摩擦和交易成本。

篇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

一、国有林场改革

呼伦贝尔市总国土面积为25.3万平方公里,其中:大兴安岭林区为16.3万平方公里,呼伦贝尔草原牧区为8.1万平方公里,嫩江平原农区为0.9万平方公里,全市有林地面积为11.4万平方公里,森林总蓄积量为9亿立方米。浩瀚的大兴安岭森林和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块天然绿色宝地。

建国以来,国家对大兴安岭林区实施了科学利用与培育的开发战略,其中:北部以成过熟林为主的原始林区以利用为主,实施“以场定居,以场轮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滨洲铁路线两侧经沙俄和日伪严重破坏及当地移民砍伐后残留的地方国有林场经营的次生林区以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为主,实施“以营林为基础”的建设方针。呼伦贝尔地方林业从1958年建局开始到1979年的改革开放之前,始终坚持“封护为主、育造并举”的营林方针,只进行抚育性的经营活动,地方林业是完全的事业单位,二十一年来,地方林业累计生产商品材250万立方米(该时期严格执行计划经济管理,不存在瞒报、不报等现象),年均生产11.9万立方米,次生林区的森林资源得以迅速恢复,森林生态质量和林分质量明显提高。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林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不再实行全额事业拨款,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式,由于林业自身经济发展和职工生存的需要,林业的经营方针转到了“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为主上来,林业的经营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得到发展,小而全、大而粗,滥拍板的一些项目,给地方林业造成了沉重的包袱,林 地、湿地的破坏和森林采伐量的加大给森林生态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到2000年国家正式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前的二十一年,地方林业累计生产商品材1012万立方米,年均生产48.2万立方米,是前21年平均值的4.1倍(不含超采、乱砍滥伐的数量,按国家驻牙克石专员办的最低认可,剩余物按商品材的30%折算,累计生产在1300万立方米以上,年均生产61.9万立方米,是前21年平均值的5.2倍)。2000年开始,国家正式实施了“天保”工程,地方林业年均木材产量降低到20万立方米左右。“十五”期间,地方林业主要开展以森林保护为主的经营性活动和处理由于实施“天保”工程带来的人员过剩下岗、社会职能移交与一次性安置等问题,过去小而全、大而粗、结构单一的经营性项目逐渐萎缩处于停滞的状态,一些新型的生态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项目开始启动,经过多年的努力,森林生态有了一定的好转,林业经济开始从低谷回升。在“十一五”期间的开局之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 “森林生态、林业产业、森林文化”三个体系同时并进的建设思路,并同时确立了国有森工和国有林场在“三个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生态体系的建设在“十五”期间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森林文化体系的建设也将随着国家实施的“新农村”建设得以加快,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更需要我们林业人发挥大智慧、围绕大生态、发展大产业、振兴大林业。

(一)措施与效果

上世纪90年代,呼伦贝尔市林业六局全面推行以局自立、以场自立的“两自立”改革,各旗市国有林场全面推行以场自立的改革,推行“三项制度”改革、环节干部任用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岗位与工效挂钩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对机关科室和教育、医院、公安等系统部分环节干部的任职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实行竞聘上岗和 任期制、试用期制,对局属实体如林业商场、加工企业等实行承包经营,部分公司如原局属基建工程处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1998年“天保”工程试运行以来,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养老和医疗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职工社会保障体系,2000年基本实现了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2005年全员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对医院进行重组改制,成立门诊部,对外开放创收,减少林业局的投入。

2004年以来实施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如:电视台整体剥离,人员全部移交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等;2004年2月,实现剥离中小学改革,5月份完成中小学资产及首批选录教职工档案移交,2006年8月,完成首批未移交人员再次移交工作。另外,林业电厂、电讯等也分别划归相应的行业系统管理。

富余职工一次性安置。2004年8月林业六局一次性买断职工4406人,大大地减轻了林业局的负担。

部分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2005年10月免渡河林业局完成了劳动服务公司集体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归位的改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条例》和《公司法》的要求,经过大集体职工及其职代会的民主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

撤并部分机构,整合配置资源。实施“天保”工程后,各局根据木材生产情况先后撤销了面粉厂、石油站、驻外办事处等辅助后勤供应机构,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对过去由机关负责的供水、供暖等全部划转相关部门。

上述改革措施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减轻了林业局的压力,为林业下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林业当前主要面临的是森林资源质量差、产业发展滞后、经营机制缺乏活力、林业办社会负担重、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天保”资金不足和林权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

⒈ “天保”工程实施后对木材加工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乌奴耳林业局木材加工厂属地方林业的龙头企业,七十年代就开始组建,先后投入几 千万元资金,虽然现在仍有十多条木材加工生产线和近百名技术工人,但因木材产量大幅调减,加工原料严重不足,致使不能正常生产。

2、优势产业严重滞后。大兴安岭有着宝贵的天然绿色资源优势,经营面积大、生物量大、生物种类多、湿地和淡水资源丰富、森林景观独特,还有寒冷的区位优势,但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由于过多地注重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到目前仍然没有形成有带动作用的一个龙头企业。

3、经营机制缺乏活力,单一国有经济难以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权主体不明晰,责、权、利不对等,无疑要对国有经济的发展形成障碍,林业的改革和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是缓慢和滞后的,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资源利用的互补性、循环性的特点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形成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和新产品研发产业链条。单一的国有经济很难在市场中融得到资金,国家又缺乏产业化发展资金的投入扶持,林业企业又负债率高、资信度低,难以从银行和社会渠道得到贷款和融资,职工生活十分困难,又不具备内部集资入股的条件。

4、林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目前林业六局仍然承担着医疗、公安消防、幼教等政社性支出,教育尽管已经移交,但目前仍按规定的比例承担费用。

5、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很大。一是林业六局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运行,在事业单位工资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因林业局无力发放,从1997年起,采取了将职工按事业单位增资标准记入职工工资档案,实际工资按企业效益发放的做法,到目前为止,职工的档案工资拖欠巨大,仅免渡河林业局到2006年末就累计拖欠职工档案工资17071万元,在职职工对这种做法还能以理解,但“天保工程”一次性安置人员已经与林业局脱离了劳动关系,这些人员已经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向林业局讨要其过去的档案工资,他们目的明确,矛盾突出,如处置不当,极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二是缴纳“三金”标准问题。如果全部按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缴纳,林业又会形成新的拖欠。呼伦贝尔市政府综合考虑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企业的具体困难,决定从2004年起,“三金”缴费基数按实发工资核定,以后职工退休享受企业退休人员 生活费,这对那些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和即将退休的职工,在职时因为林业局经济困难工资很低,生活很艰苦,指望着退休后多开点生活费,老有所养,而这样一来,这些职工势必陷入无助无望的境地,这是一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建局以来遗留下来的职工工伤、长期病号、建国前老干部和老工人、文革致残人员、未纳入社保的职工遗属、退居二线的环节干部及内退人员的工资、护理费、医药费等给林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四是在“天保”工程实施前形成的债务和欠税无法偿还。

6、“天保工程”补助资金投放不足。一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二是各项补助标准没有动态调整,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仍按1997年工资标准执行,已不能满足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实际需要。

7、林权矛盾突出。地方政府乱批乱占林地并发放了相应的土地使用证,严重侵害了林权证的合法地位,造成了林农、林牧矛盾突出。在林区腹地乱批滥占林地已经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兴安岭几乎年年出现过去从未有过的干旱现象就是证明。

二、林业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方林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林业的经营方针转到了“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为主上来,林业的经营性项目迅速发展,小而全、大而粗,滥拍板的一些项目,在实施“天保”后造成了沉重的包袱,形成了沉重的债务。柴河的水电站直接投资达3000多万元,至今未能建成;南木的钢纸板厂投资1000来万元,建成之时即停产之时;巴林的板厂多次改造扩建不仅未给带来任何利润,还形成了较大包袱;乌奴耳的木材加工厂投资几千万元建成后,通过原料价格内部补贴实现利润;免渡河的纸浆厂因当时在任领导的周旋,只进行了前期工程后就搁置,未造成更大的损失;红花尔基的松针粉场建成不久也腰折。所有这些项目造成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这一时期林业的收入是完全依靠采伐的木材来维持的,所以也造成了这一时期木材采伐量急速加大,乱砍滥伐最为严重的局面。

“天保”工程实施后,木材产量大幅调减,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区经济滑入低谷,林业产业结构单一和机制僵化所带来的林区矛盾越发凸显。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林业产业和全面建设林区小康社会已成为摆在林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针对国家对林业政策的调整和林业工作重点的转移,呼伦贝尔市林业局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机制、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和非公有制林业、调整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工作思路。从而使林业产业在“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林区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经营性企业股份制改造破题。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各局在现代企业经营机制与林区实际相结合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目前,免渡河、南木、巴林、红花尔基林业局和扎兰屯、额尔古纳等旗市在改革管理方式、转变经营方式、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生产结构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闲置资产得以盘活,一些经营性企业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公司+基地+林户”的产业化模式正在形成。二是林下产品加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在林下产品加工产业化方面,扎兰屯市以蒙森公司为龙头,充分利用榛子林资源,通过承包管护的形式交给林业职工管护经营,改变了原来榛材林无人管护,群众肆意砍烧、牛羊任意践踏,病虫害高发,榛子在未成熟前遭抢采的局面。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了由职工负责榛子林的管护和果实采集,由蒙森公司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的产业链条。该公司计划在5年内实现年加工5000吨榛子的产业规模,销售收入实现3亿元。目前,蒙森牌山产品系列已经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打开了销路,市场前景十分乐 观。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经济林果及林木种苗基地快速发展。粮食产量达到26476吨,产值3976万元。经济作物产量达到7370吨,产值698万元;养殖业实现产值15539万元,其中:特色养殖业产值7048万元。柞蚕养殖2315吨,产值4875万元;采集4611吨,产值5767万元。中草药种植226吨,产值1019万元;林果产量达11220吨,产值9050万元;苗木产量13053万株,产值达到5493万元。三是不断加快林产工业发展步伐。各级林业部门和林业企业面向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森林食品加工业和肉类加工业。其中:木材加工锯材2370795立方米,木片77399实积立方米,人造板933立方米,卫生筷子9025标准箱,加工产值达64753万元;森林食品加工2407吨,产值7963万元。四是森林生态旅游业产业得到发展。我市森林公园建设起步晚,森林公园发展极不平衡。经过努力,全市现建成森林公园 4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建成自然保护区9处,总面积1236900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面积760100公顷,生态旅游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以海拉尔为中心的达赉湖、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生态特色旅游产业,以扎兰屯为中心的巴林喇嘛山森林公园、柴河、南木森林生态特色旅游产业,以鄂伦春嘎仙洞为中心的鲜卑文化和林区狩猎民族特色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篇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

1 改革开放30年学校卫生工作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决定实施改革开放, 并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既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丰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 还必须具有健全的体魄的人才队伍。这不仅关系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前途, 也关系着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1.1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扬州会议”, 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的恢复与重建 1979年5月15日至22日, 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扬州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大革命”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会议在客观评价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上, 总结交流了地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经验。 会议研究了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拨乱反正、恢复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 确立了学校体育卫生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卫生规章制度、重视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会议还讨论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会议对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恢复与重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2个《暂行规定》的颁布, 为学校卫生法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预防疾病, 促进学生身体发育, 增进健康, 同时也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部、卫生部1979年12月6日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1980年8月26日颁布了《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2个《暂行规定》对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管理等进行了规定, 明确指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改进学校环境, 加强防病措施, 防治学生常见疾病, 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正常的发育成长。2个《暂行规定》的颁布为学校卫生法规建设奠定了基础。

依据学校卫生的两个《暂行规定》,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学校卫生的基础建设, 如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制订政策法规、加强学校卫生队伍建设等, 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

1.3 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制度的建立, 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1985年, 由教育部牵头, 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调研首次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资料, 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对教育、体育、卫生、民族工作的开展以及教育学、生理学、医学、优生学、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关中华民族的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数据资料。在1985年调研的基础上,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 由原国家教委等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 (87) 教体字022号]中, 明确提出建立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 (监测) 调研的制度, 以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制度的建立, 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1.4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学校卫生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0年6月4日,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教委、卫生部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基本要求、管理与监督。《条例》规定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 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监测”、“培养”、“改善”、“加强”八个字涵盖了学校卫生工作法制化的基本程序和清晰的运作蓝本, 一环扣一环地把学校卫生工作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法规, 是指导学校卫生工作开展的重要法律依据。它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学校卫生工作走向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 标志着学校卫生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后, 国家又相继制定了多项学校卫生标准。随着“条例”和“标准”的贯彻实施,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5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颁布, 为学校卫生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动员社会各方面和家长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 切实解决师资、经费、体育场地、设施问题, 逐步做到按教学计划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

《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颁布,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长期的规划, 是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纲要》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出了要求, 为学校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1.6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 将学校卫生工作的内涵和意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99年6月15日,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对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提高民族素质,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决策。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1999年6月13日,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 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学生健康的关心和重视, 同时也进一步表明学校卫生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的作用, 使学校卫生工作的内涵和意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 认识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智的场所, 更应是促进学生健康的场所;而且要求学校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 把维护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健康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同时还要求以学生健康为本,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通过上好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 使学生树立自觉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锻炼习惯, 形成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健康第一”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发展开创了良好的舆论和外部支持环境。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 对学校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2007年5月7日,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 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意见》强调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 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见》要求和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意见》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卫生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既强调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也提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 包括:要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 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 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要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 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要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 并保证必要的健康教育时间;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1次健康检查;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 对城乡青少年及其家庭加强营养指导;通过财政资助、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标准, 保证必要的营养需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督与指导;中小学要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 设立卫生室, 配备校医或专 (兼) 职保健教师, 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等。《意见》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 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使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007年5月25日, 国务院召开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电视电话会议, 陈至立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全国共设了2 340个分会场, 18万多名校长收看、收听了会议。2007年6月, 教育部、卫生部分别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2008年1月20日, 国务院同意建立加强青少年体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由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7部门组成, 统筹协调青少年体育工作, 针对青少年体育工作和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指导、督促、检查加强青少年体育的各项工作。2008年9月16日,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学校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 就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部部长周济、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

《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文件, 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2 改革开放30年学校卫生工作成就

2.1 学校卫生法规建设得到加强 1979年12月6日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1980年8月26日颁布了《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2个《暂行规定》的颁布, 为学校卫生法制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990年6月, 在总结2个《暂行规定》实践的基础上, 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条例》是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第一部正式的行政法规。它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为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教育部及其有关部委在此后近20年时间里,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政策文件和学校卫生标准, 相关政策和标准涉及学校卫生各个方面, 基本搭建出学校卫生法规建设和规范化建设框架。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教育部卫生部第14号令, 2002年)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2005年)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 (2006年) 等。

——学校疾病防控管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 (1992年) 、《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 (1992年, 2008年重新修订) 、《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 (2004年) 、《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 (2005年)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试行) 》 (2006年) 等。

——学校健康教育管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 (1992年) 、《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 (1993年)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 (1995年)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2003年)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8年) 等。

——学生健康体检等健康服务管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2008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健康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 (2009年) 等。

——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建设:《中小学校卫生室器材与设施配备目录》 (1993年) 、《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 (2004)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2008年) 等, 以及学校卫生相关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 7793-87) 、《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 (GB/7792-87)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GB/T 17226/1998) 、《黑板安全卫生要求》 (WS 99-1998)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 (GB/T 17225/1998)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T 3876-2002) 》等。

——学生营养改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 (2000年) 、《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 (2001年) 、《关于加强“学生饮用奶计划”管理的意见》 (2002年) 等。

——学校卫生机构及人员管理:《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 (1995年) 、《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 (1998年)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2008年) 等。

2.2 学校卫生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2.2.1 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与公告制度 为了解和掌握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 及时为我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宏观决策、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从1985年开始, 我国逐步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与公告制度, 定期调研 (监测) 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已成功地组织开展了5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 在基本摸清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以及动态变化状况的基础上, 建立了我国多民族学生 (7~22岁) 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调研监测体系及基础资料系统。2002年, 在每5年开展1次大规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基础上, 又在全国14个省 (2008年又增加了3个省) 的部分地区和高等学校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 监测网络每2年开展1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所获得的基础资料, 是学校体育卫生最重要的信息, 是现代教育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 它既可反映我们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质量、验证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又是我们进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本次调研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共同组织实施。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观测点1 279个, 对汉族、蒙族、朝鲜族、畲族、土家族、黎族、壮族、瑶族、羌族、彝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藏族、东乡族、土族、撤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28个民族的7~22岁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及健康4个方面29项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 检测人数达984 872人, 取得原始数据14 779 341个。

——1991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本次调研是教育部、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等中央5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第2次全国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研覆盖全国 (除台湾省外的)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8个民族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黎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 。其中汉族7~22岁大、中、小学生200 991人;17个少数民族的7~18岁中、小学生, 合计41 676人。调查内容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检查4个方面的22项指标。

——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由教育部等5部委组织实施的第3次全国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研覆盖全国 (除台湾省外的)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1个民族 (汉族、朝鲜族、壮族、瑶族、羌族、黎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佤族、藏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 。调查学校1 800余所, 调研人数31万人, 其中汉族7~22岁大、中、小学生253 007人, 20个少数民族的7~18岁中、小学生, 合计55 781人。调查内容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检查4个方面的20项指标。

——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是继1985年以来的第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由教育部等5部委共同组织实施。调研覆盖了我国除台湾省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1个民族 (汉族、回族、藏族、蒙族、朝鲜族、壮族、维吾尔族、瑶族、土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水族、傣族、白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 , 调查学校达1 947所, 调研人数达348 768人。其中汉族7~22岁大、中、小学生287 295人;20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61 473人。检测项目涵盖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2项指标。

——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教育部、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等中央5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第5次全国大样本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研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除汉族外, 还有回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维吾尔族、瑶族、土家族、黎族、羌族、水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白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24个少数民族参加。调查学校1 320余所, 调研总人数383 216人。其中, 汉族6~22岁大、中、小学生303 363人;24个少数民族的7~22岁大、中、小学生, 合计79 853人。调研检测项目涵盖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由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学校组成。目前, 在北京、上海、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云南、重庆、甘肃、新疆、西藏和山西等17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建立了43个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已分别于2002年、2004年、2008年开展了3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2.2.2 建立了学生健康体检与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通过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 使学校、家长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并根据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制订或采取相应健康干预措施, 以确保学生能以较为完美的身心健康状态完成各项学习任务。200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其他学生由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和解决办法。2008年, 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对健康体检项目、经费解决途径、体检机构资质、健康检查结果反馈与档案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2.2.3 建立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2005年, 教育部制定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对突发事件报告人、信息报告要求、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快速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善后与恢复等进行了规定和细化;2006年研制并运行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上报告系统”, 为各地及时、规范上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直属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进行了培训, 明确了报告要求。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2.2.4 建立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通报机制 2006年开始在定期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规律, 在各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高发季节来临之前, 发布预警通知, 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指导。定期对各地发生的典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落实防控措施等情况进行通报, 发挥通报的警示和交流作用, 促进各地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重视。

上述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制度, 构建了我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法规与制度框架, 使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也促进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管理的规范化。

2.3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成为全面促进学生健康的有效策略 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既是教育学生的需要, 也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学校有必要并且有责任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成为促进学生健康的有效策略。

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健康教育是学校卫生四大任务之一, 并要求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专题讲座。为贯彻落实《条例》, 1992年, 原国家教委和卫生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 明确规定了对中小学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基本内容。其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1) 增强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知识, 建立完整健康的正确观念, 发展自我保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各种技能。 (2) 促进儿童青少年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善生活质量, 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规定的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涉及人体生理发育、青春期生理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营养、环境卫生、体育锻炼、心理卫生、常见病预防以及安全与意外伤害预防等方面。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又颁布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 (试行) 》。根据大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要求必须掌握的健康知识, 提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增进大学生的卫生知识, 使其进一步了解健康的价值和意义, 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 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改善生活质量。其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1) 对健康的认识; (2) 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疾病特征; (3) 心理卫生; (4) 学习卫生和起居卫生; (5) 饮食与营养; (6) 运动卫生; (7) 行为环境与健康; (8) 性心理与卫生; (9) 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 (10) 急症自救与互救及用药知识等。随后, 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也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发布了《GB/T18206-2000: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这些文件是我国在实施改革开放以后, 最初涉及到学校健康教育方面极具权威的国家级指导文件, 它们的颁布是学校健康教育正式步入科学化发展轨道的标志。

1994年, 原国家教委在其下发的《实行新工时制对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 (教学) 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明确规定:在活动类课程的“科技文体活动”中, 每周安排0.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 使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有了课时保证。为了科学地评价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 在对不同地区各类学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又正式下发了《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 (试行) 》, 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评价学校健康教育效果上, 提供了科学的、量化的和规范化的标准。

各地学校依照《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 (试行) 》有关的规定, 结合本地实际, 或开设健康教育课、或开设专题讲座, 并编写了适合本地实际并与课时配套的学校健康教育学生教材以及教师培训教材。与此同时, 国家还通过分层次、分地区地组织专门的培训班, 对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管学校卫生工作的专职人员、学校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相当一段时期内,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呈现出教育有课时、课程有内容的蓬勃发展局面。在小学和初中, 健康教育的开展均是以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为主, 同时辅以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在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则多采用讲座以及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大学等高等院校以选修课、讲座为主, 同时提供相应的其他形式的活动。1997年, 教育部对学校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抽查, 其结果显示: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的52所中小学, 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 学生健康教育教材拥有率为100%, 96%的学校能够保证每周0.5课时的健康教育课, 92%的学校落实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据此初步估计, 全国绝大多数省已在一定范围内开设了健康教育课, 健康教育活动的覆盖率在大城市达到90%, 农村为50%。由此显示, 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一个主要手段, 在学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001年后,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健康教育被明确规定, 以学段划分整合进入到小学、中学的相应课程中。从一定角度来看, 这一项探索发展了健康教育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相互结合与渗透, 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贯彻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2004年, 为进一步了解课程改革实施后, 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状况, 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的领导下,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该研究涉及全国26个省市, 共调查中、小学学校153所, 接受调查学生达8 008人, 同时还对8 000多名学生家长、771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90%的中、小学生都认同学习健康知识的重要性, 并表示喜欢学习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的总体得分水平分别达到 (72.75±11.05) 分和 (74.56±16.83) 分。对教师和家长的调查结果也发现, 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普遍认同在学校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由此看出, 学校健康教育在健康知识、信念、态度等方面带给学生以及学校、家庭的影响。

鉴于我国艾滋病预防的严重态势,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 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政策性文件, 以学校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教育也得以广泛深入开展。2003年, 教育部印发了《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设定了“艾滋病预防专题教育”, 明确提出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 规定高中、初中学段分别要有4~6学时用于艾滋病预防教育, 并依照不同学段要求制定下发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 以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校预防艾滋病的课程教学与宣传教育活动;同时, 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师资培训教材和教学资料, 对农村地区学校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给予重点支持和扶持;加强了预防艾滋病教育管理人员与骨干师资培训, 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等。

随着全球范围对健康促进理论的认同与发展,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正式引入了健康促进和健康促进学校的概念。1995年12月, 在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下, 卫生部和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卫生工作会议”。会议期间, 印发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发展健康促进学校区域行动框架”。来自全国各省的卫生、教育部门代表约100余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热烈讨论, 认为发展健康促进学校是促进学校卫生工作与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 有利于推动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全面落实。自此, 各种健康促进学校的活动在我国开始启动, 并在此领域内开始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 如专题培训、翻译有关文件等, 整体介绍有关健康促进以及健康促进学校的概念、发展模式等。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卫生、教育部门密切合作, 先后开展了健康促进学校的各种试点项目和推广工作。这些研究与实践表明, 依照我国自身的社会文化、学校卫生状况,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模式, 并与学校卫生的整体工作密切结合, 不仅促进了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健康观念的确立, 学校管理者在办学指导思想上的转变, 还促进了学校卫生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完善, 促进了学校的物质环境改善等。

2008年,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 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 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教育部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 》及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 对1992年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进行了修订, 并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遵循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的基本理念, 即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健康知识与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形成相统一, 以及循序渐进, 适时适度的原则,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健康教育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依照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心理发育水平、认知接受程度, 将中小学阶段划分为5级水平: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 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个领域的内容合理有序地分配到该五级水平, 各水平互相衔接, 最终完成学校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 全面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同时将成为提高和改善我国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链条, 发挥更大和更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正以一条多元化的轨道全面发展。随着人们对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念的深入认识, 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涉入多角度与多层面, 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型, 逐步转化为以提高个人生活技能、预防各种健康危险行为并重的多维教育模式, 健康教育教学形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宣教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参与式学习。而在学校发展健康促进也已成为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实践, 促使了全社会更加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 关注学校这一特定的场所。可以说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经成为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策略, 而这一策略在学校范围的广泛深入实施, 也在有效地预防学生常见病、传染病, 促进学生健康体质的整体改善上产生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2.4 加强营养干预, 改善了学生营养健康状况 1997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 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育, 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 并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实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实施学生奶计划 (城市地区) 、推广学生营养餐) 。200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开展科学营养等健康教育, 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 对城乡青少年及其家庭加强营养指导;通过财政资助、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标准, 保证必要的营养需要;建立青少年营养状况监测机制。

为了改善我国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 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大豆行动计划”,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中小学生豆奶计划”、“学生营养餐”等营养干预措施。

2.4.1 国家大豆行动计划 针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县 (市) 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存在的问题, 1995年, 卢良恕院士等22位专家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建议》, 拟利用我国丰富的大豆资源, 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豆奶等大豆制品。《关于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建议》得到了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批准。同年6月30日, 国务院召开了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门会议, 就成立“大豆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有关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1996年1月, 成立了由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轻工总会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1996年3月, 4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通知》, 确定了10个经济欠发达的县 (市) 和2个经济较发达县 (市) 作为国家以推广中小学生课间豆奶为主的“大豆行动计划”的试点, 并就在管理、监督、指导和试点等方面的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的责任以及资金提供等方面做出了细致的安排。

在1996-2000年试点工作中, 国家大豆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下属办公室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领导批示, 精心组织和实施, 发挥多部门协调, 多学科协作的作用, 依靠当地政府的领导与试点学校的积极参与, 使这项计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不仅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 而且扩大了示范效应,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6年9月至1997年年底,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所通过对试点学校学生的检测结果显示, 饮用豆奶改善了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男生血红蛋白均值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7 g/L, 女生血红蛋白均值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0 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试验组贫血率由21.7%下降至13.8%, 下降了7.9个百分点, 比对照组多下降2.2个百分点;女生由26.4%下降至17.9%, 下降了8.5个百分点, 比对照组多下降1.2个百分点。试验组的体重具有较明显的增长趋势, 特别是12~15岁男、女生分别比对照组多增长1.25 kg和0.86 kg。在身高方面也有一定改善。调查同时显示, 在欠发达的地区饮用豆奶的效果更为明显。

2.4.2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2000年8月, 经国务院领导批准, 由农业部牵头实施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是借鉴国际经验, 为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 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由定点企业按统一质量标准生产、配送的学生饮用奶的专项计划。为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序、规范开展, 成立了由农业部牵头, 中宣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委参加的部际协调小组, 具体负责“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并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通知》、《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申报认定暂行办法》、《中国学生饮用奶标志使用暂行管理办法及使用规范》、《关于加强“学生饮用奶计划”管理的意见》等文件。

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采取了先试点、后推广、分步实施、逐步扩大范围的工作步骤。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必须将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基础并贯穿其中, 通过宣传让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了解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意义和目的, 了解牛奶的营养价值及相关营养科学知识, 以此推动“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开展。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 学生、家长按照自愿的原则, 自行决定是否在校购买或饮用“学生饮用奶”, 有关部门或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学生统一订购。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地方和学校, 应按照相关要求在国家认定的定点企业中进行招标, 自主选定供奶企业, 并签订供货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1999年12月开始到2001年末, 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5个城市进行试点, 取得了初步经验。200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工作会议确定, 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扩大到具备条件的其他省会和重点城市。据2008年统计, 目前全国有24个省 (区、市) 的171多个大中城市的1万多所中小学, 推广实施了“学生饮用奶计划”, 学生饮用奶日供应量达到351万份。在努力巩固和扩大城市中小学推广成果的同时, 一些地方也开始向具备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推广学生饮用奶工作。自2000年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正式启动以来,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仅改善了青少年的营养状况, 增强了青少年的体质 (相关调查表明, 中小学生经过较长时间饮用牛奶, 体重、身高、体脂、胸围、上臂围等指标都有显著提高) , 引导了牛奶健康消费, 促进了公众树立科学的饮食和营养观, 同时, 还拉动了奶业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2.4.3 学生营养餐 学生营养餐是以保证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为目的, 生产单位根据平衡膳食的要求, 在严格卫生消毒条件下向学生提供安全卫生, 符合营养标准的色、香、味俱佳的配餐。学生营养餐计划是在政府倡导和推动下, 主要在大中城市实施的以午餐为重点、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营养改善计划。

2000年9月, 教育部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营养工作研讨会”。会议在传达和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学生营养工作及实施营养餐的指示精神的基础上, 就推进实施中小学营养餐等营养干预工作等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会议要求把学生营养餐的组织实施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纳入教育工作, 进行统筹安排;要对组织实施学生营养餐的工作进行认真的研究、规划, 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或学校开展学生营养餐的试点工作, 要抓一批起示范作用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扩大试点面;要把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作为推进学生营养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 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对家长进行宣传发动, 为推进学生营养餐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健康教育课时中安排必要的营养教育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活动, 向学生传授营养科学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的饮食观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把营养餐的实施过程作为传播营养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教育过程。同时, 还强调实施学生营养餐必须争取政府的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配合, 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的监督、指导作用, 通过他们对营养餐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及其生产过程进行严格地监督、经常性的监督、指导, 严把食品卫生关, 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2001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 对学生营养餐实施工作提出工作指导, 即: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组织、家长自愿”的工作方针,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动员各有关部门、生产企业、中小学校、民间团体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因地制宜, 探索学生营养餐的发展途径与作法;要坚持质量第一, 把好卫生关;贯彻科技支持;要开展宣传教育, 取得全社会支持;要与现有大豆行动计划、学生奶计划等专项计划相配合。

目前, 学生营养餐工作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成效。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先后约有30多个城市开展了营养午餐, 其中北京、上海规模最大。总的看来, 我国学生营养餐事业正在由局部试点走向扩大推广;由作坊式制作走向机械化、自动化、工厂化生产;由传统家庭生产、家庭式管理走向现代企业管理;由单凭经验烹调走向依据营养食谱制作;由单一营养午餐走向供餐多样化和个性化;由大城市为主走向中小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农村。2006年, 对长春市某小学为期1年的营养餐效果观察, 通过比较生长发育指标及学生营养不良患病情况, 发现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食用营养午餐, 可摄入充足而平衡的各种营养素, 对身高、体重的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以及实施上述营养干预措施, 促进了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的提高。1995年、2000年、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 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城乡学生中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持续下降, 营养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如, 2000年与1995年相比, 7~18岁学生身高平均增长量为0.35 cm, 体重的平均增长量为0.63 kg, 胸围的平均增长量为0.58 cm;2005年与2000年相比, 7~18岁汉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又分别平均增长0.70 cm, 0.31 cm, 1.00 cm和0.69 cm, 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 kg, 0.82 kg, 1.32 kg, 0.92 kg, 胸围分别平均增长 0.24 cm, 0.14 cm, 0.26 cm和0.16 cm。城乡学生中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 如, 2000年与1995年相比, 7~18岁中小学生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下降了1.1%~7.6%, 19~22岁大学生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下降了10.5%~31%;2005年与2000年相比, 7~22岁汉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又分别下降了2.1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

2.5 加强学生疾病预防,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2.5.1 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1992年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联合下发的《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 对贫血、龋齿与牙周疾病、营养不良、沙眼、近视眼、肠道蠕虫感染等6种常见疾病防治工作目标、防治策略和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教育、卫生部门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 通力配合, 不懈努力, 使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995年、2000年、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城乡学生贫血患病率、龋齿患病率、肠道蠕虫感染率呈现持续下降。

——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持续下降。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2000年与1995年相比, 汉族7岁年龄组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的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分别由28.3%降至20.7%, 29.0%降至23.4%, 33.4%降至25.8%, 35.4%降至27.8%;2005年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与2000年相比, 又分别下降7.8, 9.7和5.8, 3.4个百分点。

——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2000年与1995年相比, 汉族12岁年龄组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的恒牙龋齿患病率分别由24.74%降至16.24%, 31.68%降至19.24%, 15.37%降至11.15%, 17.86%降至15.66%;2005年与2000年相比, 7岁城男、城女乳牙龋齿患病率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和7.1个百分点。

——蛔虫感染率降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2005年与2000年相比, 7岁、9岁汉族乡男、乡女粪便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8.14%, 8.38%和6.57%, 7.29%, 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2.6, 1.3和2.3, 1.3个百分点。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蛔虫感染率已下降至1%以下,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另据2000年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结果显示:曾经严重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沙眼, 其患病率也大幅度下降, 城乡学生的沙眼患病率分别从1992年的15.88% 和17.87%, 下降到 1995年的9.4%和11.94%, 到2000年, 又进一步下降为7.5%和8.0%。

2.5.2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得到加强 为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控制和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教育部和相关部委采取了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强培训、加大检查等一系列有力举措。

依据《食品卫生法》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规章和文件, 依法管理学校食品卫生工作。2002年,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以部长令形式颁布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2003年,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3]69号文件进行了转发;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2006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试行) 》等。

建立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通报机制。在定期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规律, 在各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高发季节来临之前, 发布预警通知, 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指导。定期对各地发生的典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落实防控措施等情况进行通报, 发挥通报的警示和交流作用, 促进各地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重视。

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纳入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计划。自2005年起, 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内容纳入国家教育学院干部培训计划, 定期对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高校领导进行相关政策培训;从2006年起, 通过“送培训到地方”的形式, 对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进行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管理的专项培训。到目前为止, 已有近万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接受了培训, 对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水平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加强对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与卫生部共同推进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通过等级达标挂牌, 促进了学校食堂的分级管理;初步建立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 组织编制了针对学校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的多媒体教学片《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操作规范》, 并配发至各地学校, 指导、规范和推动学校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建立了学校卫生人员培训基地, 定期对学校卫生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加大了对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督导的力度和频度, 每年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的专项检查, 有效促进了各地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相关措施的落实。

通过上述措施,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得到了加强, 有力促进了各地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重视, 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有效遏制了学校传染病、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上升趋势。

2.6 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保障了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卫生与健康 改革开放30年来, 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确保学校教室、食堂、饮用水、厕所等教学与生活设施 (设备) 符合卫生要求, 国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学校卫生标准, 如,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黑板安全卫生要求》、《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等。教育部与相关部委按照国家要求, 也相继印发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 这些标准和文件的颁布, 既为改善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 (设备) 提供了技术规范, 同时也有力推动了各地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的改善。

2003年开始, 国家相继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 统筹解决农村学校急需改造的学生食堂、宿舍和厕所等生活和卫生设施。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央的带动下, 通过多种渠道, 积极筹措资金, 努力改善学校食堂和饮水设施, 如, 河南省实施了“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江苏省实施了以改善农村中小学食堂、饮用水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六有”工程;浙江省为解决学生安全饮水问题, 实施了农村学校改水工程等。

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同努力, 使学校教室、食堂、饮用水、厕所等教学与生活卫生设施与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对促进学生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2.7 学校卫生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学校卫生工作网络逐步健全, 学校卫生队伍日益壮大、能力不断加强, 对推动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促进各项学校卫生措施的落实, 提供了保证。

目前, 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教育行政部门均设置了体卫艺处, 配有专人分管学校卫生工作;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也设置体卫科 (股) 或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人员, 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部分地区还组建了区域性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近200个;各高等院校建立了校医院或卫生科, 城市中小学及部分农村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还设立了卫生 (保健) 室, 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基本形成了省、地、县、校四级学校卫生工作网。此外, 还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卫生保健分会、中国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中国健康教育学会学校分会等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 以及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全国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专家指导组等业务指导机构。

在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网络建设的同时, 各级教育部门还加大了对学校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了提高学校卫生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使其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002年, 教育部分别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建立了学校卫生骨干人员培训基地, 启动了学校卫生骨干人员培训计划, 并拨出专款开展培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卫生人员培训工作也给予了重视, 并把拓宽与更新学校卫生人员知识面和知识水平, 提高学校卫生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为学校卫生人员参加培训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机会。至今已有近万名学校卫生人员接受了国家或地方组织的培训, 极大地加强了学校卫生人员能力的建设, 从而保证了学校卫生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篇4: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教育界于1977年春季后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小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也有了崭新的开端。

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多里,高中的政治课本既有省市自编出版的,也有全国统编的,但无统一的教学大纲。1977年9月,教育部组织力量统一编写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政治教材。

2.代表性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从1978年起,陆续出版了高中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以及《政治经济学常识》等。我们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政治课本《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全一册)为例进行分析。

本教材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市教育局编写,1981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采用分课制,共10课147页。文中无插图,每课后面都附有“思考和练习”。本书附有结束语,概括出了教材的主要观点。本书主要介绍了三部分内容: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材料的选取带有政治和阶级斗争色彩。

这本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个历史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和政治课的任务,并考虑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但也有不足之处,即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较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学生只是掌握了些理论知识,而在思想上无所触动,容易造成知行脱节。

3.该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

(1) 出版秩序逐渐恢复规范和有序。

(2)大多数教材采用分课制编排,总体逻辑性较好。

(3)本教材的缺点是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成人化、概念化色彩很浓。

二、 1982年~1986年初步规范阶段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根据1980年的《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教育部组织编订了《高级中学政治经济学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于1982年2月出版。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国家教委于1986年召开了10个省、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汇报会”,对当时正在实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找出了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要求。

2.代表性教材分析

1982年到1986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濟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86年国家教委公布《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大纲》(初稿),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北京师范大学等实验单位于1986年秋季起出版了相应的实验课本,后于1989年修订再版成试用课本。

下面以高级中学代用课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为例分析。高级中学代用课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作为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的代用教材,是根据中央关于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精神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决定编写的,1986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与《政治经济学常识》相比,本书在编写体例上作了一些改革。每课开头加了内容提要,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每课的中心和要点,每课结尾附有与该课对应的名词解释。在课文中间和后面还附了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同时,为了适应某些学校在教学上的较高要求,选了三篇阅读教材供学生自学,以加深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培养自学能力。

每课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另外,还有自学参考题供选作。课文中没有设置插图。目录后的“前言”部分介绍了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强调指出了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知识的重要意义。

3.该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

(1)教材在渗透国情教育的同时,突出了各学科的知识逻辑。

(2)内容充分反映改革开放,逐渐淡化阶级斗争色彩,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基本路线。

(3)内容的呈现与组织方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文中有插图、练习、说明、阅读材料等,并且以夹叙夹议、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通俗易懂,便于学生学习。

(4)教材出版走向规范化。1986年后,几家出版社出版统编本,全国采用统编本。

教科书中的不足之处在于:教材编写大多从概念出发,注重讲大道理,而且偏多、偏深,与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不相适应。另外还存在着价值观单一的问题,大小题目以及正文关键词句大都有明确的价值判断,无需学生思考。

三、 1986年~1994年多样化发展阶段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1986年至1994年是我国高中政治教科书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在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其负面效应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教科书方面,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逐步开展了课程决策权力分配的改革,中小学教材建设制度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教材从编审合一到编审分离。1988年国家教委发布《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让教材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自此,我国开始实施“一纲多本”的改革方案并建立起教材多样化的中小学教材发展机制。

2.代表性教材分析

我们以高级中学课本(试用本)《科学人生观》(上下册)为例分析:

本教材于1990年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在体例设计上,每课的课题下面增加了人物名言,如第一课中印有毛泽东同志的名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在课文后面还附有参考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并加深所学道理。上册教材以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着重阐明了科学人生观的主要观点和基本体系。下册在理论层次上有所提高,增加了哲学内容的比例,要求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方法观观察社会,解决问题。

3.该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

(1)这一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出版由编审合一转为编审分离,开始实施“一纲多本”的改革方案,并建立起多样化的高中政治教材发展机制。

(2)课本的版式设计日益丰富,体例安排更加合理,课文重点突出,方便师生的教与学。

(3)但是教材存在观点过于直白、说教味浓的问题,如插图的设置强调艺术性要服从思想性。

(4)这时的教材还只是教本,不是学生的学本。

四、 1995年~2003年科学规范阶段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5年,我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一直是由传统的《教学大纲》来指导教学的。1996年6月,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在其他各门课程依然使用《教学大纲》指导教学的情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率先试行了《课程标准》,教科书关注的重点由教师教学转向学生发展,由重视知识掌握转向基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从此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代表性教材分析

根据原国家教委1996年6月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1997年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高中试用本《思想政治》(共5册),后修订再版。

本套教材汲取了以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及当时思想政治课各种版本教材的成果,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在结构体系、语言文字、版式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改革,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主体是提供相关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表达概念、观点、结论、事实和各种信息的既定规范,辅之以具有可读性的例证。在版式方面,对组成教材的八种主要要素(引语、正文、辅助文、语录、小问题、阅读与思考、本课小结和练习)在字体、字号和格式上作了统一设计。

下面着重对《思想政治》(必修)(一年级上册)进行分析。本书由小学思想品德和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供2000年秋季高中一年级上学期使用。

全书由前言和四课组成,课本内容采用分课制编排,每课有两至三节,每节有两至四个框题。

本册讲的是经济常识,主要阐述商品与商品经济的常识以及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课程内容彰显了时代性,摒弃了旧教材中的资本主义部分而增加了企业、股票、保险、税收、消费者权益等经济内容。另外,教材在突出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结合的同时,注重公民意识的渗透,教会学生知法、守法和用法。

3.该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

(1)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来指导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改革。

(2)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课教科书改革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启动和展开的,课程标准面向大多数学生,体现了大众教育的价值理念,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与弹性课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转向。

(3)新的教材依然存在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另外,知识教育的痕迹还很深,素质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课中的突破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化改革的问题。

五、 2004年至今——新课改下全面发展阶段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2004年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课程结构的革命性调整,学生自主选课。

2004年3月我国颁布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等。

2004年以后,高中政治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出版。

2.代表性教材分析

2004年相关课程标准颁布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四册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必修和六册思想政治选修课本。

下面本文着重对《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进行分析。本教材由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同以前的经济常识相比,本教材在结构体系、知识内容、文字表述、版式设计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修改与创新。教材内容主要关涉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以及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本书采用单元——课式组织方式,分单元、课题、框题和目题四个层次。文中有很多插图和相关文字匹配,有助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问题以仿宋体穿插在宋体正文中,大多有框标示,而且前面有一个蓝色小圆球标示,很醒目。

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教材存在着理论表述不够严谨科学,论据更新滞后等问题,如教材中多数数据或事例沿用的还是2003年左右的,这显然是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是不相吻合的。

3.本时期高中政治教科书的特点

(1)出版管理很规范,课本一纲一本。

(2)突出了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和育人目标,突出生活主题。

(3)板式和体例日渐丰富多彩,字体和颜色讲求多样化,栏目多种多样,多数课本注意留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意知、情、行的结合,克服纯知性德育的弊端,课本既注重提供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高德性认识,陶冶情感,也重视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行为能力,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

六、 改革开放30年中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改革与发展总趋势

从改革开放至今,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经历了五次变动与改革。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改革中,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在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上,经历了由重视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生活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思想政治课由知识性向生活性转变的内在发展逻辑。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在价值取向上逐渐由社会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逐渐转向以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最终目标。

教材建设从“一纲一本”转变为“一纲多本”。随着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完善与提高,目前我国已形成多套各具特色的教材,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地区。

《课程标准》取代我国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这有助于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步入更加科学和规范化的轨道。

教科书板式设计和体例日渐丰富,字体和颜色逐渐讲求美观和多样化,插图也逐渐丰富、直观,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有助于师生教与学的发展。

篇5:我国兔业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兔业发展的变化及成就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兔业发展远景进行了展望.

作 者:朱满兴 潘雨来 宗俊贤 作者单位:朱满兴,宗俊贤(江苏省畜牧总站,南京,210036)

潘雨来(江苏省金陵种兔场,南京,211103)

篇6: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

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乡镇企业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的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

成就方面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1978年,全县乡镇企业316个,从业人员1172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3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8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69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7万元;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8786个,增长2.68‰;从业人员25735人,增长2.1‰,乡镇企业总产值66187万元,增长28.19‰;其中工业总产值27596万元,增长28.06‰,乡镇企业增加值19856万元,增长28.68‰;其中工业增加值8554万元,增长31.58‰。乡镇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县经济的一大支柱。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1978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零;到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发展到45家, 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15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乡镇企业4家。

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加大了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力度,特别是县发(1998)20号、(2000)11号、(2000)24号和县通字(1998)37号文件出台后,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产权界定、优惠政策作出了具体规定。全县90%以上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多种所有制的改革,实现了产权制度、投资主体、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企业的发展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产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县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在所有制结构上,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2%,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在产业结构上,工业企业发展较快,比重达到42%;在产品结构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明显增加,开发的新产品中,创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名牌产品5个。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即以水泥、石材、建筑等为龙头的建材业;以煤、锰、铁合金等开采和冶炼为龙头的采矿冶金业;以药材、茶叶、猪、羊、鹅等为龙头的种养业;以食品、肉类、野菜、茶叶等加工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社会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实交税金1786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9.8%;吸纳农村劳动力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8.6%,安排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1120人;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5%。乡镇企业成为了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城乡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途径,农民增收的稳定渠道。

主要经验

调整优化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升级。乡镇企业是一个多行业的综合部门,30年来,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带动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加工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建筑建材业:提高了综合性工程投标能力,工程质量保证能力和机械化施工能力及工程管理水平。采矿冶金业:煤、锰、铁合金、硫铁矿等系统产品的开采和冶炼,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三废”排放,控制环境污染。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把乡镇企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充分利用国家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机遇,鼓励乡镇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一是不断加大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比重。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开发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工艺和装备,大幅度提高我县乡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三是引导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广泛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四是乡镇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乡镇企业技术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注重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坚决关闭和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二是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保证投产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是大力开发环保产品和技术,使环保产业成为乡镇企业新的增长点。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矿山、易燃易爆物品等行业。

上一篇:防范和化解农户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途径探讨下一篇:计算机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