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

2024-05-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精选6篇)

篇1: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

满服役期大学生士兵思想情况

修理所现有战士

名 ,2011年面临选取、套改士官的有 名,确定年底退伍的 有 其中大学生士兵

名,占

%。修理所现有大学生士兵 名,年底都将退伍。

大学生士兵参军入伍,毋庸置疑,将对我军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改善士兵队伍的素质结构、更新部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军营生机与活力等带来一个巨大的跨越。而事实上,来到修理所的几名大学生士兵也弟弟却却在工作、生活中,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上 着积极作用。

一、入伍动机

对于大学生们的入伍动机,我们对这几名新兵进行了调查,在多次谈心中不难看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向往军营生活。受热播连续剧《亮剑》、《士兵突击》等的影响,大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军人情结,李云龙的逢敌必亮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 精神,都深深地印在大学生们的心间。他们都向往着在部队能有一番作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2、追求闯荡历练。他们都想来到部队这所大熔炉里磨练自己、提升素质。希望通过部队改掉自己身上的书生气,为自己将来回到社会打好基础,实现人生转变。

3、希望考取军校和国家公务员。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基础扎实,考军校相对容易些。他们看中的是部队的政策规定“在同等条件下,大学生入伍考军校优先”,凭借自己现有文化基础,感觉有很大机会;还有的就是奔着回家考取国家公务员而来,有的地方政策是“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优先调剂、优先录用”。在部队两年,为自己以后争取更多的机会。

4、减轻家庭负担。现有政策规定“参军入伍可减免学费并得到经济补助”,这些优惠政策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非常具有吸引力。调查了解,希望通过入伍帮家里减轻负担。

5、缓解就业压力。一是部队现在待遇非常好,如果选取士官,也有较高的工资福利,另外,一些大学生考虑参军退役后,政策规定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相关就业手续,以后工作就方便了许多。

无须讳言,大学生参军热潮的掀起,不仅仅缘于一腔报国热情,国家和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也起到了激励作用。大学生选择参军,无论动因是哪一种,行为本身都是支持国防建设。特别是,我们要看到许多大学生参军主要是出于对军队的热爱,对军人职业的向往。所以,对大学生参军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深情关爱,让他们成为这个光荣集体中合格的一员。

大学生参军热,与考研热、公务员热一样,折射着他们在多重压力下做出的多元选择。马克思有句名言,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从这个层面上讲,大学生入伍报效祖国和追求个人利益并不是一个矛盾体。军人也是一种职业,国家给予军人一定利益回报是正常的。现在国家和各地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入伍,就是给予军人的正当利益。对大学生通过参军追求正当利益,不要惊诧,也不要担忧,更不能看成是觉悟低的表现,而要用时代的眼光理性、客观地看待和应对。”

二、管理方法

许多大学生在面临退伍期间难免出现心理上的波动,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氛围,首先要准确把握面临退伍人员的思想特点:

1、容易产生失落思想。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士兵容易因个人愿望没有实现而产生失落的思想.比如: 国家和军队对吸引大学生入伍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然而,“蛋糕”就是这么大,是不是每大学生士兵都能吃到“蛋糕”,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理想和现实的不同,“立功受奖按比例、提干考学是少数、选取士官有限制”的现实,让很多人感到理想难以顺利实现,甚至出现悲观失望情绪。

2、容易产生忧虑思想。主要是大学生士兵们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由于个人前途的不确定,而容易产生忧虑的思想.有的担心留在部队继续干,能否继续发展? 有的担心,退役后能否适应地方工作?能否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岗位?能否适应地方的人际关系?许多问号总是在脑子里打转,种种忧虑油然而生。若不及时调适,可能发展为自信心

3、容易产生松懈思想。大多数大学生士兵在退役前,都能够珍惜在部队的最后时光,保持过去的工作热情和干劲,站好最后一班岗。但也确有一部分士兵临退役前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该松松劲、歇口气了。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可能认为自己该得到的得到了,再干已没有必要;个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则可能认为自己就这样了,再干也是白搭。不少临退役的士兵急于回家乡联系工作单位,也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个别士兵的这种松懈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和消除,会迅速蔓延开来,影响部队的正常工作,削弱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 容易产生留恋思想。绝大多数官兵在结束军旅生活时都会对军营依依不舍,充满了感情。军营里虽苦犹乐的生活、充满刺激的训练,在大脑皮层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官兵间互帮互学、互谅互让的同志爱、战友情,在心田里留下了缕缕温馨。这种留恋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但总是沉湎于过去,也容易使人裹足不前,延缓对新环境的适应。

三、思想教育

如何紧紧把握地方大学生退伍士兵的自身特点,扎实有效的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特别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1、要提前介入,掌握实情。做好大学生士兵退伍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提早入手,早做准备,把工作做在平时。党支部要先一步研究谋划,成立领导小组,早做部署。要通过个别谈心、骨干了解、座谈、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及民主生活会等方法,了解每个大学生士兵走留的态度和原因、有什么实际困难、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等。在摸清情况后,对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早下“毛毛雨”、早打“预防针”,有针对性的提前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把工作做在前面,切不可有“临时抱佛脚”的思想。要建立起大学生士兵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定期分析大学生士兵的思想动态,及时把一些迹象、一些个别人、一些可能出问题的情况能够列入视线当中。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士兵的观察和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士兵日常言行的观察,重新查阅大学生士兵档案,记录《兵情日记》等全面详细掌握大学生士兵思想,为针对性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要搞好教育,做好疏导。一是要教育大学生士兵正确对待走与留。走留问题是每个大学生士兵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全军加薪后,要求选改士官的战士更多,但也有个别想到地方发展,只是由于工作需要,仍要留在部队继续服役。这样一来,在走与留的问题上,就有相当一部分同志难以如愿。因此,要教育每一个大学生士兵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想走走不了或想留留不下,个人愿望实现不了,就应当以部队建设大局为重,乐观、愉快的服从组织安排。二是要教育大学生士兵正确对待得与失。每年新兵入伍,几乎都带有个人的理想和愿望:有的想入党,有的想学技术,有的想考学。但是,临近退伍之时,尽管都付出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因此,对那些把入党、学技术、考学等个人得失看的很重的大学生士兵,要加强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帮助他们解开疙瘩,放下包袱,不以入党、学技术论成败,不互相攀比,不自暴自弃,防止发生问题。三是要教育大学生士兵遵纪守法。有的大学生士兵临近退伍时,感到“船到码头车到站”,该“放松放松”了;有的大学生士兵认为自己快要走了,萌发了趁机“捞一把”的思想出现侵吞公物的行为;有的大学生士兵因个人愿望未能实现,怀疑领导和他人从中作梗,想在退伍前“出口气”;还有个别大学生士兵退伍前和老乡一起大吃大喝,出入“三厅一廊”以致走上犯罪道路。因此,要针对大学生士兵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扎实搞好法纪教育,增强他们的法纪观念和自控能力,保证大学生士兵在退伍之前“吃食堂做的、穿部队发的、花津贴内的、玩部队有的”。

3、要依靠骨干,严格管理。大学生士兵退伍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工作,必须要群策群力,共同来做。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士兵的管理教育,就必须依靠骨干,发动骨干,充分发挥党员、班长、士官等骨干的作用。要通过集中培训和会议动员等形式,提高骨干参与大学生士兵退伍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和责任,自觉做到“十勤”,即:“勤谈、勤转、勤听、勤讲、勤看、勤帮、勤教、勤夸、勤学、勤做”。要依靠骨干,加强对部队的管理力度,以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大学生士兵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和请销假制度,以骨干的监督制约作用,防止大学生士兵违反各项纪律。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形势分析工作,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教育大学生士兵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要丰富活动,活跃气氛。要充分的利用党、团员活动日和其它一些课余时间,大力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活跃警营气氛,使部队生活始终保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分散一些大学生士兵的思想,不要让他们有太多的时间来想同一个问题,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得到稳定。此外,还要广泛开展“学习七种精神”、“站好最后一班岗”、“爱大学生士兵、赞大学生士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大学生士兵的先进事迹,鼓舞大学生士兵爱岗敬业的热情,巩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自觉遵守部队纪律和国家的法律,积极参加学习训练和执勤,营造出“在位1分钟,干好60秒”的良好氛围

篇2: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

1.你的性别:□男□女

2.你的籍贯:

3.你的学科性质:□文科□理科□工科

4.你的专业:

5.你所在的年级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6.政治面貌:□党员□预备党员□团员□群众

7.平时关心政治时事吗?

□很关心,经常与同学评论

□比较关心,常看新闻,报纸

□不大关心,只是偶尔看看新闻

8.你对开设思想政治课(思修,马哲,毛概,下同)的态度是□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不喜欢

□无所谓

9.政治课给你留下的印象是:□记忆□背诵□空泛、讲大道理□其他

10.你认为现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

□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使自己的思想更为成熟

□为今后的入党,从政奠定良好基础

□应对期末考试,拿到相应学分

□以上都有

□其他

11.你思想政治教育课翘过课吗:

□经常不去

□偶尔跷课

□从不跷课

12.你翘课的原因是(可多选)

□上课枯燥,实在听不进去

□课程没有意义,不如利用时间学习实用的东西

□社团活动和其他事物繁忙

□偶尔生病,受伤

□受寝室及其他同学影响,容易放任自己

13.你认为当前思想政治课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教材文字枯燥,理论与现实脱节

□ 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

□ 任课教师 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

□ 学生和任课教师有代沟,沟通交流比较困难

□ 学生对课程不 感兴趣,只为了应试

□紧密联系实际

14.你认为一名优秀的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应该是:

□ 扎实的专业功底

□ 课堂时事的见解交流

□ 了解同学的思想问题并给予解答

□ 激发同学的政治参与感

15.如果您对任课老师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你会:□ 主动和老师交流,阐述自己的看法

□ 期待和老师交流,但不会主动

□ 查阅有关资料,自己搞清楚

□ 和同学交流,对老师的观点进行讨论

□ 接受老师的观点,把自己的看法藏在心里

16.以下哪种授课方式你较喜欢:

□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发言

□ 引用材料和实际案例来说明书本理论知识

□ 走出课堂,开展实践

□ 分小组自主讨论,老师对讨论的结果作点评学生自学 □其他

17.您认为一下哪些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较有效:

□ 通过班级开展民主生活会

□ 通过网络论坛进行教育

□ 通过开放讲座

□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

□ 其他

18.对高校开设政治思想课的意见和建议

篇3: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

培养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良好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 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文明行为, 具备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是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产信息智能化的大背景下, 各国加大了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下面就国内外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分析。

一、国外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在国外,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实施道德教育来对全体学生 (包括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内) 的思想进行培养。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西方就开始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 近年来更是从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公民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等几方面, 对职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探索。唐政秋的《国外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趋向及启示》一文总结国外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七大趋势, 指出我国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应吸纳国外德育课程改革有效经验, 在德育课程观念、德育对象定位、德育内容等方面有所革新。万恒的《国外公民教育的实施对我国职业学校德育的启示》一文列举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四国公民教育的实施情况, 指出我国职业学校的德育内涵应向公民教育延伸, 将公民教育作为职业学校德育新的着力点, 把公民道德、公民价值、公民知识和公民能力作为核心目标, 对德育课程的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等进行相应改革, 以提高职业学校的德育效果。刘晓音、王琳、张济的《国外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研究》一文在深入剖析英美等发达国家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指出这些发达国家的职业道德理念相比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更突出“人本主义”精神, 在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上更具适用性和实效性。

总结国外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可得出以下三个特点:注重德育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强调职业道德与学生人格的融合;重视公民文明行为和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养成。

二、国内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情况

在我国, 对各级各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首要要求, 国内教育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十分丰富的。其中, 罗洪铁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论》, 刘书林、陈立思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专著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学、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阐述。在上述思想政治教育专著研究的基础上, 国内学者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 关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研究。

吴同春、王光宇、冯小亚的《新时期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一文从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主导和拓展这三方面, 对新时期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进行了探讨。此后, 王立仁、张小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探析》一文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出发, 明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为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地位打下研究基础。李嫣、刘明勇的《探究十八大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一文指出, 在十八大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 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青少年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还要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公德教育。以上研究分别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拓展、融入十八大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讨, 但专门针对中职学生这个群体, 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探讨则少有独立论述。

2. 关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研究。

李卫民的《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分别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三方面, 针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做出探讨, 指出需从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去思考怎样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李红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探析》从分析中职学生思想状况出发, 提出开展深入的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和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等建议。朱丽霞的《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分析》一文则从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总结出:价值取向偏差、法制意识淡薄、政治认识不成熟等三方面是中职学生思想中最突出问题。总的来说, 这些学者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探讨紧扣实际, 分析中肯, 提出了较有效的解决策略, 但缺乏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去分析现状然后再提出对策的系统性研究。

3. 关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

有关对策的研究分两大类, 一类是从教学模式角度提出的对策研究。王珠爱的《构建中职学校思政教学的人本模式》从人本模式的内涵出发, 探讨了如何构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人本模式。冯小芳的《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从工学结合的角度切入, 探讨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加强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类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去探讨对策。罗英的《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出建立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等三方面设想。张新光的《加强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从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现状出发, 提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运用“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内容紧密结合、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素质等五方面对策。应该说, 这些学者都结合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 提出了“人本模式”“工学结合模式”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新模式, 也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和职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情况等方面提出对策。归纳起来, 较之先前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 但仅从教学模式、教育内容两方面去探讨解决途径, 略显薄弱, 从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上去研究对策也仅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研究, 有待进一步发展丰富。

三、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研究新思考

从国内外研究情况中可看出, 我国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尽管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 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教育的现状进入到加强教育效果的对策上。但是, 系统地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出发, 针对当前这一时期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在学界还是相对薄弱的。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忽视学生特征、教育内涵不明、对策缺乏系统性、实效性等情况, 笔者认为要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需遵循从理论到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首先结合中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明晰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再详细理清当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最后从涵义和特征出发, 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 提出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只有从内涵出发, 依据中职学生自身特征, 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提出的对策才切实有效, 才能真正从实际操作层面对当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万恒.国外公民教育的实施对我国职业学校德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04) .

[2]王立仁, 张小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06) .

[3]李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03) .

篇4: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李宗玲(1964- ),女,山东日照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贸易系党支部副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广西桂林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立项)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桂教高教[2005]168号)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17-02

近几年,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比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特殊地位,采取了不少措施,投入了不少资金;另一方面,思政课的教师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艰辛的劳动。应该肯定,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思政课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的状况,2006年下半年,我们分别对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贺州学院(在校专科生)、梧州学院(在校专科生)、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共10所广西区内外高职高专院校的7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84份。

一、问卷分析

对问卷典型问题整理分析的结果如下:(1)学生对待思政课的态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状况。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思政课是抱着学校怎么安排就怎么学的态度,他们既不厌烦也不喜爱思政课。(2)在回答“学习思政课对你有何影响”时,52%的学生选择了“提高认识能力”,21%的同学认为“对活跃思维有帮助”,认为“能够帮助自己完善知识结构”的约占47%,23%的人还认为对其他方面有影响。91%的同学认为思政课对他们有正面作用,而认为完全没有作用的只占9%。9%的比例虽然不高,但相对于大学生的绝对数量很大的客观情况,就不容忽视了,因为依此推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将近600万人,9%就是50多万人。(3)有86%的同学在思政课结束后,仍对老师有印象。说明思政课教师这几年确实在教学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4)在问及上思政课的感受时,69%的学生认为对思政课的学习存在困惑。而感到困惑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学难致用”,所占比例为34%。学生的这种困惑也给思政课教师带来挑战,说明思政课如果不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现实生活和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或者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方法上的指导,就会失去大多数学生的认可。(5)问卷收集了学生在以往课堂上的反馈信息,90%以上的同学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有过愉快的经历,这主要是因为授课方式好:认为案例生动的占58%,课堂讨论的占23%,课堂辩论的占21%,讲课精彩的占39%,多媒体教学的占37%。这些信息既是对任课教师辛勤工作的肯定,同时也对今后如何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个明显的指向。(6)多数学生很在乎老师的知识面、幽默感以及思想观点的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协调好教材的知识性和教学的灵活性的关系,同时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7)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学生喜欢的居第一位的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占63%。说明学生希望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空谈大道理则不受学生的欢迎。(8)通过问卷也了解到实际上有59%的学生喜欢课堂讨论,喜欢课堂辩论和社会调查的学生占到了53%,喜欢参观工厂、企业的学生占48%,喜欢深入农村的占47%,喜欢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学生占42%,喜欢演讲的学生占31%。由此可认为,思政课教学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而以上的方式恰恰是理论联系实际最有效的,即属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范畴。那么各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如何呢?从问卷中了解到认为“徒有虚名”的占23%,30%的学生回答“根本没有”。对开展过实践教学的学校,问到效果时,43%的学生认为效果好。(9)问卷最后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你想了解社会的热点问题有什么?结果显示,想了解“腐败现象的根治和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学生有61%,“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占60%,“三农”问题的占52%,“国家统一问题”的占50%,“科技革命方面的问题”的占48%,“政治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占40%,“社会主义命运”的占37%,其他方面的占42%。而上述这些问题都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二、对策与思考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认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而加强实践教学则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为此,我们呼吁要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力度。《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中强调,高等学校思政课“要加强实践教学”,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的经费。”中央的精神也给广大的思政课教师从事教学指明了方向。

在思政课中开展实践教学,是由思政课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更准确地理解政治思想理论,提高对思政课的兴趣,更热爱思政课。其次,思政课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思政课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任务,而人的培养不仅是靠知识的简单灌输所能解决得了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更深的理解和运用。再次,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参与性、互动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大学生容易接受和非常喜爱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有更易于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现实的显著特点,并且思政课也是能够采用多种实践教学形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检验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程度,从而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解决对思政课学习上存在的困惑即“学难致用”的问题。

那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凡能使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在直接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应归属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参观考察工厂、企业活动,农村社区实地调研活动,学雷锋活动,“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属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课堂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讨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辩论,观看反映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资料,邀请成功人士、校友和知名学者走进课堂给学生作报告等,也属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因为这些授课方式的目的不仅为了让学生了解、接受知识,而且让学生在参与讨论或辩论中思考问题,明辨是非,在观看影视资料中直接或间接接触社会现实,体验社会生活,动脑思考,做出是非判断,并在积极参与中表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如何保证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实施及质量呢?

第一,提高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思政课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意识;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置于和专业课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直接关系到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问题。

第二,建立规范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和运行机制。在不脱离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思政课实践环节实实在在纳入教学计划中,有课时保证,以每门课程的1/4为宜。学分制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有学分保证,每门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1/3为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全方位、多视点地构建规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实施中,要有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部署,并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及预期的目标。

第三,提供专项经费保证,建立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基地。在校内的实践教学,对于表现突出的要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而校外的实践教学,没有经费保证是不能进行的,所以建议至少生均10元。

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使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与基地所在单位签订社会实践教育合同或协议,所在单位保证按计划接纳学生参观、访问、实践;学校也要做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或参加劳动,以便培养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的意识,锻炼服务社会的多种能力。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教师组织实践教学的能力。新时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复杂性、多样化,使青年学生面临太多的诱惑,而同时通过网络与新闻媒体,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视野也很开阔。很多时候,我们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也很难回答大学生提出的问题。

目前,很多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一直在象牙塔围绕课本,从事理论教学,没有机会深入到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社会实践中体会、感悟。所以,一方面要有计划、分批派送教师到第一线如工厂、企业、社区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实践活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问卷了解到新时期的大学生对思政课老师的要求更高,他们要求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是综合和全面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首先是知识面要宽和对社会有很深的洞察力,占71%;紧跟着是要有幽默感,占66%;经常与同学交流思想,占59%;敢说真话,占55%;品德高尚,占53%;思想能跟上时代步伐,占52%;教学组织能力强,占49%;政治素质高,占47%;普通话标准,占42%。同时,建议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不定期地兼任大学生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与大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交流与沟通,并通过多种渠道如问卷、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从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第五,建立合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合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建立,要坚持以下原则:对学生,要强化对其综合素质的考核;强调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成绩的界定采取定性与定量、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的评价要坚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因为,我们评价的目的不是为奖励提供依据,奖勤罚懒只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思政课教学质量才是真正的目标。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评价应坚持科学、全面、可行的原则。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余茂辉.“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4).

[2]尹晓敏.“两课”社会实践教学探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1).

[3]吴修荣.试析高职院校学生两课考核[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李光辉,等.重庆市高校“两课”教学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篇5: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

一、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不断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05〕19号)相继下发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及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建立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自治区党政分管领导同志直接负责,有关厅局、高校等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落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事项;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共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及时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我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件的配套文件,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专家组,初步建立了工作评估体系。每年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初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专题调研,为自治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自治区人事厅与教育厅联合表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自治区财政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专项经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会同组织部、教育厅和内蒙古党校先后举办了9期全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培训了高校“两课”骨干教师1000多人。

我区各高校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与自治区的政策、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提出并具体实施了校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办法,而且不断探索建立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不少高校成立了诸如“学生工作委员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生工作办公室等具体工作机构,配备充实了专职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能;积极利用校报校刊、广播站、电视台与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手段营造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一些院校领导努力通过深入调研、设立“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校领导结对资助贫困生”等方式与途径了解学生情况,研究解决学生的思想与实际问题;部分高校还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建立了评估和奖惩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努力增强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是加强课程建设。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各高校在全面落实“98方案”、“03方案”的基础上,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05方案”。目前为本科生开设的6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均为各校的主干课;各高校还注意结合自治区的特点,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必修课,从课时、教材和师资方面予以切实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全部使用教育部指定的统编教材,一两门课程选用自治区高校统编优秀教材。二是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一些高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内蒙古大学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领导小组,所有政治理论课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蒙语授课组制作了蒙文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形成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录相片教学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了案例教学。三是开展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一些高校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创造并充分开展了多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适应、学生可广泛参与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包头医学院五年来坚持开展实践教学课,用学生对社会观察和理解的方式开展试验型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课成绩在期末成绩中占20%。内蒙古工业大学积极探索建构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暑期实践三种实践教学模式,其中校内实践和暑期实践占2个学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在全区高校范围内开展了百部爱国主义电影巡演活动、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活动、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巡讲活动、爱国主义师生歌咏活动等。各高校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纪念日为契机,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一些高校还注重校园文化的品牌建设,形成了一批主题鲜明、针对性较强、在广大学生中影响较大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对整个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带动和辐射作用。如呼伦贝尔学院依托地域特色,发展“三少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民间广场舞、长调等具体项目建设,形成了校园文化的“特色名片”;内蒙古民族大学每年坚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节、民歌大赛、那达慕、民族文艺演出等“民族团结亲如兄弟”主题系列活动,深化了民族团结教育。

(四)着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是切实化解大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近年来,我区高校通过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力争把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如各高校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制度和措施,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各类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交、缓交、免交在内的助学体系,千方百计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我区有关部门和高校还注意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宣传教育和服务指导,积极教育和指导毕业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引导、鼓励他们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五)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各高校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不断丰富和充实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例如,一些高校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牧区开展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文艺演出、科技扶贫、义务劳动、勤工助学、社会调查、技能培训等,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部分高校在“三下乡”活动中还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另外,我区各高校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党团组织加强对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组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志愿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投身志愿者活动。

(六)有重点地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为了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我区高校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和专题培训,一些高校已形成了校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明确提出教师在政治思想、业务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许多身处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及辅助岗位、管理岗位的教职工能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形成了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优良教风,涌现出一批优秀典范。各高校还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队伍建设。不少高校在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工作外,严格按照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每班配备一名学历以本科为主、有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专职或兼职班主任。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参加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生管理、工作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为薄弱。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领导重视、工作部署、措施保障,还是从教育效果、师生及校外社会评价等方面,都可以得出结论:已建立多年的综合性大学如内大、工大、农大、科大、民大、财经学院等好于近几年升格的高职院校,公办普通高校好于一些民办院校,甚至在公办院校中,办学集中且规模适当的院校要比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布局分散的院校更好一些。

从调查掌握的情况看,我们认为:我区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薄弱,有主客观两大方面的因素。从主观上讲,一些高校教职工主要是部分领导认识不到位,对党和国家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理解不深、贯彻不力。有的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软任务,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学好专业技术就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大。于是就有了不惜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给专业课让路,不能在人、财、物等方面给思想政治教育以有力支持等行为;从客观上讲,一些高校过分注重办学条件、规模等硬件的改善与建设,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或放松了日常管理和对师生的教育。

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不明显不突出。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的任课教师教书育人意识比较淡薄。少数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在专业课堂上,消极情绪和颓废心理贯穿于课程讲授之中;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课程安排不切合实际,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不强,导致学生们不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分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缺乏足够认识,继续沿袭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局限于课堂理论“灌输”,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

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不突出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分析,有高校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教学改革力度不大的问题;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骨干教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有课堂讲授或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或政治色彩过于浓重,与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和心理特点不切合,与学生缺乏灵活多样的交流互动,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还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且现有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不利于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上的问题。因为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大增,班级容量过大,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调查后,我们感觉到,在现阶段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主要反映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为被动的客体;以课堂为中心,满堂灌,脱离实际现实;以课本为中心,学生知识面较窄,阻隔了学生广泛阅读,妨碍了学生进行深刻思考和学科研究。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由于教育者仍然沿袭计划体制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把自己当作唯一教育主体,习惯于“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浇灌式教育方法,喜欢居高临下、单向训导,视受教育者为打造的工具、填充的容器;二是一些教育者在工作中过于偏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在一定程度上把大学生的个体成长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强调对社会客观要求的适应,忽略学生个体内在的需求,忽视对学生开展包括树立公正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及公民意识等在内的主体人格教育,从而使大学生被迫迎合,参与并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减。

四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较强的针对性。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生人数占在校生总数分别已超过27%、30%,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衡量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目前,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与实施,大都重视对各民族学生教育的“普遍性”、“共同性”,忽略了从少数民族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多民族性、多信仰性、多文化性、思想心理多样复杂性等特点出发开展教育的“特殊性”,教育内容、层次不清晰,缺乏应有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安排与教材编写基本上没有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与掌握能力的考虑,缺少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详细介绍;甚至民族院校专业学习和各高校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少数民族预科班教学也不能很好地贴紧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生活实际。

在我区高校仍存在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关注不够、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高校领导者、管理者和教师不熟悉、不了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特点等,不能够比较自觉地学习掌握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及相关的工作常识,不能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认真调查研究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及变化状况,忙于维稳,重于应对上级部署的统一性任务,不能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多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少数民族教师政治理论素质、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相对落后、封闭、偏远、贫困的民族地区,由于文化基础差、知识结构不合理、语言文化环境不适应、家庭经济困难及严峻的就业形势,普遍感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压力,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焦虑、怯懦、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和竞争意识等心理障碍,这无疑增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

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力度不大。调研发现,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思路不广、办法不多、创新不足的问题。比如: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着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学习、生活和交流的现实,我区相当部分高校领导和教育者在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有些束手无策;一些高校没有能够在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建设的同时,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专题网站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显得滞后。心理健康教育重理论传授,形式大而化之,缺少对学生个体心理状况的充分了解和针对性强的引导、抚慰,时效性差,往往事后被动应对。近年来呼市地区一些高校学生精神疾患病例增加,学生殴斗攻击、跳楼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就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薄弱。我们分析,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一方面是由于相当一些教育工作者思想不解放,眼界不宽广,对新理论新知识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对工作中出现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入,尤其是对能有效推动工作的具体应用措施、办法探索很不够;另一方面也因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政治性、政策性强,又讲科学性、艺术性,工作难度大,寻求突破并非易事。

六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建设的政策措施还不到位。工作队伍、阵地设施和体制机制等建设是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障。但目前我区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力量不足且不稳定,辅导员队伍进口不顺、出口不畅,人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相当一些高校由于近些年盲目扩张升格,现有政工人员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难以腾出时间与精力做深做细工作;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缺乏系统分工,存在着交叉、各自为政和教育缺位的矛盾;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够、支持不力,考核考评制度以及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评先、选优、晋职、晋升等方面没有给予和专业教师同等的待遇,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她)们的积极性;部分高校由于整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制度与机制尚未健全完善,校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合力还没完全形成,校外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支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仍未真正建立起来;由于投入不够、经费保障不足,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设施和手段的改善和加强等等。

三、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合力。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因此,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意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引导和帮助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协作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同时,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及其他各门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建议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各高校建立直属学校领导的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校工委、自治区教育厅要继续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各高等院校做好培训“两课”教学科研骨干(尤其是少数民族“两课”师资)的中长期规划与年度安排,争取在3-5年内把全区各高校现有“两课”师资(包括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培训一遍;建立一种工作机制,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校工委(教育厅)通过组织召开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学科研工作座谈会、现场会、研讨会等,总结交流经验,研究探讨进一步提高教学教育水平与质量的问题。各高校要具体规划、精心组织,积极实施灵活、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放大课堂教育的效应。

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涵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我们要在思想深处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80后”、“90后”学生的现实需要相契合,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接受性,同时依循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内容和时代风格;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价值取向,积极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空间和成才途径;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使学生牢固树立主体性意识,切实增强主体性人格自塑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三是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文化风俗及社会背景方面的差异,照顾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需要,力争形成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应把民族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编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宣传、利用少数民族文献深化研究等,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充分汲取中华文化丰富营养的过程中,发扬光大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要反映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容,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使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历史、工艺等在校园内外广为传播和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充分交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吸引力。

四是努力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截止2009年底,全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27所,占全区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二;在校生17.33万人,占全区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9.25%;高职学生的培养已成为自治区加快高教事业发展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中的一件大事。为此,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各高职院校的实际,紧紧围绕高职教育“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开展,着重研究解决培养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过程中产生的思想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目前,要着力解决部分领导和管理者认识偏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尚未完善、教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不足等突出问题。为了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议在适当时候,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校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团委联合组织召开全区加强与改进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总结经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五是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载体及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实效性。比如,各高校要密切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一些区内外院校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普查,积极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和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做到危重人群的随访、追踪,做到简单问题能自行处理、重大问题有解决途径;再如,高校所在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各高校要努力运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是综合使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的有关地方法规,及时有效地对各种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删除,严肃查处和追究违法违纪行为,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二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实时、交互、虚拟的特点,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组织专门力量,制作思想性强、趣味性好、服务性广的优秀信息植入校园网,充分利用或组建网上新型大学生组织,开展网络在线授课、知识竞赛、视频交流等自我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答疑释惑,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充实和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六是要下大力气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首先,要在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标准和自治区明确规定的比例配强、配足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要尽快在各高校中真正建立起来,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学历学位等方面都应有具体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有关部门要制定政策准予选留、引进优秀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专职从事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尤其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聘请政治素质高、知识渊博、从事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和工作者组成专兼职网络教育队伍;其次,要通过脱岗培训、区内外学术交流、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方法加强专职政工人员的培养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政工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优秀专职辅导员经过一个阶段工作实践后,可以有计划地向党务行政管理岗位输送或向业务教师发展;第三,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党团工作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及班主任、辅导员,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创造条件,采取扩大评聘范围、增加高级专业职务岗位、破格评聘等措施,任用厚待一批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高级专门人才。

七是进一步营造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各级宣传部门、各类新闻媒体尤其是重点新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出版单位要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文化、公安、工商管理等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经营活动的管理;宣传、教育、团委等有关部门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要与各高校加强协调配合,深入研究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为了推动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建议在今年适当时机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校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团委等部门联合筹办以自治区党委、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我区高校实际,提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更卓有成效地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措施。

篇6: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总结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近年来,我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一直保持较强的吸引力,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在党的政策方针上来,同时,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观察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树立学生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处理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方面颇有建树。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及学习收获情况

近三年半来,全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打分情况如下:

年份

04-05-1

04-05-2

05-06-1

05-06-2

06-07-1

06-07-2

07-08-1

平均分

85.1

85.3

89.1

87.4

90.9

89.8

89.54

上述评分总体趋势是逐年提高,到上学期为止,平均分数比04年总体提高4.34个百分点。2006年4月,我部对全校学生抽样进行调查,了解其学习情况,共发出问卷227份,收回问卷227份。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教师上课教学优秀和良好二项——优良率(或满意率)达88.66%;认为通过学习“有较大的收获,明白了很多道理”、“有一定收获”二项合计的收获率为87.19%。虽然我们的统计是不完全的统计,但也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卓有成效的。

在学生的具体评价意见方面,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富有创造性,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曾学龙教授);“教学灵活,理论联系实际、知识面广,给学生很多教益”(徐满泽讲师);“教学效果好,纵横哲学天地,通晓人生道理”(饶异讲师);“语言生动,富有幽默感”(贺佃奎副教授)等。同学也提出一些意见,如多媒体教学不够,课件制作方面有欠缺等。

二、学生入党情况——以人文社科系为例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情况可以拿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情况作一衡量。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率高,说明学生学习情况良好。目前,全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的学生有人,占全校总学生人数的 %。

以人文社科系为例,该系06级全体学生61人,至目前为止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52人,比率为85%;07级07级共78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7人写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比率为73%,其中06级已经有3人已经成为预备党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社会实践情况

近年来,我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从03年开始,我部每年组织学生到井冈山、瑞金、延安等地参加社会实践。如07年下半年与党委组织部等联合组织大学生党员学理论征文活动,获奖的学生党员40人到井冈山参观学习。围绕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06年开始,我部按照“05方案”的要求,在全校开设了德育实践课程,这在全国高校是个创新。具体情况如下:首先,我部在信息学院03年级试点,探索了大学生德育教学的实践课程,并在试点后于

2006年正式在06级学生中全面开设《大学生德育实践概论》课程。课时安排为36课时(其中课堂讲授6课时,实践课时为30课时),共2个学分。教材是由我系曾学龙、贺佃奎、张齐学三位教师主编的《大学生德育实践概论》。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践德育,强化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及创造力,促进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提高品德、出成果并学会做人。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注重实效性,操作性。首先通过6课时的理论学习,了解德育实践的内涵与过程,增强参与德育实践的自觉性。继之,通过课外德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际体验中增强学生的德性、智慧,并培养一些相关的社会生活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要讲清楚,即把实践的目的、要求、内容安排、组织形式及方式方法向学生讲清楚,使学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参与实践。二是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参与实践。三是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具体的安排是这样的,首先,安排有关的教师对全校学生进行德育实践课的课堂教学,为6个学时。然后采取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集体组织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活动、支农活动,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也可以是自行进行的,如勤工助学、独立社会考察等各种形式,活动进行后,要求学生写出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或社会体验报告,并根据报告的质量计学分,成绩优良的计2学分;参加了符合大纲要求的实践活动量,并写出合格的体会的记1学分。教师成功指导一篇德育实践报告记6学时的工作量。

近二年来,我系先后组织了全校各年级的学生1500多人在省内进行参观、,组织了约150多名学生到省外,如井冈山、延安、瑞井、内蒙、百色等一大批革命纪念地进行“红色旅游”,组织了行政管理专业30多名学生赴番禺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校团委,也组织了大批青年志愿者进行活动,组织了数批学生进行“三下乡活动”;学生利用假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实践能力,也丰富了我校的德育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2006年,我们指导成功指导学生德育实践报告20多篇,并公开出版了反映德育实践成果的著作《教学相长育新人》(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

四、落实“05”方案对教学团队建设的促进

通过落实“05”方案,我部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如04年,曾学龙教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05年和06年学校举行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贺佃奎副教授获得一等奖,张齐学讲师评为优秀青年教师;06年和07年我校两次评选学校教学名师,曾学龙教授和刘名贵教授先后获得学校教学名师奖,07年曾秀兰副教授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奖。08年,我部8位教师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竞赛和教育成功案例竞赛中获得13项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此外,有4位教师先后评为学校优秀党员,初步形成了一个团结奋斗的教学团队。

五、存在问题

1、教学效果还不够平衡,存在波动现象;

上一篇:《全民健身,人人参与》课堂实录下一篇:教师资格认定条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