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

2024-04-16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精选5篇)

篇1: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

2015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解读: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主要包括: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学校基层的组织与协调工作。由此,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级组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班集体的建设、学生团队组织、班级教室集体的组织、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等。其中,班集体建设是核心内容,其他各项工作都围绕班集体的建设而进行。

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包括学生的一般表现、学习情况、学习潜能、兴趣特长、成长经历等,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包括集体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思想面貌、文化素养等。

(2)全面教育引导学生。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对于先进生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④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内容,是班级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日常管理包括班级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两个方面。

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和班级制度管理。其中的班级制度管理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级档案制度、班务日志、班级体育卫生制度、劳动制度、学生评优和操行评定等。

班级非常规管理主要是对班中偶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处理偶发事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控制情绪,沉着冷静;其次是了解情况,掌握分寸;最后是依靠集体,教育学生。

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指导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团支部开展工作,担任好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强化练习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A.进行个别教育 B.组建班集体 C.建立班级秩序 D.指导学生学习【答案】B。

2.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A.中心 B.基础 C.任务 D.途径 【答案】B。

3.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是()A.优等生 B.后进生 C.全体学生 D.中等生 【答案】C。

更多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见:湖南教师资格网(http://hn.zgjsks.com/html/jszg/)

篇2: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

练习题:教育史上的新三个中心是()。

A.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B.教材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

C.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答案】A。

考点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考点3: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其中,课程设置也就是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材的编写方式主要有直线式和螺旋式。

练习题:宋老师要上一节高二数学课,他备课的最重要依据应该是()。

A.历年高考题

B.习题集

C.课程标准

D.教学参考书

【答案】C。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考点4:教学原则

1.直观性教学原则: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其意义在于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2.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3.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

4.巩固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5.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6.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7.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练习题:“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真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紧密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停止。”这句话反应的教学原则是

A.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答案】B。解析:题干中“知和行又是那么紧密地联系着”体现了知和行的统一,即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的结合,故选B。

考点5:中学生心理障碍

1.焦虑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2.强迫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3.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4.恐惧症: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考点6: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练习题:李大力最近发现,正在读初三的儿子李小力难以始终保持自我一致性,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李小力个体发展危机没有处理好的阶段是()。

A.主动感——内疚感

B.勤奋感——自卑感

C.角色同一——角色混乱

D.信任——怀疑

【答案】C。解析:该同学处于中学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社会性发展理论,正处于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考点7: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由于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强,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4.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5.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7.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练习题: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现德育原则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答案】C。

考点8: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

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4.个人修养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篇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

2005年4月,教育部师范司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该项目包括培训、考试和认证三大环节,是新一轮国家级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面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由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技术应用的转折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能力建设计划的颁布与执行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引导人们从追求教育技术设施建设走向追求教学应用。在这过程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国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出台了多项执行标准,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培训工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来自参训教师方面的,如他们更多地关注专业学科知识的提高,对信息化教学缺乏深度认识;部分学员缺乏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本知识“存量”,存在一定的知识缺口,在接受新技术和新理念时存在知识障碍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绩效。但是,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培训基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训理念失准,以偏概全

部分培训存在“技术主义”倾向,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混同于信息技术培训,从而忽视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等知识的学习,造成学员只了解表面技术,而对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以及统筹协调与实施教学各个环节认识肤浅。

2. 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受条件限制,一些培训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即便利用计算机教室进行教学,多数也采用单一的形式,忽视了培训对象的异质性以及参训教师的学科背景,学员很难得到最切合实际的需要和最直接的指导。一面要求参训教师丰富教学方法,而另一面培训方式却单调乏味,参训教师如何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所变化?

3. 交流时空受限,缺乏持续性

由于培训学时有限且任务繁重,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培训者负责知识的“传”、“授”、“解”,参训者负责知识的“接”、“受”、“听”。这种缺少互动交流的方式是对参训教师已有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忽视,不利于参训教师建构面向实践的教育技术知识图式和富有认知灵活性的教育技术技能。此外,一些培训还缺乏连续性。一旦集中式培训结束,双方的交流联系几乎终止。事实上,回归校本课堂的教师对培训的理念与技术有个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实践中出现了问题却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

我们认为,解决上述培训理念、培训形式、学习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准确把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核心内涵。这里我们将从知识的视角,探讨基于知识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体系。

二、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构成与转化

什么是教育技术能力?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指运用合适的技术支持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它包括优化教学效果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等。从知识的视角考察,我们认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是教师在持续不断的教学过程中,选择、吸收、改进和创新教育技术并使其行动化的知识。

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构成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不能忽略对其微观主体——教师自身知识构成的分析,不能想当然假设教师知识构成是什么,更不能在假设教师知识构成为“黑箱”的基础上来分析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缺少对教师主体自身知识构成的分析会导致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分析缺乏主体与微观行为支持。

从本质上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自身以教育技术发展为导向的具有行动指向的知识资源,而知识本身就可以按照其潜在的可观察的行为来定义。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视为教师的一种知识,是分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微观基础。从知识分析的框架来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三个维度:(1)结构维度,将教育技术能力分解为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三个元素。(2)过程维度,将教育技术能力看成是从技术选择、应用、改进到创新的行为过程。(3)资源维度,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是一种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资源。

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分析,其发展轨迹有学习的轨迹和创新的轨迹两种。两种路径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与应用提高交错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不仅需要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培训获得,更需要通过实践来领会和感悟。

2.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从认知论的角度分析,知识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 95 8年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时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前者称为显性知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较容易地通过某种媒体、途径和方式进行交流和传播,也便于学习、研究、继承和存储使用。然而,人类知识有许多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难以用语言和文字非常容易理解地表达出来,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实现传情达意的知识传播效果。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知识即为隐性知识。

由此可知,隐性知识是属于个性的,通常隐藏在个体的经验、价值观和文化中,要依赖于自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才能获得。它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因此,要获取、编码、存储和共享这些隐性知识就很困难。虽然这种知识是隐藏的,但绝对不能忽视;因为隐性知识代表了一种理解和顿悟能力,本质上是知识创新的来源。

3.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基本模式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1994)认为,隐性知识的获取实质上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并提出了两者相互转化的四种基本模式。

(1)社会化模式: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社会化是指个体间共同分享彼此的隐性知识,进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由于知识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个体间传播,因而这是一种获取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师传徒授就是个体间共享隐性知识的典型形式。

(2)外化模式: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外化是指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表达成显性的概念的过程,从而在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传播。通常采用类比、隐喻、假设、归纳等描述手段体现隐性知识。倾听和深度会谈是推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重要工具。

(3)综合模式: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综合是把外化产生的概念转化为一个知识系统,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行排序、分类、综合,使显性知识得以整合提升,组成一个更加系统化的知识。在综合的过程中,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

(4)内化模式: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内化意味着新创造的显性知识(组织知识)又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内化的实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个体将观察学习到的新知识纳入到个人的认知结构中,不断积累、拓展和重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团队协作是新知识内化的有效方法。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化、综合和内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知识的传递,并最终又产生了新的隐性知识,由此形成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转化过程。

三、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促进知识转化的策略

知识的存在方式有两种:一是个人知识,二是社会知识。个人知识是社会知识的基础。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原有的知识积累,通过学习行为来构建知识体系。同样,学员在教育技术能力的构建过程中,必然伴随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的交互与转化。建构主义认为,学员的学习是意义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多次转化过程。后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习是一种知识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讨论、交流、协作和评价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互动环境的生成是知识转化的关键环节。

1. 创设隐性知识生成与转化的教学情境

隐性知识是知识拥有者内在的知识与能力。学员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来感悟、传递和转化。因此,学习环境的情境设计在知识的转化中尤为重要。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总是基于情境的,在个体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构建起认知体系。实际上,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着大量隐性知识。它们不仅来自于主讲教师,也广泛存在于参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一线教师大都拥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设计环节也有一定的把握,这些潜在知识的挖掘,会对其他学员产生启示作用。通过精心的问题情境创设或以案例教学为载体,并结合课堂讨论、师徒式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使学员的学习得到深度体验,更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与转化。

2. 构建教师与学员学习共同体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坚持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寻求方法论上的提升与突破,提高学员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的认识,特别是关注培训教师与学员间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共同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即社会强化和信息交流。前者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学员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以维持其持续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后者则通过学员与培训教师、同伴间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分享他人观点,反思个人策略,有利于多角度地理解问题,从而促进隐性知识在学习共同体内的流动与升华。

3. 营造支持多元化学习的社会空间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系统的知识工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培训与教学工作实践共同营造多元化学习与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社会空间。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根据参训教师的学科、技术能力和需求,进行分层次教学设计,提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差异化培训方案和实施策略。通过教学案例体现教学设计者的隐性知识并使其外化,缩短教学情境与参训教师教学实践的差距,提炼与升华教师的实践感悟,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多元化学习的社会空间中循环提高和持续发展。同时,强调培训的可持续性,在集中式培训结束后,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跟踪参训教师,使其获得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中小学教师拥有教学一线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及教学实践中的大量案例,这为其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训机构需要准确领会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内涵,采取灵活多变、因势利导的培训方式,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和经验,营造一个协作交流的环境与气氛。这无疑有助于个体和群体对知识的获取、学习、共享、应用和创新,形成合乎教育技术规律的知识图式,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芒等.IBM重塑教育:面向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师培训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6(4):70~75.

[2]Michael Polanyi.Study of Ma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3]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结合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戴心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3):25-27.

篇4: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

一、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目的是使得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特点

1、自愿参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以自主选择为原则的。课外活动的参与与否,参加哪一类活动,这些都是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各方面的条件来自主选择的。

2、形式灵活

课外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项目众多且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参与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指导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甚至是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活动质量的检查评定方式也很灵活、如汇报演出、娱乐竞赛、成果展览、举行讨论会和报告会等。

3、内容开放

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更接近现实,富有新鲜气息。因此,课外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生活领域,比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

4、自主活动

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大多是学生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组织、自主开展的。因此,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5、综合性

课外活动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它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智力才能的机会。

6、兴趣性

课外活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吸引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三)课外活动的教育作

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报告和讲座

这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文化艺术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一种形式。

2、各种集会

群众性集会能迅速有效地传播知识和思想,形成一定声势,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校的集会一般有:革命节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的群众性集会,与科学家、作家、英雄模范的见面会,文史、数理、科技等等各种科学晚会,纪念性的、知识性的、娱乐性的诗歌朗诵会、音乐欣赏会、文艺表演会,等等。

3、各种比赛

体育竞赛、学科竞赛、智力竞赛、书法比赛、科技表演等等,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群众性活动。

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参观重大建设项目,祭奠烈士陵园,参观各种纪念馆、展览馆,访问革命老人、英雄模范人物,调查社会民情、建设成就以及各项改革,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等。

5、杜会公益活动

帮助孤寡老人,军烈属料理家务,宣传交通安全,维护公共秩序,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扩大与社会、与群众的接触,产生情感交流,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尽责的思想,形成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

6、墙报、黑板报

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进行时事政策宣传,表扬好人好事,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小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条件组识的人数不宜过多,成员应是对这项活动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要确定专人指导。

这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学科小组

按照学科建立的各种兴趣小组。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

2、技术小组

这是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这些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知趣爱好,培养他们成为科技队伍

3、艺术小组。艺术小组有音乐小组、舞蹈小组、乐器小组、喜剧小组、美术小组等。这些小组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

4、体育小组。

(三)个人活动

这是学生在教室指导下进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例如阅读各种书籍,独立观察实验,制作玩具模型、进行艺术创作,等等。这种活动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

三、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

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

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篇5: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分析性本能决定论,主张把现实社会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强调研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关心人的本性、创造性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对人性的看法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想动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充分发掘人的潜能、追求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等观点,迎合了“二战”后美国当时的时代精神发展的需求。其次,美国社会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面临着许多尖锐的矛盾和严重的异化现象,特别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加以解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正是代表了一种对“科技中心主义”的反省,代表了美国心理学界对时代精神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再次,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变迁、心理冲突与价值观的危机,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模式。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1)人性论、人道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人性论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

(2)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都受到了现象学的影响。马斯洛指出,现象学方法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的个体心理现象。由于现象学更强调自我的内在感受,因此现象学方法应成为心理学所适用的方法。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也是以现象学为基础的。

(3)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本体论上显著地影响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而且也出现了以罗洛•梅为代表的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分支。

(二)马斯洛与康布斯的学习理论

1.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主张,学习不能由外铄,只能靠内发。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习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的任务只是辅导,学生本身自然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不过,教师的辅导有当与不当之别。辅导得当,学生会因学习而成长;辅导不当,学生反倒因辅导而萎缩。

2.康布斯的学习理论

康布斯认为,个体的行为基本上是由他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觉而定的。认知心理学家所指的知觉是理性的,是学习的基础,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知觉解释为个人对其所知觉到的对象产生的一种感受,是感性的。这一点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突出之处。

对于知觉与行为的关系,康布斯等人认为,不同的人既然对同一事实产生不同信念,该事实对不同的人自然也就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只从行为表现上去加以矫正,而必须设法改变他们的知觉或信念。

上一篇:巴音布鲁克草原导游词下一篇:怡亚通公司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