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仁读后感

2024-04-11

亲仁读后感(共10篇)

篇1:亲仁读后感

亲仁读后感:

“亲仁”,亲是亲近、学习的意思,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有人生境界、有情操的人,这是讲择师。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好同学。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好同学能够彼此互相提携、互相提醒。只有这样,我们一生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乃至敬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

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会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每天身旁都是狐群狗党,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变得愈来愈粗俗、低级、下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良师益友的提携。只有亲近仁德之人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抉择,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假如没有做对抉择,那人生会愈走愈沉重,所以“亲仁”非常重要。中国古人说:“天地君亲师。”这是因为人伦大道,必靠师而传承,无师则人道衰,故师的作用等同于天地。友以辅仁,亲近良师益友,才能学有所成。人应当有博爱之心,爱一切人,但首先是亲近有仁德之人。它告诫我们,人的内在一定要有道德作为基础,用圣贤人的这些智慧,来巩固我们内在的道德思想及修养,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使自己在种种诱惑面前能把持住而不受干扰。如果没有得到这些熏习的话,在当今社会,一不小心把持不住,就有可能陷进去而自己都不晓得。尤其是沾染上赌博、色情等一些不良的习气,可以让你一辈子堕落下去,危害相当之大。所以,我们不可一日远离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读圣贤书。

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

所以,《弟子规》在“亲仁”部分,首先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圣人毕竟很少,但是我们还应该努力处处韬光养晦,处处给人家余地,虽然不可以变成圣人,但至少可以变成一个时时能替别人设想的人。时时刻刻,记住圣贤的教诲,不可以松懈,那么我们的人生才会向更园满的境界发展。当我们不亲近那些仁者,那么身边就会多一些小人,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由平静变得浮躁。

什么样的人才是有仁德的人呢?

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者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第二,这个人应该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克己复礼,你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个人的想法,根本不管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这是不行的。

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修养。

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智,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你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你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这样还不够,同时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中的和谐、平稳、雍容这样一种境界,不能走极端。

泛爱众读后感

凡是人,皆需爱”无论权势、贫富,就算乞丐,我们也要尊重,因为我们生活“天同覆,地同载”。我们的才华和品行怎样,是应从别人身上发现的。“才大者,望自大”,“行高者,名自高”。我们有才能,“勿自私”,有人对你有仇,应“报怨短,报恩长”。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朋友间,不能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别人对自己说的秘密,应守口如瓶,“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面对别人的错误、缺点,应及时给予他建议,不然“过不规,道两亏。”对他们的不足和坏处,不能宣传出去,否则“疾之甚,祸且作”。

当我们要求他人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作用于别人,改变的却是你自己,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所以永远也不要以势压人、以权压人,虽然你能得到别人暂时的屈服,最终毁灭的却是你自己。

篇2:亲仁读后感

《弟子规》亲仁篇教导我们,同样的人,品格优良是不一样的,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弟子规》亲仁读后感

“亲仁”,亲是亲近、学习的意思,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有人生境界、有情操的人,这是讲择师。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好同学。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好同学能够彼此互相提携、互相提醒。只有这样,我们一生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乃至敬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

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会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每天身旁都是狐群狗党,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变得愈来愈粗俗、低级、下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良师益友的提携。只有亲近仁德之人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抉择,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假如没有做对抉择,那人生会愈走愈沉重,所以“亲仁”非常重要。中国古人说:“天地君亲师。”这是因为人伦大道,必靠师而传承,无师则人道衰,故师的作用等同于天地。友以辅仁,亲近良师益友,才能学有所成。人应当有博爱之心,爱一切人,但首先是亲近有仁德之人。它告诫我们,人的内在一定要有道德作为基础,用圣贤人的这些智慧,来巩固我们内在的道德思想及修养,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使自己在种种诱惑面前能把持住而不受干扰。如果没有得到这些熏习的话,在当今社会,一不小心把持不住,就有可能陷进去而自己都不晓得。尤其是沾染上赌博、色情等一些不良的习气,可以让你一辈子堕落下去,危害相当之大。所以,我们不可一日远离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读圣贤书。

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

所以,《弟子规》在“亲仁”部分,首先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圣人毕竟很少,但是我们还应该努力处处韬光养晦,处处给人家余地,虽然不可以变成圣人,但至少可以变成一个时时能替别人设想的人。时时刻刻,记住圣贤的教诲,不可以松懈,那么我们的人生才会向更园满的境界发展。当我们不亲近那些仁者,那么身边就会多一些小人,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由平静变得浮躁。

什么样的人才是有仁德的人呢?

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者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 第二,这个人应该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克己复礼,你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个人的想法,根本不管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这是不行的。

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修养。

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智,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你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你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这样还不够,同时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中的和谐、平稳、雍容这样一种境界,不能走极端。

弟子规:亲仁

作者:李毓秀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译文

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著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

如果是有仁德的人,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又不讨好他人。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是再好不过了,这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著减少。

篇3:巧学读后感

习作课上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提示, 了解什么是读后感以及写读后感的作用。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读后感, “读”是基础, 只有仔细阅读, 认真地思考, 深入地感悟, 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 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 才能写好读后感。“感”是重点, 要着重写自己的感受, 而不是过多地重复作品内容。其次引导学生赏析范文。看一看这篇范文是如何写好读后感的, 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读后总结出来了作者写原文的内容只有一段, 而写自己的感受却写了两个自然段, 说明写读后感要以“感”为主。还有的学生发现作者结合了前些年香港的拍卖会来写, 引用相关的资料写读后感更有说服力。

这一篇范文虽然让学生对读后感有了初步了解, 但还是不能让学生对读后感有充分的认识, 到写的时候, 难说不能运用自如。最后我布置学生周末在家阅读有关读后感的范文, 并写读书笔记。周一回校后我没有收上来面批, 而是做了一个特殊的游戏。

二游戏法

游戏第一步, 请拿出一张纸写出你周末在家阅读的读后感文章的题目, 并思考你从这些范文中学到了哪些写读后感的方法, 三分钟思考后交流。刚开始几个学生交流的都是读书的内容, 我想在写作中肯定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及时纠正“读”是基础, “感”是重点, 之后学生就开始交流写作方法。学生结合自己所读内容概括出写读后感的方法, 每概括出一种学生就到黑板上写出。最后学生概括出六种写作方法。我不得不佩服学生们的学习思考能力, 他们竟然概括出了六种方法。 (1) 张××发言:“我读的是《太阳请假的时候》读后感, 作者用讽刺幽默的语言从太阳请假联系到人们的请假, 批判了当前的不良风气, 用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写作方法。” (2) 高××发言:“我读的是《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作者先用精练的语言感慨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又选取了给读者留下印象最深的鲁滨逊在孤岛上这一部分写自己的感受。我学到了可以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读后感。” (3) 王×发言:“我读的是《在艰苦风暴中诞生》读后感, 作者先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用了一个过渡段, 过渡到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 最后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学到了写读后感时可以用过渡段或过渡句由写书的内容过渡到写感受, 还可以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4) 潘×发言:“我读的是《简爱》读后感, 作者读《简爱》和中国的《红楼梦》作比较。我学到了找同类作品作比较的方法写读后感。”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 在轻松的氛围中, 学生把写好读后感的方法铭记于心, 结合例文运用自如。

游戏第二步, 你打算写哪本书的读后感, 打算怎么写, 用哪些方法, 请写出来。做好这些准备之后, 学生选择一本读过的最喜欢的书开始动笔习作。

其结果在预料之中, 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能比较清楚完整地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 并能运用到上述的一种或几种写作方法。只有几个学生还是存在习作内容“读”的多, “感”受少。这与以往的读后感习作教学相比, 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习作教学需要教师扎实地一步步做好引导, 帮助学生建立充足的感受、经验, 学生才能写出好习作。

三摘录几篇学生作品片段

盖××:读完《蓝色的海豚岛》这本书, 我感到阿申人的可恶, 对卡拉娜的怜悯。卡拉娜的作为令我惊叹, 她居然能够独自生活十八年, 如果以现代的小女孩来对比的话, 那可想而知。十八年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遥远的, 我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过后, 有感而发。我对卡拉娜有怜悯, 更多的却是赞叹。卡拉娜太了不起了, 以十八年的生活作为磨炼, 创造了第二个“鲁滨逊漂流记”, 这更显出了卡拉娜的勇敢。

盖××:读《孩子们的秘密乐园》。这本书从一开始读, 美丽的文字就宛如一股甘甜的泉水流入我的心田, 而且写的恰恰是我们的心里话, 恰恰是我们对动物的热爱, 让我们感受到亲切, 像和一个朋友在谈心。

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现在许多孩子的家庭条件优越, 所以得不到磨炼的机会, 一个人要想有成就, 首先就要磨炼, 然后要接受各种考验, 要具备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如爱迪生那句名言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篇4:《论语》读后感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很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出息。一天,他听见有人对自己家的孩子说:“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钱不读书,别跟他学坏了。”他听了后收到深深的警醒,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发奋读书,做了一个有用的人。

是啊,我们要从小严格约束自己,广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放纵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这个暑假,我没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学习,每次都是在妈妈的再三提醒下做作业、看书。我又想到,我的一个姐姐在常熟市重点中学1200名学生的入学考试中考到了第2名,而她的妈妈却向来不太管孩子的学习,我对姐姐的聪明刻苦佩服不已。而妈妈却说,姐姐能取得好成绩,都是靠自己的勤奋与自觉。她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妈妈也只让她自己学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姐姐自己抓重点、做练习,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我想,如果我也像姐姐一样学习,我会不会也会有她那么好的成绩呢?

故事里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姐姐通过自己的勤奋、自觉取得好成绩,而我却仍然事事靠老师、靠家长,总希望别人推着自己前进。可现在我明白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能靠老师、靠家长,只能靠我自己、靠我的努力、靠我的勤奋。我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及时改正错误,自我约束,奋发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5:亲仁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1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

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还有一句印象较为深刻的“心眼口,信

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应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比坑定写信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原来是这意思。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平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

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弟子规》读后感(12)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

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

求衣服的卫生;一个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财务一部 李悦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为《弟子规》。全书采用了“弟子入则孝,出则剃,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述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表达了古人先贤于人之本性的要求:孝顺、友悌、严谨、诚信、爱心、仁义和好学。我从身边的实际出

发,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贤的教诲编成的行为规范。首先,它倡导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讲究信用。入则孝。我想每个人都应从内心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珍贵的生命,呵护我们长大,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无微不至。相比之下我们能做的总是太少,尤其在我们长大后,不再依赖父母,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就开始慢慢忽略他们的关心。但通过研读弟子规,这本书又将我们带回到最初,为人子女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的叮咛要用心记牢,不应怠慢拖延;父母的教导应恭敬地聆听,虚心接受;遇事与父母商量,不擅作主张。关爱父母,像年幼时他们照顾我们那样。

出则悌。是圣贤教导我们,要爱护晚辈,尊敬长辈,外出要友爱朋友关心他人。与人相处不应斤斤计较,这样怨

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应包容忍让,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出门在外,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恭敬礼貌;工作中,对领导要尊敬有理,不卑不亢,与同事团结一致,主动帮助他人,共同努力完成工作。

谨而信。我们要时时刻刻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会帮助我们免掉许多坏的习惯,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圣人们告诉我们这个“谨”,就是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严谨,小心行事,做事之前要先计划,选择最有效率的方法。俗话说的好,先思而后行,有条理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生活上也一样,同样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个人起居饮食要有规律,保持健康的身体。与人相处要信守承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遇事不慌张,面对困难不退缩、不逃避,也不草率行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生活上的强者。

泛爱众。其实就是前面说到了的要

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以恭敬、谦卑为原则,做到不自私自利。不嫌贫爱富,以平等心态待人接物。同时在工作生活中,不说人是非,不揭人短处,要尊重同事朋友。

最后《弟子规》中还写到“余力学文”。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多学习。尽管我们已经走出校园,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余力学文”告诫我们要利用好自己的多余时间精力,尽可能的多去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尤其是作为一名财务人员,要有过硬的财务知识以及专业的账务、报表处理技能,同时不断学习新发布的财政法规,税收优惠法规,并学以致用。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弟子规》,使我感触很深,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了做人的本份。在生活中孝敬友爱、慎言慎行、诚信仁爱,并身体力行,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我要以弟子规中的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到最

好,做一名优秀的员工,更好的为我们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弟子规读后感(2)

《弟子规》读后感 来源:/z/zuowenwang/

父母教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我就有这样的事例:在我出去玩时,妈妈总是让我小心一点,可我总是不听,结果在我过马路时,被一辆电动车压着了腿,幸好没有骨折,只是青了一大片。回到家,给妈妈说了以后,妈妈是又心疼又生气。责备了我一番,我记住了,妈妈很高兴。

我从那件事以后,再也没有不拿妈妈的话当不会事,妈妈自然很欣慰,我这个做女儿的也很高兴。我记住了孔圣人说的那一句话了。读后感--弟子规

恭敬深读《弟子规》

《弟子规》这本书是青少年诵读经

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若能恭敬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匪浅。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的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应该多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感觉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回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也没有对他们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依百顺,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我们觉得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怪他们,讨

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认为,一方面,作为子女,就应按照《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去做,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作为孩子的父母,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味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的最大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非常深,因为这

几点也是我在学习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老师布置做的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愿意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老师请教,含糊了事。这几种错误都是

我经常犯的,这样学习的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老师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学习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时时刻刻用这本书鞭策自己,并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其实我觉得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我们处处在感恩,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责罚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就让我怀着一颗恭敬的心写完这篇文章吧,抬头看看,《弟子规》散发的璀

璨光芒照亮了前方。《弟子规》读后感(11)

《弟子规》读后感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里面使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快不能慢。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地听。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顺从。我想:做人不正要这样吗?想到这里,我就回忆起那件事。在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很爱哭的孩子。有一次,我想用舌头在冷冷的铁杆上舔舔,那滋味很不错,爸爸看见我在弄,马上抱起我,叫我不要,会把舌头弄流血的。我不听,趁爸爸妈妈午休的时候又那么做,我把舌头的前半部分舔在铁栏杆上,刹时觉得舌头万般疼痛,心想不好!我刚想缩回舌头,可办不到了,舌头被冻在铁栏杆上了,这时我急了,在那里大哭,爸爸听见了,拿起一杯热水噗的一声,浇在我舌头附近的铁栏杆上,冒出了一股热气。我把舌头摘下来,弄得满嘴是血,妈妈说:小纯,爸爸妈妈说过的话以后就要谨记在心了。这件事都怪我不听爸爸的话。

做人就是得这样,听父母的话,正所谓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由此,我们也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教了我们许多道理,关心,照顾了我们一辈子。让我们也关心他们一点,尊敬他们一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回报父母的这份情。《弟子规》读后感

在我的童年的时候,原以为女儿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得听从我的指挥,听从我的命令任我摆布。自从我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父母对我的爱,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马上坐在椅子上,从不过问父母的感受,还大声的叫:“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

来时,我没有及时接应,只是说:“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可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坏习惯更多,一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来指点迷津,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会儿就直叫他们名字。可学了《弟子规》里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从此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弟子规》的读后感(OK)

《弟子规》读后感

14服装 巫运妙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

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他从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往,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他将会使你受益匪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他必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他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的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了《弟子规》后,在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的父母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他们都想方设法的满足我。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自己都觉得是应该的,有

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啰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在一旁的父母听见了,多难过呀。作为子女的我们,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长大成人的父母。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吧!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岁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匪浅。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不足的地方。如有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

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

篇6:弟子规「亲仁」篇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弟子规译文和小故事(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译文] 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品行一般的俗人多,品行高尚的仁者少。

[小故事] 三国时有一个叫王烈的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威望。 有一个人偷了别人一头牛,被失主捉住了。偷牛的人说:“我一时鬼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你怎么罚我都行,只求你不要告诉王烈。”这话传到王烈听了,他立即托人赠给偷牛人一匹布。有人不理解,王烈解释道:“做了贼而不愿让我知道,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我送布给他是为了激励他改过自新。”后来,这个曾经偷牛的人果然金盘洗手,而且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好人。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译文] 真正品行高尚的人,大家都敬重他;这样的人说话没有忌讳,也不去谄媚讨好别人。

[小故事] 萧衍是我国历史上南朝的一位皇帝。在萧衍即将当皇帝的时候,人们见了他都歌功颂德,萧衍自己也志得意满,十分高兴。但这时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他见了萧衍即不恭维,也不拘束,给萧衍行礼后,转身就走。萧衍见此情景,沉默了好大一会儿,然后问旁边的官员:“这位年轻人是谁?”手下人告诉他这个人叫谢览。萧衍记住了这个名字。他对这位年轻人不卑不亢、坦然自若的样子很赞赏,决定重用他。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译文] 能够亲近品行高尚的人,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道德品质会一天天提高,过错会一天天减少。

[小故事] 孟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相传他小的时候,孟母为了教育他,曾经三次搬家。最早,孟轲家住在一片墓地附近,孟轲经常模仿出殡的场景。孟母怕孟轲误入歧途,就把家搬到了人多的集市上,孟轲又开始学着隔壁的商人杀猪卖肉。孟母十分担心,又把家搬到了一个学堂附近。从此,孟轲就跟着私塾里的先生专心学习礼仪,学业不断长进,孟母终于满意了,便长期定居下来。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译文] 不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对自己有莫大的.坏处;如果品质恶劣的小人接近你,不管什么事都会办坏。

篇7:弟子规亲仁篇解释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篇8:《论语》读后感

细读《论语》,会发现当中的每个句子都饱含着智慧。孔子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劝勉世人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学习事物,切莫不懂装懂。他也十分赞赏善于思考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味的学习但却不思考其中道理的人,将不会领悟到书中的含义;只凭空想却不认真学习的人,也不会有所收获。因此,学习与思考要紧密配合,才能有好的结果。

孔子乃是大众公认的孝子。他不仅关爱人民,也非常孝顺长辈。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孔子说:当他的父母还存活时,要经常观察他们的志向;当他的父母离世时,要考察他们的行为,如果他对父母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就可以说尽到孝了。子曰:“今之孝者,谓之有养。至于犬马,皆为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顺不只是让父母在物质上享受,而是让父母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孔子说:孩子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必须谦虚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说话谨慎且诚实,广泛的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卫灵公·第十五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劝勉世人凡事都必须沉得住气,以免因小失大。是的,忍是一种眼光,是一种胸怀,是一种领悟,是人生的技巧,更是一种智慧。现实生活中,人在面对难题时,都会咬紧牙根,以免酿成大错。能忍的人,往往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不能忍的人,往往最后都不能成大业。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能忍则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因为能忍别人不能忍的,才能成就别人不能成就的。只要我们学会忍耐,便能够走向成功,何乐而不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完《论语》后,使我对至圣先师孔子充满敬意和佩服。我也立志要视孔子为榜样,他像一位谆谆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师,教会了我许多待人处事的大道理。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但仍能深深地烙印在世人的脑海里,像太阳一般,在茫茫人海中,闪着无穷的光辉!

篇9:亲仁读后感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的是《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家可能对这句话比较熟悉,在康熙年间,有一位叫做李毓秀的秀才以这句话为总纲领,编写出了一部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训蒙文》,也就《弟子规》,三百年来《弟子规》已成为启蒙养正,教育后辈的最佳读物,这句话也被大家所熟识。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1)弟子:指圣贤弟子,具体而言指孔门弟子。(2)入:指在家。

(3)出:指外出拜师学习。(4)悌:指敬爱兄长。

全句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弟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要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断从中觉悟,圆满自己的德行。

这一章孔子讲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入则孝,出则悌”:孝悌之义,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讲的都是伦理亲情之爱,要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这是做人的基本。

第二个层次,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走到社会上,则要言语谨慎,笃诚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博爱众人,还去亲近1

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一个人做到这些,他就走出了一己之爱,能够有天下大爱,他就能为社会做更多事,走得更远。以上两个层次都做到了,孔子才提出第三个层次,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要是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在这里,文、行是合一的,指自己去力行圣贤教诲。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层次是不断递进的,孔子首先要求的,是对父母兄弟的血亲之爱,做到行孝悌;然后发展到对天下苍生的仁爱,做到“谨、信、爱众、亲仁”,培养出良好的德行后,再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教化自己,达到更高层次的进步。实际上,这是孔子指出的一个人人格成长的正确过程,“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七事具备,方以为人,这七事做到了,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个“人”,要先立德学做人,然后再学习知识技能。而立德,首先要做的的是一个孝,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做不到这个孝,之后的一切都失去起点,无从谈起。知众书记说过,《论语》中的最核心思想就是孝。那么究竟什么孝?我们怎么做才是孝?孔子的学生也问过孔子这样的问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游去问孔子,什么叫做孝啊?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父母就可以了。但是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而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孝顺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反问。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遇到事情,年轻人替父母去做,遇有酒食,让给父母,但是仅仅这样就算是孝吗?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反问。

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孔子都铺陈了一些大家普遍认为是“孝”的行为:好好地养着父母,有什么好吃好喝的让给父母,有什么劳顿自己担当,但是,孔子都反问了一句,这些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这些就是孝吗?

孔子究竟认为什么是孝?在另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孝经》中,孔子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孔子说∶“对父母双亲的侍奉,平日里要言行恭敬;在奉养时,要和悦愉快;父母生了病,要焦急忧虑;父母去世了,要悲痛哀戚;祭祀先人,要庄重严肃。以上五件都做到,则才有资格可以称得上是孝了。”

那么孝只是对自己的父母双亲的情感吗?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2006年有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入选了感动中国,她叫林秀贞。她的故事很简单,在她30岁那年,有一次给邻居送饺子时,发现大冬天,没有儿女的两位老人正坐在冰凉的土炕上喝凉粥,于是就和他们说,以后我来养你们。

两位老人一开始都没有太在意,但是林秀贞却真的从那天开始,每天都去他们家,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就这样过了四年,有一天老奶奶忽然拉住林秀贞的手,塞给她两盒安眠药,原来这安眠药是老奶奶想留到自己和老伴儿动不了的那天吃的,但是经过四年,老奶奶相信林秀贞会给他们养老送终,才把这药交了出来。这件事对林秀贞触动很大,从那之后,林秀贞又先后赡养了村里六位孤寡老人,时间最短的7年,最长的26年,全部养老送终。而当别人问林秀贞是如何坚持照顾老人三十年时,她的回答出人意料的简单:“我母亲怎么伺候我姥爷和姥姥,我都是亲眼看到的,我就是学着做的。”感动中国这样评价林秀贞:“用三十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林秀贞这里所做到的境界已经可以说是仁爱了,但是这仁爱实际上正是孝的一种延伸,她最初的起点,不过就是一个普通农妇的孝敬之心-把别人家的老人当成自己家的老人,如此而已。现在,我们可以给孝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了。

孝:是发自我们本心对父母的爱。我们行孝,不仅要好好赡养父母,更要理解他们,尊敬他们,让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同时我们还要把对父母的这份爱推及到社会上,用一颗本真的孝仁之心来爱别人,来做人,做事。--也就是做到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而这,正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基本。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李毓秀选择这一章来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是因为这一章教的是为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小孩子学好学懂这一章,才能正心,否则心不正,修身、齐家、治国就都成了一种空谈。反倒是今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片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培养。在我们周围经常能听到年轻人对长辈这样说“哎呀,你真笨,这些都不会”,而这样的话,实际上正说明了年轻人心中的傲慢在增长,仁慈之心在萎缩,知识在增加,智慧却在消散。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到硕博毕业,读了很多书,可是许多人却忘记了做人的根本是孝悌谨信几个字。还是让我们再来看看孔子的这句话吧,在这看似极简单的道理中,停下我们略显浮躁的脚步,从为人最基本的环节出发,滋养初心,回归生命的本真之意。

篇10:《兄弟》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余华的作品是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第一次读就觉得文字朴实但情节却太悬乎,多读两次,试着将自己作品的场景中,才发觉别有洞天。余华有时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以经常看到他发微博“抱怨”这“抱怨”那,总以一种极其讽刺的文字发泄或许也是警醒。

后来,再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在地摊上看到厚厚的一本余华作品集,花了20块钱将这本盗版买回来。首先读的是《活着》,读了十多页才发现跟自己喜欢的一部电视剧《福贵》的情节很相似,再一看,主人公名字都一样,百度一下才发觉《福贵》是根据《活着》改编。考虑到对观众的影响,还是删改了许多,毕竟,“文革”那段历史没人敢去“深究”。甚至,主写“文革”的电视剧也屈指可数。后来,《活着》被张艺谋拍成了电影。前些天,看到新闻说又在北京被拍成了话剧。余华后来在微博里说一些作品被改的不满,他带讽刺的引用了拍话剧那个导演的一句话“话剧《活着》以一种天马行空的方式忠于原著”,但他肯定了袁泉饰演家珍的真诚。

回到《兄弟》上来,看完了上部,可以说是非常感人。李兰丈夫死了,宋凡平妻子死了,各带一个儿子,两个命运如此相似的人,带着各自的“拖油瓶”,在世俗的鄙视下,走到了一起,李光头和宋钢两个性格如此不相容的人也竟然情同手足。宋凡平和李兰的爱情,借一句话来说就是:李光头这样的传奇(后来的巨富之路)在中国比比皆是,而宋凡平和李兰的爱情绝无仅有。所以很少写爱情的余华自认为在《兄弟》中,他写下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每个人的爱情,都必定与时代相连。余华说:“文革”那个时代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一直是夫妇父母之间的背叛和出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是空前团结的,就像我的小说里一样,有一男一女,他们互相需要,相依为命,缺了对方就活不下去了,这样的爱情非常实,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永远,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年代,谁缺了谁都没啥大不了,是不可能产生美好永久的爱情的。”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爱情最深刻,一种是相濡以沫,一种是相忘江湖。无疑,余华笔下的爱情属于前者。 然而,在一切都看似完美的时候,“文革”袭来,一切都变了,宋凡平被当成地主被批斗,为了去上海接李兰出院,宋凡平“逃跑”了,然而在车站,却被六个带着红袖章的人活活打死,摆在路上。李兰回来,得知宋凡平死了,六年没洗头,因为在刘镇,丈夫死了应该一个月不洗头,没有人知道李兰对宋凡平的爱有多深。七年后,李兰也死去了。李光头和宋钢成了两个孤儿,宋钢答应过李兰,他会好好照顾李光头,剩最后一碗饭了让李光头吃,剩最后一件衣服让李光头穿。。。。。。李光头也对宋钢说过,“即使天翻地覆慨而慷了,你也还是我兄弟”。他们是兄弟,仍然是,一直是。后来,宋钢和林红结婚了,那个李光头日思夜想的女人,李光头和宋钢从此恩断义绝,可是两个人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永远把对方当兄弟。一想起儿时的悲惨,以及后来一家人的欢乐,依然想着对方,记忆还在,感情就还在。小说中有个情节就是李光头在县政府大门口“静坐示威”,穷困潦倒,被认为是收破烂的,宋钢看到了他,将林红给他的他舍不得花的钱和粮票给李光头,李光头竟然理所当然地接过钱。读到这里,我没觉得李光头有多无赖,而是深深地被他和宋钢之间的这种感情打动,他们的默契已经不需要拘束,不需要客气,理所当然才是他们兄弟情谊的体现。我也为自己生活中有这样的兄弟感到幸福。

上一篇:《盆栽》课教案下一篇: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