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

2024-04-29

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共8篇)

篇1: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按计算机联网的地理位置划分,网络一般有两大类:广域网和局域网。Internet网(因特网,许多人也称其为“互联网”)是最典型的广域网,它们通常连接着范围非常巨大的区域。我国比较著名的中国科技信息网(NCFC)、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中国公用经济信息网(CHINAGBN)都属于广域网。局域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例如:你所在的机关电大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个局域网,我们通常也把它称之为校园网。局域网通常也提供接口与广域网相连。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计算机-终端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信线路连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资源进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到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这种以单个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在主机之前增加了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用于处理终端的通信信息和控制通信线路,并能对用户的作业进行预处理,这台计算机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也叫前置处理机;在终端设备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一台集中器(Concentrator),终端通过低速线路先汇集到集中器上,再用高速线路将集中器连到主机上。

2、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连网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使用本地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 ISO 制订了OSI RM成为研究和制订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基础。各种符合OSI RM与协议标准的远程计算机网络、局部计算机网络与城市地区计算机网络开始广泛应用。

4、网络互连阶段 各种网络进行互连,形成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Internet为典型代表,特点是互连、高速、智能与更为广泛的应用。

篇2: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

第一代 门户网站的黄金时期

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就会发现, web1.0的广告非常简单。一方面门户为网民提供海量信息产生巨大的浏览量,另一方面网站以此来吸引广告商的眼球。新闻+广告的结合方式,谁也想不到就是这种简单的广告投放日后竟成为多数门户网站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初期的网络广告市场大,竞争少,利润颇高。相对于传统广告受到时间、版面、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初期的网络广告优势明显。随时随地,跨地区,跨国界。最重要的是,相对于传统广告的盲目投放,广告主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到底有多少人点击了我的广告,这个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点击率、流量成为初期网络广告发展经常被人提起的词儿。新浪搜狐等门户也在这一时期风光无限。

第二代 百度google的搜索广告

网络广告在经历互联网寒冬之后,重新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引领了网络广告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如果说第一代网络广告只是将投放阵地简单地搬到互联网上,那么第二代网络广告就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搜索,竞价排名使众多的广告主为了争夺黄金位置而打得头破血流,如何让用户快速找到你,已经不仅仅是网络公司的事情,也变成了考量广告主智慧和金钱实力的较量。百度更懂中文的市场策略,迅速赢得了国人的芳心。让百度公司在纳斯达克一上市就受到追捧,集万千宠爱在一身,并因此成为至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令人生畏的巨头之一。

第二代网络广告产生了一个附带产品,网站联盟。但它毕竟是一种过渡性产品,很快便被第三代网络广告所取代。

第三阶段 自主交易的阿里妈妈模式

无论门户还是竞价,只适用于资金雄厚的大广告主,而网络广告市场上分布的多数却是中小网站和长尾广告主,他们双方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长尾理论的风靡,伴随着web2.0的概念被网络界热炒,这片市场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困扰长尾市场发展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网站联盟暗箱操作的影响,长尾市场缺乏透明、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交易双方实力有限,广告价格因此成为买卖双方最敏感的因素。

因此,第三代网络广告产生了质的飞跃,提倡互动,价格参与,自主选择,随时随地保持沟通成为新的特征。谁能满足这些要求,谁就能赢得长尾。目前在这方面杰出的代表是阿里妈妈。它通过支付宝彻底地解决了诚信问题,获得了市场的青睐,迅速成为第三代网络广告中的NO.1。

篇3: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

如果说网络传播 (2) 发展初期, “网络到底是不是大众媒介”作为一个重要话题还在引发学者的诸多探讨;那么到了博客播客风行的今天, “民间新闻学” (3) 的提法已经在俄罗斯悄然出现。从初露端倪到方兴未艾, 俄罗斯网络传播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而这又与俄罗斯社会的整个政治经济环境相契合。

一、萌芽:前俄罗斯因特网时期的传播 (1991-1993)

苏联成功地进行网络连接试验是在注册国家顶级域名 (.su) 之前。1990年8月1日, 在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和蒂姆斯公司的基础上, 列尔科姆公司第一次在苏联境内连接了自己的小型网络。同年8月28日, 列尔科姆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利用调制解调器通过国际电话线路与芬兰进行了第一次通信连接。作为网络连接的先行者, 该公司也率先进行了网络传播的尝试。1991年8月19日, 正值苏联八月叛乱时期, 列尔科姆公司的负责人阿列克谢·萨尔达托夫通过电子邮箱向自己的用户发布了鲍里斯·叶利钦的宣言。从这时起, 苏联网络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

1992年10月, 列尔科姆公司进行了《消息报》和国内一些周期出版物电子版的网上传播, 当时主要是借助电子邮箱和FTP数据传输服务。同年11月, 叶甫盖尼·别斯金创办了“尤金的电子图书馆—FTP档案馆”, 开放传输各种语言的文学作品。有学者认为, 网络出版的趋势和电子图书馆的出现, 可以算作是网络作为大众传播手段的“业余时期”的开始 (4) 。

二、从边缘出发:俄罗斯网络传播初创期 (1994-1998)

1994年, 过渡到俄罗斯网络传播时期。起初, 能够浏览网页的用户数量十分有限——通常是国内从事网络商务的用户或者是国外用户。1995年6月, 俄罗斯第一个网络商务供应商“俄罗斯在线”成立, 此后才开始了大众接入时代。这一时期的网络资源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 注重交互性。比如1994年11月出现的第一个电子图书馆——玛什科夫图书馆, 馆内的文本都是由读者收集上传的, 尽管后来涉及到文本质量和版权的问题, 但是, 最大限度地提供符合读者需要的文本, 使得玛什科夫图书馆在当时广泛流行;再比如1995年10月出现的交互文学站点“长篇小说”, 所有受众都可以参与到文本创作中。

第二, 尝试跨媒体。一方面, 纸质媒介的网络版开始运行;另一方面, 网络出版物也尝试推出印刷版。比如1995年3月, 《教师报》的电子版问世;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杂志》和《俄罗斯杂志》也成功找到了纸质版的受众和风格定位。继纸质媒体推出网络版之后, 广播和电视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1996年10月, 莫斯科广播电台“银色的雨”首次在欧洲开始了连续24小时的网上实时广播;1998年, 莫斯科“电视中心”也成为首个开辟网络阵地的电视公司。

第三, 开发增长点。就网络媒介市场而言, 这一时期强有力的竞争者不多, 用户的选择范围很小, 但是很多著名的网站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 它们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经营上都对未来的网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当时出现的首个娱乐类网站 (www.anekdot.ru) 和汽车行业网站 (www.auto.ru) 至今仍是自身领域中最受欢迎的资源之一。俄罗斯重要的搜索引擎Rambler和Yandex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1998年创立的免费服务类网站mail.ru, 更是在几个月内迅速跃居俄罗斯网站访问量之首。另外, 1995年出现的第一个综合类门户网 (www.infoart.ru) , 包含政治、经济、科技、文艺、天气和体育等多个类别, 虽然后来关闭了, 但是成为门户网站的先声。类似于“晚间互联网 (ВечернийИнтернет) ”、“新闻火车头 (Паровозов-News) ”等个人评论网站更是丰富了网络传播内容的类型。

三、与政经联手:俄罗斯网络传播发展期 (1999—2000)

(一) 与政治联姻

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 人们开始承认网络的大众媒介地位, 网络新闻的作用日益凸显。而1999—2000年的国家杜马和总统选举更是为网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当时的重要网站都出现在大选时期。

大选时期广泛的信息需求, 带来了网站数量的增长和新闻板块的创立。就网站数量而言, 一系列新竞争者进入网络市场, 他们大多与传统媒介或者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的参与加速了网络传媒投资的增长;就传播手段而言, “新闻专区”的媒介战略应运而生并掀起热潮, 很多网站都把“新闻报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单元。随着大选的临近, 网络媒体的访问量攀升, 这一方面促进了网站的职业化发展, 比如1999年创立的Gazeta.ru, 具有清晰的结构、理念和常设的人员编制, 被认为是职业网络传媒的开始;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对网络及网络传媒前景的过高估计, 引发了后来的“投资潮”。

(二) 投资潮

网络媒介在大选时期的成功, 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入网络市场。这些新公司纷纷尝试在网络领域推行“美国模式”——收购和发展大的信息资源, 转卖并收回利润。主要包括两类公司, 其一是与西方风险资本有关联的投资者;其二是传统传媒巨人。1999年12月, 古辛斯基集团的“桥媒介”并购了主要的网络资源Реклама.ru, Анекдот.ru等等, 创建了俄罗斯最大的网络媒介帝国。投资潮席卷俄罗斯网络市场, 在2000年春达到顶峰。

在投资潮中, 门户类网站大受追捧, 出现和改造了大批门户网站, 并且都设置了新闻板块, 板块分类极为模式化。为了填满信息空间, 实行“二次编辑战略”, 没有自身独立内容, 搜集和改编其他媒体的文本, 这就造成了网站传播内容的同质化和信息过剩。

围绕着投资潮的这股狂热从最初就被严重夸大, 当时把大笔资金投入网络的公司其实并未取得太大发展。俄罗斯人越来越意识到, 网络是外国人了解俄罗斯的一个重要渠道, 而网络媒介发展的不完善, 会导致对俄罗斯的片面认知。

四、新一轮竞争:俄罗斯网络传播调整深化期 (2000年秋至今)

随着网络投资潮的落幕, 网络新闻的系统危机也浮出水面。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对媒介市场的错误估计。首先, 新入行的竞争者过于乐观地预测了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期, 网民的数量确实在翻番, 但是这一增幅与网站数量的增幅并不相称, 网站供大于求。第二, 高估了可能的广告盈利:当时网络用户结构比较单一, 主要集中于公司中层以上人员、传媒领域专家或各个级别的国家官员等等, 广告受众面窄;另外有百分之四十的用户居住在俄罗斯境外, 降低了定位于俄罗斯用户的广告效力。第三, 对网络媒介的影响程度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当时大多数网站所拥有的信息源头都是一样的, 各网站内容的同质化非常严重, 降低了对受众的吸引力。同时网络新闻人才的缺乏, 也是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媒介环境, 网络媒体进入新的整合阶段。

(一) 媒介重组

首先, 跨地域运作。2000年秋, “Strana.ru”创办, 它自称是“全国范围的独立信息系统”, 同时服务于联邦信息部和七个州的网络办事处。网站依托于独特的新闻服务和国家媒介机构的信息资源, 兼任“日报”、“分析杂志”和“通讯社”的功能, 提供给用户独特丰富又形式多样的内容。

第二, 跨媒体融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 网络媒介就曾做出开辟纸质版的尝试, 后来因为1998年的金融危机被迫回归网络。到了新世纪开年, 网络媒体又开始涉足传统广电领域, 网络控股公司Рамблер创建了“Рамблер电视网”, 通过线缆网络以及卫星系统实现播出。它定位为俄罗斯第一个知识型电视频道, 2002年底该电视网已经覆盖了俄罗斯250个城市。

第三, 统一化管理。政府的调控力量在媒体运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2年7月, 属于“有效政治基金”的新闻传媒网站“Страна”、“Вести”和“СМИ”连同其子项目和广告网都移交给了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 (ВГТРК) 网络传播处管理。这一移交旨在提高网络媒介与社会政治事务的协调水平, 通过“统一整合调动管理, 来强化政府在信息空间中的主导地位。” (5)

(二) 政府、媒体与社会互动

网络媒体借助自身优势, 紧密结合社会上重大事件, 开辟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俄罗斯官方也越来越懂得借助网络来发声。2002年莫斯科戏院劫持事件带来了网络传媒访问的急剧增长。为了传达俄罗斯政府和记者的声音, 创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Важно” (中文意为“重要”) 。其实政府涉足网络是早已为之的事情, 早在1997年, 按照俄罗斯联邦政府信息部的方案, 所有政府部门都应该设立网站, 并有专门的注册域名gov.ru。在2003年美伊战争期间, 传统媒体也借助自身资源优势, 与网络媒体实行了联合, 并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到其中。

(三) 个性化操作与服务

互联网在技术上有很多优势, 借助于文本发布的简易性, 网络渐渐使新闻业务变成普通网络用户的嗜好。按照“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的数据, 2007年6月俄罗斯访问量前20名的资源中有8个不是由网站提供资讯, 而是由用户自行操作的, 前二十名当中没有任何一家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不过分析家们也指出, 暂时不用担心博客威胁到记者行业。博主们显然还没有能力替代正规的特约记者、通讯员和编辑, 但是他们能够指出职业从业人员的差错, 或者补充他们报道的不足。

此外, 网络传媒也在借助新媒体拓宽自身业务。随着移动通信在俄罗斯的普及, 网络开始与移动业务联合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独立媒介杂志”出版社和WapStart公司在2007年推出了《时尚cosmo》杂志的移动版wap.cosmo.ru。用户借助手机, 即可了解杂志出版的信息;可以在网络论坛里交流评论;参与投票、调查和比赛;下载免费文本以及上传照片到个人博客等等。网络传播越来越考虑到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五、俄罗斯网络传播的未来

在当今世界, 尽管电视塑造了主要的媒介环境, 但是对于俄罗斯那些接入了网络的人而言, 只有2%的用户把电视当作信息源, 大部分人看电视只是为了娱乐。在网上则相反, 大部分用户会去找新闻, 在15-24岁的年龄段当中以此为目的的人数超过93%, 在40-60岁的用户中超过了98%, 也就是说网络新闻的发展仍大有可为。

“公共舆论”基金的专家认为, 俄罗斯网络用户的数量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迅猛发展, 2007年夏天之后增长速度减慢了, 原因之一是, 各地区接入网络的价格偏高。按照“公共舆论”基金的看法, 如果不采取措施降低价格, 打破运营商服务领域的垄断, 那么几年之后俄罗斯网络普及率将固定在34%, 并且未必会在未来超过这个数字。当然也有与之相反的声音, 盖洛普媒介研究中心主任鲁斯兰则认为, 人们对网络的兴趣非常高, 至少到2008年底, 莫斯科的网络用户数量都会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关于“停止增长”的说法, 可能要等这一数字达到75%的时候才需要提上日程。俄罗斯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到底会呈现怎样的状况还有待时间来证明, 但是网络普及率对于网络传播发展来说, 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④Машкова, С.Г. Интернет-журналистика:Учеб. пособие.Тамбов:Изд-воТГТУ, 2006.-с.32.

篇4:高校危机的网络舆情发展阶段研究

【关键词】高校危机 网络传播有效管理

一、研究背景

网络很多时候直接导致危机事件发生,而高校有较高的社会声誉、良好的社会形象、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人们心中拥有较高的被尊重度。高校危机发生后,危机舆论在网络上广泛快速的传播,使高校的形象受到极大损害,稳定和发展受到威胁。

二、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危机的发生传播阶段分析

在百度指数输入关键词“河北大学”和“李刚”。16日晚到18日掀起舆论高潮。截止1 8日已有多家网媒转载新闻570篇;关注度最高峰值为3732的日期21日,媒体发布新闻的数量已达2690篇。而河北大学卷入抄袭门事件的时间是22日,正好与李刚门事件第一个高峰的时间衔接。

1.危机蛰伏阶段

根据图示,高校危机在爆发以前,A至B都可以看成是危机蛰伏阶段,没有任何明显特征表象。本阶段我们认为是“无倾向的事实发布和转载”阶段。在这个阶段,网络的相关言论刚进行发布和少量的转载,暂未引起全体网民的关注,暂未形成意见倾向的集聚。

2.危机征兆阶段

将B到c的过程定义成危机的征兆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危机舆论酝酿、不断积蓄和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不一定,可以是几天也可以是几小时,但征兆期内时间均较短。如下图所示。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引发谣言、误解、诽谤。

3.危机爆发阶段

本阶段,网络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声讨力量,表现是所有的网站显眼部位都是危机事件内容、所有网民都自发转发该事件、讨论并发表意见。下图是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爆发阶段的表现形式。

按“河北大学”和“李刚”关键词搜索,统计如下。18日危机爆发,随后趋势减弱,接着到22日又返回关注度高峰值,这个表象和上面的图表一致,E到G可看成是反复阶段。此阶段,危机舆论态势强劲,反复时间也较短,3~5天左右,主要是由于牵连事件的发生或对处理结果的大讨论。

5.危机渐弱阶段

本阶段为G至I,在这个阶段,由于管理者的适时介入和有效干预、控制,网络危机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和干预,因此网络危机舆论如“沉默的螺旋理论”所阐述,相关危机舆论逐渐减少,网络危机得到有效控制。

6.危机修复阶段

本阶段即以后的曲线。这个阶段网络继续回复到各自为营的状态,网民继续开始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获取,网络环境的表现开始趋于平淡,沟通交流开始转移话题。高校和当事人,也陆续以正面形象或以公正处理结果来对自己的形象进行修复和重新的塑造。

三、高校危机发生时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

1.危机蛰伏期

(1)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构。建立健全机构,是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成立舆情信息管理部门,有专门的部门、人员、经费、场所等;合署办公,将工作机构挂靠相关部门,专职人员专门从事相关工作;增加职能,不成立新工作机构,只是在相关处室增加职能;委托方式,将工作委托给一定专业能力的单位,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机构等。

(2)建立多级网络舆情管理体系。高校可组建三级纵向横向相互贯通的舆情信息管理网络:校级舆情信息管理机构,由校领导负责,成员包括办公室、宣传部、保卫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级舆情信息管理机构,由院领导负责,成员包括党支部书记、思政教师、辅导员等;学生管理机构,由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班干部等组成。

(3)完善相关网络舆情制度、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健全完备的工作制度,可保证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各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网络舆情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建立舆情信息报告制度、分析制度、通报制度、重大舆情分析制度、应急制度、责任追究问责制度等等。同时,经费是推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高效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

(4)建立强大的舆论检测和危机处理系统。高校要做到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测、对危机信息及时预测,即需要搭建完善的网络危机预警系统。

篇5: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

“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新东方在线ceo孙畅解释道,“06年国内在线教育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两百亿,但做网络教育的机构也有上万家,很多份额都被小型的机构蚕食掉了。”事实上,在网络教育行业发展的过去十年中,一直存在着混乱无序的情况,不少网络教育机构并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硬件基础,也能随便建个网站做网络教育,结果便是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孙畅认为,如果要比师资、比课件、比服务,背靠新东方这样强大的资源,新东方在线绝对是业内顶级的机构。但这种优势需要在规范网络教育行业之后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而这一切又取决于政策的导向。

实际上,不少教育界人士已经呼吁政府应当积极应对网络教育的发展,规范整个行业竞争,为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提供生存空间。2007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在网上进行,同时将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尽管《意见》并未直接提到规范目前网络教育市场的举措,但业内人士认为,四、六级如此重要的考试也将实现网络化,这表明了政府已经认同网络教育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规范整个行业发展的措施相信并不遥远。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消除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差异,尤其是教学资源的共享更是对网络教育企业有利。在英语教学等领域,充分接受商业化市场检验的网络教育机构完全可以与普通高校一较高下,加之专业的网络教育机构在课件制作、后续服务上拥有更为丰富的经验,一旦教育部搭建的这个平台向网络教育机构开放,那么,这将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

有关网络教育政策导向的信息不仅于此,据悉,在2007年两会期间,新疆人大代表,有“高空王子”美誉的阿迪力•吾守尔代表提出了一个着眼未来的话题:要加快西部发展,网络教育作用不容忽视。他提出,西部家庭收入低,即便上普通大学,每年学费、生活费、路费等合计起来每年至少超过7000元。以至于许多家庭不得不卖牛羊房屋、甚至借债,因此,阿迪力建议,应该加大网络教育在西部的投入。业内人士认为,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关注的战略重点,而兴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基于西部的现实情况,网络教育将成为解决资金、资源失衡等高等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国家很可能采用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并举的措施,从战略的高度加大网络教育的投入。而网络教育一旦上升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业,也势必促进政府部门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认真的思考。

对于网络教育机构来说,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拥有巨大商机、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网络教育不但价格较低,而且在一些领域如职业教育、考试教育等方面,也同样有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由国家提供硬件支持,网络教育机构提供师资、课件、服务等支持,政府、民间两股力量齐下,将是解决西部教育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孙畅认为,新东方在线这样的网络教育机构进入西部更是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其一在于丰富的教师资源可以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其二在于课件标准化流程可以让课件制作成本进一步降低,其三在于服务流程的规范能够消除距离的阻碍

篇6:解析网络攻击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搜索

搜索可能是耗费时间最长的阶段,有时间可能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会利用各种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企业类型和工作模式,包括下面列出这些范围内的信息:

互联网搜索

社会工程

垃圾数据搜寻

域名管理/搜索服务

非侵入性的网络扫描

这些类型的活动由于是处于搜索阶段,所以属于很难防范的。很多公司提供的信息都属于很容易在网络上发现的。而员工也往往会受到欺骗而无意中提供了相应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潜在的漏洞就会被发现,整个 攻击的准备过程就逐渐接近完成了。不过,这里也提供了一些你可以选择的保护措施,可以让 攻击的准备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其中包括了:

确保系统不会将信息泄露到网络上,其中包括:

软件版本和补丁级别

电子邮件地址

关键人员的姓名和职务

确保纸质信息得到妥善处理

接受域名注册查询时提供通用的联系信息

禁止对来自周边局域网/广域网设备的扫描企图进行回应

第二阶段:扫描

一旦攻击者对公司网络的具体情况有了足够的了解,他或她就会开始对周边和内部网络设备进行扫描,以寻找潜在的漏洞,其中包括:

开放的端口

开放的应用服务

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应用漏洞

保护性较差的数据传输

每一台局域网/广域网设备的品牌和型号

在扫描周边和内部设备的时间, 往往会受到入侵防御(IDS)或入侵检测(IPS)解决方案的阻止,但情况也并非总是如此。老牌的 可以轻松绕过这些防护措施。下面提供了防止被扫描的措施,可以在所有情况使用:

关闭所有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

关键设备或处理敏感信息的设备,只容许响应经过核准设备的请求

加强管理系统的控制,禁止直接访问外部服务器,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访问的时间,也应该在访问控制列表中进行端到端连接的控制

确保局域网/广域网系统以及端点的补丁级别是足够安全的

第三阶段:获得权限

攻击者获得了连接的权限就意味着实际攻击已经开始,

通常情况下,攻击者选择的目标是可以为攻击者提供有用信息,或者可以作为攻击其它目标的起点。在这两种情况下,攻击者都必须取得一台或者多台网络设备某种类型的访问权限。

除了在上面提到的保护措施外,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尽一切努力,确保最终用户设备和服务器没有被未经验证的用户轻易连接。这其中包括了拒绝拥有本地系统管理员权限的商业客户以及对域和本地管理的服务器进行密切监测。此外,物理安全措施可以在发现实际攻击的企图时,拖延入侵者足够长的时间,以便内部或者外部人员(即保安人员或者执法机构)进行有效的反应。

最后,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对高度敏感的信息来说进行加密和保护是非常关键的。即使由于网络中存在漏洞,导致攻击者获得信息,但没有加密密钥的信息也就意味着攻击的失败。不过,这也不等于仅仅依靠加密就可以保证安全了。对于脆弱的网络安全来说,还可能存在其它方面的风险。举例来说,系统无法使用或者被用于犯罪,都是可能发生的情况。

第四阶段:保 站持连接

为了保证攻击的顺利完成,攻击者必须保持连接的时间足够长。虽然攻击者到达这一阶段也就意味他或她已成功地规避了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但这也会导致攻击者面临的漏洞增加。

对于入侵防御(IDS)或入侵检测(IPS)设备来说,除了用来对入侵进行检测外,你还可以利用它们进行挤出检测。下面就是入侵/挤出检测方法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自理查德·帕特里克在撰写的《挤出检测:内部入侵的安全监控》一书的第三章:挤出检测图解。它包括了:

对通过外部网站或内部设备传输的文件内容进行检测和过滤

对利用未受到控制的连接到服务器或者网络上的会话进行检测和阻止

寻找连接到多个端口或非标准的协议

寻找不符合常规的连接参数和内容

检测异常网络或服务器的行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时间间隔等参数

第五阶段:消除痕迹

在实现攻击的目的后,攻击者通常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隐藏入侵的痕迹和并为今后可能的访问留下控制权限。因此,关注反恶意软件、个人防火墙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解决方案,禁止商业用户使用本地系统管理员的权限访问台式机。在任何不寻常活动出现的时间发出警告,所有这一切操作的制定都依赖于你对整个系统情况的了解。因此,为了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安全和网络团队和已经进行攻击的入侵者相比,至少应该拥有同样多的知识。

结论

篇7:净化网络环境阶段汇报材料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全县净化网络环境、黑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做一简单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净化网络环境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工作要求,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的一项专项活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重点解决好当前网吧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完善网吧长效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信息传递,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近几年来社会上的网吧存在着大量违法经营现象秩序混乱,导致网络对许多的中小学生造成了较大的身心健康影响。网吧特别是黑网吧已成为目前教育和社会、家庭的一大障碍和症结,也是社会上产生忧虑的一大社会焦点。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我公司积极配合文化和工商、公安等部门对全县网吧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靠实责任、明确职责,确保黑网吧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2009年,因网络安全问题出现未成年人违法、违纪案件呈上升趋势,就我县而言,未成年人犯罪居高不下,其原因多与网络安全有关。因此,2009年世界电信日确定主题为“保护儿童网上安全”,全世界都在关注网络安全、儿童上网安全等问题,并将网络安全提升到专项整治、共同关注、确保实效的高度。与此同时,国家六部委联合专项整治各类黑网吧,对黑网吧的整治从上至下高度重视。针对上述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县上净化网络的总体工作要求,我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做到靠实责任、明确职责,确保成效。分公司成立了黑网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赵志君任组长,副经理潘进会任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主任、主管网络维护站长、线路维护管理、区域营销经理组成。具体相关工作由办公室主任负责与工商、文化等部门的衔接、配合工作,并对全县网吧进行逐户摸底调查,确保做到网吧整治工作底子清、动作大、工作实。

二、摸清黑网吧底子,做到查实一户、关闭一户,彻底杜绝黑网吧关不住、停不了的现象

今年的网吧整治工作是落实国家六部委联合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我公司在黑网吧整治动员会上多次强调,要把百日网吧整治活动当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事来抓,进一步提高对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其他工作可以停,网吧整治工作不能停,在整治中做到配合得当、衔接有力、成效显著,要求相关执行人员不得出现隐私舞弊、找关系开口子的现象,在关停网吧上严格执行一把手签批制,彻底杜绝黑网吧关不住、停不了的现象发生。认真实施专项整治行动,从解决目前网吧存在的突出问题着手,建立和完善网吧的长效管理机制,务求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和有效办法,切实加大管理和关停力度,使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光纤网吧17户,查出神州网吧二分部、心缘网吧、兄弟连二分部三家网吧手续不全,已按要求关停,ADSL接入信息服务站20户,关停20户。以上网吧、信息服务站的关停严格按照县文化局、工商局行政建议书的要求,由经理亲自督办签批,专人负责关停,做到谁操作谁负责,谁关停谁负责。同时,按照县上的统一要求,对全县网吧实施零点至次日8点关闭网络,纳入规范化管理,确保未成年人上网安全。

三、网吧整治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网吧规范化管理走向正轨

通过近阶段的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全县网络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网吧运营机制趋于规范,接纳未成年上网得到了有效遏制,营造了良好、健康、持续、稳定的网络环境。从前一阶段执法检查情况来看,全县互联网市场趋于稳定。通过对盐官镇、城关镇、石桥镇网吧市场采取突击检查、群众暗访、实地查看等形式,网吧证照齐全的接纳未成年上网的明显得到了改善,仅有盐官极限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文化、工商部门将根据取证情况进行了处罚,其余网吧均未出现此类情况。安全通道、实名登记等制度执行良好。

四、下阶段的措施:

篇8: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

1 云计算的介绍

1.1 云计算产生的必然趋势

自从算机诞生以来,人类对IT的需求增长速度远远比摩尔定律要快得多,造成IT系统日益复杂繁多,一方面运行缓慢且容易出错,另一方面所导致的IT投资更令企业不堪重负。如何简化IT系统、提高IT效率,形成了IT界不约而同关注的问题。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很多企业开始搞数据大集中,精简服务器,形成了“云计算”的雏形。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外的GOOGLE和国内的双汇。他们的秘密武器都采用服务器集群来做数据集中,并把应用软件都部署在服务器集群里面。这也就说明了,云计算不是凭空出世,也不会昙花一现。

1.2 云计算的概念

什么是云计算?Wikipedia将云计算定义为云计算是一种动态的易扩展的且通常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的资源计算方式,用户不需要了解云内部的细节,也不必具有云内部的专业知识,或直接控制基础设施。[1]

2 云计算系统的架构原则和实际模型

2.1 云计算系统的架构原则

对于云计算,IT界最关心的在于云计算采取什么样的物理系统架构模型来为企业和个人来服务。物理结构决定了云计算的性质和特点,只有良好的稳定的系统架构才能发挥它的性能,也就可以架构一片可靠安全云。云计算的系统架构应该满足四大原则:

1)构建安全云

既然奠定云计算的客观基础条件是高速互联网连接的发展,所有的数据都要通过网络来进行传输,那么保证数据不被丢失和窃取是第一要务。

2)具有可伸缩性(扩展性)

云计算就是采用服务集群技术、虚拟化技术以及IT资源来实现它的强大的计算能力,当然要考虑到终端(节点)的不断增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所架构的云具有很好的伸缩性。Amazon的EC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数据冗余性

云计算的理想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用户,只要通过云计算的经营商提供给用户账号,就可以享受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为不同的对象所提供的个性化的服务。甚至用户还可以通过各种移动设备都可以进行远程操作,所处理的结果同样可以保存在云中。这就意味着云计算有一个很大的数据库,分别存储在不同位置,那么具有很好的数据冗余性也是必然的要求。

4)负载均衡

云计算具有众多的服务器群,这需要让各服务器之间作业均衡,避免有的服务器繁忙,造成数据读取和存储的障碍,而有的服务器却很空闲。所以必须要有一个优化的作业调度算法来做技术上的支撑。

2.2 云计算系统架构的实际模型

云计算系统的架构是一切云计算服务的物理基础。目前对于云计算系统的架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云计算模型应该是所有资源虚拟化都会和资源调度程序在逻辑上融合,此时就需要考虑资源耗费、网络连接性、性能需求和用户地理学等。[2]但架构基本都涵盖了虚拟化、大规模并行编程和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等关键技术。

目前在云计算系统架构这块,在IT界赫赫有名各大公司都有重金投入。比如微软,IBM,SUN,GOOGLE,Amazon等等知名公司。但目前做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是IBM公司的“蓝云”体系架构。图1所示就是IBM公司的云计算架构体系的模型。[3]

3 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

1)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这种形式的云计算采用多用户架构,通过浏览器把单一软件提供给成千上万的顾客,它的特色就是“多重租用”。最为人所知的SaaS示例是Salesforce.com.

2)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是对开发环境抽象的封装和对有效服务负载的封装。原形有效负载是一个Xen映像,该映像包含一个基本Web栈。商业示例包括Google App Engine。

3)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把基础设施当作服务(IaaS)处于最低层级,而且是一种作为标准化服务在网上提供基本存储和计算能力的手段。服务器、存储系统、交换机、路由器和其他系统协作处理特定类型的工作负载—从批处理到峰值负载期间的服务器/存储扩大。最著名的商业示例是Amazon Web服务(AWS),其EC2和S3服务分别提供基本计算和存储服务。

基于其上的云计算的三种主要服务形式的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4 现阶段云计算发展的瓶颈

4.1 云计算的技术

4.1.1 数据安全

云计算核心强调的是将存储和计算更多的通过网络进行,通过共享达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所以“云”涉及非常广泛的技术:基于网络的存储、在线应用程序、虚拟化等,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安全的保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安全的问题。

云计算的服务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的,它利用分布式系统来实现数据的存储,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存储容量和存储速度。但这也带来很多的问题:数据存储在什么地方?数据通过什么加密算法存储以及加密算法的密钥管理是否科学?数据有无丢失和备份?数据在遭到破坏后有无恢复机制?数据是否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测?众多的数据中心如何协调的有效运作?目前还没有一家云服务提供商能证明自己一直很可靠。而今年Google和亚马逊云计算服务故障频出,以及据亚马逊的服务健康状况控制台报告称,在美国和欧洲的S3服务的错误率增加了则从侧面说明了云计算的数据安全技术还有待于改善。

4.1.2 具有云功能的浏览器

既然云计算提出了用户在不久的将来只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以体验云服务了,那么什么样的浏览器才真正的适合云计算?也是推广云计算的拦路虎之一了。用户想充分使用云服务,必然要通过相关的浏览器。但浏览器是否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和相关统一的协议,以及使用什么样的脚本代码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4.2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

4.2.1 信息基础的建设

云计算提供云服务的性能的好坏与网络有直接的关系。良好的网络性能才能保证云服务的质量。要实现云计算,不仅需要远程使用应用业务,更关键的是使用者能够及时、稳定、安全地使用。这就需要拥有更宽,更顺畅的网络接入。

4.2.2 电信运营商的付费机制

云计算要求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高速的网络,又由于不同的网络联机费用、网络联机习惯,以及使用者惯用的网络联机装置不一,因此,各地的电信营运商应该考虑上述状况,制定符合使用者预期的资费方案,这极为重要。这也是为推广云计算必须搬开的一个绊脚石。只有合理而又人性化的付费机制才可以使更多的人来体验云计算,那才是真正的云计算。

4.2.3 推出特色的企业应用程序

云计算其实既可以看成是一项新的技术,又可以看成是一个商业口号。这也就表明了,云计算的重点对象是企业。那么具有什么特色的商业模式的应用程序才能使云计算有用武之地呢?又是云计算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云计算的商业模式牵涉到的厂商包括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ASP(Application ServiceProeider)、DSP(Data Service Provider)以及Cloud Provider,形成一个紧密的产业结构,由ISP提供网络、ASP提供软件、DSP提供资源、Cloud Provider提供计算能力。所以应该在上述的各个环节上做文章,使各个环节能够有机的结合,打造具有强势的云计算产业链,这样就可以开发出满足企业真实需要的网络应用程序的云端服务,进而打造各个企业自己特色的云。

4.3 企业的观念

4.3.1 网络接入成本增加

目前云计算的运营商投资的收入的收益正在下降,又由于不能向用户推广分层次的定价结构以及iPhone用户消耗大量资源造成资源的日益紧张,运营商不愿意向用量大的用户销售没有限制的接入服务。而云端服务又在远程终端上,用户所有的操作基于网络通讯,这就导致了企业的成本的增加。尤其在现前的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更不利于云计算的推广。

4.3.2 云计算服务的质量

如果某个企业租用了云计算服务,那么它就关心此云服务的质量,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云计算本身的具有性能不可预测性的缺陷。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服务中断,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丢失时间就是丢失业务,这也是企业所不可接受的。

4.3.3 企业的隐私保护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机密,而这些的商业机密是不可共享的资源,这是他们在市场中竞争的优势和资本。如果某个公司利用云计算处理ERP/CRM等信息,那么公司的运营机密以及客户信息也都会被云计算的厂商知道。而这些的秘密资源很有可能会为其他同行的竞争对手所服务,那对于这个企业所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这也是由于云计算的数据保密性和可审计性的可控性比较差所带来的。目前有个很好的过渡妥协的办法就是使企业遵循80/20的原则。意味着对于企业或者公司来说,80%的信息和处理要放在云计算提供商这个“外云”上,还有20%的商业机密信息要放在企业内部的云计算的“内云”上。

4.3.4 缺少相关的法律保障

企业和云计算服务运营商是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既然是买卖的关系,就牵涉到利益的关系,而所有的利益的分配又必须通过相关的合同或者协议来确定,以免一旦出现利益的争执可以通过法律得途径来解决。如果买卖双方都来自不同的国度,那么究竟采用哪个国家的法律来执行?何况目前缺少相关而又统一的权威法律来保障双方的利益.

4.3.5 云计算运营商的信誉

目前的云计算还处于萌芽状态,一些云计算技术还不成熟。而良好的云计算运营商的信誉却恰恰建立在成熟的技术基础和优质的云服务之上。只有信誉好的运营商才可取得企业的信任,企业才放心的租用其服务。由此看来目前企业对云计算的可信度很低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云计算作为新兴的技术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虽然云计算目前的发展和应用遭遇了瓶颈,但只要云计算运营商能够攻克云计算的技术、商业模式、企业的观念三大难题,相信云计算的道路会更加的平坦。因为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则是云服务的有力保障,也是物理基础;而有效的商业模式则是云计算生存的基础,不然就会陷入无源之水的境地;扭转企业的观念则是推广云计算的巨大的推动力;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5 结束语

现阶段的云计算处于萌芽阶段,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伴随着千万个未知数,但它的优势已经逐渐的体现出来了,它是“绿色IT”,符合全球各个国家节能减排的总目标。云计算的情景是可观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只要云计算能攻克现阶段的瓶颈难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将会成为主流技术,真正的云时代正快步地走来!

摘要:云计算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它将会带来IT界绿色的革命。该文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的起源,概念,系统架构原则,云计算主要服务形式以及现阶段云计算所遭遇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云计算,SaaS,网格计算,虚拟化

参考文献

[1]张楠.云计算颠覆现有商业模式[J].信息系统工程,2008(9).

[2]蔡宜秀.李开复谈云计算应用三大关键前提——浏览器,付费机制与应用服务缺一不可[J].信息系统工程,2009(2):8.

[3]Michael Miller.云计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3-15.

上一篇:圆舞伤感散文下一篇: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