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2024-04-22

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共14篇)

篇1: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xxx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xxxxxxxxxx(单位名)2018年8月15日(日期)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报告

本人xxx,1991年出生,2013年6月毕业于xx学院园林专业,本科,农学学士学位。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在xxxxx参加工作;2016年3月至今,在xxx设计院参加工作。

工作五年中,我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现将本人任现职期间主要从事的专业技术项目如下:

一、主持负责林业专业技术项目

(一)xxx评价报告;

(二)xxx项目使用林地林木采伐作业设计书;

(三)xxx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及林木采伐设计书;

(四)xxxx高速公路南段二期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及林木采伐设计书;

(五)xxxx项目使用林地林木采伐设计书;

(六)xxx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及林木采伐设计书;

(七)xxx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及林木采伐设计书;

(八)xxx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及林木采伐设计书。

二、主要负责林业专业技术项目

(一)xx项目使用xx林场林地生态影响分析报告;

(二)xx公路改建工程对xx森林公园生态等影响评价报告;

(三)xx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自查总报告;

(四)xx区林业生态红线划定成果报告;

目前,我在xxx设计院已工作了两年多。在实践中,我参与“xxx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自查总报告”、“xxx林业生态红线”、“xxx林业变更调查”、“xx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xxx管理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这五项任务量繁重的工作,掌握了基本的林业调查方法,区划原则。我还通过参加“广东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广东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要点、地形图基础知识及识别”、“二类调查技术标准、经营区划;森林小班调查方法、质量管理办法、软件应用等”林业专题培训班,以及单位不定期举办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如:“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技术培训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单位中高级技术人员培训班”、“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质量检查培训班”,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林业技术规程要点。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理论知识,我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接下来将进一步消化吸收,精益求精,更好地将所学应用到项目当中去。

由于工作需要,我还努力学习“3S”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应用。通过遥感判图,卫星定位等新技术的熟练应用,对传统调查方法进行改进,摸索出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调查方法,有效提高了传统林业调查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往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增进office、Geoway、Arcmap、奥维等软件的使用水平,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我还积极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大量阅读优秀的论文和技术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通过各类调查,学习绘图软件使用技巧等工作,对各

篇2: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政策,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中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领导,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新时期,牢牢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二、个人简历及教研成果:

调到学校后,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理论专业知识,结合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比较复杂的电子电路专业理论及学生实习课程等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日常教学工作,坚持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程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都做出安排,认真备好教案。

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用多媒体以及实物演习引导学生的兴趣,并进行有机整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能力,给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作业,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有些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我首先从思想上进行转化工作,积极引导,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

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在工作中需要而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自2017年由实习教师转任理论教师以来,认真刻苦,一丝不苟,积极学习探讨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锲而不舍地钻研业务技能。

查看更多:

2017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2017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2017职称专业技术年终个人总结范文 2017职称专业技术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2017职称专业技术年终总结范文 职称专业技术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2017职称专业技术个人总结范文 申报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3: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一、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现状

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来看。南阳市非公有制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3600万人, 通过考试、评审等形式取得高、中、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9500余人, 占40%。其中, 高级职称167人, 占0.7%;中级职称2400人, 占10%;初级职称6933人, 占29.3%。

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来看。南阳市非公企业中具有中专以下学历的1.2万余名, 占人才总量的7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4200名, 占人才总量的17.7%;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2058名, 占人才总量的8.7%。

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10007人, 占人才总量的42.4%;36~45岁的8775人, 占37.1%;46岁以上的4818人, 占20%。

从调研情况看, 南阳市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呈现出以下特点:

1. 服务范围不断拓宽。

凡在南阳市工作、与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非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不受户口所在地限制, 均可通过相关渠道申报评审职称和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考试。

2. 申报渠道不断畅通。

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考试等方面, 非国有单位与国有单位人员一视同仁, 实行统一评审程序、统一标准条件、统一评审组织、统一职称证书和统一管理办法。同时把非国有单位职称评聘纳入正常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围, 积极为非国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提供最简便、最高效的服务。

3. 评价办法不断创新。

在评价手段上不断探索适合非公有制企业职称评定新路子, 评价办法由单一的“评审”发展到“以考代评”、“考核认定”、“考评结合”等多种形式, 体现以业绩能力为导向的评价办法, 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4. 申报职称人数逐年递增。

从调查结果看, 截至2010年年底, 南阳市非公有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总量增加到9500余名, 与2000年相比增加6000余名。其中非公有制企业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为2567名, 与2000年相比增加2100多名。

5. 职称结构及分布渐趋合理。

年龄较小的专业技术人员, 没有太多思想包袱, 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相对较多, 取得职称的人数不断增加。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广纳人才优惠政策的出台, 非公有制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现有各类人才的学历及职称, 基本上呈由低到高逐步递减的梯次结构。

二、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存在问题

1. 政策落实不到位。

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着重引进轻管理、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 不能把职称改革相关政策落实到位。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像国有企业员工一样普遍享有职称评定待遇, 在薪金方面, 不与专业技术职务“挂钩”, 造成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的热情不高。加之流动性较大, 工作岗位固定, 也使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在职称评定上受到很大影响, 挫伤了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 缺乏职称管理人员。

大部分民营企业无相对固定的职称管理人员, 政策宣传不到位,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政策、申报渠道、评价标准都不了解, 职称申报呈现无序化。

3. 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偏低。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低学历的技能型人才、操作型人才, 创新能力不强, 不能进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去评审职称, 阻碍企业发展, 直接影响企业资质, 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

4.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不均。

县域之间偏差较大, 企业与企业之间相差悬殊。市属民营企业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较多, 且具备中、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多, 而有的县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三、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思考

非公有制企业在活跃经济、吸收劳动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 有很大因素取决于人才队伍结构及人员素质, 因此为稳定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 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认为, 继续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是十分必要的。

1. 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

实际上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首先必须拥有人才, 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怎样才能储备人才、使用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给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解决他们的专业技术职称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同时, 对企业也带来了实惠, 因为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决定非公有制企业资质。

2. 职称评审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促进技术创新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非公有制企业中真正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部职工总数的比重偏低, 而中专以下学历人员所占比重高达73%, 可见非公有制企业的人员素质结构偏低, 而他们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员是在技术岗位。要在职称评审中唯学历唯论文, 是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提升他们的素质的。

3. 职称评审能给专业技术人员

一个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成绩认可和评价, 也是专业技术人员自身价值的体现。当前, 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就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含量偏低, 不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水平, 甚至可称之为简单操作, 无法体现自身价值, 因此, 在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对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可以推动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就业。

4. 在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

篇4: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在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一些地方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意见,建立了专门的申报渠道,明确了具体的操作办法,覆盖面逐步扩大,一大批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法规政策不健全、参评渠道不畅、申报信息不对称、评价标准与实践应用脱节,以及企业支持不够、职称效用偏低、员工参评动力不足等问题。据2010年中组部委托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全国人才状况数据显示,全国已经获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总数是550.38万人,其中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仅有607.76万人,占10.09%(《2010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P70-71)。以贵州省为例,2014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GDP贡献率达到了46%,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资源职称的总数为93万人,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职称仅有14万人,仅占15.05%。可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工作相对滞后。

一、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基本政策演变

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政策随着非公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从最初的计划经济大体系下的国家专业技术职务任命中逐渐脱离出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评审与资格认定,这与国家经济政策和非公经济发展的进程相一致,具体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一)非公经济发展受到抑制,人员稀少,专业职称问题尚未出现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还局限于初级阶段,对非公经济采取抑制发展的基本政策。先后经过“限制、利用”“三大改造”“取消个体经济”等措施,非公企业被改造弱化,逐渐走向衰绝,非公从业人员较少,更谈不上专业技术职称评聘问题。以城镇个体工商业者人数为例,由1965年的102万人,到1978年底只剩下14万人。

(二)非公经济恢复发展,从业人员增多,专业职称问题开始出现

从改革开放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全国各地掀起经济发展的热潮,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像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大量农民、无业者、回城人员参与其中,有些国有企业职工、研究院所技术人员下海尝试创业。民营企业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对职称有了需求,专业技术职称问题开始出现。根据实际情况和人才需求,1990年原国家人事部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人职发[1990]4号)规定各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中发[1986]3号、国发[1986]27号文件和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1991年国家又发布了《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人职发[1991]11号),就如何贯彻执行《暂行规定》做出15个方面说明。

(三)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从业人员激增,专业技术职称相关规定先后出台

党的十六大之后,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出台,进一步为非公经济创造了大踏步发展的机会。针对非公企业专业人才技术评聘问题,国家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一些新规定。200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7]73号)规定,改革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统一规划、规范设置、分类管理、有序实施、严格监管的职业资格管理机制,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康发展。2010年中共中央辦公厅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6号),提出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办法,提高社会化程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办法,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

(四)非公经济繁荣发展,从业人员数量大,专业技术职称问题出现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经济的崛起,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繁荣期,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急速壮大。如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职称政策优势,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是职称工作者进行职称评定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非公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运行机制,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通道,加强非公有制专业技术人才培训。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办发字[2015]15号)提出,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试点探索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2015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办发[2015]46号)规定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合理流动。

二、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基本做法

国家有关部门、各地区依照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办法,提升了评定的专业化、规范化,相关规定和基本做法主要有:

nlc202309091108

(一)健全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法规制度

目前国家层面出台的职称评聘政策时间较早,在经济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况下,原有的一些规定越来越不合理、不适用,许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多地区和行业先后专门出台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政策法规,使非公人才职称评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天津市出台了《关于个体、私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有关规定的通知》、温州出台了《关于延伸职称外延、开展地方特色职称评审的意见》、贵州省出台了《关于做好我省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福建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甘肃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通知》。在行业领域,《税务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房地产经纪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等规定的出台,使非公职称评定有了制度保障。

(二)发挥工商联、商协会在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中的作用

工商联、商协会对参与职称评审工作具有很大的积极性,并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能够和政府相关部门一起做好职称评定工作。国家政策和各地区对商协会参加职称评审做了相关规定,一些地方已经将部分职称审批直接下放到商协会。重庆市职改办下发了《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开展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以文件形式明确将市工程师协会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纳入全市职评系列;广东省向科研创新单位下放职称评审权,规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可自行定制不低于广东省通用标准的职称评价标准,自主开展职称评审。武汉市将新闻专业中级职称交给新闻工作者协会进行评定。

(三)完善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方式和手段

原有的专业技术职称评价方式行政化色彩过浓,评审条件中量化标准不够规范,可操作性不强,“笔试”在职称评聘工作中广泛运用,但与实际工作脱节严重,实效性不强,往往是考试成绩上去了,专业能力、专业水平,特別是工作创新能力却没什么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各领域和地区先后出台办法,从职称考试科目、参评资料、论文要求等方面做出改革,同时更加注重体现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云南省出台《关于调整我省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评聘高级职称(含副高级、正高级),不再要求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河南省对非公有制企业人员参评职称,对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要求,对论文(论著)适当放宽,坚持以业绩成果条件为主,把重业绩、重能力、重创新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

(四)放宽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地域限制

目前在非公领域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中,往往受档案、户籍、工作单位等限制,无法就近进行资格评审。很多地方放开地域限制,通过工作时间、单位开工作证明等方式,实现非公企业职工就近参评。天津市公布《关于开展2010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规定,外省市在职人员来天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一年以上,符合申报条件的即可在天津申报职称,享受与当地人员同等待遇,同时,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享受同一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规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可按属地化原则实行分级管理;统一评审标准,一视同仁,不受户籍、档案、身份的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均可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进一步拓宽了审评渠道。

(五)明确细化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资格条件和评审程序

非公领域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资格条件和评审程序,早期规定较为宽泛,随着高等教育的推进、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一些新兴专业技术的出现,有些规定已经不符合实践需要。各地区出台办法、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定参评的资格条件和评审的具体流程,增加可操作性和明确性。贵州省人社厅下发文件,从工作任务、组织机构、工作进度、工作保障、申报渠道、材料规范等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

(未完待续)

篇5:职称申报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水利水电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学校我学习的是*************专业,而具体到工作岗位上,我从事的是水电站运行人员,对我来讲,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接触过水利及强电方面的知识,但是我并没有丧失信心,我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认真记录每个相关知识点,遇到自己不懂的,我也会向老前辈们请教。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较复杂的电站现场管理等日常事务工作。

二、政治思想方面

在政治上,虽然我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作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无时无刻都要求自己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新的岗位上摆正位置。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电站运行的一般理论同工作实际相结合。

三、组织协调方面

作为一名新人,我认识到组织协调对我们来讲也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能。我刚开始接触的只是简单的人员协调水利调度等基本的可操作性的组织工作,循序渐进,后来慢慢地进入到参与整个工程的进度与施工控制,乃至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

这些都是在学校得不到的宝贵财富,但是到了岗位上,具体的工作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当然,很多老师傅的宝贵经验和谆谆教导避免我走了很多弯路,我会把他们传授给我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业务能力方面

从一名在校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的转变,从没有一点工作经验到稳步积累工作经验,从无到有,从不懂到掌握,这一年来,工作带给我了巨大的变化。我从一个一无所知的毕业大学生到配合师傅编写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再到现在的独当一面;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慢慢形成了自己处理问题的一套方法。下面是我参与的主要工作:

1、提前78天完公司下达的*************万Kw.h年发度发电任务 配合*************工作;

3、配合维护完成*************;

4、配合维护对#1G、#2G、#3G、#4G及#1B、#2B进行了年检预试与消缺;

5、配合维护对#2G进行了C修,现在机组运行正常;

6、完成了对运行规程的第三次修订,主要参与的有调速器、厂用电、工业电视、桥机等运行规程的修订,此次修订与以前不同,现在是在熟练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和操作以及参数情况下修订的,所以此次修订更具有参考价值;

7、认真做好每日的日常工作并做好记录; 从中学习到了工作必须认真,同时也要保持细心谨慎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能做到认真工作,不擅离工作岗位,爱岗不脱岗,不乱作为。注意安全按有关操作程序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宜,也为以后设备的运行日常问题的处理打下了基础。

当今社会是一个要不断学习的社会,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正是最好的体现。工作要做到位,必须具备相当水平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从何而来,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根据现场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以不同形式、不同的渠道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

五、目标

篇6:中级职称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一、个人简介

实事求是,但求描述得光彩照人;

(占总分的10%)

二、工作成绩与成果

思路:工作思路理论化、突出的工作实践精神、建设性地肯定成绩,再辅以生动的事例描述;

(占总分的50%)

三、工作心得

思路:由于热爱本职所以专研本职以致精通本职;

(占总分的30%)

四、总结

浅谈自己的一些不足(小骂)、对自己的要求和希望(大帮忙)。

(占总分的10%)

工作业绩简介撰写要点: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一例举;

2、业绩(事件)描述要素:时间、地点、数据、占比分析(环比、纵比)、经济效益、示范效果及其作用和意义;

篇7:中级职称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于1998年7月毕业于****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同年进入建筑行业至今已有16个年关。回顾这些来的工作,我参与的工程全是房屋建筑工程。每个工程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锻炼,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在这些年中,我已从一个涉世未深的专科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

2000年8月至2001年12月,我在***项目部任技术员,主要负责现场的施工放样等。我端正学习、工作态度,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我积极的向有经验的同事们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在领导及同事们的热情帮带下,在较短的时间里,我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在此期间得到了领导及同事们的肯定。在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踏实、认真持之以恒的完成本职工作,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004年后我所参与的项目开始担任技术负责人职务,先后认真完成了***楼、***楼等工程。在工作中,我仔细阅读图纸,认真核算各种材料的申请数量,力争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每天我都坚持写施工日志,认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关工程上的事件,对于工程上发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我不怕苦、不怕累,积极配合主管领导,努力完成其交办的各项任务。

2008年通过考试拿到了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并注册成功,为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8月,由于工作需要,我开始在***项目部担任项目副经理,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量大,施工区域大、工期紧,各工序交叉作业,协调工作难度大。施工时,吃在现场,睡在现场,在施工中克服种种

客观困难,思想上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积累了较多的现场施工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至今年又担任了***项目的项目副经理,参与了工程的施工组织计划的制定、编写考核制度以及监督工程完成进度工作,并把对上对下计量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日程,组织工程交工、督促并管理工程资料的编写、移交等相关工作。并协助项目经理出色的完成了全部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认真体会了“胆大心细”四个字,并将其逐渐融入到工作、生活、学习中,时刻谨记: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不简单了,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不平凡了,本着这种积极的心态,把工作放在首位,努力使各项工作争先创优。

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再加上自己的不断总结经验,我已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巩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扬长避短,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

****有限公司

篇8: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1 现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办法及其弊端

卫生技术人员又称医务人员或护士, 是指卫生事业机构单位在支付全部工资的职工中, 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具体包括西医师、中药师、中医师、西药师、检验师、其他技师等和其他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目前,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资格的取得须经专家评审委员进行专业评审, 并且对其学术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现行职称评审的标准主要依据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1986年制定的《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 (职改字[1986]第20号) , 以及各省各市制定相关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办法。1986年的条例比较抽象而且概括, 其评审标准和职称条件都只是一些基础的文字描述。比如条例在总则中提出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 遵守宪法和法津,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一些基本的套路性质的语言进行概括。又比如条例中规定, 主治医师职称的取得须具备以下条件: (1) 首先必须熟悉和理解本专业的基础理论, 深刻掌握国内外本专业的先进技术, 并且能在工作中活学活用; (2) 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的临床或者专业技术的工作经验, 并且能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技术操作, 从而有效处理复杂的专业问题; (3) 在临床等技术工作中要取得较好成绩, 或者具有相关水平的科学论文及科研成果; (4) 要求必须大学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 且要求从事医 (药、护、技) 师工作在四年以上;研究生学业结业或者取得了第二学士学位, 并且从事医 (药、护、技) 师工作在3年左右;若取得硕士学位, 要求从事医 (药、护、技) 师工作在2年左右。诸如此类的标准除了能很好的实现学历要求以及经验标准外, 很难说能很好的进行过滤和筛选, 或是评价评优。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描述性的文字过多, 而量化数字太少。医学专业中其大多数实践标准要求高, 可以说是一门经验科学。而现实中是, 很多医学人员为了评职称好待遇, 而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在脱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所谓的科研研究, 产出各种各样脱离实际的论文, 造成了时间和经费的巨大浪费, 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利用人情人际关系达到晋升目的的不良风气。在其位不谋其职, 医学人员的潜力得不到很好的挖掘, 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和提升, 更加无法形成整体优化和合理配置的人才系统。由此可以说明,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评价体系还很不完善, 也无法从本质上体现出职称制度的激励和公正本质。

2 量化考核突出了评优评先的公正与民主管理的优势

量化考核的方式, 相对于现行的评审方式在职称评定的暗箱操作和模糊界定上的处理方式来说, 有很大的公正性和民主性。它以数据的形式, 用数学的统计方法直观而且透明的反映了一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各方面的业务水平情况, 客观体现出其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真实的业务水平, 从而能很好的调动和激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技术主动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照量化标准和结果, 从而反思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批评与自我改进的良好方式, 突出表现为通过评审的启发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 量化管理促进了卫生系统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采用量化管理凸显出民主的理念, 能够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拥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促进技术人员导向专业化发展。量化考核与“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契合, 量化考核评价标准不因领导意见等主观因素而变化, 根据数字和数据等客观性的评价对象进行考核, 能科学有效地提高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同时将激励机制引入, 而不只是一种只对人的过去式进行评价的标准, 而是着落在尽大可能挖掘人的潜力的基础之上。对于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而相关体制并未完善甚至缺失的情况下, 推行量化考核, 实乃明智之举。

3 深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改革的对策

首先, 作为管理者和领导必须透过表象正确认识和理解量化考核, 知其本质而非表象。量化考核不是为了区分等级, 或是为了给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简单的排名次的排列组合。它的目的是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 用于激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激情, 并且为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而不断完善。不能只看考核结果数字的表面或者大小, 而要看数字背后的所隐含的业务水平或是科学态度。

其次, 要进行有效评价, 就必须建立科学的量化评价标准。要根据各地区各单位各岗位的实际情况, 确定不同的量化内容和范围, 同时也要保证具体明确清晰, 对每一个考核项目和考核范围进行分类和细化。对于关键而且重要的考核内容和项目更要认真调查研究, 多次反复研究。

第三, 量化考核不能单一, 而是要与其他评价标准相结合进行整体考核。量化标准是一个比较客观性的标准, 有利也有弊, 为了弥补客观上的不足, 因此应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不仅要求工作或文化水平的评价与实践性发展评价相结合, 也要求专业成绩评价与技术成长记录相结合;要将量化与质化相结合, 两手抓两手硬, 同时也要与单位或者办公室以及专业水平考核相结合, 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再次, 通过思考, 并不断改进和完善量化考核。相关的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行使管理职能,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统一切确定的评价办法, 出台一致实施的政策, 审核并且授权有相关资格的中介组织开展评审工作, 也要对评审程序和活动进行监督。应该走出终身制的误区, 走出福利待遇与资格挂钩的困惑。而要转移到将职称与能力相结合的轨道上, 让职称得到真正客观的反映, 从而公正评价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此外, 职称评审要实行个人自主申报, 用人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并对单位内部岗位的调整进行分析和设置, 制定聘用和选任等人事政策, 制定含有竞争激励机制的用人制度。

最后,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一种考验道德的职业, 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其文化水平、人格素养以及道德素养较高, 更应该加强人文民主管理。因此, 管理者在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 对于考核对象多遇到的特殊情况或者进入的困境, 亦或是所犯的错误, 不能只是抱怨或者批评, 而应该要换位思考和体谅, 要给予员工关爱和必要的帮助。这样, 在量化考核中, 员工能够感受到来自领导和单位的人文关怀, 形成良性循环, 也是和谐局面形成的必要因素。

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的评审方式进行量化考核, 逐步改变从现行的片面注重学历、资历、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 转变到全方位考核评审对象的业绩、业务水平、贡献上来, 是我们新时期医疗卫生单位职称评定新机制的一种努力, 是可以推广和运用的。在坚持本着量化考核的基本原则并且落实相关评审政策的同时, 必须对一些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细小的、具体的问题和关系,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和具体的调整、补充和修正, 从而不断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量化考核的体系。

摘要:将数学统计的计算方法运用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考核过程中, 探索出一种量化考核标准, 通过数字和数据能真实客观反映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也逐步提高了评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该制度标准使由重学历、重资历、重科研成果而向重能力、重业绩、重技术水平方向发展, 能有效调动和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积极性, 并能提高推荐程序和工作的社会透明度和满意度, 是新时期的医疗卫生单位职称管理办法的一种努力和推广。

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量化,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 (职改字[1986]第20号) .

[2]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3]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通知 (人发[2000]114号) .

[4]蒋家琛, 莫顺仙, 庄利梅.业绩量化考核在职称评聘分开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

篇9: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三、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层面

1.政府部门重视不够,工作主动性不强。地方政府总体上对做好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还不够重视,对国家职称政策和措施的宣传普及、贯彻落实力度不够,没有建立起流畅的工作机制。工作中“重物不重人”,关注招商引资,关注企业发展,但缺乏对非公人才的引导与激励,没有充分发挥好职称评聘在人才激励、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有些地方人社部门在具体工作中,仍然沿用老办法,总体上更方便体制内人员参评,对做好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工作服务水平不高、便捷性差,给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带来较大困扰。

2.非公企业态度不积极,工作不到位。除从事医疗、教育、建筑等部分行业的企业外,大多数非公企业对员工的职称评聘问题既不重视,又没有积极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普遍对国家职称政策不够了解,企业内部大多没有建立起鼓励或服务员工评定职称的工作机制,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聘用制度,也没有与福利待遇建立起有效联系,极大地降低了员工参评职称的积极性。有的企业没有职称评审的意识,根本不知道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评职称;有的企业有意愿,但没有能力和精力帮助员工评职称,或受职称序列所限,员工没有职称可评;还有的企业基于员工忠诚度、岗位设置、工资成本控制等因素考虑,对员工的职称评定持消极态度。

3.非公领域人员普遍对职称了解不够,参与意愿不强。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总体上对国家职称政策和职称作用了解不够,特别是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对职称评定不了解、不积极,有的还持负面看法,他们更看重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以及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认定,更关心企业老板的认可和薪酬待遇的提升。即便对职称问题有所了解,也因为评审难、评审繁等问题而放弃。调查显示,认为职称评价含金量不高,缺乏等效性和国际可比性的受访者占40.2%。但是,有过体制内工作经验、具有高学历或者取得一定成绩希望得到社会认可的科研类人才普遍对职称评审非常重视,说明职称评定对他们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另外,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即使评上职称,在政府人才工程和人才待遇等方面也难以得到与公有制单位人员同等的待遇,也是降低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参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4.商协会等社会组织认识不统一,能力水平差异大。当前,很多商协会对参与职称评审工作比较积极,并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政策支持,作用无法发挥。但也有很多商协会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职称评审工作可以发挥的作用,没有相应的思想准备,缺乏相关的人才储备和业务能力。

(二)法律和制度层面

1.制度更新慢不适应非公领域人才发展需要。当前适用的仍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和出台的政策,30多年来,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一些规定已经不合理,许多新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需要对整个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改革调整。政策缺乏顶层设计,职称评聘方面仍存在许多政策空白,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行政管理监督机制未理顺,职称评聘过程中一些明显的不合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尽管不少地区、不少行业出台了一些非公领域职称评价的政策文件,但是政策设计“碎片化”现象明显。

2.职称序列、评审标准和条件设置不合理,不利于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在职称序列设置上,缺乏动态调整,与当前职业状况不匹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很多新职业、新工种没有对应的职称系列,参评者难以归类。在评审的标准和条件设置上,普遍存在对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要求,与实际需要严重背离,导致有水平的评不上,评上的没水平;评审中偏重学历、论文论著、科研课题等方面的要求,不注重考察专业实践积累、工作实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卷调查显示,有59.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职称评价偏重论文、学历的倾向没有根本改变,另外也有27.6%的受访者反映,职称评价标准缺乏分类分层,尤其是基层和应用实践型专业技术人员特点没有得到尊重和体现。

3.职称评定与职业资格没有打通。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技术资格与职业资格等级比照认定的有关规定,但仍缺乏进一步跟进的配套措施和细化的实施方案或细则,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差异较大,作用发挥有限,社会认知度不高。现实中,对职业资格和职称的认识较为混乱,很多非公领域工作人员只知道有职业资格,不知道有职称评审,对两者不同的作用和价值缺乏正确的了解。政府有关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仍然只认可技术资格不认可专业资格,两个体系并没有实现有效贯通。

4.行业商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现有制度中没有考虑到行业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在设置职称序列、制定行业评价标准、推荐评委人选以及评审活动组织实施等方面的作用,单靠政府部门的有限力量,难以确保足够的精力和专业能力来做好整个职称评定工作。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未来商协会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调研发现,当前商协会对承接政府职称转移的积极性非常高,有部分商协会已经表示出对做好行业内职称评定工作的热情和能力。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向商协会转移部分服务职能,加强与商协会的沟通交流、意见征询,都有助于将职称工作做得更好。

(三)制度执行方面

1.评审工作机制尚未理顺。当前职称评审工作中缺乏统一的工作管理体系,人社、工商联、科技管理、经济管理等相关部门都具有一定的工作职责,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分工合理、协调配合、顺畅有序的工作机制,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无所适从。如,1993年原人事部和中央统战部下发通知,规定非公有制企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评定工作,可由工商联牵头管理,并纳入当地人事(职改)部门统一组织,但以往基层工商联组织建设力度较弱,工作能力不足,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地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出台了许多地方规定,一般由人社、工商联等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但由于缺少顶层设计,部门间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效果并不理想。

篇10:教师职称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XX

自20XX年12月任中学二级教师以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几年来在校领导和教师的帮助下与时俱进、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尽职尽责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

1、思想政治表现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家庭美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本职工作中切实起到了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我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业务,在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平日里我团结同志,善于合作,严于律已,宽厚待人,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公认度。始终把教学工作摆在首位,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努力提高自已的各方面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教学教研能力

为加强业务素质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教材在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探索高中汉语文的新方法,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主动探索研究“XX”课题把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渗透到常规教学中,由于一直以来的努力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1年4月在《XX》这本书上发表了《XX》和《XX》获一等奖。

三、班主任工作

我于2006年8月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6年的时间了。在其间本人在2007年 6月获“XX”,在2012年5月获“XX”。作为班主任,为人师表,自觉的加强师德自我修养,以强烈的责任感、极大的工作热情及对学生无限的爱来提高自己办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1)没一学期,我要求学生制作“座右铭”,填上自己的最大兴趣、最喜爱的为人、竞争对手、理想和座右铭,贴在座位的右上角,督促自己珍惜时间,发奋学习,练好本领,报效祖国。

(2)每周一次“班主任班干碰头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商量、布置下周的工作、学习任务。

(3)开好每次班会。每次班会前,我都根据学生情况,精心准备主

题班会,使得办会成为学生交流思想、提高认识的地方,成为

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展示才能的场所,成为学生学习途中的加油站。

篇11:林业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一九××年参加工作****年三月开始从事××技术专业工作先后任职××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到目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已二十余年。一九九八年三月至二oo一年一月就读于××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成人教育于二oo八年二月至七月在××大学××专业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获得申报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九八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以来在老一辈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钻研业务技术努力学习××技术理论知识先后自学了××、××、××技术、××等各项专业书籍初步掌握了林业部分理论知识并理论与实际想结合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多年的实践不但丰富了理论知识还积累大量的实际经验成为一名××技术骨干力量得到××、××的认可。于二oo二年九月申报××助理工程师并获得通过。自任现职以来我个人的专业基础理论、业务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基础理论从不专业到专业化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从参与编制××××方案调查设计到独立完成××××方案调查设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把工作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经过理论分析、统计形成了专业技术资料并在省部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先后于二00八年二月和二00八年七月在南北桥杂志上发表《完善××××基础数据的采集及相关问题》在科技信息杂志上发表《浅谈掌握电脑在××调查中的应用》为××调查、保护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工作方法和基础。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并且先后多次获得市××局通报表扬和××市政府记功奖励。

篇12: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于200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并于同年应聘于**工作,2007年11月取得工程师资格并被**公司市政公用工程分公司聘任为工程部副主任,一直从事工程预结算及项目管理工作,2011年3月调入**有限公司成本管理部从事安装工程成本管理工作,2012年11月进入**有限公司商务经营部从事安装造价工作,2014年8月进入**公司从事安装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走上工作岗位,至今已十三年,在十三年的时间中,本人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体会和学习,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政治思想觉悟、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各专业技术考核均获合格,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认真贯彻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牢记“八荣八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创造新业绩、创建新生活。能够持之以恒的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竭诚奉献、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业务工作方面

2007年以来主要从事了如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工作: 1、2007.3-2008.6任**项目(二期)技术负责人; 2、2008.6-2009.6任***安装工程设备安装负责人; 3、2009.10-2010.11任**安装工程项目经理; 4、2011.3-2012.11在**公司成本管理部负责**广场、**广场以及**商贸城等项目安装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5、2012.11-2014.8在**公司商务经营部,负责安装工程投标报价及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6、2014.8-至今 在**公司负责科**项目机电安装成本管理工作。

施工项目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对以上五大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首先从原材料的合格证、复试报告及外观质量三方面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及收集资料的完整性,避免工程竣工时给工程资料的交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是施工质量的控制,做到谁施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做到当天的活当天验收,并于七天一小评,一个月一大评;同时抓好各班组、各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接验收,谁的施工质量交验不过关谁就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积极抓好成品的保护工作,这样既节省了班组的劳动力,同时也节约了工程的原材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材料,同时也提高观感质量。

安全生产是施工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是衡量施工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施工项目中,加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和责任追究制管理,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楚,措施有力,监督到位。全面贯彻落实《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施工指导方针,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及作业班组兼职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切实保证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同时,认真学习安全管理知识、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了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达标,未出现安全事故。

到地产公司从事成本管理工作后,工程项目的预、结算是成本控制部门最基本的工作,我们现在公司是科技地产公司,所开发的项目大部分是孵化器、加速器以及综合办公楼等,由于客户的不同,对房间内部结构的整体要求就不同,这样就产生大量的变更、细化,有的体块竟然达到了四次细化,往往一栋楼因为不断变更、细化,要重复计算好几遍,工作量增加了好几倍。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做到不骄不躁,认真、仔细对每一份图纸进行计算,合理的组价、取费,出色的完成了各项编制任务。在与施工单位结算过程中,按照先核量、再核价的原则进行,在核对工程量时,以图纸、变更为基础,客观的进行核对,防止施工单位出现多算或是重复计算的现象;在核价的过程中,以预算价、市场价为指导,避免施工单位出来抬高报价的现象,保证了公司的利益。在工程款支付方面,以合同为依托,根据工程月进度和合同的付款节点严格控制付款。

同时在工程成本控制中,注重工程成本的预控管理,在目标成本编制阶段能很好的根据图纸及目前市场情况,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合理可行的造价指标;在设计阶段,积极的参加图纸会审及图纸的方案优化测算,提出相应的图纸会审意见及优化方案;在工程招标阶段能认真的理解图纸设计意图,编制、审核招标清单,对投标书进行有效的筛选、评分,和其他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评标工作。

三、专业学习方面

学无止境,本着“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的信念,我一直坚持专业技术知识和辅助知识的学习。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为此,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在施工中,坚持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005年取得全国造价员资格证书;2008取得了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2012年10月取得注册造价师职业资格证书;2013年9月取得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2013年10月,参加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贯彻学习; 2014年5月,参加了注册造价师继续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2015年7月,参加了广联达软件BIM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的培训。通过各种继续再教育培训班,使我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的无纸化管理,在工程管理中使用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控制工程的进度与造价,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在预结算过程中,加强算量软件的应用,使用专业的安装算量软件-算王,代替了手工算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知识型、沟通型、进取型的人才,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崇高的奋斗目标。

篇13: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调查对象

选取北京市7所市属三级甲等医院的卫技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综合医院4所、专科医院3所;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94份,应答率为99.3%,其中有效问卷755份,有效率为95.1%。因此样本量为755人,包括医师448人,占59.3%;护理173人,占22.9%;医技人员(含药、技)134人,占17.8%。硕士以上学历374人,占49.5%;本科学历301人,占39.9%;大专及以下80人,占10.6%。高级职称人员372人,占49.3%,多数集中在医师群体;中级职称级别234人,占31.0%;初级职称级别149人,占19.7%,多数为护理人员(表1)。

1.2 研究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来分析北京市属三级医院被调查人员职称论文的现状和对职称论文的态度。卡方检验的检验水平为0.05,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10.0。在对论文相关观点的调查中,对每一观点的“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别给予5、4、3、2、1的分数,分数越高表示认同程度越高。认同率的计算公式为:(非常同意人数+比较同意人数)/被调查人数×100%。

2 结果

2.1 卫技人员发表论文和论文杂志级别的情况

高级和中级职称人员发表过论文的比例很高,分别为100%和88%;初级职称人员发表过论文仅为33.6%。97.3%的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发表过论文,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的68.5%。高级职称、医师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的比例高,分别为92.5%、83%和87.2%(表2)。

2.2 对各级别医院是否应有职称论文要求的态度

多数人认同三级医院晋升职称应发表论文(77.2%)。比例最高为高级职称群体(80.8%)、医技群体(84.1%)。认同二级城区医院晋升职称应发表论文的比例不高(38.2%)。认同二级郊区医院晋升职称应发表论文的比例很低(19.6%)。认同一级医院晋升职称应发表论文的比例非常低(10.4%)。被调查人员总体上认为不论哪级医院都不应要求发表论文的比例很低(20%)(表3)。

2.3 对撰写职称论文的看法

2.3.1 对晋升职称应有论文要求的目的和必要性看法。

对于“医院为争排名而要求晋升职称必须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观点认同率较高,为57.6%;而同时对“有助于提高研究能力,促进医学发展,所以有必要”的认同率也较高,为56.4%。对于“只在教学医院才需要,基层和郊区医院没必要”的认同率最低,为34.4%(表4)。

2.3.2 对职称论文采取消极态度的原因。

对于“不写论文的原因,主要是临床工作繁忙没时间”的认同率非常高,为71%;其中,初中级职称、护理、医技和本科以下学历人员认同率较其他人员更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初中级与高级职称对此观点的认同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学历人员之间的认同程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写论文的原因,主要是不会写,也得不到指导”的认同率为42.2%,其中,初中级人员、护理人员的认同率分别为47.7%、60.8%,高于高级职称、医师和医技的认同率;本科以下人员的认同率为52.9%,高于硕士以上人员的31.3%。不同职称级别、不同学历群体之间的认同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表4、表5)。

2.3.3 对职称论文形式的认识。

对于“临床病例总结论文,只要评委认可,不发表也可评职称”的认同率很高,为67.6%;其中,初中级职称人员为75.8%,高于高级职称人员的58.7%;护理人员为71.1%,高于医师的65.6%和医技的69.5%;本科以下人员为71.8%,高于硕士以上人员的63.2%。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职称级别、不同学历人员对此观点的看法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基础研究论文不能体现临床能力,不能用于评职称”的观点总体认同率也很高,为60%,而且不同职称级别、不同学历群体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调查对象选择

本次调查以医师、高级职称、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较高,分别为59.3%、49.3%、49.5%。虽然有关职称论文应该听取医护技各类人员、高中初各级职称、研究生和本科以下不同学历人员的意见,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医师、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发表过论文的经历和经验较多,对于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应有更多的体会和发言权。据本次调查统计,高级职称均发表过论文,且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占92.5%,医师发表过论文占94.9%,硕士及以上发表过论文占97.3%。

3.2 应坚持还是废除职称论文的要求需要区分对待

对于职称晋升时是否应继续保留论文要求,不仅医疗机构内部各层各类人员之间一直争论不休,而且也令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举棋不定。现实情况是医院领导层通常主张应该有职称论文的要求,甚至不断提高对发表论文杂志级别的要求;而行业内外对职称论文造假、影响对临床人员正确导向的问题不断提出激烈批评,特别是临床一线和基层卫技人员对职称论文诟病的声音愈加强烈,甚至有要求彻底取消职称论文要求的声音。

3.2.1 认同三级医院应有职称论文要求。

以往很多支持职称论文要求的理由是,医学是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的实践性科学,进行科学研究和经验总结非常重要,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医院,科研工作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而论文作为探讨问题以及描述科研成果的一种工具[3],将其与职称评审挂钩,有利于提高卫技人员的科研意识和业务水平,促进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健康发展[4]。毕竟,医学是探索性的科学,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和发现更加有效的医疗技术,这就不能忽视撰写论文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代表国家或地区水平的三级医院,不能因为当前职称论文存在着诸多问题的舆论压力而走向完全放弃撰写论文要求的另一极端。据本次三级医院的卫技人员调查,认同三级医院应该有论文要求的观点占77.2%,其中医技为84.1%、医师为75.3%、护理为76.7%,这对于肯定职称论文要求的必要性很有参考价值。

3.2.2 二级医院应降低职称论文要求。

近年来,要求淡化职称评审中的论文要求[5]的呼声比较高。二级医院一般属于区县级医疗机构,规模和功能介于三级和一级医院之间,多以医疗工作为主或承担本科以下教学和少量科研任务。本次调查显示,认同二级城区医院应该有职称论文要求的比例不高,为38.2%;认同二级郊区医院应该有职称论文要求的观点又远低于二级城区医院,仅为19.6%。所以,对于承担医疗任务为主的二级城市医院卫技人员,建议降低对其职称论文的要求;对于二级郊区医院卫技人员的职称论文要求建议淡化或者不做硬性要求。

3.2.3 一级医院应取消职称论文要求。

一级医院属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主要指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本次调查显示,认同一级医院应该有职称论文要求的观点仅为10.4%,大多数卫技人员赞成一级医院应取消职称论文的硬性要求。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于2015年末发布通知,要引导基层卫技人员注重临床水平、注重服务质量、注重工作业绩,突出职称评价的能力业绩导向;关于基层卫生专业的论文、科研要求,在申报职称时不做硬性规定,可作为评审的参考条件,体现国家卫生行政高层落实了一件符合基层医务人员意愿的实事。

3.3 三级医院不同群体对职称论文的认识有差别

本次调查显示,对“论文有助于提高研究能力,促进医学发展”的认同率总体上比较高,但不同职称级别以及不同学历水平人员之间,还是存在显著性差异。高级职称、医师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的认同率较其他群体人员高,不乏高级职称人员已经有了撰写论文的经历和能力的原因,但也显示他们对论文要求的目的和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说明多数医师认可除了医疗技术和疾病诊治能力要高超以外,还应为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6],而没有简单地把撰写论文作为额外负担看待。

3.4 三级医院卫技人员不愿撰写职称论文原因

3.4.1“不写论文的原因,主要是临床工作繁忙没时间”的认同率很高,并且初级和中级职称人员高于高级职称人员、护理和医技人员高于医师人员、本科以下学历人员高于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级医院工作压力大、始终处于临战状态的实际情况,承担大量具体工作的中级及以下卫技人员日常体力负荷更重,特别不利于他们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提高服务质量和促进医学进步。建议通过采取降低日常工作负荷、适当增加科研时间等措施,保证和鼓励卫技人员撰写论文。

3.4.2认同“不写论文的原因,主要是不会写,而且得不到指导”,以初级和中级职称、护理人员、本科以下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高,而高级职称、医师、硕士以上学历人员相对较低。这反映出本科以下人员学历教育缺少科研和论文撰写培养造成的实际情况,建议由科研经验比较丰富的高级职称、医师对他们进行培训讲座和具体指导。

3.5 临床职称论文应侧重以临床工作为主

一方面,对“基础研究论文不能体现临床能力,不能用于评职称”的总体认同率较高,说明卫技人员认为临床评职称不应过于倚重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对“临床病例总结论文,只要评委认可,不发表也可评职称”的认同率也比较高,表明卫技人员认同应重视以临床为主要内容的论文,即使是撰写临床病例式的经验性总结,只要能体现一定的业务水平并得到评审委员会专家的认可也可以。因此,应该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临床卫技人员根据临床经验和体会写出较高水平的医学论文,让他们把时间交给患者,注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7]。

参考文献

[1]宋敏,陈琪,罗娟.学术论文在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中的利与弊[J].解放军医院管理,2014,21(6):559-560.

[2]陈洁.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贺鑫,肖莉华,秦鉴,等.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在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6):73-74.

[4]陈欣,任玉.突出211工程建设特色提升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9):65-66.

[5]董秀玥.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师科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8):53-55.

[6]王国斌.临床与科研在医师晋升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要求[J].中国医院,2014,18(3):47.

篇14:林业专业技术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摘 要:本文針对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进行分析,尝试给予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和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现状;难题

项目基金:本论文为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项目“林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编号2014-R06)”子课题“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G642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专业设置的要求,林业工程类专业特指木材加工技术(含人造板自动化生产技术方向)、木工设备应用技术、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等4个专业。目前国内开设木材加工技术的高职院校有9所,在校生约1200人,企业人才需求约50000人/年;开设木工设备应用技术专业高职院校有1所,开设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专业高职院校有3所,此3个专业在校生较少,市场人才缺口较少。高职林业工程类专业的主要特点即行业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主要从事设备操作、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工作,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一、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对就业人群的质量标准看,人才的素质问题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高职高专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有助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是刻不容缓的。

1.国内研究现状

以林业工程类专业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方面还处于真空状态,还未构建和制定科学、公认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方法、途径、体制与机制等缺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匮乏,需求旺盛,但毕业学生基本不能立马上岗,未能表现出其明显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标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探索与建立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迫切之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刻不容缓。

开设有相关林业工程类专业的院校主要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及专业建设等方面研究较多。在国内,众多的研究都还停留在探索阶段,侧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的管理作用与导向功能,至于结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施等重要问题研究较少。传统的职业院校人才评价体系主要以卷面考试作为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准,这种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国内学者提出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档案”为载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项目为主导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能力或决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理论。

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评价体系,各个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独有的体系。德国采用“双元制”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和企业在职培训相结合;英国主要采用“三明治体系”及BTEC模式考核评价制度,由培训企业协会和培训机构紧密合作,提供就业支持和各种教育培训;澳大利亚的AQF国家资格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采用专科教育和技能竞赛培养高技能人才;加拿大采用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模式和认证制度;以及国际上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柯氏四级评估模型的理论构架等研究。

二、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的难题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理论无论多么完美,它最终归宿还是实践。评价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到底需要哪些指标、各指标的权重如何、针对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应如何评价等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才能发现其特点,找出适合目前条件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问题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方式可采用具有全程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等显著特点的CIPP模型分析法,即全称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IPP模型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方面,这四种评价可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

设立合理的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发现,一些指标如“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使用情况、学生实践课程比例、双证书获得率”等指标是可以量化评价的,而有些指标如“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想要量化评价是很困难的,评价过程中的许多现象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如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是目前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确定评价体系的内容原则应基于实践调研与文献检索的基础。实践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调研问卷应针对职教专家、专业教师、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学生、家长等进行分别设计。同时要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问卷的“信度”即可靠性,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即有效性,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问卷设计要保证信度的一致性和效度的显著性。

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对于评价目标的意义和重要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 ,在进行评价时 ,对每个指标赋予的权重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评价方法来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各指标的权重,形成一套数据采集方便、指标权重分配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小结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林业工程类专业同其他专业同样也遇到一些发展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只有解决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才能实现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合理有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李顺.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M].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上一篇:机动车检测基本考试题下一篇: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