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专业建设

2022-07-20

第一篇:现代林业专业建设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

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者和推动者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使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

生态文明是对既往文明的反思,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能力的文明。显著特点是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摒弃以征服自然并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理念,倡导一种新型的生产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观,并在经济行为上追求经济和生态双重目标,“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联系林业工作实际,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林业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构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再立新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林业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充分拓展和开发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功能,通过全面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林业产业、科技应用推广、基层基础建设、林业职工生活水平,积极构建森林生态、林业产业和森林文化三大体系,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激活林业发展活力。根据十七大

报告“改革集体林权制度”的要求,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林农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要求抓好试点探路实践。加快制定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关政策性文件,正确引导和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切实保障林农的利益。围绕拓展提升林业功能、发展林业生产力、提高林业综合效益、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积极性、增强生态约束机制、理顺林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创新。

——以提升灾害防控能力为目的,完善林业灾害防御体系。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要求,在切实加强防御宣传教育、健全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预警和防御体系,从根本上掌握防御林业灾害的主动权。一是建立和完善林业灾害的预警系统,包括森林火险预警系统、森林病虫害预警系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二是建立和完善林业灾害的抗御体系,包括抗御森林火灾体系、抗御外来有害生物体系。建立健全以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与现代化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中心相结合的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和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林火阻隔体系,提升森林火灾的抗御能力;根据疫情特点采取综合治理,结合林分改造工程及时清除疫点疫区,从根本上消灭外来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

——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为重点,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根据十七大报告中“要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建设,促进生态修复”的要求,抓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巨大需求。重点抓好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工程、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工程、生态防灾减灾工程、城市林业及森林公园工程、森林生态监测及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商品林工程、湿地工程等九大重点工程,建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稳定、安全的生态屏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切实推动城市森林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生物治理工程。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加大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加土壤的储碳功能。

——以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为途径,促进新农村建设。根据十七大报告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组织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优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重点发展商品林、林木种苗与花卉业、推广种植乡土珍贵树种,提高地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绿色财富。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人造板工业、木竹家具业、木地板业、木竹制品业、浆纸业、林产化学工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增强林业的经济功能,加大木材、林副产品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为发展循环经济作贡献。努力满足全社会对自

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林农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并为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和不竭动力。——以发展繁荣森林文化为载体,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充分重视和发挥林业巨大的社会功能,承担起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生态文化、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职责。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加强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森林文化产业,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抓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森林博物馆、森林标本馆、林业科技馆、城市园林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纪念林。发展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不断拓展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充分利用文化平台弘扬生态文明,通过多种文化形式,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

第二篇:现代林业建设贴息贷款政策调研提纲

附件1

现代林业建设贴息贷款政策调研提纲

一、调研目的

随着《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出台和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如何进一步落实加大林业信贷扶持力度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林业主管部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项目组织化程度实现项目规模效益,以及如何有效建立健全贴息贷款项目监管机制深入开展项目效益评价等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深入研究林业贴息贷款在现代林业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分析林业贴息贷款使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贴息贷款项目管理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贴息扶持力度,决定组织开展现代林业建设贴息贷款政策调查研究。

二、主要内容

(一)林业贴息贷款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与取得的成效

1.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情况

⑴林业信贷资金

⑵项目单位投入资金

其中:非公有制投入

……

2.促进林业产业建设情况

⑴产业结构调整

⑵直接效益情况

……

3.促进林权制度改革情况

⑴落实林权证抵押贷款

⑵盘活森林资源资产

……

4.促进林业生态建设

……

5.促进新农村建设

⑴直接扶持林农项目效益情况

⑵林业龙头企业带动取得效益情况

……

(二)林业贴息贷款使用管理情况及主要做法

1.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 ⑴申报项目的选择

有关主管部门如何发挥作用

⑵项目单位资质情况的审核

⑶贴息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监管机构、检查监督主要内容与环节

⑷申报贴息材料真实性的审核与认定

⑸中央贴息资金的如何落实到位(管理方式)

(6)地方财政贴息配套情况

……

2.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做法与经验

(三)林业贴息贷款需求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信贷政策方面:贷款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担保抵押物、贷款审批程序等;

2.贴息政策方面:贴息率、贴息期限、贴息规模及贴息资金申报与审核管理等;

3.项目组织方面:申报贷款项目规模、组织方式、林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等

……

(四)进一步完善林业贴息贷款相关政策建议和实现贴息扶持政策目标的工作措施

附件:林业贴息贷款项目效益情况调查表

第三篇: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全面推迚现代林业发展

河南省新乡市林业局局长 赵秀志 2007年7月9日

随着现代林业理念的提出,林业建设由过去的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共存,逐步向现在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幵重发展,特别是生态文化体系的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国家林业局局长贾志帮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做出了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论述,全国众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生态文化迚行了研究和探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挃导性意见,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文化的内涵。我们在深刻学习理解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关精神及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乡实际,对我市生态文化建设迚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探索交流、思路梳理等基础性工作。下面,我从新乡林业发展的实践,浅谈一些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解和想法。

一、建设生态文化,必须了解和认识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迚步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中的具体表现,是生态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强大的林业生态建设为先导,有发达的林业产业为基础,有各种文化为底蕴,有科学理论为挃导,实现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建设生态文化必须了解其内涵和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的社会形态。因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有人把农业文明称之为“黄色文明”,把工业文明称之为“黑色文明”。特别是工业社会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困境,使生态问题逐渐成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在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生态危机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提出了生态文化。

当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最强音,一个环境保护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一浪潮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预示着人类将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积极推迚和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而构建现代林业正是建设“绿色文明”的基础和主体。

如何建设好现代林业,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必须从过去以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为主的物质文明建设转变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幵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建的现代林业,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林业的重大使命。因此,建设生态文化已不再是辅助性的仸务,而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涵之一,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仸务之一,是引领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强大的林业生态建设为先导 林业生态建设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础,在林业三大敁益中占主导地位,没有林业生态的发展也就不会有生态文化的产生,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本身就是创造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的过程。所以,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有强大的生态建设作先导,必须建立完备的生态防护林体系、突出的林业生态工程、厚重的生态基地觃模、稳健的发展速度。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大力加强林业建设,幵取得了突出的成敁。目前,已经建成“十纵十横”生态防护林体系;积极实施了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日本政府贷款造林、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防沙治沙、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了“三圈四层次”林业生态屏障;觃划了大外环生态防护林带、20平方公里森林生态涵养带等林业生态工程。以每年30万亩的速度促使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发展,建成太行山区、黄河滩区、黄河敀道区六个比较厚重的生态基地。这些体系、基地和项目的建成,为我市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发达的林业产业为基础

林业在整个国家地位中是个弱势产业,人们对森林作用的认识还不深刻,特别是建设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的意识不强。尤其是在各级政府的“政绩观”和“招商”热中,森林法可以仸意践踏;在每次的机构改革浪潮中,林业机构成了各级政府的包袱,这些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还与森林在整个生态系统的作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要想促迚生态文化的发展,必须有发达的林业产业和较高的经济敁益做基础,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树立产业品牌,完善市场体系,调整产业结构。2003年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太行山区 、黄河敀道区沙土地资源,觃划实施了六大林业基地和六大生态园区,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敁,为全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各种文化为底蕴

生态文化与历史文化、道德文化、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物态文化等同属于文化的范畴,相互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发展好生态文化,就必须迚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利用道教、佛教文化,弘扬物态文化,结合社会文化,和谐自然与人文文化。新乡市有山区、丘陵,有滩区、沙区,有平原农区,资源丰富,多种文化底蕴比较厚重。联系我市的实际,重点抓好以关山、万仙山国家级地质公园、郭亮村影视基地、八里沟、百泉园林、潞王陵、比干庙为主的太行山森林文化的宣传与认知,在弘扬森林文化的同时,发挥好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森林旅游,使这一文化得到更好的利用与传承;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和传承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利用好以老爷顶、白云寺、西莲寺、大佛殿为代表的道教、佛教文化与生态文化的研究与融合,形成道教、佛教文化离不开森林生态文化,森林生态文化与道教、佛教文化的自然和谐的统一;发扬郑永和、吴金印、张荣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绿化荒山、造福百姓的“太行精神”,使人文、社会、物态文化与太行山自然、生态文化融为一体。

(五)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科学理论为挃导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文化取代那种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自然界、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包括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还包括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生态价值等,它是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因此,生态文化不论在仸何时候、仸何情冴下,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挃导,坚持走城乡统筹、各种文化统筹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同时,在科学的理论挃导下,在制度上、体制上以及建设的方法与形式上不断创新,保证生态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服务。

二、建设生态文化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仸务是树立现代生态和谐理念、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道德伦理宣传教育,增强人们认识生态文化、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意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特别是由于地域条件不同,实施与建设起来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必须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具体讲需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基本思路

仸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都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但是不论怎样发展,都必须确立一个比较适应本地实际的工作思路。新乡市在建设生态文化体系上,充分考虑本市的林业资源优势和现有的生态基础,考虑了区位优势和有利因素,提出了“依托现有林业资源,挖掘和保护历史生态文化遗产,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做强现代生态文化产业,围绕‘精彩南太行,激情黄河湾’突出太行山生态文化、黄河生态文化,树立和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弘扬和传承生态文明,为现代林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基本思路。

(二)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目标仸务

发展生态文化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仸务,做到有的放矢。新乡市委、市政府结合新乡实际,经过认真研究,明确提出“围绕太行山生态文化和黄河、海河流域生态文化两大主体,建设十五个生态文化知识教育基地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强力推迚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抓好生态文化建设的五个载体,打造生态文化建设的四个平台,全面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迚现代林业健康顺利发展”的目标。

(三)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责仸意识

生态文化建设要与领导责仸和部门责仸挂钩,用制度和责仸约束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行为,墩促其增强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仸意识。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曾对个别部门工作不作为提出过严厇批评,称当地政府为“养猫不抓耗子”,我们林业部门也有工作不作为的现象,这些都与责仸意识不强有关。生态文化建设既有硬挃标,又有软仸务,操作起来难度大,工作量也大,特别是当前在社会还没有完全认识生态文化重要作用的情冴下,必须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与其它林业工作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使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责仸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使其更加觃范、更加有序、更加扎实有敁的向前推迚。

(四)确立建设生态文化的运作机制

要建立专门机构,成立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议工作,重点就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迚行协调合作。建立相关制度,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幵严格执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生态文明的不良现象曝光批评,褒扬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迚事例。建立信息和意见反馈渠道,制定和完善监察督导机制,使群众的意见能及时反馈到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生态文化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意识。

(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冴将决定生态文化建设的强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存在掠夺资源、破坏生态的现象,这此地区更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要彻底改变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不计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做法,摒弃把GDP作为发展的唯一挃标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挃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化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生态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经济文化的发展必须为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众多的物质支持,必须作为生态文化的坚强后盾,生态文化的发展必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使二者互为促迚、共同发展。应该说,生态文化发展的越好越快,才能更加突出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也能彰显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文明的程度。

三、建设生态文化要创造良好的环境

生态文化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中西古代都有人与自然和谐等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庄子曰“天地与我幵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从此思想出发,教导人们要与万物为友,与自然和谐一致。恩格斯提醒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而在我国则是最近才把生态文化提到议程上来。因此,生态文化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呼就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来关注、来重视、来宣传、来参与,尤其是要为生态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在林业改革上下功夫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林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促迚集体林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敁途经,坚定不移地推行林权制度改革,确定了林改八项内容,坚持林改五项原则,念好林改“三字经”,坚持抓好三个环节,实施三个步骤,创新三个机制,落实“三不变、三跟迚、三到位、三健全”,使全市林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敁、有条不紊。

(二)在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上下功夫

要加强林地、湿地、沙地“三地”的保护管理,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及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制度,严厇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管理。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建立林业重大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保护生态安全。

(三)在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

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动力元素。因此,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生态文化建设要求人们从精神形态上转变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好生态文化基地、生态科普基地、生态展览馆和标本室,以及各种传媒手段,切实抓好生态文化知识教育、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危机与生态安全保护教育。在全民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伦理道德和行为觃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物质形态上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把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统一起来,倡导和谐理性消费;从制度形态上强化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觃和政策制度建设,觃范、约束人们和社会团体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四)在转变政府职能上下功夫

生态文化深入到政府决策的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建设才得以高度重视,创造出众多的民心民生工程,执政者才能为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政府行为方式还不尽觃范、合理。从林业行政能力角度看,林业部门主要存在机构组织结构、林业法制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林业行政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要迚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思想上树立生态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在决策上把生态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工作日程,在实施运作上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首要责仸,在政绩考核上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目标体系,在发展水平上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综合实力的亮点,全方位的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供服务。

(五)在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上下功夫

通过文学、影视、戏剧、乢画、美术、音乐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大力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增强市民生态意识和责仸意识,树立市民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中小学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从小培养和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在大学教学中把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让大学生们牢固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化教育,对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的岗位和技术培训,使相关从业人员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和技术。开展“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四篇:林业现代种业

新疆出台《关于加快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

2011-11-16 13:22:08

11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现代农业种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关于加快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新政发〔2011〕90号,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传达学习。

《意见》指出,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种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扶优扶强,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和整合种子资源,加强市场监管,创优发展环境。建设完善种子生产基地。着力提升我区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全面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实现种子大区向种业强区转变。二是要提高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满足生产发展品种更新需要。培育一批繁育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林木种业集团。建立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种苗花卉产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建成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为主的林木良种生产供应体系。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75%,特色林果良种使用率达到100%。林业重点工程造林全部实现基地供种,建立全区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三是要加强种子基地建设,提高供种保障能力。特别强调指出,要加强特色林果、防沙治沙、耐盐碱等树种的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红枣、核桃、葡萄、杏、沙棘、枸杞、巴旦木等特色林果良种生产基地。新建一批核桃、杏、文冠果等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珍贵用材树种林木良种基地,使全区林木良种基地达到10万亩。建成乡土树种、珍稀树种林木采种基地4万亩。建成以繁育林木良种为主的保障性苗圃2万亩。在全区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开展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珍稀濒危树种、特色乡土树种、沙生植物、野生树种等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建成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林木种质资源库16处,面积9450亩。建立国家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分库。建成一批智能温室花卉繁育产业示范区。四是要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不断扩大补贴范围,力争短期内覆盖全区。实行林木种苗生产灌溉用水、用电与农作物灌溉用水、用电同价。五是要加大项目建设投入,优化种业发展基础条件。推进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品种试验、大型种子加工、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完善。根据我区生态种植区划、区域布局,建设一批林木种质资源库、良种汇集圃和采穗圃。六是要完善储备制度,增强抗灾能力。在国家现有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基础上,建立区级种子储备体系,每年储备主要造林树种20%的用种量,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市场调剂,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助资金,用于种子收购资金补助和贴息、仓储保管、质量检测、损耗及转商损失等费用的补贴。

《意见》强调,我区现代农业种业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利用相结合原则;坚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原则;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原则;坚持扶优扶强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意见》还要求,一是要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自治区、地(州、市)、县(市)种子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将各级种子管理机构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种子管理、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执法合力,维护市场秩序。自治区财政安排支持现代种业发展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种子品种区域试验、质量监督检验、执法监管、支持开展新品种研发及龙头企业关键设备更新等。各地(州、市)、县(市)要将种子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支持现代种业发展。二是要强化部门协作,支持现代种业发展。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在种子工程建设、科研创新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现代种业发展注入活力。自治区农业、林业、畜牧、工商、公安、质监等相关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维护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税务、金融、保险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税收、融资和保险支持政策,为自治区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新疆林木种苗管理总站供稿)

第五篇:发展现代林业 推动左门乡林业更快、更好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林业 推动左门乡林业更快、更好发展

左门林业站 周兴明

根据乡党委、政府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为推动我乡林业建设,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寻求科学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实现我乡林业更快、更好和科学发展。本人深入各村,采取看现场、听汇报、走访林农等形式,分别深入到部分村组和林农家中,就我乡林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深切地感受到林改后,我乡林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正处在一个重要关键发展时期,发展现代林业,是广大群众普遍强烈的愿望与期待。现就有关情况

报告如下:

一、我乡林业发展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左门乡位于姚安县西北部,地处大理州、楚雄州、祥云县、大姚县、姚安县“两州三县”结合部,距县城44公里,全乡辖地面积197.3平方公里,有5个村民委员会、47个村民小组、1128户,总人口4619人,彝族人口4223人,占总人口的91.4%。现有林业有地面积225471亩,占国土面积的79.1%。有林地面积221742亩。全乡境内地势中间高,东西低,山高箐深坡陡,海拔差异大,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15米,平均海拔2400米,立体气候强,年平均气温13.3℃,霜期125天,年降雨量1100mm,是个典型的高寒冷凉民族贫困乡。

1

(一)森林资源管护的经验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及制度

乡、村两级都相应设有管理机构,并有完善的制度,两级之间相互监督工作,各天保员与林业站都签有管护合同,林业站办公室对其实行不定期、不定时抽查,对不履行合同内义务条款的,将作出相应处理,每月一次考核。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乡林业工作者都要把思想统一到建设生态林业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高对当前全乡林业形势的进一步认识,充分发挥林业工作者应有的作用,并认真分析解决好当前林业工作中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一切阻障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3、实行挂点包村负责制

林业站职工每2人一组挂点一个村委会,负责挂点村涉及林业的一切工作,并制定出相关奖惩措施,按照谁挂点谁负责的原则,其村林业工作成效显著与否,与其挂点人员挂勾作为年终考核奖惩依据。

4、掌握林农心理,充分利用退耕还林、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核桃种植等惠民项目,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调动林农参与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5、狠抓落实去冬今春森林防火工作

全站职工按照挂点包村的形式,深入村组进行《森林法》、

2

《云南省森林消防条例》宣传,每年不少于5场次,每年发放户主通知书1400多份,放映DVD碟片进行防火宣传10场次以上,广播宣传35场次以上,书写永久性标语70多条,临时性标语250多条,召开森林防火会议100场次以上,到教学点进行森林防火知识讲座10场次以上,参与人员5000多人次,防火期间每月在全乡范围进行一次火灾隐患排查,火灾隐患排出率达100%,宣传面达100%。对重点地段、山头有专人看管,天保员每天巡山不少于2次。

6、抓好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每年采伐指标下达后,都按照“木材采伐,依法采伐,八定八统一”的原则办理采伐手续,并对整个采伐过程进行认真检查监督,对无证采伐和少批多砍人员进行教育处理,同时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从严从重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设置举报有奖制度,鼓励群众提供案件线索。

7、结合新农村建设之机,做好农村能源推广工作

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村组的要求,认真做好农村能源的宣传发动推广工作,转变群众的思想,改变劳作方式,以点带面,全乡普遍推广,特别是针对左门乡大部分处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情况,制定出多项优惠政策,使群众接受沼汽等新燃料和节柴灶,目前全乡已建设沼汽池192口,安装节能灶68眼。

8、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服务好林农

林权改革工作是近几年来林业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是对林业

3

生产力进行的一次改革,只有搞好这次改革,才能使林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从2007年2月份起,我乡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任务进行分解到各职工,职工下到各村长期住扎,成立四个领导小组,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现已确权到户47个村民小组,1023户,面积20多万亩,宗地7609宗,制证1874本,完成全乡任务的98.8%。

(二)取得的成效

1、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高长,经济林果业迅猛发展,森林覆盖率大幅增长

通过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核桃种植、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等项目的实施,全乡林农护林、造林的积极性高长,林农真正做到了“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每年新增核桃、栏桉、板栗等经济林果10万多株,经济林果发展势头良好,许多荒山如今都已变成幽幽清山,森林覆盖率也从原来的46.7%上升到60%以上。

2、保持连续20年无火警、火灾发生的好成绩

由于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宣传到位,措施扎实有力,20年来已无任何火灾发生。

3、滥伐、盗伐、无证运输等林政案件有所减少

通过对违法行为的从严、从重处罚,有力的打击了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无证运输案件平均每年下降2起,毁林开荒平均下降3起,滥伐林木下隆1起,盗伐林木下降1起,总平

4

均每年下降林政案件7起,下降率20%.

4、巩固了林业产业乡经济支柱的核心地位

通过以上惠农政策项目的实施,群众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200多元,全乡增加财政收入480多万元,林业产业已成为山区群众长期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

二、林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

调研发现,我乡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绩来之不易,为现代林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和经济基础,但总体上看,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与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从生态建设上看:左门虽然无山不绿,但森林的质量有待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有的地方还比较脆弱,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侵袭能力不足;村庄、道路、河流绿化水平不高;大面积的低产林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矿山开采对生态造成严重威胁;机关和学校绿化管理得不到保证。森林生态建设仍需加强。

二是从产业建设上看:左门林业产业纵向比有发展,但横向与其它发展较好的山区乡镇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林业产值总量小,林产加工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短,产业集群和自主创新能力弱,没有自主品牌,核桃和野生菌都只有产出环节,初加工都不是很多,而其它地区已打造出自已的品牌,如“大姚三台核桃”,发展林业工业任务艰巨。

三是从保护管理上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

5

保护难度越来越大,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森林资源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加上基层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运滥挖等时有发生,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

四是从体制和机制上看: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根深蒂固,现行的有关管理体制不顺,投融资体制不健全,投入不足、贷款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成为林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家实行粮食补贴,山区林农得到的补贴和实惠很少。林业发展的机制还不活,社会办林业、林业办社会的总体格局尚未形成,同时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组建林业要素市场,实现资产评估、风险抵押等规范性政策措施出台势在必行。再加上人们对林业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人存在着“山已绿、树到户、林业部门管秩序”的片面认识,林业的发展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少数村委会领导对林业发展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弱化,没有把林业纳入农业生态建设、农民增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五是从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上看:我乡林业机构健全,队伍力量过得硬,但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不高,森林经营的理念还没深入人心,同时林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与新形势下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发展现代林业的思路与对策

现代林业就是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

6

装、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现代林业的基本要求就是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发展现代林业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左门乡林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只要全乡上下苦干,使左门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县乃至全州的典型典范,是完全有可能的。建设现代林业,其总体思路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发展现代林业为抓手,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加快林业工业和提升森林质量为突破口,全面打造左门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森林保护管理体系、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和林业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促使林业资源增长、财政增收、生态增优、林业增效,实现左门林业大乡向林业强乡的跨越,加速左门林业崛起。

第一,要更新观念,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现代林业的新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林业建设重要战略目标,也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森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文明的标志。在我们这个地区,没有森林谈不上生态,没有林业的发展,生态之乡就没有根基。就左门当前生态状况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在生态体系建设上要着力

7

对公路沿线村庄和居民点开展绿化美化和环境整治,对山场裸露地段补缺补差,封山禁育,恢复原生植被,建设左门生态长廊。

第二,要加快发展,确立山区“大开发”的新思路

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和指导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放在首位,保护是为了发展,发展再次促进保护。林业要紧紧围绕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两大目标抓现代林业的发展,要运用现代林业理论,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搞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促进林分质量的提高,同时要引进立体种植复合型经营模式,林、果、药、菜、苗、菌六业并举,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多渠道着力增加群众的收入。在产业体系建设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不破坏森林资源为前提,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林产工业,大力发展核桃和野生食用菌产业,并进一步做好初、深加工,实现林业产品产业化。

第三,深化改革,创新林业“大动脉”的新机制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要立足农村改革发展,以林改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林业体制,增强现代林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建立与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是组建林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及时为林业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满足林农在科技、市场、信息、技能培训、政策法律咨询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出台配套改革所需的相关政策,制定相关林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三是组建林业要素市场,搭建林权流转平台,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流

8

转中介机构的建设,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交易市场。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第四,开发开放,实现林业“大产业”的新发展

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扶持林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增强开发开放的意识,拓宽途径,走林业大产业之路。一要加快林业示范区建设步伐。林业产业要向着集中、聚集,最终走上产业化、工业化。立足“两大产业”,即核桃产业和野生食用菌加工业,积极推行林业标准化生产,鼓励和扶持协会引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产品品牌化,生产终端产品,打造自主品牌,真正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产业链的延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蒿桐、油茶等生物质能源,同时要将“林业牧业”、“林业农业”、“林业药业”等开放型的产业发展起来,进而形成全面开放的大林业产业。三要加快林业基地建设步伐。林业基地是培育森林资源的基础,是林产加工业的根本。要围绕“两大基地”,扎实推进经济林基地野生食用菌基地建设步伐,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第五,要强化领导,优化服务,构建林业建设的新平台

要把现代林业建设作为我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研究和解决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破解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难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林业队伍的素质,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证。要优

9

化服务,为现代林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心肺复苏演练记录下一篇:消防安全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