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三个表率”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研讨会发言

2024-05-03

作好“三个表率”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研讨会发言(精选4篇)

篇1:作好“三个表率”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研讨会发言

作好“三个表率”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研讨会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思想,不仅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系列论述的人民性特质。

一、举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历史经验充分说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我们前进的方向,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举旗帜的宗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实际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将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作为评判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以“不忘初心”构筑的中国教育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其终极评判标准是人民是否满意。教育者要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重要思想,将举旗帜转化为努力让13亿多中国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实践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夯实民族复兴的根基,不断使教育与人民的期待相契合。

二、聚民心:教育者是聚民心的主导力量,教育沟通是聚民心的纽带,受教育者是聚民心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契合,只有聚民心才能实现宏伟目标,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育者要将聚民心(聚学生之心)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的聚民心可以从三个方面着眼:教育者是聚民心的主导力量,教育沟通是聚民心的纽带,受教育者是聚民心的基石。教育者具有主导性,通过设定目标、选择手段、实践操作等工作主导教育活动,影响教育状态。受教育者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教育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配合、支持、参与。教育沟通具有桥梁作用,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是唱响主旋律、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的渠道和载体。

教育者如何发挥主导力量呢?那就是,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对正确舆论导向的态度有正向度和负向度之分。正向度包括理解、认同、接纳、践行,正向度产生具有向心力的学生。负向度包括无视、偏见、排斥、抵制,负向度产生具有离心力的学生。教育者要最大程度地争取正向度的学生,转变负向度的学生,壮大正能量,化解负能量。教育包括两个方向的态度转化工作:一个是正向深化,使学生对正确舆论导向的态度由理解到认同、到接纳再到践行,使向心力越来越强,正能量日益壮大;另一个是负向转化,使学生由无视变理解、偏见变认同、排斥变接纳、抵制变践行,使学生的离心力转变为向心力,化解负能量。

要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外因是转化的条件,内因是转化的根据。如果没有学生自我教育这一内因,教育不能成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如果让学生处于负向度中,正确舆论导向的教育就无法达到目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整个教育活动最终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振奋起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将学习教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达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的作用。学生的负向态度越弱小乃至消失,正向态度越强烈,这种凝聚力就越大。

三、育新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新人是教育实现人民利益的“顶层设计”,育新人是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对象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三重教育关系。一是价值关系。体现为教育的价值目标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关系,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认识关系。价值目标的实现要符合教育规律,涉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教育者需要探讨如何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克服违反教育规律的唯分数、唯升学率、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三是实践关系。在确立教育目标、探索教育规律之后,将教育付诸实践,涉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的实质是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依归。育新人的教育实践是在具体活动场景中进行的,不同的场景开展教育活动的方式有区别。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对应着三重关系,教育可分为“想”与“做”两个方面。“想”就是要设定目标和探寻目标实现的规律;“做”是实现目标的实践行动,是目标的实际实施过程。教育者的“想”应当是世界性的,在世界舞台上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应当是区域性的,教育者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四、兴文化:教育者要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民族特征主要存在于文化之中。兴文化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1600多万人的教师队伍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使教育成为兴文化、育新人的过程;要让他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文化传承方式不同,国家特色也不同。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有一个比喻:中华文明五千年如田径场上跑步比赛,是一个人(隐喻炎黄子孙)从头跑到尾。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经日耳曼、英国,再到美国,形成一个个文明的高峰,像众多人的接力赛。在文化的国际田径场上,中国喊出民族复兴的口号是因为他始终是一个人加油奔跑,从古跑到今,越跑越有劲,越跑越自信。孔子弟子子贡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文武之道”(周文王、周武王之道)承上(从炎黄到尧舜)启下(开启儒家道统),隐喻中华文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较之其他三大文明的特点是“未坠于地”。而“坠于地”的文明只能靠考古挖掘工作才能知道其历史。“文武之道”依然在我们现代人身上。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说的“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话语延续到了廉政干部身上。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延续到了教育者身上。之所以延续,“未坠于地”,是因为它们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经由大师荟萃,传道弘道,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壮美和强大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也塑造着中华民族。唯有在历史上创造出辉煌文化的民族,才能体会到民族复兴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深远,传达出了民族的心声,这就要求将教育现代化事业纳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使中国教育现代化再上新台阶。民族自信心扎根于历史文化传统,没有这一土壤,将丧失国家文化软实力,无力招架西方的意识形态攻势,就会动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教育是文化传承活动,使“文武之道”香火不断。传中国文化之香火于天下,是教育者兴文化的历史使命。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育要让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道,道虽在,不去弘扬就会颓废。要像接力赛一般,学生要接住“道”的接力棒,不让其“坠于地”。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继往开来,不断创新,使学生树立起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因此,要在兴文化中增强教育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五、展形象: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使教育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展形象具有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大智慧和大作为。对于教育者来说,展形象就是在马克思所说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世界舞台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使教育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今天,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当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性个人”的性质。然而,这种人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历史性个人”,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世界历史性个人”。我们的教育强国不是建设一个追逐资本的、西方式的、霸权的强国,所培育的新人不是像资本主义培养的“世界历史性个人”那样为追逐世界霸权的目标效力,满足于资产阶级对于资本增值的需要。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个人”理解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增值的剩余价值秘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利用资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服务,在确保国家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不受侵犯的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创造互利互惠的共赢关系,为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作出贡献。

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系列论述的人民性体现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个方面,它们彼此融为一体,不可分离。教育者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通过举旗帜而聚民心,使学生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要在聚民心中育新人,为学生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让他们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民族复兴也是文化复兴,要在育新人中兴文化。教育者要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筹划工作,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服务,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

篇2:作好“三个表率”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研讨会发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拼搏,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力攻坚, 今日的中国, 已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 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昂首迈进。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 广大师生员工和教育工作者回顾过去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新成就, 深感振奋和自豪。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巩固的十年。党的十六大以来, 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 党和国家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 优先发展教育在全党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 成为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 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自觉行动。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推动下, 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国家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接近1.5万亿元, 比2002年增加了3.2倍, 年均增幅约20%。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2002年的2.9%提高到2010年的3.65%, 逐步接近4%的目标。

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实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一把手工程”, 并将教育发展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 实行教育优先发展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 全国上下形成了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新机制, 为教育改革发展开创了全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十年。党中央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专门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等下发文件, 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等作出专门部署。各级各类学校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着力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规范, 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全国教育系统越来越自觉地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抱负, 刻苦学习,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专业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 担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国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升的十年。义务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在世纪之交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 经过十年攻坚, 到2011年底, 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青壮年文盲率降到1.08%, 这一辉煌成就, 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学前教育加快发展。2002—2011年间, 全国幼儿园增加5.50万所, 在园儿童数增加了1388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不到40%提高到62.3%, 提前实现了《教育规划纲要》2015年的预期目标, 学前教育的“短板”状况大为改善。

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42.8%提高到2011年的84%。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3000多万人的在学总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2010年, 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亿人, 每10万人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2010年的8930人,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显著加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国教育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十年。国家加强对教育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 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以及教育开放正在向纵深推进。

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实施、以县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职业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各级政府之间对各级各类教育管理的职责与权限更加明确。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逐步理顺, 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初步建立。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建立健全了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政府对公共教育的保障责任得到加强;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更加完善, 形成了义务教育由政府负全责、非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

教育开放进一步扩大, 开拓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我国正在成为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国, 孔子学院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国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的十年。我国已经全面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 惠及1.6亿多适龄儿童少年。26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益的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初步解决。

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西部和民族地区的主要教育发展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正在缩小。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建立, 每年资助近1.8亿名学生, 保证了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遏制, 普通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取得明显效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国家着力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教育制度规则公平, 有了明显进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十年。党中央始终要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全面规划提高教育质量的方略,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测评估制度, 推动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高中教育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要求,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计划”) 。各级各类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新学习方式,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深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 全国农村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到2011年的78.6%、62.8%的历史最好水平。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接近40%。全国高校引进“千人计划”创新人才1171人, 占全国总数的64%。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0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 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 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高校集中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人员和成果, 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中“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更加凸显。

总之,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教育事业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条教育发展道路, 是教育优先发展之路, 是育人为本之路, 是改革创新之路, 是促进教育公平之路, 是提高教育质量之路, 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 又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规律, 既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 也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世纪。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 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 提出了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为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 将是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的十年。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普及水平。我们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更加重视民族教育,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预计到2020年, 我国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巩固率达到9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 将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十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健全法制保障, 强化政府责任, 完善资源配置制度, 促进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 着力缩小教育发展中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同时, 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和监管机制, 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完善资助体系为重点, 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重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 基本建立学前教育体系, 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 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 着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 将是我国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的十年。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首先要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我们将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不断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和支撑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是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要明确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制定国家教育质量标准, 建立健全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和规律、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可衡量、有针对性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地位, 改善教师待遇,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鼓励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 将是我国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十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 是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 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努力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要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办好开放大学, 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要大力加强终身教育体系中薄弱环节的建设,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 搭建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为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目标,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 将是我国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的十年。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更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关键要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我们要以改革推动教育发展, 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以改革增强教育活力, 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要着眼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要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 系统推进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保障机制改革, 力争取得新突破。要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 以制度建设为导向, 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 着力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民办教育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 持续增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

篇3: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小学校等4个行业的基层党组织和书记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中组部和教育部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亲自审定培训计划,对提高培训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兼组织二局局长陈向群出席了开班仪式,并为学员们授课。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两次出席培训活动,对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和希望。

中组部和教育部有关承办部门认真筹划、积极准备,精心设计了一道道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具体经验交流、从政治理论知识讲解到党务工作实践观摩的“培训营养大餐”。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

“这次培训为我们展现了党建工作的全新视角,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参加培训班的天津市教委专职党委副书记廉军说。

领导专家授课认识有了新高度

带领党员、群众创先争优,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心系群众,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民主作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不怕吃亏、甘于奉献,一心为群众着想,追求问心无愧、大家公认的好名声。李源潮在开班仪式上对学员们提出了殷切希望。

培训中,来自中组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和学者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小学党建如何促进学校发展等主题进行专题培训和研讨。学员们在学习、实践中,深刻领会学校党组织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掌握学校党组织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并对以后的党组织工作更有激情。

“中组部和教育部组织的此次培训,是对我们基层党组织干部在政治上的关怀,是在工作上的指导。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鼓舞,让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更有激情,更有动力。”天津市实验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李佳告诉记者。

培训中,陈向群向学员们分析了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形势,并结合教育改革发展任务,对中小学党组织提出了明确中小学校党组织功能定位,调整、设置和优化学校党的组织,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德育工作,健全完善中小学党建工作基础保障,落实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责任制等6点具体要求。

听完陈向群的报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刘大伟说:“对于学校的党组织工作,我一直困惑找不准‘路子’,但这次培训让我明确了一名学校党委書记的位置和职责,明白了如何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课上,学员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课下,学员们互相切磋、踊跃交流。

中小学党组织书记们将自己学校党组织实践工作的探索和做法带到培训班中,与大家共同分享,相互学习。长春十一高中党组织“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创先争优活动,西安铁一中学党组织的“亮身份、亮承诺”党员教师活动,都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创新实践的成果。

“近年来,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有了新的理论总结、新的实践发展和新的理论探索,才有我们培训班上丰富的内容。”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说。

在北京小学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培育学校文化之魂、建设学校精神家园的观摩活动中,学员们听介绍、学经验、参与实践,通过理论学习、案例讲解与小组交流等活动全面了解学校党组织如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培育人才的方式方法。

“优秀党组织工作的现场观摩使我的思维和行为都有了一种升华,让我学有榜样、做有示范,深受启发和教育。”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党委书记董苹感受颇多,“我有了一股回去大干一场的激情,更有了今后工作的新思路。”

理论实践相结合工作有了新思路新办法

“党的建设历来是服从于党的政治路线并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中小学校党组织无论是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还是保障监督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贯彻执行,必须从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出发,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陈向群在培训中指出。

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从全国教育改革发展大形势出发,陈向群的报告让学员们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领悟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让学员们从各自地区、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思考、探索今后的具体工作。

“中小学校党组织工作,是从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出发,要紧密围绕教书育人这一中心任务,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抓好‘两支队伍’建设。”陈向群说。

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也在探索学校“两支队伍”的建设,在教师培养方面,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在组织培养上,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以“双培养”更好地建设基层党组织,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培训中,学员们从理论高度,从国家全局把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总体思路;实践中,学员们从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真实案例,思考自己所在地区和学校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具体方法。

“培训交流对今后我们学校党组织怎么发挥作用,如何融入教育教学,如何在党员队伍、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开展工作,很有启发。”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党委书记娄来海说,“我们对在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学校党组织如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更多感悟和收获。”

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核心是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陈向群向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明确分析了工作重点:“书记抓”是一种责任、一种导向,负责学校党建工作的各级党委书记,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本地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要抓大事情、提大思路;要抓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和解决。“抓书记”是一种方法、一种机制,建立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的机制。最关键是健全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教育工作部门具体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中小学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领导体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作为党的基层工作者,我们会进一步建章立制,理顺工作关系,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我们党的先锋作用在基层、在我们每个党员的身上更加发扬光大。”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赵卫星说。

提炼升华用于实践发挥职责促进发展

5天的培训在高效、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进行着,从教育全局总体形势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具体经验交流,从政治理论知识讲解到党务工作实践观摩,来自基层的党组织书记们在学习、实践中,深刻领会学校党组织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掌握学校党组织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对以后的基层学校党组织工作更有激情。

在总结大会上,学员们踊跃发言,汇报、交流这次培训的体会和收获。

江苏泰州市口岸中学党委书记封留才说:“通过培训,我对新形势下基层学校党建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全新的理解。我们将正确处理好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紧扣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彰显党组织的能力。”

刘大伟说:“北京小学党组织工作观摩活动让我体会到,党组织工作需要我们融入自己的信念、感情、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我们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提高党员教师素质,使德育工作通过党员教师的身体力行,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董苹对如何使党组织有效促进德育工作也有了初步的想法。

篇4:作好“三个表率”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研讨会发言

一、适度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是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是临沧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学校从少到多,农村教育从无到有彰显变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国教育的影响不断扩大,国民办教育的热情逐步提升,教育发展成果丰硕,农村学校快速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加强。但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广大农村子女上学难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任务,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从临沧的情况看,长期以来,由于科学规划的缺失,农村学校的遍地开花,教育经费“撒胡椒面”,教育资源闲置与紧张并存,教育投入产出比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原有的学校进行重新布局是非常必要的。

全面的教育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社会服务均等化,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说,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息息相关的,只要一个环节出现大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就难以全面实现。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人口快速增长,推动了学校快速发展,人口的快速流动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分散了教育资源,因此,出现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期盼与教育资源的不匹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这是国家教育战略调整的阶段性任务。临沧市在过去的几年中,对全市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作了大量的调整,很多农村学校和校点经历了撤并,从表象上看,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临沧市的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加以研究。

二、临沧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利与弊

对临沧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学校的现状而言,适当调整学校布局是必要的。截至2012年12月,全市有各类学校1312所,在校学生达399616人,其中:小学1096所(教学点159个),在校学生达193473人(农村户口176856人)。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县城以上,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享受不到,而广大的农村学校由于点多面广,投入大,教育资源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善。如何处理好优质资源与临沧80%的人口在农村的矛盾,须进行利弊分析。

有利方面:临沧市对农村学校布局作适度调整是贯彻国家和省教育发展有关精神的具体步骤。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支持;调整对优化办学结构,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调整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不利方面:调整与临沧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脱节;调整使广大农村学校(校点)迅速消失,原有教育资源迅速消亡,仍然居住在山区的群众子女上学难问题更加突出。据媒体报道,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一小时,就要消失四所农村学校。央视《新闻1+1》2013年6月4日播出《乡村小学:撤?并?留?》中报道:“乡村小学撤并导致辍学儿童增加,多地恢复教学点。国家审计署5月份公布的调查结果,仅仅52个县,1155所农村学校里头,辍学人数2006年是3963,已经不少了,没想到到2011年的时候增长了一倍还多,达到了8352人,这还是仅仅52个县,全国近3000个县,问题出在哪儿,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前几年非常流行的撤点并校。学校都挪远处去了,距离远了,成本增加了,很多孩子上不起学了”。临沧市也不例外,广大农村子女就近入学难,适龄学生入学意愿减弱,对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意愿明显减弱,新的文盲、半文盲的产生有了新的土壤,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有了新的难点。与国家倡导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相比,出现了新的障碍。部分学校撤并后,农村孩子上学远,甚至农村学前教育也要跑30多公里去上学。上学难,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99.38.61”(老、妇、幼)队伍不断壮大,使低龄学生上学管理难度加大。上学贵,远程入学的费用加大,来往交通费、寄宿费、家长陪护费等,加大了入学成本,导致了辍学儿童的增加。

调整与临沧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临沧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尽管2010年以后,年均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在全省处于上游水平,但总量、绝对值和人均水平仍是全省的下游水平,财政自给能力弱、教育自我发展和调控能力弱仍是临沧市的实际。同时,调整与临沧市的社会结构不相适应,社会举办教育能力弱。调整与临沧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配套功能、特别是小城镇(小集镇)配套功能不全。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发展。

三、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的意见

1. 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是大势所趋,但须循序渐进

一是根据城市化发展水平适时调整。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优先规划和发展教育,根据人口聚集情况调整原有学校;二是根据新农村建设需求适时调整。新农村建设要把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根据当地群众需求适时调整;四是根据生源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五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水平要能够保障调整水平的到位。总之,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 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对不具备调整条件的地方,要本着保留、提高、发展原则,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培养“本地化”教师为基本点,强化师资力量,确保农村教育长期稳定发展;加强与城市学校的联动,坚持“以城带乡”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对已经调整的学校,需要根据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重新审视,确需恢复的要予以恢复,保证农村每一个孩子有学可上;对已经调整的学校资产,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安排,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最大限度维护好、利用好既有资源和条件。

3. 继续加大投入,加快临沧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上一篇:第三批先进性总结下一篇:ll?in?love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