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届毕业生的鼓励

2024-04-10

对应届毕业生的鼓励(共6篇)

篇1:对应届毕业生的鼓励

山西鼓励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军 可享各政策优惠

日前,山西省教育厅、省军区共同召开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参军,凡是有此意愿的毕业生均可在本校报名。

应征对象包括:中央部门和地方所属全日制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全日制应届普通本、专科(含高职)毕业生,以及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

凡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均可享受各项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由政府补偿相应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服义务兵役期间,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军队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具有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的,表现优秀、符合总政治部有关规定的`可直接选拔为军官;服义务兵役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取;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退役后可根据需要,参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手续等。

篇2:对应届毕业生的鼓励

入伍服义务兵役政策五十问

1.国家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这里的“高校毕业生”如何界定?

指中央部门和地方所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不包括往届毕业生及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类学生、各类非学历教育的学生。

征集的高校毕业生以男性为主,女性高校毕业生征集根据军队需要确定。2.国家宪法和法律对公民应征入伍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3.公民应征入伍需要符合哪些政治条件?

征集服现役的公民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决心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而英勇奋斗。征兵政治审查的内容包括:应征公民的年龄、户籍、职业、政治面貌、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现实表现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等。

4.公民应征入伍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身体条件? 公民应征入伍要符合国防部颁布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和有关规定。其中,有几项基本条件:

身高:男性162cm以上,女性160cm以上。

体重:男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女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标准体重=(身高-110)kg。

视力:陆勤人员: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6,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

屈光不正,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半年以上,无并发症,视力达到相应标准,合格。

内科: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阴性,等等。

5.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在年龄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高职(专科)毕业生为当年年满18至23周岁(今年即1989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间出生),本科以上学历的可以放宽到24周岁(今年即1988年1月1日后出生)。

6.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要经过哪些程序?

(1)参加网上预征报名:4月20日至7月20日,有应征意向的高校毕业生登录“大学生预征报名系统”,填写、打印《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和《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和《申请表》),交所在学校预征工作管理部门。

(2)参加初审、初检:按照兵役机关统一安排,参加身体初检、政治初审,合格的确定为预征对象。7月20日前,高校协助兵役机关,将《登记表》和《申请表》审核盖章发给学生本人并完成网上信息确认。(3)到户籍所在地应征: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将户口迁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10月底全国征兵工作开始前持《登记表》和《申请表》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报名应征。通过体格检查、政治审查并符合其他条件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

7.什么是网上预征报名?

为提高效率、加强管理,自2010年始,全面实施网上预征报名,所有参加预征的高校毕业生必须上网登记报名。兵役机关不再会同高校发放统一印制的《登记表》和《申请表》,有报名应征意向的毕业生可登录“大学生预征报名系统”填写、打印《登记表》和《申请表》,按要求参加兵役机关和高校组织的各环节活动。

8.实行高校毕业生网上预征报名对毕业生有哪些好处?

一是毕业生可自行上网报名打印有关表格,简化了办事程序,既方便又省时。二是通过学籍信息比对,确定高校毕业生是否符合享受国家鼓励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政策条件。三是网络系统可提供免费政策解读信息、提醒预征对象及时应征等服务。

9.“大学生预征报名系统”网址是什么?

http://zbbm.chsi.com.cn或http://zbbm.chsi.cn。10.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由哪个部门牵头负责?

4月至7月份,高校所在地兵役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进入高校,开展预征工作。高校由学生管理部门或学校武装部门牵头负责。有意向参军入伍的高校毕业生可向所在学校学工部(处)、就业中心、武装部咨询。

11.合格的高校毕业生,什么时候正式入伍? 一般在12月上旬批准入伍。12.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是否有专业限制?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没有专业限制,符合政治、身体、年龄、文化条件的都可以报名应征。

13.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离校后户口档案如何迁转,存放在哪里? 被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离校后要及时将户口迁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档案可转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存放。批准入伍后,其学籍档案放入新兵档案。

14.没有参加网上预征报名的高校毕业生是否还可以应征入伍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离校前未参加预征报名的高校毕业生冬季征兵时可直接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报名应征,并登录“大学生预征报名系统”,在线填写、打印《登记表》和《申请表》,返校通过学校及学校所在地兵役机关审核盖章后,再办理其他应征手续,仍可享受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的各项优惠政策。

15.高校毕业生被确定为预征对象之后,如果在正式入伍前又找到工作了怎么办?

高校毕业生参加预征不影响其就业。参加预征的毕业生经过初检、初审被确定为预征对象后选择就业的,应及时告知预征所在地兵役机关,并将预征手续退回。

16.已经和工作单位签约,现在又想应征入伍,是否属违约?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需要变更就业协议,不属于违约。依法参军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和权利,受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用人单位要依照《宪法》、《兵役法》等规定,支持本单位员工依法服兵役,并落实好他们退役后的安置工作。高校毕业生要和用人单位及时沟通协商,共同做好工作安排。17.落实单位户档随迁的高校毕业生,从哪里报名应征?

签约落实单位并已办理户档随迁的高校毕业生想应征入伍,如现户籍所在地与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不是同一地方的,从现户籍所在地报名应征。

18.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离校时户籍迁回原籍,但最终未能入伍。如落实了新的就业单位,应如何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对于离校时户口已迁回原籍、但未能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如落实了新的就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向原就读学校申请办理就业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地公安部门凭毕业生所持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为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直辖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19.高校往届生毕业生参加应征是如何规定的,是否能够享受国家鼓励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入伍的优惠政策?

高校往届毕业生应征入伍在政治、身体、年龄、文化等方面的条件规定与应届毕业生相同,不用参加网上预征报名,可直接到户籍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报名应征,享受优先批准入伍的有关政策,入伍后家庭按规定享受军属待遇,但不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其他有关入伍后参加选取士官、军官选拔,退役后考试升学、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按照国家和军队出台的文件及各地制定的实施办法和细则执行。

20.高校在校生(含翌年毕业生)如何报名应征?

9月份以后,应征报名的高校在校生(含翌年毕业生),可登录“大学生预征报名系统”,填写相关信息,下载打印《应征男青年网上报名登记表》、《应征入伍高校在校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及时交所在学校有关部门审核。高校和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负责高校在校生的动员、报名和目测摸底工作。高校所在地的县(市、区)征兵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应征学生的体检、政审和审批定兵。

21.高校在校生征集条件与高校毕业生有什么不同?

主要是征集年龄方面的规定不同,高校在校生为当年年满18至22周岁(今年即1990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间出生),其他政治、身体等条件相同。

22、高校在校生入伍有什么优惠政策?

从2011秋季学期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在校生,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实施相应的学费资助(详情请见《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在校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退役复学后学费资助暂行办法》(财教[2011]510号))。

其他有关优待安置,入伍后参加军校考试、选取士官,退役后复学,复学后享受奖学金、助学金和减免学费,参加专升本、研究生考试,调整专业,参加国防生选拔,参加国家组织的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人选选拔,以及毕业后参加军官人选选拔等,按照国家和军队出台的文件及各地、各高校制定的实施办法和细则执行。

23.对高校在校生政审的新规定是什么?

从2011年开始,对高校在校学生(含翌年毕业生)的政审,以本人现实表现为主要内容,由其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公安部门负责,学校分管部门具体承办,原则上不再对其入学前和就读返乡期间的现实表现情况进行调查。

24.对高校翌年毕业生的征集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国家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学历教育的普通本科、高职(专科)等全日制公办或民办学校中,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翌年毕业的毕业班学生(简称翌年毕业生)纳入征集范围(今冬征集对象指2013届毕业生)。其中,普通本科及以上翌年毕业生,应当完成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与相关实习、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合格能够提前毕业;高职(专科)翌年毕业生,应当完成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并取得毕业规定所需学分,仅需再完成毕业实习即能够毕业。

从2011年开始,为鼓励高职(专科)翌年毕业生入伍,规定高职(专科)翌年毕业生,按照规定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并取得规定所需学分(高职院校可对入伍毕业班学生单独安排毕业学年上学期学业考核或测评),仅需再完成毕业实习即能够毕业的,征集入伍时由所在学校按学制规定的毕业时间填写、颁发毕业证书。

征集入伍的高校翌年毕业生,能够取得毕业证书的享受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有关优惠政策,不能够取得毕业证书的,按在校生入伍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服役后复学继续完成学业。

25.女性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是否可以参加预征?是否可以参军入伍并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面向男性毕业生,女性毕业生和在校生不参加预征,但可在冬季征兵时在“女兵征集网上报名系统”直接报名应征,如果获准入伍,享受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各项优惠政策。女性青年征集条件由每年的征兵命令及相关文件明确。

26.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除享有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四个优先”政策,家庭按规定享受军属待遇外,还享受优先选拔使用、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退役后考学升学优惠、就业服务等政策。27.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四个优先”政策是怎样规定的?

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参军入伍享受“四优先”政策:

1、优先报名应征。报名由县级兵役机关直接办理。征兵开始前10日,县级兵役机关通知其报名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外地就读的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本人持《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可以直接到户籍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报名应征。

2、优先体检政审。体检由县级兵役机关直接办理。征兵体检前5日,县级兵役机关通知其体检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外地就读的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到户籍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报名的,本人持《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可在征兵体检时间内报名直接参加体检。

3、优先审批定兵。审批定兵时,应当优先批准体检政审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入伍。高职(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合格青年未被批准入伍前,不得批准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入伍。

4、优先安排使用。在安排兵员去向时,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专业和个人特长,优先安排到军兵种或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部队服役;部队对征集入伍的高校毕业生,优先安排到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其专长。

28.部队对从高校毕业生士兵中选取士官是如何规定的?

对于符合士官选取条件的士兵,同等条件下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要优先选取;师(旅)级单位范围内相同专业岗位的士兵,在任职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应优先选取高学历士兵。

29.从高校毕业生士兵中确定提干对象需符合哪些基本条件? 高校毕业生士兵提干对象,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军事素质过硬,文化基础扎实,有发展潜力,志愿献身国防事业;

(2)中国共产党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3)大学本科毕业的,主要是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招生办公室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统一录取且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含毕业学年入伍,服役期间取得学历和学位的);也可以是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经省招生办公室本科第三批录取、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以下简称三本)且服役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的,必须是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

(4)截至当年6月30日,入伍1年半以上(服役期间取得学历和学位的应当入伍2年以上),且在推荐的旅(团)级单位工作半年以上;

(5)现实表现好,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者被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三本毕业的还应当担任班长或者副班长,或者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或者被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军事训练标兵;

(6)本科毕业的年龄不超过26周岁(截至当年6月30日,下同);研究生毕业的年龄不超过29岁;其中,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的,被军区级以上单位树为重大典型、表彰为英模人物的,在驻国家级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部队服役且为少数民族的,年龄可以放宽1岁;

(7)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30.士兵考军校是如何规定的?

军队院校招收士兵学员对象为: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同等学力、未完成国家高等学历教育的在校大学生士兵。高中生士兵年龄不超过22周岁(截止当年1月1日),在校大学生士兵年龄可以放宽1岁;义务兵考生必须服现役满1年,士官考生必须服现役满2年、不超过3年,且在本军级单位工作满半年(截止6月30日)。军队院校专升本的规定: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经省招生办公室专科统一录取且取得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毕业生士兵,可以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本科层次招生考试,录取的入有关军队院校学习,学制2年,毕业合格的列入生长干部毕业学员分配计划。报考条件、考试组织、录取办法等另行规定。

优秀士兵保送入学的规定:大学毕业生士兵参加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对象选拔,年龄放宽1岁,同等条件下优先列为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推荐对象,选拔办法按照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有关规定执行。大学毕业生士兵保送入学对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安排6个月任职培训;具有专科学历的,安排2年本科层次学历培训。

31.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内容是什么?

从2009年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包括应届毕业生和翌年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费补偿款首先用于偿还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

32.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标准是多少?

国家对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每学年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金额,最高为6000元;毕业生在校期间每学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高于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额实行补偿或者代偿;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低于6000元的,按照累加的全部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本(息)两者就高的原则,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33.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都可以享受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吗?

在校期间已享受免除全部学费政策的学生、定向生、委培生、国防生、按部队生长干部条件招收的大学毕业生,以及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招的士官,均不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34.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年限如何计算?

对本科、高职(专科)、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息的年限,不论服役时间长短,分别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学制计算一次性给予补偿。在校学习时间低于相应学制规定年限的,按照实际学习时间计算。在校学习时间高于相应学制规定年限的,按照学制规定年限计算。专升本、本硕连读、中职高职连读、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息的年限,分别按照完成本科、硕士、高职和第二学士学位阶段学习任务的实际时间计算(即按完成最终学历阶段学习任务的实际时间计算)。

35.申请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程序是什么?

⑴ 填写有关表格:预征工作开始后,有参军意向的高校毕业生登录“大学生预征报名系统”,填写、打印并向就读高校递交《登记表》、《申请表》。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还需提供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计划书复印件。其中,应注明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⑵ 高校初审盖章:离校前,高校对被确定为预征对象的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息的条件资格、具体金额及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初审,确认无误后,在《申请表》上加盖公章,连同《登记表》一起交给学生本人。

⑶ 表格递交县征兵办:10月31日前,高校毕业生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应征时将《登记表》及《申请表》交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

⑷ 县征兵办审批入伍、复核材料并盖章:12月31日前,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后,向其发放《入伍通知书》,并会同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以及申请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息等情况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分别在《申请表》上加盖公章。

⑸ 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并确定最终名单:次年1月15日前,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户籍为本县(市、区)的入伍高校毕业生的《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及《申请表》原件,寄送至应征入伍毕业生原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各高校按隶属关系,分别报各省(区、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最终,汇总至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复核、备案后,确定当年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息政策的最终名单及具体金额。

36.补偿、代偿的经费如何发放到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手中?

各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高校在收到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息资金的15个工作日内,向毕业生补偿学费;对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毕业生,由学校代替毕业生按照还款协议,向银行偿还其在本校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并将银行开具的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凭据交寄毕业生本人或其家长。将剩余资金汇至高校毕业生指定的地址或账户。

入学前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应征入伍毕业生,在收到代偿资金后1个月内,根据与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由学生本人或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一次性向银行偿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息。

37.因个人原因被部队退回,毕业生已获补偿、代偿的经费要被收回吗? 高校毕业生因本人思想原因、故意隐瞒病史或违法犯罪等被部队退回的,取消其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资格。已获补偿或代偿资金由毕业生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征兵办公室收回,并逐级汇总上缴至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38.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退役后,享受哪些就学优惠政策?

(1)退役后参加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考试的,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

(2)退役后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

(3)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4)具有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计划单列、专升本考试、单独录取),30%比例入读普通本科。

39.什么是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考试?

国家为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加强政法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2008年开始重点从部队退役士兵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为基层政法机关特别是中西部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级以下基层政法机关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40.具有高职(专科)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何时报名,何时入学?学习年限为多长?报名时需要带哪些材料? 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可自行在户籍或工作所在地报名参加全国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经相应成人高校审核后录取。每年春节前报名,3月1日前完成录取工作,新生于当年春季入学。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半。

退役毕业生可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士兵退役证,在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成招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并按照省级成招办公布的招生院校及专业目录填报志愿。

41.报名参加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招生,如何实现免试录取? 退役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报名后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结束后,有关成人高校对报名人员提交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录取名单,经省级成招办办理相关手续后发放录取通知书。报名人数超出计划数的,成人高校对报名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由省级成招办调剂到其他志愿高校录取。

42.具有高职(专科)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报考普通高校本科,如何参加考试?有何优惠政策?

具有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毕业生与其他普通专升本考生一起报名参加考试,享受招生计划单列、考试成绩单独划线、按报考人数30%比例择优录取的优惠政策。

43.具有高职(专科)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报考普通高校本科,何时报名,何时入学?学习年限为多长?报名时需要带哪些材料?

每年春节后报名(具体时间询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6月底前完成录取,新生于当年秋季入学。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

考生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书和士兵退役证,到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高校报名。

44.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可以享受哪些就业安置优惠政策?

按照国家规定发给退役金,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给经济补助;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其免费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或者聘用;参加户籍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原毕业高校就业招聘会,享受提供信息、重点推荐、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45.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户档迁移有何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服役期满择业可参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入伍高校毕业生退出现役后一年内,可视同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向原就读高校再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户档随迁(直辖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6.退役的高校毕业生参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证有无时间期限?

申请办理就业报到证的期限从毕业生退出现役当年的12月1日起到次年12月31日止。

47.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年限是多少? 我国现行的义务兵役制度服役年限是两年。48.什么是士官?与义务兵有什么区别?

我军现役士兵按兵役性质分为义务兵役制士兵和志愿兵役制士兵。义务兵役制士兵称为义务兵,志愿兵役制士兵称为士官。士官属于士兵军衔序列,但不同于义务兵役制士兵,是士兵中的骨干。义务兵实行供给制,发给津贴,士官实行工资制和定期增资制度。

49.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是否直接为士官?

目前部队面向高校毕业生既招收士官,也招收义务兵,这是两个不同兵役性质的士兵系列。这次预征指的是义务兵,义务兵服役两年后,符合条件的,可以被选为士官。

50.士官直招什么时间开始?如何报名?

士官直招工作5、6月份开始,8月份批准入伍,符合军队特殊专业需求的毕业生,可以在学校或者户口所在地县(市、区)以上征兵办公室报名,经过体检、政审、学历专业审定等环节,招收到部队。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篇3:对应届毕业生的鼓励

关键词:90后,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石油人,入职期望

一、引言

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 (graduate orientation) 是企业对所录用的大学生从校园人转变成为职业人再到企业人的过程。成功的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 可帮助毕业生更快速适应、胜任本职工作,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1]。2012年起, “90后”大学毕业生逐渐迈出校门进入社会开始就业。“90后”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已经完成由“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2], 对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提出更多的挑战, 同时, “90后”们普遍都是独生子女, 处于“4-2-1”家庭结构中的核心位置, 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3], 再加上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信息爆炸与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 受网络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影响较大。所以“90后”毕业生群体具有的其自身的许多新特质[4], 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入职培训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石化一直都高度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入职培训工作, 一方面, 不仅对毕业生入职培训时间、课程等都进行明确要求, 另一方面, 不断加强入职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广泛运用远程培训系统对毕业生的岗位工作业务知识与技能操作方面实施培训, 取得良好效果。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分公司作为中国石化油田板块企业, 2012、2013年度新入职应届毕业生为263、280名, 总数量在集团公司上游单位中排名靠前, 大多数毕业生会在石油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为了尽快让90后毕业生通过入职培训顺利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适应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一线工作环境, 快速成长为石油工作一线中的技术骨干, 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1], 在2012、2013两年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二、探索与实施

2012年起, 对毕业生入职培训实施培训项目化运作, 建立模块, 构建体系, 主要是:

1. 提高入职培训针对性

2012年起培训实施前以问卷形式进行培训需求调查, 按照人力资源部门、生产单位、往届毕业生和将入职报到的应届毕业生三个层次, 对入职培训应达到的目的效果、授课内容、毕业生希望掌握的知识等需求调查, 两年共收集调查问卷119份。依据调查结果, 在培训方案中增加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更多团队活动与交流项目, 完善课程设计。

2. 提高工作价值观引导与企业文化灌输效果

结合石油企业特点, 将“我是华北石油人, 我为祖国献石油”作为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的主题, 增加学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石油文化歌曲、集体观看《铁人》电影与交流, 以及“我是华北石油人, 我为祖国献石油”入职宣誓仪式等内容, 聘请企业领导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介绍企业发展前景以个人成长体会的交流的方式, 塑造毕业生作为一名石油人的使命感与归属感。

3. 提高毕业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在拓展训练上, 优化项目, 以“石油工人有力量”、“建设石油家园”、“原油传输”等具有石油行业特色的名称实施拓展项目, 从情境上贴近石油生产, 提高情景培训效果。

4. 完善入职培训体系设计

建立公司、厂和班组三级培训体系。按照中国石化毕业生入职培训大纲要求, 依照层级不同, 设置与分解范围不同的课程模式, 由各级领导、技术专家对企业文化与发展形势、专业技术知识、安全与环保知识、规章与制度、职业规划等内容授课, 使毕业生能从整体到局部再到具体的对企业环境、发展前景、工作内容有更加全面细致地认识。让毕业生在心理预期上能够, 分阶段、从上到下去逐步了解生产运行情况, 逐步适应生产一线艰苦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5. 量化培训效果评估

运用“入职期望”量表, 分别在培训前与培训后发放, 针对毕业生在企业发展期望、工作责任期望、工作回报期望以及组织认同四个维度上的变化进行量化评估。

三、效果与启示

2012、2013年“我是华北石油人, 我为祖国献石油”毕业生入职培训取得预期效果。通过调查, 2012年培训满意度为93%, 2013年培训满意度为96%, 特别是三级入职培训体系的构建, 将各级企业文化、安全意识、规章制度、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逐步深化, 将“我是华北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感与荣誉感为毕业生明确角色定位, 实现助推“学子”向“石油人”转变的预期效果。

培训效果评估上, 2012年263名毕业生进行入职期望调查评估量表调查, 培训前收回有效量表247份, 培训后收回有效量表207份, 评估数据为:

经过统计数据分析, 毕业生参加入职培训后在企业发展期望、企业回报期望、工作责任期望、工作回报期望四个维度的分值有显著提高。部门上级期望与同事期望有所下降。

2013年280名毕业生进行入职期望调查评估量表调查, 培训前收回有效量表278份, 培训后收回有效量表276份, 评估数据为:

经过统计数据分析, 毕业生参加过入职培训后企业发展期望、工作回报期望有所提高;企业回报期望、工作责任期望基本上持平;部门上级期望与部门同事期望有所下降。

经过两年入职培训后对组织认同的调查, 2012、2013年毕业生的组织认同感平均值为5.6467、5.67, 远超预先设定水平 (3.5) , 同时, 企业期望和工作期望的得分也显著提高。调查结果中, 毕业生在部门期望上的水平存在有所下降, 说明毕业生对今后具体从事的岗位工作还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这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在入职培训组织中, 不仅要重视毕业生所要从事岗位的岗位说明书、职责与工作流程等内容培训, 而且, 还要建立“引路人”机制, 通过指定一些责任心、事业心强、品德端正、业务精通的优秀员工作为工作与人际关系导师, 辅导毕业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指导毕业生过圆满完成试用期的各项具体工作。

主题鲜明、组织有效的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 不仅能让“90后”毕业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完成一名学子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而且, 有助于新员工能够以更为客观与真实的心态去认识和接受基层一线艰苦的工作条件, 降低流失率, 更好适应工作。

参考文献

[1]蒋仙莲.应届大学毕业生入职培训改进方法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15) :152-153.

[2]李丹, 张英香, 于岩岩.大学生就业制度纵向发展的分析[J].理论前沿, 2005, (5) :25-26.

[3]刘海艳, 李跃鹏.“90后”大学生就业观特点分析[J].科教导刊, 2012, (2) 234-235.

篇4:对应届毕业生的鼓励

大学毕业生入伍不是新鲜事,但跟以前又有较大的不同。不是新鲜事,是因为恢复高考制度之前和之后的改革开放年代,每年都有一批大学毕业生充实到部队去,因此大学毕业生到部队去不是新鲜事。今年大学毕业生要到部队去,为什么还要广泛宣传、广泛动员呢?主要是因为过去大学毕业生到部队是直接当干部、当军官,今天大学毕业生到部队去是服义务兵役、当士兵,这就有所不同、有所区别。

区别源于时代不同。社会在发展,上个世纪每一年招收几十万大学生,那时大学毕业生远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是紧缺资源,还得按计划分配,现在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每年招生数量从几十万增加到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的规模已基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一前提下,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就十分重要。资源如何配置,就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当前,最需要配置的领域是哪里?是军队。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军队主体的士兵,主要是由高中以下学历人员构成,在上世纪可以称作有文化的军队,但是到了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现代战争打的是高科技、远距离,操作现代武器的士兵还是高中以下的群体,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军队的战斗力、现代化水平要提高,国防实力要增强,才能保卫国家发展的胜利成果,如果军队战斗力现代化水平仍停留在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兵员结构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期,大学毕业生走进兵营服义务兵役成为必然,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军队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青年的神圣义务。

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优惠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两年,国家按每学年最高限6000元返还在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或者是助学贷款,就相当于是免费上大学。

二是正在就读的高职、高专毕业班的学生,完成教学课程外仅仅差实习的,可以提前毕业入伍,在部队完成实习。这是前一段时间国家宣传上没有宣传到的,因为那个时候国家说的是应届毕业生。今年冬季征兵开始,翌年毕业班的学生,高职、高专完成教学课程的学习,仅仅差实习的,可以在今年报名应征入伍,同样可以享受今年的优惠政策。

三是入伍以后,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技术岗位等等方面有优先权。具有普通高等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表现优秀、符合总政治部有关规定的,可以直接选拔为军队基层干部。

四是退役以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公检法系统定向岗位招生考试的,优先录取。政法院校为公检法系统定向岗位招生,这是去年司法改革以来推出的一个重大项目,就是政法院校为西部地区公检法系统公务员岗位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国家规定,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报考公检法系统定向岗位的要优先录取。

五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可以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也可参加所在省专升本考试,入读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这一点原来的宣传讲的是通过一定的考试入读本科,这次讲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回到地方的大专毕业生退役士兵,参加本省组织的专升本的统一考试,但是是单列计划、单独划线,按30%的比例单独录取。也就是说,如果退伍士兵有100人报考普通专升本的话,至少有30名学生可以入读普通本科。

六是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免试入读硕士研究生。

七是退役后由入伍地方政府接收安置。因为大学毕业生入伍是按照城镇人员来对待的,国家民政部对城镇人员退伍以后的政策是由当地政府接收安置,北京市说得更清楚,北京市政府说的是回来由当地政府安排工作。

八是退役以后,如自主择业,可凭用人单位就业协议,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证、迁移户口。这是毕业生应征入伍最关心的一条,也是最担心的一件事。因为当兵的时候要把户口迁到入伍的地方区县一级落户,才能够在当地报名应征入伍,毕业生担心户口迁回去以后,将来退役后户口不好迁移。如在北京、上海找到工作了,户口还能不能动的问题。这里明确规定是可以参照应届毕业生迁移户口的办法,退役士兵找到单位后,拿着单位的用人协议就可以迁转户口,教育部和公安部两部办公厅还专门就此下发了文件。

以上八大政策,从大学毕业生到部队的发展和退伍以后的就业,国家近期都做了周密的设计,这些政策不仅适用于今年的毕业生,今后也将长期适用,还会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应该是很好的选择。

在这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给大学毕业生算了个账:

第一笔是经济账:服役两年,如果是本科生,按照最高一学年6000元的学费,当兵两年可以拿到最高24000元的学费返还。现在征兵,尤其是城镇,当地政府对入伍的士兵还有一定的经费奖励,比如北京非常明确的是凡是入伍的,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都是1万元以上的奖励。我们有的省市,比如沈阳、大连高达4万~6万元,也就是一个大学毕业生能够拿回学费24000元,能够拿到当地奖励资金,同时到部队去,每个月还有当兵的津贴,所以两年的收入是很大的一笔经济收入,并不比两年工作的收入低,这在经济上是很可观的收入。

第二笔是政治账:具有一定规模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入伍,将从源头上改变部队兵员结构,提高兵员素质、增强军队战斗力,对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笔是个人的成长账:军队是革命的大熔炉,是大学毕业生发挥聪明才智的大舞台,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在部队这个大的环境里应该是一个成才的好天地,退伍以后,既有高等教育的文化水平,又有军营训练的两年经历,将是地方政权、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优质人才。可以想象,大学毕业生在部队锻炼两年回来,就业的机会将更多,就业的范围会更广。

总之,当两年兵回来,在经济上、政治上、个人成长上都会有很大的收获,而且也不耽误就业。所以我们说,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也包括走进军营,要成就事业和未来,就必须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结合起来,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

为了做好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教育系统配合征兵系统在今年6月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一段时间,已经开展了预征工作,毕业生报名踊跃,截止到9月1日统计,已有13万毕业生报名登记。如果一部分离校大学毕业生在校没有登记而有入伍愿望的,在征兵开始的时候可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应征并到原就读学校补办有关手续,同样可享受上面介绍的八大优惠政策。

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今年冬季征兵令的规定,在适龄青年中优先征集高学历者,同等学历优先征集应届毕业生,由此,我们认为今年将是国家征兵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今年开始,每年将有大批高校毕业生走进军营,走进军队,走进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中。

篇5:应届毕业生,如何对简历进行包装

体现自己人格魅力

现在的HR很看重求职者有没有特殊的经历、优秀的人格品质以及良好的性格,因为这种种普通的要求已经成为当今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人员时要考虑的一项重要条件和内容。毕业生如能在这方面进行挖掘,做些文章,无疑是会给自己的“双选”或应聘增添一些优势的。

2

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现在的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时,已不是单单看他会不会干活,而且还要看他有没有思想,有没有头脑,有没有眼光,能不能为本单位的继续发展出点子、想办法。因此,毕业生在写求职简历时,如果能够自然地写出自己对一些与自己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可以让用人单位对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有所了解。用人单位在看完求职简历后,自然会选择一位有思想、有眼光、有主见、不随波逐流的人。这样的人,在录用时,就会被优先考虑。

3

用事实说话

篇6:对应届毕业生的鼓励

陆学勤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重庆,虎溪大学城,401331)

内容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这一难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笔者对此也进行了思考。本文参考部分就业指导文献资料,结合笔者在职教一线的工作经历,总结了毕业学年中在就业指导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

前言

2009年6月底,09届毕业生开始陆续办理离校手续,正式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截止2009年6月30日,以我院工商管理系为例就业率超过89.3%,这是对就业工作的充分的肯定。笔者在08~09学年结合在职教一线的工作经历,参考部分就业指导和毕业生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管理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高职毕业学年就业指导与管理的现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发展历程不足十年,但都普遍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现已纷纷对高职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以传统的理论指导、专题讲座最为常见。在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方面,许多学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不仅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而且还编写完成包含本校就业、创业实例的指导教材。师资队伍相对固定,专职与兼职就业指导教师的学历、专业、经历不尽相同。

信息技术在就业指导中的应用日益普及。根据网络调查,高职院校目前基本都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部分院校已充分认识到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利用网络在学生、学院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信息化桥梁。

高职教育非常重视实习、实践教学,在这方面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了2+1教育模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技能,开设实验课、实践课,毕业学年学生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技能,累积实作经验,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密不可分的。毕业学年除了顶岗实习外,高职学院同样重视规范毕业设计、毕业报告等理论考核。无论是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报告,亦或是就业指导与管理,都是提升高职教育水平、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具体举措。

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管理的问题

概述高职就业指导与管理现状,对于取得的成绩值得欣慰,但其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是错误更需要深思。笔者主要就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简析如下。

(一)高职就业指导认识出现偏差。

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对其认识尚未到位。例如:毕业学年就业指导的目标、就业指导中的管理、就业指导和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对这些问题认识不足,势必使就业指导工作事倍功半,影响就业指导的质量,制约就业工作的开展。

部分高职院校一般以落实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为终极目标,缺少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体系。这不利于发现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方式,不利于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普遍看重就业率,不重视就业指导的过程,忽略就业指导的具体内涵。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势必影响了“结果”的质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用人单位和学校的长期合作关系。

(二)毕业学年中的就业指导,重指导,轻交流。

很多学生回顾毕业学年的经历,都谈到:老师说的、书上讲的,这些道理他们都明白,也不反对,只是希望学校、企业、社会能适当从他们的角度替他们想想?这折射出学校现在采用的群体性就业指导涵盖面过宽,往往忽视毕业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说明这种就业指导方式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多元化学生的需要,不能消除学生接受指导时的浮躁心理。

对于希望毕业前落实就业岗位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都经历:未知(憧憬)——压力(恐慌)——顺应(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做了就业指导工作,但实际发挥的作用却不尽人意,主要是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动态。虽然高职学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多年,但仍然偏重作未就业学生思想动员工作,强调学生树立“先择业,后就业”的观念,忽视了学生未就业背后的实情。学校对刚就业或正顶岗实习学生的关心更加不够,也没有进一步搞好跟踪调查和专业指导。这些属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头戏,落实起来工作量大、难度高、障碍重重。笔者认为:如果没有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企业基层现状,结合当前就业形势,那么就业指导工作只能算是流于形式,徒有虚名。

(三)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不成熟,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一般由专职和兼职两部分人员组成,从数量上看已基本能满足要求,但其专业化水平却不够。没有接受系统、全面的训练,只是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或相近专业背景开展工作。同时,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在整支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少,工作量巨大,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钻研;而兼职人员则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主要工作上。

建立稳定、专业、细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需要指导教师安心就业现状研究,热心接受毕业生就业咨询,细心协助好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教师们承载着千钧重量不能单凭他们的事业心、上进心来维持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缺失,是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需要尽快完善的部分。

(四)传统方式获取用人信息难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

近年毕业学年期末考试结束,校园内毕业生已人去楼空。企业到校招聘人才,面试室里带上简历的学生寥寥无几。等到六月底领取毕业证书时,学校又爆发式出现未就业学生的局面。用人信息传递途径不畅是原因之一。从对毕业生管理层面上讲,另外一个原因是:应届毕业生流动性强,传统获取用人信息渠道难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

(五)对于高职毕业生遭遇就业“时间差”,学院作为不够。

为了确保高校毕业生最后一年的学习质量,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部规定,每年11月20日之前用人单位不得到高校招聘毕业生。但由于企业要为来年的项目发展及年终末位淘汰后的人员补充做准备,选人旺季大都在九、十月份。而高职毕业生要通过“双证书”(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中的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和实践考试,完成毕业论文,往往要到12月底。因此在企业用人和毕业

生求职之间出现了一个“时间差”。部分毕业生还会因为不能按企业要求的时间到岗而失去一次难得的就业机会。

应届高职毕业生既要扮演学校里的好学生,给自己大学生活划上全满的句号,企业又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调整校企之间的时间差,需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共同关注,替企业着想,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有所作为、有所调整。

(六)顶岗实习中的管理问题。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中提高技能,并实现在实习企业直接就业。尽管定岗实习对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期间的教学和管理容易产生一系列困难,这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前不久有一个报纸刊登了《顶岗实习为什么半途而废》的文章,28个学生,顶岗实习了不到一半的时间,就走了。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管理上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特别是外部环境从教室、实训室到了企业、工厂,走上具体的工作岗位后学生角色转变能否到位,身心是否能快速适应等是定岗实习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不是什么难根治的顽症,相信只要管理到位,再做适当的思想工作,难题就可以一一化解。

三、对应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管理的建议

(一)明确就业指导在就业工作的地位,建设有特色的就业指导体系。

职业教育渗透着实用精神,特别注重直接为社会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我国的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十年也围绕着“就业”这个中心思想不断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重视就业率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表示就重视就业工作,更不能说明毕业生在社会中的价值。就业指导是高职教育体系必不可少又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地位应由扎实、有效的实际指导行动与高质、丰硕的指导成果予以巩固和发展。笔者认为:其核心是需要建设具有学院特色的就业指导体系。

(二)长期性、持续性跟踪调查应届毕业生,及时做好信息反馈与沟通管理。

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就业指导不仅包括面试技巧和心理辅导,还应该指导学生强化专业技能技法、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宣传劳动政策法规、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就业指导不会是一触而就的工作,不需要朝三暮四的心态,不鼓励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应该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好比长江推舟勇向前。这需要专人长期坚持在就业指导第一线。一是跟踪调查在企业实习或已就业的学生,掌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二是做好相关信息收集与整理,及时反馈学校;三是专人负责在此期间的就业指导,与学生做好沟通交流。(至于如何落实跟踪调查,可作为高职教育课题来研究,此处不便详述。)

(三)倾力打造职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师资紧缺,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学生职业发展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建设一支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已经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笔者建议:首先明确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根据内容落实人员配备。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从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转型;应当从单一化向立体化转型,这是递进关系,包括教育、活动、学科建设;注重本地化与国际化的转化、学习、吸收、借鉴。

无论是掌控就业工作全局的就业处,还是设有二级学院制度的系部,亦或是因工学结合思想应运而生的校企合作处,都应该积极主动投身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多方交流与协作。如何使我们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从非职业化向职业化再向专

业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流的职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先要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现有师资。辅导员、专业教师、部门职员以及各级领导都是就业指导队伍的潜在资源。

(四)营销理念下的就业指导与管理技巧

高职院校如仍然抱着传统的就业理念联系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就业,管理就业流程,必然难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面临紧张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市场人才需求作出迅速反应,想出相应对策。

人不等同于产品,但毕业生寻求用人单位的过程,其实质与产品的营销活动是非常相似的。毕业生提供的“产品”是自己专业技术与能力,而顾客就是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借鉴营销理念,以市场营销管理为土壤,从市场需求入手,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条件。然后以实现目标市场顾客群达到满意状态的条件,进行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和做好市场定位。不同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分为“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重点指导处于“买方市场”的毕业生,要重视心理疏导与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五)重新认识就业指导与管理的对象。

高职已经不再是差学生的集中营,里面有很多好的学生,有很多愿意学技能的学生在往高职走。面临高等教育扩招、金融危机等新时期外部环境,厚德强能高职生受到的欢迎程度要比本科生高。那么要把握契机,重新认识高职学生,抓内涵建设,抓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就业指导与管理的目标才能明确,方式才具针对性,效果才会显著。

结束语

以上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还不够准确与全面,提出的建议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讨,希望从事高职教育的专家与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上一篇:枫香树栽培技术下一篇:南都行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