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理论思考

2024-05-21

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理论思考(精选7篇)

篇1: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理论思考

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理论思考

农业的兴衰对农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农业大县,农业不仅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源泉”和动力,反而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腾飞的包袱。因此,如何探索农业大县的经济腾飞之路,化农业包袱为经济发展源泉和动力,就成为县市领导关注的一个集点。笔者认为,实施“一县一色”战略,无疑为农村经济腾飞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在这方面,信宜市山地鸡、山东金乡县大蒜、广西横县茉莉花的崛起,证明了“一县一色”战略的有效作用,它们的崛起有什么内在规律呢?本文将从理论上作一探讨。

所谓“一县一色”战略,是指各县市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谋求县域经济的绝对竞争优势,实现县城经济突破,而实施的围绕一种特色产品从原料到加工、深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建立的特色产业群体发展思路。它是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从构筑大营销体系入手,通过大营销形成大市场,以大市场带动特色产品加工业发展,进而带动特色产业生产体系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群体,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和腾飞。

一、“一县一色”战略的基本特点

竞争战略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必须谋求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持久竞争优势,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采取适宜的竞争战略,通常竞争战略有三种,即别具一格、集中一点和成本领先。“一县一色”正是谋求地方经济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思想,它具有别具一格、集中一点、成本领先及循序渐进的基本特点。

1.别具一格的特点。“一县一色”战略,首先突出一个“色”字,即县域经济发展突破要有特色产业,即要选择能提供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及产品系列,形成在全省或全国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如: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特殊原料、传统秘方、历史文化、自然特点、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别具一格的特点的实现,有利于形成客户对特色产品的忠诚,从而赢得较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能够成为赢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

2.集中一点的特点。“一县一色”战略,还突出“一色”二字,即县域经济发展突破要从一种特色产业入手,即围绕特色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其快速发展。从国内外成功和企业地区经济的`实践看,其共同特点就是不寻求面面俱到,而是将战略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核心,才能把企业和产业做大,才能成为市场上竞争的领先者。

3.成本领先的特点。“一县一色”战略的结果,有利于在特色产业领域处于低成本地位,赢得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由于一县一色集中于某一特色产业发展,不仅能获得规模优势,还可以在研究、服务、营销、广告等多方面节约成本,使这一产业在激烈竞争中受到保护,因为它的低成本意味着当别的竞争对手已失去利润时,仍然可以获取利润,从而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4、循序渐进的特点。“一县一色”战略体现了经济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一个落后国家或地区不可能一下子发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或地区,总是从一个方面入手,逐步发展,逐步扩张,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县一色并不排斥一县二色、一县三色、一县四色的发展思路,而是强调了落后地区应从一个特色产业开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逐步发展的基本思路,一县一色发展到一定程度,各方面已积累了广泛的资源要素、知识要素、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营销能力之后,就可以迈开步伐,向一县多色方向发展。

二、“一县一色”战略的基本思路

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具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基础,以为龙头,以制度为保证,以科技为动力。

1.品牌创新

实施“一县一色”战略,首先是通过品牌创新树立特色产业的品牌。目前,一些农产品存在滞销、价格低,不同程度出现增量不增效,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宏观经济影响外,关键是农产品品种老化、品质不佳,品位低、质量不高、加工程度不深、缺乏品牌意识。大量事实表明,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

[1] [2] [3] [4] [5]

 

篇2:实施质量品牌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1 实施战略管理,在战略上实施质量文化

1.1 质量战略服从发展战略

质量战略是医院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在实施质量战略过程中,将质量战略作为医院发展战略中的一个子系统,使质量战略适应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外部医疗市场的变化,确保质量管理服从战略要求。

1.2 确立战略发展愿景

医院结合地处晋冀鲁豫周边的实际,在分析区域内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提出了“建设区域内现代化医疗保健中心”的战略目标,将医院的存在价值、医院的使命、战略发展定位进行了清晰规划,真正在思路上高屋建瓴,在行动上审视现实,在发展上雄视未来,勾画出医院发展愿景,积聚了职工创业激情,为医院有的放矢地实施质量战略,开展质量服务提供了支持。

1.3 形成战略文化氛围

医院文化与质量文化相互促进。医院文化在质量管理和服务中发挥着导向、规范、约束、凝聚、激励和竞争等作用。质量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医院在实践中形成的质量宗旨、质量理念、质量道德、质量行为规范的总和。质量与文化的结合,是医院质量服务的一个飞跃。

结合医院历史、现实及未来,医院提出了“强基础、重服务、育名医、创名院”的办院理念:概况了医院发展的内涵与目标,保证了医院发展方向。大力弘扬“修己以敬,诚信载物”的医院精神:旨在引导全院职工修身明德,真诚待患,同事相互尊重,形成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倡导“德高为范、医高为师”的学风院风:概括了医院治学、行医、做人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医院团队特有的文化气质。

践行“奉献、创新、责任、荣誉”的医院价值观:奉献,意味着辛苦付出,甘于寂寞,倾注心血;创新,意味着在不同的岗位,尊重科学,拼搏进取,取得成果;责任,意味着对祖国忠诚,对事业忠诚,对患者忠诚,履行职责,担当道义,不辱使命;荣誉,视事业如生命,爱岗敬业,爱院如家,职工自我价值与医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与医院同成长,共命运的文化氛围。

医院文化的凝聚作用,使全院职工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对自身工作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产生了成就感、对医院质量管理和监督产生了认同感、对患者产生了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调动了全院职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保证医院质量管理。

2 实施战略决策,在战术上深化质量内涵

2.1 重视质量教育

为促进全院职工理解和落实现代质HOSPITAL QUALITY医院质量量管理理念,医院重视对全院职工进行质量教育,实现质量管理观念的转变。医院通过采取自下而上的学习形式,组织大家学习美国JCI标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循证医学、临床路径、6西格玛等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使大家对质量管理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在思想上树立起以“技术水平、管理手段和综合绩效”为核心内容,以“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为重点的现代质量管理理念。

2.2“一年一个主题”质量管理活动

从2003年起,医院开展了“一年一个主题”的质量管理活动,突出了“人才、技术、质量、管理、服务、绩效”等质量管理内涵,符合国家“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的质量服务要求,形成了医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医院坚持开放式办院,办开放型医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建立协作关系,开展深层次协作;通过自身培养与院外引进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人才培养。目前在职职工290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50名,硕士、博士及同等学力人员510名,成为省内拥有高层次医学人才较多的单位之一。

技术水平是质量的基础,病人第一需求是技术服务。2003年,医院开展了“技术服务效益年”主题活动。通过实施脏器移植、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技术等,带动整体服务水平。其中心外科在省内同级医院率先开展了心脏移植手术、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血液内科完成骨髓移植、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及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手术,骨外科开展膝、肩、髋关节置换术,部分项目填补省内空白。近期又组织实施“介入、微创技术”、“组织、器官移植技术”、“急危重症救治技术”、“疑难病症诊疗技术”等技术项目,在区域内形成了技术优势。

2004年,医院开展了“管理效益年”主题,重点突出了质量管理。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新增了《异常信息报告制度》、《人员准入管理制度》等30余项;制订并实施了《患者出入院流程》等60余个工作流程,完善应急预案60余项,促进了质量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005年,医院开展了“质量效益年”主题活动,提出了“医疗质量零缺陷,医疗服务零投诉”管理目标,形成了“一个重点六个层面”的质量管理模式。“一个重点”是指,以规范制度,落实基础质量为重点,重点突出核心制度的落实;“六个层面”,是指“三个”准入管理、规范服务、医疗安全、控制费用、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六个层面,初步建立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

2006年,医院开展了“服务创新年”活动。从细化服务环节、服务细节入手,制订了80余个工作流程,对部分关键流程进行了优化与再造。以提高群众健康素质为目的,实施了“社会健康工程”,走出医院,深入社区、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健康教育、义诊服务,受到了群众欢迎。

2007年,落实“优质高效年”主题,重点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学科建设、技术水平、质量服务、综合绩效”等四个方面管理,实现了“工作效率、工作效果、病人社会满意度”三个层次同步提高。

2008年,医院实施“科技跨越年”主题,取得显著成效。神经外科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脑出血,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心内科开展腹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和房颤射频消融术,心外科开展了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目前医院承担着国家自然基金、“863计划”、省、市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实现了科技跨越。

2009年,医院实施“服务规范年”主题活动,重点突出完善基础服务设施,重点抓好临床科室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标准、质量规程的修订和完善;抓好门、急诊服务流程的改进和落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保障医疗安全。

3 实施战略管理与质量服务的几点成效

3.1 对医疗质量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是诊断是否正确及时,诊疗时间的长短及有无差错、医疗工作效率的高低等。

随着医疗质量的发展,医疗质量管理内涵发生了变化。新的医疗质量是指:能提供良好服务,使患者伤害最小,医院在各个环节中应注意收益与亏损间的平衡。医疗质量成为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与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

3.2 创新规范完善了一系列质量制度和流程

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对医疗质量服务流程进行了初步设计应用与评价。特别是创新制定和实施了人员准入、技术准入和设备准入“三个准入”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医疗质量。创新开展了“异常信息报告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医疗安全。

3.3 创新实施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控制方法

在质量控制上,医院坚持了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方法,在基本结构上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员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建设和后勤服务、环境改善等;在过程质量上,形成“大质量”观念,强调病人治疗过程中所有工作的质量;在终末质量管理上,实施了持续改进管理方法,使医院质量管理有制度,有标准,有落实,有检查,有奖惩,有改进和有评价。

3.4 质量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篇3: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转变方式

自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文件推动企业创新。这些举措将创新驱动放在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熊彼特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已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百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其观点的正确性。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弥补我国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驱动内涵界定

迈克尔·波特创造性地将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创新驱动即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针对此,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创新驱动内涵做了相应的阐释。刘刚将创新驱动与创新型创业活动相对应,认为从以知识利用为主导的生产型创业活动向以知识创造为主导的创新型创业活动转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刘志彪充分肯定了创新驱动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将“创新驱动”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对立起来的思想进行了批评,创新驱动并不意味着要素、投资需求的减少,反之,即使在创新驱动型经济环境下,高密度的资金支持与要素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创新驱动更加强调以创新为推动力,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创新的作用下更加高效、集约地进行融合,实现更加合理的产出。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学者们将中国既有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主要归结为“要素逆转”或“外因倒逼”。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缩减,生产要素成本快速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出现了很多突出问题。高投入、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试用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求从后发优势转向先发优势,创新驱动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和加快增长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依靠创新驱动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增加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高中国产品的品牌价值,避免使发展过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阻碍。吴敬琏指出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创新、创业的有利环境,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仍面临巨大困难。陈波通过分析市场对创新驱动的影响作用得出过度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极有可能催生投机主义逻辑,导致创新驱动“市场失灵”。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克服这些阻碍,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创新驱动与协同创新、自主创新关系

(一)协同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从技术多元化角度而言,企业无法仅仅通过内部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多元化,而必须利用外部资源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高校也在这种合作中缓解了自身研发经费紧张、创新成果搁置的状况。协同创新要求企业内、联盟内甚至与企业相关的其他人员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协同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过程中的战略、组织、资源、文化等全要素的协同。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稳定持续创新。

(二)自主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自主创新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中,相似的概念为内生创新。国外学者认为内生创新不同于传统的模仿创新和引进创新,它是系统自发产生的行为。在我国,陈劲(1994)最早提出了自主创新概念,他认为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企业需要先吸收先进技术,然后转化为自主技术,经过研发产生并拥有自主技术创新的成果,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面对我国目前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等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已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就要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驱动战略的推动实现

(一)充分肯定市场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导向作用。陈波通过辩证地分析市场经济促进创新驱动的功能强点与弱点,充分肯定了市场的利益激励机制对创新驱动的引导作用。创新驱动的制度基础首先是健全的创新利益保护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激励创新非常重要。当然,仅有专利制度远远不够,对中国而言,能否创建一个能诞生大量创新的市场经济至关重要。

(二)正确认识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促进作用。首先,政府通过强化市场竞争力度,加大企业创新动力,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失灵”。政府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为根本的帮助还是帮助健全市场。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需要强有力的统一的政府来引领发展经济。其次,政府通过健全创新制度,为企业创新制度保障和支持。十八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的建设也是这样,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新成果具有外溢性和公共性的特征。政府必须提供自主创新的引导性和公益性投资。同时为创新成果的采用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强制措施。再者,政府通过加大创新投资,真正通过创新将投入转化为产出。我国目前无论是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还是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较国外都有较大差距。新增长理论认为投资投在科技创新上比直接投在生产上更有效益,要求资源向创新领域流动和集聚,资源被用于创新后,其效益更高。投资结构也是创新投资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成为投资的重点,尤其是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是创新驱动的重点环节,创新投资更多的投向孵化和研发环节,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从这两个方面提供投资结构的保证,才能更好的促进创新驱动。最后,政府要深化创新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包括网络信息通道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硬件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宜居环境建设,活跃的风险和创新投资,创新文化建设等。

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既涉及知识创新,又涉及技术创新,既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涉及相应的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政府的积极介入。需要各个系统形成合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转化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 创新型经济: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篇4: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理论思考

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在系统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美国桑塔费研究所(SFI)的研究者霍兰教授(Holland)于1994年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霍兰指出,复杂性源自系统内部,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内各个不同层次的要素的适应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促使他们自身不断发生变化,也不断改变着环境。“适应性造就复杂性”,这种理论有利于管理者更好地认识、理解、控制和管理复杂系统,后来,这种理论拓展到了其他许多相关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1 复杂适应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美国桑塔费研究所(SFI)发现,有很多复杂系统,它们拥有大量交互成分,其内部关系复杂、不确定,总体行为具有非线性,既不能由全部局部属性来重构总体属性,也不能通过系统局部特性来抽象地描述整个系统的特性。然而,一些复杂系统能够通过自组织的途径形成具有特定时空结构的有序状态,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通过不断的改变自身形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复杂系统的适应能力非常关键,一旦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就会逐渐衰亡。凡是具有适应能力的复杂系统被称为复杂适应系统。

可见,复杂适应系统有以下特征:

①自组织特征。组织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新的组织行为模式。某一层次上的复杂适应系统,都是由低一层次的多个复杂适应系统组成的。这种类似于组织层级关系的结构决定了低层次的复杂适应系统必须通过相互作用制定更高层次的行为准则。比如由于人的社会性,使得向上的所有层次里的组织包括家庭、公司等,均具有社会性的性质。

②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尽管如此,复杂适应系统的结构、运行模式和功能不是各个子系统简单叠加之和,而是具有整体的特点。真正对整体特点起决定因素的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许多“海归派”创办企业,有资金、有国际先进技术、有人才、有政府扶持政策,但是往往红火几年就“偃旗息鼓”了,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好的公司战略将这些好的人、财、物捏合在一起,发挥其最大功效。

③处于远离热平衡的开放系统。平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众多系统要素的急剧运动,一个微小的扰动,可能就会使整个系统瞬间发生巨变。因此,一个企业如果长时间处于均衡状态,其后果很可怕,常常是瞬间走向失败。

④内部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复杂适应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并非遵从简单的线性关系,无法准确预测。正因为此,企业战略的制定、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计算公式。

⑤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进化的机能。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各个子系统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自动调整自身的“参数”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或通过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合作竞争,获取更多的生存机会,这就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根源。同时,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其与其他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对环境的感知方面,这些内容使系统自我演化,其性能参数和功能属性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甚至整个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也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

⑥偶然事件对系统演化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将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对企业造成的突然的不利冲击的影响降至最低。

1.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内容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的观点主要是:CAS由大量个体组成;构成CAS的各个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行为影响着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个体与环境相互不间断的影响不断作用于更高层次的系统。CAS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①复杂适应系统有别于一般系统。该理论认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个体具有主动积极的特征,并按照产生复杂结构等特殊性质和规律进行运转。这与一般系统不同。传统的系统观点,将个体视为僵化、被动的零件、部件。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局限,传统系统理论不能解释生命、种群、社会等活的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 主体是主动的、活的实体,其主动程度决定了整个系统行为的复杂性程度。这一论点使它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态、军事等复杂的组织系统。

②复杂适应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主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系统中的个体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被环境选中并被应用,这一选择的过程既有一定的确定性,也有随机性的一面。个体是整体的构成要素,但又不是孤立的个体。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是形成系统整体的真正基础。

③系统内部个体作用的规则是一种“适应函数”,这是一个衡量这种规则与客观环境之间匹配程度的指标。应用成功,函数值就增大,反之则会减小。这就是从自然界众多现象中吸取的经验——遗传算法。即这种“刺激→反应→检查效果→修改适应函数”的过程循环往复,适应环境要求的“染色体”不断增强,不适应的“染色体”不断减弱,甚至消亡。

④系统中每个主动个体的环境既包括周围的基础条件,也包括其他主动个体。而且,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遵循着刺激-反应模式,呈现出吸引、排斥、资源交换等相互关系,进而产生分化、进化,最终形成更高一层的个体类别。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拓展到企业管理领域,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思想,对尤以企业联盟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与其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它要求系统中各主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并能够根据各自所处条件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的竞争条件也日益险恶,因此,企业必须更好地实施应变战略,企业联盟战略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2企业联盟战略的实施——适应环境与改变环境

面对日趋复杂、动荡多变的企业环境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实现这一战略的可供选择的传统途径不外乎独立扩展和对外收购。但是这两种方法在目前这种环境中越来越困难,成本高且缺乏灵活性。企业认识到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竞争对手,更需要合作伙伴。“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去竞争”,实现双赢,成为企业取得最佳业绩的理性选择。相对于企业“单打独斗”,战略联盟的竞争模式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实现这一选择的最佳途径。

根据现代契约经济学的观点,企业之间的交易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通过动态的方法和流程对联盟进行治理才能促使企业联盟更为成功。真正的联盟往往可以通过不完全契约的缔结和契约重谈,达到分享未来决策的控制权的目标。实践表明,企业战略联盟是一种更能适应动态发展的战略需求的企业契约关系形式。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对于联盟的成功具有关键的影响。运转良好的联盟战略需要从系统内部开始,它必须始终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管理团队,及其组织和组合联盟的能力。这符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观点。

我们把企业环境看作“一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是影响企业组织决策、经营行为和经营绩效的企业外部现实各因素的集合。”企业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中,企业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组织结构、制度安排、技术与人力资源状况、产品与服务状况、企业文化,等等;企业外部环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市场结构、市场容量、竞争规则、竞争者、供应商、客户,等等。

企业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其边界日益模糊。企业经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部环境。现代企业复杂而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会使得企业还没有来得及对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有足够的了解以前,又变化了。企业可预测的外部环境变化时间区间大大缩短。另外,企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多方面的,简单的线形因果模型已经无法解释目前企业遇到的问题,许多行动常常导致无法预测的结果,牛顿式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再适用,控制与命令式的管理方法无法解决企业的问题,令企业的管理者更加难以把握企业发展趋势。

根据波特的理论,五种力量——替代产品、供应商、潜在进入者、客户和行业内竞争者——构成企业竞争环境。企业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分析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以便确定与环境要素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动态环境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可能就是转瞬间的事情。只有通过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实现组织目标与环境、能力之间的动态匹配,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使企业实现持续繁荣。

可见,企业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企业与环境的“动态平衡”。而其中的联盟战略,又赋予战略管理新的意义——在单个企业选择被动地适应环境时,相对强大的企业联盟将会选择主动地适应甚至影响、改变企业环境。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构成企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力量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几种,达成联盟,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实施调整。这样一来,将影响企业的环境因素部分纳入企业内部,在介于企业与外部环境中间形成一个新的环节——企业联盟层,也可以称作“企业亚环境”。企业可以根据内部环境的状态,以及企业联盟的均衡与非均衡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必要时主动打破现有联盟的均衡,创造出非均衡状态,使整个系统走向混沌的边缘,从而发生剧烈运动,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同时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这就是企业对联盟的一种管理方法。相比强大的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对于其亚环境(内部环境)的管理和调适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更大一些。

企业→企业亚环境→企业环境

根据复杂系统适应理论,企业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社会的复杂性来源于企业及其联盟,不同的企业的联盟及其适应性促成并发展了复杂性。这些企业联盟一旦形成,就会通过积极地与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调整其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更有可能改变企业环境向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方向改变。在联盟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非线形的。因此,对于联盟的管理没有一定之规,一切以有利于联盟发展和企业利益最优化为原则。符合这一原则的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不符合这一原则的企业实力不断减弱,退出联盟,同时又会有新的企业加入。

企业组成联盟,才有能力与环境“抗衡”,使调适环境,甚至控制环境成为可能。但是联盟不是各个企业的简单叠加,真正起决定因素的是各个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的合力。这要求联盟中的各个企业在联盟运作中,作为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每一个节点,以联盟发展作为大前提,相互积极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实力,创造出“增值”部分,真正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另一个方面,联盟正常发展,作为每一个节点的企业才能获得综合利益的最优化,并伴随联盟的进化不断成长。

相对于单个企业,联盟抵御偶然因素、突发因素影响的能力更强一些。企业联盟在单个企业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个“缓冲层”,可以将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对企业造成的突然的不利冲击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随着市场的不断进化、不断规范,企业“孤军奋战”,很难生存。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多地成为不同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成为不同行业各大利益集团的博弈。

企业战略的本质就是对环境的识别与选择,而企业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在于联盟对象的选择和相互适应,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获得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在实施联盟战略时,企业要兼顾的两个原则是:时刻准备适应变化;通过联盟调适变化。

参考文献

[1]Porter M E.The compe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TheFree Press,1990.87-102.

[2]Phillips F,Tuladhar S D.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an exploration and general model[J].Technologieal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0,64:23-38.

[3](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第六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于丽娟等.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企业竞争力[J].改革与战略,2003,(5):10-12.

[5](美)文斯,沃斯特.裂变:新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企业战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6](英)惠廷顿.战略是什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7]赵锡斌.企业环境分析与调适——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赵锡斌.企业环境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N].武汉大学学报,2004,(1):12-17.

[9]温兴琦.企业战略与环境的适应性: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的视角[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10]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白万纲.战略联盟管控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14-15.

篇5: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超循环;高校;系统;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18

作为管理哲学的重大发展,超循环理论是德国科学家艾根(Manfred,Eigen)于1970年提出的。超循环理论起源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理论。它揭示了复杂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超循环的规律。超循环是一种高级循环,属于第三级循环,它由若干催化循环构成,而催化循环又是由简单的反应循环构成的。超循环理论创立后,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特别是引入到管理学之后,对整个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拟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础,探讨高校发展的战略创新问题。

一、超循环理论的系统进化原理

(一)开放性原理

超循环是开放的系统。热力学指出,一个封闭系统自发地趋向于无序,系统无序度熵自发地趋向于极大。系统只有开放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外界引入负熵流以抵消系统内熵增,使总熵逐步减少,系统才可能从无序走向有序,并继续循环下去。

(二)自稳定性原理

开放性是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其充分条件。开放性可以导致系统产生有序,但也可以使其保持无序和混乱。为了克服熵增,保持系统现有的信息,系统必须在内部形成一种自稳定机制。稳定性是指系统在不断运动的情况下形成的某种定态,它是远离平衡的。虽然各个部分是不停变化的,但总体上表现为某种静止。超循环具有自稳定性,即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系统内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时,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达到新的平衡。

(三)突现原理

突现是指不同的部分相互联合,形成新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和整体性的过程。在超循环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有循序渐进的进化过程,系统内还发生突现,突现就是系统的突变。超循环理论所展现的突现,一种是由信息库内基因的突变起因而后导致功能结构突变的信息控制性突现,另一种是不同系统通过各自的产物形成互为有利作用导致的超系统综合性突现。

(四)选择评价原理

选择评价原理是系统在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关于系统好坏与否、进化与否的自评价和进化道路的选择作用。系统内的自动评价机制是竞争,竞争可刺激系统高水平运行,分辩系统优劣,加速系统综合进化和淘汰低水平系统。系统内存在竞争并非没有合作。相反系统内竞争与协同、整合并存。

二、高校系统的生命及超循环特征

高校是由多元素、多层次所构成的具有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功能的人造系统,它具有人造系统的诸多共性,如具有目的性和可控制性,是一个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并具有自组织作用的开放系统等。运用超循环理论分析,高校系统还具有超循环的特征。

(一)高校具有的生命系统特征

1.新陈代谢。高校系统从外界获得资源,内部的教育、管理和科研机制将得到的资源整合起来,经过高校系统内各种循环消化吸收为高校内部的生产要素(这一过程也称同化过程)。与此同时,高校消耗各种资源,生产出各种合格产品诸如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合格毕业生等(这一过程称为异化过程)通过这种吐故纳新或同化异化过程,高校系统完成了自身的新陈代谢循环。

2.自我复制。高校通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使自身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学生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了自我的不断复制。而且,这种自我复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复制出来的是一个更高级的自我。

3.系统突变。高校发展过程中,政策环境变化,社会需求变化,就业形势变化,教师思想转变,教学质量提高,科学技术进步,竞争态势变化等,都可以影响高校发展状况,从而使之发生质的变化,即系统突变。

(二)高校系统具有的超循环特征

1、高校系统中的反应循环。高校系统是由教学子系统、科研子系统、学生子系统、招生与就业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和后勤服务子系统等整合而成的,见图1。

由图1可见,每一个子系统都相当于一个反应循环。例如,学生子系统,底物S对应于输入的新生,酶E对应于培养目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等,E;对应酶-底物、E对应酶-产物复合体,产物P对应于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反应循环中,底物S通过催化剂E的作用,生成产物P。又如科研子系统中,科研目标和科研信息等输入相当于底物S,科研人员和科研设施相当于酶E,经过科研子系统的反应循环生成新的科研成果P。

2.高校系统中的催化循环。高校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在时间轴上相互联系形成催化循环,每一个子系统(反应循环)在某一阶段的工作都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催化支持,见图2。

如图2所示,科研子系统的催化循环是指科研子系统内部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每一项科研工作S1都是在已有科研经验积累和科研成果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该项科研工作又会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催化E1支持,第二阶段的科研工作又会为第三阶段的工作提供催化E1支持,依次类推;学生子系统也形成了催化循环,人们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在学生工作实践中运用已有经验解决学生问题S,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问题的结果不仅使人们的经验更加丰富,而且又可能在新的层面上产生更多更深层次的新问题E,如此不断循环。招生与就业子系统也有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它以已有的招生就业理念、市场信誉、生源、就业渠道、毕业生用户和学校声誉等为基础,提炼出新的招生就业理念,树立更高的市场信誉,优化现有的生源和就业渠道,寻找更多的优质生源和毕业生用人单位,采用合理的招生就业策略,实施名校战略等等,并为新一轮的发展打下基础,形成催化循环。

3.高校系统中的超循环。高校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催化循环)在功能上偶合起来,相互提供催化支持,形成一个超循环系统,见图3。

图3中R为科研子系统;H为人力资源子系统;L为后勤服务子系统;T为教学子系统,S为学生子系统,A为招生就业子系统。

按照超循环理论的选择评价原理,形成高校超循环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既竞争又协同,从而选择和进化,使高校不断发展。以科研子系统R和招生就业子系统A为例,它们偶合在一起,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R和A之间存在竞争,它们竞争高校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都希望得到领导更多关怀与支持;另一方面它们互为对方的“催化剂”,R的能力增强表明高校科研能力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随之提高,作为结果A的能力也会提高,A既可拓宽更多的优质生源又可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和提升就业水平,将毕业生输送到更具竞争实力的工作单位。反过来A为R提供智力支持和合作机会,A招到的优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他们会逐步地或直接地参与科学研究,增强R系统的科研实力;那些分配到实力强的公司和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可能与R开展科研合作,进一步提高R系统的能力。从以上分析可知,R和A两者的偶合,使双方都能得到对方的催化支持,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加速对方的发展。高校系统各催化循环子系统就是这样偶合起来形成一个既竞争又协同的超循环,从而促进高校系统不断向更高层面发展,推动整个高校不断前进。

三、基于超循环理论的高校发展战略创新

既然高校是一个具有生命的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具有超循环组织的基本特征,那么,按照超循环理论的系统演化原理,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如下高校发展战略创新。

(一)推进开放战略

开放是高校超循环存在与发展的前提,高校超循环和其它系统一样,在封闭的状态下必然导致熵增,走向无序。只有开放高校超循环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与流通。比如引进高级专门人才、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方法、有价值的信息情报。这样,才能从外界吸收负熵流,抵消高校超循环内部熵的增加,使高校超循环处于非平衡或远离平衡态,即造成高校超循环有序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有开放高校超循环也才能向外界输出正熵,比如,辞退不称职的教师,开除不合格的学生,抛弃陈旧落后的管理方法等。我国高校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完全充分全方位开放,与外界交往才会越大,信息交流才会越多,高校超循环才会更具生存和发展活力。

开放包括对内和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就是要充分循环利用高校超循环内部的资源,加强高校超循环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院系之间、教研室之间、学科之间、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理顺关系,减少内耗,增强内部活力。对外开放就是高校超循环要置身于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大环境之中,要开辟国内与国外两个教育市场,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教育资源,促进与外界进行人、财、物和信息的交流,吸收环境中的优秀成果,加强校际合作,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为了占据国际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权,赢得更多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高校应视具体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速度,加大开放力度,扩大开放程度。

(二)强化人本战略

人是高校的第一资源,是高校超循环的基本元素。促进人的发展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人的发展也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反应循环还是催化循环或超循环都得靠人去发展去推动。因此,人本战略是高校超循环发展的根本战略。人本战略就是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超循环发展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个性为本,全面发展为本。不仅应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包括学习时间、方式和内容等,就是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杨,使学生对教育要有“参与性”和“选择性”。实现以人为本的战略,必须坚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重点,从高校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式到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系列的改革。其次,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培养教师和尊重教师,发挥教师在高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且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实现高校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竞争协同战略

按照超循环理论系统演化的选择评价原理,合理的竞争机制可以使系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选择,汰劣留良,充分调动各要素的积极性。具体到高校超循环系统而言,合理适当的竞争可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营造一种充满活力的机制,使高校超循环发挥最佳效率。

因此,在用人制度方面,高校应尽可能创造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择优选拔机制,通过竞争鉴别优劣,比较高低,优胜劣汰,在竞争上岗时,要做到“四公开”即公开用人岗位,公开用人标准,公开用人制度,公开竞争结果,形成一个万马奔腾,优胜者脱颖而出的局面。在物资采购,项目招标投标方面,也应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性能、质量、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资质、标准等,按照专家评审与领导集体决定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最后决定胜出的单位和个人。

需要指出的是,超循环理论系统演化的选择评价原理所阐述的竞争是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它强调竞争与协同并存。因为过度竞争会造成人员之间的隔阂和信息垄断,没有协同就会出现有的高校科研经费的数量上去了,而教学质量却反而下降了的现象,没有协同高校催化循环就无法形成高校超循环。实际上,高校任何一项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完成都需要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集体协作,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大量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创新团队的形成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显著标志。正因为如此,高校超循环内部要建立既竞争又协同的互动机制,提倡团队协作精神,强化各系统结构、各子系统要素职能和各种行为的协同,发挥知识的协同效应,永葆高校超循环青春活力。

(四)信息反馈战略

根据超循环理论的进化原理,任何一个开放系统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实现自身目标,都离不开负反馈调节。高校超循环也不离外,它必须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依靠这一机制及时、准确地觉察内部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思想,管理效率,教学效果,学生质量,科研动态等条件和外部宏观政策,就业形势,市场需求等环境的每一变化并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策略,方能使高校超循环时时保持与环境的和谐一致,保证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地发展,从而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入WTO之后,特别是在网络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乃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情况下,高校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竞争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建立及时、准确、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与教育信息网络体系,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加重要。

(五)继承创新战略

继承与创新是高校超循环发展的基石。根据超循环理论关于生命系统自复制特征与超循环形成机制的认识,生物体会使进化的和选择的信息传递下去,并通过自我选择,自我优化而向更高的有序状态进化。高校超循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

也会不断积累起一些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校舍、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实验仪器、实习基地、教学成果、科学发现、知名教授、专家学者、著名校友、著作专利、品牌技术、社会声誉、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文化体系和图书情报资料支撑网络等,这些积累和高校超循环现有的教学、科研、管理、学生骨干都是高校超循环系统的宝贵财富和高校超循环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应给予高度重视,始终注意对他们的继承和保护。

当然,继承应该是有所选择,有所创新的继承,因为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与变化,高校超循环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也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原来有助于高校超循环发展的某些积累可能会不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而成为高校超循环发展的障碍,所以高校超循环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一方面,要不断对其加以审视,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取其精华,重视已有积累的应用,尽可能发挥其效能。高校超循环要在注重原有积累的基础上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手段,创新管理目标,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创新教育环境。这不仅是高校超循环自我复制的需要,而且是其向更高层次更高级循环发展的需要。

(六)控制突变战略

超循环理论所论述的突现,一种是信息库中基因突变而导致功能结构突变的信息控制性突现;另一种是不同系统通过各自的产物形成互为有利作用(催化)导致的超系统综合性突现。按照突现原理,在高校超循环演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随机性“相变”,形成新的系统和结构。但是这种随机性“相变”是把“双刃剑”,既可能向好的方面质变,也可能是事与愿违,向着不利于高校超循环发展的方向变化。因此,高校应该审时度势,正确应对。

1、适时控制突变。如果随机性“相变”形成的新系统,新结构,新功能是高校超循环所期望的,就应及时创造条件大力推动其向有利于高校超循环的方向发展。反之,则尽量避免这种随机性“相变”的发生。这是一般原理,但由于处于临界点附近的系统其内部会出现正反馈放大机制,在常态下,微不足道的微涨落,此时可以放大为巨涨落。所以对于处于临界点附近的系统进行调控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操作时,高校应对发生突变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科学预测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摸清事变可能出现的走向规律,准确把握突变的临界点,然后适时采取果断措施,其效果往往“如鼓应桴”。

2.主动控制突变。在控制突变的过程中,不应消极观望,静观其变,而应未雨绸缪,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人为地制造一些反馈回路,使系统有选择地放大有可能产生我们希望的结果的某些微小的“涨落”,从而使突变产生有利于高校超循环自身发展的结果,也可以尝试利用负反馈机制原理,人为地制造一些负反馈回路,使系统有选择地抑制有可能产生所不希望出现的结果的某些微小“涨落”,从而达到扬长避短,控制突变为我所用,促进高校超循环发展的目的。

篇6: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理论思考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但是,以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人们往往重视战略制定,忽视战略实施,美好的愿望仅仅停留在图纸上,成为空中楼阁。

二、平衡计分卡(BSC)

战略研究起源于军事,后来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逐渐在经济领域兴起,特别是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从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到战略评价提出了系列理论和方法。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是目前有关企业战略实施的一种重要方法。

自从1992年Kaplan教授发表第一篇关于平衡计分卡的论文开始,BSC便以惊人的速度在管理界传播开来。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500强企业中已经有60%的企业使用了BSC,其广泛的应用性和理论的有效性越来越被业内人士所接受,也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十项管理工具之一。所谓BSC是一个将企业组织的远景与战略转化为一套可供操作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战略控制框架,从而实现业绩评价与战略管理的有机结合。BSC作为一种战略控制工具,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设计和选择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BSC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波奈玛曾经说到,一个合适的战略如果没有有效的战略实施,会导致整个战略失败,根本原因是执行不到位,即存在战略执行鸿沟,主要包括远景障碍、激励障碍、管理障碍、资源障碍,如图2所示。

远景障碍是企业战略仅停留在公司领导层,而中层部门不了解战略,也不知道本部门的工作与战略之间的关系。激励障碍是一些非财务业绩,但对战略极其重要的工作没有纳入激励体系,导致战略难以执行。管理障碍是因环境变化战略需要调整时,因管理不善却没有适度调整,战略无法有效实施。资源障碍是因企业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战略无法实施。BSC有效地控制了战略实施障碍,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系统分析工具。

BSC通过战略地图解决远景障碍。战略地图是勾勒出企业如何把行动和资源 (包括组织的文化和知识等无形资源) 通过因果关系链转化为顾客和财务结果的过程。战略地图通过逐级分解将战略由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具体目标来表达,再将具体目标通过一系列指标、活动来落实到每个部门及每个人身上,从而让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清晰地知道公司的战略是如何逐步实现的,明确自己的工作在战略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自己通过怎样的途径为公司战略做出贡献。

BSC通过评价体系解决激励障碍。以往的评价方法大都停留在工作任务层面,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员工们尽力完成年初分配的任务,最终将会得到一个较好的回报。但这样却忽视了一些与结果无关但会严重影响战略的驱动性指标 (如能力发展、流程效率等) 。这样的企业会缺乏前进的动力,最终也很难实现战略目标。而BSC评价体系不仅涵盖了结果性指标(如财务与客户维度指标),而且包括驱动性指标(如流程与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并与激励机制挂钩,确保战略实施。

B S C通过动态战略管理解决管理障碍。以BSC为基础的战略实施体系分两个闭合回路,其一,战略执行的检验回路:公司级BSC——目标/指标——个人BSC执行结果——公司级BSC。这个回路是假设当前环境下,战略是正确的。如果执行结果有偏差,那就是战略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检验执行过程来寻找可能引起偏差的环节。其二,战略本身的检验回路:公司战略——公司级BSC——目标/指标——个人BSC执行结果——公司战略。此回路是在考虑环境发生变化时,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都可能存在问题。因此,通过查验执行结果而对战略执行过程或战略本身进行修正。

BSC通过战略预算解决资源障碍。企业通过使命与战略制定公司级BSC,再分解成具体指标,通过分级BSC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及个人。同时这些分级BSC就成为预算的启动器,通过各级BSC所需要的资源来整合企业资源, 使企业全部资源都以战略为出发点进行分配,从而保障战略的有效实施。

平衡计分卡的“平衡”意义体现在:以完成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设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先行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企业内部资源要素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之间的平衡。平衡计分卡的最大魅力在于它不仅克服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所存在的缺陷,而且还妥善地解决了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转化为年度经营指标与行动的转化机制问题,为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与控制提供了保障平台。

三、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特点分析

3.1区域发展战略特点

区域发展战略是对一个区域长远发展进行全局性、根本性的筹划和决策,与企业发展战略相比,表现出以下特点:

1、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不同。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主要采用企业发展的相关基本理论,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主要采用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如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梯度与反梯度发展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等。

2、发展战略的内容不同。

与企业发展战略相比,区域发展战略内容更加丰富,其中,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空间布局是区域发展战略里两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例如,北京市海淀区(2006年-2020年)发展战略针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发展“三类产业”,即全面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战略高新技产业、适度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绿色制造业、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同时,针对空间布局提出了构筑“两心四区网络型开放式”空间结构,即强化突出“两心”(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和海淀山后科技创新中心)、协调发展“四区”(东部科技产业区、北部城市新区、南部现代服务区、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区)、完善空间网络(完善由城市功能与产业节点、轴带、圈层、廊道所构成的空间网络)、统筹开放体系(实现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生活服务和休闲旅游等主要功能的对外开放互动)。

3、发展战略的目标不同。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它的战略目标主要以经济指标为主,而区域既是经济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所以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包含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目标。例如,北京海淀区把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国家创新源地、著名旅游胜地、宜居城市佳地和首都首善之地作为本地区发展战略主要目标。

4、发展战略的层次性不同。

区域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所以在总体战略下还包含方方面面的子战略,其中经济目标是基础目标,其它目标都是建立在经济目标之上,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经济目标主要依靠企业来实现,特别是区域战略企业。所谓区域战略企业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核心企业。从某种角度来讲,企业发展战略就是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解。

3.2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特点

区域发展战略内容丰富,在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相比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以政府为核心,实施主体多元化。企业发展战略实施主体就是企业本身,主体单一,而区域发展战略是地方政府制定的除涉及经济外,还关系到本区的文化、科教、体育等多方面的一个全方位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区域发展战略企业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甚至居民的积极参与,主体多元化。

第二,手段行政化,措施宏观化。经济、行政和法律是实施发展战略的三大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是企业实施发展战略主要手段,而且措施具体,如具体的投资项目以及奖励措施。地方政府在整个区域战略实施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起核心作用。政府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在实施战略时,主要利用行政手段在本区域内制定一系列政策,调节社会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如出台一些产业政策和行政命令等。这些政策都是从宏观上推动战略实施。

第三,政府资源在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资源主要包括:1、政策资源。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优惠性政策、规范性政策、创新政策、监督政策等一系列行政政策,推动区域发展;2、组织资源。地方政府可以依据国家政权组织与党组织系统而支配社会资源 (包括人和物) ;3、财政资源。政府具有独立的财税体系,其中财政拨款是地方政府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资金可以用于区域公共建设投资。

四、BSC运用于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探讨

目前,把BSC运用于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案例很少。本文主要试图从理论上探讨在区域战略实施中如运用BSC。

首先,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与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在本质上没有差别,都是对战略的执行与控制。

其次,BSC的宗旨与政府管理目标一致。BSC创立的初衷是为企业服务,其精髓是追求在组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外部关注和内部诉求等重要管理变量之间的微妙平衡,追求过去的经营结果考核与将来业绩评价之间的平衡,外部组织满意程度和客户满意程度之间以及内部的经营过程、激励机制、职员知识的学习和产品服务增长之间的平衡。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虽然属于公共管理范畴,但其价值取向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平衡。首先,地方政府对绩效 (效率、效果、效益等) 的关注其实就是在关注与绩效相关的组织使命与一些核心价值,比如回应性、责任性、社会公正等,体现了其公共管理的战略导向。其次,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不否认程序和规则,但一切必须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公众的需求来衡量,以结果为导向来组织、落实和协调管理。另外,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是一种责任机制,内含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整个组织系统协调等。

所以,BSC运用于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比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更为复杂,不是一个BSC,而是一系列BSC。下面以城市重建发展战略实施为例,阐述城市发展战略实施BSC体系(如图3所示)的设计方法。

城市发展战略BSC体系设计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战略定位不同,在设计BSC之前,一定要明确其发展战略,例如城市重建发展战略。

第二步:确立战略主题。区域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同,其目标是多元的,也存在主次之分。设计区域发展战略实施BSC之前,首先要根据发展战略确立战略主题。例如,城市重建发展战略可选择城市安全、城中之城、城区交通、市政重建、经济发展五个战略主题(见图4)。

第三步:设计城市发展战略总BSC。将战略主题转化为BSC4个层面的目标。这里与企业BSC也有很大不同之处,几个典型社区的居民替代了客户,作为顾客层面,放在了计分卡的最上层(见图4)。

第四步:设计战略主题BSC。城市发展战略总BSC设计出来后,将战略目标向下分解,以此为样板分别设计社区安全BSC、城中之城BSC、城市交通BSC、市政重建BSC和经济发展BSC。这些主题计分卡不属于任何一个部门,而是与多个部门有关。战略主题BSC为推动各部门讨论如何跨越职能障碍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五步:设计部门B S C。战略主题BSC设计好后,将战略目标向城市各部门分解。各部门BSC以城市发展战略总BSC为样板,开发各自的BSC,如城市公安局BSC(见图5)。

第六步:将战略目标与管理人员每天的工作相联系。既然战略的实现基于一系列目标和行动的完成,那它的实施就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主体, 即所有管理人员。BSC明确地提出,绩效管理就是要让每一位员工每天的行动都与战略挂钩。政府各部门根据各单位的战略规划,设立激励性的目标和绩效指标,并逐渐分解和落实为员工个人绩效计划,以B S C连接激励计划,从而形成工资的计算标准,使员工每日在绩效激励下为实现城市战略努力工作。

第七步:使战略主题的实现成为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市政府管理部门将BSC融入政府每年战略规划及工作计划中,并发展出一套战略管理系统。每个部门以政府的年度计划为目标来撰写各单位的年度计划,计划中详细叙述为达成每年目标的程序、服务内容及行动方案。而后在一整年中,由市政府的预算单位来监督各部门的绩效状况。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与企业战略实施的本质上都是对战略的控制与执行, 但前者是以政府为核心, 实施主体多元化。本文根据BSC原理, 在分析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特点的基础上, 以城市发展战略实施为例, 从理论上探讨区域发展战略实施BSC系列设计方法。

关键词:BSC,区域发展,探讨

参考文献

[1]、Frid R.David.战略管理.李克宁译.经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1

[2]、北京市海淀区发展战略 (2006年-2020年)

[3]、陈佳俊, 贺颖奇.建立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战略实施过程 (二) .管理与控制, 2004, 22:59-60

[4]、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209-227

[5]、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6

[6]、徐震宇, 郭政.战略实施中的组织变革.现代管理科学.2003, 45-46

[7]、杨波, 申琼.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管理科学文摘.17-18

[8]、张永胜, 万威武.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商业研究.2003, 20 (280) :23-24

[9]、章文芳, 朱云峰.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与平衡计分卡.企业经济, 2003, 3 (283) :42-43

篇7:对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思考

[关键词] 名牌 名牌战略 名牌战略实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开始崇尚名牌,并同名牌产品紧密联系在一起。名牌给人们带来了荣耀。它象征着财富,标志着身价,装点着生活,引导着时尚。名牌产品能给企业带来了声望,并增进企业的财富。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名牌及名牌战略的含义进行界定,接着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实行名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名牌的内涵

名牌是一种商品标志,是产品质量、性能、文化内涵满足顾客效用程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代表企业的实力、质量、信誉、创新能力和服务特色。名牌是供应商借助其产品和服务的信誉名称和标记,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的一种手段。因此,名牌是企业素质、质量、信誉、形象的集中体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竞争的锐利武器。所谓名牌战略,就是在从全局的角度来谋划经济发展或企业经营时,以名牌产品为中心,靠名牌竞争,靠名牌发展的计划或重大决策选择。从时间上看,它是对企业创名牌的长远谋划,而不是短期措施。从内容上看,它是企业从技术、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是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

二、实施名牌战略的必要性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商品之间的竞争,而产品之间的竞争是产品名牌之间的的竞争。严酷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塑造名牌,走品牌化策略,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的基本手段和正确选择。实施名牌战略势在必行。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施名牌战略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其目的是,促进经济布局的合理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科技、质量、效率和效益的较量,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抓住了名牌就抓住了市场竞争的导向,制定、发展和保护名牌,是引导企业走向市场、占领市场的主要举措。

2.实施名牌战略,是优化产品结构,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由于当前大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组建起来的,产品结构极不合理。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重复低挡的产品多,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耗能源、耗资源的初级产品多,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少。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佳。因此企业应充分利用创名牌的契机,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带动整体发展,从而满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提高。

3.实施名牌战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正因为名牌战略能够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合理部署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以实现企业的总目标。所以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具体地说,制定正确的名牌战略,是完成企业的根本任务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实施正确的名牌战略,可以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企业一切经济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名牌战略在考虑当前利益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和长远目标,从而对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名牌战略还能保证企业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三、我国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实施名牌化的战略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1.我国企业的资金短缺,自主创新的技术较少。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资本竞争的时代,资本的多少之间关系着企业产品的质量,大企业相对来说有更多的资本来进行研发和技术更新,有更雄厚的资金来研发品牌产品,推广品牌产品。相反,小企业缺乏自己的专利技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实施品牌战略,也很难有资金来进行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品牌的推广。资本和技术是制约我国企业实施品牌化策略的根本原因,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化进程。

2.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相对落后,与国际市场脱轨。如今,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表面上看企业已经走向了规范的管理时代。然而,不少企业依然是换汤不换药,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经营企业,还是在原来思维模式下经营企业。滞后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在这种体制下是难以产生世界名牌。同时,企业对国际规则不熟悉,企业的法律意识不够强,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上还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行为,名牌产品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保护,严重挫伤了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

3.我国国内市场不规范,严重束缚了名牌产品的发展。我国目前的财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方政府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鼓励本地区品牌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的品牌进行打压,限制其他地区品牌在本地区的发展。当地政府制定了种种政策,支持本地品牌的发展,对当地的名牌产品加大推荐,进入市场不受限制,而对外地的名牌产品百般刁难。这会阻碍名牌事业发展,还美其名曰是保护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我国的很多企业是自己人搞跨的,在市场竞争中互相拆台,在困难面前缺乏团结精神,总想独占市场。因此“价格战”在我国是最常见的现象。这种不计成本的价格战,拖跨了中小企业,拖伤了大企业,但并没有产生世界名牌。因此当务之急是强化市场建设,规范无序竞争。

4.国外品牌对国际市场及我国市场采取限制我国品牌发展的策略。国际品牌进入我国市场的策略通常是低成本策略占领我国的市场,以此来击垮国内的品牌,随后采取提升品牌产品的价格来获得超额的利润。同时,国外品牌对其本土市场采取策略迫使国内企业放弃进占国外市场。外国名牌企业往往有着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且他们熟悉本行业的游戏规则,必然会千方百计地阻碍我国的名牌走向世界,这些企业会利用专利技术、行业法规,甚至政治力量向我国企业施加压力,我国企业的产品要想成为世界名牌产品必须要过这道坎。

四、推动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

结合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如下:

1.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我国的企业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实施名牌战略是扩大开放,参与竞争,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需要,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振兴地方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要认识到名牌不是“炒”出来的,而是消费者“选”出来的,要确立“民牌”意识。众所周知,名牌的基石是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人们衡量名牌的主要标准。因此,我们的企业生产的商品要严格按国标和部标组织生产,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要深化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三是要狠抓现场管理,强化工艺质量,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艺水平;四是要广泛开展关键工序一次合格率和废品减半活动,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靠价廉物美赢得用户。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大对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品种新、高附加值的产品。所谓高附加值,通常是指“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产品,其技术含量、知识密集度、魅力价值等比一般产品要高出许多,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利高。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企业创造高生产效率和高经济效益的一条捷径。技术改造要以开发名牌产品为导向来安排技改项目,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贷款比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高市场占有率的原则,推动产品更新换代,真正实现名牌产品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上质量、上效益。

3.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破除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政府在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同时还能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持。而且要保护名牌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场。同时政府应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假冒名牌,从而确保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还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场,反对不正当竞争,反对投机倒把,努力消除价格联盟、无休止的价格战和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使企业在一个公平,规范的市场内发展。

参考文献:

[1](英)彼得·切维顿:品牌实施要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白 光:21世纪国产品牌经营应变大趋势.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上一篇:音乐考试评价方案下一篇:基础护理知识:静脉穿刺中的一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