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2024-05-09

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共12篇)

篇1: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计算机制图在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应用的影响下被越来越多的制图行业所采用,使自动化、现代化成为制图行业的.发展趋势,当然也包括测绘行业.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以提高成图质量.

作 者:周荣华  作者单位:扬州茂源土地评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211400 刊 名:城市建设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21) 分类号: 关键词:数字化   地形   测量   问题   措施  

 

篇2: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本文以数字化地形测量实践为基础,介绍了GPS+全站仪+计算机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一些成熟方法,并就地形测量模式更新对测绘单位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方式、作业组织等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作者的相应观点.

作 者:王立宝  作者单位:阿城市小岭铁锌有限公司,黑龙江,阿城,150323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3) 分类号:P2 关键词:数字化   地形测量   作业组织  

篇3:浅谈数字化地形测量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测量,测绘,应用

1 我国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1.1 自动检测功能不够完善

数字化测量技术相比传统的测量在方式方法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中数字化地形测量在图纸的审核上相比以往的测量方法存在着更多的问题, 这也需要测量者通过检测来完善测量的结果, 如测量的符合是否准确以及数据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等。然而在进行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 测量者的工作完成很多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比如在工作结束后, 自动检测功能还存在一定问题等, 并且工作人员对于测量结构检测的力度不足, 从而使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产生一定的误差。

1.2 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相对较差

测量是对操作细节要求较高的一项专业性工作, 操作者只有有着较强的责任心并且做好每个工作细节才能更好的保证测量的准确度。如果在测量工作中不够认真或者责任意识不够, 那么也很容易出现差错, 从而使测量的结果受到影响。同时, 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也会使新技术的应用出现问题, 即便是数字化的测量工作不需要过多的操作, 但是没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测量的结果也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

2 数字化地形测量精度控制浅析

2.1 控制点点位精度

控制点点位精度的控制是保证测量精度的一项重要条件, 在测量的过程中如果控制点的平面出现较大的误差, 那么整个测量的结果也会受到影响, 通常控制点的精度误差要小于图上0.1毫米, 并且在不同的地形测量环境中还要保证更加精确。目前无论是GPS网还是导线网, 对于实现控制点的精度要求也都可以有效的加以实现。通过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 需要按照使用仪器以及途径度计算来保证支导线的最大长度以及最大联系的支站数。

2.2 碎部点测绘

碎部点测绘无论用何种测量方式都能够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如果采用碎部测绘图, 那么测绘的准确程度也可以达到标准的要求。特别是应用GPS进行碎部测图的过程中, 受到卫星信号以及天线等条件的影响, 在针对居民地或地物较多的地区进行测量时还要保持保守的测量方法。利用全站仪采取碎部的数据也要根据当前的成图精度来控制视线的长度, 这样也保证了大比例尺测图能够准确的来进行观测。

3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优势

3.1 控制与图根测量

在GPS技术不断普及的前提下, 控制网的布设形式也更加多变, 并且工作的效率也相应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地形测量实现数字化后, 平面测量更多的利用静态GPS来作为测量的控制点, 并且测量的实测图也有着不同的导线以及导线网, 在这项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测量工作的手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地形测量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有着很大幅度的提高。控制点高程测量能够按照地形的情况和要求方的意愿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来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准确的测绘, 并且如果高程点多, 那么也可以通过GOS高程拟合方法来进行测量, 这种测量方式的精度虽然相对较低, 但是如果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话, 这种测量方法也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

3.2 野外测图

3.2.1 数字测图与传统平板测图精度比较

从传统的测量到数字化测量, 在地面点平面位置的误差控制上还有着很大的区别, 其中图根点的测绘误差控制、测定地物点误差控制以及不同测定地点的方向误差控制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校准, 其中影响因素也很多, 因此普通平板测图的方法需要在地形图上实现精度的比较, 如果误差较大, 那么测量的准确度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2.2 数字化碎部测量工作中的优点

(1) 在测量村庄时, 很多时候房屋只能测量前面两个点, 宽度却无法测量。跑点人员就可以顺便丈量宽度, 实现了测量一次成图, 减少了支站和野外巡视的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在测绘比较复杂的地区时, 可以不按照顺序来跑点, 而是实行就近原则, 绘图员可以在草图上一一表示清楚, 可以实现一遍就可跑完地物, 避免了重复跑尺和遗漏, 达到省时省力增效的目的。

4 控制测量

4.1 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

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

4.2 碎部测量

野外作业:主要采用草图法:使用全站仪的小组测站2人 (操作仪器、记录手簿1人, 画草图1人) 、镜站1人 (或多人) ;使用RTK的小组数据采集1人, 画草图1人。有时全站仪与RTK配合使用, RTK为全站仪作图根加密点, 利用具免棱镜功能的全站仪测量悬崖上等人无法到达的地形点。发挥仪器各自功能的优势, 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 (RTK则利用已知控制点进行点校正) , 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 对实地的各类地物、地貌进行详细测绘。因地物比较凌乱时, 故采用“草图法”模式, 现场绘制草图, 内业把全站仪或RTK手薄内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并存为dat文件格式, 然后用南方CASS测绘软件进行处理。

4.3 绘制平面图和等高线处理

内业成图采用南方测绘软件CASS, 南方测绘软件CASS是南方测绘公司在Auto CAD上开发的数字化成图软件, 它具有功能强大, 操作性强, 成图质量好、图面美观等特点, 其主要特色是面向GIS, 彻底打通了数字化成图系统与GIS的接口。并且成图效率高, 地物编辑直观高效, 方便的简码用户化, 完善、实用的电子平板, 先进的骨架线技术, 丰富的DTM建模及等高线绘制, 参数设置模式更加集中, 工程应用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1) 绘制平面图:根据野外作业时绘制的草图, 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选择相应的地形图图式符号, 然后在屏幕中将所有的地物绘制出来。系统中所有地形图图式符号都是按照图层来划分的, 例如所有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都放在“控制点”这一层, 所有表示独立地物的符号都放在“独立地物”这一层, 所有表示植被的符号都放在“植被园林”这一层。对照外业绘画的草图, 选择右侧屏幕菜单相应的地图图式符号, 在屏幕上把测点连成各类地物, 生成平面图。 (2) 等高线处理。删去测点点号层, 用“绘图处理”菜单下的“展高程点”项, 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后展绘出高程点, 把要生成等高线的部分用复合线圈出来, 然后利用CASS软件功能建立DTM, 编辑三角网, 生成等高线, 由于实际地形、地物的复杂性, 漏测、错测是难以避免的, 这时必须要对所测地图进行屏幕显示和人机交互图形编辑, 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 消除相互矛盾的地形、地物, 对于漏测或错测的部分, 及时进行外业补测或重测, 然后再加上各类文字注记和说明, 如:道路、河流、街道等。

参考文献

[1]陈毅民.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J].西部探矿工程, 2011 (8) .

[2]陈远山.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8) .

篇4:小议地形测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地形测量;数字化技术;发展

0.引言

地形测绘是研究地球局部表面形状和大小,并将其测绘成地形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测定小范围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和地物(如建筑物、道路、耕地等)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经相应的数据处理、采用一定的测量符号按一定的比例缩绘在图纸上。从而获得与相应地面几何图形相似的地形图,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设计与施工的图纸资料。地形测量是为城市、矿区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现代测绘技术因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图精度高、图形属性信息丰富和图形编辑方便等优点,在地形测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地形测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1.常用的地形测量技术

1.1 GPS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开发,应用人造卫星所发射的讯号进行测时测距。GPS采用全球性地心坐标系统,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坐标原点。具有对海、陆、空进行各个方面实时三维导航和定位本领,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

1.2 GIS技术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将空间数据自动输入、存储、检索、运算、表现和综合研究应用。GIS是现代化办理的重要本领,更是遥感图像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支撑。GIS中的数据包括:地理背景信息(外业测量数据、摄影测量数据、现有地图和各种遥感图像);资源与环境数据(各种专题(是指某样方面的内容集中收集,就形成专题,网络上通常指游戏专题或者新闻专题)图,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各种图形和图表,航天航空图像的解译成果);社会经济信息(人口普查、国民收入情况、工业分布及土地应用分类图表等)。

1.3 RS技术

RS即遥感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接触被分析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陆地、卫星、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现代遥感技术是空间技术,是集光学、无线电、计算等相联合的一门新技术。近20年,遥感技术迅猛发展,它作为一种空间探测技术,至今已经历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三个过程阶段。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知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研究发展到动态监测。

1.4 3S的综合应用

RS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办理和研究的技术本领(图像处理),GPS则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本领,实现了GI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3S的综合应用充实发挥了各自的技术特征,快速准确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三者紧密联合,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

1.5 RTK技术

地形测图一般是首先根据控制点加密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用经纬仪测图法或平板仪测图法测绘地形图。近几年发展到用全球仪和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利用测图软件测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周围地物地貌等碎部点之间通视,而且至少要求2-3人操作。采用RTK技术进行测图时,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一、二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微机记录,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或在野外,由专业测图软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用RTK技术测定点位不要求点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图工作,大大提高了测图的工作效率。

2.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作业模式

地面数字测图系统,其模式主要有两种,即数字测记法模式和电子平板模式。

2.1数字测记法

数字测记法模式为野外测记,室内成图,即用全站仪测量,电子手簿记录,同时配以人工画草图和编码系统,到室内将野外测量数据从电子手簿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中,再配以成图软件,根据编码系统以及参考草图编辑成图。使用的电子手簿可以是全站仪原配套的电子手簿,也可以是专门的记录手簿,或者直接利用全站仪具有的存储器和存储卡作为记录手簿。测记法成图的软件也有许多种。

2.2电子平板法

电子平板模式为野外测绘,实时显示,现场编辑成图。所谓电子平板测量,即将全站仪与装有成图软件的便携机联机,在测站上全站仪实测地形点,计算机屏幕现场显示点位和图形,并可对其进行编辑,满足测图要求后,将测量和编辑数据存盘。这样,相当于在现场就得到一张平板仪测绘的地形图,因此,无需画草图,并可在现场将测得图形和实地相对照,如果有错误和遗漏,也能得到及时纠正。

3.地形测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3.1 3G技术及集成技术

积极普及3G技术的应用,改进3G技术中存在问题,更新3G及其集成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GPS、GIS、RS和3S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对数码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更加普及和深化,使测绘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3.2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更新

加强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和功能齐全,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更新完善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查询方便,数据共享,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實现测绘数据的传输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使测绘技术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3.3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推理,从事智能化的数据、图形处理和信息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这5S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专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系统对整个测量流程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推理、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监测诊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测绘技术通向实时、自动、智能测量系统的关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地形测量是一种全解析的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正在替代而且必将完全替代传统的大平板仪地形测量,成为地形测量的主流模式,促进地形测绘工作有序、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志光.地形测量新方法的应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11.

[2]祝远华.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实际应用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1,19.

[3]张楠.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及自动化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

篇5: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摘要:阐述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针对地形测图的特点,指出如何选择测绘软件的两要素,详细介绍了外业实施测绘的方法步骤,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字:数字化测图,测绘软件,测量,高程控制网。

随着测绘设备的不断升级,尤其是全站仪的大量使用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手工测绘已赶不上时代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成图。地形测图的作业方法

内、外业一体化的数字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应用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图的特点是精度高,但它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比较大的。测绘软件选择

选择一个好的测绘成图软件,首先要看该软件是否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其次要简便易学。现在市场上的测绘软件常用的主要有: 1)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的CASS系列; 2)武汉瑞得测绘自动化公司的RDMS系列。

2.1 CASS系列

对于已经熟悉AutoCAD的用户而言,CASS系列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均提供两种作业方式:电子平板方式、原图数字化方式及内外业一体化。在AutoCAD的基础上,开发了许多功能,如量算定点、图形复制、绘制多功能复合线等。对于那些既想用电子平板方式作业,又想在室内编辑成图的单位而言,可以选择它。外业实施过程

3.1 控制测量

1)测区GPS控制网的建立。

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布设首级GPS控制点,点位埋设永久性标石。使用美国产Trimble 4600LS单频GPS接收机施测,采用边连式连接,4台GPS接收机同时架设在测站上,精确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两次,量至毫米,较差小于规定后,采用中数。每观测一个时段,两台接收机作为固定站,另两台作为移动站,循环往复,直至观测完所有点,每个点应观测45 min~70 min。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为不小于15°,最少卫星观测数为不小于4,PDDP不大于6,数据采集间隔为15。对中误差不大于2 mm,天线高差值不大于3 mm。使用平差软件按照独立基线解算,所有基线解都为固定解,基线情况良好。最后平差出观测GPS点的坐标成果。

2)测区导线控制网的建立。

在四等GPS点的基础上布设二级导线,点位布设于可永久保存地段,埋设标石或铺装路面钉。二级导线布设于GPS点之间,组成节点网。二级导线点分别以Ⅱ01,Ⅱ02⋯⋯编号。采用方向观测法,二级导线观测水平角一测回。二级导线进行边长单程观测两测回,每测回边长读数四次。所用测距仪均为I级,MD≤5 mm。

二级导线在现场用铅笔在规定格式的表格上进行记录,做到字迹清楚、整齐、美观,外业记录纸统一编号。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检查外业记录,确保记录计算正确,观测成果满足限差要求。

二级导线应先进行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验算。

当各项限差满足规范规定后,按结点网输入计算机,使用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进行精度详定,提供导线网精度指标以及最弱点精度数据。

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高程控制网以已知水准点为起算,将平面控制点布设成四等水准网,进行观测。检测仪器,当i角误差小于20″,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一前一前~后,观测时无固定点时,应使用尺垫。水准仪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精确整平圆水准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每测段测站数宜为偶数站。

当各项限差满足规定后,按结点网输入计算机,使用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进行精度评定,最后打印出高程控制点成果。3.2 野外碎部点数据采集

数字化测图中,碎部测量的主要方法为极坐标法,在实测碎部点的坐标后,可利用软件中的各种交会方法、十字尺测量法等方法来取得其余各点的坐标,然后利用测绘软件中的编辑功能,得到最后的图形。该单位的地形测绘小组,基本上由两个人组成,一个观测,并在全站仪上作业并编码,一人跑尺并内业绘图,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是可行的。

3.3 内业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制图输出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也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用专用电缆将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即对外业采集数据的各种可能的错误进行修改和将野外采集的数据格式转换成图形编辑系统要求的格式。接着对外业数据进行分幅处理,生成平面图形,建立图形文件等操作,再进行等高线数据处理,即生成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DTM)、自动勾绘等高线等。

对经过内业处理的图形数据利用测绘软件进行编辑修改,最后用HP800绘图仪输出图件。检查验收,提交成果

1)作业人员和作业小组应对完成成果、成图资料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内业图件资料进行100%的检查,并且抽取图件以及原始资料进行野外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超出限差的返工重测。

2)外业原始记录、内业平差计算成果、原始图件资料、数字化电子图件等测绘资料经作业组自检、互检符合规范要求后提交测绘队,由主管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队级检查。队级检查发现问题后要求作业组及时处理纠正,并且做好修测记录。队级检查通过后,编写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篇6: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一、外业工作

1、作业之前应对所测地形图的主要用途和目的有所了解,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取舍及

对采集点位的准确度进行把握。

2、作业时应由近及远,先从测站附近开测,并尽量避免跑空路。

3、采点过程中要做到“片片清”,避免遗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跑尺员不能埋头闷跑,当前要测哪一片先观察扫视一下,大致规划一下跑尺路线,原则是既避免重复又不至于遗漏,并便于绘图员画草图和记录独立地物。

4、绘图员应与跑尺员进行必要沟通,便于自己画草图,可对跑尺员规定基本的跑尺路线。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记录地形及地物信息,如(1)用连线标点的方式(有时结合丈量标注尺寸)来表示有关联的线状地物,即画草图,画草图时采用图式规定的线型(如坎、斜坡、地类界、围墙线等),并在草图的相应位置标明植被类型、或材料、或楼层数等信息;(2)一些相对独立的地物可用文字结合点号单独记录,可在草图纸的某一位置集中记录重复出现的一些独立地物如路灯、井盖、电杆等。成排或相连的电杆应记录在一起。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并灵活使用之。

5、观测员应能迅速找到观测目标即测点位置的棱镜。前提是熟练操作仪器,并对目标可能

出现的位置具有预判性。如果相对前一立镜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从一条坎上移到另一坎上,或是从一个房屋移到另一个房屋,立镜方应告知测站上,并说明方位。在一些有遮挡的地方,司镜及立尺员应根据目标遮挡情况积极寻求通视的办法。立尺员每次立好棱镜后都应注意看一下从棱镜位置是否能直接看到仪器镜头。以确保两者之间相互通视。棱镜面应正对镜头方向,前提是随时掌握仪器所在方位,这一点初学者不易做到。

6、在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前,司镜员应对所使用仪器的数据采集菜单模式了然于胸,不可盲

目进行。每一测站进站后,必须进行检校,检校通过后再继续采集碎部点。同时应做好该站数据采集开始点和结束点的记录。以便数据出错后进行查对和纠正。

7、尽量避免采用“自由设站”方式,一旦通视条件不好,可立即支站,在搬动仪器之前,应一次性将本站各方向该支的测站一次性支好,这样可避免多次支站和发展过多二级支站。支站时尽量不升高棱镜杆,最好能看到支点所在地面,先瞄准棱镜杆的最底部,再将镜头太高到棱镜中心高度,指挥立尺员将棱镜移至视线中心。支站时应特别留意仪器上镜高是否与棱镜本身高度相符。

8、拓普康仪器具有数字键,数据采集时可直接输入棱镜高,即在需要时直接在仪器上修改

镜高;索佳仪器数字键不好翻,可采用默认镜高,棱镜高有变化时,由绘图员在草图上专门开辟一个区域来记录变换过镜高的点号。如2.6:12,35,„;3.6:42,48,„等。最好不要分散记录,以便于内业集中修改。

9、人员和仪器的安全应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测站应避免设在道路中央和人流密集的地

方。立尺员和绘图员应注意地面是否有隐秘的坑、洞等,如沼气池、苕窖、窨井等。在一些杂草茂密的地方,可用镜杆先探测一下再过。

10、每天应有专人负责对仪器和对讲机电池充电。

二、内业工作

1、原始数据每天应按日期命名放置在统一的文件夹下。避免在桌面放置数据及文件夹。

2、每天采集的的数据必须在当天进行处理,包括测站改正、改镜高,加高程常数等。处理

好无误的数据也应统一放置在固定文件夹下。最好专人负责进行。

3、每日测图应在当天基本绘制完成,夏天或可利用中午绘制,以便尽快解决当日遗留问题。

4、绘制地物时应采用对应地物符号表示,多边形地物必须闭合。在绘图之前必须统一比例

篇7: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探析

关键词:地形测量,方法,要求,精度

1 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方法

在地形测量中主要有控制测量和地物、地貌测量两大内容。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 (或测距经纬仪) 测图统称白纸测图, 它一般采用解析法和极坐标法, 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图。由于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局限逐渐被淘汰。而数字化地形测图顺应现代测绘技术新潮流, 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 (如GPS接收机、电子全站仪等) 和自动化成图软件, 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进行的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信息的测图工作, 它的成果为模型式的数字图。具体讲就是, 以传统的白纸测图原理为基础, 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及数字处理方法, 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识别、存贮、处理、显示、编辑修改和计算机绘图。

目前在我国, 获得数字地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但不管哪种方法, 其主要作业过程均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1.1 原图数字化

当一个城市 (地区) 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而一时因经费困难或受到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 该方法是再适宜不过的了。它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地形图, 仅需配备计算机、数字化仪、绘图仪再配以一种数字化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 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的成果。即使一时连购买设备的经费也难以落实, 也可让具备有图纸数字化能力的测绘单位代而为之。它的工作方法有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 后一种要比前一种的精度高、效率高。但是, 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地图其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 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 致使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 而且它所反映的只是白纸成图时地表上各种地物地貌, 现势性不是很好, 所以它仅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而非长久之计。

为了可充分利用该法得到数字地图, 可通过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 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 通过调整, 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原有图的精度。而随着地图的不断更新, 实测坐标的增加, 地图的精度也就会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1.2 航测数字成图

当一个地区 (或测区) 很大时, 就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 通过外业判读, 在内业建立地面的模型, 通过计算机用绘图软件在模型上量测, 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 数字摄影测量已在我国的某一地区取得了试验性的成功, 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推广。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 内业通过专门的航测软件, 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 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 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可以说, 这将是我们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 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 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 特别适合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 如果一个测区较小, 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所以现在基本上由一些较大的单位来承担。

1.3 地面数字测图

在没有合乎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地区或该地区的测绘经费比较充足, 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 该方法也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 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图的特点是精度高, 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重要地物相对邻近控制点的精度控制在5CITI内是可以做到的。但它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也是比较大的。

2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要求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从控制测量到成果成图输出大致需要GPS接收机、全站仪、计算机、绘图仪以及与之相关的平差计算成图软件、数据传输、交换附件、通讯器材等。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较常规地形测量是一个质的飞跃。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技术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测量专业技术、计算机及测绘软件的应用技术, 这对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生产组织

3.1 生产工序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生产工序可概括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 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 压缩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3.2 作业方案

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 仪器设备条件不同, 作业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 导线 (网) 、动态GPS作加密控制, 支导线 (点) 补充测站点, 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 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业方案。

一定条件下,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可以一次性全面布网至测站点, 并且可以直接先测图而不受“先控制、后测图”、“逐级加密”等测量原则的约束。

3.3 简码法数字化地形测量及其作业流程

简码法是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观测员给每一个碎部测点赋于一个自定义编码, 并依据这种自定义编码编图成图的一种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简码法数字化测图作业流程为:外业数据采集 (自定义编码) 一内业概略编图一草图外业补充调绘一内业详细编图一外业巡回检查一最终成果成图。

3.4 人员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一个作业组采用简码法时宜按一名技术员加一名测量工人编制, 一个项目由多个作业组施工的宜专设一名核心技术人员负责质量检查、成果资料汇总、电脑维护等。

4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精度讨论

4.1 控制点点位精度

如果控制点的平面误差以本级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距来衡量, 即使是1∶500地形测量、无论GPS网或导线网, 控制点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并不难。

以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 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计算确定支导线最大长度及最大连续支站数。

4.2 碎部点测绘

应当说, 无论是用动态GPS, 还是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图, 就碎部点坐标而言, 其精度是保证的, 而且有足够的精度余量。用动态GPS进行碎部测图时, 由于卫星信号、天线外形影响, 加之无法进行偏心观测, 针对居民地和地物较多的大比例尺测区宜持保守态度。用全站仪采集碎部数据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要求限制视线长度, 对于大比例尺测图必要时还须进行偏心观测。

5 总结

作为地形测量模式的变革, 数字化地形测量将在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 测绘单位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

(2) 测绘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及测绘专业教学内容的修订完善;

(3) 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的规范化;

(4) 数字地形图的精度讨论及标准确定;

(5) 数字化测量条件下测绘单位生产与技术管理讨论。

参考文献

[1]黄德全.现代测量技术[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 2005.

[2]杨德麟.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3]黄刚收.城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及其应用[J].现代测绘, 2010, 35 (5) :55-57.

篇8: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关键词】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应用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为满足城市规划高精度的要求,实现对土地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城建部门与土地管理部分等测绘单位都采用数字测图方法,该方法得到了精准度比较高的大比例尺,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数字化测绘具有测量仪器简单、测量精度高、成图软件易于操作、便于通讯等优点,对实际工作起到了促作用。由于儀器便于操作,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员均能掌握该项技术与使用方法,作业也比较灵活, 不管在何种测区均能及时调整。因此,地面数字化测图方法对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非常适合。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

1.1控制与图根测量

目前,使用测绘工程中全站仪的使用越来越多,加之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时候控制网布设的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且形式多样。随着先进测绘仪器是应用,测量的范围及精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测量方法不断的更新,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当前,进行平面测绘时,主要的方法包含:动态GPS测量图根点法、静态GPS配合导线法、使用单一导线或导线网法等。在符合测区地形以及满足甲方要求的前提下,对控制点高程进行测量,主要的方法包含全站仪直接高差法、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如果高程点较多,建议采用GPS高程拟合方法进行测量。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可能GPS高程拟合方法在精度方面不高,因此在测量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测量,该方法是比较实用的。

1.2野外测图

1.2.1传统平板测图与数字测图精度对比

传统测图中,影响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因素主要来自几种误差,这些误差导致的结果非常严重,主要是清绘时造成的误差、图根点的展绘误差、地形图上地物点的刺点误差、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距离误差及绘图误差。这些误差会对测量精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采用平板测图方法,可能得到的结果出入会很大,也就是地面点与平面位置存在较大差异。

采用数字测图法,测得的展点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由计算机完成,地物点与图根点的展绘几乎没有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测量的精度非常高。而其它因素如距离、方向等的判断依据主要由全站仪及测量照来完成,存在一定误差。观测时,需要考虑棱镜不到位的情况,因此通常在照准以后才开始数据记录,这样能够将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有效的提高测量的精度。

1.2.2数字化碎部测量中的优势

进行数字化测图时,碎部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该方法的使用中,必须在时机成熟时再进行数据记录,然后制作外业草图。待碎部点坐标测量完成后,获取各点坐标,可通过软件中的方向交会、距离交会及量算定点等方法实现。最终得到图形以后,可通过软件中的自动绘制等高线、偏移、延伸及拷贝等功能实现。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村庄测量时,很多时候对房屋高度难以测量,而采用该测量方法后,能够对宽度进行测量,跑点人员只需要一次即可得到图形,提高测量效率;第二,对地形复杂地区测量时,可选择比较近的地点来跑点,不需要按照顺序,主要原因是绘图人员只在草图上标出要达到的地点,只需要一遍就能完成跑点,提高了测量效率,节约了时间;第三,山区测量时,跑点人员在一站只能看到一部分,到达山顶后,绘图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此时跑电源在本站没有看到,绘图人员要采取措施对跑点人员进行指导,如支站方向、山下定向等,提高了作业的灵活性;第四,得到原始地形草图后,为室内编辑工作提供了条件,草图与地形图原形已经比较接近了,通过绘图人员,编辑人员对实地情况逐一了解。

1.3地形图分幅及成果图输出

通常地形图的分幅按照4050或5050分幅,为了实现坐标自动分幅的目的。通过软件自动分幅功能来完成,此外,该功能能够自动生成幅接合表,方便填写。图幅分好以后,进行图廓整饰,这些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出测量结果图了,通过打印第一幅图,然后对打印图框的大小、网格尺等进行认真检查,再进行校准以后重新设置。打印中,对进纸情况要抽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2.数字化地形测绘存在的问题

2.1选择作业方式

在进行数字化测绘时,全站仪与电子手簿是主要的设备。全站仪的功能较多,可以进行高差、角、边及距离的测量;电子手簿的功能主要是对测量数据、地貌、编码等进行记录。在电子手簿中输入拼音的首字母,通过对讲机就能实现棱镜与测站之间的联系。测站在对准被测目标以后,操作电子手簿记录全站仪测量的数据,完成以后通知棱镜作业员向到下一站点,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的速度。

2.2误差问题

全站仪与电子手簿是精度都比较高的测距工具,没有展点误差。由计算机完成数据传输、测量及计算问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小。因此,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描述中产生的误差。测量成果质量的描述问题与作业员对地形的表达方式有直接的关系,记录问题对编辑也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很多地形都比较复杂,出现此类问题也难以避免,往往对测量的结果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数字化成图完成以后,出图前必须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对编辑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改正,将误差的范围降至最低。

3.建议与结论

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测图单元尽量以自然界限作为分界标准,例如河流、道路等,减少接边问题;其次,对测点尽量实测,测量工具尽量不要选择钢尺或皮尺,由于全站仪测量距离较远,钢尺或皮尺达不到测量要求。第三,尽量测量同类地物,有利于测站人员快速输入数字与字母;第四,等高线测量时,要测量特性线及加密点;第五,数字测绘多数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所以,测量单位要加大核对检查的力度,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在长期实际测量中,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对多种地形测量软件进行尝试,从实践经验来看,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掌握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地形测绘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翔.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J].科技信息,2011(5).

[2]安家骁.数字化测绘条件下几个地形测量问题的探析[J].中国地名,2011(30).

篇9: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1.1 选择软件

选择一个好的测绘成图软件, 首先要看该软件是否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其次要简便易学。

现在市场上的测绘软件常用的主要有:

⑴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的CASS系列;

⑵武汉瑞得测绘自动化公司的RDMS系列。

1.2 CASS系列

对于已经熟悉AutoCAD的用户而言, CASS系列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们均提供两种作业方式:电子平板方式、原图数字化方式及内外业一体化。在AutoCAD基础上, 开发了许多功能, 如量算定点、图弄复制、绘制多功能复合线等。对于那些既想用电子平板方式作业, 又想在室内编辑成图的单位而言, 可以选择它。

1.3 R DMS系列

RDMS系列是GIS图形平台上开发的一个专门测绘软件, 也提供了电子平板方式, 亦可利用电子手簿或全站式所储存的测量数据传到计算机上再以交互编辑的方式成图。该系列软件提供的功能与测绘习惯基本上能保持一致, 比较简单学, 测绘人员可以很快地熟悉操作。

2 数字化测绘实施过程

2.1 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以首级GPS控制点为四等, 导线控制网为二级, 水准测量为四等水准测量为例。

⑴测区GPS控制网的建立。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 测量布设首级GPS控制点, 点位埋设永久性标石。使用美国产Trimble4600LS单频GPS接收机施测, 采用边连式连接, 4台GPS接收机同时架设在测站上, 精确对中整平后, 量取仪器高两次, 量至毫米, 较差小于规定后, 采用中数。每观测一个时段, 两台接收机作为固定站, 另两台作为移动站, 循环往复, 直至观测完所有点, 每个点应观测45~70min。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为不小于15°, 最少卫星观测数为不小于4, PDOP不大于6, 数据采集间隔为15″。对中误差不大于2mm, 天线高差值不大于3mm。使用随机平差软件TGO1.6按照独立基线解算, 所有基线解都为固定解, 基线情况良好。最后平差出观测GPS点的坐标成果。

⑵测区导线控制网的建立。在四等GPS点的基础上布设二级导线, 点位布设于可永久保存地段, 埋设标石或铺装路面钉。二级导线布设于GPS点之间。组成节点网。二级导线点分别以Ⅱ01、Ⅱ02……编号。采用方向观测法, 二级导线观测水平角一测回。二级导线进行边长单程观测两测回, 每测回边长读数四次。所用测距仪均为I级, MD≤5mm。

二级导线在现场用铅笔在规定格式的表格上进行记录, 做到字迹清楚、整齐、美观, 外业记录纸统一编号。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检查外业记录, 确保记录计算正确, 观测成果满足限差要求。

二级导线应先进行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验算。

测角中误差计算方式:

式中:

fβ——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 ;

n——计算fβ时的测站数;

N——fβ的个数。

当各项限差满足规范规定后, 按结点网输入计算机, 使用清华山维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 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进行精度评定, 提供导线网精度指标以及最弱点精度数据。

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网以已知水准点为起算, 将平面控制点布设成四等水准网, 进行观测。

水准测量使用北光S3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观测, 经河北省测绘局质检站检测, i角误差小于20″, 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 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观测时无固定点时, 应使用尺垫。水准仪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 精确整平圆水准器, 同一测站观测时, 不得两次调焦, 每测段测站数宜为偶数站。

当各项限差满足规定后, 按结点网输入计算机, 使用清华山维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 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进行精度评定, 最后打印出高程控制点成果。

2.2 碎部点数据采集

数字化测图中, 碎部测量的主要方法为极坐标法, 在实测碎部点坐标后, 可利用软件中的各种交会方法、十字尺测量等方法来取得其余各点的坐标, 然后利用测绘软件中的编辑功能, 得到最后的图形。该单位的地形测绘小组, 基本上由两个人组成, 一个人观测, 并在全站仪上作业并编码, 一人跑尺并内业绘图, 经过多年的实践, 表明是可行的。

2.3 测量数据处理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 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 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 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就是说, 测量数据处理也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用专用电缆将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起来, 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 即对外业采集数据的各种可能的错误进行修改和将野外采集的数据格式转换成图形编辑系统要求的格式。接着对外业数据进行分幅处理, 生成平面图形, 建立图形文件等操作, 再进行等高线数据处理, 即生成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 (DTM) 、自动勾绘等高线等。

对经过内业处理的图形数据利用测绘软件进行编辑修改, 最后用HP800绘图仪输出图件。

3 检查验收, 提交成果

⑴作业人员和作业小组应对完成成果、成图资料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 内业图件资料进行100%的检查, 并且抽取图件以及原始资料进行野外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超出限差的返工重测。

⑵外业原始记录、内业平差计算成果、原始图件资料、数字化电子图件等测绘资料经作业组自检、互检符合规范要求后提交测绘队, 由主管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队级检查。队级检查发现问题后要求作业组及时处理纠正, 并且做好修测记录。队级检查通过后, 编写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⑶最终检查验收, 聘请省、市专家领导进行终审验收。作业队将各种原始记录计算表册, 各种图件资料汇总, 分类装订归档;数字化图形文件提供打印图纸, 配合验收组检查验收。认真听取验收组意见, 准确回答验收组提问, 记录需修正的问题。通过检查验收后, 在约定时间内善成图成果, 交付使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测绘资质管理规定与测绘新技术新标准应用手册[M]银川.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 2001

篇10: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数字化地形测量;缺点;对策

1前言:地形测量作为一种高精度等级的测量工作,要想在地形测量中获得精准数据,将该技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极致,就必须将在运用过程中该技术所暴露出的缺点进行改正,如此,才能提高地形测量工作效率及测量精度。

2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优势分析

2.1设备携带方便,操作模式简单。在地形测量中,数字化测量法采用的设备主要为微型计算机、全站仪及电缆线等,通过将计算机与全站仪进行链接,即可进行测量工作,在测量时,只需将控制点进行设置,再通过仪器进行捕捉、标记、编辑,即可成图。

2.2工作高效,多种操作同时进行。通常,地形测量比例相对较大,当采用以往的测量方法对图根进行测量时,必须依据平面基础及高程控制才能完成测量,在作业工序上增加了不必要的环节,同时,产生的误差较大,而数字化测量法能将观测点及测量同时进行,不仅缩小了误差范围,同时还能通过仪器自动进行平差及修正,在操作流程上做到了精简,大大提高了工作时效。

2.3图表清晰,识图方便。在数字化测量中图层的引入是测量绘图的一个重大变革,图层的存在,是根据测量出不同的等高线,自动生成不同颜色的线型,使测量人员在看图时一目了然,避免了过去地形图颜色单一、视觉误差的缺点。

3现阶段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缺点分析

3.1等高线的处理不够得当。通常情况下,地形测量都是在野外进行,因此,外部环境对测量的影响甚大,例如,在进行等高线测量时,受到测量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及外部环境(如沟坎等)因素影响,所测等高线存在高差,进行闭合处理时必然出现误差,此时,若采用理论上的等值内插法进行处理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误差必然形成,从而降低了测量的精度。再者,等高线的测量多数会因地形地貌的影响而产生错、漏标记,在成图时,无法转换成数字化信号,进而无法保证测量的精准性就数据的真实性。

3.2现场作业方案选择不够合理。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基于高精度仪器进行,因此,仪器及作业方案、操作流程的选择是否合理得当,对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有直接影响,通过实践总结,目前,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方案的选择及作业开展主要存在滞后的问题,同时,测量自查工作未能落实到位,在测量过程中,对仪器的选择是否根据实际现场进行选择、内部参数设置是否按照测量方案进行设定、符号标识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数据记录是否准确无误及测量结果是否进行自我验证等,均是影响测量数据精准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测绘单位的测量人员并未对这些细节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测量环境的影响,因此,所得出的数据必然存在较大的误差。

3.3现场绘图极易出错。在实际的地形测量工作中,现场测量、现场数据处理、现场绘制草图是提高成图准确性的基本方法,由于现场绘图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作业,测量环节较为繁琐、操作较为细致,加上作业人员在测点来回行走,难免疲惫,此时,在绘图时极易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参数、细节,最终导致成图时数据模糊、标识不清、数据偏差等问题出现,极大降低了测量的准确性。

3.4测量人员综合水平有待提高。精准的地形测量不仅对设备、方案选择有高要求,同时,对测量人员的综合水平也较高要求,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测量单位并未具备高水平、高技术的测量人员或所任聘的人员综合水平较低,专业技能不够扎实、新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同时,作业人员对测量工作的认知不够深刻,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难免出错,最终导致测量的准确性。

4解决策略

4.1合理选择数据处理方式。在实际的地形测量中,数据存在误差是必然的,而误差大小直接影响着数据的精准性,因此,在进行数据的处理时,必须根据实际的现场情况,综合考虑,合理的选择测量方案,必须将误差的范围控制在允许值内。同时,对数字的处理不能采用“一概而论”、“千篇一律”的思维及方法进行,例如,在处理等高线高程误差时,当采用等高线内插法进行处理而产生的误差较大时,应当改为人为干预的方法进行误差处理,尽可能的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准性。另外,加强对数据实时动态的监测机制的构建,通过数据动态监测,来掌握数据的靠可行,当发生数据变动时,能在第一时间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此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2合理选择测量仪器,提高测量方案科学性。测量方案的确定是贯穿着个测量工作的核心,方案的选择是否合理,作业流程的设计是否科学,都影响着整个测量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对方案进行设计时,应当亲临作业现场,了解现场环境,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可能对测量数据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后,反复斟酌后再定方案,方案一旦确定,在未受到其他重大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不得轻易更改。另外,测量仪器的选择是否得当,对测量工作的开展及数据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测量前时,应当结合实际现场及测量要求进行仪器型号的确定,在测量时,加强对实时数据的跟进,反复对数据进行核查,立即进行处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一旦发现数据错误。

4.3加强测量人员相互协作。提高成图准确率对于现场测量数据的处理及现场草图绘制,可通过指派人员专门进行数据采集、记录及成图,在处理关键数据时,测量人员应当共同商讨,确定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如此,即可避免出现因测量环节过多、操作繁杂而分散了测量人员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测量效率,确保绘图准确无误。

4.4提高测量人员综合水平。测量人员的综合水平是确保测量准确的最终保证,而测量人员的工作意识及自身技能是否滿足工作需要,是决定了测量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及测量结果是否达标的重要因素,因此,测量单位应当积极开展相关专业的技能培训,强化测量人员的业务水平,端正测量人员的工作态度,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并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技能完善。同时,经常给测量人员灌输“质量第一”的理念,让测量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鞭策自己,最终达到测量要求。

篇11:浅谈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随着测绘仪器向新、尖、精及快速型、智能型的发展, 全野外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已经全面普及。特别是发展较快的地区, 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在测绘市场已呈现新的发展势头。

二、作业方法

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的作业过程包括: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编制输出等。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满足不了设计、施工要求时, 需要采用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施测, 这种测量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测绘单位。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地形图的特点是精度高、信息全, 同时可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偏重测设, 完全满足工程需要。这种测量方法主要缺点是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工作的施测

㈠控制测量在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工作中, 控制测量与传统的控制测量相比, 更为方便和高效。根据规范要求, 采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和图、点测设能更好地满足测图要求。特别是图根的控制, 可以任意布点, 无约束条件。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全站仪的普及和长距离免棱镜全站仪的出现, 极大地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碎部测量中, 尤其是对危险地区 (如断崖、滑坡) 的测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用做地形图测量的全站仪一般为6″级仪器, 测距标称精度为3+5ppm, 与光学经纬仪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众所周知, 在传统测图中, 地面点布点位置的误差受下列因素的影响:一是图根点的展绘误差M展;二是测定地物点的距离误差M距;三是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M刺和M绘;四是地形图上地物点的刺点误差M刺;五是绘制时所造成的误差M绘。

综上所述, 地形图上地物点平面位置的误差可用下式表示

以1∶1000比例尺, 最大视距以100米为例, 根据经验, 见表1。

在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绘图中, 因为是计算机自动绘点, 所以图根点与地物点的展绘误差可忽略不计。主要误差为M距、M向。取方向中误差为标称精度的3倍, 因为是半测回测角, 所以方向的误差为6×3=18″, 取碎部点至测站的距离为300米, 则M向=18/206265×300=0.026米, 测距仪的标称精度取3+5ppm。考虑测量中棱镜不到5位等各因素的影响, 取经验值0.020米。则实测得的平面点相对于图根点的误差为0.032米。

由上可知, 在视线良好的情况下, 由于全站仪相对于经纬仪测角、测距精度的提高及计算机的应用, 测量碎部点的距离可以放大, 图根点的密度可作相应地降低, 边长可放宽至100~300米。对于支站也可不受2站的限制, 根据笔者的实践, 设3~4个支站所得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也可达到要求。当然, 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和通视不好的条件下, 考虑对地形图修测或工程放样的要求, 图根点的密度应增加。

㈡碎部测量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量中, 碎部测量的主要方法为极坐标法。在实测得多个碎部点的坐标后, 可利用软件的方向交汇、距离交汇、十字尺测量法或量算定点等方法来获得其余各点的坐标, 再辅以软件中的偏移、拷贝、延伸等功能, 得到图形。

以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的测绘小组为例, 一般是2人一组, 主要测设小于0.5平方公里的地形图及工程放样、变形观测等工作。一般要求在2天左右得到测量结果, 在人员及设备上尽量采用适合工程特点的配备。如果在配备了免棱镜全站仪的情况下, 甚至1人可以完成测量任务。

在非电子平板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量中, 很多单位所采用的方法为室外草图和室内绘图交互完成测图工作。但这样势必会降低室外的工作效率, 操作也比较繁琐。绘制草图需要有经验的老职工, 特别是地形条件复杂地区及建筑密集区, 没有一定经验的人很难胜任此工作。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队的地形测绘小组, 一般由2人组成, 一人观测、记录和编码, 一人测量和绘图。实践证明, 此安排完全可行。

在点号的编码中, 一般可以采取6~7位, 为 (0~9) 、 (XX) 、 (XXX) , 第一位为连接关系, 如0表示独立点, 和其他点没有联系;1与前面的点为同一地物 (貌) , 与前点连接;2表示与前一点为隔点连接;3表示有三个方向, 4表示该地物 (貌) 到此结束;5曲线连接等等。各单位选用的方法可能不同。第二和第三位为地物 (貌) 的代码, 如2层砖房为F2;简易房为F0;建房为FJ;围墙为WQ;加固陡坎为K2;不加固陡坎为K1;高压线为D2;输电线为D1;通讯线为D3;地类界为DL等。最后三位为全站仪自动增加的点号, 如表2所示:

依此类推, 当在室外完成各点的编号 (编码) 后, 通过计算机对各点进行绘制编码。再根据测量人员所走过的路线, 帮助绘图人员完成点的编码, 顺利地将各点连接起来。或者通过编制编码引导文件, 实现自动连线。这项工作完成之后, 再把图纸拿到实地对照, 量取测量时遗漏的各种数据, 再进行交互绘制, 得到最终地形图。

当然, 采用以上方法测量, 对观测和绘图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一是配合要默契, 观测人员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要高, 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二是绘图人员主要负责室内绘图, 也是测图过程中的指挥员, 因此对地物 (貌) 的综合取舍等应心中有数, 并且应在测量前确定测量路线, 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经笔者的实践经验证明, 利用该法测量要比草图法省事、快捷。测站人员需要做的仅是编码和照准两个过程, 绘图人员需要做的仅是通过对讲机报编码、摆放棱镜两个过程。全站仪测量一个点, 基本上在1秒内完成, 有的甚至达到0.3秒一个点。受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 测地物约30秒内一个点、地貌约1分钟一个点。测量时间主要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 采用传统方法测图基本上达不到这个速度。根据实际情况在通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个小组每天可测800~1000个点, 个别小组可达1200个点, 准确率在90%以上。

对于碎部点的确定, 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依比例规则的建 (构) 筑物只需测出三点, 第四点可由计算机来完成。二是不规则的地形地貌应尽量多测几点, 以满足软件建模要求, 在传统测图中, 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 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真实地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地貌。三是对于程序中规定按顺序绘制的图块, 如桥梁, 涵洞等, 最好能按其顺序进行测量。

此外, 还应注意以下一些事项:一是测图单元的划分, 尽量以自然分界为界, 如河流、道路等, 以便于地形图的施测, 也减少了接边的问题;二是能够测量到的点尽量实测, 尽量避免用皮尺 (钢尺) 量取, 因为皮尺测量的速度远不及全站仪所测量的速度, 而且精度也比较低;三是同一类地物 (貌) 应先测, 避免为室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可根据实地的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 同时, 也方便了观测人员的数字及字母输入;四是测等高线时, 除了测量特性线外, 还应尽量多测一些点, 以满足计算机建模的需要, 也能更加详尽地反映地貌;五是由于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很多工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 所以在野外应加强检核, 如在测站设好后瞄准两个固定方向在测站结束时进行方向检核等。特别是在测区与室内距离较远时, 必须加强检核, 避免返工。

篇12:试论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

关键词:GPS技术;数字化地形测量;应用

引言:地形测量属于一项庞大的、复杂系数较高、有着较高精准度要求的工程作业,最终的测量结果可为地形工程建设、城市化工程建设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目前,数字化地形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可促使地形控制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使得地形测量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1 、GPS技术的应用原理

GPS 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导航卫星确定目标坐标,然后对比地图坐标确定目标的具体位置。GPS定位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无线电空间定位系统,它利用导航卫星和地面站为全球提供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定位信息,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均可以用于定位和导航。

2、数字化地形测量中GPS技术的特点

2.1测站间无需通视

测站间互相通视自始至终是测量学科中研究的一大难题。GPS技术测量特点,促使在选点上更加便捷,可是,必须要确保测站上空的开阔,确保GPS接受信号时不会受到任何的影響。

2.2精准地定位

双频GPS接收机基线的精准度为5mm+1ppm,红外仪表精度为5mm+5ppm。GPS测量精准度和红外仪是类似的,可是,在距离不断增加的情况下,GPS测量的显著优势尤为显著的。据大量的科学实验表明:基线在50公里范围内的,定位精准度能够达到12×10- 6,其中在100- 500公里范围内基线上的能够达到10- 6~10- 7。

2.3观测时间短

在进行控制网设置的过程中,GPS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于每一测站上的具体观测时间进行确定,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快速静态定位的方式,整体上花费的观测时间非常短暂。

2.4操作便捷

GPS技术在地形测量上有着非常高的自动化水平,截至目前,GPS接收机开始不断向小型化、操作简单化的趋势发展,观测者仅需把天线对整,对天线高度进行测量,在打开电源的情况下便能够实现自动化测量,同时可利用相关软件对于测量得出的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从而得出测量点的三维坐标。此外,其他的测量工作便可由相关设备自动完成。

2.5全天候作业

GPS卫星数目较多且分布均匀,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一般地,除打雷闪电不宜观测外,其他天气(如阴雨下雪、起风下雾等)也不受影响,从而实现全天候作业。这是常规测量所望尘莫及的。

3、数字化地形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GPS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因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国家基础控制点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完成的,在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一些基础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遭受到了不断的破坏,一些基础点因人们在相关知识方面的欠缺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地破坏。某些地区开展的路线测量作业通常是保持在50千米以上的,根本找不到导线的联测点,这种路线控制测量质量是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通常情况下,地面通视艰难的情况下会对于地形测量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一般地形控制点要求在300米距离以内进行设置,可是,受到通视的影响,这一条件根本无法达到,设置还会在较大区域中,一些常规性的地形控制测量工作根本不能正常开展。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给测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在测量控制的测量过程中也不需要点与点之间的通视,不需要对控制点点位刻意的选择,并且不因天气变化而受影响,有着优良的精度,快速的响应速度,安全,自动化程度高。

3.2 GPS在地籍细部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真实准确的测定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各项地籍要素。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上的地籍细部测量,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为10C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为15CM。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其精度指界影响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准确地测定界址点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GPS技术标准完全能保证其精度的要求。在开阔测区优先使用该项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4、数字化地形测绘要注意的问题

4.1在进行测图单元的具体划分上,要尽可能地以自然分界作为区分,譬如:道路、河流等,这对于地形图测量是非常方便的。

4.2对于可以测量到的点尽可能地保证实测,这主要是由于全站仪测量的实际速度比非皮尺量取的精准度要高出很多。

4.3针对那些在地形测量过程中很难测量到的区域,在获得甲方认可的基础上,要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操作,同时要保证操作人员具有对地形表达的专业理解能力。从地形测量工程的实际状况出发,对于测量工作做出科学合理性的调整。

4.4在测量等高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对加密点进行测量,这样才能够达到建模计算的基本需求,同时可将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情况详细的展现出来。

结束语:GPS技术作为现代化先进技术的结晶,其聚集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天文观测技术、卫星技术等多种先进科学技术,随着GPS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目前的地形测量方法日益完善化,促使我国当前的测量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韦成亮.GPS技术在地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08).

[2]屈桂荣.数字化地形测量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3]李军,王卓.论GPS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03).

上一篇:区文明单位届满复验的申请报告下一篇:少年宫教学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