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小学个人卫生十要求

2024-04-13

茅茨小学个人卫生十要求(共3篇)

篇1:茅茨小学个人卫生十要求

茅茨小学个人卫生十要求

茅茨小学为保证学生健康,制定个人卫生十项要求。1.要经常保持勤洗手的卫生习惯。2.养成早晚洗脸、睡前洗脚的习惯。3.要勤剪指甲,勤洗头、理发。4.注意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5.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6.要有带手绢和正确使用手绢的卫生习惯。7.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的好习惯。8.如果自己生病了,应自觉与别人隔离,及早治疗,以免传染给他人。9.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10.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茅茨小学供稿

篇2:茅茨小学个人卫生十要求

1 情商的概念

情商 (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 是指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各种考验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概括为五方面的能力: (1) 认识自己的能力, 就是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不断增强自信心; (2) 能理智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就是胜不娇、败不馁, 遇事沉着、冷静, 具有一定的抗挫败能力; (3) 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能力, 是指通过身的努力不断丰富自己, 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4) 能理解别人的能力, 是指处理事情周到, 善解人意; (5)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即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和环境适应能力。研究发现, 情商高的人往往更容易在生活及工作中取得成功。

2 护士的情商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护理人员在社会上扮演着多种角色, 而护理工作又是集医学知识, 专业技能及道德情感于一身的复杂的脑力、体力劳动。因此,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情商来处理护患、医护等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可作为一种治疗的手段, 它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 要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 而不是以自己的立场、思维方法去分析、判断问题。同时, 应时刻保持专业的理智性, 运用专业知识来引导病人自强自立。对病人倾注更多的爱心,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及工作态度, 真正成为患者的知心人,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 培养护士情商的方法

3.1 提高护理管理者及护士的认识水平。

培养护士“情商”, 首先要提高护理管理者的认识水平, 从而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认识水平。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护士进行心理及思想教育, 并组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提高护士认识自己、控制自己、理解他人等方面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取决于情感品质的优良, 因此管理者还应注重优化护士良好的情绪情感, 使其热爱护理事业;认识到护理服务是“救死扶伤”, 深刻认识“天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3.2 采用多种形式, 提高护理人员的文化及艺术素养。

3.2.1 加强学习, 扩大知识面, 完善知识结构。护理部可以把对护士情商的培养纳入继续教育的计划中, 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邀请有关专家教授来院讲学等方法, 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引导和规范护士的行为, 提高其综合素质。

3.2.2 加强艺术培养, 文化艺术包括语言艺术 (如小说) 、视觉艺术 (如绘画) 和听觉艺术 (如音乐) 。在这些艺术中, 护理人员所要吸取的不只是艺术的创作技巧, 而是对语言、色彩和声音的感觉, 以及对表现于纯艺术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和想象的体验。将所学的知识和艺术的熏陶内化为自己的性格、气质, 应用于护理事业中, 使经受病疼的病人感受到美的真谛。

3.2.3 加强心理训练, 注重自身的培养, 学会放松自己, 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正确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 护士要努力培养感知患者情绪的能力, 以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工作的得与失, 使患者在具有高技术水平及高情商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更快的恢复健康, 这是二十一世纪医疗卫生事业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林钧敬.精神的家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305-310.

篇3:浅议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卫生要求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在最旺盛的时期,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变化更加明显,因此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必须符合学生的卫生要求和身体机能特点,采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有效增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体质。

一、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卫生要求

1.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的姿态,并经常变换体位。体育锻炼应侧重于基本姿态和基本技能练习,避免脊柱弯曲、肢体发育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儿童阶段更应重视正确的体态培养。

2.加强学生眼保健操练习,可消除眼睛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提高眼睛生理机能,避免近视。

3.注意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如田径、球类、武术、游泳等练习,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上均衡发展,不能偏颇。

4.要了解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注意敏感期素质的重点发展。一般来说,儿童10岁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期;5—6岁是体操、武术、游泳等项目发展的最佳时期;10—12岁是发展速度、力量素质的最佳时期;7—14岁是耐力素质发展最佳时期。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各项的身体素质。

5.教学时,教师要慎用负重练习和过多的跳跃练习,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过多,避免下肢负荷过大,从而使骨化提前,影响身高,而应多做一些悬垂和引体向上练习。

6.教学中,教学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和具有趣味性,多穿插一些小型比赛,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过度疲劳。

7.由于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教学时应发展有氧能力为主的活动,如跑步、一般性球类活动等,运动量安排适宜,心率控制在125—155次/分之间,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节奏等。

8.加强学生膳食指导,强调膳食要全面,并多吃含钙、磷的食物,有利于身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9.由于学生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运用明确的语言和正确的示范,增进教学的直观性。

10.教师应注意对青春期女生经期锻炼的指导。在此期间,不应完全停止锻炼,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运动。

二、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运动卫生要求

1.个人卫生要求:上课时教育学生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以免附着在球上或其他物体上,沾在手上;不乱丢乱扔,保持运动场清洁卫生。运动时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随身钥匙、小刀之类物品放好,避免发生损伤。

2.场地器材卫生要求:教学前检查场地有无石块、瓦片、碎玻璃等杂物,以防运动中发生损伤。此外,夏天运动场注意洒水,以免尘土飞扬;冬天及时清理场地积雪,避免上冻结冰,滑倒造成伤害。

3.运动卫生要求:(1)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准备活动以轻微出汗为宜;运动前不宜大量饮水,避免增加腹部负荷,影响呼吸,不利运动。(2)运动中不宜停下大量饮水,因为水不能立即吸收,宜导致肚子难受,加重心脏负担,造成身体不适。如因出汗过多,运动中可采用少量多次补水法,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3)运动后也不宜大量饮水,因为运动后身体消耗大量能量,人体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而大量饮水会冲淡胃内的消化液,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外,运动后不宜饮用大量的冰水,这样会刺激肠胃道,引起腹痛或腹泻,同时运动后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会使扩张的皮肤、血管收缩,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4)运动结束后,要做好放松活动,不要立即停下,特别是中长跑后,骤停可使扩张的血管失去肌肉的挤压作用,加之重力作用,使大量血液滞留于下肢,造成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易导致重力性休克。(5)运动后不宜马上就餐,要等循环机能和呼吸机能恢复稳定后,即30分钟后才能进餐,剧烈运动后40分钟再进餐,否则会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另外让学生注意进餐后不要马上去运动,更不能做剧烈活动,这会损害消化系统功能,同时增加胃肠道和心脏负荷,造成身体不适。(6)夏季运动要选择早晚凉爽时期进行,不宜在炎热的天气下进行,以防中暑;此外夏季是游泳运动的好时机,要教育学生下水前做好准备活动,如慢跑、伸展运动,用水浇脸部、胸部、关节处,防止突然下水身体受刺激发生抽筋现象,教育学生患有红眼病、沙眼等传染病和心肺、肾脏疾病的不能参加,以防传染别人,加重自己病情。游泳结束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如果耳朵进水,采用蹦跳法排出,即右(左)进水,将头偏向左(右),双脚原地跳几下,就可将水排出。(7)冬季运动注意防寒保暖,出汗时要逐渐减衣,不可立即脱下穿单薄衣服。运动结束后,要立即穿衣,防感冒。另外,冬季运动不宜张大口呼吸冷空气,可采用鼻吸口呼或微张口呼吸方式,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彩色气球》及教学反思下一篇:《超级礼物》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