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2024-04-08

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通用10篇)

篇1: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学科:科学

一、关于“情境”:

1、为幼儿创设了怎样的情境?

答:我为幼儿创设了以下情境:

(1)我们去旅行——活动开始,我设计了“我们去旅行”的情境,然后幼儿在活泼、动感的音乐声中踏上了旅程(开火车),大家来到一片黑洞洞的世界:“鼻子的家”(课件)。

(2)猜猜看:在第一个画面“鼻孔里”出现时,请幼儿猜

猜我们来到了哪里?幼儿自由猜测……在幼儿猜测时,课件中出现了画外音:“我是鼻子”。

(3)到小熊家做客——在幼儿了解鼻子的结构及作用后,我为幼儿创设了“到小熊家做客的情境”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此活动中,兴趣盈然地在闻闻各种食品及物品后,开心地品尝食物。

2、这些情境为此活动起怎样的作用?

(1)我们去旅行——活动开始时,为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2)猜猜看——在“鼻孔”里,幼儿的自由猜测,为幼儿发挥想象创造机会。“画外音”又及时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使幼儿非常渴望看到即将出现的事物。

(3)到小熊家做客——在幼儿了解了鼻子的结构及作用后,使用自己的鼻子闻闻各种气味,使幼儿知道自己的鼻子作用很大。教师这时又及时地教育幼儿保护自己的鼻子。

二、活动中,你是怎样体现教师是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

答:活动开始时,我以“旅行”为线索,创设了几个情境,为幼儿活动的成功开展做铺垫。活动中,我为幼儿精心设计了课件,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减少了以往教师一味对幼儿进行的语言灌输,使幼儿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探索、发现、了解了鼻子的结构,知道了鼻子的作用,与此同时,幼儿在听到画外音惊奇时,教师及时为幼儿切换下一个画面,满足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无痕”

篇2: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二)学科:常识

一、关于目标和情景:

1、这节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答:幼儿对于自己的身体,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而心脏作为身体内隐的一个重要器官,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一个未知的谜。本节课就是要达到让幼儿初步认识心脏的目的。

2、这节课为幼儿创设了怎样的一个学习情景?

答:将心脏以直观的方式巧妙地显示出来显得尤为重要。我设计本次主题活动,想通过幼儿的触摸,谈话,绘画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让幼儿亲身感受到心脏跳动之后,幼儿也可能学会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现心跳和心脏部位。

3、在活动中怎样引导幼儿感受心脏剧烈的跳动?

答:我首先和幼儿一起做一个心跳舞蹈,幼儿通过较为剧烈的舞蹈动作后,把手放到自己或同伴的心口静静地感受到心脏的剧烈跳动。然后用谈话的形式来进行“心跳咚咚咚”的环节:引导幼儿用象声词“咚咚咚”、“扑通扑通”及拍手、跺脚,用手拉动胸口的衣服等方式来表现心跳。最后用手工制作的方式来结束活动。

一、在活动中运用什么方式来达到目的?

篇3: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大部分小学高级教师经过多年的成长后已经站稳了讲台, 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事业也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此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帮助他们实现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 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由稳步提升步入停滞和退缩阶段, 表现出长时间的“高原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新奇感在慢慢地消失, 拥有的热情在渐渐地退去, 对教科研、教学基本功评比等持冷漠态度。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持续下来将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小学高级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 应该如何予以克服?

观念转换是基础

第一, 要确立终身学习观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知识更新的周期日益缩短, 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因此作为人类文明传递者的教师,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比其他人群显得更为重要。而小学高级教师走上岗位已经多年, 他们在学生时代中习得的知识是有限的, 他们原来学的知识很快会过时而不适用, 必须不间断地接受继续教育, 以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小学高级教师, 要有计划地、认真地选读一些教育科学与教学技术方面的理论著作, 使自己在加深加厚理论底蕴的过程中逐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以开拓的视野和较高的起点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能力, 这不仅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 要确立由“匠”到“家”的职业理想。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教师就首先要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而一个平庸的“教书匠”往往会墨守成规, 人云亦云, 缺乏个性和创新, 在“高原”上迷途忘返。这要求我们不能甘愿做“匠”, 而要追求做“家”, 做一个教育教学中独立思考, 对理想执著攀登的具有科研能力的“教育家”。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小学高级教师, 应该树立“教师即研究者”“课堂即研究室”的观念, 在职业生涯中勇于质疑自己、挑战自己, 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批判。追求向科研型转变, 成为“教育家”的职业理想, 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和教师唤醒自我价值的需要, 也是教师突破“高原现象”,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自主实践是关键

教师要积极参与自主实践, 在行动中积累逐步完成从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成为一名“学有进展”“教有特色”“研有成效”的教师。

1.在研训中收益。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 过去师范院校中的教师技能培养不可能受用终生,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还必须接受各种培训。教师要发挥协作互助精神, 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共同钻研教材;积极参与“听、说、上、评”系列研训活动, 在研训活动中学习同行成功的教育实践, 研究其中所蕴含的先进观念, 学习同行思考、实践现代教育观念的思想方法。“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善于向同行学习, 从某种程度上是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一条捷径。事实上,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 往往是别人曾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 学习、借鉴他人实践经验, 或许会使我们在黑暗中的摸索变得豁然开朗。

2.在反思中提升。自己或别人成功的经验, 尤其是失败的教训, 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留心积累, 勤于反思, 善于反思, 不仅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 提高工作效率, 还是帮助我们突破“高原现象”的良方。一方面, 要反思成功处, 对自己教学实践中恰当的教学设计、敏锐的教学机智、成功的教学个例进行梳理, 写成教后记、案例分析等, 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去扬长。另一方面, 要反思失败处,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 因而影响教学的动态因素很多, 教师很难把握每一个细节, 教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之处。我们要客观地面对失败, 及时记录、思考, 寻找问题的根源,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补短。反思记录写好后, 不能束之高阁, 要与他人共同探讨, 在探讨中更好地得到提升。

3.在科研中收获。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着力点就是要把教育理论的学术研究回归到鲜活的教学实践之中, 使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得以充分交融。只有积极地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实践中, 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学习和运用一些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在科研过程中, 要把低层的经验升华为高层的理论, 就一定要勤于动笔, 把在工作中的思考和探索提炼出来, 写教研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评析、教学反思录、经验总结、论文等都是实现这种升华的很好形式。这些写作看似事小, 如果贵在坚持, 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获得不小的收获。

4.在博客中交流。“博客”这个网络新兴宠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教师的生活。借助教育博客, 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教育文章, 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 它促使教师自觉地进行网络阅读, 从而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 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教师要及时记载下日常教学的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 并坚持通过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课题成果等形式, 将教学中的得与失写下来, 在博客中进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自己的教学潜力, 形成属于自己的资源积淀, 而这个积淀的过程, 也正是专业发展的过程。

机制激励是保障

1.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制度急需改革。在我国现行的小学教师职务系列中仅设有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为中级职务, 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为初级职务, 另外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评选 (小学) 中学高级教师 (一般称之为小中高) 取得高级职称。但这种高级职务在小学设置比例少得可怜, 如目前我省的小中高的设置比例仅为1.5%, 远远落后于中学中高级职务的设置比例, 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并且评定须由省级层面操作。这种现象对小学教师而言很不公平, 也不利于小学高级教师的专业发展。试想一个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分配到小学任教, 通过自己的努力, 顺利的话, 6年便可评上小学高级, 可能因为再向上评高级职称条件的苛刻而望而却步。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 难免会处于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态, 在“高原”上迷失努力的方向。因此改革现行的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制度刻不容缓, 去年上海市把小学高级职称的比例调整为10%~15%就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案例。

2.完善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机制是激励教师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是学校为了及时掌握每个教师的思想状况、业务水平, 找出他们的个人优势与不足, 甄别他们的工作效能和个人才能。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规范和强化进入“高原”状态的小学高级教师的职责行为, 增强其责任感, 调动他们履行现职职责的积极性,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应以“促进发展, 体验成功”为目的, 通过教代会不断完善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同时运用“发展记录袋”为每个教师记载一学期来的工作足迹, 举行发展档案展评, 既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工作业绩, 体验成功的乐趣, 又让他们看到同事的发展进步, 激励自己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 身边的榜样”, 使教师时刻保持专业发展的冲动和欲望。

3.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过去, 我国学校分配制度中劳资管理仍是以身份管理为主。职称、职务到了哪一级, 工资也就到了哪一档, 即教师的工资跟职称、职务挂钩, 其收入单调地随着年龄和参加工作的时间增长而缓慢地增加, 从而失去了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 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而无助于对小学高级教师“高原现象”的解决。自2006年7月实施的工资制度改革, 在教师职务结构层次固定不变的情况下,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每一个职务岗位上的工作积极性, 还将每一职务岗位分成若干等级 (例如设置了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二级岗位……) , 同一职务不同的岗位级别所达到的工作目标及享受的工资待遇不同。这种岗位收入差距激励教师的做法, 是避免教师“高原现象”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急需加大力度予以落实。同时学校也要根据实际完善校内结构工资制度, 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以有效克服“高原现象”。

篇4: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关键词:英国;高级技能教师;标准;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19-04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从此,教师专业化就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英国政府于1972年颁布的《詹姆斯报告》奠定了现代英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动下,1998年英国教育科学与就业部颁布了《教师:变迁中迎接挑战》 (Teacher :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hange)教育绿皮书,将教师生涯规划为五个阶段:1.合格教师(Qualified Teacher);2.入职期的教师(Induction Teacher);3.有经验教师(Performance Threshold Teacher); 4.高级技能教师(Advanced Skills Teachers); 5.校长(Headmaster)。在这教育绿皮书里出台了高级技能教师标准(Advanced skills teachers standards),该标准从6个方面对高级技能教师做了详细的界定,内容如下:

标准一、优秀的成果或效果

高级技能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面对挑战和高期望,有很强的动机和热情,并积极地响应,表现出很强的自控能力。

标准二、优秀的学科或专业知识

高级技能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学科或专业知识;理解相关知识和新成果,而且把它们运用到教学中,能从学生的问题和反应中很快地了解到学生的领悟和错误概念;了解本学科或专业教学中的信息和信息技术。

标准三、优秀的计划能力

高级技能教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来准备和安排课程顺序,以确保所有学生的有效学习;在他们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中,对学生怀有持续的高期望;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计划教学。

标准四、优秀的教学、管理学生和维持纪律的能力

高级技能教师必须理解和运用有效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在参与、管理学生时表现出天赋与创造力;发展学生相对应的读写、算术和信息技术能力;能够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少数民族的、缺乏自信的、行动困难的或对你不满的学生提供直接有目标的支持;必须尊重别人和维持纪律。

标准五、优秀的评估和评价能力

高级技能教师应该把评估作为教学中诊断学生需要的一部分,设立一个现实的、具有挑战的目标来提高和计划将来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进步、学校的目标和实际情况来评估自己的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

标准六、为其他教师提供建议和支持的能力

高级技能教师必须能够为别人提供清晰的反馈、好的支持和明智的建议;能够给别人提供一些例子,培训、帮助别人更有效地教学,能够帮助别人评估他们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方面的影响;能够分析教学和了解怎样才能有所提高;已经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技能,使他们在学校和各种情境中更有效;通过他们自己的和专业的指导为学生和其他职员提供一个角色模型;知道如何计划他们的时间和安排活动;被人尊重和能够激励别人。

该标准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学要有计划,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与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交流,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具备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知识,提倡合作,为同事提供建议和支持,强调教师的专业品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它反映了英国对教师生涯的关注,体现了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理念。这对于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以及外部设计教师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准的建立有助于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弱点所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制定专业发展计划。

在我国没有高级技能教师这一提法,从英国教师生涯规划的五个阶段来看高级技能教师类似于我们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指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在教育教学中起骨干作用的教师;学科带头人是指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能对其他教师起引领、带头作用的教师。我们没有评选国家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项目。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县级市、县都有评选自己辖区内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下面以福建、江西两省为例了解一下这两个省的评选标准:福建省教育厅于2009年颁发了闽教人〔2009〕29号《关于考核认定第三批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通知》的文件,学科带头人考核认定的内容和标准是:1.师德和育人方面。爱岗敬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教书育人成绩突出。2005年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等次以上。2.教学工作方面。坚持工作在中小学教学第一线,教学工作量饱满;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水平高;积极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工作业绩显著。3.教育科研方面。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主持或参与1项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学术团体或培训单位(培养学校)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项目,并取得有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教育类CN刊物或我厅认可的有关省级刊物上发表1篇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论文或经验总结,或编著正式出版的本学科学术著作。4.发挥辐射作用方面。在县级及以上范围开设1次以上公开课、研究课,教学效果受到同行的积极肯定;在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机构组织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中开设1次以上较高水平的专题讲座,讲座效果受到听讲教师的普遍好评;在校本研修中主持本学科活动或承担主讲任务,或积极参加送培下乡活动,有效地发挥学科带头人引领作用;有计划地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同年江西省教育厅也颁布了赣教师字[2009]13号《关于开展省级普通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在这个文件中规定骨干教师选拔的标准是:1.认真遵守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无有偿家教、私自办班、体罚学生等违背师德规范的行为。2.从事教育教学工作6年以上,具有中学中级或小学一级以上职称和《教师法》规定的合格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层次的教师资格证,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放宽至55周岁以内)。3.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学科教学水平较高,同行公认;所上示范课、观摩课,制作或参与制作的课件、教具(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基本技能竞赛)等获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周课时量不少于8节,校级领导不少于4节。4.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曾在市级以上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本人独撰(或第一、第二作者)的论文2篇以上;或主编、参编过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教辅、教育教学论著(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3万字)。5.积极帮助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挥骨干示范作用,指导培养的青年教师或学生至少有2人获得校级以上教学、科研或竞赛等方面奖项。

福建、江西两省的标准主要是由:师德、教学业绩、科研成果、指导青年教师等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教师的思想品德和教师的专业技能,体现了一个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师德的标准过于笼统,难以量化,实际操作时形同虚设。福建省的学科带头人要求在教学工作方面要“教学业绩显著”,江西省的骨干教师则是“学科教学成绩突出”。这种提法虚的成分太多,随意性过大,教育科研成果两省的要求都过低,和目前所提倡的“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相差甚远,指导青年教师则完全受制于单位领导,纵使你本事再高,如果领导不推荐你去指导教师,那么这项业绩就无从谈起,江西省的骨干教师评选条件中还有年龄、工龄的限制,总体来说人为的因素过多,英国的标准不能说完美无缺,但可供借鉴的地方还是很多,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

nlc202309022312

(一)制定全国性的骨干教师标准

英国高级技能教师的评选有全国统一的标准,评选时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全体教师有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国有的省把省级优秀教师称之为“骨干教师”,有的省则称“学科带头人”,个别省冠以“名师”,为了统一称呼,一律称为“骨干教师”为妥。各地的骨干教师评选随意性大,缺乏规范和制度,这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利于教师的统一管理。因此,有必要由教育部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制定国家级的骨干教师标准,全国性的骨干教师标准要明确骨干教师的评选条件,责任、角色定位等,要体现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树立骨干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具备教育科研的能力

英国高级技能教师标准二强调的是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教育科研的能力。我国各地骨干教师的评选基本上都没有提到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对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则过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骨干教师的形象是知识渊博、讲授得法、循循善诱、教态端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材吃得透、讲得清楚明白,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较高的成绩。现在的教师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过时,原有知识储备已经远远不够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有一个不断探究教学发展中各种因素变化的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善于把研究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

(三)促成骨干教师具备教学评价的能力

英国高级技能教师标准五指出“应该把评估作为教学中诊断学生需要的一部分”,这里指的是教师应该具备教学评价的能力。而福建、江西两省的评选标准中都未提到这一点,标准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成绩。教学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对学生学习的正确评价,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评价方法,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学评价对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作出一系列决策和判断,需要对学生的性格、成就、兴趣、潜能及发展等进行较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采用评价的方式。书面考试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技术手段,而是涉及到测量与非测量的一整套评价技术。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的、多样性的,评价的方法及其结论也应当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评价的目的不再局限给学生排名次,而是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树立信心,认识自己的相对优势与弱势,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因此现代评价的思想方法对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评价的知识是骨干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修养;评价学生的能力是骨干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强调骨干教师的合作精神

世界各国都在强调教育的开放性,并把学校、家长和其他社会力量看做是促进人的发展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共同因素。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使得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而教师只有学会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才能在学习型团体中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我们的骨干教师和他人交流甚少,这样就使教师的视野受到限制,也就失去能促使自己专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鉴于此,应要求骨干教师与家长通力合作、定期听取家长的意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计划,感受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变化,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另外,也要求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利用教师群体的资源差异,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此外,骨干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培养骨干教师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

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承认文化多元为前提,在认同、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平等共处,协作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与实践,维持多样性、尊重差异,是多元文化倡导的主旨。英国高级技能教师标准四就特别强调教师要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英国实施的全方位的多元文化教育既适应了社会的客观需要,又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多元文化教育是我国关注得不多的领域,随着贫富悬殊的加大,少数民族的聚居,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也不得不面临多元文化的问题,作为骨干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解,还要增进对其他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把握,使之能平等地包容、理解、珍惜其他民族的文化,获得与多元文化社会所必须的价值、态度、知识与技能。骨干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信念:广泛而平等地对待不同对象、尊重学生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并致力于所有学生的发展。

英国教育科学与就业部颁布的《教师:变迁中迎接挑战》教育绿皮书从出色的教学成果、杰出的学科专业知识、优秀的课程计划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能力等6个方面对高级技能教师作了说明,确立了高级技能教师的专业标准,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对全国教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教师不断努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它所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我们应该借鉴英国的一些做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够激励教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1]Advanced skills teachers standards[EB/OL].http://www.tda.gov.uk/leaders/teachers/professionalstandards/currentprofessionalstandards/aststandards.aspx 2011-06-03.

[2]谌启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改革动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9).

[3]洪 明.英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4).

[4]徐美娟.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篇5: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一)明确论文答辩的程序

负责设计和确定答辩题的评委为主答辩主持答辩工作,其余评委为助理答辩。主答辩和助理答辩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答辩工作。

答辩总时间30分钟。程序如下:

1、主答辩宣布答辩开始,告知答辩论文题目,同时以书面形式给出答辩题。

2、请答辩者做论文的概述报告,开始计时。做概述报告限定时间5-10分钟。

3、概述报告后,由主答辩逐个地提出问题,答辩者逐个答辩。

4、答辩过程中,答辩评委根据情况可以作必要提示(一般不用),对答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灵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置,使答辩顺利进行。助理答辩教师要和主答辩教师密切配合,也可以根据答辩情况当场插问或追问。

5、三个问题答辩完毕,视时间和答辩整体情况,有必要的话可以适当追问一个问题。

6、提问和答辩完毕后,答辩小组成员根据论文和答辩情况评出论文总成绩。(二)做好事前准备工作

教师最好事前几天做好答辩提纲的准备工作。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磨刀不误砍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答辩教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

1.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

2.选择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你是如何安排的? 4.论文各个部分之间有何逻辑关系? 5.你在论文中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

6.论文中涉及到的名词解释、概念、定义、公式、原理等等。

7.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此问题主要是辨别你的论文是抄袭的还是自创的),你是如何解决的?

8.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9.你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0.你参考了哪些资料?

对以上问题应该仔细想一想,必要时写成书面提纲,以备答辩时采用。也可以叫上你的几个同行或朋友,沏上一壶香茶,一边品味一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肆意“攻击”你。如果你能轻而易举地战而胜之,何愁答辩不能过关?只有这样做到有备无患,才会临阵不慌,从容坦然。

教师参加答辩,要携带论文代表作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主答辩(一般是三位专家评委,居中的那位是主答辩)提出问题后,答辩教师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是很有必要的。答辩教师在答辩的过程中,一般的情况下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心里就有了底。当确实遇到一时记不起来的问题时,稍微翻阅一下这些资料,可以减缓一下紧张的心理,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

(四)沉着冷静回答问题。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教师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不要未弄清题意就匆匆忙忙胡乱作答。如果你对所提问题没判断清楚,可以请提问的专家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他(她)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大致理解说出来,试探性地询问一下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专家的肯定答复后再作回答不迟。只有如此这般,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同时也拉近了你自己与专家的距离,让评委们觉得你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平时定是一块好料子,印象不错,得分自然就会高许多。

(五)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

答辩教师在弄清了主答辩所提问题的准确意思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以比较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结结巴巴,半天没有反映。不要东拉西扯,“王顾左右而言他”,左思右想,苦苦思索。实在回答不出来,就不要勉强作答。直接告诉主答辩评委,说出自己不能回答问题的原委,切忌胡说八道,无理答辩。这样一来,反而把你自己的弱点暴露无遗,你不是一个草包就是一个傻瓜。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尤其显得重要,评委觉得你实在,因为回答不出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几位专家评委都是在教坛上爬摸滚打了几十年的中高教师,你想耍点小聪明蒙混过关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更不能班门弄斧,自欺欺人。第一个问题回答不出来,评委自然会提出第二个问题,再回答不出来,自然提出第三个问题。一般来说,前面几个问题教师回答不出来,评委都会降低问题的难度,尽可能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哑口无言”,那就怪不得专家评委,只能怪你自己无学不术或学而不精了。

(六)别和专家评委起冲突

答辩时,或许专家评委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的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你应全力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基础的常见的知识性问题,要作出正确、全面的回答。而对于尚未定论的学术性问题,只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就行了。如果专家评委对你的论文提出了一些意见或建议,最好甘而受之,点头称是。因为一个事物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有别人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事。你千万不要认为你自己是“东方不败”,你的论文无懈可击,其实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心里明明白白,一清二楚。山高复有山高,强中还有强中手,别人有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抓住你的死穴,打你一个落花流水,永世不得翻身。你再强辩,只能显示你的自高自大和旁若无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接受专家评委的意见或建议,自己的自尊自信并没受到任何伤害,反而显得你谦虚大度,温和可爱。

(七)文明礼貌

篇6: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照, 更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综合素养体现。公开课上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 他的专业理念就是对小学语文价值观的把握。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 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的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 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 整合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组成, 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比以往的教学更加完善, 教学方法应与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指依据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关于教师的教如何指导学生学, 它体现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

根据公开课教学过程的示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的教学过程比以往常规课更为丰富。在小学语文公开课上, 教师在对学生丰富心理活动的洞察和对学生个别差异的把握的基础上, 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中介,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合理解读, 使小学生得到一种基于教材范本的对真实生活的体悟, 以达到对学生心灵的浸润, 对美的感受与鉴赏。

五、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专业技能的集中表现, 小学语文公开课是检验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平台, 也是教师展现自身教学基本功的场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教学语言、教学行为策略、教学应变能力、教态、教学辅助媒体的使用能力。

篇7:试谈小学教师备课应具备基本内容

关键词 教师备课 基本内容

备课是每位老师的基本功,每年都有一些新参加的工作的教师。每位教师是在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备课的。积极主动地掌握小学生特点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品德,提高小学生素质的能力。教师要做到新的教学形势下“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要和学生有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不强调“死板”的模式关键在于备好课,必须具备以下内容:

一、备教案

小学学生教学必须根据班次、培训目的、培养对象、学生基础写好教案。教案的内容包括:课题、章节、使用教材、参考资料、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网络、教学时间、板书设计、彩色粉笔的利用,教学过程和教学回顾。

二、备学生

小学教学的学生,年龄小,学习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教学前应搞好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际教学。

针对学生年龄小。缺少自学习惯,学习时易于玩耍和困倦的特点,在讲课时要勤休息多活动。掌握学生情况,这个问题该让谁来回答。怎么举一反三,受益于其他学生。

教师在备学生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意识在备课中重课堂情趣,教师向导演一样,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情趣调动起来,备学生中都要有预见;二是在备学生中重感悟,让学生打开思想智慧的闸门,去吸收;三是在备学生中和实际教学上让学生重参与,让全体同学都从思想上、精神上全体同学的参与;四是要求全体同学密切合作;五是重评价,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如:好、很好、不具体、真棒、多鼓励的原则;六是教学中重创新,如读书、写字、回答问题;七是重差异,也就是说,结合实际要分类指导,要表扬有度、或立即或延迟表扬等;重实践从朗读、到写字、作业等看实践的效果。所有这些都要在备学生中想到,现场如何发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备教法

特别要注意教学方法,如语言风趣幽默,多搞实物教学和现场娱乐教学,多演示,多变化。

(一)针对小学生文化水平低,有的识字困难的特点,要注意板书,要多重复解释、多写字多画图、字写得大而清晰、工整,停留时间长些。还可把讲授的内容拟成一些小题,搞一问一答式。

(二)针对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特点,要尽量使教学网络、模型、图表齐备、讲课内容先少后多,速度先慢后快,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使他们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三)针对小学生基础差的特点,要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比喻形象,要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对某些道理加以说明。

(四)针对小学生家喜欢玩耍,教师必须研究讲法,做到少而精,多讲急需的知识,多练操作技能,增加实际操作时间。

(五)针对小学生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不等的学习特点,讲授内容应以中等水平为好,多参观、介绍经验、组织讨论;多讲学习对生活的重要,多讲新技术、新经验;多进行实际训练。

四、备难点

所谓的难点,就是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掌握、运用的知识,以及复杂的技能和生疏的技能。

(一)难点来自于教材之所以难,主要是教材抽象和问题比较复杂。处理这类难点的办法是多举例多演示。例如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如5-2=3,就画5只小鸟,飞走两只,还剩三只。还可以通过模型的演示。载入分配器的结构等,学生难于掌握它的规律性,解决办法是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并化整为零。

(二)难点来自于学生 解决办法是普遍讲授,个别讲解,重点辅导,因人施教。

(三)难点来自于教师 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提高学习能力。

五、备重点

重点就是教材中最基本的内容。只有学生集中精力,学深学透重点内容,才能学好其它内容,如数学和语文课的交叉等。

六、备语言

课堂讲授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语言。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技巧。应能通过准确、精炼、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讲述的内容。丰富的语言、恰当的词汇、确切的比喻、精炼的句子都能使学生一听即懂。

七、备教态

如果教师心情愉快、信心百倍,教态生动活泼,大方自然,学生的精力就容易高度集中。如果教态生硬死板,没有手势或姿势不自然,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没精打采。再者,为人师表,衣帽整洁,举止端庄也很重要,教态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八、按教学理念备课

在备课中,要从思想上要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达到六个树立:一是树立课程意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二是树立教学过程意识,吃透教材,开发教材驾驭教材;三是树立教学中的导学意识,结合实际的艺术加工;四是树立教学的开放意识,要读懂、理解、消化,实现“三个突破”教材的加工重组;五是树立教学中的整合意识,处理好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六是树立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如写好字、读好课文、恰到好处地讲解好课文,让学生很好地吸收掌握知识和能力。

九、备教具

备课时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哪一种教具,如网络、投影、幻灯、示教板、挂图、演示台、实物、模型等;考虑到如何使用所选择的教具,什么时候让学生看,让学生主要看哪部分,丰富多彩的演示会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如果教具选择、使用不当,会分散学生精力。

十、写教案

小学学生教学必须根据班次、培训目的、培养对象、学生基础写好教案。教案的内容包括:课题、章节、使用教材、参考资料、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网络、教具挂图、教学时间、板书设计、彩色粉笔的利用,教学过程和教学回顾。

篇8: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中学高级华文》教材一共八册,包括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其中写作教材部分为前六册,即从《中学高级华文》一年级上册到三年级下册,每册平均有五个写作训练。每个写作单元都分布在相应的阅读单元的后面,属于与阅读课文相配套的写作专题训练。每个写作训练包含三部分:训练要求、辅导要点、例文。每一个写作训练都有明确的训练主题和内容,而且方法指导具体,例文引路直观有效。

一、训练要求

《中学高级华文》写作教材单元的内容构成中的第一部分是训练要求,这里的训练要求就是训练目标。因为写作教材在《中学高级华文》中是相对独立的,训练目标的设定也是根据写作学和相关心理学的理论设计的,所以训练目标的序列是教材中较为有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另外,从学生写作思维发展的阶段来看,训练目标的一系列设计涉及的范围也是较为全面的。

由“目标系统”的具体内容看,训练目标涉及的写作学范围不仅包括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训练,而且贯穿写作过程中选材、结构、语言等横向写作能力训练点;涉及的写作训练篇幅不仅有一般写作教材有的完整篇章写作,更有短小的片段写作,如“学生能对动态描写进行简单的描写”、“怎样缩短长文”系列等。

二、辅导要点

《中学高级华文》写作教材的辅导要点,即指导系统是紧密围绕着训练要求展开的,主要内容涉及写作知识与写作方法。

(一)写作知识指导

《中学高级华文》写作教材的写作知识系统不仅介绍了各种文体知识,而且介绍了与各种文体相关的写作知识,这样的系统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各种文体写作上有更深更专业的把握,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操作。

首先,按文章的表达方式来分,在中学阶段,根据文章的表达方式,把一般文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 (2) 本写作教材文体样式指导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主要文体;从文章的社会功用方面划分,本写作教材文体样式指导不仅涵盖了诗歌、散文这样的文学类文体,还涵盖了报章新闻这样的实用类文体。其次,以按文章的表达方式为标准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主要文体的知识指导都设立了专门的单元系列来进行学习。

例如,在6本写作教材中涉及一系列的议论文写作,教材中就议论文这一文体的写作知识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介绍。

如上表所示,分布在四个单元里的议论文写作相关的文体知识完整而具体。类似议论文写作相关的文体知识指导在《中学高级华文》写作教材的指导系统中到处皆是,可以说,文体知识的指导是指导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二)写作方法指导

《中学高级华文》写作教材的写作方法指导涵盖众多方面:从文体上讲,介绍了关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以及一些实用类文体的写作方法,还涉及了如续写文章、缩写文章、文章结尾等写作中关于片段的具体写作方法指导。

如,一年级第九单元“怎样描写动态景物”中的辅导要点写道:“要把景物写好,除了掌握语言运用、修辞方法之外,也要培养细致、精确的观察力。先观察景物的特点,对所要描写的景物作一番取舍,然后进行构思,以准确的语言,适当的修辞手法,将景物‘重现’出来。”从以上两点看,辅导要点的主要内容是与每一个单元设定的训练要求紧密联系的,内容上侧重文体知识的指导还是写作方法指导则视这个单元的训练要求而定。

三、范文

“范文是作者个人的言语成品,作文是学生个人的言语成品。在语文教学中打交道最多的是个人(作者或学生)的言语行为(读写听说)和言语结果(范文和作文)。因此,语文教师不能不认真研究范文作者的言语经验和特色,不能不认真研究学生个体的言语行为特点和成败的经验教训,不能不认真研究二者之间的差距和可以结合的部位”。 (3)

本研究在上文已提及关于本教材中的写作教材与阅读教材是合编的问题,因此,该写作教材的范文从广义上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写作教材中涉及的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如一年级第一单元“怎样写人”中有“《父亲》就没写人物的外貌。而《听故事》交代过石九仔和‘我’的关系,以及石九仔的年龄之后,便开始写他的外貌:‘铜色的瘦削面庞,乌溜溜的眼睛……’又如《白菜汤》这样描写老寡妇:‘老寡妇的脸瘦的陷了下去。她的眼睛又红又肿。’两篇文章都只用了几句话,就生动地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这里所提到的《父亲》、《听故事》、《白菜汤》等三篇就是这一单元的阅读教材中的选文。这个例文的概念较为含糊,因此在此处亦不加追述。

第二,写作教材中单独的范文系统。这个例文系统较为清晰,写作教材每个单元都单独设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中学高级华文》写作教材的范文系统选用的例文大都是学生习作,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例文在内容上贴近他们的生活,写作技法上也容易加以模仿,思维上更符合他们的写作心理能力结构。如一年级第一单元“怎样完整地记叙一件事”中,训练要求为“能从家庭生活中选择平凡而有意义的材料,学习用不同的记叙方法,完整地记叙一件事”。范文如下:

浓浓父子情

爸爸出差快一个月了。

每天早上,我都要和妈妈打赌:“今天,爸爸一定会回来。”然而,一到晚上,准是我输。我好想爸爸呀!

这一天,我不和妈妈打赌了。

吃过早饭,我从书桌上拿起昨晚写得一张纸,把它贴在大门上,之上写着:

爸爸:

你上楼后,就立即把北面的窗都打开,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窗子开了,就知道你回来了。你要是饿了,就打开冰箱,寻找你从中国买的那只花边碗,那里有你最喜欢吃的东西,你看见了,肯定会很高兴。另外,我还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它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儿子

放学后,呀!我家小楼上的北窗都开了。我克制住内心的喜悦,有意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回走。边走边想着怎样把我的秘密告诉爸爸……

我走到家门前,看到爸爸在我的“留言”下面,添了两句话:

儿子的深情令爸爸感动,我也给你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参考文献

[1]新加坡教育部.中学华文课程标准[M].2008.3.

[2]柳士镇, 洪宗礼主编.外语文教材评介[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9.

[3]柳士镇, 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教材选粹[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9.

篇9: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意见》就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如何组织实施提出了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

改革体系:统一为初、中、高三级

过去的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实行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分别评定制度。原则上,小学教师能评上的最高职称为“小高”(小学高级),而“小高”在职称体系中只算中级;中学教师能评上的最高职称为“中高”(中学高级),“中高”在职称体系中相当于“副高”。如此,二者的职称就算到顶了。

此番改革,将撤销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意见》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改革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被称为“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教授了”。根据《意见》的精神,只要符合相关的条件要求,中小学教师就可以参评正高级职称,显得更为科学、合理、公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新的职称制度设置了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使中小学教师首次拥有和教授、研究员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学教师“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现象,激发了他们干事业的正能量,调动了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样的改革,在调动中小学教师积极性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高层次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事业。据统计,仅山东和吉林两省在改革扩大试点过程中,就吸引了3 562名硕士学历以上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工作。

完善标准:注重师德与业绩,淡化论文与学历

过去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因过分注重论文、学历而饱受诟病,之所以会长期延续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存在理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指出,从评价的角度来说,容易评的东西往往就会被强化,不容易评的东西往往会被轻视,就像评价学生一样,评价考试分数很简单,就容易被看重,而艺术素养、品德发展等不容易评价,就容易被忽视。在教师职称评价上,科研成果发表的刊物等级、数量容易被评价,于是就把科研论文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

过分注重论文、学历的结果,就是极大地挫伤了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且教学成绩突出但没有过多时间参与科研工作的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引导中小学校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为此,《意见》指出,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过去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基本是“一刀切”原则,忽视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实际,导致大量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遭遇了很大的不公。为此,《意见》特别指出,制定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实际,对农村教师给予适当倾斜,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

创新评价: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

参评者把材料递交上去后,谁来评、如何评,评价过程是否公开透明、公正公平等,是职称评定的敏感环节,也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在当前的职称评定流程中,行政主导的分量依然过重,导致其间存在大量难以把控的空间。

为此,《意见》指出,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各省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在评价形式方面,《意见》提出,可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指出,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职称评价时,至少在初审阶段应该下放到学校,让学校有发言权,而不是直接交给教育行政部门和不了解教师实际教学情况的专家。要把那些有评价能力、业务能力较强、有公正心的人推选出来担任评委,确保自下而上推选出来的人是信得过的。

评聘结合: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目前国内多数中小学校,因职称设岗比例有限,容易出现多人排队等名额的现象。对此,《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

此番改革,致力于实现职称制度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并突出了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意见》提出,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意见》明确指出,在乡村学校任教(含城镇学校教师交流、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这样的制度设计,畅通了不同学段学校教师和相同学段不同学校教师的流动渠道,有利于推动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优化、均衡配置。

对于各校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问题,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各等级的结构比例该如何设定的问题,《意见》要求根据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体系,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正高级教师数量国家实行总量控制。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新华网,《意见》出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

篇10:拟晋小学高级教师答辩内容

一、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涵义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涵义, 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向泽生 (1991) 认为, 高级会计学主要研究财务会计中最核心的问题和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业务、新问题。

谢诗芬 (1993)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讲授财务会计中的高尖理论与方法。

汤云为 (1995)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是相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而言的。中级财务会计限于论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即通用的课题, 而高级财务会计则是针对上述各种专题, 对有关问题加以更深层次的阐述。

常勋等 (1995)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主要研究一些专门的会计领域, 也即对比较深奥的会计课题展开论述。

张文贤等 (2003)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所要解决的是更加复杂的财务会计问题, 其中有许多需要高级会计师进行会计选择的事项, 它更需要财务决策者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做出职业判断。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级财务会计是复杂财务会计或特殊业务会计, 它属于高级会计学的研究对象。

王治安 (2004) 认为, 高级会计学是对财务会计在初级会计及中级会计学内尚未深入探讨的领域所作的进一步研究与分析, 它主要阐述企业会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并非在所有企业都会发生, 且在理论上争议较大, 实务操作较难。此外, 还包括一些新出现、有特殊性的业务, 具有特殊业务会计的特性。

石本仁 (2007)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主要讲述中级财务会计所没有涉及的一些内容, 这些内容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 一是“难”, 主要体现在会计业务的处理上, 包括合并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 以及衍生工具会计等财务会计学科的四大难题;二是“特”, 包括特殊组织会计和特殊业务会计;三是“新”, 它体现在一些前沿领域, 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绿色会计或环境会计以及社会责任会计等。

梁莱歆 (2007)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原有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和开拓的一门会计学, 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 对企业会计中的复杂性业务, 或者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业务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反映与监督的会计。

陈文军 (2007)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着重研究某一行业或企业因各种原因所面临的特殊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高级”, 是它对特殊行业会计事项及处理, 无论在假设和原则方面, 还是在程序与方法方面, 都是对中级财务会计的突破, 属于财务会计的高级层次。

武玉荣等 (2007) 认为, 高级会计是财务会计内容的延伸, 其研究范围是财务会计一般不予以深入探讨的特殊会计业务。

汤湘希 (2008) 指出, 高级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 但又独立于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 高级财务会计一方面利用现有财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中出现的新经济业务;另一方面又创立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解决新经济环境下企业中出现的新经济问题。

杨金观 (2008)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主要讲授财务会计领域中一些特殊的、比较有深度和难度的经济业务, 它以中级财务会计为起点, 并对中级财务会计中容纳不下或不宜深入探讨的会计业务进行深层次研究。

余国杰 (2008)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 (也称特殊业务会计) 主要解决一般财务会计问题以外的特殊财务会计问题, 包括单个企业中特殊的财务会计问题以及企业集团会计中特殊的财务会计问题。

尚洪涛等 (2008)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 但又独立于中级财务会计的会计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高级财务会计阐述的是中级财务会计难以容纳的, 且在理论基础、操作方法上都存在差别的特殊业务事项, 包括特殊组织会计、特殊业务会计以及特殊时期会计等。

栾甫贵 (2008)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是利用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对企业特殊业务进行的会计核算与监督, 亦可称之为特殊业务会计。它是财务会计内容的深化与延伸。

张劲松等 (2008)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主要是在中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 对“特殊业务、特殊行业、特殊呈报”等会计理论与实务进行阐述。

根据以上观点, 可以得出两点基本认识, 一是从学科定位上看, 高级财务会计学仍属于财务会计学科的范畴;二是从研究对象上看, 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研究财务会计学科领域中的一些高难度、复杂性的课题, 包括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业务以及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业务等。

二、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其观点如下:

常勋 (1995) 指出, 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在较发达资本市场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股份公司的权益会计、所得税会计, 以及公司解散清算和财务重组会计;通过合并或合营形成的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交易会计与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

阎达五等 (1998;2007) 认为, 高级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有二, 一是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会计假设松动, 这是高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二是会计原则的强化和延伸使新会计业务有了固定的处理方式, 从而促使高级会计学单独成科。相应地, 高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原有财务会计的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和开拓的一种会计, 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 对现有财务会计未包括的业务, 或者需要深入进行论述的业务, 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高级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相互补充, 共同构成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阎达五等 (1998;2007) 指出, 高级会计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 如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会计、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分部报告、内部转移价格、外币报表折算会计, 以及国外非盈利组织 (NPO) 中的基金会计等;仅在某类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会计, 如期货、期汇、外币以及租赁业务会计等;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 包括企业解体与破产清算以及物价变动会计等;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业务, 包括企业合伙或合资经营会计, 以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一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 包括租赁公司、期货公司, 以及经纪人公司的会计等。

张文贤等 (2003) 认为, 以财务会计目标、会计报表构成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与计量、资本保全为核心的会计理论框架结构并没有完全否定会计四大假设, 但至少动摇了会计四大假设。因此, 超越四项会计假设的现实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张文贤等 (2009) 指出, 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在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 如企业解体、破产清算时发生的业务;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 如期货、期汇、外币和租赁业务;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会计业务;某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等。

杜兴强 (2004) 指出, 高级财务会计着力对财务会计学领域内四个专门的领域进行讨论, 即企业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交易会计及外币报表折算、合并会计报表及分部报告。

石本仁 (2007) 指出, 高级财务会计涉及的内容包括三大难点 (合并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特殊组织会计、特殊业务会计, 以及其他专题等。

武玉荣等 (2007) 指出, 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涉及财务会计一般不予深入探讨的特殊会计业务, 包括:涉及多个会计主体行为的会计业务;只有某些会计主体发生的特殊会计业务;在某一特定阶段发生的会计业务;在财务会计中难于作为独立章节、难度较大的会计业务等。

陈文军 (2007) 指出, 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仅在某类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会计业务;一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等。

汤湘希 (2008) 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的产生原因有二, 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现代会计的裂变, 二是裂变的会计难于应对技术革新导致的企业重组所形成的新的会计事项。其理论基础有四: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持续经营假设的松动、会计分期假设的松动以及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汤湘希 (2008) 指出, 确定高级财务会计研究范围的基本原则有四:理论层面以会计事项是否超越会计假设范围为基本标志;实务层面既体现已颁布的相关规范, 同时兼顾前瞻性要求;适当考虑与中级财务会计内容之间的有效分工和衔接;仅涵盖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具体来说, 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内容包括突破会计核算前提的业务、考虑学科分工与衔接的业务, 以及新业务、新领域等。

尚洪涛等 (2008) 指出, 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特殊组织会计、特殊业务会计以及特殊时期会计。

栾甫贵 (2008) 指出, 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内容包括:跨越单一主体 (合并、分支等) 的会计业务;某类企业 (外币、租赁) 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某特定时期 (通货膨胀、解散清算) 的会计业务;与特定组织形式 (独资、合伙) 相关的会计业务;特殊行业 (期货公司、租赁公司) 会计业务等。

由此可见,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一般认为传统四大会计假设的松动是高级财务会计学的产生根源。而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 其界定标准有二, 一是“复杂性”, 它是指高级财务会计学所涉及的业务属于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问题, 二是“特殊性”, 它是指高级财务会计学所涉及的业务属于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问题。因此, 笔者认为, 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业务, 以及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业务。

三、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

以列举法为例,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 (学) 的研究内容, 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汤云为 (1995)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独资、合伙、公司、总分店经营、企业合并、合并报表、增值表和分片报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物价变动会计、商品寄销、专营权、分期收款销售、租赁、房地产、退休金、所得税、期货交易、外币业务、外币报表折算、政府会计、其他非营利组织会计, 以及公司重整、改组和破产清算。

常勋 (1996)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公司清算与公司重组、企业的合并与合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外币交易会计的基本程序、期汇合同的运用与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外币报表的折算与合并要求间的关系、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物价变动会计的国际展望、经营性租赁的会计处理、资本性租赁的会计处理, 以及租赁会计中的特殊问题。

阎达五等 (1998) 主编的《高级会计学》:绪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衍生工具会计、分支机构会计、企业合并、所得税、控制权取得日的合并财务报表、控制权取得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抵销、合并财务报表的特殊问题、外币报表折算、分部报告与中期财务报告、股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以及企业清算、破产与重组。

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 (2002) 编写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并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内部的存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长期资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债券和优先股业务、股权结构变动和复杂控股关系、期中合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及比例合并、合伙会计、分支机构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外币业务、租赁、期货与金融互换会计、养老金会计, 以及债务重组、企业重组与破产清算。

张文贤等 (2003)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的伦理准则、合伙企业会计、总分部会计与联合会计报表、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合并会计报表 (权益联合法和购买法) 、合并会计报表 (联营法) 、合并会计报表 (企业内部集团交易损益的处理) 、合并会计报表 (所得税、现金流量表和分期收购) 、合并会计报表中的特殊问题、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增值会计、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中期报告与分部报告, 以及公司清算、改组与重组。

裘宗舜 (2004)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权益会计、企业并购与合并报表、外币交易会计、金融工具会计、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资产重估价及资产减值、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 以及债务重组与破产清算会计。

杜兴强 (2004)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租赁会计概述及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养老金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国际领域内的物价变动的会计类型、外币交易会计、外币报表的折算、合并国外实体的外币报表——工作底稿例解、企业合并及其会计处理、股权取得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股权取得日以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公司间交易、合并会计报表综合举例, 以及分部报告。

王治安 (2004) 主编的《高级会计学》:企业并购、并购日合并报表的编制、并购日后合并报表的编制、母子公司间存货内部交易、母子公司间长期性资产内部交易、母子公司间相互持有公司债券、期中取得股权及股东权益变动、公司间的复杂控股关系、成本法及不完全权益结合法合并报表的编制、分支机构会计、外币业务、外币报表折算、中期财务报告与分部报告、租赁会计、企业清算与重组, 以及合伙企业会计。

储一昀 (2006)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扩张与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买日后的企业财务报表、集团内部交易 (存货、固定资产、债券) 、股权变动、复杂控股关系、合并现金流量表与合并每股收益、权益结合法、外币交易会计、外币报表折算、金融工具会计、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公司财务困境、物价变动会计、分支机构会计, 以及合伙企业会计。

石本仁 (2007)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绪论、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公司间交易的抵销、分支机构会计、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衍生工具会计、套期会计、合伙会计、企业破产清算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 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梁莱歆 (2007)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合伙企业会计、分支机构会计、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集团内部交易的会计处理、合并报表中的特殊问题、外币业务会计、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分期报告与中期财务报告、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债务重组会计、企业重组与破产清算会计, 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等。

武玉荣等 (2007) 主编的《高级会计》:企业合并、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买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总分店经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外币业务、所得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租赁, 以及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

陈文军 (2007)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绪论、权益会计、债务重组会计、或有事项会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借款费用会计、关联方会计、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会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外币业务会计、套期会计、租赁会计、资产减值会计、企业合并会计, 以及中期财务报告与分部报告。

汤湘希 (2008)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总论、公允价值会计、外币折算、套期保值会计、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企业合并、企业合并财务报表, 以及清算会计。

杨金观 (2008)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交易会计与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公开发行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分部报告与中期财务报告、租赁会计, 以及企业清算、破产与重整会计。

余国杰 (2008)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企业所得税、外币交易、外币报表折算、衍生工具、套期保值, 以及租赁。

尚洪涛等 (2008)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合伙企业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外币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套期保值会计、物价变动会计, 以及清算会计。

栾甫贵 (2008)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业务、租赁、所得税、企业年金基金、衍生金融工具、物价变动, 以及企业清算。

杨忠莲等 (2008)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会计、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合并财务报表概述、购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购并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企业集团内部交易 (存货购销、固定资产交易、无形资产受让、债券发行与投资) 、外币交易会计、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中期报告与分部报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以及套期保值会计。

张劲松等 (2008)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概述、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合伙企业会计、分支机构会计、外币业务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套期保值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企业重组会计, 以及破产清算会计。

宋夏云等 (2009)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绪论、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合并财务报表——股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股权取得日后、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业务会计、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债务重组会计, 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张文贤等 (2009)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概述、合并财务报表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损益的处理) 、合并财务报表 (所得税、现金流量表和分期收购)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特殊问题、所得税会计、跨国企业经营会计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 、租赁会计、公司清算和改组及重组、中期报告与分部报告、总分部会计与联合财务报表, 以及合伙企业会计。

陈信元 (2009) 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购并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并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内部的存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长期资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债券业务、股权结构变动和复杂控股关系、期中合并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及比例合并、合伙、分支机构会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分部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外币业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租赁、衍生金融工具、养老金会计, 以及债务重组、企业重组与破产清算。

上一篇:乐育小学创卫工作汇报下一篇: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接收点岗位职责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