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好交巡警中队长之我见

2024-04-16

1当好交巡警中队长之我见(共4篇)

篇1:1当好交巡警中队长之我见

当好交巡警中队长之我见

交巡中队中队长处于交通管理第一线,对交巡大队来讲是一名中层干部,对基层民警来说又是领导,其实就是名副其实的兵头将尾。一个单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强不强,交通管理工作好不好关键就是看这个单位的中层领导是否合格,素质是否过硬。本人结合交巡工作实际,认为当好一名称职的基层中队长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掌握实情,带好队伍。

1、吃透上情。中队长在大队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之下,对大队领导直接负责,因此,中队长必须吃透上情,只有吃透了上级的精神,才能把上级的指示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大队保持一致还体现在自觉地维护大队领导的威信方面。对大队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作出的指示,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并在完成后及时汇报,听取领导意见。

2、把握下情。要带好队伍,必须把握下情,把握民警的思想脉搏,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他们关心什么,然后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还要抓落实。“正人先正己,治下先治上”。中队长处于中队核心地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只有以“率先、带头、实干”的姿态,以“律己、正身、廉洁”的风范和以“讲真、尚朴、求实”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在“从严治警”方面要走在民警的前面,凡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更不能对民警对基层要求严,而自己却为所欲为。只有率先垂范,整个队伍才有战斗力,才能拉得出,打得响。

二、务实创新,勇创佳绩。

1、理清思路,统筹安排。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如果理不清思路,眉毛胡子一把抓,即使你废寝忘食,把身体累垮,也不一定能把工作干到位。因而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干工作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还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标准要高,要求要严,要敢于争先进,创一流。思路是否清晰,主要看以下四方面:

1、对于全年的工作要有个整体计划,全年要完成哪些工作,怎样去做,都要胸有成竹;

2、每年每月每周都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3、对工作要有预见能力,要有一定的提前量,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不能等到工作如潮水般涌来才手忙脚乱去干;

4、中层领导要有个笔记本,平时领导安排的工作,自己的工作设想,需要急办的事宜等等都要随时记下来,随时查看工作进展情况。

2、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少说多干,身体力行,坚持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有摸实情,说实话,谋实事,才能赢在务实。对上级部署的工作,雷厉风行,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不截留,不梗阻,不搁浅。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工作精神,充分施展工作中的平台,要做到常事速办,急事急办,抓好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促使大家抢

时间、出效率,不断提高执行力。日常工作中,做到特事特办,实事实办,急事急办,难事要办,常事速办,好事多办。认真落实每一个民警的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各项工作指标。在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以身作则,事事带好头,处处做榜样,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逐步提升交警的执勤执法形象。

3、争先创优,永不满足。热爱事业,追求执著。瞄准工作目标永创一流水平,带领全中队民警强化管理,服务到位,量上突破,质上提高,工作经得起随时检查,经得起竞争角逐。取得成绩时能保持清醒头脑,虚心好学,取长补短,再接再励,继续攀登。只有这样工作才会出成绩,才能求突破。所以,我们公安交巡民警,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维护着社会和交通安全工作的稳定,就是要在工作中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各项工作,圆满的去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确保一方平安,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注重素质,提高效能。

1、注重学习,提高素质。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习已经不再是生命中某一阶段的事情,而是一种终身化、社会化、制度化的行为。古人云:学无止境,学海无涯。一个有威信的中层领导,首先要具备的是知识面宽,工作能力强。要切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的把学习贯穿于日常工作、生活全过程,主动学法律、学交通管理业务、学科技知识。知识越丰富,视野就越开阔,因此,作为中层领导要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熟悉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精通业务,胜任交警各项业务工作,并能为民警进行业务知识辅导和具体执勤指导。同时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相应的文化水平,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调查研究,组织攻关,寻找对策。因此,作为一名中层领导,与一般民警相比,知识面要更广,理解的要更深,凡事精益求精,点子要多,措施要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和指导工作。

2、知人善任,挖掘潜能。要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就必须充分调动全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着力提高整体工作执行力。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在工作上首先要了解所带领的一班人,了解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知人善用。能把最得力最优秀的民警放在最适当的地方,使他们的工作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并根据其他人的特点,安排适当的工作,使其发挥出最佳的效能。

3、精诚团结,密切协作。常言道:“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团结出干部”。作为交通管理基层干部,在处理好与领导与部属的关系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与被管理对象的关系。这就要求中层领导要有一定的外交能力,搞好对外宣传,经常请示汇报,主动配合,积极疏通,协调上下,融洽左右,所有的同志都要做到拾遗补缺、相互补台,使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篇2:1当好交巡警中队长之我见

沧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桂正华

怎样当好总队长?一直是总队长学习交流的中心话题。每次交流都因认识不同、县情不同而见解不同。总结近两年的总队长履职经验,我认为关键是提高认识,回答好“三个问题”;根本是加强学习,提高素养,提升领导能力;方法是统筹协调,把新农建设融入全县中心工作;重点是完善制度,带好队伍;核心是促进农民致富,农村美化,农业发展。简言之,就是要当好班长,带好队伍,服务好“三农”。现简要谈谈自己对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新农村建设总队长的几点感触。

一、提高认识,回答好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派驻新农村指导员?新农村指导员走后留什么?新农村指导员期满后收获什么?没有回答好以上三个问题,就不了解派驻新农村指导员的目的、任务,就找不准角色定位,就不知道从何入手,也没有做好工作的愿望和动力,更没有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只有回答好以上四个问题,才能增强服务农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意识,才能真正做到身到、心到、思到。个别指导员不身居基层农村,而口口声声心系农民,他如何知农民所思所想所急,而个别指导员心系农民,体恤农民,却没有用心谋划,有情感,没思想,时间一长,淡而化之,问题、困难不了了之,最后一事无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归根到底,没真正回答好以上四个问题,致使认识不到位,方向不明确,角色没找准,情况不熟悉,效果不明显。

二、统筹协调,积极做好“三融入”。即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要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要做到围绕中心,服从大局,服务“三农”。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融入当地干部群众之中,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工作要融入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每一项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思想,明晰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汇集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群策群力解难事,一心一意办好事。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指导员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在工作上同安排、同部署,在生活上同吃同住,加强交流,全面调动指导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有事干,想干事,干大事,干成事。

三、提升能力,要集中精力抓“三学”。即学理论,学政策,学经验。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农村是一个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大舞台,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把驻村工作当作丰富阅历、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良好机会,珍惜机遇,调整好工作状态、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农村工作环境和要求。要加强理论学习,把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同时,虚心向身边领导、同事学习,向基层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掌握农村工作的方法技巧,学会解决问题、协调关系和狠抓落实的工作方式,并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在基层工作中增进对农民群众的感情。要着

眼于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转化为指导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本领和能力,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和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在强化自身武装的同时,带动党员干部加强学习,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在学习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四、带好队伍,要努力做到“三到位”。即制度完善到位,情感关怀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要重视指导员队伍建设,注重制度管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调动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先进性。要建立并完善指导员队伍的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在制定管理制度、明确指导员职责的基础上,积极为指导员履职尽责搭建平台。要不断完善指导员职责和日常管理制度、工作汇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日常考核和检查督查制度、学习培训与经验交流制度、《驻村日记》和信息上报制度。同时要明确指导员的职责、义务,与指导员签订安全责任状,规范工作,提高效率,有力地保障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要关心指导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要经常下乡与指导员深入交流,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和生活困难,并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帮助指导员解决后顾之忧。逢年过节要尽力组织有关部门带上慰问品深入乡镇召开座谈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看望驻村指导员,鼓励指导员安心农村,尽心谋划,尽力服务,全面增强指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突出重点,围绕“三保”开展工作。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保增长,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所驻村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要引导农民抓好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多方挖掘潜力,多渠道增加收入;创新发展机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要保民生,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切实为农民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指导员要结合各地实际,突出重点,积极协调,争取支持,力争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农村公共交通和其他民生设施建设方面有所建树,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要保稳定,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一定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要大力配合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抓好当地农村稳定隐患的排查工作,密切关注上访动态和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山林纠纷、计划生育等问题,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及早制定处置预案,协助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工作,参与研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办法措施,努力把矛盾和问题

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做好下情上达的工作,畅通舆情信息渠道,对可能引发或者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情况信息,要迅速、如实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同时及时上报同级基层办。

篇3:当好一名音乐教师之我见

一、当好一名音乐教师, 必须有出色的交往能力

音乐教学工作、特别是音乐艺术活动的开展需要和学校领导阶层达成共识, 需要和班主任的工作协调, 需要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支持……这所有的一切, 都需要你认真、耐心地与大家交流。在这里, 我重点谈谈和学生交流的重要性。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 一般是群体活动, 如合唱、合奏、重唱、重奏等, 这些都需要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 配合必须以交往为前提, 以合作为过程。就合奏而言, 讲究声部的配合、力度的均衡;学生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读懂指挥的意图。如果学生出现不理想的配合时, 简单地一味责怪学生, 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这时就需要教师出色的交流能力了。通过师生的交流, 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和集体的关系、领悟到共同的追求和理想、学会理解和支持、学会控制和谦让、学会尊重与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方式。没有合作, 音乐就不能产生和存在。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本身的合作特征, 有意识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成为“朋友式”时, 音乐课就会变得温馨愉快;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导演式”时, 音乐课就会变得趣味或更精彩;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师生互换式”时, 音乐课就会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

二、当好一名音乐教师,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

为了更好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教育价值观, 贯彻新的教育理念, 向新课程意义的教师角色转换势在必行。

1.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动构建学习意义的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 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比如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唱出心中的歌》, 传统的教学, 老师只要把几首歌教会了就算不错了, 对学生而言意义很小。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师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当导演, 学生当演员, 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 各选择喜爱唱的歌曲学习, 最后进行班级演唱比赛。这样做肯定课堂会有点闹, 但这样做却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我学习的环境, 不仅仅歌曲学会了,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以活动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能力。

2.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这一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师角色的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的身份, 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是组织者, 我们音乐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我们的学生, 挖掘音乐艺术各个领域有才华的学生, 运用他们的才华带活我们的课堂;教师是促进者, 我们音乐教师要促进学校成立各种各样的活动小组, 以点带面, 促进学生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教师是指导者, 我们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启迪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的音乐艺术之路指明方向。只有这样, 你在教学中才不会感到孤单、无助, 因为你的身后有强大的学生阵容支持你。

三、当好一名音乐教师, 要把握好音乐教学的方向

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有它自身的特点。音乐教学首先是人的教育, 苏霍母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思想, 不仅揭示了音乐教学的本质, 同时也间接阐明了音乐教学与其他形式教育的关系。我们的音乐教学就要把美育作为目标, 体现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应该是一种自觉审美的过程, 应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淡化那些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 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 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要做到:从感性入手, 以情动人,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其次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 是关于声音的艺术。音乐教学的最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 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糟糕的音响使人生厌、烦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保证所听到的音乐质量, 力避不良的音响产生。

四、当好一名音乐教师, 要善于积极评价你的学生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话:“音乐课程评价对于学生来说, 应该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 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 建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段话指明了我们评价学生的方向, 引领我们要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我们评价学生要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有了这个思路, 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要学生在期末考查时唱唱歌、做做音乐试题了。我把学生的一个学期的评价分为了三大块:

1. 教师评价

第一, 学生每次在课堂出色回答问题或在课堂上的一次生动的表演, 都及时予以肯定, 并且获得学分:两分。实施这一评价,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公平的原则, 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都有平等获得学分的机会;第二, 各类艺术活动如学校艺术节、县级三独比赛、市级三独比赛、省级三独比赛等, 学生参与后, 根据比赛的情况给予合适的学分奖励;第三, 学生只要上交一份乐曲的听后感或对某个歌曲的感言等音乐方面的论述, 都给予三分的学分奖励, 并且对好的论述, 在全校学生中推介, 让学生们共享他们的成就和喜悦。

2. 学生互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具有客观性、准确性, 也体现了音乐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原则, 操作起来也简单方便。第一, 相互检查音乐笔记本, 根据笔记本内容的丰富程度, 来评价学生的艺术态度和艺术情感, 并且给予合适的学分奖励;第二, 对于器乐学生考级、舞蹈学生考级有进步的学生都给予学分奖励, 学声乐的学生可以现场在学生中演唱, 根据演唱水平给予合适的分数, 当然这一点需要安排有声乐特长、在学生中有一定威望的学生做评委。

3. 期末班级音乐会评价

篇4:当好业务副校长之我见

一、承上启下,做教学教研工作的协调者

业务副校长是受校长委托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人,副校长处在校长与教职工之间,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校长更大力度的支持,在执行校长办学思想与创新业务管理方式上寻找最佳结合点,做到服从不盲从、建功不居功,不在“传声筒”或“二传手”的角色中碌碌无为;另一方面要多用自己的学识、能力、品行等赢得认可、理解和支持,进而实现配角与主角两种角色之间的和谐。

二、以身作则,做教学教研工作的先行者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业务副校长,必须要在带头执教公开课、带头指导青年教师、带头联系学科教研组、带头参与网络教研、带头学习新兴教育技术、带头顺应新的教育形势、带头撰写论文、带头主持课题、带头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等方面,努力做到先人一步,以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的实际行动给广大教师当好龙头、树好榜样,带动广大教师走上钻研教学、潜心育人、追求成长的幸福为师路。

三、锤炼本领,做教学教研工作的引领者

从某种角度说,学术权威的力量要超越行政权力的力量。作为业务副校长,必须要牢固确立争做专家型业务副校长的目标取向,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时常反思学校及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扎扎实实做好备、讲、改、辅、研、考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扎根于教育教学这方沃土,努力成为学科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做一名优秀的引领者。

四、创设条件,做教学教研工作的主推者

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必然依赖于良好的环境支撑。作为业务副校长,应该积极搭建业务平台,包括组织专题讲座、业务沙龙、外出考察、技能竞赛、论文评比等活动;加强方法指导,包括课题研究指导、论文写作指导、课堂观察指导、教学反思指导等;提供物质保障,保障必要的教科研经费、配套设备及相应的时间安排;积极培育典型,给予表现优异者更广泛的关注,梯级培养更多的名教师和带头人,以点带面打造优秀的教师群体。

我们常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为业务副校长,准确定位、摆正角色是“本”,独立负责、真抓实干是“道”。结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教育形势,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业务副校长工作中至少要牵头抓好五项重点:

一是夯实教学常规管理。按照“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认真组织考试、认真开展课外实践、认真参加校本研修”“七认真”的总要求,综合运用推门听课、同课异构、校本视导、跟踪观察等手段,通过学生测评、同事互评、领导点评、组织考评等途径,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流程化管理的反馈信息、纠正不足、培育优势等方面的功效,必须做到敢抓敢管,坚决反对“和事佬”作风,坚决杜绝“和稀泥”的做法。

二是重视语文主题学习。在外语分值大幅减少甚至退出统考、降为等级科目的同时,母语学科语文分值增大成为当前及今后高考、中考改革的趋势之一,语文主题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贯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指导思想,通过高效课堂打造、中心备课组建设、教师读书班举办、规划或教研课题研究推进、校本阅读课程开发、师生阅读成果交流与展评、“书香校园、班级、家庭”评比等措施,探索“1+X授课”和“1+1单元授课”等模式实践。大力推动语文主题学习走向纵深,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三是提升校本研修质量。进一步健全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各学科教师三级教研管理网络,以公开课、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三课”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变革“时间+汗水”的传统课堂,积极构建“智慧+艺术”的现代教学。抓实校本研修中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引领、创新六个环节,做到组织保障、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网络分享五个统一,促进“学、教、研、训”的一体化,努力实现校本研修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片区教研中心、学科中心组、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研修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班为主要依托,继续搭建教研组长说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青年教师学养测试、“人人一节好课”、教学成果展示等平台。广泛开展网络集体备课、薄弱课程共建、课题联动研究、校际会课、专家会诊、高校进修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学科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积极锻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专业教师队伍。

五是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要做到“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完善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教科室具体抓、教导处和备课组配合抓的领导与指导体系,落实学校干部每人至少联系1个备课组,每个学科中心组(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成员至少指导3名青年教师,形成一级抓一级、一人带一片的工作格局;统筹规划到位,在学校、学科、教师三个层面制定中长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将活动设计、学习安排、课题推进、论文撰写、经费投入等内容与标准分解到人、细化到月,做到有的放矢、有序推进;制度配套到位,出台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校本教研实施要求、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科研成果奖励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学教研工作的内容、流程与要求,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作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副”校长如果能准确定位四种角色,统筹抓好五项工作,发扬埋头苦干、抬头巧干的作风,照样可以大有作为,开拓出属于自己、利于事业的广阔天空。

上一篇:o字母开头的单词下一篇:种蝴蝶4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