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纪念白求恩

2024-04-28

读纪念白求恩(精选14篇)

篇1:读纪念白求恩

读纪念白求恩有感

毛泽东同志于1939年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时至今日读起来依然有一番现实意义。毛主席在文章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感谢白求恩给了我们一个受感动的机会,一个纯粹因为他的精神和行动而感动的机会,我们要永远感激他,将这份感激化入到每个国人的心中和血里;我们也要永远的纪念他,他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精神财富不是可以具体来衡量的。

但是我们取得胜利后,白求恩精神虽然已经人所共知,却越来越少的人去学习白求恩精神,去实践白求恩精神,我们在纸醉金迷中遗失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些伟大的财富,我们在高速发展中迷失了我们曾经向往胜利的灵魂。又想起鲁迅先生的小说中描写的人物:祥林嫂、孔乙己、日俄战争中的中国人被砍头的情景,想到中国的近代史、抗日战争、想到文化大革命,又对比现在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还有经常见诸报端的白日马路抢劫、公交车上小偷横行、公共环境卫生无人爱护等等,觉得我们除了物质的改善,我们还需要

在精神上富有!可是我们现在并不算富有!

当扶起老人的青年被社会深深的上了一课,当路边奄奄一息的小悦悦被社会无情的抛弃。不要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了,损人利已甚至损人不利己屡见不鲜,在无数的前车之鉴中,谁也不会将自己的前途毁在一件所谓的好事上,当人心逐渐变得冷漠,没有信仰的国人靠什么来维系温暖的存在,在人欲中进行道德的自我灭绝。

习近平同志在最近的讲话中提到:现在有的人入党、当干部,不是因为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是要矢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而是认为入党、当干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把入党、当干部作为个人或家庭、亲属获取利益的政治资本。此言此语,振聋发聩!

当今社会很多党员经不住考验,抵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错位,淡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成了时代的落伍者。就像臧克家说的那样:“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仍然活着。”

在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面前,我们显得无比的渺小。在白求恩同志的遗书中他这样说道:“请不要为我的死而感到悲伤,因为我正是为了结束此前那些无聊的日子才来到中国的。人生确实很好,很值得活上一回,但是也值得为了某一目标去死一回。”孟子在几千年就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一个外国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精神,而我们做为孔孟之道的继

承者我们难道不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吗?

永远纪念白求恩,它曾激励一代人无私无畏地投身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现在,白求恩的精神仍是鼓舞我们敬业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现在已经不需要我们去舍生取义,我们需要的仅仅多给别人一个温暖的微笑,少一些目无表情的冷漠。多给别人一双援助之手,少一些无情的擦肩而过。多给别人一些鼓励和加油,少一些自以为是的冷嘲热讽。让我们更多的人除了被感动,也来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周围的人。就像《纪念白求恩》说的那样: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12年4月20日

篇2:读纪念白求恩

读《纪念白求恩》有感

白求恩大夫对医术精益求精,救治了许多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八路军战士,让他们能重返战场为我们的革命事业继续奋斗。他爱好写小说、散文还有摄影,而且把这些作品向全世界做宣传,让他们都能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是怎样在顽强的抗战,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是怎样的高尚。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缺乏责任心,但白求恩大夫却是一位极端负责的同志,一个外国人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向他学习,如果我们共产党员连一个外国人都赶不上那我们这个党员当的恐怕就不会那么心安理得了。

篇3:读纪念白求恩

本刊讯2016年6月13日,北京市“东四—朝阳门—建国门”学区“读红色经典铸理想信念”—纪念建党95周年诵读活动在北京史家小学高年级部礼堂举行。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铁峰、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冯洪荣、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玉玲、东城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付葵、东城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刘藻、东城区教育纪工委书记刘宏明、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东城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段勇、东城区教委副处级调研员王守仙出席活动。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理论科,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东城区教委的领导以及东朝建学区内的16个单位的党员教师400余人参加活动。

整个诵读活动分为三个篇章: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经典的深度·革命的力度;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经典的温度·建设的热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经典的亮度·改革的向度。16个单位的党员教师用朗诵、合唱、舞蹈等形式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此次活动的开展正值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同时积极响应根据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委相关工作要求和《东城区教育系统第二届书香文化节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旨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篇4:三问《纪念白求恩》

问一问:是什么?

“是什么”是关于事物本质的问题。《纪念白求恩》,我们需要纪念的是什么?白求恩同志的感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梳理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要通读全文,边阅读边标注值得注意的信息,理一理文章的层次,最后再进行总结概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问一问:为什么?

“为什么”是对事物原因的探讨。我们认识事物,不但要知道它是什么,还必须了解它之所以 “是它”“是这样”,或者 “要这样”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是为了探明毛泽东同志撰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就一篇文章而言,写作意图是它的出发点,抓住了写作意图,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进而可以把握文章整体。写作意图是阅读理解的钥匙和最佳切入点,因此,揣摩写作意图应是本文阅读训练的重点之一。

问一问:怎么样?

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了作者写作的意图,再探究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观点,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为领袖,毛泽东同志善于说理。他深知,任何空洞的说教都会让人头晕目眩,而有理有据的论述往往容易令人信服。所以,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结合白求恩在中国的主要事迹以及自己与白求恩交往的主要经历,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充分阐述了白求恩精神的实质,以及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具体内容,句句掷地有声。

同时,作者看到党内的不良倾向,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反复申述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品质,对党内的不良作风进行了批评,号召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向白求恩学习,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篇5: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鲁迅的文章果然耐人寻味,读了几篇竟鲜有真正能懂得其意的文章,而这篇也只是略懂而已,所以见解难免有些幼稚与浅显。

文章是从鲁迅独自徘徊在为遇害的刘和珍君与杨德群开追悼会写起的,然后自然而然的回忆起刘和珍毅然

订了全年《莽原》的事。文章开头的几段,便让我感受到一种灰暗的色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重的悲伤与苦痛,还有一种失望。四十多青年的鲜血,文人的阴险论调无一不让鲁迅感受到一种“非人间”的苦痛,所以他才会想“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多么无奈啊,我甚至能听的到他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所发出的叹息声。

刘和珍是他的学生,她的那些壮举着实让鲁迅感到应该“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鲁迅第一次见到她的名字是在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时。

第二次则是在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这次才把姓名与实体联合起来。这两次的情景可以窥见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而在见到她本人后,这名女生却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没有桀骜,而是人如其名,温和可亲,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也许这抹微笑是当时黑暗世界中的一缕阳光,是黎明前的一丝曙光。这种反差更加突出以后刘和珍之死的悲剧性效果与鲁迅所处的那个社会的悲哀。

当刘和珍被冠以暴徒的罪名被残忍射死后,鲁迅愤怒了,悲哀了,甚至有些绝望了,他感慨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那时的中华民族是后者。读到这,我仿佛感受到当时社会浓黑的未来,血色的悲哀。当好不容易有希望时,又被扼杀,这样“沉默”的民族怎能“爆发”?勇士们淋漓的鲜血,惨淡的境况,抹去不了社会的污浊,有人反抗,自然有人镇压。然而更悲哀的是,在那些卫队把枪对准那三个勇敢的女学生后,两条生命的消逝却仍然唤醒不了人们麻木的神经,而仅仅提供了人们饭后的谈资。

正如鲁迅所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使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是的,中国前行的历史,不正是浸透无数战士献血吗?从血红到绯红,再由绯红到微红,“纵使时间的流逝”,“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中国女子从来都是勇毅的,古有妇好为夫率兵,今有刘和珍、刘胡兰这样的女壮士,巾帼英雄们“干练坚决,百折不挠的气概展现无遗,这时少数女子的觉醒是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觉醒?

刘和珍中枪倒地时的震撼与悲壮我仿佛看得见,那片绯红中的美丽微笑我也看得见,看得见。

篇6: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1956年11月12日,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做出了崇高的、科学的评价。继承者对先行者的评价,为我们正确的理解历史,继承前人开创的伟业,并把它推向前进,提供了思想与行动的指南。

文中的许多话让我思考很深。“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完成的民主革命,而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文中这句话让我深有感受。也许正是孙中山未完成的心愿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完成祖国统一,过上幸福生活的机会。正是有了孙中山生前的不断努力,才有了之后毛泽东带领中国走进社会主义道路。孙中山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的纲领、政策,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团结起来,不断追求的精神。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在中国内外都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组织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无私的,为了中国的民族、民主、民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领导下,同盟会和国民党举行了十多次起义,非推翻清政权不可!国民党和共产党坐到了一起,他开创了国共双方合作的滥觞。孙中山为革命事业和国共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我也体会到了毛泽东对孙中山的尊敬与赞美。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高度评价,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如此,而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毛泽东第一个充分的、高度的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这份政治思想遗产的宝贵价值。要知道,由于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背叛了三大政策,对共产党和革命人士实行了屠杀,一部分共产党人存有“不喜欢孙中山”的思想情绪。但毛泽东没有被党内的这种不正确思想和情绪所左右。可见毛泽东对孙中山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肯定。

早在1938年孙中山逝世13周年时,毛泽东就提出“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民主义纲领与统一战线政策是孙中山对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40年艰苦曲折的奋斗中,孙中山总是愈挫愈勇,不屈不挠。当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中山总是坚定地。

篇7:读 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大会有感

——传承爱国精神

姓名:周美霞 班级:贸易经济1001班

学号:100150036 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2011年10月9日上午,诺大的人民大会堂里,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汇聚一起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长达几千字的讲话,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回忆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并将革命精神贯穿于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胡主席提醒国人要铭记历史,要以史为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强国,让中华民族更好的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管是辛亥革命本身,还是胡锦涛主席的深切缅怀,我体会到了二者传达了同一种思想精髓——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西方列强毅然决然会纷纷踏入中国领土侵略,蹂躏中国人民,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甲午战争中国面临空前民族危机,继而八国联军侵华,中国的领土从此被瓜分得体无完肤,国家主权也不在完整。而此时的封建势力苟延残喘,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孽余为挽救日益衰落的山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不顾人民死活,公然地与西方列强勾结在一起。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切感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就在这样一个事关民族兴亡的关键时刻,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勇敢的站了出来,站在时代的前“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

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前列,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辛亥革命留下下了太多感人的爱国事迹。尤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最为催人泪下。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孙中山先生以及革命烈士黄兴在广州发起了起义,得到了众多爱国人士的响应,革命轰轰烈烈展开。战火连绵,硝烟四起,革命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的前进。黄花岗上,革命战士浴血奋战,面对着敌人的枪淋雨弹,和敌人的围追堵截,战士们没有一丝畏惧,身负重伤任然坚持奋战。战争持续不断,黄花岗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多少年轻生命葬送在战火之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何其悲壮!他们之中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家有老少,有的家庭条件优越„然而为了同一个梦想,他们离开家人,参与革命,及时到最后命丧黄泉仍无半句怨言,们死得其所,他们为国捐躯的壮举以及他们的爱国精神将永垂不朽!林觉民的与妻书一书是多少人读后潸然泪下,使多少人为之崇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为后世绝唱!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出卖国家利益为一己之私,当西方列强如在中国四川修筑铁路时,慈禧太后猥琐答应,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则发起了为其几个月的保路运动!孙中山先生对此愤然不已,认为这是有损损于国人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的,怀着伟大的爱国精神,他毅然辗转到欧洲,同英法列强斡旋,当西方列强一口拒绝不向请政府借款时,孙中山先生不甘示弱地当场赤裸裸地大骂西方列强就像强盗一样瓜分中国领土,蹂躏中国百姓!这需要一颗多么强大的心脏,这是因为他有一片忠诚的爱国之心!

正是这无数颗熊熊的爱国之心,才使得革命能够走得这么远这么深!辛亥革命得到了全国范围内 得到了无数爱国志士的积极响应,更有众多海外华侨的支持!即使在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是却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国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古人对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可见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只在一个时期才具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深感自己所在国家前途没落,不忍看到百姓的悲惨遭遇纵身投入汨罗江!虽然我不敢说他的这种举动是否明智,但他却彰显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成为千古绝唱!更有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精忠报国,其所将领的岳家军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只可惜在那样一个昏庸时代,爱国之心却被诬陷为叛国之心,岳将军含冤而逝!苏武牧羊只为坚守汉皇大帝!古代的人尚且有如此之爱国之心,更何况是文明的现代人呢?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有不同的内涵!辛亥革命之后,接受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寻救国救民之路!抗战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是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和雷锋精神!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是“铁人精神”,是抗洪救灾精神,是航天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中华民族因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中华文化因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才得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力量源泉。在当代,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爱国主义表现在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当然在以和平为主题的年代,我们不要冲动,我们需要更明智的选择,因为爱国主义精神不同于民族主义,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当今时代,中国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国的地位大大提高!于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悄然诞生,中国面临的危险与挑战越来越多!中国领土争端问题接二连三发生,中日钓鱼岛事件引起国人对日本的再度痛恨,最近南海问题再度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中国人必须居安思危,保持高度的警惕!

篇8:《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一、通读全文, 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文本中记叙和议论的文字。

二、借助工具书和注释, 理解字词。

二、网络阅读, 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

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师:同学们,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 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你们知道, 中国女子冰壶队的教练是谁吗?

生:加拿大人丹尼尔·拉斐尔。

师:对, 丹尼尔在冰壶队里有一个外号, 听说过吗?

(生摇头)

(师板书:白求恩)

师:和保尔一样, “白求恩”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 一种象征。1942年, 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他为白求恩写作的悼词《纪念白求恩》, 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在前置性学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先读第1节。请一位同学读叙述文字, 其他同学读议论部分。

师:跳过第2节, 读第3节。男生读记叙部分, 女生读议论部分。

师:我读第4节叙述文字, 你们读议论文字。

师:大家看看, 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记叙是议论的前提、基础, 议论是记叙的深化。

生:议论在记叙的基础上阐明精神。

师: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因而在写法上:叙议结合, 夹叙夹议 (板书) 。请同学们再研究一下, 议论文中的叙述和记叙文里的叙述比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生议论, 并回答)

生:议论文中的叙述是简洁的概述, 不像记叙文中的那样细致、形象、生动, 注重描摹。

师:说得好。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节的内容。同时注意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首先自己概括, 然后小组交流。

(生概括、交流)

生:第1节, 概括白求恩来华经历, 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生:第2节, 对比论证, 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生:第3节, 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生:第4节, 回顾“我”和白求恩的交往, 赞扬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师 (板书四种精神, 提问) :四种精神中, 有一种精神是白求恩精神的出发点和核心, 你们认为是哪种精神呢?

生:共产主义精神。

师:请说说理由。

生:有了共产主义精神, 才会有国际主义精神, 才会对技术精益求精, 才不会自私自利。

生:我觉得应该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因为一个人只有不自私自利, 才会敬业, 才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成为一个国际主义战士, 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师:说得好, 毫无自私自利精神是白求恩精神的精髓, 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他三点则是文章的分论点。

师:毛泽东主席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论证其观点的呢?

生:正反对比论证。

生:摆事实, 讲道理。

师:请大家精读第2小节, 结合文章, 具体说说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读第二节的时候, 请注意遣词造句与叙述角度的变化。先自读, 再小组交流。

(板书: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对比论证字词句角度)

(生阅读圈点, 写批注)

师:开始交流。

生:我觉得两个“极端”用得好, 表现了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 它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具体化, 读的时候要用重音来强调。

师:请你范读一下。

生读:“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师:读得真好!

生:还有“一点”“生怕”, 突出了这些人的自私自利程度很严重。

生:这里运用了一些成语: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这几个成语都带有明显的贬义, 凝练而富于表现力。

生:这里的“推”和“挑”很有意思, “挑”既可以理解为挑选, 也可解释为担承, 动作上的对比将这种人对待工作不负责任的嘴脸活画了出来。

生:我觉得“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 加强了肯定意味, 突出了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生:将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和做法与“不少的人”对比, 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高尚, “不少的人”的问题很严重, 对比鲜明。

师:读一读, 比一比。我读白求恩的, 你们读“不少的人”的。

师:“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精神, 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生:“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拈轻怕重,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 先替自己打算, 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 喜欢自吹, 生怕人家不知道。”

师:“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精神, 表现在他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生:“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 而是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生:在叙述“不少的人”的时候, 作者将他们对人对己的态度也作了对比, 说明他们不是真正的、“纯粹”的共产党员。

师:叙述的角度呢?

生:第一层是正面叙述, 第三层是侧面叙述, 两者结合, 相得益彰。

师:请看第4小节叙述部分。对于白求恩的逝世, 毛泽东除了悲痛还有什么情感?

生:还有遗憾、惋惜、愧疚等情感。

师: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些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吗?

(生读)

师:情绪把握准确到位。在表达方式上, 这里主要是记叙, 所以我们得用叙述的口吻来读, 这样效果会更好。

(师范读)

师:请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段文字从哪些角度阐明了要学习白求恩具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意义?

(生说, 师板书: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

师:大有益于人民是白求恩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以及不断努力的方向。

师:请大家熟读背诵这一节。

(生读、背第4节)

篇9:读纪念白求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用整齐的语句,用壮丽的诗篇,记述了长征中的那一桩桩感人的事迹,一段段难忘的岁月。

在刚刚过去的“庆祝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要学习长征精神……”是啊,生活处处有长征:学习的长征,工作的长征,生命的长征。在种种困难面前,我们要像红军一样,不能屈服。困难就像弹簧,你越软弱,困难就越强大。想想诗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们要像革命老前辈一样,鄙视困难,那么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有一次,我在外公家吃饭,看到吃的是窝窝头,喝的是地瓜糊涂,我问为什么,外公说这叫“忆苦思甜”,为庆祝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准备的。我说:“这也太苦了吧!”外公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长征的时候,人家都吃皮带,啃草根!”我心中一惊。

长征,一个锻炼人的旅途;长征,一个严厉的教官。它培养了多少坚强的战士,训练了多少伟大的“钢铁巨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次战斗中,一是利用红军的智慧,巧渡金沙江;一是经过残酷的战斗,飞夺泸定桥。这都体现了革命前辈有勇有谋,不畏困难。

篇10:读纪念白求恩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为陈寅恪在王国维投昆明湖自沉两年后,为其撰写的碑文。虽寥寥数语,但字字用义深刻精要,发人深省。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王国维之死,可以说是一个谜,当时对此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和罗振玉有关,有人以为是和清朝的灭亡有关。而独陈寅恪对其死的诠释最深刻最合理,“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为大多人所接受。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曾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迨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能对王国维死亡的原因看得如此深刻,一是缘于陈老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洞悉时代变化,对变化中的事物把握得透彻;二是因为陈老与王国维的深厚友谊,陈老深知其苦。故而陈老痛其忘,亦乐其亡。

陈老能正确评价王国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不是一概地肯定他,也不是一概地否定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王国维的可贵之处,“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而不是只着重其国学功底,此乃真知矣。陈王之情,堪比马恩之谊,甚甚于马恩之谊。

陈老高度赞扬王国维所具有的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其实正是他自己学术的灵魂,是他自己人格的灵魂。他与王国维,在那些烽火连战,政治混乱的年代,生活拮据困顿,依然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自由的意志,“脱心志与俗谛桎梏”一丝不苟地做学问。他们像寒冬高耸的松柏,虽形容枯槁,但直刺青天。他们坚持,甚至因为太多坚持而显得有些固执;他们叛逆,甚至因为太过叛逆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是他们所坚持的是学术的灵魂啊,那是学术还真真实实存在,流淌着鲜活血液的依据保证啊!那是高于生命的东西啊!你叫他们怎能不坚持呢!

反观一些文人,为政治而学术,无自己独到之见解,卑微地徘徊在政治门口,自己所做的学问只是暂时地服务于少数人,而无益于世。因为某领导说了一句话,便围绕这句话“旁征博引”地论证这句话的正确性。因为某领导对某事件得出自己的论断,便把其当做真理,然后从论断出发,究其依据,最终一无所获。与两位大师相比,此不亦悲乎!

每每念及陈老之死,总觉痛心疾首,同时竟深深庆幸王国维之自沉早死,免受许多难事折磨。《陈寅恪传》中曾写道:“综观先生一生,屯蹇之日多,安舒之日少。远客异国,有断炊之虞。漂泊西南,备颠大连之苦。外侮内忧,销魂铄骨。奇疾异遇,困顿(失明却无人陪伴)于天竺,英伦,纽约之际。虽晚年遭逢盛世,而失明之后,继以摈足,终则被迫害致死”,虽一生困顿交叠,但能保其独立之人格,实在难能可贵。

观今之时代,实乃一个可悲之时代,缺乏文化,缺乏大师,人文落寞,科学独霸,学风浮躁,社会风气中到处充斥着铜臭味,人们随波逐流,崇洋媚外,在种种诱惑冲击中丢失自我。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正是陈老身上这种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

篇11:读纪念白求恩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联系方式:

心中的白求恩

——读《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白求恩》有感

白求恩,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中国人实在是太过熟悉了,对于他的事迹,尤其是他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出一生的这种牺牲精神,更是让身为共产党员我记忆犹新。读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白求恩》,让我对于白求恩同志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医生。一九三六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一九三七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一九三八年初来中国,三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由于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享年49岁。作为一名加拿大人,他对西班牙,对中国做出如此无私而伟大的奉献实在是弥足珍贵的,因为他的奉献并不是出于爱国精神,而是他能够抛开国籍的限制,一心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懈努力着,这种动力实在是高尚的。

以前在学习关于白求恩的课文的时候,只是很敬佩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并没有去思考过他能够这样做所需要的信念。但是现在,我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再回顾白求恩同志的一生,真真又有了另一番感受,不仅仅是感动感激,更有一种新的觉悟:身为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毕生的使命,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为无产阶级奋斗终生的信念。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他:“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觉得,毛主席的这番评价实在是简洁而精准,白求恩同志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他甘愿在战火纷飞中枪林弹雨中拯救一个又一个不属于自己国家的人民,甘愿在恶劣的医疗条件下为救他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曾说:“我们来中国,不仅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们„„我决心和中国同志并肩战斗,直到抗战最后胜利。我们努力奋斗的共产主义,是不分民族也没有国界的。”能拥有这样宽广的心胸,心怀大志的同志如今却是寥寥可数,很多人现在都只想着自己的富裕发达,生活安逸,别人怎样都不关己事,实在可悲,这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反的人类道德的退化呀!作为共产党员,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担负起拯救社会道德的重任,让白求恩精神重新回到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财富。

篇12:读纪念白求恩

(2) 1946 年4 月, 哈励逊受联总之命赴北平筹备医药物资, 并结识了在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工作的中共领导人叶剑英、黄华等人。这年夏天, 他负责押送280 箱医药用品从北平启程, 奔赴邯郸解放区。 这一路尽管艰苦, 但还是在9 月9 日安全抵达了邯郸, 受到了当时晋察冀解放区的领导人邓小平、薄一波、杨秀峰等人的接见。

(3) 1946 年12 月4 日, 哈励逊再次受联总和中国福利基金会等单位的委托, 开始了第二次往解放区押送药品的行程, 这次押送40 吨医药器械和20 吨纺织品, 共有3 个车皮, 从上海运抵邯郸。 这一次路途却是异常艰难, 原因是国共内战在即, 哈励逊途经的地区包括南京、徐州, 多是国民党军队所控制的战区, 在各种阻挠、刁难之下, 本来只有3 天的行程, 一直拖延了14 天, 直到1 月19 日才抵达开封。 就是在这次押送途中, 哈励逊不幸身染重病, 1947 年1 月10 日病逝于山东张秋镇。

(4) 1947 年2 月15 日的《密勒氏报》全文刊登了哈励逊生前对这一押送历程的记载:“在南京郊区的货车站的侧线上, 莫名其妙地停留了四天”, “我们于10 日早晨3 时赶到徐州, 在离车站一英里的侧线上又等了四天”, “我们于凌晨1 点离开徐州, 开出后在第一个车站停下, 停在侧线上”, “被火车头抛弃了”。 整个路途上, 哈励逊除了不停地发电报、协调车站等工作之外, 还要照看所押送的物资不被沿途饥民、流民偷窃。隆冬时节中国北方野外的严寒以及路途延长后食品缺乏所带来的饥饿, 使哈励逊不幸身染重病。 哈励逊在笔记中写道:“偷窃日日夜夜都在发生。 我的一床毯子、鞋子、衬衣在睡觉时被偷了, 最后帆布网球鞋也被偷了。我们的脸和手都冻肿了, 裂了……有一只大脚趾已经变黑了, 几乎不能走路, 非常疼。”“这儿根本没有饮用水, 只能煮沟里的水喝。这里的水又臭又脏, 因为这条沟同时也是公共厕所……我没有食品配给, 全靠到各个车站上买食品, 但这个地方, 什么都没有。 ”

(5) 1947 年2 月7 日, 联总、解总和中国福利基金会共同在上海举行了哈励逊逝世纪念仪式, 宋庆龄出席纪念大会。解放区救济总会驻沪代表在会上宣布, 为了纪念哈励逊医生, 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邯郸国际和平医院更名为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这所医院几经辗转, 今天坐落在河北衡水, 是当地唯一的三甲医院。在河南开封, 有“夏里逊 (即哈励逊) 小学”。 1988 年, 邓小平为纪念哈励逊专门题词。 哈励逊半身雕像坐落在今天的上海妇幼保健站的院内。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黄华出席了河北、河南、上海三地与加拿大共同举办的纪念仪式。

(6) 迄今为止, 哈励逊医生的事迹一直被河北、河南和上海等地的人民传颂着。坐落在衡水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还保存着70 年前哈励逊费尽千辛万苦送来的折叠式手术台、盲肠镜等医疗器械。这在1946 年的中国, 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 它凝聚着哈励逊医生用生命的代价所践行的人道主义精神, 它超越了民族、政治、国别的界限。 正如联总驻中国负责人在纪念哈励逊医生的追悼会上所谈到的, “联总有机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以证明世界各国为人类的福利事业和建造一个和平世界, 能够共同有效地工作”。

(7) 2015 年博鳌论坛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这是基于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对各种挑战而提出的新的世界秩序观。 而联总医生哈励逊的事迹, 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在70 年前的最好实践。

(选自2015 年7 月14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改动)

鉴赏空间

哈励逊先生之所以被称为“第二个白求恩”, 除了他和白求恩都是加拿大人、 同为医生之外, 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与白求恩相似的壮举———来到中国, 完全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 参与联合国救济总署在中国进行的战后救助工作, 最终在往解放区押送药品的途中染病殉职。 “一个外国人, 毫无利己的动机,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 哈励逊和白求恩一样, 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国际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超越了民族、政治、国别的界限, 激励着当今的人们携起手来, 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的21 世纪。

读有所思

篇13:读纪念白求恩

199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政协在首都人民大会党隆重举行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

在该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回顾了毛泽东同志一生事迹,总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事业及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并且阐述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这个重要阶段,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广泛的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

大家知道,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江泽民说,1978年12月,我们党胜利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党和国家摆脱“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进行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是我们国家的英雄,虽然曾经犯过错,但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由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因此我们一直高举伟大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篇14:《纪念白求恩》教案

一、 预习

1. (1)掌握 个字的音、形、义:

个词的音、形、义并造句:

2、介绍作者、 出处

3、熟读课文,复述课文,划分层次,做课后习题,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5、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理解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重点: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定目标

(三)按自定目标自主学习

(四)合作讨论

1、分层及分论点: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表达方式有,主要表达方式:。

2中心论点、主题

3、论据

4、论证

5.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6.归纳写作特点

(1) 叙议结合、对比手法、正面介绍和侧面介绍结合

(2) 语言特点:简洁、生动、有力;成语运用及作用:

(3) 句式及作用:双重否定句、特殊句式。修辞及作用

(五)质疑

1,现实意义

2.学生当堂背诵最后一段。

3。五种基本表达方式是、、、、。我们已学过四种,今天我们初次重点学习议论和议论文。那么什么叫议论文?什么叫议论?议论文和记叙文有何区别呢?

4. 学生分叙、议部分朗读此段,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课时

(六)检测、自我设计习题

(七)训练总结

三、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

课外作业推荐学生阅读

板书设计

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共产主义(中心论点)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夹叙夹议)

参考习题

1.划分每段层次,归纳层意

2、划出各段叙、议句

3.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4、第一段(1)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3)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的`,文中为什么并列提出?

(4).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5、第二段 (1)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2)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

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6、第三个方面为什么写得少?

7、(l)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

(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如:

(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如:

8、请用成语表达下列几句话的含义。

(1)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2)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3)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4)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5)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9、《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心论点是()

A.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C.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D.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10、《纪念白求恩》文章题目中“纪念”二字揭示了文章的()

A写作目的与文章主旨B.文章内容与论述重点

上一篇:讲党课情况汇报下一篇:广钢45t转炉除尘系统运行状况分析及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