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正门的阅读答案

2024-04-09

走正门的阅读答案(共10篇)

篇1:走正门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货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丰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竞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5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原文有删改)

知识点1:理解作品内容、赏析作品手法

【抢分须知】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本大意和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形象、运用的手法,初步感知作品主旨。第二步,仔细阅读选项,对以内容理解为主的选项,要在原文中锁定答题区间,从细节上进行分析比照;对以手法鉴赏为主的选项,则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折比较。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海爷,迎接京官时的“闭眼”“低头”“垂手”“腰杆子挺直”及下文的“微微一笑”都将人物刻両得栩栩如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A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C项,“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

【答案】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D不得分。

知识点2:情节结构分析题

【抢分须知】

一般而言,高考多考查具体段落在小说中的作用。分析具体段落在小说中的作用时,要先看段落所处的位置,根据位置分析具体作用,还要从文本的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综合考虑。从结构方面看,段落的具体作用包括引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从内容方面看,主要看其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和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小说第③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具体内容可知,第③段的环境描写在小说整体结构方面作用显著。小说开头写贺家“门阔院深”,有“贺半街”之称,这里对其进行具体描绘,起到了照应上文的作用;再从贺家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来看,其中必有缘由,该缘由在后文做了揭示,因而这段描写对下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另外,从内容上看,小说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祠堂”相关的事件展开的,所以“祠堂”也是小说的一条线索。

【答案】(1)照应小说第①段中对贺家“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的概括描写;(2)为下文写贺家后人衣锦还乡做铺垫;(3)对整个故事的展开起到线索的作用。

知识点3:人物形象赏析题

【抢分须知】

概括归纳人物形象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第一,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其形象特点;第三,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第四,结合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以及小说中其他人物的侧面交代或评价等分析。

3.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一要看人物在作品中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二要看作者是如何对其外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刻画的。本文中的海爷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其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如海爷从一个小油贩子挣得“银子用斗量”的家产,买下贺府豪宅,表明其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讲述贺家母子的故事后听到小儿媳的回答,长叹一声,表明其居安思危,有长远打算。当看到贺家一对母子祭祖的表现后,决定不拆迁贺家祠堂并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表明他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答案】(1)有经济头脑,善于经昔£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6(2)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3)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由贺家的一对母子来祠堂祭祖的情景,察觉这对母子不同于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兑,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知识点4:文本意蕴探究题

【抢分须知】

高考文学类文本意蕴探究題,命题角度多样,答不唯一,考生答題时需要注意。有些题目的答案源于文本,需要考生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有些题目带有一定的思辨性,如对文中某些观点态度的探究,考生可以见仁见智,但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对于思辨性题目,考生解答时一般要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即“同意”或“不同意”,然后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论证。如果要求联系实际,一定要选择恰当的论据,命中试题要害,切不可漫无边际,泛泛而谈。

4.小说以“走正门”为题有什么好处?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作品的意蕴的能力。本文标题虽为“走正门”,但到文章的最后才出现,这恰恰是小说构思的巧妙之处。年轻母子不像贺家其他子孙一样因家境败落就自渐形秽,不愿见人,他们进贺家老宅“走正门”,而正是这样的行为使得孩子出人头地。据此分析,小说标题的妙处和启迪作用就不难得出了。

【答案】示例(1)①贺家年轻母子“走正门”进贺家祠堂祭祖,与贺家其他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②“走正门”的孩子到祠堂祭祖总是“大大方方”“端端正正”“抬头挺胸”“有礼有节”,最终高官得坐,衣锦还乡,从而彰显了小说主题。(2)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做人处事都应该坚持“走正门”,唯有如此才能立身处世。小说以此为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2:走正门的阅读答案

(1)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2)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3.第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4.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5分)5.文末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答案:

1.(4分)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雪地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答到2点给4分,意合即可)

2.(4分)(1)是指文中给作者带来温暖的人和事(或“感动作者的人和事”)(2分)(2)指作者被感动的心灵深处(2分)

3.(4分)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比(1分),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1分)中年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热情似火(2分,意合即可)4.(5分)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答到一条线索且说理充分给3分,两条都答到给5分)

5.(4分)作者赞美雪花(1分),就是赞美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3分)。

18.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4分)

19.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3分)

20.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

(2)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

21.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的理解。(4分)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22.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4分)(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2)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答案】

18.人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2分)更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2分)。19.自信;忍耐力;才华

20.(1)指人生中会经历到的挫折、坎坷、磨难。(2)走向心中世界的障碍、束缚、羁绊。

21.心中的世界绝不是虚幻飘渺的,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2分)并不断追求才能实现的目标(2分)。

篇3:父亲不走正门

能坐在这所中学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是路小城梦寐以求的事。早在他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次父亲带他到县城里走亲戚,他抓着父亲粗糙有力的大手在熙来攘往的人群里转来转去。当从一扇古香古色的大门旁走过时,路小城本能地停下了脚步,他疑惑地说:“爹,这是学校吗?”父亲回答:“当然是学校。”路小城又问:“里面那一座座白色大楼也是学校吗?”父亲肯定地点点头。路小城突然就哭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哭了,父亲使劲摇晃着儿子的手,问他怎么了,路小城说:“我以为城里的学校就像村南头那两间草房的样子呢,这样一比,我的学校还不如鸡窝呢。”父亲说:“那你要好好读书,然后考到这里面的大楼里学习,再考上大学,你就是城里人了。做城里人真好啊!”父亲感叹地说着,然后手搭凉棚扬起头,看着城市上空热辣辣的太阳……

这次经历,成了路小城发奋学习的动力。他的学习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逐渐成为老家村南头两间草房学校的佼佼者,又在老师的热切期待中,在同学们艳羡的注视下走进了曾令他激动得泪流满面的学校。

路小城握着水笔的右手突然在草稿纸上大幅度地一画,一条黑线几乎横贯了纸面。路小城揉着被拍疼的肩膀,头也没抬,他知道准是亚东来了。亚东是他的同桌,也是他的好哥们。亚东看着路小城在纸上写下密密匝匝的数字,恶作剧地哈哈大笑:“又钻牛角尖啦,再不去吃饭,黄花菜可都凉了!”路小城全神贯注地计算着,心不在焉地说:“我不饿。”但止不住还是吸了两下鼻子,似乎嗅到了什么,不由得又吸了两下,说:“怎么这么香?”亚东说:“什么呀?我看你是饿坏了吧!”路小城突然站起来,一把拽住亚东藏在身后的一只手,说:“拿过来!”亚东兴奋地说:“今天中午的包子特别香,虽然是豆腐馅的,但我从没吃过这么味美香浓的豆腐包子。这不,特意给你留了两个。”

路小城大口吃着包子,一股股鲜香狠狠地撩拨着他的食欲,转眼间两个包子就不见了踪影。路小城摸摸嘴,又咂咂嘴,接着摇了摇头,嘟哝道:“不可能,不可能啊。”亚东听得莫名其妙,梗着脖子问:“你说啥啊?今天怎么神经兮兮的。”路小城白他一眼,反驳道:“你才神经病……我是觉得这包子,不,是包子里的豆腐馅,好像在哪里吃过。”

学校的生活依然单调得像钟摆一样,但孩子们总能找到共同的话题,让生活在口舌间变得有滋有味

起来。这些天,亚东与路小城在食

堂里吃的菜,几乎顿顿有豆腐,不管是白菜炖豆腐、大肠炖豆腐,还是水煮豆腐什么的,亚东简直吃得着了迷似的。亚东说:“这么好吃的豆腐怎么不吃?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每个同学的碗里几乎都有白白嫩嫩的豆腐。”是的,茶余饭

后,哪个同学不咂巴着嘴对豆腐夸

奖一番呢。路小城当然也承认,与先前吃的豆腐相比,这豆腐新鲜、

白嫩、滑腻、出味……只是,总感觉有些似曾相识,但他就是想不起来。

有一天早晨,路小城提着暖瓶从水房出来,水房在学校的最后面,一道围墙连着一扇窄窄的小门。小门外面便是熙熙攘攘的大街,路小城突然看到一个身影从后门进来,仔细一看,路小城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推着自行车,车后驮着一个大圆竹筛的人竟是自己的父亲!路小城噌噌噌跑到父亲身旁,父亲却尴尬地笑笑,表情复杂,像要躲避什么。路小城好奇地问:“爹,怎么是你?你怎么不走大门?噢,我知道了,爹,你是来送豆腐的。”父亲显然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儿子,嘴里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讪讪地笑着点头。路小城和父亲说话的时候又围过来好几个同学,同学们看着兴奋得满脸通红的路小城说:“这是大伯啊,大伯来看你,还带一大筛子东西啊。”路小城骄傲地说:“对,这就是我爹。我爹是给学校送豆腐的!”

“哇,那么好吃的豆腐就是你老爸做的呀,太了不起了。”同学们大叫着,鼓掌。被孩子们围在中间的路小城父子不知所措地憨笑着……

路小城帮父亲到食堂卸完豆腐,就拉着父亲的手嘟着嘴说:“爹,答应我,咱走学校正门,别老走后门,见不得人似的。”父亲低着头说:“小城,爹何尝不想从学校正门走,可我和你娘一合计,要是万一遇见你和你的同学,怕别人知道了会嘲笑你有个卖豆腐的爹,让你抬不起头,所以自打为学校送豆腐那天起,快两个月了,我可从不敢走正门,怕的就是你的小脸架不住啊……”

篇4:夜走巴山 阅读答案

天黑下来,我仍在山野里行走,山影嶙峋交错,仿若剑戟铿锵,再现古代某个严酷战阵。我想起了那些厮杀、血腥和悲凉的牺牲,心里划过惊惧和悲悯。此时,星星依序出现,很快布满天宇。视野渐渐亮开,山影变得敦厚温和,细细山路在月光里蜿蜒,如持续流淌的乳汁。我感到了无情宇宙在无意识里呈现的几分仁慈。为了一个小小的夜行者,宇宙竟然动用了它的全部照明设备:北斗星、织女星、天狼星、天蝎座、天琴座、室女座……此时全部为我满负荷工作,那凶猛天狼,也在为我殷勤地发电照明,头顶的每一颗星星,全部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神速,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

此时,我行走在群山的皱褶里,我也行走在浩荡的天意里。

嚓、嚓、嚓,连续三颗流星划过头顶靠南的天空,山巅似有被灼痛的云絮,凌乱飘起。山村的狗们,大声狂吠,对天空发出持续质疑和询问。由于天文学知识过于匮乏,它们的发问比起它们的祖先,显然毫无长进,仍止于纪元前的幼稚和天真。尽管,流星们在天上制造了不小的动静,挑逗了无知的狗们的猜测和询问,却丝毫未打断避暑山庄里富豪们的赌局,那掷骰子的声音,盖过了银河的潮汐,删除了天上的动静。熟谙经济学的精明赌徒们,陶醉于他们的天文数字,却不需要也不屑于别的什么天文学,不需要也不屑于向天空注目和发问,除非星辰坠落,为他们降落下大量黄金和巨额利润。

我对那些对天发问的无知的狗们,竟有了几分尊敬:在这个被商业和经济学主宰的大地上,在这个市侩当道、失去天真的夜晚,对尘世和天上的动静,发出好奇的追问。

隔着一个山涧,走在山路上的我,看见了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几乎与我并排而行。我看见一辆辆呼啸的车,一组组飞旋的轮胎,我看见疾驰的现代,载着时光和欲望,弃我而去,弃我而去。我一个步行的人,一个保持古代行走方式的人,一个对现代水土不服的人,一个迈着农业的步子慢行的人,与咆哮的工业和狂奔的现代,礼貌地保持了距离,我绕开了它的.快,我坚持着我的慢。它们,狂奔的铁们、轮胎们、现代们,一路弃我而去,很快都超越了我,扔下了我。我索性掉头,折进一个山湾,四周是无边密林,林间一泓碧水,这时,我才忽然发现:现代已载着现代远去,我留下来,留在古代的密林,留在古老的深山。

抬起头,我看见了山间的月亮,被林涛和山风梳洗得眉情目秀的月亮,他不慌不忙地漫游在李白的苍穹,行走在苏东坡的意境里,仔细抚摸着山上的苔鲜和留下始租鸟爪痕的玄武岩——那上面保留着两亿年前时光的表情。

这时候,我恍然大悟“白驹过隙”这个词的深意。

这时候,我才知道:所谓高速的现代,只是现代自己快速删除自己的一种程序。现代载着现代快速远去,最终能留下来的——

注定还是大地、青山、始祖鸟的玄武岩和礼拜的明月。

已是后半夜了,明月西斜,天河渐落,山影隐约。早起的鸟开始集体朗读,山野有鸡鸣声起。路边,几户农家的灯陆续亮起,我在一旁的院子里停下,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说儿子媳妇在外地打工,他与老伴种地,带着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还养着一头奶牛。他一边挤奶一边说,山里不缺草,牛吃得好,奶多。提前把奶挤了,等会儿把奶卖给奶贩子,他们又卖给城里的奶厂。他说趁这把老骨头还能动,挣一点,补贴家用,也给自己准备点养老钱。我蹲下来,看他挤奶,奶牛温顺地站着,它不计较那哗哗流进奶桶的是什么,它似乎陶醉于释放的快感,或者,它知道那是什么,但它不愿说出口,不愿计较,它只觉得放养它的人有恩于它,青草和溪流有恩于它,那流出去的都不是它的,是天的,是地的,是人的,而属于它的身体,还原封不动在它这里,这让它已很满足。星光照在奶牛身上,照在老人身上,被星光雕塑的老人和奶牛,宛如黎明的神灵。奶桶已经快盛满了,而牛奶还在注入,星光也在注入,满当当的桶里,荡漾着星光和牛奶。我再一次从老人脊背和奶牛的脊背向天穹望去,我看见,那渐渐沉落而暗淡的银河,似乎已向宇宙献出了足够多的乳汁……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删除”在句中的含义。(4分)

(1)那掷骰子的声音,盖过了银河的潮汐,删除了天上的动静。

(2)所谓高速的现代,只是现代自己快速删除自己的一种程序。

12.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4分)

13.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花费不少笔墨来写奶牛?(3分)

14.文中多处写到月亮、月光,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5.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两点思想感悟。(4分)

参考答案

篇5:“暴走妈妈”阅读答案

陈玉蓉,55岁,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患有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可能导致死亡。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当晚她就开始了减肥之旅。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放下。每天坚持暴走10公里,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的。”20xx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②假如你是《湖州晚报》的小记者,报社派你去采访陈玉蓉,你想问哪两个问题?(4分)

③有关陈玉蓉的帖子出现在【母爱论坛】后,引起了网友对母爱的热议。下面是两位网友的跟帖评论,请你以“网友寸草心”的身份也跟帖,写一句评论的话。(2分)

网友三春晖:我觉得母爱是伟大的,但更多的是平凡的。

网友康乃馨:母爱很平凡,她是我晚归时那盏等候的灯。

网友寸草心:

④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格言很多,请写出二则。(2分)

参考答案:

①答案:每日暴走10公里减肥割肝救子。(意对即可,共2分)

②答案:陈妈妈,每天暴走10公里坚持了7个多月,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下来了呢?

陈妈妈,祝贺你们母子俩早日平安,现在你最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呢?(必须切合材料来谈,无称号扣1分,每个2分,共4分)

③答案:母爱是不求回报的,但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好好报答伟大的母爱。(意对即可,2分)

篇6:走 看云去阅读答案

走,看云去!

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春天的慵倦了?那么让我们走吧,看云去!

蹬一路飞旋的自行车,任微风撩起秀美的黑发;沿一路柳丝轻拂长堤,我们潇洒地逃出喧闹的都市;顺便将一串低声吟唱的流行歌曲,遗失在宽阔的市街.

有那么一片温柔如绒的草地在绿绿地等待我们,有那么一片阳光在艳艳地诱惑我们,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在那里十二分随意地躺下来,静静地躺着,仰看那天空漂泊的流云。

云,一朵接着一朵,在蔚蓝如湖的天穹里漂泊。如帆影,如羊群,如堆积的白雪,如一群要多可爱有多可爱要多潇洒有多潇洒的少男少女的优美身影。

是从小河里升起来的,是从湖里升起来的,是从幽谷里升起来的,是从森林里升起来的。

为什么要升腾?为什么要漂泊?为什么要追寻?是因了怎样难以抗拒的诱惑,才有了这无形的组合?是因了怎样永恒的心事,才有了这无言的诉说?

云,优美地移动着舞步。云在一刻不停地变幻。风是天才而伟大的导演,而天空,则成了最广阔的舞台。

蓝得透亮的天空,新绿欲滴的草场,温柔湿润的微风,全成了云的景深自然还有,这些仰躺在这里穿着大黄大红的少男少女。一切都深深地陶醉了。

生命美丽地活在大自然的风景里。生命也是风景。生命与自然,构成宇宙间永恒不朽的风景。

云是一种诱惑,在云的诱惑下我们再也躺不住了。躺不住那就起来吧!尽兴地唱或者欢乐地跳!太阳为我们打着金色的追光,青春在春天里发出迷人的芳馨。( )的慵倦不属于我们,( )的记忆不属于我们,( )生活不属于我们,( )面具不属于我们。我们是云!一朵一朵活生生水灵灵的洁白的云!一朵一朵漂在春天里映着阳光的云!一朵一朵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的云!

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有了一颗年轻的心灵,生活便永远鲜嫩!

听!春天的风已经吹来了呀,还等什么呀!走,朋友,让我们看云去!

阅读试题:

1.若将“发霉”“畸变”“虚假”“懒散”四个词填入文中的括号内,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说说首尾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中云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八自然段运用四个颜色词,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我们是云”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纳文章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品析加粗词的表达作用。

(1)沿一路柳丝轻拂长堤,我们潇洒地逃了喧闹的都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那么一片阳光在艳艳地诱惑我们,还犹豫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比喻运用精彩,请举例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懒散 发霉 畸变 虚假

2.首尾呼应

3.优美、自在

4.巧用色彩词,描绘了一幅有景有人的图画。

5.巧用比喻,写出了年轻人的活力无限、潇洒自在的特点。

6.本文通过写云、年轻人,表达了作者对充满活力、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7.(1)写出了喧闹都市这烦人。

(2)写出了自然景物之迷人。

篇7:走正门的阅读答案

①那是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夏天。

②那天是高考分数线出来的日子,我没有跟家里人说实话。我说还得要几天时间呢,他们对我的话深信不疑。我的父母一大早就得去地里干农活。父亲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密,他常跟我们兄弟俩说,秋天的收成怎样,就要看这一季的努力了。哥哥大我四岁多,上完初中就跟人去东莞打工,今年春节回来,承包了村里的制砖厂,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

③吃过午饭,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去了村子三里地外的一个食品批发部。在那里,有离我们村最近的一部公用电话。但回来的时候,我的腿里一定是灌满了铅,要不我怎么会觉得回家的路这么长?

④离最低录取线差了两分。我不知道该怎样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家人,怎样面对他们脸上的失望。我在村子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最后坐到了村口的桥墩上。

⑤也不知坐了多久,四周响起此起彼伏的蛙声。我一步一步地往回走,走到家门口,走进卧室。我一晚上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出去吃饭。母亲进来看过我几回,她不停地摸我的额头,怀疑我是不是生病了。哥哥给了我一个饼,问我是不是出成绩了,我背着脸说,还没呢,还得有几天。

⑥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或者说,我压根儿一晚都没有入睡。我跟父亲说,我想去哥的制砖厂做工。父亲头也不抬地说,你能做什么?我对父亲的轻蔑感到非常不满,干什么都行,就是搬砖块我也愿意!就这样,我去了我哥的制砖厂做工。哥哥告诉我,砖块刚烧出来时很脆的,需要从窑里搬到窑外,经过日晒雨淋,消掉一身的火气,才能砌成一面墙。我具体的工作,是将窑里烧好的砖一块一块搬下来,垒到担子上。窑里很闷,砖面很糙,不大一会儿,我全身就湿透了,手心也磨出了三四个血泡。哥哥心疼地将他的手套摘下来给我,可依然不管事,锋利的.砖棱儿还是不小心划破我的手套,又划破我的手指。我没有吭声,身体上的疼痛可以让我暂时麻木,忘却分数的烦恼。只有等晚上躺在床上,我才像一条搁浅在岸上的鱼,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⑦那一年我17岁,1.74米的个头,瘦得跟豆芽菜似的。一个多月又苦又累的工作,并没有让我变得更瘦,相反我感觉自己一天一天愈加强壮,就像地里疯长的玉米苗一样。半夜的时候,我经常会听到身体里有“咯吱咯吱”的声音,那是我的力气在增长。我一直没有勇气说出高考结果,很奇怪,他们也没有再问我。有好几次,在跟父亲和哥哥说话时,我试图往这个话题上引,结果他们都将话岔开了。我也没有看到他们脸上的失望,也许他们早就猜到了结果吧,也许他们从来都没有对我抱希望。我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也不怎么爱出门去疯了。邻居见到我,说我变黑了,长大了,像个男子汉了。我偷偷对着镜子看过自己,看上去有点陌生,嘴唇上都长出了一溜儿浅浅的胡茬。

⑧下过一场雨,天气开始转凉。是9月初的一天,父亲一大早叫醒我。起来吧,今天该去上学了。母亲已经准备好了被铺,上面还散发着前几天晒进去的太阳味儿。哥哥将学费交到我手里,说是给我这一个多月的工资。父亲照例背着铺盖,送我到村口的桥头。父亲说,天气凉了,你在学校要注意身体。我接过背包,走在了通往复读的路上。一阵风吹过,我积蓄一个夏天的泪水终于忍不住飞落下来。

⑨村庄渐渐地远了。这个夏天,也渐渐地在我身后远去了。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7.文章第②段中画线语句交待了哥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8.第⑤段画线语句中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4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题“被风吹走的夏天”的含义。(4分)

20.人们常说:父爱如山。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父亲是如何表现“如山”的父爱的。(4分)

[参考答案]

17、让读者了解哥哥的情况(1分);表现出哥哥勤劳的性格(1分);为后文“我”去哥哥的制砖厂做工作了铺垫(1分)。

18、“几回”,表明次数多;“不停地”,强调频繁(2分)。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心,母爱的细腻和温暖(2分)。

19、既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逝),“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季节的结束(2分);也指在亲情的呵护下“我”的一段煎熬、痛苦的心路历程的终结(2分)。

20、参考示例一:第②段中,日渐衰老、辛勤劳作的父亲,用朴实的言行告诉他的孩子自己的人生体验,表现出父爱的厚重。

参考示例二:第⑥段中的父亲对“我”的想法表现出冷漠和不屑,任由“我”去体验艰辛,经历打磨,显示出父爱的沉稳。

参考示例三:第⑦段中父亲对高考话题的回避,是对“我”的呵护,体现了父爱的包容。

参考示例四:第⑧段中的父亲“叫醒我”,“照例”“送我”,嘱咐“我”注意身体,是用他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出他最平实的爱。

篇8:《父亲带我走水路》阅读答案

或许是家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水边的缘故,与人说事聊天总爱拿水打比方,这就形成了丰富的水的“俗语”。不知不觉中,水就有了很深的文化意味。这独特的水文化,滋润着一代代兴化人,慢慢就形成了顺其自然、以柔克刚的性格。

我十岁以前没听过什么是公路,只知道弯弯曲曲的河道才是一村人出行的路。那个时候我坐船去的最多最远的地方是安丰镇。十几里地,父亲一篙子一篙子撑,再快也需要半天光景。我清晰地记得,父亲在这一路上总爱拿河道里的水唠叨……

安丰镇在我们家的东南方向,如果那天刚好刮西北风,船比较好撑,父亲就会说“顺风顺水”。撑船时顺风顺水不要用多大的气力,做事也一样,顺时而动,就省气力。

这一路上,我们要过十多座桥,过桥时父亲常说“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一次我反对说,这话不对,船怎么会自己直?还不是人把船撑得很直。父亲笑了说,这话是说做一个正直的人,是规矩逼出来的。这船好比是人,桥就是规矩。你不直着行,桥就不让过。

有一年夏天刮很大的台风,河里的浪足有两尺高,把小木船掀得忽上忽下的,船舱里还打进了不少水。我很害怕。父亲把船撑到岸边避风的地方说,别怕,这点风浪没事。那年我参加渡江战役,看到长江里的浪才大。海里的浪就更大了,无风还三尺呢,有风的时候听说有丈把高。晚上回到家里,父亲问我还怕不?我摇摇头。父亲说,经几次风浪就好了。俗话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走水路虽然危险,但风有风的性格,水有水的脾气,只要摸准了就不会有事。

岁月就在父亲这样唠叨中漫漫流淌,我也在父亲的唠叨中慢慢长大了好几岁。

几年后,我们村子西头修了一条叫西大圩(wéi)的大路,人们出行走陆路就方便多了。再后来,西大圩通了汽车,我才知道走汽车的路叫公路。村里人到安丰镇就快了。从那 时起,我就没有再跟父亲坐船走水路去过安丰。而父亲带着我走水路时说的那些关于水的俗语,却伴着我踏踏实实地走在陆地上。

在父亲自创的俗语“活水通长江,心宽走四方”的鼓励下,19岁那年我当兵到了大西北。临别的时候,父亲就叮嘱了一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人在外面,脚下的路怎么走,自己拿主意。

在外最初的几年,确实挺难的。但每在内心纠结之时,就自然地想起父亲带着我走水路时说的俗语。工作中着急上火时,会想到“小心行得万年船,蛮来肯定翻阴沟”。而面对诱惑就会想起“金钱女色是祸水,心无旁骛得安宁” 。……

一次次度过难关,我终于明白了曾用心良苦的父亲,为何在我幼年的时候就带着我走水路经风浪,并用直观形象的俗语潜移默化地印证了给我看。

在我当兵的第十个年头,父亲因病去世了。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成了我永远的伤痛!

这近30年,天南海北,我先后在五六个省市工作生活,足迹几乎遍布全国。路越走越多,离家的.行程也越来越远。汽车、火车、飞机成了经常乘坐的交道工具,而承载了父亲无限希望的故乡的小木船却成了我最深最深的回忆。

有人说,十岁以前记下的道理会一辈子印在脑子里,十岁以前的启蒙关乎一个人的全部人生。这话我信。父亲去世后的这么多年来,每到夜深人静,总有一种力量拽着我回到小时候,斜躺在小木船的船头,行走在波光粼粼的河道,听着父亲一篙子一篙子哗哗撑船的声音和父亲那关于水的俗语。那从时光隧道传来的温暖悠悠的声音,成了我最能强烈感受得到的父亲真切的存在,也成了我精神上的一种依赖!

(摘自《散文百家》第5期)

15.本文回忆父亲带我走水路的经历,叙述“父亲”会根据眼前场景教给我人生道理的片断。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眼前场景 父亲所讲道理
第一处
第二处 撑船过桥
第三处 船遇大风浪

16. 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文章末段“那从时光隧道传来的温暖悠悠的声音”一句中“温暖”和“悠悠”的含义各是什么。(4分)

答:⑴温暖:

⑵悠悠:

17.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不超过150个字)(7分)

答:

参考答案:

15.①顺风撑船 ②做事时顺时而动就省气力 ③做正直的人是由规矩逼出来的。④摸清风、水的脾性走水路就不会有事(共4分。每空1分)

16.⑴“温暖”是指父亲的教导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给我帮助与指引,深厚的父爱温暖“我”的心;(2分。“帮助”与“指引”1分,“父爱”1分) ⑵“悠悠”指父亲耐心解释教育时的语调,也指父亲的教导穿越时空,历久弥新。(2分。“耐心”1分,“穿越时空”1分)

17.答案示例一:作者先直接写父亲领我走水路的情景,从正面写父亲带自己走水路是为了对自己进行自然而形象地教育;再写我告别和离开父亲后,每次遇到难关时就会自然想起父亲领自己走水路时说的俗语,写父亲领自己走水路的作用,最后写经常梦见父亲领自己走水路,表现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塑造了一个智慧、慈爱、踏实、乐观的父亲形象。(共7分。正面2分,侧面2分,父亲形象2分,语言表达1分)

篇9:我们跟着月亮走吧阅读答案

?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过于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

1.文章围绕母亲的“月光疗法”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2.请赏析第①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

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3.请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2分)

4.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答案:

(1)①母亲在月光下教育哥哥:②我和母亲在月光下给父亲送饭。

(2)“硬生生”“扛”表现了母亲面对家庭困境时的坚强,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心疼。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利剑,把黑夜比作袍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穿透乌云的力量,烘托出母亲乐观的心态。

篇10:干旱为何赖着不走阅读答案

云南作为一个丰水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旱情?

近期云南省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旱情严重,导致农业受灾严重,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干旱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程度重是云南省气象干旱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

云南干湿季分明,降水量在季节上分配极为不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为云南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至20%,冬春季干旱多发。特别是从以来,云南处于夏秋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气候背景下,这也为秋季以来干旱的发生提供了干暖的气候背景。

监测显示,207月1日至2月23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521.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平均最高气温为23.7℃,比多年同期平均偏高2.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纪录;年7月至12月,云南省平均水汽蒸发量为822.5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12%;2009年9月1日至今年2月23日,云南省平均降雨日数为31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44%,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纪录。

20伊始,猛烈的寒潮、几十年未见的暴雪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云南大部地区却依然艳阳高照。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频出现,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其中气候变暖造成的天气异变对云南的旱情影响十分突出。尤其是2009年7月1日-年1月20日,云南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29%,打破了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24.0℃,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全省平均降雨日数65.9天,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少纪录。根据云南省气象台的“气象综合干旱监测预警及影响评估”系统的.监测,截至2010年1月21日,云南省除2个站无旱情外,其余123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全省91%的站点出现重旱;73%的站点达到了特别干旱等级。

根据云南省气候中心对2010年年度气候的初步预测,虽然去年冬气温较常年偏高,但影响云南冬季的阶段性冷空气依然活跃,在偏暖状态下一遇冷空气影响,极易出现严重低温及重霜冻,对农业造成较大伤害和损失。因此气象部门提醒近期云南各地及各有关部门在做好抗旱的同时,还应做好小春作物的防寒防冻工作。

云南是多种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高原季风)环流影响的过渡交叉地带,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季风气候形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不稳定的季风活动又造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随机性。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云南干旱出现频率更加频繁,严重程度有所加剧。云南省气象局科研人员利用云南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云南气候变化特征及强降水极端天气和高温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结论表明:云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增暖现象,以90年代后期增温最明显。1986年以来出现暖冬,大部分地区冬春季降霜日数减少,全省降雨日数逐渐减少,高温干旱事件频率增加,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高温干旱事件由2-3年一遇变为1-2年一遇。而这次干旱,又有客观的异常。

原本,每年的5月至10月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雨季。然而,自去年秋季以来,中国西南地区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少。其中,云南省尤为明显。

此外,西南地区冬季降雨主要受孟加拉湾风暴的影响。而去年冬季孟加拉湾风暴活动较少也是造成云南、西藏等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当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已承受干旱之灾多时的楚雄时,干旱是否引起地震的讨论,在汶川地震之后,再一次引起关注。

中国地震专家耿庆国对“旱震关系”研究多年,他认为,在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会有气象效应存在,如震前一至三年半往往是旱期,如果一年内震,那是小震,如果两三年内震,就极有可能是大震。

但此理论在学术界争议依然很大,此前,云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谷一山面对疑问也解释:“多年来气象专家一直在研究干旱、水涝等气象和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但到目前为止也未获得明确的关系。”

【问题】

15.造成云南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分点概括。(3分)

16.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4分)

①与此同时,云南大部地区却依然艳阳高照。

②但此理论在学术界争议依然很大。

17.文章第(1)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8.下列说法都是错误的,请根据文义指出其错误所在。(4分)

①今后一段时间,云南干旱出现频率将更加频繁,严重程度将有所加剧,其原因是汶川地震。

②高原气候形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不稳定的动南风活动又造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随机性。

【参考答案】

15.(3分)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雨季提早结束(答三点得满分)

16.(4分)

①指2010年伊始,寒潮、暴雪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②指中国地震专家耿庆国研究多年的“旱震关系”理论。(各2分)

17.(3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云南干旱相当严重,损失之大。(说明方法1分,好处2分。有欠缺酌扣)

18.(4分)(判断1分,理由1分。)

①说法不正确。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上一篇:寺台小学教师读书计划下一篇:宿洞灵观,宿洞灵观皇甫冉,宿洞灵观的意思,宿洞灵观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