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

2024-04-19

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共5篇)

篇1: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

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

[ 作者: 张慧春 出自: 发表时间: 2012-01-06 点击: 54 ]

深度感受 学以致用

——新加坡学习感受

十年前,我曾在华南师大做访学,其后一直难有机会再进行系统的学习,今年有幸在湖南省教育厅和怀化学院的帮助下,我以不惑之年远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求学,在忙碌而又充实快乐的学习生活中接受了洗礼,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对于从事过三十年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我来说,留学不图虚名,仅想通过系统学习,反思过往的不足,更新自己的知识,并体验国外教育体制的特点。这一年,我每天完全沉浸在学习中,丝毫不敢懈怠,每每回想起置身在南大那美丽的校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生活时,这种惬意是无以言说的。通过一年的学习,自己的理论知识得以丰富,过往惯有的教育管理思维方式得到修正,也使我真正体会了国内外教育体制的差异,这种收获是持久而无价的,必将影响我将来的人生道路。当完成所有的学位课程学习并结束新加坡留学生活之际,就自己在新加坡留学一年的学习情况向领导做一个汇报。

一、学习的课程及过程

(一)融洽的集体,紧凑的课程

我们是2011年元月3日来到新加坡,就读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硕士专业。新加坡有四所大学,获得国际上权威机构认可的只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我们完全按照南大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授课,主要学习内容是: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和教育领导学。从一踏入新加坡开始,我迅速适应了从学校中层管理者到普通学生的身份转变,同时牢记着我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中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这个来自湖南(12人)和广西(10人)22人组成的班级中,大家相处融洽,建立了深厚友谊。

我们所学的这个跨学科、跨文化的课程对教育管理工作者是很适合的,其宗旨是培养具有良好教育品德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善于把握国际教育领域动态的教育管理专才,以适应日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教育环境。课程分两个学期,每期两个学时段,有12门课程,6门必修课,外加毕业论文,全部计学分,英式学制,完成全部学分才能获准毕业。其中有几门课令我受益匪浅,比如:教育管理变革课程让我们清楚的了解了如何培养有效应对变革的能力,如何为教育管理的变革做好准备,如何从容地确保自己的管理机构在变革中稳健发展。系统思维课程让我们认识到作为教育管理者应集中人力资源,培养终生学习的目标,努力催生学习性的组织。教育政策的制定通过探讨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度与阶段,使我对具体的国家教育政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教育领导学让我们了解中国哲学及军事领导学中选拔领导者的标准和培养领导人才的方法,学习了新加坡教育领导体制,了解了学校领导和校群督学,还学习了文化领导和情形领导理论及实践,并探讨了服务型领导的起源和内涵,还分析了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建立动力团队的技能。这些对我们今后工作上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特色的教育模式,忙碌的学习生活

1、教学技术先进,课堂气氛自由

教学均采用多媒体教学,课长3小时,中间休息一次,上课时同学们可以围坐在一个圆桌或方桌,可以自由活动和随时打断博士们的讲课并提问,可以畅所欲言,任何话题都可以拿来讨论,博士们也不会介意,这与国内教学大不相同,也是在国内绝对体会不到的。

2、教学方法多样,提倡主动学习

填鸭式的教育在这里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提问、讨论、活动、观看影片、设计小组作业、呈现小组作业,而小组学习的形式多样,有3—5人的,也有相互评价的。教学中博士们不以教授学生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不足,寻求答案中学习知识,因而教学中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探索知识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逻辑。而每节课的小组讨论发言,既让每个人保持了高度的注意力、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也听取了别人不同观点,活跃了思维。通过教学培养出一种团队合作意识,即集体主义观念。国外这种自由、多样化的教育风格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注重能力培养,强调课后学习这里没有现成的教材,博士们花心血上的每一次课,都是将该学科前沿的最新信息传给我们,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让我们思考。这样,在课后我们都需要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去了解博士们的上课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对先进的教育体系和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断地改变自己,升华自己。例如教育领导学这门课,为了区别“领导”和“管理”二者的区别,课后会花较多的时间去了解概念,历史人物的背景,丝毫不敢懈怠。同时教学中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一说,任何的正确答案都是自己为了弄懂问题进行大量查阅和思考得出的结论,博士们都会客观地看待而不予正误的评价。

当然这一年的学习过程是非常紧张和辛苦,每天除了吃饭和晚间锻

炼的时间外,其余时间全部在图书馆或驻地看书、查资料、记笔记,每天超过十二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但现在想想还是非常值得的。

二、我眼中的新加坡及新加坡教育

(一)新加坡印象

新加坡是一小巧精致的年轻城市国家。1959年实现自治,1965年从马来联邦正式独立。全国陆地面积710.3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新加坡居住人口507.67万,有四种官方语言: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英语是商务和官方语言,使用最为广泛。到了新加坡就像到了“联合国”,各种肤色的人都有,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与多种语言并存的国度。从1965年建国到现在短短的46年间,不仅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快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且以“文明的国民、先进的体制、花园的城市、富裕的生活”而著称,享有“世界上最有规矩的城市之一”和“东亚现代文明典范”之美誉,现已是世界公认的品牌国家。多元化的新加坡有着稳定的政治与经济基础,高效廉洁的政府,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交通,良好的社会治安和充满着朝气蓬勃的都市生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2010年人均GDP达到43000美元,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0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新加坡竞争力名列世界第一位。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制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新加坡早就成了世界上少有的负责任、守法纪的公民。整个国家公民“循规蹈矩”、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由于国土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没有自然资源,为延续国家成长和持续繁荣,新加坡在教育上积极倡导“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公民”的国家理念,以凝聚国民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新加坡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发展有良好的环境。首先是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保障教育发展。两所大学从无经费之忧。南洋理工大学还花重金聘请诺贝尔评审主席担任大学主管学术工作的校长,通过他的带领,力图使大学在学术上迈上一个更新的层次。南洋理工大学的老师们在完备的激励机制下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学术上的发展,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近乎苛责。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于2006年由自主法定机构转为非盈利的企业机构。高度自主的办学环境,使得大学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我们留学的南洋理工大学的校园被环保于一片原始森林保护区,校园的各种建筑物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大片的绿地和高大的热带森林相得益彰。学校里的教学区和生活区界限分明,但又没有局限于任何布局规律,甚至找不到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整个校园带给人的是优雅和静谧的氛围,使人感到置身其中,专心学习,其乐融融。

新加坡采取教育分流政策。我们了解到新加坡自小四开始的教育分流制度的弊端时,当得知他们从英国移植来的各类水准的考试制度时,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标签理论。幼小的年纪就被贴上各种标签并一致决定学生的发展,怎么还有这样落后的制度?后来明白了,虽然有些成绩差的学生可能被编入较为落后的工艺源流班学习,但此举并未阻挡学生的发展,尽管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入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但新加坡完善了学生后天成长的发展条件,后起者一样能够进入国家大学学习并有到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深造的机会,也有经过相关的培训成为国家公务员。可以肯定这种分流制度在新加坡选拔和培养精英人才,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优秀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教师培训政策。对新加坡380所学校两万多名教师而言,每个人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任务,那就是每一年必须保证有100个学时的进修机会。对此,新加坡教育部有专门的经费保障,这给新加坡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这100个学时的进修内容分为3块,其中专业70%,主要是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素质,20%的交叉学科知识,拓展教师知识素质,10%为理财、健康或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内容。进修形式有到国立教育学院的课程进修,有在本校聘请专家的课程辅导,有到外校的观摩,也有到国外的专业进修。就是这样不断的。年复一年的强化培训,使老师懂得了如何培养具有领袖素质的人才,如何帮助学生确定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如何形成终身学习精神等等。新加坡5所理工学院要求教师到本校上岗之前,必须有不少于3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学校对自己的要求是,如果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不能上岗,就说明我的工作没做好。当然,学校也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尖端科技设备和接近实战的模拟训练,先进的实训中心都是由企业资助建立的。

然而,新加坡带给我们的也不是完美无缺。据讲课的老师介绍,他以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看到那里购书看书的人山人海相对照,感叹新加坡书店的冷清;新加坡的学生更注重在考试前高临阵磨枪式的突击,反倒是中国来的学生比较注重平时的扎实学习等等。

(三)新加坡的职业教育

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政府重视教育的投资、发展、改革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而其中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的管理则是新加坡经济成功的关键所在。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不断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历程。新加坡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靠低工资及天然资源来吸引外资来促进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以解决失业问题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以建立高素质、技能型劳工队伍,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吸引外资的优势是靠训练有素的各种技术工友及工程师,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力队伍,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综合技能,以适应高附加值工业发展的需要。第三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吸引投资的优势是产业结构提升,加大本国和外国的高科技投资。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任务是建立社会的职业教育专业学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强调终身学习,培养员工终身受雇的能力,同时向全球化发展。对比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阶段,正处于实行经济重组,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资本、技术密集型经济得到发展阶段,相当于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新加坡已经走过的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形成的职业教育文化和核心价值理念可以借鉴并指导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在认真学习了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后,有许多感触。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在ITE招收的学生是学术水平较低的学生,改为工艺教育学院(ITE)后,开始招收中学4年或5年源流的毕业生,使职业教育的层次明显提高,使一部分学生能够继续接受学校教育,而不至于在比较小的年龄时流入社会。这实际上属于新加坡主动推动的延续教育的一部分。1991年后,20%的职专毕业生可以通过考试升入高一级的理工学院继续接受教育,理工学院又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可以继续升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管理大学(SMU)等继续大学教育。这样的一条升学途径的设计,使与国内一样重视子女教育的华人发现了新的生机,所以工艺教育学院在就业升学上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从而使社会对工艺教育学院还抱有心理的希翼,这与新加坡薪酬与文凭挂钩的政策和精英治国教育理念是息息相关的。而及时调整疏通各种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使家长、学生的重视学历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在职业教育上实现较好的结合。新加坡人各项政策调整的及时性使得职业教育能与社会的需求相对结合较好,也缓和了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矛盾,虽然这种缓和和调整可能带来高学历人员的增多,但至少提高了大部分适龄人口的教育水平,对新加坡的竞争力是有益的。

与新加坡相比较,中国没有形成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与市场较为完美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自身造血功能,是所有的职教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应该认真思考的大问题。单纯的计划经济时代一去不返,留给我们的是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职业教育市场和劳动力需求市场的信息如何做到对称?单纯依靠学校、教育部门的市场信息,可能要继续浪费部分有限的社会人力财力等资源,延缓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同时还带来许多的其他问题,比如大学生失业率、社会再就业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更深刻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谁来主宰职教沉浮——市场,而政府是市场与学校之间最直接和有效地桥梁,绝不能再忽视和弱化它了,新加坡的经验已经说明,这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三、学习收获

(一)圆满完成课程各项学习任务,全面了解新加坡教育体制 这一年学习中,除了5月份回国一周收集资料外,其余时间全部在新加坡学习,期间没有迟到、早退和请假,并较高质量地完成了每门课程的作业和毕业论文,得到了论文指导导师和博士们的一致好评。

在学习之余,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深入了解了新加坡教育体制:一是通过课程学习了新加坡教育的发展历史、教育政策及实施情况;二是通过实地参观和考察部分中学和职业院校,对新加坡的教师培训、职业教育等有了较深认识;三是专访部分专家,了解了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四是研读了大量有关高等教育的书籍和资料。

(二)全面感受新加坡教育理念,体验中新教育差异

这一年,我深刻感受到新加坡教育的理念:一是政府非常重视教育,视人才为国家的唯一资源,不惜巨额投资办教育,因此其教学设备先进,配套保障措施到位,教育体制非常完善。同时它是一个融会东西方教育成功的典范;二是教育愿景和使命以人为本。新加坡的教育愿景是“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教育的使命是“塑造新加坡的未来”。旨在把新加坡国民培养成为具有思考能力和奉献精神,以及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强烈责任感的人,能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新加坡重视全面发展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企业精神,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群:社交能力,团队精神),并为每个学生提供至少十年的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三是强调因材施教,发挥个人所长,实施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团队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面向世界,开拓视野。新加坡教育目前的战略方针是“侧重培养思考能力、资讯科技的应用与重视国民教育”三合一的改革,推行卓越的行政。而面对未来的策略是“更具灵活性与多元性的教育体制、宽基础教学与全面的教育、少教多学和推崇学习的自发性与独立性”。注重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大力推动领导技能、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素质的养成。

(三)开阔了眼界,管理理念得到了提升

首先是接触到扁平管理理念,使自己对管理有了更深刻认识。作为一个高校的中层管理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我感觉国内很多管理方式僵化,既得罪人,又办不好事。我以前总认为人是最难管理的,而通过一年学习,尤其是学习《优质管理学》课程后,我认识是到“管理”简单理解就是“管”事“理”人,把事管好了,把人理解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这让我深受启发,使我明白过去由于自己管理理念认识不到位,才使得许多管理工作难以展开。因此这种学习能够切实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成读书笔记并发表相关论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一年中作学习笔记近十万字,包括上课所做的课堂笔记;在新加坡一些学校和社区学习考察笔记;回国前收集、整理撰写的《我眼中的新加坡教育》等等。课题《音乐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模式研究》被省教科院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一般资助课题。在新加坡学习期间,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课题完成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结合课程和自己的工作性质(成人教育),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两篇专业论文。

此外学习期间,我主动参观和考察了部分学校和社团,并积极参加由南洋理工大学组织的一切活动。其中参观的学校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英华美学院;并到新加坡总统府、国会、亚洲博物馆参观学习;到裕华俱乐部参观社区活动,参加了南大举行的国际友人运动会两次,新加坡国家赛龙舟活动等。

值此留学结业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感谢培养我的湖南省教育厅和怀化学院给了我这次非常宝贵的脱产留学的学习机会。感谢我们班上的同学们,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业上都得到了大家的关心,感谢我的家人每天都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让我安安心心坚持到最后。一年的留学生活给予我许多珍贵的财富,教会我许多难能的品质,它们将伴随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不断前行。

篇2: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

一、梅贻琦的 “教授治校”思想

在中国 “教授治校”这一观念并非梅贻琦首倡, 最早实施这一理念的也并不是清华大学。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在梅贻琦的领导下, “教授治校”这一民主制度 “行的最彻底也是清华”。[1]清华大学的 “教授治校”的体制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的 “改大”过程中开始形成的。三十年代初, 经选举产生的新任校长梅贻琦上任后, 无视自己校长权益被削减, 完全接受这个制度, 并且大力扶持,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制度, 赋予了 “教授治校”真正的地位。

“教授治校”的组织基础是教授会、评议会、校务会议。教授会由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 是全校的最高权力机构。[2]教授会选举评议员和院长, 其关于校政的决议, 校长一般均得执行。教授会权限包括: 审议改进教学及研究事业以及学风的方案; 学生成绩审核和学位授予; 建议评议会的事项及由校长或评议会交议的事项; 互选议员, 各院院长都由教授会从教授中推荐, 教务长亦多从教授中聘任。教授会并不经常开会, 但对校内发生的大事主动过问。[3]评议会是这个体制的核心, 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文理法工四院院长及教授会选出的7位评议员组成, 相当于教授会的常务委员会, 是学校的立法机构。评议会决议对学校各级领导有一定的约束力, “教授治校”的作用就是通过评议会职能表现出来的。校务会议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和各院院长组成, 是处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的机构。

在梅贻琦看来, 教授与校长相比, 校长固然重要, 但 “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人”, 最重要的还是教授, 这在思想观念上树立了教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在一些学校的重大事务上, 梅贻琦十分注重听取有威望的教授的意见, 坚持 “吾从众”, 使教授们能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4]梅贻琦有一句著名的大师论: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二、“教授治校”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回顾历史, 清华大学或西南联大的 “教授治校”制度实践的成功都对我们当今高等教育有着启示作用。

( 一) 大学校长要具有民主作风

不管是在严格执行 “教授治校”的过去, 还是在行政权力相对集中的今天, 校长都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标杆。陶行知先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要想评论一所学校, 要先评论它的校长。”正是有了梅贻琦这样一位具有民主思想、进步理念的校长, “教授治校”这一制度才得以实施, 并一直延续。如若清华换一位集权思想、思想禁锢的校长, 即使 “教授治校”在迫于压力下勉强实施, 效果也不会尽人意的。老一代的校长, 他们大多经历过革命, 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主精神, 而当今的大学校长, 尤其是普通大学的校长, 大多缺乏民主进步思想, 甚至带有一些浓郁的商业气息, 在这样的大学里实行 “教授治校”,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 二) 坚持学术至上, 赋予教师一定的行政权力

“教授治校”的实质是尊重学术的地位与教师的权利, 使之成为学校管理的决策力量, 而行政的作用在于为学术提供服务和保障。[5]在艰苦的条件下, 清华大学或是西南联大都能取得优异的学术成就, 很大原因就是教授们以学术自由为本位, 把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贯穿到管理行动中, 营造出学术至上、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然而当前国内大多数大学无不流行着 “官本位” 的做法, 行政为先, 学术为后。当学校的行政事务和学术工作冲突时, 学校往往先考虑的是行政工作, 为学校、领导谋求更大的利益, 学术工作就可以往后放一放。这种现象就违背了 “学术至上” 的精神, 制约了学术的发展。在坚持学术至上的同时, 还应赋予教师一定的行政权力, 使行政服务于学术, 为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给予制度保障。教授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力, 依靠他们来管理学校, 让他们直接参与决定学校大事, 既能大大调动教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又能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有的大学, 开哪门课、设置哪个专业, 都是行政领导说了算, 而真正懂得教育规律和深谙大学之道的教授却无话语权。

( 三) 让真正的教授治理大学

“教授治校”并不是让有教授职称的人治理学校。从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实践中, 我们可以看到 “教授治校”中的 “教授”不仅仅是学术大家, 更是教育家。 “教授治校”是要依靠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专家来管理学校。

反观当今中国大学, 很多大学校长、书记、院长都是政府委派, 或者是每一领域的专家。或许他们在某一方面有所研究有所成就, 但是事实上他们并不懂教育规律。一些所谓的教育改革方案, 并没有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 实施了一半, 或者还未开始, 就无疾而终。因此, 如果不是真正的 “教授”, 即使实施了 “教授治校”这一制度, 也会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摘要:梅贻琦“教授治校”的思想与实践使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创造出两校的“黄金时代”。在大学行政高过学术的今天, 我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 同时也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梅贻琦,教授治校,高等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傅任敢.值得我们学习[J].重庆清华, 1949, 1 (22) .

[2]王喜旺.西南联大历史时空中的观照[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8.

[3]李旸.梅贻琦“教授治校”管理思想浅析, 中国成人教育.[4]

篇3: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

对于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坦率地说,我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中国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对中国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许都起源于一种错误,今天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

我们在不断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我想说,教育不是这样,也不应该是这样。中国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我不相信所有问题都有解决办法。我们这个民族现在有一个奇怪的心态,就是不怕有问题,只要找到办法,问题总能解决。我要告诉大家,这是谎言,有些问题将永远无法解决。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得了癌症,如果早期发现还可以治疗,如果发现了却不去治疗,或者用更坏的办法去对待,或者说纵容它发展,到了癌症晚期再去治疗,还有用吗?没有用。我想,中国教育可能就是这个情况。今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教育的问题,我们也给出了很多理由,也有很多理论,也在做很多努力。但是请大家扪心自问,你们相信中国的教育还有救吗?恐怕很难说。我个人不相信。为什么?我们的脑海里有太多似是而非的想法。中国正面临着很多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面临过的问题。

比如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请别忘记了,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今天,我们的教育者在拼命反思,但是别忘了,接受教育的对象的主体已经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亚种了。我们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教育这些孩子。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

我们今天讲快乐教育,讲我们的童年很快乐。可是,我们的童年快乐吗?至少我一点都不快乐。回忆一般都是虚幻的、快乐的,“好了伤疤忘了疼”。在座的我们谁不是一路考试拼上来的?我们小时候也有那么多作业,我们小时候还吃不饱饭,有时候还被老师揍两下。

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凭什么对注定将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也不相信。刚才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说,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都下不要看孩子的日记。我不敢苟同。为什么不让看?我从小的日记父母就看,也没把我看傻了。

听说前段时间教育部发了一个文件,内容是“赋予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要赋予?何况什么时候剥夺过?没有剥夺要重新赋予吗?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小时候,我的老师惩戒过我,但我们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现在对孩子一味表扬,那惩戒呢?

我们讲跟国际接轨,接轨了吗?我看是“接了个鬼”。我是在欧洲留学的,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好。好啊,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但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如果说过去的教育都不对,那俞敏洪校长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徐小平、王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不是过去的教育教育出来的吗?我们是随地吐痰了还是耍流氓了,我们什么都没干,挺好。我觉得教育不能再一味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不要迎合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人类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美国也不公平,中国也不公平。现在几乎可以说唯一的一条公平线就是高考了。如果说按照所谓的素质来招生,那么,中国的平民子弟有多少能进北大、清华?一个孩子连公平竞争都竞争不过人家,还说素质很高,谁会相信?所以,不要迎合社会上有些所谓的专家的话。

我现在提倡恢复全国高考,而且是裸考,不要加分。王强是内蒙古高考的第二名,我是那年高考的上海第二名,我们都是这么考到北大的。如果高考制度不能改,我们的教育就不能改,高考是指挥棒啊!高考制度之所以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坏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它是最不坏的制度。

问题是,我们面临的矛盾我们必须自己心里清楚。有人问我:“钱老师,您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您觉得推广《三字经》《弟子规》的最大难处在哪里?”我一般的说法是希望有关部门大力推广,进入学校。其实这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 , 如果按照 《弟子规 》《三字经》,按照出席今天论坛的名校的标准培养孩子,那么,这些孩子到社会上90%要吃亏。你把按照《弟子规》那样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放到社会上看看,很可能就吃亏!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出了大问题。谁能否认?我们要讲传统优秀文化的最根本的理由正在于此。

我自己也在教书,跟学生有接触,我想告诉大家,对于中国的教育,我们要有一种极度的忧患意识,而且应该是在接近绝望基础上考虑的,可能就是没治的。很多人问我,“钱老师,你的孩子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听真话还是假话?如果是真话,我就把他送出去,没有办法,没有选择。”我儿子在华东师大附中,那是我的母校,上海的名校,当然很好。但是社会环境跟我们那个时候不再一样了。所以我想,我赞成对孩子真的要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当你意识到学习是快乐的时候,这位学生就很可能将来要成为俞校长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

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的。中国30年的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社会发展的奇迹,是谁干出来的?邓小平老人家、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他们都是了不起的领袖,但领袖之外也得有人干活吧。在中国历史上,无意识造成的真正精英是“老三届”。这一批人在文革前完成了初高中教育,文革前的初中高中教育水平恐怕不比今天一般的本科教育低,这批人由于历史原因被分散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1978年,一切回到了原点。这批人是中国人的精英,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真正的精英,懂知识、受得了委屈、懂担当。现在,这批人要退休了。而现在,孩子进一步,社会让一步;孩子进一步,老师让一步;孩子进一步,家长让一步。这样的教育怎么行?更何况,现在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冲突,根本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教育学理论思考。

我父亲受过很好的教育,但他就看不得儿子教育孙子。有一次,我教训孩子,我父亲在旁边就有些不愉快。我儿子说:“爸爸,你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我说:“因为你错了。”他说:“错了也不能用这样的口气跟我说话。”我说:“《三字经》没读过?”他说:“你不就是想说‘养不教,父之过’吗?”我说:“是啊。”他说:“你前两天不还讲《弟子规》的吗?《弟子规》里说‘守孝悌,次谨信’你都不让你老爸高兴,凭什么我让我老爸高兴?”这件事就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在今天已经全然崩塌,我们正面临着根本的冲突。作为家长,我倒是希望如果我儿子的老师看他不成器,揍他两下,罚站一会儿,这是应该的。教育部就应该定出这样的规则,对学生要有惩戒。

我们现在都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鼓励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如果校长惩戒确实犯了错的我的孩子,甚至揍他几下,我会感谢老师。我相信,大多数老师是有大爱的。我希望老师一手拿着胡萝卜,一手还得拿着大棒。新东方创造了不起的教育界奇迹,我是觉得这个论坛要发出一点真实的声音,要告诉这个社会,教育不是这样。再不要简单地这么说了,快乐教育、快乐学习、成功教育,都成功还了得?

我觉得,教育是最真实的事情,不应该去揣摩家长、孩子的心思,不停地对孩子让步。所以,到今天我对中国教育还是四个字——“我不相信”。

我现在只希望孩子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孩子考不考国内的大学我无所谓,我只希望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好好过完这样一辈子。更何况,人类到底有多少年谁都不知道。霍金说还有200年,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会跟我的孙子说不要生孩子了。这是一句笑话吗?

我们现在要让孩子尽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我们把未来的选择权放开给他,因为我们对孩子负不起责任。不像我们小时候,生活很困难、社会不发达、经济也不发达,但是我们的父母还能对我们负责任。我觉得我现在非常羡慕我父母,他们敢骂孩子、揍孩子,但是我们依然爱他们。今天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哪怕是一个眼神,没准明天就能把长辈杀了。

我讲《弟子规》讲到“守孝悌”时,叫我的助手搜索一年以内的“不孝、杀父”的反面例子,然后打印出来,以备我选用作反面例子。不一会儿,助手告诉我:打印纸没有了。我们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抑制、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也许这个想法很突兀,应该想办法如何让孩子学习更成功,但我内心“不相信”,所以我选择把我的真实想法跟各位校长、老师汇报。如果我们再不把一些虚幻的东西弄清楚,我们是要完蛋的。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恐怕未必应该全然简单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简单地认为,教育就应该跟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教育是应该跟社会“对着唱的”。是社会在教育教育,还是教育在教育社会?应该是教育在教育社会。现在是社会在教育教育,这样教育的本体性就不存在了,教育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就不存在了。我们这个民族原来给教育赋予那么高的地位和价值,在今天都已经被打乱了。

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我们不要轻易向社会让步,我们也不要轻易向我们的孩子让步,也不要轻易向家长让步。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校长、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但是也应该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

只有这样,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大概在那时候还能考虑让我的孙子留在国内受教育。这是我的真心话,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校长首先把我当成一个学生,其次把我当成一个家长,最后把我当一个晚辈老师,给予批评教育。我刚才讲的没有一句假话,全是真话。当然,季羡林先生教过我“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篇4: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创新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活动。他弟子三千, 身通“六艺”的有七十多人, 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中都包含着创新教育的思想因素, 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在长达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所积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 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经过两千多年社会实践的检验, 直到今天仍然散发出熠熠的光辉。

一、教育思想的创新

教育思想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 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孔子之前的古代教育制度是官学, 可以说是一种贵族教育。他生活于春秋晚期, 那个时候礼崩乐坏, 世衰道微, 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被打乱了, “学在四夷”。孔子以“存亡继绝”的历史使命感, 抢救并整理了濒临散失的上古文化典籍, 同时以此为教本, 创办私学。孔子的学生中既有鲁国的子路、伯牛、颜渊、仲弓、樊迟, 又有卫国的子贡、陈国的陈子禽、吴国的子游;既有比孔子小4岁的秦商, 又有比孔子小53岁的公孙龙;既有“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的颜渊, 又有“以私车五乘从孔子”的公良孺;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 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子曰:“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总之, 孔子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把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他一手把官学转为私学, 将贵族垄断的知识才艺传授给庶民百姓, 使教育由贵族化走向了平民化。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虽说今日早已把“有教无类”这一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但在2500年前, 这一思想毫无疑问掀起滔天巨浪。这种敢于打破世俗独创教育思想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二、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 “夫子教人, 各因其才”。

孔子弟子众多, 素质各不相同, 因此孔子针对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具体情况可以由以下两则事例说明。

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论语·先进》)

孔子对自己学生的性格为人、资质才艺十分了解, 对他们的优长与缺点也非常清楚。子路直率、胆大过人、自以为是, 他行事处世比较鲁莽, 容易犯冒进主义错误。冉有谦虚、懦弱, 做事无主见, 善退缩, 胆小怕事。鉴于两人性格不同, 孔子给子路泼点冷水, 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 多听他人意见行动;给冉有加油打气, 鼓励他更加果敢大胆地行动。

2.众弟子问仁。颜渊问仁, 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教之;樊迟问仁, 他以“爱人”答之;仲弓问仁, 他以“己所不为, 勿施于人”应之。孔子认为颜渊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樊迟天生愚钝;仲弓, 子曰:“雍也, 可使南面。”三人水平不一, 三个答案深浅不同。

所以, 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后来, 朱熹在《论语注》中总结孔子一生“施教”理论, 归纳出八个大字:“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 高度概括出“因材施教”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孔子的这一思想传承至今, 已经成为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主动学习、实现各展所长的一剂良药, 在当时是具有超前意识的。

(二)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 也要看火候, 不到想求通又无法弄通的地步, 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又说不出来的地步, 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类推出其他几例就不要再教下去了。这就更说明孔子采用的启发式教学也具有创意意识, 这与传统的生填硬灌式的教学方式有根本区别。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 这个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 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段话再次验证了孔子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三) 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 富而无骄, 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学而》) 由此可见, 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 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 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见, 孔子就批评说:“回也, 非助我者也, 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 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虚怀若谷, 善于从每个弟子身上吸取所长, 弥补不足, “回之信”“赐之敏”“由之勇”“师之庄”“贤于丘”, 做到取长补短, 教学相长。这与以往的一味维护师道尊严有本质的区别, 但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要同时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水平。

现行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983.

篇5: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

家校合作领域的理论建设对于家校合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意义。家庭与学校应该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合作?家校合作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家校合作的内容应该如何确定?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采访了陈建翔教授。

中国教师:近来, 各地的家校合作开展得风生水起。那么, 什么是真正的家校合作?什么是家校合作发展的方向?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是否应该通过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各自的本质特征得到答案?

陈建翔:我先来说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什么区别吧。

大家都把学校教育当成教育的规范形态、主流形态和标准形态。现代社会, 学校教育是一个专业化的教育形态, 首先, 所有的教师都是专业化、职业化的, 其次, 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也是专业化的。这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因为只有专业化、职业化才能取得高效率。世界范围内, 近代学校制度有400 年左右的历史, 中国的近代学校制度有100年左右的历史。在此之前, 我们是怎么做教育的?要有这样一个对比, 一对比我们就会知道, 原来学校的设立是为了与工业化相配合, 为了满足工业化对人才培养的两个方面的要求—大规模与高效率。这两点也成为近代以来学校教育的两大支柱。另外, 学校还要分门别类地为各个领域培养人才, 这些根本的原因导致教育一直沿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其实, 这只是工业化社会这一特定时期的教育形态。当然, 工业化社会阶段结束之后, 我们也仍然需要专业化、职业化, 但是, 除了专业化、职业化, 还有没有别的形态的教育?或者说除了专业化、职业化, 教育还能做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我看来, 教育的使命除了应该培养人特定的知识技能, 还应该有一个非特定的使命。特定就是目的性特别强的, 一定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非特定就是没有什么限定性目的, 非特异的、广泛的、全面的。而现在, 这两种教育形态只剩下了一种, 那就是特定目的的形态。学校教育就是朝着特定化的方向“高歌猛进”, 培养出来的都是比较特定化、专业化的人。我相信这不是永恒的, 人类教育一定要有一个非特定化的使命。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一个无限的存在, 人的存在有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单一地朝特定化道路发展, 就会日益丧失无限的可能性。

中国教师:教育目的就是规定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种特定化的界定。那么教育目的的规定与教育非特定化的使命有冲突吗?

陈建翔:自从有了学校体制以来, 教育就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这是跟人类发展的某个阶段的状态有关系的, 生产力的状态、生产关系的状态、阶级的状态、阶层的状态、意识形态的状态, 种种对人的理解和设计都是特定的。如果把人看成生产力或者生产工具, 那么就要朝培养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特定化的方向来培养人;如果把人看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就要朝阶级斗争工具的方向培养人;如果把人看成机器上的螺丝钉, 就朝螺丝钉的方向培养人……总之, 教育目的取决于对人的理解和需求, 这种理解和需求都是片面化的, 是跟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人的社会存在状况相联系的, 但是它一定不是永恒的, 所以我认为像学校教育这样高度特定化的教育制度必然会发生改变。其实现在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 只是这些改变还没有脱离原来的轨道, 还是在原有轨道内的小改变。这个改变就是我们已经发现教育有非特定化的使命, 或者叫没有特定培养目标的使命。这样一种理解就会把人自身固有的无限的可能激发出来, 我们没法说它具体是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 在采取非特定化的教育模式后, 它就会自然地生长出来。

特定化的教育把人设置成一种有特定化潜能的对象, 而非特定化的教育对人的预设是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工业社会里, 教育是一个比较极端化的形态, 对人的理解和假设都是高度特定化的。我觉得这个时代正在逐渐地消解, 因为我们正逐渐进入一个特定化能力与非特定化能力并存的时代。

中国教师:您谈了这么多学校教育, 还没有谈到家庭教育。

陈建翔:我讲这些实际上就是为了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非特定化的教育, 在家庭里, 我们不需要把人设定成一个具有特定职业、特定能力的人, 我们会把人设定成一个有无限潜力的人, 把教育对象看作一个完整的人, 会更加注重塑造和培养孩子的人格。所以家庭教育更应该、更能够进行非特定化的教育, 更应该、更能够让教育变成一个无限开放的教育。当然, 学校教育也重视人格, 也重视完整的人, 但学校教育是从工业化脱胎而来的, 所以不能摆脱把孩子塑造成专门的人才这个轨道。这就是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系的理解。

中国教师:您刚才说特定化能力与非特定化能力并存, 是不是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并存与合作?

陈建翔:是的。实际上, 学校教育本身也带有非特定化的性质, 尤其是基础教育, 但它会朝着特定化的人才规格这个方向做工作, 仍然带有培养特定规格人才的模式。家庭教育既不是职业教育, 也不是培养特定规格人才的教育, 家庭教育更应该也必须朝着无限可能的开放性去做工作, 家庭教育的各种特点与各种条件, 都足以支持这个开放性。但是现在的家庭教育完全走了样, 不仅不能成为一个开放的有无限可能性的教育, 而且收缩得比学校教育还厉害, 比学校教育更加特定化、专业化。家长关心的只有孩子的文化学习和分数, 这是高度畸形和变态的教育。所以, 未来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脱离学校教育特定化的轨道, 走向非特定化、无限开放的可能性。这才是与特定化教育并存的前提, 也就是非特定化教育与特定化教育相拥而舞。

中国教师:那么特定化教育与非特定化教育的相拥而舞是家校合作真正的基础吗?

陈建翔:对, 是真正的基础, 它们合作的基础应当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解之上。就这个理解来说, 我认为家庭教育更符合教育的本意, 家庭教育是引导孩子们内在的素质能力充分显示出来的一种教育, 而不是从外向内去塑造、规定的教育, 它是引导性的教育而不是规定性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 学校教育是过渡性的、短暂的、特异性的教育, 家庭教育则是更为永恒、更为全面的教育。学校教育未来也会逐渐走向无限开放的可能性, 而不是特定性。

中国教师:但是在目前家校合作的模式中, 一直都是学校在起主导作用, 家庭处于从属和配合的地位。

陈建翔: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这是在特定时期产生的误解, 我觉得这个误解是全社会性质的, 根源是我们一出生就生活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形态里, 生活在人类走向工业化的阶段,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特定性的, 所有的人都要具有特定的能力、特定的职业才能生存发展。我们对人一直是这么理解的, 我们自然就会去拥戴学校专业化的模式, 所以, 错误一直在发生。要想理解这个错误, 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 必须跳出工业化的历史。工业化就像一条长隧道,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隧道的尽头, 我们现在正处在工业化的最后阶段, 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不需要那么特定化能力的新社会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了。随着我们走出工业化的隧道, 随着我们迎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 特定化教育不应该再是主角, 而应该成为配角, 成为服务者, 满足那些希望自我培养、自我成长的人的需要。

工业化社会之前, 家庭是人类的学习中心;工业化社会中, 学校变成了学习中心;而未来, 家庭将再一次成为人类的学习中心, 学校则成为家庭学习的服务机构。

中国教师:家庭成为学习中心意味着什么?家庭应该如何转变成为学习者服务的家庭?

陈建翔:这需要充分地认识个体与家庭的学习特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在家庭中的成长和在学校中的成长是不一样的, 人在家庭中的成长更多地具有自然性, 在学校中的成长更多地具有社会规范性, 社会规范性就是特定性。我们在家庭中生活、成长是与我们在家庭中的血缘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是跟一个更为漫长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 而学校教育不会考虑这个东西。从空间上讲, 家庭作为学习中心、成长中心, 具有博大的生活性, 其无比丰富的内容和广博的可能性, 是学校的规定性所无法比拟的。对于满足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个特质来说, 家庭教育意义更大。

借这次采访的机会, 我也想跟家长交流一个看法, 这个看法对学校也有参考价值。几次全国性调查显示, 60% 的家长在亲子教育方面处于焦虑状态。这是非常可怕的, 这种焦虑的状态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而且在焦虑状态下, 家长的教育方法、要求会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 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可以说, 这种家庭教育是过度的。

中国教师:那么, 如何解决教育过度的问题?

陈建翔:我们的提法是“教育走了, 自然留下了”。那么教育和自然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的教育代表着人为, 自然代表着无为。而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 是“自然走了, 教育留下了”。所以我们要提醒家长, 前行的步子不要那么匆忙, 心情不要那么迫切, 放松脚步, 放松心情。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里都有一所大自然建造的伟大学校, 它在孩子的生命系统里发挥作用, 只要不去人为地阻拦它、抢夺它, 它就会发生作用。也就是说, 如果人不在教育, “道”就在教育, 在孩子的生命里自然地发挥作用。所以卢梭讲“凡是出自造物主的都是好的, 一到人的手里, 一切都变坏了”。

中国教师:基于这样一种大自然的教育, 家庭和学校在其中要扮演什么角色?

陈建翔:在家庭里, 大自然对我们的教育能够被更广泛地理解和应用。或者说, 在家庭教育里更能发挥“道”的教育、天的教育、大自然的教育的作用, 这种作用叫“无用之用”、叫“妙用”、叫“大用”、叫“无限之用”。人的本质是无限的存在物,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人的教育就应该是一个有无限可能性的教育, 这种教育的源头来自大自然, 来自道”。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圣人其实就是大自然或者“道”的化身、学生, 因为道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圣人效仿道, 忠实地执行了“道”的规律和道”的意志。

“行不言之教”不是教育者不说话, 不言”是与“无为”并举的。这又回到了人类的有为教育与“道”的无为教育之间的关系, 无为教育是“无为无不为”的教育, 是“无用”但有“无限用”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对人类无限本质的充分体现, 是教育更本质的形态, 所以, 家庭教育是更能满足教育本质的教育。

但是人类总是处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我们总是要成为某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特定的教育。特定教育的任务主要由学校承担, 所以无限的教育和有限的教育, 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 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共存, 可以相拥而舞。

上一篇:社区志愿服务建设工作流程下一篇:整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