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淮海战役观后感

2024-05-02

大学生淮海战役观后感(共11篇)

篇1:大学生淮海战役观后感

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所得

6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意义。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条件相差悬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其中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一条河,那时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战士们顺利的通过了大河,取得了总攻的胜利。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职干部有的年仅24岁。24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现在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时候,而他们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己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应该知足、惜福。摆正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天而牺牲的先辈们!

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全局观念,坚决维护和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继承和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革命精神,保持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股革命热情,那样一种拚命精神,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素有破除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让我们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的“亮剑”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一法三规”和《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实施细则》等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文件,增创诚信计生先进县市,以“亮剑”的精神打一场计划生育的淮海战役,开创人口计划生育的新局面。

2011年6月23日

篇2:大学生淮海战役观后感

纵观我国的解放战争,其规模之大堪称世界罕见的。而这场战争的高潮部分又集中在三大战役。作为三大战役之一的的淮海战役堪称军史上的奇迹。直至今日,回顾这场战役时,也不得不击节赞叹,着实是一场当领导下,以解放人民为目标的精彩之战。本人有幸,同事们一起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不仅从视觉上,更在思想上收到了极大的震撼。下面,针对从这次经典的重大战役的几点理解,汇报如下:

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回顾淮海战役的整个过程,堪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是,对比敌我双方,虽然作为我军指挥的粟裕同志的忠言直谏、后方宣传动员在决策和后勤上为最终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作为敌军的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矛盾激化、临战退缩也客观上注定了其失败的历史命运,但是,个人认为都不是是主导战役的最根本因素。结合淮海战役的大背景,不难发现:得益于辽沈战役的胜利,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实力已经和国民党的所谓机械化部队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当时的民心向背,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占据绝对的上风。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解放军的胜利已然是一种必然趋势。

由此想到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人民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才是救民于水火,并且代表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前提和保障。

二、个人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前进,但是却可以推动其加速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该引以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的。客观上,我们认识到,无论解放战争还是和谐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伟大的中国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的成功和胜利都是可预见的必然趋势,但是要取得淮海战役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每个指战员都尽心竭力的成果。这种发自内心的、主动积极的战斗、工作、学习态度,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的体现为,跟党走、听党话、做党要求和提倡的事,从而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明确了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并使得每个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都能自觉地紧密团结和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树立崇高理想,高起点严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是抱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剥削阶级,解放被剥削阶级,党的战士为了这个理想,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来实现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誓言。正是由于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导致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截然相反。只有具有共同目标,而且目标是积极向上的一群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而这群人就是群众的先进代表和榜样,也是服务人民的生力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

总结:历史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经成为过往,感慨之余,蓦然回首,深感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战略决策。我们看到,在战役之初,国民党在中原战场上是掌握有战略主动权的,他们集结着80万武装到牙齿的机械化重兵集团,可以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来保障军队供给。而在我党一边,物资供给上仅仅是“小米加步枪”的低劣装备,后勤给养也处于极其原始的地步,可是在民心所向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解放区的老百姓发出了倾家荡产为前线的呼声,动员了大量人力物资,保障了大规模战争得以顺利进行。就像陈毅元帅曾经指出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民心的向背似乎可以成为战争胜负的风向标。

对比我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贪生怕死,节节败退,战争的胜利离不开那些勇于献身的普通士兵,而当普通士兵们真正明白要为何而战的时候,他们的生命所焕发出来的能量是国民党永远无法明白和极度害怕的。从中,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到光明和黑暗的强烈反差,这也从一个侧面更加证明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篇3:大学生淮海战役观后感

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各种能力, 形成一定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1]近些年, 高等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大量文献对大学生整体或者某一学科的学习动机 (动力、兴趣) 、能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涉及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动机方面, 大学生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 缺乏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愉悦感, 学习动力不足; (2) 能力方面,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任课教师的引导; (3) 策略方面,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学习方法不当; (4) 心理层面, 认为在大学生当中存在着一种“学习倦怠”现象。指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 就会感到厌烦, 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 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2], 并将它归因于学生个体或者学校个体。

为了真实了解本校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 我对所在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 希望调查结果能对教育工作者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二、调查问卷说明

本次调查共印制问卷200份, 实际发放、回收198份, 调查采取随机调查方式。我邀请了3位学生共同在2009—2010年学期末 (第15、16周) 对正在上自习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 填写过的调查问卷被当场收回。为了减少偶然性, 增加可信度, 本次调查持续了2周, 在此期间调查问卷的发放按照计划均衡有序地进行。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如下:关于学生个人信息的调查, 如被调查者的年级、性别、所属系 (院) ;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 如预习、听课方法、与教师的学习交流、自习、作业、考试等;对学生学习心态的调查, 如学习目标与动力、逃课原因以及对考试不及格等现象的看法。另外, 还调查了学生对教师工作情况 (质量) 的反映, 如课堂管理、安排作业的数量与质量、考核的方式与难度等, 试图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参与调查的学生涉及所有四个年级的学生, 其分布如下:1年级32%、2年级22%、3年级34%、4年级12%。该数据也反映了调查期间各个年级段的学生自习的情况。本次调查经统计涉及淮海工学院全部13院 (系) 的学生, 其分布如表1所示。调查中的男女学生比例接近2∶1。

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7%的学生每天参加4—5节课程的学习;28%的学生每天有5—6节课程;24%的学生课程负担超过每天6节课程, 有11%的学生每天的课时数量小于20课时 (4节课程) 。70%的学生认为本学期课时数量的安排总体适合;略超过20%的学生认为课时数多, 学习负担重;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轻。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 有13%的学生平均每天的自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另有38%和24%的学生平均每日的自习时间介于1—2小时和2—3小时之间;有25%的学生学习刻苦, 用在自习上的时间超过了平均每天3个小时。针对上述调查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数据分布由于来自在调查期间进行自习的学生, 只能说明有自习行为的学生的自习情况, 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几乎不在教室内自习。因此就所有学生而言, 自习的情况要劣于本次调查所反映的情况。

调查问卷的重点内容是大学生的学习方法, 涉及学生预习、听课方法、与教师的学习交流、自习、作业、考试等方面。调查结果不容乐观。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 上课前提前预习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听课效果;有利于提高记笔记的水平;有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有利于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 调动学习积极性。本次调查反映的大学生课程预习情况是, 只有2%的学生在上课前对所有课程进行了预习, 而多达60%的学生只是偶尔预习, 其余的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程预习。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并未认识到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而将它应用于课程学习中。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呢?在如何应对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方面, 28%的学生边听边记;60%的学生偏重于“听”课;4%的学生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方面, 有21%的学生积极应对教师的提问, 大声地讲出自己的答案;大部分的学生选择给出一个只有自己知道 (轻声应对或者在心里面回答) 的答案;另有10%的学生等着教师自问自答。这与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感受颇为相似。课后的师生交流情况也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的不相往来。只有6%的学生会经常咨询教师学习方面的不解或者疑难问题;72%的学生偶尔咨询;22%的学生从未与教师进行过学习交流。虽然无法确切知道这种现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有多大, 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种教师与学生不相往来的局面必将无助于形成一种“热烈”求知的校园氛围。

除了课前预习及课堂学习, 学生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该项调查结果表明, 有21%的学生只通过课堂学习就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有31%的学生通过教科书查找答案;33%的学生表示需要仔细思考或查找资料才能完成作业;另有16%的学生马虎对待教师布置的作业, “互相抄抄”完成作业。由前面的调查结果可知, 大多数学生只有相当于每日平均半天的课程 (淮工目前的教学安排是上午5节课程) , 那么学生在剩余的时间内做些什么呢?调查结果表明, 接近60%的学生在休闲、娱乐中度过自己的课余时间, 只有20%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课内、外知识。如果这些学生在上自习的话, 23%的学生选择预习或者复习有关课程;另有36%和34%的学生在做作业或者准备考试。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依然习惯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 只有接受学习任务 (作业、考试) 时, 才会选择去学习应对。学生对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表现出“多样化”, 喜欢“开卷”、“闭卷”及“课程论文等其他方式”的学生各占到约1/3, 其中对“开卷”考核方式的喜爱略高于其他几种方式, 值得思考。也许学生应对考试的方式可以作为一种解释。51%的学生选择在考前突击准备考试;37%的学生平时认真听课, 考前认真准备考试;12%的学生不怎么准备考试, 其中的83%认为平时认真听课, 所以考前不需要专门的准备以应对考试。

此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 问题集中表现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本次调查还涉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逃课。调查结果表明, 在受访学生中, 基本不逃课的学生占到61%, 而有选择地逃课和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5%和4%。他们选择的逃课理由分别为:上课没意思 (27%) 、经常有事 (24%) 、没想过理由 (49%) 。

被调查学生的心态似乎与学生的学习现状有些矛盾。这也许正说明了当前学生的特点, 如眼高手低、比较实际 (功利性强) 、不能脚踏实地。被调查的学生中, 96%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曾设立过学习目标。他们认为学习的动力首先是“为了今后的发展” (59%的受访者选择此项) , 其次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19%的受访者选择此项) 和“认识新事物, 获取知识” (16%的受访者选择此项) 。上述调查说明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 却不能变成持之以恒的学习行为。其结果是24%的受访学生曾经有挂科现象, 多达68%的学生承认挂科是“不用功学习的体现”;另有17%的学生认为只是“一时的疏忽大意”;只有2%的学生承认是由于“智力方面的原因”导致考试不及格。45%的受访学生对“挂科”感到“羞愧”;与此相比, 能“坦然”面对, 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分别达到了37%和9%。

调查问卷的最后部分涉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应。调查结果表明了学生对教师部分教学活动的认可。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6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合适”;有82%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难度“适中”;认为大学课程考试“都挺简单”和“都挺难”的比例只有较少的7%和2%, 其余学生认为考试难度适中或者“有的难, 有的简单”。

四、结论

1. 大学生学习负担适中。

本次调查中, 大学生普遍认为课时量、作业量、作业难度、考试难度等方面的安排比较恰当。大学生有相对较多的课余时间, 换而言之,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教育环境远比他们在进入大学前轻松得多。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2. 大学生学习方法令人担忧。

本次调查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课程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师生交流、复习及应对考试等方面均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有学者将大学生的学习表现同心理问题挂钩, 并以此为突破口解决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 当前大学生知道为谁学、为什么学, 这是一种进步;如果不知道, 才是心理问题。本次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在于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学, 这是一个方法问题。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 就是强调自主性, 而且以探究和创新为主, 因而教会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3]心理学理论表明, 如果学习者发现自己的学习有问题或者不充分, 那么他就有可能寻求帮助或者采取行动改变现状。同时, 学习指导者也可能对学习者传授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让学习者使用这些策略来促进自己的学习。教育工作者给予学生的正应该是这个“方法”而非知识本身。出现这样的问题, 责任首先在教师、在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

3. 大部分学生自习时间用来应对学习任务 (作业及考试) 。

反向思考, 如果学习任务布置得当, 学生应该可以在课余时间从事学习活动, 而不是一味地休闲娱乐。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式, 引导大学生学习, 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应该带有启发性、引导性。反对像小学教育那样, 将作业布置成反复抄写以加强记忆的形式。有部分学者希望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式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大学生在校期间正处于需要多变、动机多变、兴趣多变、目标多变的人生阶段。整体而言, 大学生涯其实正是大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或者目标从被发现, 到由多变化到固定化的一个人生阶段。这种现象是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决定的。如果不能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实行素质教育、兴趣教育, 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永远不会有自觉学习的动力, 因为在大学期间他们的需要、兴趣、动机和目标不是学习而也许是交友、玩乐、发展自己真正被压抑已久的兴趣, 等等。兴趣偏于感性, 依靠感性促进大学生学习不如调动他们的理性, 由教师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式引导大学生, 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增加学习时间, 使大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求知习惯。这是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无奈之举。

4. 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相往来的困境。

由于高校扩招、教学体制等的改革, 高校师生的课后交流目前已存在严重的缺失, 这成为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发生明显负面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师生情感淡化, 师生关系冷漠, 传统的尊师爱生的感人情景, 课后师生之间共同探讨问题, 在校园促膝长谈、交流经验的场面不断减少, 高校逐渐成为“知识买卖”的市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交流, 教师的责任是通过恰当的交流方式教书育人。这种交流不应只局限于2个小时的课堂上, 更应该在课后有所体现。因此高校应该提倡在2小时的课堂之外开展第二、第三课堂,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 在教师周围形成良好的学习“圈子”, 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摘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可以反映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改善教学方法, 实现教育目标。作者使用调查问卷对所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 经过分析认为, 当前大学生学习负担适中而学习方法欠佳, 教师应该给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利用学生适应“被动学习”的特点, 恰当地布置学习任务以引导大学生养成学习习惯, 同时增加师生交流, 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任务,师生交流

参考文献

[1]刘荣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 2008, (33) .

[2]刘亚琴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及激励模式初探.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28) .

[3]林国耀等.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漳州师范学院为例.集美大学学报, 2010, (1) .

[4]杨丽娴等.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集美大学学报, 2005, (6) .

[5]徐建星.高校师生课后网络交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3) .

篇4:淮海战役观后感

观看了《淮海战役》后的记录片,说实在的自古对那些战争,欲杀类的血腥片提不兴趣,也许是太无聊,亦或是想对历史了解点,我破例且认真地看完了……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想到电视频目上的一个小镜头,会让那些传媒工作人员,包括导演,见习记者,再到灯光师,忙上一个钟甚至大半天,他们对观众的负责体此刻对追求工作的完美,从摄像,灯光,到拍摄,每一个动作,细节……

在每声振耳欲聋的枪声,炮响中,你仿佛置于那场残酷,愈烈的战争中:是什么样精神能够让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激昂向前?又是什么样的信念能够让他们直面生死?在采访那些幸存者身上,你会发现对他们的景仰是油然而生的,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而那些英雄就在镜头前,就在你面前,你会作何感想?

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和岁月的磨励,他们更懂完美生活的不易,半个多世纪的光阴似乎并没有消退他们的记忆,年迈的他们有点一段记忆由新,永久无法磨灭的那段血的历史……

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战争是那么久远的事情,他们讲的对我们而言只是故事,更是传奇,但也就在他们的上半辈确是真的经历过出生入死,,他们的生命在随时会在那个时候不见,而十年,二十年,半个世纪,他们也将不能再见证这段真实的历史,是的,那时也真的只是历史了……

有的人死了,但他们还活着,是的人不可能永生。在那一个个丰碑面前,能否让我们这些后人记起那些以前同我一样年轻的生命?又如何去理解战争同牺牲?

也许只有穿上军装,身为战士,才能深圳意识到这份职责……

生与死的距离一向都是人们在探讨潜在而深刻的话题,也许那些英雄们并不明白生与死的好处,也没有思考孰重孰轻,但他们用热血,用生命,用牺牲去诠释了永生的涵义,诠释了生存的特殊一面……

篇5: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中的最关键一战,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与刚结束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围绕徐州、宿县、蚌埠这三个中原古战场展开了生死搏杀!一边是有先进的美式装备且占有后勤保障优势的王牌嫡系,一边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条件孰好孰坏一目了然。就连我们伟大的领导人毛主席都说这是一锅“夹生饭”。就是这么一锅“夹生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中央、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领导下把他吃到肚里,并且连“骨头”都没给剩下,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正是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的精神更是无时不刻激励着我,其中有好几个镜头让我落泪了,一个是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条河,那是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另一个是一个营长冲锋路上一连牺牲了6个通讯兵,最终自我也牺牲了。

回想起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让自我心境久久难以平静!想想当初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看看自我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让我难以平静,自我此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生活、工作中埋怨这埋怨那,好像整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自我真是无比幸福。我们仅有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日而牺牲先辈们!

篇6:电影淮海战役观后感

相对于胜利的结果来说,战役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中原战场是如此大规模的局势调动对双方的指挥官来说,都是及其严峻的考验。战机稍纵即逝,黄伯韬的被围完全就在于他两天“种种原因”的磨蹭,没有架浮桥,让十万人马成了粟裕的盘中美味。这是他做为指挥官的失职。

可对于杜聿明来说,失败的结果是他早就预见到的。他拿着蒋介石措辞严厉的亲笔手术,无奈,愤恨。蒋介石给他过四十四岁生日,让蒋经国带着10万银元给杜聿明的母亲过生日,软硬兼施,逼杜聿明带兵撤出徐州,却又在中途来了这样一纸手谕。三条作战路线,粟裕赌准了杜聿明不会愚蠢到走两淮,虽然我军都已经在截获的国民党电报里面得到所谓国防部的建议,让杜聿明走两淮。毕竟,杜聿明被蒋介石从徐州调葫芦岛,又从葫芦岛调徐州,他在国民党的军官里面,还是有军事才能的。

但是应了巴达维的那句话“您为什么不让那些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年轻将军们在战场上作出军事部署,而要每逢战事,亲自督战,做做站部署呢?”蒋介石的军事才能在电影里面是屡屡被败仗所羞辱,也不知道老蒋其人身为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的校长,到底会不会打仗,这个,没有研究过蒋介石的生平,也无从说起,不过,撤出徐州之后的杜聿明收到的蒋介石的一纸措辞严厉的手书,就已经预感到他杜聿明的后路就掐断在了这淮海战场上了。他满腹的愤恨,慨叹说——“不知三军之权,而统三军之任,没到重要关节总是直接干预指挥,唉——完了!完了!照这个手令执行,三个兵团,数十万将士,眼睁睁的就——”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也许是杜聿明被俘后中共给他治病,而后全家在大陆团聚的政治原因,我想,影片中对于杜聿明的描述是很丰满的,从某总程度上也肯定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甚至还有专门的他T恤士兵,不想让自己的士兵冻死饿死,不带武器投降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镜头。

而于蒋介石的蹩脚的军事指挥才能相对应了,还有他的治国方略,太多的事情是从根基上决定了行事的方向,所以也就注定了不会有什么扭转乾坤的曙光,所以布雷先生的死,在影片中更显出了他的悲剧色彩,没有什么来挽救他的绝望,结束自己的人生,俨然成了他最后的选择。

篇7:大学生淮海战役观后感

据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统计,青年的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心理疾病与亚健康状态在青年群体中不断蔓延。20-35岁的年轻糖尿病人在逐年增加,80%以上青年颈椎处于亚健康状态,30-40岁人群中59.1%患有颈、腰椎病。孟涛[1]2004年报道,上海师范大学学生颈椎病发病率从1995年的0.045%上升至2001年的0.756%,6年间增加了近16倍,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朱贤英[2]2005年对8000名大学生进行颈椎病调查,报道我国大学生颈椎病患病率约为6.73%。可见,大学生的颈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对其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入研究。

1 颈椎病与颈椎亚健康状态

颈椎病是因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临近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或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其中以颈型和混合型多见,以5-7颈段发病为主。症状主要为头转动时颈响、活动不适、眩晕,手臂痛、麻、无力,耳鸣,视物模糊,心慌胸闷,甚至大小便失控。常见体征为上颈段棘突偏斜,棘突旁、颈肌压痛。X线检查多表现为椎体旋转、颈椎生理曲线改变、环枢关节紊乱。一旦患上颈椎病,必须通过治疗方可恢复健康。

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叫“第三状态”,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颈椎亚健康不同于颈椎病,没有发生退行性的颈椎器质性病变,不是病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局部压痛、结节,休息后症状自行消失。

本文围绕颈椎病的相关常见症状进行问卷调查,明确目前大学生颈椎亚健康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预防、治疗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状态提供参考。

2 调查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淮海工学院在校大学生523名进行调查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检索目录查阅了国内有关大学生颈椎病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专著多部,论文40余篇。

2.2.2 专家访问法

请有关专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并对本文提出宝贵意见。

2.2.3 问卷调查法

2008年3月—2008年6月对淮海工学院所有本科班级以抽签的方式,随机整群抽取7个学院的本科班级16个,调查共523名大学生,回收504份合格问卷,男性218名,女性286名,最小年龄18岁,最大23岁。其中严重器质性疾病,问卷中全部问题的缺失和漏填超过5%的问卷删除。

2.2.4 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现状

调查人群中颈椎亚健康患者数为236人,总患病率为46.8%(236/504),其中男性44.5%(97/218),女性48.6%(139/286)。具体分布见表1。

由表1知,7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痛;88.1%的人时常头痛;85.3%的人颈肩部容易疲劳;53.1%的人出现过肩臂麻木感;51.2%的人常有头晕症状;51.2%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心慌、恶心、呕吐;8.3%的人自觉有轻度肢体乏力、活动不灵活;45.6%的人有颈椎弹响症。大多数人症状较轻,与大学生长期低头伏案写论文、上网、做实验等使颈椎处于不良体位有关,天长日久形成慢性劳损,经适当休息或改变学习、生活习惯后可完全恢复,不遗留后遗症。大学生肩颈部位的不适,短期内可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关节、软骨等的紧张、痉挛、疲劳、损伤和结构性改变,从而出现头、颈、肩部的症状和体征,但这种软组织疲劳性损伤,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退行性颈椎病,而把它统称为颈椎亚健康状态。

由表1知,没有人出现明显的肢体乏力、活动不灵活;只有7.5%的人经常出现颈肩臂麻木、放射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8.7%的人经常出现头痛;12%的人经常出现肩颈痛;16.7%的人经常出现肩颈部疲劳;而有24.6%的人经常出现头晕,且头晕的发生和颈椎活动有明显关系;24.6%的人经常出现心悸、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患病人群中少部分人已经患有颈椎病,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可见,大学生颈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多,少部分人患有颈椎病症状。

4 颈椎亚健康发病现状

由调查了解到,61%大学生由于长期伏案超负荷学习、做实验、日常不良姿势如低头、躺床上看书等引起颈椎有不适感。21%大学生熬夜上网、玩游戏;有51%的人平时不注意身体保暖;3%人曾有头颈外伤史,46%的人睡觉时枕头高度不合理或不用枕头,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使大学生颈椎长期处于不良体位,易出现慢性劳损导致颈椎发病,临床检查除局部压痛、结节和影像学表现为颈椎曲度改变、出现双边征外并无其他器质性改变的亚健康状态。经过适当休息、理疗,局部压痛、结节皆可消失,颈椎生理曲度亦可恢复,因而不同于退行性的颈椎器质性病变,而当归属于以颈椎相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但是,这种状况日常不注意预防,随年龄的增长,肌细胞的退化,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状态会逐渐转化为颈椎病。

5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的发病因素

青年人颈椎的发病原因和中老年颈椎发病原因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因素为:①颈椎发育因素,如颈椎细长、颈部肌肉、韧带薄弱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畸形皆可导致颈椎病早期发病;②损伤因素,各种急性和慢性损伤;③感染因素;④颈部受凉;⑤不良生活习惯。以上是青年颈椎亚健康发病的因素,由调查知,不良生活习惯是影响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它不是一种病理性的疾病,却不能轻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习惯对颈椎亚健康的发病有明显的影响,如咽喉炎、高度近视、颈部外伤史、熬夜、环境潮湿、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看书、不良座位姿势、键盘位置偏高、眼睛和书本距离过近、枕头高度不合理皆为颈椎亚健康发病的危险因素。

通过调查,我院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的发生主要原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大学生除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还与沉迷网络,喜静不喜动,不良身体姿态,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存在有关。而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往往与大学生长时间伏案学习、操作电脑、做实验形成恶性循环。以至于于颈部肌肉慢性损伤、颈椎两侧肌肉拉力失衡,颈椎的生理结构遭到破坏,颈椎小关节紊乱,横突孔、椎间孔及椎孔偏斜,椎动脉、交感神经、臂丛神经根或者脊髓受到压迫而引起颈椎的各种相关症状。这种颈椎亚健康状态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痛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应当引起重视,积极预防。

6 预防措施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状态不同于退行性的颈椎器质性病变,是可以预防的。由调查了解到,79%患者对不良习惯和颈椎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及时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长此下去,轻度患者的症状反复出现,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影响了生命质量。大学生随自身年龄增长,压力增大,身体机能衰退,颈椎不适的次数会越频繁,症状就越严重,逐渐导致颈椎退行性改变形成颈椎病。因而,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状态重在预防,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6.1 思想预防

大学生应高度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学习健康教育和椎体知识,自我保健颈椎。平时注意保暖,避免颈部受风寒。给自己开运动处方,注意颈部肌肉的变化。定期检查,加强监测,以求早发现早治疗,降低颈椎发病率。

6.2 行为预防

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劳逸适度。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不要长时间低头,不熬夜上网,不躺床上看书。采用质地柔软、以自己拳头高度为宜的枕头,以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弧度。坐姿要使后背紧贴椅背,颈部呈舒适自然姿势,超过1h要活动头颈部10min。

6.3 运动预防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正确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疲劳。适当理疗、推拿,自我按摩,每天练习颈椎防治操和整脊运动,可使颈椎逐渐恢复正常功能,达到痊愈。

自我按摩手法:①食指与其余四指拱成钳状,夹住颈椎位置向上拿捏、拉伸,然后向左、向右旋转,再向前拉伸。②双手四指指腹在颈椎由上而下揉动,疼痛部位可重点按压。以颈椎发热为宜。③用双手拇指按揉枕后部的风池穴、风府穴和颈下部的大椎穴,以出现酸胀感为度,每穴约3min。

颈椎防治操以拉伸肌肉、牵引颈椎、扩大颈椎活动范围的运动为主,每节操都在拉长颈背部肌肉、韧带状态下完成练习。方法:坐(立)直后,首先向前低头,并逐渐加大低头度数,直到最大限度为止,抬起,再向下低一次;其次后仰头,逐渐加大后仰度数,直到仰不下去时,抬起,再用力向后仰一次;然后分别向左、向右方向屈头,并逐渐加大角度。要求缓慢的匀速运动。每天坚持练习,对颈椎病的预防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涛,叶文博,黄敏.大学生颈椎病发病率调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77-80.

[2]朱贤英.在校大学生颈椎病抽样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11):1203-1204.

[3]罗浩.运动员颈椎病的特点及预防[J].山西医药杂志,2007,10(10):801-802.

[4]陈香仙,杨蔚.中学生颈椎病与运动处方干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103-106.

[5]盛南,刘月仙.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及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41-42.

[6]汪洁.松原市高中学生颈椎病情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7,21(5):530-531.

篇8: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几根白色的大柱子支撑着一座方形建筑,就像是一座美丽的宫殿,耸立在湖水边,雄伟高大,庄严肃穆。同学们好像被镇住了,一下子停止了交谈,静静地跟在教师的后面,一个一个轻轻地走进新馆大门。一进门,一组高大的群雕呈此刻我的面前。三个解放军战士手握钢枪,目光炯炯有神,形象逼真,威武英勇,好像要冲向战场,努力向前方奔去。雕像的旁边还刻有一些浮雕,似乎要把我们带回充满战火硝烟的过去,仿佛在讲述战争中发生的故事。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小姑娘神态喜悦,双手捧花,正在向一位战士献花,祝愿他一路平安,表现了完美的军民鱼水情。浮雕很有表现力,我用手摸了一下,凹凸不平,就像真的一样。我们按照指引牌边走边看,发现有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淮海战役是决定性的三大战役中的一个,共歼灭国民党军264万人。”多么伟大,多么让人振奋的战绩啊!

展馆里有一幅图片很有意思:图片上有一个人,衣衫破烂,推着车子做生意,换来不少的钱,可仍然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貌。张教师介绍说:“那个时候,人们生活在旧社会,虽然有好多钱,显得很富有,可图片上的这个人,就是把这些钱用光,也买不了一斤大米。这些钱不值钱!

”那个时代真黑暗,老百姓真是太痛苦了!

还是我们此刻的人好,生活在和平年代,多幸福呀。我们又来到“蜡人馆”。那里有许多战争场景的蜡像,模仿了当时著名的十人桥、碾庄围歼战等,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栩栩如生。最终,我们来到“全景画廊”,是战场模拟演出。同学们坐在演出室,就好像来到了战争现场。正面是大火,火势很大,把雪地都映红了。还有洪水翻涌,炮声隆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风声、呼喊声、冲杀声、枪弹声交织在耳边……“这就是伟大的淮海战役,这是人民的战争!”解说员的声音把我们拉回了现实。听到这儿,我想,解放军叔叔真厉害。我要向他们学习,长大了也要做一个勇敢的人,做一个爱国的人,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祖国。就这样,一次令人难忘的参观结束了。

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5

淮海战役纪念馆为我们生动再现了淮海战役时的情景,使我们丰富了历史知识,淮海战役中,我军指挥员和广大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斗,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将永载史册,世代相传。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和党中央英明领导和战役总前委卓越指挥的结果,也是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解放军的结果。

淮海战役主战场,虽地处我省苏北地区,却记录着许许多多解放战争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记载了他们从事革命事业的深深足迹,传承着中华民族光荣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踏入纪念馆的大门,我立刻被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不敢大声说一句话,生怕扰乱了革命先烈的清静。参天的大松柏树、幽静的环境……一切都是如此安静、清幽,而此刻的我们却已无心欣赏这些美景,心境沉沉的,重重的。

走在历史的长廊上,我们瞻仰了淮海战役纪念碑、革命先烈的英名,参观了收藏淮海战役图画展览室,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而建立的纪念馆。馆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南郊淮海烈士纪念塔园林内。1959年筹建,1965年11月开放。该馆藏品1.52万件,其中一级文物79件,共展出文物,照片,图表,美术作品等多件。其中有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台,随军民工支前使用的小竹竿,烈士生前的笔记本等。馆内另设放映厅,放映有关淮海战役的历史影片。专题陈列“徐州双拥陈列馆”,陈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15幅,照片约500幅,实物近40件。

篇9: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纪念馆的北大门,四根四方型大理石柱子,像四个力大无穷的战士,守卫着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过了大门,展此刻我眼前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银杏树、松树、五叶树和鲜花茂盛的生长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前。他们好象是那些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万古长青、一碧千里,释放出清新的空气,让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之后来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远远望去那陈毅元帅写的馆标“淮海战役纪念馆”七个大字,显得格外雄壮。一进前厅,只见毛主席的身像正站在那里向我们招手呢!我们便跟着导游进去参观了。导游说:“在1948年11月6日至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至薛城、南达淮河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地图前,导游又说:“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六十万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会师淮海,决战中原。人民解放军欲血奋战六十五昼夜共歼灭敌人五十五万人,为人民解放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听了以后,我的心境十分激动:六十万名解放军战士对付八十万个敌人,真了不起呀!他们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不怕敌人拥有先进的飞机、大炮、毒气,冒风雪、涉冰河、架人桥,闯火阵,为了能解放全中国,甘愿牺牲自我。他们是多么高尚的思想境界啊!

我目睹着这些英雄的照片,和那些简陋的生活用品,不禁想象到和体会出当时的恶劣生活环境。这次战役,毛主席和总前委调兵谴将,经过三个阶段的战争,最终打赢了。在淮海战役时,华东、中原、华北等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也给予了全力支援,要人送人、要粮送粮,人民群众就靠着一张张背,一条条担,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听着导游的介绍,望着那一双双挑子,我不禁低下了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那个时是战争时期,各个农民家庭的生活条件很差,自我可能都吃不饱,可他们却能从自我的口中挤出粮食支援国家,这是是多么大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啊!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衣食无缺,有的小学生的零花钱都成百上千,但某个地区发生灾害需要大家的帮忙时,却没有多少捐款的热情。比起前辈,我们差的可是太远了。今日来到英雄的面前,对我的教育很大,我们必须要向老前辈学习。

出了馆门,我们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塔前,它被花草树木包围着,塔上十大字闪闪发光“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望着这个百花盛开、绿色环绕的“世界”,我好象听到了有人在喊:

“英雄们的伟大业绩与日月争辉!”

“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篇10: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作文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淮海战役中,我军指挥员和广大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斗,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将永载史册,世代相传。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卓越指挥的结果,也是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解放军的结果。

不由感慨,此刻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而我们所做的比起革命先烈们来说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那一棵棵参天的松柏,如同革命前辈的铮铮铁骨,用一向向上生长的斗志激励我们这一代人用不屈不挠的斗志不断地开创进取;那一池清水,如同革命前辈的高尚品质。

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战役中,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英明领导下,浴血奋战,为后来的渡江战役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纪念馆战役实施部分中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在我的眼前真实地在线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使我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和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气势恢宏的战争场景和一个个英勇善战不畏牺牲的战士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久久没有散去。这次参观,我看到了那场战役的伟大胜利,也看到了战役中惨痛的牺牲与鲜血。

在一件件文物和艺术作品中,我看到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我明白我们现在的和平和幸福,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祖国的下一代,祖国的栋梁,肩负起艰巨时代使命与责任,为了祖国与故乡的未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提升自身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决心。

国民党军队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条件相差悬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篇11:移动支付战役打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第二届年度APSI首脑会议上, 100多名演讲者和积极参与者似乎一致认为, 消费者使用移动电话之后, 虚拟采购和物理采购、社交网络、奖励和促销活动的融合将指日可待。这同时也意味着, 未来很多家科技公司、支付公司、商户和金融服务公司代表将相互合作。

然而, 最终解决方案的确切形式还存在不确定性。不过, 当尘埃落定并且至少有一个预测成真时, 参与移动支付产品创新的每一家公司都希望将自己定位成胜利的一方。芯片制造商内部安全公司的首席运营官查尔斯·沃森 (Charles Watson) 说:“在未来18到24个月内谜底将会揭晓, 届时我们将会看到谁主输赢。”

对于我们这些移动支付爱好者来说, 有机会亲眼见证移动支付的历史, 就像从全国各地赶来、兴致勃勃地观赏一场支付大战的盛事。而对于那些奋斗在战场上的科技公司来说, 有些注定会输, 而有些则有机会成为史蒂夫·克勒贝 (Steve Klebe) 那样的人, 这是号称“替代支付终结者”的BilltoMobile公司业务发展及策略部副总裁。

问题的关键在于控制消费者。当然, 这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科龙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理查德·科龙 (Richard Crone) 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谁注册, 谁控制”, 这对移动支付来说是一条真理, 因为它走在电子支付和支付账单前面。然而, 对消费者的控制不仅仅局限于银行和商家之间的拔河比赛。移动网络运营商 (MNO) 、手机制造商, 甚至还有社交网络都在进行新技术和新功能创新方面的投资, 以争取在未来移动支付战场中的有利地位。

现阶段, 为赢得本次移动支付战争而正在研发的新技术共分为三大类。

NFC智能手机

NFC支付和促销解决方案提供商ViVO科技公司总裁默罕默德·可汗 (Mohammad Khan) 说, 2011年是NFC年, “到今年年底, 预计将会有600至700万台NFC功能手机销售到各地, 且大部分会集中在北美地区。”这个推测的依据是, 配备这种新功能手机的消费者需要寻找能够使用该手机的地方, 这将最终推动商家升级他们的POS设备以支持这种非接触式支付方式。

事实上, 内部安全公司的沃森预测, 附带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将会催生下一代手机应用程序。这项程序可能与支付无关却会引起消费者的狂热 (诸如能接收优惠券的彩信、通过商店货架上的标签了解相关产品、通过手机而不是普通纸质方式与合作对象交换名片等吸引消费者的招数) , 这种取悦消费者的方式将会驱动他们在这种卖点上的购买需求。

然而, 其它公司却没有看到NFC功能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Intuit公司支付解决方案部副总裁兼总经理克里斯·海伦 (Chris Hylen) 说, Intuit正在将它们的转账支付卡刷卡系统上的银行业务转到iPhone上去。他们认为, 在不久的将来, 每个想要直接收取现金的人都能够接受信用卡交易。为了印证此事, 海伦在他们的播放设备上, 将《接受付款的女童子军》这个可爱的视频剪辑放映给大家看, 以增加说服力。

海伦接着说道, “NFC是寻找问题过程中的一个解决方案”, 因为对消费者来说, 直接取出银行卡比“掏出手机-连接应用程序-输入密码-选择付款类型-将手机轻触POS读卡器”这一系列动作简捷明快得多。持相同观点的是Telepin软件公司CEO文斯·卡达尔 (Vince Kadar) , 他曾给NFC作如下注解:“Not For the Consumer”。

虚拟钱包

既然NFC并非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那么答案会是虚拟钱包吗?毕竟对消费者来说, 有什么是更容易了解的呢?如今消费者的手机里囊括了他们皮革钱包里的所有信息。但是, 哪种钱包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呢?是AT&T, Verizon, T-Mobile, Discover四家公司和巴克莱银行主管的一家名为ISIS的集团研发的产品?还是谷歌、花旗和Verifone公司未来联合开发的一款产品?又或者是充满神秘色彩的Zenius手机钱包?

因为目标是对消费者的控制, 每一位大商家、移动网络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和发卡方摩拳擦掌, 都准备开发出一款让消费者迷恋的首选钱包。那么这一切是如何运作的?这似乎让人闻到一种有关数据聚合的新商机的味道, 难道这不会战胜他们获取控制权的企图?

运营商计费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 由服务供应商提供的视为唯一的“无摩擦”移动支付类型, 意思就是, 该支付类型产生的所有费用绑定在电信运营商的每月账单上。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安全的, 第一是因为支付运营商可以实时访问手机公司的数据库 (他们知道用户的具体住址) ;第二种就是认证因素, 发送一条需要机主本人确认的短信。

在这一领域保持领先的公司有PaymentOne, BilltoMobile和BOKU。万一是真的, 他们的做法将不存在NFC和钱包供应商面临的难题, 那么很明显, 该做法可以并入运营商计费服务。

如今的网上购买仅限于小额虚拟商品, 比如手机铃声、壁纸、游戏币购买 (如果你是喜欢在网上买进抛出虚拟物品的数百万人中的一员) 等诸如之类。尽管如此, 你却不能购买诸如一台Sears冰箱之类的大宗物品, 至少要等这些公司协商出商家和运营商到底该由谁支付诈骗可能带来的损失, 商家多长时间结算一次资金 (记住, 你只需要每个月支付一次手机话费, 而Sears并不愿意为了花一个月时间去等待一台冰箱的支付款) , 还有面临诸如售后之类的问题时客户服务将如何处理。

总结

移动支付系统创新会议关注的重点是主要商家, 并挖掘他们对新支付类型的需求。来自沃尔玛, 7-Eleven, Macy公司和SUBWAY餐饮公司的代表都做了简短发言, 解释他们如何寻找降低成本、减少线路、安全可靠、易于实现和低维修成本的途径, 并且该如何与他们新开发的支付机制联系在一起。此外, 他们还希望该系统包含在店内店外提供奖励和促销手段的能力。

上一篇:学不会“开门见山”表达如何提升托福口语能力下一篇:小学综合教研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