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假期读书感言

2024-04-30

教师假期读书感言(通用10篇)

篇1:教师假期读书感言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教师寒假假期感言,欢迎阅读!教师寒假假期感言篇一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知道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苦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教师寒假假期感言篇二

本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教师寒假假期感言篇三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通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应该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篇2:教师假期读书感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 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有关读书笔记的延伸阅读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主要有三大类:1.摘要式笔记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

(1)索引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2)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的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

2.评注式笔记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的看法的笔记形式。

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

(1)书头批注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和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

(2)提纲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3)提要提纲和提要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

(4)评注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

(5)补充原文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3.心得式笔记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

(1)札记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称札记。

(2)心得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3)综合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笔记。

怎样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以上各种形式,可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之外的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作文网校 读书笔记大全

篇3:假期和孩子一起读书

父母和孩子共读的书:1.《夏洛的网》2.《一片叶子落下来》3.《窗边的小豆豆》4.《青蛙弗洛洛的成长故事》系列5.《史记菁华录》6.《发脾气大叫妈妈》7.《丁丁上学记》

孩子喜欢的书:1.《险地传奇》2.《窗边的小豆豆》3.《夏洛的网》4.《骑鹅旅行记》5.《穷女孩心香和富女孩可人》6.《与达尔文一同航行》7.《鲁滨逊漂流记》

篇4:教师的别样假期

据以往经验,有的教师假期缺乏规划,麻将桌上坐几天,餐馆酒店吃几次,亲朋好友喝几场,东游西逛玩一阵,再长的假期也是匆匆而过,到开学在即时,身心俱疲,内心惶惑,不堪回首。更有甚者还患上了假期综合症,对新学期视为畏途,连班都不想上了。这样的假期实在令人遗憾。

对于一个有计划的老师,假期无疑是一个难得的缓冲期,可以洗去一身的疲惫;假期是一个加油站,可以学习充电。假期结束神情轻松,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对新的征途跃跃欲试。那么何不过一个别样的假期呢?

来一次壮游。古代的学者特别讲究游学,在闭门苦学一阵后,学问欲成而未成之际,出门游学,广交天下名士,饱览祖国山河,既锻炼身体意志,又开阔眼界,还增添社会经验,获得对社会的真实认识。孔子曾周游列国,遭遇艰难坎坷,历时十四年,成为举世闻名的学者、思想家。司马迁写《史记》前,多次游历天下,足迹遍及南北,考察了大量历史古迹,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了史料。李白在长安不得志,被权贵排挤,于是云游天下,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将进酒》就是他在开封一带漫游时的杰作,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是他准备南游吴越时的作品。孙中山在进行革命活动之前游学到湖北,以布衣之身拜访过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多次游学,1917年他和同学萧子升壮游五个县,行程九百多里路。我中学时代的班主任李杏山老师,每到假期就约上同事汪建业老师,游历名山大川,当时经济并不宽裕,就买最便宜的车票,住最廉价的旅社,吃最一般的饭菜,游览最好的山河美景。汪建业老师依据自己的这段游历,接连写出了《红樯桅》《红杉树》等多本游记。去年暑假我们单位的青年教师骑行几千公里,到达雪域高原拉萨。这些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所以,何不利用假期,做一次壮游,趁年轻多走走,多看看,为生命留下美好的回忆呢?历史老师去考察名胜古迹,地理老师去观测江河山川,语文老师去拜访先哲故里,总可以获得最深刻的体验,对教学对生活不无裨益。陶行知说,“教师最大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而我们的壮游行为则会使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老师。

读一本教育专著。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多读一点书。教师平时的工作生活太忙,很少有大块的时间阅读大部头的专业著作,大多是一些应景式的浅阅读,或者是即兴的休闲快餐阅读,这不能满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假期何不腾出时间来做一次专业深入的阅读呢?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陶行知等教育家的经典文集可以好好读一读,当前的知名教育家如李镇西、朱永新、魏书生、程红兵的教育专著更是不能不读。当然像万玮、程宇、王晓春、张万祥等一大批风头正劲的教育学者,他们的作品也可广泛涉猎。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所以教师应该读一点书,特别是读一点专业书,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持之有据。古人讲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读书人,做一个行者,然后做一个教育者,博闻强识,身体力行,不亦乐乎。

做一次家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家访这项本来很重要的教育工作都正在渐行渐远。紧张的工作节奏,繁忙的交通,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家访越来越难以为继。但家访实在太重要了,重要到绝不可替代废弃。因为家访可以深入家庭,了解情况,调查问题,联系感情。你可以客人的身份进入一个家庭,这时你在学生心中既是老师,又是亲戚朋友,他会对你产生亲近感,觉得自己很受重视。要想更深入地走进学生内心,就要走进学生的家庭。所以不要怕麻烦,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亲朋好友,到他们的家里去吧。节假日到学生家里去,促膝谈心,围炉夜话,喝一杯热茶,聊几句家常,道几声祝福,没有比这更温馨有效的教育方式了。2008年春节,我和当小学班主任的妻子一起到郊外玩耍,顺道去几个家在郊外农村的学生家里家访。这几个学生家里都是种大棚蔬菜的。走进他们的院落,但见户庭干净,葡萄架搭在屋檐下,几畦白菜长得正旺,三两行大葱绿油油的,生机盎然。还有西红柿正在挂果,黄瓜正在开花,红红绿绿,青白相间,姹紫嫣红,煞是好看。这种情景一下子引发了我们对儿时故乡的回忆,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们和学生、家长一起在大棚里劳动,一起闲聊,一起拍照合影,无比快乐。临走时家长还送我们一些蔬菜。这种情景像极了孟浩然的诗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妻子后来很高兴地告诉我说,自从那次家访后,那几个孩子看到自己十分亲近,眼睛里都闪着高兴的光。

我还记得上高中时,班主任李杏山老师来家访,我正帮母亲干农活。我们看到李老师来了,就像见到了稀客。母亲赶紧放下手里的农活,给李老师做了一碗醪糟荷包蛋,放了很多糖,这是农村最好的待客之礼了。李老师坐在凳子上吃完了,劝我去复读。我当时正没主意,听了李老师的劝告,第二天就去了学校,当年就考上了大学。如果李老师不来家访,今天我在哪儿呢?

带领学生参加一次公益慈善活动。人活着除了为自己,还得为他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把自己财产的一半捐给了公益慈善事业,并且承诺死后把所有财产全部捐献出来。他说:“带着巨大的财富死去是耻辱的。”香港实业家邵逸夫一生捐出上千亿财产,捐资助学,兴办教育,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作为老师,也应该在学生心里种下爱和奉献的种子,利用假期带领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会奉献。

我的同事薛育茂老师特别重视假期的公益慈善活动。每年春节过后,他都会带领学生到哈密福利院总会去看望老人和孩子。同学们用节省下的零花钱,给老人买去衣服,为孩子带去糖果和玩具,给老人剪指甲,打扫卫生,和孩子们做游戏。薛老师说:“看到学生们忙碌的身影,看到干净整洁的院子、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为我的孩子们感动;看到同学们把一包包的衣物,一块一分的零钱甚至自己买棉衣的钱全部捐献出来的时候,我作为他们的老师,心理产生的不仅仅是感动和自豪。”2006年暑假哈密突降暴雨,大泉湾一带农民的西瓜棉花地受灾严重,薛老师班上的同学殷杰主动和慈善救灾机构联系,在我们石油基地散发传单,宣传受灾情况,组织班上的同学为受灾的小学生募捐,为他们送去书包和衣物。因为懂得了爱,薛老师说:“突然之间我觉得我的孩子们一下长大了。”

假期开始了,让我们努力过一个别样的假期吧。

(作者单位:哈密石油高级中学

哈密石油第二学校

新疆哈密 839009)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篇5: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集中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赏识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师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赏识教育让自由、欢乐与愉快回归课堂,回归孩子的一日生活,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与成功带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自我。我感觉我们在教学上还做的远远不够,作位教师一定把爱心放在第一,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布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假如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熟悉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爱孩子,就必须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育感情赢得感情。

篇6: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本以为心理学之类的书很枯燥,都是些抽象的专有名词和概念,没想到每篇文章正文前的经典实验、故事及问题情境,唤起了我阅读正文的兴趣。看此书,就像在听一位哲人娓娓道来,书中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效应和规律阐释得如此清晰明了,连我这种理解能力欠缺的人恍若也读懂了其中的道理,受到了些许启发。那些案例似曾相识,几乎都发生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而很多效应我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不过,冠之以头脑风暴效应、南风效应、蝴蝶效应等专业名词,我们的教育活动似乎也凸显出它的深度和价值来了。

读到书中真实的谎言一文,我不禁对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让上了名单的后进生在8个月后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在心理学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在教育中也屡见不鲜。

我班上有个姓马的男孩子,年龄偏小,贪玩好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成绩在班上差不多稳居倒数第一,孩子们嫌弃他,不愿和他玩,常常喊他大笨蛋。为了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想法,为了使马同学重拾自信心,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些许进步,我努力让马同学感受到我对他的期望。一年级期末评语栏内,我这样给他写道:大凡后来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小时候大都是调皮又聪明的,不过他们后来都是把聪明仔细地用到学习上去了.新学期,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会越来越棒在课堂内外,相比其他孩子,我更关注马同学。上课时,他偶尔会专心听讲,我立即表扬他:你们看马同学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哦做作业了,他偶尔字写得比较工整,我马上夸奖他:你稍一认真,字就写得端端正正,真能干尽管他差不多每次最后一个把课文背出,每次测试成绩总在六、七十分间徘徊,可我仍然没有放弃对他的期望,坚持指导他背好每一篇课文,订正好每一样作业,每一张试卷。也许我的不离不弃感动了马同学,小家伙在期末复习阶段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周老师,您放心,我会努力的,我的目标是90分以上!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要求上进的孩子!我的内心涌起一股暖流,摸着他的头说: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会成功的。果不其然,这孩子在期末考中取得了90.5的好成绩,位居倒数第二,他那胖乎乎的小手兴奋地拉着我的衣角说:周老师,我考到了。虽然马同学目前仍然属于班中的后进生,但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较大的进步。

我想:我们对孩子的期望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学生一定能感受到这种期望,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优秀的,从而提高自信心,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我们何不用一种发现的眼光,期望的心理,鼓励和培养的态度和行动,用我们的智慧启发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上一定会产生独特的罗森塔尔效应。但愿我们真实的谎言下,能创造出更多的神奇。

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名为互悦机制的心理效应也很有教育价值。班级里的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表现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相互喜欢,我认为这种两情相悦应建立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之上,从而彼此产生好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班级和谐的氛围。

班上有个学生姓金,是个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孩子,加上块头大,经常把同学弄哭。金同学的家长又常把过错强加到别人孩子身上,既不承认孩子的错,也不接受老师的建议,以为老师故意找家长的茬。这样一直惹事生非的孩子,几乎没有孩子喜欢他,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感到很恼火,要说喜欢谈何容易。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情况,置之不理肯定行不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金同学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饭量大,不挑食,每次就餐表现最好的就是他,也许这是唯一能树立他良好形象的地方。因此,我推荐他担任他们桌的桌长,孩子们也同意了。金同学工作非常热情,尤其在我面前更加干劲十足,吵架也罢,担任桌长工作也好,无非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体现他个人的价值。一次,他这桌的孩子把饭倒翻了,我赶紧拿了扫把打算清扫。金同学立马放下手中的调羹,扯着大嗓门向我喊道:周老师,让我来,你去吃饭好了!说着,一个箭步过来就把扫把拿走了,很快就把地上的饭粒扫得一干二净。看着他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对他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回到教室,我第一时间表扬他:金同学虽然年纪小,却工作认真,勇于承担责任,真是个小小男子汉!从此,他努力以男子汉的标准要求自己,脏活重活抢着干,还主动为班级、为同学干这干那。金同学还会和同学吵架,我故意把原因归结为因为块头大,力气大,才不小心把同学弄哭,还给他戴上高帽子:你是班上的大哥哥,一定能保护好班上的同学们。每次,他都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渐渐的,孩子们喜欢上了金同学,金同学也喜欢上了大家。正如书中所说,走进教室,回到家里,告诉我们的孩子吧,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许这会成为孩子新生活的开始。这就是你喜欢他,他喜欢你的心理效应带给我们的惊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以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及鲜活的案例介绍和演绎了众多心理效应 ,条条效应都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方法,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学习用书。如仰八脚效应教我们为师者不仅要可敬,还要可亲;暗示效应启迪我们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式让班级充满暗示的积极力量;80155法则告诉我们班级管理应预防为主,干预有方,他律不如自律

篇7:教师假期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都知道,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是自己的家常便饭,如果我们不能经常地变换花样来做这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觉食之无味,就连做饭的我们自己也会失去做饭的热情与动力。反之,如果我们能根据孩子的口味和需要,不时地变换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那么孩子一定会食之如甘霖,而我们也会在孩子的激励下继续我们的热情与创新。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来做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这家常便饭,使之长期有效更充满生命活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会食之如甘霖。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确,我们老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句句经典,让学生佩服的话,就免不了课下的努力学习,使自己的学识博大精深。所以说,教师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必须充分做好备课工作,要多多虚心的学习,多多听听优秀的教师讲课,且在每上完一堂课时,要不断地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当然,也要看见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发挥长处。因此教师的工作,需要自己不断学习新思想,冲破旧习俗,打碎传统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在践行中提炼,发展和创新。

回想自己从教十几年,感觉很惭愧,自认为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却忽视了学习再提高。以前,我总以为把教科书多读几遍,把教学参考书多看几遍,把知识点拿准,把教学方案写详尽就好,很少想到要去因材施教,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读了此书以后,我才深刻地体会到备课不是“背课”,它不是简单的教师施教的方案,而是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等多方面的教学程序结合,自己先前就是只注重教育的形式,缺乏洞察力,思考力。缺乏这一切的渊源就是自己教育理论知识匮乏,教学经验老套,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思考等诸种原因而就。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平时就应该多阅读,多涉猎各科知识,让自己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多阅读的同时, 还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自己融入学生,要抓住学生的喜好,使学习有趣快乐起来,师生放轻松了,学生的学习才会投入,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和积极。

书粗读了一遍,还没真正领略到教学的精髓,但是,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从细小琐屑的教学细节入手,让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从有效走向优质!

篇8:美国教师的假期生活

美国的教师怎样过假期?相信一下几位教师的经历会给我们不少启发。

贾尼斯·米勒 (初中阅读课教师)

我读了一本名为《约定》的书, 书中讲了3个黑人小伙子的故事:他们十几岁的时候, 互相约定将来一定要取得成功, 尽管他们居住在市中心的贫民窟, 周围全是没有成功希望的同龄人。我在学校里经常要面对很多有各种问题的男孩, 他们或有青春期的烦恼, 或受着城市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时常看不到自己。当得知这本书的作者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举行签名售书活动时, 我专程赶了过去。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些新颖的方法让孩子多读书, 所以我需要亲自读一读这本书, 看它能不能被孩子吸收并从中学到些东西。结论是肯定的, 所以我打算在开学后的课堂上用这本书。

埃里克·雷格厄姆 (高中社会课教研室主任)

学校放假后的第一周我去了印第安纳波利斯, 到那儿接受州教学评估系统的社会科评分培训。这将有助于我帮助同事更好地理解州统一考试的评分方法, 同时对我自己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指导。

学校放假的第三个星期我去了内布拉斯加州的首府林肯, 去学习大学先修课程 (AP) “美国政府和政治”的评分方法, 目的也是一样的。

从6月17日到8月5日, 我参加一个网络课程——“社会课的内容建设”。这个课程是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 它为我对所教课程的某个单元深入研究提供了机会。我选择了AP课程汇总的欧洲历史, 我明显地感受到, 这个网络课程真正使我对欧洲历史的一部分 (文艺复兴)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论从内容上, 还是教学技能上, 我都获得了很大提高。

从7月22日到26日, 我还以教练的身份参加了一个橄榄球夏令营。8月7日, 我又参加了一个关于如何与学区加强联系的领导艺术研讨会。

伊莱恩·雷曼 (小学校长助理)

整个假期我都在工作, 安排课时, 给学生分班, 堆放成捆的课本, 以及开会, 等等。整个假期我都在连轴转, 都在为下学年做准备, 同时我还得时时考虑如何比上一年干得更出色, 还有哪些组织策略可以尝试。

我们对新的教育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进行了很多讨论, 该教育法重点关注有问题、处于危险期的儿童。在新的教育法颁布之前, 我们也很重视这个问题。每一个学校都面临着挑战, 都需要在各自的学校改革计划中加入新的内容。我们学校的改革计划还有待进一步充实, 我想我们还需要多听一下联邦政府的要求。

杰西卡·杨 (高中历史教师)

我读了一大堆关于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书, 包括拉什德·卡利迪斯的《巴勒斯坦人的特性》和詹姆斯·卡罗尔的《康斯坦丁之剑》。我想更多地了解反犹太主义的根源和当前的中东问题。卡利迪的书非常不错, 也许是因为它和我的丈夫同在一个联赛中做教练我才这么觉得。这本书是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给我的。我还读了关于德意志帝国第一任首相俾斯麦的很多故事。在AP课程的欧洲历史课中, 俾斯麦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我还草拟了一个与我们的图书馆员合作、利用KSTOR (学术期刊文存) 和《缪斯计划》 (期刊名) 的数据库来提高研究技能的计划。

但是, 我为我未来的学生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恐怕是和我的两个孩子一起玩。他们是在家里过的假期, 一个19岁, 开学后上大学二年级, 另一个是22岁, 将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城市规划专业硕士。我们一起在家里做好吃的, 看很多好片子, 和家里的其他成员一起出游, 总之过得很开心。

当我就要返校的时候, 我感到, 我跟我最重要的人在一起度过了学多美好的时光, 这让我获得了新的力量, 精神重新振作了起来, 我已经做好了回校教育别人的孩子的准备。

彼得·布罗迪 (六到十二年级英语教师)

我们的文化是被电影主导的文化, “你看了吗”早就取代了“你读了吗”, 成为人们寒暄的开场白。去年, 当我在教《艾玛》的时候, 我发现班上的大多数人都只能依靠同名电影来认识名著, 而这部电影根本不得原著的要领。电影之所以如此流行, 是因为它对品位和智力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 它的目标是观众, 是注意力分散、头脑简单的14岁少年。当电影开始放映, 你只管坐着享受影片里风驰电掣般的爆炸就行了, 没有人在电影结束前退场。

当然, 如今的儿童已经变得完全视觉化了, 一首没有影像的歌注定会被他们遗忘, 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否已经失去了听的官能和想象力。老师们知道, 获取孩子的注意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开电视, 你不用播放任何东西, 他们自然会盯着空空如也的蓝色光屏发呆。

我的一个同事曾非常沮丧, 他的学生不能聆听老式盒带里的《哈姆雷特》, 但却对他播放盒带用的录音机和一项陌生的技术着了迷。

因此, 我打算发掘听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我的暑假是在两个国家的偏远地区度过的, 那里只能收听到NPR和BBC的广播节目, 我提醒自己要享受为听到的内容想象画面的乐趣, 至于人物的相貌和衣着, 就不用管它。也许我应该借来那些《哈姆雷特》的盒带, 让我的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出一个哈姆雷特来, 他既不是梅尔·吉布森, 也不是肯尼斯·布拉纳, 也不是伊桑·霍克 (曾经扮演过哈姆雷特的明星) 。

篇9:教师需要假期

其实,教师非常需要假期,假期的生活质量也最能表现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成长的自觉程度。

一、休养身心

有人做过专业的测量,教师职业的紧张程度高于司机。尤其是现在,人的生命意识、人权观念和维权意识已经启蒙并逐渐增强。一种意识在启蒙阶段人们往往在使用的过程中把握不住合适的尺度而导致一些盲目行为、过激行为和极端行为。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集体和个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名扬世界”的焦点,而这些或大或小的事故给办学单位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甚至是毁灭性的。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和教师每天是在高度谨慎与紧张的状态中度过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要花费心思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耐心细致地辅导学生的功课,要想方设法和家长配合努力改掉学生的坏习惯、坏毛病……严格的时间限制已经让人产生了疲惫感,备课和上课的工作任务已经不轻松,还要陪着小心和耐心,还有各种评比、排序,农村学校有住宿生,早晚都需要有人管理,教师当然责无旁贷,还得挺身而出。

这就是部分教师的生存现状,所以很多教师产生了很强烈的职业倦怠感,更为严重的还有些教师身体出现了亚健康状态。缓解这种倦怠感和亚健康状态的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假期消解紧张感和疲劳感,休养生息之后再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良好的身心状态会提高工作热情、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创造性地展开教育教学工作。

二、反思经验

反思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方式,不反思的教师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激情,没有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也就没有什么质量可言,更谈不到创造。

反思需要有实践的积累。一个学期结束了,按照每天2节课每星期5天每学期52周计算,520节课案例,积累的经验足够多,也足够新,如果是个有心人,可能有教学日记,即使没有教学日记至少还有教案的教学后记,翻一翻,看一看,回顾一下当时的过程和心得,经过时间的酝酿和发酵之后再重新审视,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收获,归纳起来就是属于自己的经验。现在都讲究校本研究,再细化其实就是“人本”研究,就是以自己现在的认知能力、教育教学行为能力为基点,以特定的师生组合为切入点,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果能这样去进行教学研究,教师在不久的时间内就会大有长进,师生共同度过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的生命课堂。

反思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事情是迫在眉睫的,教师很难有静下来的时间和心思去想更深刻、更遥远的事情,但假期就不同。假期的生活节奏舒缓了许多、安静了许多。魏书生说静能生慧,正因为身心都安静下来了,才有了反思的可能。另外,多数事情不是一下子就想出门道的,须要反复琢磨,再时不时地翻些有用没用的书刊杂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碰上个点子,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反思最好落到纸上。把思考的过程和结论写出来就是思维的整理、深化过程,也就是思维的成熟过程,只是想而不做系统的结论,想法往往流于肤浅、空泛,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就淡化甚至消退了,这是极大的浪费。而整理想法形成结论的最佳时间也是在假期。

三、补充理论

理论学习对于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样的专业水平,不一样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效果大不相同。换句话说,基础的、必要的理论知识能够帮助一个老师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当我们按照一些核心期刊的指点看一些理论书籍,好多困扰我们的问题原来早有论述,把这些理论尝试着应用到实践中去,有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那么,该补充哪些理论呢?一是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这是师范院校的必修课,但上学的时候往往被忽略,当年没有教学实践的时候还不懂得它的重要性,现在遇到问题再去求助,能格外珍惜,学习的印象也会格外深刻。二是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经典著述。如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建议》,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陶行知的《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陶行知教育文选》等,这些著作绝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晦涩与深奥,那种如话家常般的朴实和深刻,给人的是智慧的启迪和如长者般温暖的谆谆教诲。三是生活在当代的教育名家、名师的著作,包括知名校长及各学科的知名专家、特级教师的著作。四是核心期刊,《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及各省综合性的核心期刊,学科教学的核心期刊等。这些就足以引领教师既能站在教育永恒的视角和高度俯视眼前的教育教学,又能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与时俱进。

理论书籍往往让人感到枯燥,而且有些看起来也半懂不懂,其实读懂读不懂没关系,重要的是即使看不太懂也要逼着自己读下去,最好是反复读,这才是提高能力的过程。就像小时候读小说,不认识的字那么多,磕磕绊绊地读完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总不能总是读“大苹果,圆又圆”吧,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不是进步,而是退化。

四、备课

假期备课的好处是有大块的时间,可以统筹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而开学之后的备课,迫于好多眼前的琐事,很多想法可能因为时间的匆忙而冲淡了。假期的备课可以把眼光放远到一个学期甚至是三年,开学之后的备课可能只能考虑到一单元、一课,最多考虑到一周,孰优孰劣,自见分晓。

假期备课可以扩展、延伸备课的内容。有些需要挖掘、需要研究的专业知识最好利用假期来完成,不断地积累,就会成长为学习型、专家型教师。

如果教师的从教生活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前面所说的职业倦怠感会自然消失,教师会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中累但快乐着。

篇10:假期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而这一切不是先天的,更多的是后期读书学习的结果。也可以说读书的多少、学习的深浅和知识、智慧,情感的丰富与浅薄,思想品德的高尚与低俗、心灵和灵魂的美好与丑恶是成正比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读书,会直接影响下一代。为师者不能从书海中汲取一桶水,怎么能让学生获取一杯水呢?学生从你那里得到的是贫矿石,日后怎能冶炼成闪闪发光的真金呢?要让读书学习支撑教师的生命。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作为教师没有理由不读书。

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是朱永新老师的《享受教育》,那享受二字直接唤醒我的生命潜能,改变我的从教心态,尽管我知道朱老师有许多比这本书更优秀的著作,可是我仍然最喜欢这本随笔集。

上一篇:骊山行,骊山行韦应物,骊山行的意思,骊山行赏析下一篇:写苦与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