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改进措施

2024-04-23

制度建设改进措施(精选9篇)

篇1:制度建设改进措施

改进制度及措施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应对在内部审计中发现的潜在通关风险以及存在的差错,特制定如下改进流程及措施,以对原因进行分析检讨的同时,改进流程、规范地为操作,防止上述情况发生或再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关务管理和进出口经营活动中,对已出现的或潜在的通关风险或差错的控制。

3、定义

通关风险和差错:没有满足海关规定的要求,可能存在违法违规风险。

改进措施:为防止已出现的报关风险或差错或其它不希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用的措施。

4、程序

1、风险和差错报告的提出

进出口部或法务监察部门针对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登记,并形成报告: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1)公司业务过程中的不合理经营措施或行为; 2)在进出口过程中已表明个人未遵守制度有差错时。

2、原因分析

责任部门应对报告阐述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问题是由制度不健全还是个人造成,以及造成的不良后果。

3、改进措施的制定

针对不符合原因,责任部门应在法务监察部门的协助下在5个工作日内制定改进措施。

4、措施确认

改进措施的确认须由部门负责人确认:

1)涉及多个部门的预防措施应提交关务负责人批准

2)重大的预防措施(涉及体系调整)应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

5、措施执行

责任部门遵照公司制度执行,并保留相关记录

6、整改效果 定期或不定期验证纠正后情况,并将整改效果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关务负责人审核。

7、相关记录

1)风险和差错报告 2)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8、本规定未尽事宜,将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

篇2:制度建设改进措施

一、为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杜绝发药差错事故再次发生,科室负责人在差错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就本次发药差错的发生,进行细致地分析,查找原因。

二、原因查明后,第一时间通报科室全体人员,并以文字形式张贴在醒目位置,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从而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差错分析原因及处理结果详细记录在差错事故登记本中。

三、调剂差错原因有多种,针对不同原因,立即进行整改。

(一)属于医生处方书写潦草、不规范的,与医师沟通解决。

(二)属于外包装、注射剂颜色等易混淆的药品,摆放时要分开位置存放,调剂时要仔细检查,避免发药差错。

(三)属于相关责任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错误,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四)严格执行药品存贮制度,随时保持工作环境有序和整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彻底分开;易混淆药品、易挥发污染品、易燃品妥善处理,杜绝差错隐患。

四、严格遵照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登记、上报、处理,避免过期药品流入患者手中。

五、严格执行处方调配、复核发药双签字制度。加强药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及规章制度的教育,增强其责任感,提高其业务水平和 1 能力。

篇3: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建设,农业

农田水利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其在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研究农田水利的现状以及改进农田水利的措施对于农业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农田水利的现状以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做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1 农田水利的现状

要想找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 就必须在熟知农田水利现状的基础上。鉴于此, 对农田水利的现状做定性的研究对于农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在熟知目前水利现状的基础上, 才能针对性的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做出有效的决策。下面, 就对农田水利的现状做一定的分析。

1.1 农田水利所处的地位重要

正所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农田水利在农业的发展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的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农田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具有着投入多、见效慢以及管理难、直接的经济收益不明显的特点, 很容易被地方的相关部门忽视。农田水利在农业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位置, 这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

1.2 农田水利有较强的群众性

农田水利是一项遍布全国各地、与全国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群众性很强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数以亿计的劳动力来对已经完工的工程进行维护,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 群众性以及互助合作性是其最重要的的特性之一。

1.3 农田水利有较强的公益性和垄断性, 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牵头支持以及宏观调控的控制

农田水利有较强的公益性, 因此就必须要政府部门的牵头以及大力的支持力度。农田水利的作用在农业发展张占据着巨大的作用, 既能满足农民的一切生活需求又能起到保证过年粮食的作用, 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在政府和国家的重视下, 农田水利才能顺利的开展;其次就是农田水利还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必须对其加强宏观调控, 从而来保证农田水利的顺利运行。

2 农田水利的特点

农田水利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其是改善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性措施, 农田水利在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中占据着重中之重的位置。而农民是农田水利的核心主体, 因此政府必须注重农民的意愿, 充分的利用农民的强大力量, 来开展农田水利事业。农田水利还具有公益性的特征, 不能使其商业化。

3 加强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的有效措施

3.1 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

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 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农村水利现代化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保持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并适度超前。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 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装备农村水利, 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的观念指导农村水利, 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保障, 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 实现农村水利的新飞跃。当前, 农村水利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 但农村水利始终承担着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任, 只要我们正视困难, 多调查、多分析、多研究, 并拿出切实的对策, 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向前发展。

3.2 要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

过去, 农村水利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其中关键的一条是有比较可靠的资金来源和劳力投入。据苏州市的统计, 建国后至2001年8月止, 全市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7.59亿元, 其中仅乡村自筹资金就达18.26亿元, 占总投资的66%以上。投入农村水利积累工达到10.5亿个, 形成了“完成土方靠劳力, 筹措资金搞配套”的运行机制。但是, 随着乡镇企业转制, 农民增收速度缓慢, 财政投入不足, 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实行“一事一议”, 这对农村水利发展带来了新的影响, 使农村水利发展机制特别是投入机制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 各地要积极探索, 尽快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一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将当年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建设, 实现财政转移支付;二是坚持分级负责、划分事权原则, 明确投入主体;三是要继续按照“受益负担”原则, 组织受防洪工程保护的所在地区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修建防洪基础设施;四是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投资兴办农田水利工程, 使农民成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体;五是要抓好“一事一议”的试点工作。

3.3 要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水利站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 主要职能是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防汛抗旱, 灌溉排涝, 水资源管理, 协助做好水行政执法和规费收缴, 圩区建设和国营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 新技术推广, 等等。乡站人员事业经费应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计划, 并通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再下拨到乡站。要实现事企分开, 精简乡站事业编制人员。乡镇水利站要向制定规划、监督建设、经营管理转变, 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 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分析农田水利的现状以及农田水利具有的特征, 我们得出了如何加强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的有效措施。首先要进一步的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程度, 只有在对农田水利得到了充分的认识的基础上, 才能有效地解决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再者就是要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 新的机制更能有效的管理好以及建设好农田水利, 这是重要的措施, 必须给予高的重视;最后就是要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好的服务是一切建设的保障, 鉴于此, 政府要在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建设这一块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通过了这一切有效措施之后, 才能保证农田水利的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促进农业的发展, 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于凤鹏.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生态农业, 2008 (1) :46-48.[1]于凤鹏.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生态农业, 2008 (1) :46-48.

[2]韩清轩.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公共产品视角进行的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 (1) :6-10.[2]韩清轩.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公共产品视角进行的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 (1) :6-10.

篇4: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43-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粮食作物产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关系着国泰民安,而农田水利建设就是农业命脉,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农民粮食丰收就可以得到保障。而目前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仍然存在重视长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所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是每一名农田水利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1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做好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三农问题是长期制约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最根本问题,国民经济是否可以更快更好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取决于是否具有稳固的农业基础,只有农业基础稳定了,才能保证农产品的供给,顺利开展城镇化、工业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市场,农民真正的富裕起来,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还关系到我国粮食的生产安全。目前在我国粮食生产中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人口压力大、农业效益低和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紧缺问题决定了农业用水是不存在大幅度增加的可能,要提高粮食产量,只有依靠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利用率,目前农业对于灌溉技术、方法和保证率是要求很高的,过于依赖灌溉,而原有的条件和技术显然无法满足,所以,粮食的生产能力要想得到提高,就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2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2.1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百姓为了田间生产,出现了大量的人为破坏情况,个别地区还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只管建设不管理,由于农业、土地、财政和水利等部门间并没有实现统一规划,造成政府损失大量资金,不得不重复建设。并且长期以来都只重视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缺乏监管力度,有很对承包商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其工程的质量无法保证。

2.2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将每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投入资金,都投入在了大项目和大工程中,对于那些可以给农民很大帮助的小项目和小工程明显投入不足,而政府部门和水利部门过多的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所以将资金全部投入在那些收益明显、见效快的工程项目中。例如将大部分资金用来建工厂或招商引资,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转变,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也在逐渐的减少,导致农村农田水利建设逐渐走入低谷。另外,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农村水利投劳结构发生了变化,加大了水利工程的投劳难度,虽然就此问题实行了“一事一议”,但是收效不理想。

2.3农民兴办水利积极性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了,尤其是中国也加入了WTO后,国外的农产品已经走进了中国市场,加上我国农民增收十分缓慢,农民对于种田的积极性在逐渐下降,造成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不高。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改进措施

3.1提高地方政府重视程度

目前,地方政府应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需转变自身的职能,由从前的经济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水利部门都要对水利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并进行考核,丰富水利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能力,让水利工作人员掌握全面的新科技、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其分析能力和处事能力,创建出更优质的农田水利工程。

3.2多渠道筹集资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财政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应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的调动起群众的力量、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部门应建设良好的激励制度,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农民主动的参与到农田水利的建设中。将谁投资、谁建设、水受益的原则彻底落实,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村集体将部分资金用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从而激发人们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正确的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民共同主动的加入农田水利建设中,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投入办水利,保证农田水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3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就是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社会,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落实这一要求,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要将水资源开发和节约保护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注重环境和生态效益,避免出现随意排放污水、不加节制开发水资源现象;二是将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应深刻的认识到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要考虑水资源承受能力,不要出现盲目和过度的开发;三是将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两者间的关系处理好,在短期内农田水利建设需要以三农问题为发展的重点,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应将其纳入生态、环境、国土整治部分来考虑,综合开发,合理利用。

4结语

篇5:新农村建设档案改进措施

1.将反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以及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土地流转、林木、林地流转、土地确权等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档案工作内容覆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按要求制定或完善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规范收集、整理、归档年以前的所有档案,并开展建立农户档案,力争新农村档案工作达到农民、农业和农村全覆盖的目标。

2.确保试点成功,试点村须严格按照《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村评定标准》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成为各镇村级档案工作典型。各镇要通过典型带动,推动所辖村全面开展村级规范化建档工作。

二、未被确定为试点村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要求:

落实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各镇、村同样要加强未被确定为试点村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建立村级综合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各村形成的所有档案,年以前的所有文件材料均应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并建立健全村级档案管理制度,积极制定并上报各村拟定的村级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并由各镇统一上报到区档案局审查备案。本次未被确定为试点村但档案管理条件比较好的村,可自行向区档案局申报评定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村。

对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的试点村,局将于年10月中旬组织考评组开展试点村的检查验收工作。授予规范化管理村奖牌并给予工作补助奖励。

全面推进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创建任务,为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根据《区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府办发〔〕154号)有关要求,经有关镇推荐,局决定确定华岩镇、村等17个村为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试点村(名单见附件1白镇、镇要继续加强对已确定为示范村、试点村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其他各村的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现就我区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篇6:骨伤科优化建设诊疗方案改进措施

骨伤科把“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②股骨颈骨折;③挠骨远端骨折;④腰椎间盘突出症;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5类病作为重点病种诊疗范围,自2005年3月到2009年12月5年间,通过全体骨外科医生的临床探索研究总结,在5个病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诊疗方案及改进不足之处,改进措施如下:

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Ⅰ期、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仍以中西医保守治疗为主,严格规范患侧半年至一年不负重扶拐活动,定期复查,全髋X线片及核磁共振,评估治疗进展及疗效标准;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在无心、脑、肾病手术禁忌症时,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主张行手术治疗,建议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以保证病者的生活质量。

二、股骨头颈骨折

Ⅰ型Ⅱ型股骨颈骨折病人,仍以中西医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闭合穿针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做内固定,保证骨折端稳固,促进骨折愈合;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病人,尤其是50岁以上患者,主张尽早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三、挠骨远端骨折

挠骨远端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骨折,不论哪型骨折,主张在局部和臂丛麻醉下行中医骨伤手法复位,外包中草药,小

夹板外固定治疗,通过中医骨伤精典治疗,有利于病者早日功能康复,一般不主张切开复位,手术治疗。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①膨出型;②突出型;这两型一般通过中西医保守治疗可获好转,治愈。③脱出游离型;④经骨突出型;这两型,剧痛麻痛明显,下肢肌力减退,感觉不同程度障碍,下肢肌萎缩,主张开板手术治疗,可选用全开板手术或半开板手术治疗,术后病者康复快,治愈率高。

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较轻者采用石膏托固定下肢,外包中草药治疗,采用中西医保守治疗方法,内外兼治,可达到良好效果。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手术治疗。

篇7:浅谈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改进措施

赵兵平阴县公路管理局

摘 要《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发布以来,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财政体制不断改革特别是燃油税费改革以后,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在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公路养护单位的财务活动和财务行为,满足公路养护的会计核算需要,本文从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的现状出发,就当前公路养护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合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就公路养护的会计核算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就完善会计制度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

关键词 公路养护 会计制度 改进 措施

公路建设资金是国家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增长、扩内需、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2009年仅济南市公路局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多元。作为管理公路建设资金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是1987年基于当时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环境下建立的,属于会计中分行业、分部门的“地方方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间虽然经过几次修改,行业特点突出的公路养护单位与市关系越来越密切,会计环境与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的是在实施燃油税改革以后,原有的会计制度局限性日益明显。如在原有的会计制度下很多会计事项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直接的反映,也不符合国家宏观决策对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建立适应公路养护单位特殊财务管理业务和特殊会计核算业务的会计制度,对于公路养护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至关重要,必须根据当前财政管理体制和公路养护体制的特点,对会计制度加以改进。

一、《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制度不能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2000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实行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特别是在2009实施燃油税费改革以后,公路部门的人员经费和建设经费拨款渠道发生改变。原来养路费由各市征稽所征收,各市公路局归集上缴省公路局,省公路局缴入省财政国库;现在燃油税由税务部门归集到中央财政,公路部门人员经费是由中央财政层层转移支付,建设经费由省级财政根据公路修建计划统筹使用。因此,各级公路单位财务部门不需再对养路费收入计划执行情况表进行核算及账务处理,这与财政部门的要求不相一致。由于财政部门布置的预算报表与《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在计算口径、方法、要求等不相一致,造成决算数据不能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公路系统的收支情况。因此,为适应当前公路建设资金纳入财政管理体制,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整、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公路系统的财务状况,修改会计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会计制度不能满足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实行新会计准则和燃油税费改革以后,公路养护部门根据现行制度编制和提供的会计报表,已经无法满足税务、审计、工商行政管理等国家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现行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有资金平衡表、收入计划执行情况表、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表、公路小修保养成本表、工程成本表、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表、专用基金表等报表,这些数量巨大,编制复杂报表只在公路系统内部有使用价值,而对于其他部门和单位缺乏通用性和可比性差,造成双方在财务信息的交互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在实际工作中,公路养护单位申请银行贷款、办理税务登记、编制国有资产清查年度报表,都必须按照对方的要求填制通用格式的会计报表,这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所采用的会计制度不同,很容易发生偏差,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最终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最终效果。

(三)、会计核算的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现有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下,养路收支由省级统一核算超支结余的管理办法,养路资金结余按省、市下达的公路修建计划进行核销,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养护建设和管理的需要。现行制度下的公路建设经费由省级公路管理部门实行统收统支,所属公路养护单位按照省级公路管理部门核定的养路支出计划使用养路拨款,所发生的养路支出,通过办理年度财务决算,全额结转到省级公路管理部门,由省级公路管理部门统一计算当年的结余或超支。实际工作中,养路费支出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地市级以下公路部门所实现的资金结余或超支缺乏合适的科目进行归集和核算往往,隐藏在往来结算资金中,这样一来,会计报表既不能反映出公路部门的实际财务成果,也无法为财务分析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此外,公路养护单位在工程核算方面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现行制度中公路养护工程支出在年度终了时全额转销,这样既不利于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跨年度在建工程成本,也不利于对跨年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和加强财务管理,并且给跨年度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合理

随着公路养护部门的机械化养护水平不断提升,拥有的固定资产数目日益庞大,而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待改进。首先、固定资产购置不规范。由于执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时,固定资产的购置或由上级审批,或使用单位或部门直接购买,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特别是在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其次、核算范围过大导致固定资产数据统计不准确。我们单位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按800元以上,而且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且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不变。但是,例如公路养护部门购置割草机符合列入固定资产的条件,使用一段时间坏了,修理费用比新购置的还大,不如购置新的,这样造成了公路行业购置的简易设备被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从而导致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大,增加了固定资产数据统计的不准确性和管理的难度加大。最后、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我局购置的固定资产大多用于公路养管,能够据实提取折旧、大修,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状况,但固定资产增、减资手续繁琐,审批部门过多,造成账实不符、账账不符、账表不符。

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改进思路和改进措施

(一)、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应涵盖各项经济活动

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范围比较广,涉及公路养护及设施设备维护、公路通行费收入、服务区经营、公路超限载治理等多项内容。因各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不同,有的经济活动在一些地区存在,另一些地区却不一定存在,所以,制定核算办法时,不能将视野局限于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应尽可能地考虑各种情况,这样才能让出台的办法在实践中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修改既要与财政改革要求接轨,又要兼顾行业管理要求,突出行业特色。

财政改革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趋势是更严、更细。强调与财政改革相衔接,不仅有利于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提高自身的财务工作水平,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容易适应改革后趋于规范的财政管理要求,保证公路养护事业的平稳、顺利发展。另一方面,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在某些睛况下不能一味死套财政部门所要求的核算方式或方法,如:公路养护某项养护工程,若采取自己组织施工的管理模式,就应当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具体核算各项成本费用;若采用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的管理模式,核算具体的成本费用项目就比较灵活。因此,制定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时必须坚持行业的特殊需要。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公路养护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标准和核算办法

1、建立严格规范的固定资产购置标准和审批程序

公路养护方面的固定资产购置,要加快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一是要继续加大《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力度,以增强依法采购的法制意识;二是要结合各单位业务特点,组织制定《公路养护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为推行集中采购提供制度保障。三是要制定固定资产标准,明确规定什么样的资产为固定资产,需要政府审批、采购,这类资产如何管理使用等等。

2、适当提高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

提高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建议将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标准提升至2000元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有关部门要加快办事效率、减少审批程序,保证新增、减少的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更便于会计的核算和日常管理,从而能真实反映单位拥有固定资产的实力。

3、做好固定资产的账务核算和管理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这都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致使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失去了意义。同时,事业单位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由于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值,没有反映其资产净值,也就虚增了资产总量;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开展业务活动的成本不包括折旧费,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虚减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固定资产是否要计提折旧没有明确说明,只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毁损等作了一般性的阐述,而会计制度通用科目中没有折旧科目。可见,同企业会计核算类似,对无形资产的损耗要在受益期内逐渐摊销,由此,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进行资本化,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持续经营的假设进行分期确认和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建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样才能在成本中体现出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及现有的生产能力,同时保留在账面上的一些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资产能够得以及时处理,从而使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当事业单位购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或者建造工程类固定资产时,可以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先在“在建工程”中归集相应的成本和支出,待安装完毕或工程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四)、根据公路养护单位实际需求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等月度会计报表

年终决算时,公路养护单位要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要求编制会计决算报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要根据其单位性质编报养路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表(通行费部分)、公路小修保养成本表、公路大中修工程成本表等有关报表。要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一致的基础上,满足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在实践中,可采用会计电算化方法解决。首先,在通用会计科目的设置下按费用要素尽量明细化,并在最下—级科目上,按公路养护报表项目或类别设置核算标志。其次,在通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中,增加公路养护报表模块,在通用账务处理模块和公路养护报表模块之间,建立数据传递接口,二者共用—个会计凭证数据库。当确定要生成公路养护会计报表时,系统自动将凭证毁据传输到公路养护会计报表模块中,根据凭证上不同的核算标志进行处理,并分配到不同的报表项目生成有关报表,做到会计报表的一表多用,实现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水平,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五)、建立公路养路周转金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公路畅通,对公路的经常养护是公路、管理单位的首要任务。仅济南市公路局每月在公路建设、公路养护支出每月大约要在1亿元以上,而且税费改革以后,燃油税属中央税、由税务部门层层上解到中央财政,再由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层层下拔,大大增加了资金在库、在途时间。以山东省为例,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使用计划是需通过省人大委员会的审批,因而该计划不能在年初就到位,影响养路资金的正常使用,建议建立养路费周转金制度,由财政部门核拨,列作公路养护单位流动资金。

参考文献:

[1]朱逊华.浅谈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现状与改革[J].交通财会,2003(01)[3]周国光.公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J].交通财会.2007(01)[4]黄位文.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思考[J].交通财会,2007(10)[5]刘丽.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03)

作者简介:

篇8:制度建设改进措施

一、医院会计制度的主要缺陷

(一) 会计报表方面

现行制度的“收入支出总表”支出行取消了“管理费用”项目, 将“管理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理行分摊, 并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进行分配, 摊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和“在加工材料”相关科目内, “管理费用”所有的明细支出项目全部消失, 这样不利于对医院管理部门的费用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监督及分析, 不利于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经营决策。

(二) 会计核算方面

一是医院成本核算对象单一, 费用分摊不合理。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支出科目分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两大类, 具体明细科目的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核算需求。将管理费用按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在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之间进行分摊, 而实际上医院除了开展正常的医疗服务工作外, 还担任着教学、科研的任务, 目前医院会计制度简单地将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 不利于准确核算医院的医疗成本, 同时管理费用作为医院的一项期间费用, 内容和含义相当广泛, 其中可能包括医疗成本, 也可能包括药品成本, 还可能包括管理成本, 简单地将其按人员比例分摊, 不能准确反映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 也造成计算出的各种成本不准确。

二是固定资产核算存在弊端造成资产虚增, 有悖于会计核算的真实性。首先, 固定资产购进或调入时, 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但有些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经损耗, 出现减值。如果不区分新旧程度统一核算, 就会造成庞大的固定资产数额。其次, 按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的提取年限提取修购基金, 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和大型修缮, 修购基金的提取直接增加医院净资产, 虚增了医院净资产。总之, 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无法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及提供固定资产增值、减值的客观评价依据, 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三是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不足。坏账是医院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现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 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医院的坏账损失主要发生在出院病人欠费这一环节, 与“应收医疗款”相关, 提取坏账准备时不能将“在院病人医药费”包括在内。

四是无形资产核算有缺陷。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 其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医疗技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医院的信誉。医院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 必然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 其费用较大, 如果不将其资本化, 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 其收支结余不会真实, 不利于考核当期财务成果。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 会出现合作、合资医院, 医院除用设备、技术进行合作外, 还可以用良好的信誉作为合作资本。但目前医院会计制度未能对无形资产具体化, 医院进行核算就没有法律法规方面的依据, 具体操作无法进行。

五是“固定资产、药品、材料”等账户账面反映的是货物采购的价格。一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 医疗设备特别是电子设备价值下降很快;另一方面, 固定资产在逐年使用中早已贬值, 有的已报废或接近报废, 但只要管理者不主动申报核销, 资产总是在不断增加, 造成庞大的账面固定资产数额与实际资产不符或者由于存货严重积压变现能力差, 其账面价值已经低于市价,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不允许调整账面价值, 在资产负债表上仍然反映成本价值而不是反映可变现净值, 造成账实不符。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在期末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可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药品、材料等财务数据比较准确地反映单位财产的状况。

(三) 会计控制方面

对会计控制认识不充分、不确切、不完整。一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 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 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二是以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管理层的事, 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 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三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 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认知。这些都是导致内部控制措施难以落实和发挥应有效用的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的各种法规、制度现已基本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 但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没有成型的文件规定。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但不够科学、严谨, 仅仅把一些业务规章制度当作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明确, 稽核范围过于狭窄, 影响了执行的效果。

(四) 抗风险能力方面

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缺乏对医疗风险的规定, 只在产生了风险发生经济赔偿时将其列入“其他支出”科目, 未涉及关于风险的财务保障问题, 未充分贯彻会计制度的稳健性原则。不考虑医疗事故可能导致经济赔偿的财务风险, 必将导致财务支出和净收入背离稳健性原则。同时由于缺乏财务风险保险, 一旦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 会因巨大的经济赔偿严重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改进措施建议

(一) 借鉴企业会计制度, 增设科目

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这样“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仍为原值, “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已提折旧额, 在资产负债报表中固定资产按原值列示, 累计折旧作为减项列示, 二者相抵后的余额为固定资产净值。此方法优点是将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金额与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项目金额比较, 可以获得医院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和使用状况, 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作相关决策。

(二) 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进行详细核算

对于因修购基金提取因素引起的营运效益不实问题, 医院应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 详细登记、核算每项固定资产的类别、使用部门、原值、已提取折旧等情况。对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对提前报废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应按其净值调增营运成本, 以真实反映医院的营运效益。

(三) 完善医院财务报告制度

“新会计准则”作为较为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 明确规定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这对保证医院会计信息质量, 有效地搞好医疗服务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 充分掌握区划内的卫生资源整体利用情况尤其实用, 减少了实际工作中医院财务数据向企业财务数据的调整和转换成本。

首先, 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列报内容。医院财务报告可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 修订资产负债表列报格式。其次, 新增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已经具备了现金流量表定义中的经营、投资、筹资对医院的现金产生影响的三大要素。

(四) 完善资产计价

医院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医院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 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 可在会计期末, 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 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计提减值准备。这样, 通过会计报表能够了解医院资产的真实情况, 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对医院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调控;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医院的经营状况, 制订出符合医院实际的发展规划;债权人可以决定是否向医院提供贷款、供应物资;社会中介机构可以根据真实资产状况为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咨询。

(五) 合理确认、计量与核算医院的无形资产

医院无形资产涉及的范围很广, 且多属于知识性与精神性的产品, 如医疗服务理念及管理方法、医学科研项目及成果、医院形象及医疗信誉、医院品牌及知名度等。目前, 医院在管理工作中多注重有形资产增长, 竞相提高医院的各种配置, 增加有形投入, 而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投入和核算管理没有足够重视, 无形资产流失现象比较普遍。而一定时期内医院提供某些特殊营利或有利于医院取得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稀缺性经济资源, 医院应按受益年限平均摊销, 计入对外提供的医疗服务成本。

(六)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篇9:制度建设改进措施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改进措施

建设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投资项目的效果以及整个工程的适用范围,与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设工程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使得建设的工程满足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好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能够很好地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使得政府部门、施工人员、勘察设计人员的行为得到规范。在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就是针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1.建设工程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在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督管理系统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主要就是依靠着政府的监管体系以及社会的监控体系,虽然说对于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机构能在工程质量的建设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仍然没有将社会监督的力量与此相结合。监测工程质量好坏的行业目前还在完善当中,仍然不能很好地保证客观公正。同时政府对于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体系太过于具体。主要的内容就是装饰、地基的基础、主体三个方面的工程,负责质量监督的人员主要就是综合验收项目工程并且检查隐蔽的工程,甚至对质量监督的机构去检查工地施工情况进行规定。这样过于具体的管理方式使得工程的规模建设与质量监督管理发生很多矛盾,最终会使得质量监督不能很好地进行,对工程质量实施质量监督管理主要就是局限于整个施工的过程,并没有完善管理勘察的阶段,对政府监督管理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即便政府监督的很好,但也只是少数的几次监督检查,并不能够保证对每一次的施工都做监督检查,同时也不能够评断每一个施工的质量。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在监督项目实体的过程中,监督的模式总是相同的,所以就不能把好的方面发扬出来,把不好的方面遮掩起来。

2.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改进措施

对工程人员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强工作人员的实践工作锻炼,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监督管理的质量,质量监督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对监督的方法和手段非常了解,对于相关的标准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同时还可以对工作人员采取一些激励的措施,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各级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行为。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规定,不允许出现一些不合法的计划单位,不允许对这些单位发放许可证,同时一定要保证质量检查的真实性,对于经过严格检查的单位才能发放安全证书,以此来证明该企业能够有保证质量生产的能力,这样就能够完善政府对于建设工程监督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还能够提高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整个的监督管理效率,政府部门还可以采取一些先进科学的监督方法和手段,比如说在质量监督的管理过程中就可以实现网络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方法,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用科学检测仪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更好的监测。

2.1提高监督工作的主动性

对于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的机构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机构,构成的三个要素主要就是:组织管理的环境、制度和成员。这三个要素每一个要素都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想要提高监督管理的整体质量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监督管理团队。所以说要加强对于监督管理人员的建设,提高监督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发挥每一个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能工作,同时激发、调动每一个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监督管理能够更好的进行。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看来,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也就是说只有人每一个监督管理人员都实现了自我的价值,那么他们才能够实现自我的需求,有最大的满足感。也就是说想要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就必须要让每一个监督管理人员都实现自我的最高层次的需求。

2.2开发监督管理内部人员的潜力

2.2.1建立起部门内部的奖励制度

在部门内部建立起一个好的激励奖惩制度,对部门的工作人员实施激励的制度,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平时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工程中能够主动、积极、努力地去工作,这样才能够使得部门内部的人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才能将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建立成为一只优秀的工作团队,并且对工程建设进行更好的监督和管理。

2.2.2建立起部门内部的考核制度

在部门内部建立好的考核制度,规定年度考核和日常工作的考核,这样可以對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进行好的监测,通过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制度,并且对监督质量进行更好的管理,能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2.2.3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

整个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经济、技术、法律、政策都非常强的工作,这里面工程的技术在不断地创新,与之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完善。所以说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也要不蹲学习新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够很好的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并且还要积极鼓励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互相之间可以不断相互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

2.2.4对质量监督的手段进行不断的改进

目前对于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的工作可以使用一些新兴的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可以运用网络、信息和计算机这三个方面的技术。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能够使得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科学管理的标志,能提高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工作效率。

3.讨论

在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材料的供方、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总包之间的关系,努力协调好这几方人员之间的协调性,坚持本来的原则,调动参加建设各个部门之间的积极性。因为设计以及施工的质量不仅仅是影响着一个公司的信誉和竞争能力,还会对整个工程本身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加强对监督管理部门的改进建设能够为一个部门的长远做打算,既保证了企业的利益,又保证了国家的利益,将每个部门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使得整个工程的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科]

【参考文献】

[1]刘丽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改进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09,(6):15-16.

上一篇:花美人美的诗句下一篇:织机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