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90后程序员的一个建议

2024-04-14

给90后程序员的一个建议(共14篇)

篇1:给90后程序员的一个建议

说实话,16岁初中毕业出来工作的人不少,但是16岁就从事软件开发的确实比较少见,我很佩服这个好伙子的能力(估计这么叫着,因为自己也说,16岁就是成年了)。不过我并不希望看到太多得这样年轻,即便他们是天才,在这个年龄是他们学习的时候。学校才是他们该停留的地方,绝非社会这个大舞台。我只能说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一个悲哀,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一个悲哀,对中国软件来说更是一个悲哀。

我同意今后的社会是能力至上,但是不代表说你有能力就可以不要学历,如果没有基础的学习,即便是天才也难以发挥它的最大才华。用一个比喻式的推论来说:如果你说你的能力很好,那么先把学习学好,以你自身的高能力还能让区区的学习给难倒?今后的社会还需要很多人用学历来证明你的能力,在很多的时候,HR会遇到很多的人,每个人都说自己非常有能力,但是呢?他们如何判断你的真实能力呢?单单凭个人的一面之词?这个时候学历成了他们一个基本判断准则。所以虽然很多人感慨说现在的教育质量在不断的下降,但是我们不能在这个上面去提倡放弃学习的风气,学习需要坚持,如果能力好的话,可以选择提前上大学或则是少年班之类的。总之,16岁的年龄不应该是辍学的时候。

我们该学习多少知识后才能做软件开发?由于现在的快速开发工具的不断推出,使得软件开发越来越容易,进入软件开发的门槛也越来越低,

很多人在IDE工具的诱骗之下,快的十天,慢的半个月就可以进入程序员的领域,成了一个程序员。这对于IDE提供商来说是乐得合不拢嘴的事情,但是对于软件来说却是一个无形的打击。由于快速工具的盛行,很多人把开发看作小菜一碟,特别是很多在校的大学生,都认为现在教的内容一旦出了学校都已经是落伍,无形中产生了讨学的心理,有时候我们在说学校的教学质量下降,是老师不再买力教书得问题,同样学生有几个认识到基础学习的重要性而去认真的学习呢?我在很多的时候都说过基础的重要性,前段时间有朋友请我帮忙去整理培训公司,这是一家刚准备成立的培训机构,我们讨论过很多次,我都坚持一个观点:学校里面教的基础还是很重要的。

今后的软件开发逐渐趋于两极化,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开发,而且这部分的开发难度会逐渐降低;另外一方面核心部分的开发会越来越复杂,这部分的入门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会逐步增加。所以对于今后希望从事软件开发的所有朋友,特别是90后的同学们,需要好好的努力学习,学校的东西会有他们的用处,只要现在把基础打扎实了,即后你们在软件的领域会有很好的机会,不要盲目的放弃学习的机会。

最后我对那小伙子说一句:“我很佩服你,至少我在16岁的时候还没有你这个勇气和魄力放弃学校。不过既然你已经走上工作的路,就象你说的那样,既然你想出国留学,那么就坚持努力学习,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本文出自:www.cnblogs.com/yice/archive//10/08/1306355.html

篇2:给90后程序员的一个建议

你真的很辛苦,白天累死累活晚上还加班,节假日都全部贡献给了工作,别说生活,连性生活都没有了。你觉得以你的能力明明可以月薪一万,公司却每个月只给你八千,于是你开始抱怨,开始懈怠,最终你也一直在八千的水平。职场人,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工资肯定会低于我们的付出,一是因为老板不是慈善家,一个比一个抠门,二是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贡献和重要性,三是我们工作收获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经验还有工作过程实现的自我价值。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工作,前路三条,要求加薪,争取升职,考虑跳槽。不管哪条路,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吧。

2、先图生存再谋发展

去年6月份认识一个学弟专科毕业后给自己定了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与汽车维修与销售有关、月薪高于三千、正规企业五险一金。结果整整半年过去了依旧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补充一句:郑州),连房租都得跟我借钱,多次沟通让他降低期望,可是他总是说:宁缺毋滥,绝不将就。我很生气,直接回:你以为自己有几斤几两,专科毕业,专业课差,没有经验,连个获奖证书都没有,都快活不下去了,作给谁看啊。

后来他找了一份私企电话销售的工作,半年过去了,据说业绩不错。在博士硕士满街走,专科本科多如狗的社会,我们每个人还是应该现实一些,适当降低预期,先生存下来,然后再考虑发展。

3、不要窥探别人的隐私

每个人都有秘密,都有别人不能冒犯的雷区,有一些私事除非对方主动提起,不要四处打听甚至主动问当事人。单位有一个35岁的男同事一直单身未婚,新来的一个小姑娘听说后直接在办公室问他:好奇怪你为啥一直不结婚啊?男同事当场脸就绿了,办公室空气瞬间凝固,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职场不是朋友圈,一些在你看来无关痛痒的话题,也许是对方的雷区。收起你的好奇心,不要试图去窥探别人的隐私,更不要传播谣言,管好你的嘴,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

4、不要害怕犯错和被骂

虽然老板是资本家,尤其是私企老板,但是对于职场新人,所有企业都会给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犯错了难免会被骂,而我们应该拥有第一天被骂了第二天还能毫无芥蒂一如既往的工作的心态。我刚做项目时,被客户鄙视得一无是处,当着几十号人否定我的工作能力,并且给领导投诉,要么换人,要么撤项目。当时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我就在这一次又一次否定中依然活着,并且活得越来越好。

没有人的成长是顺顺利利的,除了领导是你爹,或者是你热恋中的男朋友,其他人对你越是严格要求你,越是逼着你快速成长,你需要做的,就是脸皮厚一点,记性好一点,悟性再高一点,别多次犯同一个错误,是可忍孰不可忍。

5、不要嫌弃工作无聊没挑战

根据二八原则,社会上80%的工作都是重复性质的,日复一日的重复,年复一年的重复,就像生产线上的螺丝钉,若干年在一个位置做同样的工作,可能没人注意到那个毫不起眼的你,但是你需要知道,你是社会这台大机器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复工作就是你的价值。小秦最开始从事窗口服务行业,他觉得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很无聊,跳槽到我们公司,结果还是每天用同样的方法重复着处理不同的数据,一年后又离职了,新的单位安排的工作是每天套着模板写PPT报告,继续无休止的重复着。

与其一心追求新鲜有挑战性的工作,还不如在一个普通岗位上任劳任怨,努力学习,把平凡的工作做的完美,时刻准备着调岗或者升职,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职场里你所羡慕的牛逼人物,你看到他们硕果累累的成绩,看到他们每天做着高大声的工作,你没看到的是他们一开始也是做着很多重复性质的工作,包括现在,他们大多数时间也还是做着重复的工作。

6、不要把生活中的坏情绪代入工作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别把你生活中的坏情绪代入你的工作,你的身份首先是一名职员,老板花钱请你来做事,同事们也是因为工作才聚到一起,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坏情绪买单。失恋了、吵架了甚至离婚了,你可以稍微的情绪波动,也可以放慢你的工作节奏,毕竟谁没点儿糟心事儿了,大家都理解,但是请你一定要保持你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对你的工作负责,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不出纰漏,对你的同事负责,不让同事成为你的出气筒,对你的老板负责,既然工作接下了就好好干,别中途掉链子给领导出难题。

职场遵循丛林法则,没有人会为你的坏情绪买单,如果你自己不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你关机,杜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你睡觉,未经公司同意睡了三天三夜,恭喜你,等待你的就是失了爱情又丢了工作。尤其是女孩子,千万不要把爱情当做一切,千万别相信男人对你说会养你一辈子,一定要工作,一定要有经济基础,不然等待你的可能真的是漫天的鄙视和埋怨。

7、遇到问题不要过度反馈

在职场绝不们埋头苦干,要给领导有效的反馈,但是并不是遇到问题就荒乱不已,急急忙忙给领导反馈。稳,是一个职场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在刚开始带项目时,我只要一遇到问题就给领导反馈,对公司竟然出现如此低级错误愤怒不已,并请示领导该如何处理,可是后来从另一个同事那里我才听说领导评价我对问题太敏感,我才明白,我以为很严重的问题对领导对公司来说已经习以为常,领导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细节上全都得靠自己。

领导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不到事无巨细。所以员工接到领导指定的任务后,第一时间反馈确认,然后在重要节点汇报工作进展,不要有事儿没事儿去烦领导,更不要小题大做遇到问题就跟领导叽叽歪歪。

8、不要对领导掏心掏肺

很多领导都喜欢找下属谈心,表现出很关心很重视你的样子,但是你要知道领导时间宝贵不会随随便便找你谈心,肯定是工作上可能出了问题或者即将委你于重任,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心提到嗓子眼,该说的话就说,不该说的话尽量别说。朋友说前不久领导找他谈话,突然问到他有没有要二胎的打算,他想现在流行生二胎,自己又是老员工,就跟领导深入探讨了二胎问题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要二胎。他觉得领导不会介意,是的,领导没有介意,但是领导把唯一一个进修名额给了其他同事。他很懊悔,如果他去进修,他可以推迟二胎计划的。

很多领导都是一只“笑面虎”,内心很清楚跟每一个同事的界限,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爱,所以任何时候面对领导,都不能放松警惕,还是那句话,记住,他是你“领导”,他追求的是公司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你个人的发展。

9、不要只谈情怀不谈钱

很多老板喜欢跟员工畅谈梦想与未来,而不愿意与员工认真地谈钱,很多员工又希望自己是“阿里十八罗汉”之一,所以对公司抱着极大的希望,暗示自己现在工资少一点也没关系。其实职场新人是很难看明白一家公司的前途的,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三年,专业投资人的成功率也不超过10%,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所以先放下对一家公司未来的预期,该谈钱时好好谈钱。朋友从北京回武汉,入职了一家APP开发公司,领导给了他10%的股份,并承诺三年后公司上市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提前变现至多5%,要求是目前他的薪水只能拿到5000,朋友合计了一下,答应了,结果还不到三年,公司因为拿不到融资没法继续维持下去,别说兑现股票了,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所以,谈钱,是对自己负责,没有谁能保证明天。当然,如果你真的有十足的把握,对公司的未来非常有信心,极度认同领导给你灌输的价值观,你心甘情愿地做廉价劳动力,也没有关系,毕竟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

10、不要在离职的时候发脾气

既然想好离职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就潇潇洒洒痛痛快快干干净净离职吧,都已经决定离职就不要去在乎那么多,也不要去纠结那么多,想走就走的干净,没必要冲着人资、财务或者领导发脾气,你可能会想:反正老子明天不来了。可是你最基本的职业形象呢?你还在不在这个圈子混啦?有一个同事很着急的离职,因为财务上要进行固定资产盘查给耽误了,在办公室大发脾气,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其实公司离职是要提前一个月提出的,同事第一天提就要求第二天完结所有的手续,公司已经很仁慈了,他却依旧不依不饶,最后弄得大家都对他意见挺大。

真的,离职是正常情况,没有人会故意为难你,就像情侣之间分手一样,好聚好散才是硬道理,没必要整得双方都下不了台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要知道,这个世界很小,说不定哪天就遇上了,或者说不定哪天你的“光荣事迹”就传遍了江湖。而且我敢说,有你了一次,还会有下一次。

篇3:一个“90后”的理想生活

有专业证书在手,从事专业工作,独居单身,开一间小书店。

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不需要很大,五六十平米,卧室阳台种着向日葵,有巨大的落地窗和圆床,床边有通顶的大书橱,书随时可拿,墙上是自己的画、照片,还有电影海报,床边有耳机、眼镜、纸巾、耳塞、眼罩、夹子、镜子、手机,都是伸手即能够到的状态.

每日清早,闹钟一响,摸了手机就起床。被子懒得叠,只穿一件大T恤赤着脚踢开地板上的各种CD和杂志,蓬头垢面地嘟着嘴去厕所洗漱。有一点点起床气,不过皱着眉刷完牙就好。准备牛奶面包或是煮粥加蛋作为早餐,边吃边看一会儿报纸,悠闲轻松。

时间差不多就去上班,白天完美得体的白领骨干形象,稳重事业心强,在职场勾心斗角,勇猛无敌。晚上,回家自己煮饭吃,或是出去寻找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吃过饭,找朋友唱K或是去酒吧喝喝酒,看

看电影,找些小约会。

到家做做运动,早早地洗澡换衣服。只点亮书桌前的一盏台灯,桌上大盘子里装满了糖果、梅子,在电脑前聊天、打游戏、听歌、写东西。

睡前热一杯牛奶放在床头,手里捧着自己心爱的书窝着看一会儿,然后慢慢睡着……

周末的时候,去自己开的小店一坐一个下午。小店里座位不多,书橱里装满自己喜欢的书本给人分享,爱来不来,茶水招待。

等放长假的时候,背着大大的双肩包,穿上喜爱的匡威鞋,到处流浪。去北京,去西藏,去云南,去法国,去撒哈拉沙漠……走走停停,最后遇见能够共度一生的人。

篇4:给90后程序员的一个建议

90后的“梦立方”

出了地铁五道口站,往南走几百米,就会看到几座新建不久的复式小高层楼。尽管紧邻着13号线地铁和繁华的五环路,但这个带有私家花园味道的小区仍然显得很安静。进入大门,沿着绿树丛中的曲径,记者来到了7号楼101室。

迎接的工作人员小吴是名90后男孩,高高瘦瘦的,戴个眼镜,很阳光。大厅面积大概有六七十平方米。除了门窗外,四面墙上密密麻麻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是我们馆自4月份成立以来,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90后的梦想。他们只需在明信片上写上自己的梦想和愿望,以及联系方式和姓名,就可以寄到我们这边了。我们会统一粘贴悬挂,有志愿者会对这些明信片进行集中整理记录,就跟整理档案似的,便于以后查找。”

目前,他们已经征集到一万余张明信片,每天还不断有明信片被送来,少则10多张,多则上百张,而且寄信者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网络和微信认识的网友们。网友的热情让小吴等工作人员有些吃不消——墙面上都挂满了,剩下的明信片怎么处理?“到时候只能按照时间顺序更替,替换下的明信片我们会集中保管。这些明信片一张都不能丢弃,我们承诺过,这里是大家寄存梦想的地方,5年、10年后我们再把梦想分享给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一起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大厅东面的三个小房间分别是更衣室、休息室和杂货室,西面的两个小房间分别是小会议室和工作室。

“真正的精华都在下面呢。”小吴神秘地说。沿着楼梯而下,才发现地下一层是一个与地面一层结构相仿的小天地。左手边的走廊对着两个大一些的房间。小吴介绍,这里是厨房,一个是中式厨房,有蒸煮炒的灶台和锅碗案桌;一个是西式厨房,有用于烤肉的铁板台、烟囱和酒具。很多人到这里都是自己动手做饭菜吃,想怎么做都行,需要的食材可以提前通过电话让工作人员预订,也可以自带。

小客厅里摆着一张台球桌,两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正挥动着台球杆瞄准击球呢。小客厅旁边有一条小走廊,走廊左侧是小电影房、K歌房,右侧是咖啡馆、小茶吧。

电影房、K歌房虽然不大,但设施一应俱全。小吴说,小茶吧以后可能会改造成一个小型图书室,目前正在募集图书。而咖啡馆最终的设想是改造成一个类似于“创业咖啡”这样的集办公、休闲于一体的空间。

走廊的尽头是一个有着落地窗的空房子,木头地板上只放了两张沙发和一张椅子。“这是休息室,有些人玩累了,可以蜷在这里打个盹。”

“整个空间就是一个立体方形的,我们几个除了管这地方叫梦想博物馆外,还起了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叫‘梦立方’。90后的梦,本来就是立体的嘛。”

“就为能有个适合90后活动的空间”

这个7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外加两个车库的年租金为10多万元,由几个发起人共同出资。博物馆的开销虽然不小,但还是有收入的,每接待一批客人,都有一笔活动经费。一般来说,都是参加者自己拉来的赞助,一次两三千元左右。开业半年来,他们已经接待了四五十场次了,每次都是包场的,收支基本持平。“梦立方”还有个原则,不接待散客。

除了房租水电也没有其他太大的开支,每次清场后,他们会请保洁员到现场打扫卫生,每小时30元。梦立方的工作人员全部零薪酬,他们没指望靠这里挣钱,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问及当初为什么想起办这样一个场地,小吴说,主要是因为朋友们经常举办活动,找到一个地段、品质、大小、价格合适的场地实属不易。于是,他们决定自己打造一个属于90后的空间。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一个梦想,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住在一所大房子里,做喜欢的事情。在电视剧《奋斗》中,陆涛就曾打造了这样一个乌托邦。几个创始人的目标是要把199×做成90后的集散地、90后梦想的贮存地。大家可以在这里无忧无虑地学习、交流、聚会、活动。

说干就干,小吴等人开始上网寻找目标。2013年4月14日在五道口找到了心仪的地点,21号开始着手装饰,22日便收到了第一张明信片,25日有了电影房、中餐厅、台球桌。26日,他们谈下了第一笔赞助,星巴克咖啡的源头供应商爱昵咖啡答应提供咖啡。4月28日,邀请90后“领袖”前来参观,留下梦想和签名。5月1日,开始征集全世界90后的梦想,并征集全世界70后、80后赠送给90后的书籍,他们的目标是10万册,目前已经征集了两万多册了。

除了现有的包场活动外,将来他们有可能为有创业意向的90后提供创业咖啡馆的机会,也会搞一些模特儿大赛之类的活动,一来发挥这个空间的作用,二来拉些企业赞助来维持收支。

在策划文案中,小吴等人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我们是一群有梦想、有执行力的90后,为了自己的梦想敢于付出,为了别人的梦想甘于奉献。”

“有些人说我们90后很独立特行,其实也未必是这样,我认识的90后大多还是蛮有集体意识的,大家喜欢一种互不干扰但很团结的集体氛围。而且在一个群体环境下做事,远远比自己单打独斗容易多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场所的理由——我们自己在追梦,同时也在帮助有梦的90后圆梦。”小吴如是说。

90后的梦想:有个性,但不瞎折腾

问及90后的特点,小吴总结得干脆利落:不是非主流,也不是瞎折腾。

的确,在观看了梦想墙上众多的愿望后,记者越发有此体会。

以下摘撷几类90后的梦想:

有话直说型:

我的梦想就是能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姐妹们开开心心一起玩,找个疼我爱我的有钱老公,生个可爱的baby,带上爸妈一起游欧洲。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减肥成功,不做圆头圆脸圆滚滚的小胖妞。

我想挣钱!我想挣大钱,我要当老板,我希望将来成为吴老板。

我要吃遍天下美食!

199x提供的场地太好啦,我们玩得很happy,还看到了林俊杰的粉丝,太棒了!希望有天JJ能到199x开一场演唱会,偶要捧场!!!

脚踏实地型:

作为老去的一代90后,我的梦想比较现实,5年内成立自己的小家庭,10年内在事业上小有成就。今天,在这里,我们设计了自己的小公寓,希望我们的将来幸福美满。

我来自湖南岳阳,工作在广东惠州,我的梦想是回岳阳开个小农庄,等赚到足够的钱,带着全家去旅游。

我叫诗曼,现在工作于儿童教育领域,希望将来可以拥有自己的儿童公益基金会,为孩子们做点事儿,同时希望在这条道路上可以遇到此生的伴侣。

不甘现状型:

希望能全方位发展,虽然我学的专业是软件技术,但我一直想学习的是企业管理,我想有自己的公司。所以我会利用一切时间让自己充实起来,年轻的生命不是用来浪费的,要有激情、快乐、理想的生活。

我叫小明(此处是化名,作者注),来自北京北大方正科技学院,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厨师。

很多明信片上都有199x的专用章:一个长3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中间是“199x梦想博物馆”,两边分别写有“中国梦”的字样。

小吴笑着说:“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口号,中国梦的实现,最终还是靠我们90后的主力大军啊,我们这是给他们的梦想打上时代的印章。”

篇5:给90后程序员的一个建议

人们都说90后个性十足,90后思维独特,同时,我们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我们具备非凡的创新能力,我们懂得团结合作,我们勇于担当责任 …… 这些都是90后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精神品质,也正是我们90后的骄傲和自豪。

90后身处祖国飞速发展的伟大时代,也正是我们成长为社会中坚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充实自己,将来担负起富强中华的重大历史责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石。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人们发现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才能是各种能力的集中和最有价值的表现,人类社会文明都是创造能力的产物,如今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对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那就是创新能力。所以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祖国的90后新一代,我们要让创新变成我们的习惯,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茫茫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生命却是伟大的。生命使地球处处生机勃勃,使我们有幸能享受阳光、活力和世界上的一切美好。宝贵的生命,每个人都仅有一次,它不仅仅是自己的,更属于所有关心、呵护我们的人。身为90后新一代,我们更应该懂得生命的珍贵!

……

我们是90后,我们生活在大集体中,我们是社会的一员,在城镇环境和设施不断变化的同时,作为社会的小公民,我们的优良品德和文明素养同样应该不断提高,争当五好小公民,同时还要帮助身边的同伴、邻居,一起努力,共同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社区!

篇6:管理90后员工的一些建议

时光飞转,一大批90后已经奔赴职场成为职场上的主力军。无忧的生活是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带着一些年轻人的莽撞和骄纵,使得企业管理者对他们的管理无能为力,轻则少数离开,重则全员离职,给公司的长远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作为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的我来说,我目睹了很多企业的悲惨局面,员工的对企业的忠诚度低,90后员工难以管理困扰着每一个企业,本人建议在企业管理者面对新一代的年轻打工者时,更应该调整对他们的态度,多多沟通,培养信任,互惠双赢,为企业谋发展。下面是我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1、不要以为一个员工身上就能反映出他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身上所有的特征与态度。一个人毕竟不能代表一代人。

2、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不要只从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要跟年轻人对上话,你得比他们懂得更多。这样他们才可能从心底认可你。

3、询问他们对产品开发计划或新市场开发计划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他们有可能具备全新的视角,提出全新的创意。

4、及时给这些年轻的员工以反馈、鼓励和支持。

5、不要因为你的权威受到挑战就发怒。年轻人如果只管服从而从不敢挑战上司,他们就成长不起来。

6、如果他们有不耐烦的表现,不要生气。年轻人都是需要引导的。

7、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在管理90后的过程中,你也可能犯错,你也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这是管理90后一代必不可少的流程。

8、允许有不同的爱好、见解和习惯,因为尊重员工最大的一点就是尊重其爱好,要搞好与他们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他们喜欢什么。

9、不要有太多的限制,太多的限制会导致创新的毁灭,在管理下创新是不可能的,要给90后更多的自由空间,管理方式要灵活多变,让其创新和尽力发挥所长。

篇7:90后职场建议

与只专注于沿海、白领、写字楼的毕业生相比,愿意“俯下身”的求职者并不在少数,虽然面试谈得很好,但真正坚持在基层工作的并不多,某公司行政主管说,“现在很多90后都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父母也不愿意让孩子常年在外面跑,所以企业不怕招不到人,最怕留不住人。”

“俯下身”但却“行不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长期生活在象牙塔中,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往往有热情,无方向,在社会碰壁后便会选择逃避,加上求职者的攀比心理,导致很多毕业生不能忍受基层的辛苦。

小微企业门可罗雀国企仍是香饽饽

“外面太危险了!”牌子响、工资高、求稳定,这些常年被谈起的求职标准仍是当今毕业生求职最佳意向,挤破脑袋进国企的迷思仍在90后身上延续。

与国企的门庭若市相比,一些小微企业和私企相对冷清了许多。私营企业在吸引求职者方面完全没有优势,某私企经理表示,“虽然我们也会提供同等的待遇,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主动选择私企的比例还在少数。”

分析:相较于私营企业,国企的岗位相对稳定,但是工作地点不一定稳定,且随着市场化趋势的加强,国企工资水平愈发与业绩相挂钩,进入国企就等于拿到了铁饭碗的思想已经过时。定位不清导致“一厢情愿”

很多求职者在找工作时,一方面对自己不了解,导致盲目海投,一方面对企业不了解,难以找到契合自身的职位。学校应当加强就业专业辅导的力度,开展职业规划培训,让学生对自身和企业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另一方面,学生课堂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就业结构矛盾产生,如何培养适用于社会的复合型人才并不能一蹴而就,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学生个人也应当在大学四年不断充实自己,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制定未来规划。

供求双方不对眼

“就业难不是岗位不够,是岗位匹配不够。”中国高校就业联盟负责人闻霄坦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的期望值太高,同时企业的期望值也不低,即双方对不上眼。很多制造型企业来汉招人,甚至是求着学校要人,而一些学生更向往的是表面光鲜的职业。“家里就我一个,不缺钱,只缺体面的工作。”闻霄称,不少学生抱着这个心态,所以才有拥挤的公务员考试,甚至万人求一岗的盛况。

另一方面,企业把招聘的人才锁定在名校,冲着211、985而来,自然适合者有限。眼看国内找不到人,又把触角伸向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这个也变相加剧了国内就业难”。“进出口”不匹配是根源

“就业难除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外,主要是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北平教授认为,高校目前还是计划招生、计划培养,高校改革步伐滞后于经济发展。所以,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导致一边是学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一些毕业生往往想找轻松、稳定、事情少但工资高的岗位,一般企业根本看不上,而企业也往往喜欢去名校招聘,希望找到想要的、适合长期培养的人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更是源于就业“观念”,而不在于看似庞大的“数字”。

所以,科学引导全社会共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远比一味地渲染“数字”之忧更加迫切,也更有利于“就业难”的破解。

家长学生亟须净化“就业观”。当前,为数不少的家长和学生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对物质待遇、工作环境、就业区域等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过于看重经济利益,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轻职业岗位的社会价值,无形中减少了选择空间,造成理想与现实错位,导致顺利就业困难。

要净化就业观念,戒除功利思想,职业定位由死抱“专业对口”转向“一专多能”,就业途径由“一次就业”向“多次就业”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先选择一个可以生存的职业,然后再凭借自身努力,通过递进式的职业流动“逐步到位”,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钱可以少点,但休息时间不能少。”小许说,适当的加班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周末老加班,甚至没有带薪休假,这样的工作单位她不会考虑去。虽然读书是为了工作,但是不想工作得太累。如果忽视了健康,得不偿失。

“有没有加班?有没有休假?一个月休几天?”在一家外贸公司招聘台前,广西民族大学毕业生小陈与用人单位经过一番交谈后,她最关心的就是休息时间。“双休的时间可以与亲友相聚或回家看父母,让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

相对于过去的70后、80后求职者追求工资和待遇不同,90后求职不愿当“岗奴”,他们更关心的是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有多少。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名90后,除了双休,不少90后关心单位是否有旅游等福利。

一是不要等,有职业目标和定位的同学应主动出击;

二是别盲从,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有方向有目的地去求职,如果自身对职业要求很迷茫,会减弱在应聘时与公司相互间的吸引力;

三是走出去,要将视野放宽,做好父母工作,大胆尝试外省企业,这样会给自身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不少90后眼中,逃离这些一线城市没什么不好,“事业有成”“个人自由发展”等人生目标不如“家庭幸福”来得重要。

他认为,二、三线城市已经可以满足生活和工作的各项需求,文化氛围也好,关键是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做有成就感的工作才会快乐。

所以企业不怕招不到人,最怕留不住人。”

“俯下身”但却“行不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长期生活在象牙塔中,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往往有热情,无方向,在社会碰壁后便会选择逃避,加上求职者的攀比心理,导致很多毕业生不能忍受基层的辛苦。

很多求职者在找工作时,一方面对自己不了解,导致盲目海投,一方面对企业不了解,难以找到契合自身的职位。

篇8:给90后程序员的一个建议

一、80后形象的肇始与聚焦

80后这个词的出现缘于《萌芽》杂志1998年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一赛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写手, 如韩寒、郭敬明、蒋峰、张悦然即分别是第一、二、四、五届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2]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特征:出生于1980年以后。于是, 80后开始作为一个对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们的集体称谓。[3]如果这个称谓仅仅指代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也许不会引发媒体滥用80后这个词汇。然而, 2004年2月2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把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搬上了封面, 且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中国80后的代表, 以中文拼音linglei (另类) 作为一个英文单词来描绘这一代人的崛起。这对中国媒体来说可谓是上佳的新闻点, 要知道国外媒体历来就是中国媒体效仿的“偶像”, 何况是只有重要风云人物才能登上的《时代》周刊封面。从此, 80后这个词在中国媒体上开始指代所有1980~1989年出生的人, 成为这一代人的共同标签。之后, 媒体高度关注他们中个别代表的言行, 例如韩寒, 然后冠之以80后的头衔进行频繁报道, 使得社会由此形成了对这一代人的印象。不过, 这些印象并不美好, 而是上文中所提到的不良媒体印象。这些印象几乎唯“另类”马首是瞻, 至此, 80后的“另类”形象也就在媒体一轮又一轮的集体关注中确立、清晰、稳固。

二、80后另类形象的背后

被《时代》周刊奉为另类80后的代表后, 韩寒很快受到了中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上海青年报》问及他被《时代》周刊贴标签的感想, 他回答说:“我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男人, 一点都不另类。被贴标签是我最痛恨的事。”之后, 《中国青年报》对他采访时也问及此事, 并问他如何看待80后一代, 他是不是其中一份子?韩寒的回答是, 70年代和80年代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非有这么一说, 且他不得不是其中一份子, 仅仅因为他是1982年出生的而已。如果媒体认同了韩寒的说法, 也认同了这样一种常识, 即韩寒、春树等人仅仅只能代表他们自己或者代表像他们一样有相似经历的少年作家们。那么, 80后这个代表着“另类”的贬义标签就不会有如此大的杀伤面积, 覆盖整整10年间出生的一代人。显然, 这背后具有非同一般的秘密。

(一) 刻板印象与社会倭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认为, 青年一代尚未成熟时, 他们只有虚心接受教导才是孺子可教的好孩子。基于这种传统, 中国的成年人对青年一代具有一种不自觉的刻板印象, 即他们还不成熟, 他们的思辨能力还值得怀疑, 他们承担社会责任将令人极不放心, 他们若要承担社会使命需要等到年长一辈认可的将来。[4]如果青年一代突然做了令长辈们认为还轮不到他们做的事情, 如小小少年即成为作家, 代替长辈们做出重大决定, 或提出长辈们从未听过的新想法, 如要求长幼平等、民主对话, 或出现不同于传统的新行为等, 那么, 这些都将或多或少地受到长辈们的质疑。

对于这种现象, 社会学家高夫曼 (E Goffman) 提出的倭化理论似乎可以解释。倭化是指我们把自己看作“正常人”, 而把他人看作“不是真正的人”,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他人视为另类, 可以随心所欲地甚至粗暴地对待他人而不需要受到良心的自责而内疚。[5]社会成年大众及媒体以“正常人”自居, 对青年一代不甚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想法和行为持质疑态度, 加之青年一代心理不够成熟稳定, 自然而然地被看作“不是真正的人”。由此媒体对青年一代贴一系列标签式的消极评价还被认为是成年人对青年一代的关注与批评, 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

(二) 媒体的放大与累积效应

媒体新闻报道首先考虑的是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 为了扩大新闻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媒体在选择新闻素材时, 会尽量选取反常的、新鲜的、刺激的、易于引起受众关注的事件或活动。80年代出生的少年能如此之快地在文坛崭露头角并受到国外知名媒体的高度关注, 自然是一个难得的素材。尤其是这一批少年作家的非传统求学经历和他们之后受到同辈青少年的热烈追捧的现象, 使媒体更加觉得有“料”可“爆”。媒体将他们的同龄人群体也纳入80后的语境之中, 并把他们个别人的“另类”言行作为后续新闻素材继续报道。而这似乎恰恰是80后这个词汇近10年来常用不衰的原因。这种新闻素材采集方式令人有些不快, 但媒体如果遵循反映社会现实的职业道德, 我们也无可厚非。但媒体对80后现象报道的任意放大甚至歪曲则是令人愤慨的。有研究者对2006年11月份全国各大新闻网站和主要报纸以“女大学生”为标题的新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媒体倾向于对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进行放大报道, 同时其他媒体也跟风报道, 从而形成一个反复炒作的新闻热点, 严重丑化了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6]这种报道持续不断地出现在受众面前, 所有80后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很快就被贴上了“道德败坏”“性开放”“堕落”等标签。且随着媒体的反复炒作, 使得这种负面形象在受众心中不断积累和强化, 最终形成愈来愈厚重的累积效应。从媒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这种现象恰似李普曼说的“拟态环境”, 媒体将现实世界的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 最终呈现的却不再是客观环境的事实。[7]于是, 80后就在媒体对现实构建的“拟态环境”中, 以一种不同于现实形象的媒体形象成长在这个奇特的信息时代。

纵观80后另类形象的肇始与聚焦, 以及推动这种另类形象形成与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 也许可以说, 传统的刻板印象与媒体对这一印象的放大与反复累积, 促成了社会与媒体对80后这一代人的集体倭化。

三、华丽转身:大批判到盛赞

社会与媒体对80后的集体倭化, 到2008年时突然风向陡转, 由年复一年的集体大批判到不吝溢美之词地高声盛赞, 80后的形象一夜之间仿佛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一逆转让习惯了被批判的80后们瞠目结舌, 让麻木了的社会大众一时之间也无所是从, 不知该称赞这些孩子们呢, 还是继续往这些孩子们脑门上贴媒体发下来的没用完的标签。而这一突变居然是缘于一次翻天覆地的自然灾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这场巨大灾难面前, “另类”的80后以军人、医务人员尤其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勇敢地冲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为灾区的救援与重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年那位被视为另类80后代表之一的韩寒也在震后第一时间自筹资金与物资去灾区实地考察和慰问, 并在博客里发表文章呼吁社会关注灾区, 表现出了强有力的社会责任感。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于2008年5月22日发表评论《汶川地震80后国人感动中国》, 以极具赞美之情的笔触写道:“当我们把很多泪洒给他们, 当我们把很多敬意献给他们, 不经意间, 我们发现, 我们发现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符号, 他们就是首次被用代际命名的群体, 他们叫‘80’后。他们是……捐血长龙里的最大构成;是志愿者队伍里最有活力的一群;……原来有情怀, 原来很勇敢, 原来懂大爱, 原来能作为……”80后形象由被大批判到受盛赞的逆转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难道一直被认定为“另类”的、“叛逆”的、“垮掉”的80后一代在一场灾难后就瞬间幡然醒悟, 褪去以前另类乖张的言行, 脱胎换骨, 重新做人?

四、90后被制造的结果

80后形象华丽逆转, 然而很快, 比当年还快, 也许是轻车熟路, 媒体就给“另类”的新一代90后贴出了非主流、火星文、脑残、耍酷、炫富等标签。而事实上这还是媒体的标签式评价的时代吗?2008年, 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对90后进行了调查。武汉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 90后大学生既不像社会媒体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 不可理喻, 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独”性十足, 难以接触。他们一般家境不错, 关心天下大事, 兴趣爱好广泛,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责任观念比较明确, 同时思想比较开放, 50%的人入校前谈过恋爱。[8]

媒体对90后一代的批判, 给他们贴上“另类”新一代的标签。这不过是故伎重施, 寻找新的新闻素材而已。可以预见, 若干年后, 当90后成长到80后的这个年纪时, 他们的形象将被“打倒”他们的媒体再次“扶”起来。只是希望这样的一“扶”, 不是以国家遭受巨大灾难为契机。

其实,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当今和平的中国, 以10年划界意义并不大。一个1989年出生的人和一个1990年出生的人不会有什么不同。因而, 真正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的是媒体对其所承担的社会教育责任的缺失。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载体, 捕风捉影地批评没有话语权的年轻一代, 其后果比一所办学水平低的学校还要严重的多。

媒体的盲目批判言论也反映了我国社会自古以来“监督惩罚”式教育的遗害未尽, 媒体在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2][7]张有平, 赵广平.“80”后”媒介形象研究初探——由大批判到盛赞的逆转[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6) :27.

[3][4]王明哲.我国有关“80后”代际分析的研究述评[J].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10, (3) :5.

[5]高德胜.倭化与差生的形成——美国关于差生形成的社会学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9, (4) :29.

[6]叶兵, 蒋兆雷.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调查与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4) :17.

篇9:一个90后女孩的毒枭之路

女毒枭身份成谜 今年年初,增城公安局发现,多名涉毒人员的毒品来源,都来自一个外号叫小雅的女子。这个小雅经常在广州增城新塘、东莞、深圳等地贩卖毒品,且每次卖出量都在1公斤以上。在最初明确的线索里,警方只知道小雅是一名女性,有一名中年男子长期帮她运毒。

随着侦查的深入,“老板娘”“兰姐”“刘岸丽”等称呼逐渐出现,其中“刘岸丽”这个名字引起警察的关注,这会是小雅的真名吗?经调查,所有这些称呼都被警方一一排除,小雅的身份仍然是个谜。

经过侦查,警方发现小雅年纪很小,年约20岁。小小年纪就成为女毒枭,而且小雅的反侦查意识很强。她住在广东惠州惠东县,每次到增城都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通常深夜出发,停留数小时后即返回。而且毒品交易均安排“马仔”送货,就连“马仔”也异常狡猾,进行交易时经常更换车辆和车牌,在空旷路段发现有车辆尾随就十分警惕,故意绕路甩开后方车辆。

在增城新塘某小区,一间窗户被遮得严严实实的公寓,就是小雅用来存放毒品的窝点。通过该窝点,小雅将冰毒、K粉等源源不断发货到广州、东莞、深圳等地。

警方端掉毒窝 今年3月19日,警方获得消息,小雅准备从惠东出发到新塘进行毒品交易。这次小雅选择坐公共汽车,并在到达终点站前提前下车,由“马仔”叶某驾车将其接送到公寓。

3月20日凌晨1时许,现场蹲点的警察发现,小雅与“马仔”突然出现在存放毒品的新塘窝点。警方控制住小雅与其“马仔”后不久,贩毒嫌疑人邱某(男,31岁,广州市人)前来公寓“换货”,专案组再次出击,将其拦下,从其身上缴获毒品K粉约800克。

警方进入小雅租用的公寓,发现屋内毒品数量远超预料。最终,警方查获K粉、冰毒成品达125公斤,毒资现金人民币6万多元,银行卡数张、涉案车辆1辆。

“这些毒品不是我的,跟我没关系。”小雅被抓获后,一开始拒不认罪,随后失声痛哭。警方询问得知,原来小雅担心留在惠东的7岁女儿和2岁儿子无人照顾。警方联系了小雅的父母,请其代为照顾,小雅心情逐渐平复。

在大量证据面前,小雅交代了在惠州另外一处住所还藏有大量毒品。3月22日,警方在惠东县小雅的一处出租房內,再缴获冰毒、K粉等毒品43.3公斤,毒资52万元,作案车辆1辆。

从恨毒到吸毒贩毒 小雅姓李,今年25岁,是广东梅州人。一个90后的女孩,是什么原因让她走上毒品违法犯罪的道路,她是怎样成为一个掌控着涉及多地的贩毒网络头目?

小雅1990年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在四姐弟中排行老二,自小由外婆带大。回到父母身边后,小雅与家人相处并不融洽。12岁那年,因为一次口角,积怨已久的小雅离家出走,就此断绝了与家人的一切联系。

小雅离家后四处打工谋生。来到东莞后,她认识了第一任男友吕某,并在17岁时生下女儿。女儿出生后,吕某沾染上了毒品,经常不回家,甚至对妻女拳脚相加。小雅含泪带着女儿离开。这段经历,让她分外痛恨毒品。

独自带着女儿来到惠东,小雅结识了第二任男友、出租车司机万某。后来,小雅发现万某越来越大方,还买了一辆豪华轿车。她这时才知道万某替人运送毒品。儿子出生后,小雅得知万某是有家室的人。在其妻女找上门后,万某留下了一笔钱和一辆小车,就绝决地离开了。

小雅再次情感受挫,生活再度陷入困境。在此期间,她“借毒消愁”吸上了冰毒,开始为“毒老板”送货贩毒。2014年年底,小雅的“老板”被公安机关抓获,她凭借着已有的货源和客户资源,开始单干,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贩毒网络”。当上女毒枭后,小雅手下有超过10个的下家长期拿货,在增城、惠州和东莞都有她的固定“客户”。

摘自《百姓生活》

篇10:给90后程序员的一个建议

自白一我们迷失的高度

自从“90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地球上出现的那一天,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其与众不同的高度。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的称谓成为了我们作为“小公主”“小王子”高高在上的筹码,虽然看似这样,但我们却也有着“王者的忧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的日子过得确实不错,但在这样的生活里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父母把他们的所有期望值都强加在我们一个人的身上,导致了我们背负着多于前一代人几倍的压力,我们只有承载着这些不断向高山之颠前进,才能被父母乃至于这个社会认可。因为这样,在不觉间我们已经成为了只会登高的木偶迷失了自己真正想要的高度。为了老师的教导父母的期望,向着那个没有高度的所谓高度攀爬着,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以及青春的.绚丽烂漫和其他一些说不上来的东西。

但其实高度越高,我们就越迷失。

自白二我们迷失的青春

很多时候站在镜子前面看见自己长长的胡须时,会莫名其妙的在心中产生一种惊谔。在不觉间我们这些特殊的“90后”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我们的青春的种子已经萌发。虽然身体的变化很大,但还是比不上我们心理的变化。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生活中感到迷失,当孤独袭来我们便希望找一个异性来陪陪自己,懵懂的我们开始上演一出出关于爱情喜剧。其实我们需要的是自由,因为童年的落寞和惨淡的回忆使我们不在那么软弱被动,荷尔蒙的分泌也间接的加快了这一过程,所以在青春我们都萌发了。其实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走出自己迷失的世界,去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然后后像一只在三月发情的猫一样,在黑夜的迷失中把青春鸣叫。

自白三我们迷失的自我

作为“90后”我们一直都没有时间停下那前进着的脚步,便又匆匆忙忙地走上了父母为我们安排好的道路。反思一下,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选择的权利,在自己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很多“80后”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但他们也应该知道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在物质上我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只不过希望能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但父母和老师的一手策划却让我们迷失在他们所期望的世界里,我门正一步步的走向迷失。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这些成为了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

我们十几年的时间就这样一丝不剩的拿了出来,投身到了茫茫书海之中。但当自己乘着小舟登上陆地时,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棱角和个性都磨灭在了那堆像山一样高的书本之中,在那堆书本之中迷失里自我。

篇11:一个90后女孩淘宝创业故事

辞职后的她,并没有规划好自己未来想要干什么,她知道她喜欢各种有品位的衣服。谁说兴趣不能当事业,凭借自己出色审美开始在淘宝售卖衣服,她就把兴趣当事业。完全没有接触的行业,她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个人打理一家店铺还是非常费劲和费时间的,每天睡觉时间不到5个小时。

摔得跤多了,也总结出一些经验了,淘宝小店也步入正轨了。简单的售卖无法满足客户,她的店铺也难长期立足和赚钱,于是她将自己设计加入到衣服中去了。个性化的设计让她的店铺好评一波接一波,这也创作了自己的热情。她还和我们说到,她的创业3条原则:

1、淘宝创业要不断超越、尝试

如果你做的事情已经非常熟能生巧了,那么你一直保持永不止步的态度,那么你最终还是会被淘汰。想要淘宝创业持续成功,那么你就得不断超越去尝试新的东西,哪怕失败也要再次去尝试。

2、生活起伏在所难免,学会接受坏事也会变好事

往往听到身边很多朋友去抱怨,为什么倒霉的事情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顺利,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人生没有后悔药,那么不如试着接受。坏事及时解决,整顿行装继续前行,那么一定会有更好的事情在等着你。

3、懂得节约和利用时间

淘宝创业每个人时间都是一样的,你不能创造时间,但你可以节约和有效利用时间。节约时间,就是当淘宝店铺工作变大时,建立团队,让别人去帮你分担事情。把时间花在正确的事情上,这就是有效的利用时间。

★ 教你如何成为千万富翁的励志故事

★ 励志创业之路

★ 90后残疾大学生的励志求职故事

★ 9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

★ 90后赚钱励志句子

★ 90后经典励志格言名言

★ 90后的励志演讲稿

★ 90后创业励志句子

★ 一个铜钱的励志小故事

篇12:给90后程序员的一个建议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计算机系影视班的向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将成为一个爱国的90后”。

如果我问你,你爱祖国吗,我想,任谁都会说,我爱祖国。

可是如今,多少爱国整日挂在我们嘴边,爱国却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生在如今这样的和平年代,我们在享受生活中慢慢淡化了我们的爱国思想。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的一生都很短暂,作为90后的我们,更要在我们短暂的青春岁月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我们的微薄之力。曾有人断言,说中国将会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当今,也正是我们90后备受争议的时代,说我们不负责任,思想太过开放,更是对爱国没有太多的概念。

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最好的解释,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正如伟大的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国作为一种思想,是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爱,希望这片土地枝叶繁茂;爱国作为一种情感,是对那片孕育了自己的土地的一种依恋和感恩;爱国作为一种气结,是一个人永远尊重自己爱的国家,永远祈祷自己的同胞幸福安康。

那么,90后到底要怎样爱国呢?第一,我们先要从正面意义上来理解爱国,爱国,就是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第二,对祖国前途怀有坚定的信念。更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对其他国家的入侵和本国的腐朽反动势力,为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三,更不要把爱国与尽忠于一个政权联系到一起,爱国不意味着一定要牺牲自己,像岳飞那样盲目的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第四,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同学们!我们90后作为这个社会上最年轻的一股力量,决定着时代的命运,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我们90后,需要的就是突破各种思想的束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超越前人;但我们要正确认识我们国家的发展,不因盲目爱国而沾沾自喜,而是不断检查利弊,超越自我,改善自我。未来是我们的,未来的国家需要我们来建设,大家之所有坐在这里,一个高尚的理由就是为了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们为了祖国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作为90后的我们更应该做到爱国,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篇13:90后员工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关键词:90后,工作态度,人力资源管理

未来10年, 在企业中所占比重最大、成长最快、贡献度最高的群体应该是90后这一代人。如果一个企业能够通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 吸引并长期留下这一代人, 那么该企业就已经把握了市场主动, 并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对于如何管理好90后员工, 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在不断探索。笔者对四川省内多所大专院校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后发现, 90后在工作态度方面有以下共性:

(1) 较随性, 关注工作自由度与空间, 不喜欢循规蹈矩。 (2) 希望通过工作拓宽人脉关系, 同时有效解决某些问题。 (3) 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工作岗位、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评价。 (4) 追求公平公正, 喜欢忠诚于有人格魅力的领导。 (5) 寻求自我实现, 尤其是对权力的诉求。 (6) 视野开阔,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7) 在意职务晋升和薪酬福利的公平性。 (8) 行为较自我, 关注自我感受, 团队协作意识较差。

针对90后员工暴露出的问题, 笔者建议企业管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1) 在进行人员定岗时, 应尽量考虑满足员工合理的兴趣爱好, 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快乐, 达到激发其工作热情的目的。比如在正常的工作日期间可穿插适度的文体活动, 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兴奋点。

(2) 企业可以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 为员工营造一个“软环境”,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制度束缚, 尽力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比如弱化传统的考勤, 以实际的工作业绩来评价员工的工作态度与成效。此外, 给予90后员工更多的鼓励教育, 一些事务性工作可以考虑放权, 督促员工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 作为一名管理者, 容忍员工有限度的失败、在工作中以教练的角色引导员工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确实需要批评教育的员工, 应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对其进行指责, 可改为单独交流、邮件交流或者QQ交流等, 充分顾及90后员工的面子, 防止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产生。

(3) 重视新员工入职培训, 强化对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帮助90后毕业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帮助其尽快认清自我, 熟悉岗位工作, 借助鼓励教育, 促使新员工尽快清晰自己的岗位职责, 让他们看到工作的希望和自己的进步, 树立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4) 提高人力资源培训的比重。针对90后“喜新厌旧”的特点, 利用其学习能力强的优势, 企业可以创造机会对这些员工进行轮岗以及进阶培训。这项举措不仅能够丰富他们工作内容、提升其个人能力, 还能有效减少他们因长期从事相同或相近工作而产生焦躁感以及迷茫感, 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此外, 员工还可在不断的轮换与提升中, 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从而有效解决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科学的问题。当然, 企业也应对有关员工进行离职成本计算, 帮助他们了解频繁调换岗位可能带来的自身以及企业成本的增加, 从而让其自觉自愿地减少不必要的职位轮换。

(5) 90后员工对等级观念的弱化以及对社会中暗箱操作的反感, 决定了他们非常看重公司以个人能力和工作业绩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和计酬。因此, 企业将考核和晋升等制度公开透明化, 对于管理90后员工来说非常必要。比如, 企业可以建立多阶梯晋升制度, 即提供除管理阶梯外其他多条平行的晋升路径, 对不同阶梯中相同级别的员工, 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同样的地位和福利待遇。这种晋升阶梯, 将鼓励员工依据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宜的晋升路径, 激励他们在专业方面积极钻研, 有效挖掘其潜力和创造力。

(6) 90后强烈的自我意识无形当中增加了上下级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领导者在管理中应放低姿态, 推崇人人平等。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 创造更多的横向交流机会, 及时充分地了解员工的想法, 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 及时发现并肯定新员工取得的进步, 同时积极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让90后员工感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与关心, 从而有效改善劳资关系, 促成双方之间的进一步交流, 最终建立强烈的员工归属感, 达到企业长期留人与用人的结果。

(7) 在企业实力允许的条件下, 改善企业的办公环境, 加大对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 也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 可配合定期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等手段, 帮助员工形成良好的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 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8) 在绩效考核方面, 建立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明确员工职务晋升的途径以及薪酬福利考核的标准, 对于任何人事和薪资调整, 都应做到公开透明。

(9) 创造更多团队协作的机会。针对调查中暴露出的90后员工在团队协作和主动沟通意识较弱的情况, 笔者建议企业在招聘和用人过程中, 引入或增强团队沟通和协作方面的素质拓展。其目的就是要迫使每位成员积极参与, 鼓励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素质拓展活动, 不仅能够使员工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更能对员工沟通和协作意识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最终帮助员工形成团队归属感和荣誉感。只有迎合了90后员工的情感诉求, 让其真正融入团队, 企业才能始终保持活力, 也才有可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 90后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企业管理者已经很难再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 权变管理思想告诉我们, 只有深入了解了90后员工的喜好, 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满足其需求, 有针对性地改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慧娟等.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满意度[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 (8) .

篇14:傅然:一个“90后”的创业故事

退学创业

傅然从小就是一个不爱学习、不服管束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算突出,电脑知识却在班里数一数二,是个公认的“电脑迷”。他7岁时开始接触网络,渐渐显露出在电脑方面的天赋。慢慢地,傅然开始尝试制作网页,“瞬间陶醉”、“就是黄山”等个人网站很受追捧。

傅然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办一个“有轰动效应”的网站。结束了高一的学习后,高考的逼近让傅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其按部就班地遵循传统的成长守则,做一个高考的失败者,不如提前创业。

只是,创业做什么呢?前不久发生的一件小事给了傅然灵感。有一次,傅然的父亲出门没带手机,到街边的报刊亭内打公用电话。计费表上显示应付两毛钱,摊主非要收5毛钱。

消费者总为投诉无门而苦恼,如果能创建一个公益性的投诉网站,消费者只要登录该网站就可以投诉,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当人气足够旺时,便可以出售广告位盈利。

高二开学前,傅然将退学创业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傅然的父亲是安徽一所中学的教师,十分支持儿子的想法,不顾家人的反对,为傅然投资近3万元购置创业必需的设备,为网站建设出谋划策。

出师不利

退学后,傅然全心投入到网站的建设中。创建网站,注册域名是第一步。中文域名他用的是姓名的谐音“复燃”。“我要用这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名字激励自己,永不言败。”傅然说。

此后,傅然将网站的内容模块策划完毕,开始开发程序。这是一项耗费脑力的工作,傅然每天在电脑前编程,梦里出现的全是编程代码。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复燃投诉网”初具规模。傅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小区里抽样调查,但很少有市民对此感兴趣。上网的多是年轻人,他们的投诉意识不那么强,而年纪稍大、热衷投诉的市民,大多不习惯上网。

网站上线的最初几个月,访问者只有寥寥几人,即使有消费者投诉,网站也没有实力请来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投诉者交流。处理投诉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网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发展起来的。

傅然有些沮丧,难道创业真的这么难吗?

成功转型

第一次做网站便遭遇了“滑铁卢”,亲戚们纷纷劝傅然放弃创业,重回学校。傅然不甘心:世上有这么多人可以创业成功,为什么我就不行呢?傅然知道,投诉网难以为继,必须寻找新的机会。

傅然整日遨游在网络里,他发现,中学生们将上网当成一种娱乐,游戏、博客都是他们的最爱。他突发奇想:何不将投诉网改成学生网,为学生们提供游戏、博客、音乐等方面的娱乐?和投诉网相比,学生网的操作更简单,自己也更有兴趣,如果在中学生中广为宣传,定能得到响应。父亲也赞成将投诉网改为学生网。

网站的改版相对于创办而言,简单了许多。几星期后,全新的“复燃学生网”诞生了,为学生提供动漫、音乐、游戏等服务。网站开张仅15天,就有了40位注册用户,还吸引到了第一位“广告商”,用10元钱买下了“复燃学生网”的一小块广告位。

然而,网站要发展,坐等顾客上门是不行的。傅然打算以网站的名义在黄山市举办电子竞技大赛,一来可以扩大网站的知名度,二来可以通过赞助获得利润。拿定主意后,傅然策划出电子竞技大赛的比赛流程,在市内各大网吧、游戏厅里贴出了比赛启事。

同时,傅然穿梭于商务楼宇,寻找赞助商。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傅然找到一家开发游戏软件的科技公司。起初,这家公司不太相信这个只有16岁的孩子,但是,当傅然拿出大赛策划书,详细说了自己的想法,并让对方浏览了“复燃学生网”之后,这家公司的老总立即对这个孩子竖起了大拇指,答应全额赞助此次比赛。此后,傅然又说服黄山市最大的网吧负责人,赞助决赛场地。

比赛成功举办,200多人参加了初赛,60多人参加了决赛,“复燃学生网”小有名气。

因祸得福

2007年8月,傅然和朋友来到上海,筹办第二届电子竞技大赛。一天晚上,傅然从麦当劳吃完东西出来,突然,两个年轻男子从黑暗里跳出来,扭住傅然,让他把身上的钱都交出来。傅然很愤怒。他跳起来,一拳打在其中一名男子的鼻梁上。此时,很多人朝这里走来,两个男子见势不妙,只好丢下傅然跑掉了。

这一幕被旁边一位香港商人目睹,傅然的勇敢打动了他,他和傅然攀谈起来。了解了傅然的创业经历后,这位商人决定出资请傅然做一个视频学习网站,并邀傅然入股。

此后,傅然的创业之路逐渐步入正轨,他却隐隐有了一种失落感。在上海时,傅然漫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突然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回到黄山市,傅然想了很久,他决定考大学。“能不能考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傅然很坦然。

上一篇:观朱乐平课堂报告会有感下一篇:可以的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