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2024-04-15

堤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共14篇)

篇1:堤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办学思路。为了加强对校本培训的工作成立了以张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吸纳学校务实能干的骨干教师为成员。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了总体目标,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发展,成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还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另外建立健全了有效合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

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二、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发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而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各项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此,我校通过宣传,使广大教师提高了对培训的认识,转变了陈旧的观念,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培训,促进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

在开展课改的实验中,我们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有上级文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新课程培训、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学安全方面的知识。要求教师在学习中要做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

在整个学年中学校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等主题培训,参加区组织的各地名师举办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不但做好学习笔记,还善于思考,每次学习结束,我们都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讨论、交流、研究活动,让教师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师相互切磋的同时,相互提高。

2、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校本培训中,我校特别针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不仅要求青年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而且加强了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的培养,开展了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

3、抓好班主任培训

本学期通过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介绍以及班级相关活动评比,促进班主任的发展。

4.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重复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入学科领域内前沿的东西。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在开学初先后派出多位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并鼓励年轻教师参加自考和高校函授学习。

四、创造环境,提升质量

教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学校利用每周二放学后的培训时间对教师进行培训,并把现代教育

技术的培训也纳入了日常的培训之中,我们结合实际,分类要求,立足本校,着眼提高,通过校长指导、科研带动、专业引领、活动促进等方式为教师创造良好环境,并对每位教师的期望是相同的,希望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如下:

1、校长指导

校长及教导处通过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活动,调查走访教师学生,面对面地对教师的备、教、改、理论学习、教学基本功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面向全体教师,就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症结,发起倡导。在理论培训中由张校长亲自为全校教师进行师德培训与班主任培训。

2、专业引领

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还将从以下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1)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一是采用新老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刚分配的毕业生必须拜一名老教师为师,全面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二是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严格执行教师听课制度加强相互听课的组织工作。每位教师听课时,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写出自己的听课心得。

(2)校外走出去请进来,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对

于外出学习的教师,学校有计划的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进行汇报或上示范课。

(3)网上:要求教师在网上观看各专家的讲座与活动课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与理论素养。

(4)、活动促进: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舞台,让他们在研讨会上展露风采,举行35周岁以下的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总之,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齐心协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找准差距,克服困难,使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2:堤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为创设一个文明、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及环保意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特制定学校卫生管理细则:

一、室内卫生

1、地面:清扫洁净,无纸屑、杂物,无痰迹、污迹。

2、桌椅:摆放整齐,无刻写涂画,保持洁净,桌面桌内物品摆放有序。

3、门窗:门窗洁净,无污损涂画,窗台无积尘,无乱挂乱贴,玻璃洁净无污迹,无损坏。

4、黑板讲台:黑板及时洗擦,无积尘、粉笔头,讲台保持洁净,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5、洁具角:清洁用具摆放整齐,垃圾废物及时清倒,内外洁净,无沉积物。

6、室外走廊: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果壳、烟蒂,痰迹、污迹。

检查标准:每天由值勤学生进行检查,每有一种现象扣2分。

二、室外环境

1、清扫:环境卫生保持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杂草。

2、无死角:各班环境卫生包干区不留任何死角,认真检查,及时清理。检查标准:每天检查一次,每发现一种现象扣2分,严重者扣5分。

三、个人卫生:

1、个人卫生做到三勤:即勤洗手、勤洗澡换衣、勤剪指甲。

2、培养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3、培养良好习惯,不随地乱扔纸屑、果壳、垃圾。

检查标准:每天检查一次,每有一种现象扣2分。

四、两操:

认真做好两操,要求把动作做到位。

检查标准:每天检查,不合格的酌情扣2分。

五、办公室卫生:

1、每天放学时把椅子放到办公桌下,办公桌面整理整齐。

篇3:农村小学校本培训的策略研究

一、精心选择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要特别关注“校”和“本”。基于以上特点, 农村小学校本培训要紧密结合乡村实际, 以基础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先导, 重点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内容, 实践中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探讨, 要研究教材, 深入探讨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案例, 改进教学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 把课改实验的课堂变成教师学习的学堂, 使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来。所以说, 学校才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为此, 学校要精心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新课程课堂行为变化》等内容, 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 从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 夯实农村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重点, 不断充实培训内容, 从而使每位教师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深化对新课程的理解。

二、拓宽校本培训的渠道, 不断提升校本培训水平

1. 以联校培训促进校本培训工作在片区内的交流互动。 学校之间可通过组织教师相互听课、集体备课、教学讨论的方式强化校际交流, 相互借鉴、学习、提高, 促进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

2. 通过结对帮扶培训, 为农村小学校本培训注入新活力。 为了不断提升农村教师业务水平, 要扎实搞好城乡结对帮扶工作, 让城乡学校、教师牵起手来, 互通有无, 共同促进, 共同成长。在结对帮扶工作中, 从学校层面来说, 农村小学要有重点地和城市小学就办学理念、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规范办学行为进行交流;从教师层面来说, 结对双方学校的年轻教师、骨干教师要通过备课、上课、辅导学生、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心得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交流;在结对帮扶中, 农村学校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 通过听评课、课题研讨、校园文化建设等交流活动, 开展面对面的交流, 有重点地解决课堂上的具体教学问题为切入口, 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以此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3. 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 不断推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近两年来, 国培计划深入农村各校园。农村小学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置换培训、短期集中等培训活动。教师要通过网络平台、和外县区学校互动交流、走出省外大学集中培训学习等途径, 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参训教师要在和西部兄弟省市乃至全国教育同行的交流中, 深入探讨教师专业成长、新课标的落实、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等课改最新动态, 在培训结束后在本校、片区内进行交流, 全面落实以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三、积极实践, 让课堂成为实施校本培训的重要阵地

篇4:堤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动机;效果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并逐渐开始实践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目标,学者们展开了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读研期间,在参与导师课题“文化视野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创新研究”资料搜集时,笔者意识到,出于培训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考虑,校本培训越来越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得到了践行。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县内的中小学教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出《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语,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界定校本培训的概念。第二部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教龄、所教学科等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为问卷的问题,包含对调查者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反馈等内容。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50 份,回收问卷225 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217 份,有效率为80.8%。

校本培训就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下,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的一种教师的在职培训形式。学校教研组的活动、听课评课、专家讲座、师徒制、集体备课等这些都属于校本培训。接下来主要对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形式、参与动机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找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校本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和参与动机是影响自身校本培训效果的量大重要因素,此外培训目标、师资水平、培训方式对校本培训效果的影响较大,考核方式、培训管理、培训环境等因素也会对校本培训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析

学者们在分析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时,一般将其分为教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出内部持久的积极动机,可以维持一个人积极的行为。此处分析时,也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时,越来越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但也有社会和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培训的动机成分。

此部分通过对教师自身参与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反馈的分析,看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方面与通过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的自我评价上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而推断出那些动机影响教师的校本培训的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们认为通过校本培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容主要是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技巧、学科前沿知识、师德几方面,而且多数教师认为理论知识的培训效果要好于实践经验的培训,这和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是分不开的。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这和之前教师们出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而参加校本培训的内部动机是一致的。

从上表我们可以教师们普遍认为校本培训的内容只有一部分能应用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还不到60%,也就是教师们认为校本培训的一些内容对于自己日常的工作作用不大。但是迫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外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压力,还是得落实校本培训。

三、思考和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中,笔者发现,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在其反馈的校本培训的收获当中,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也就是,教师和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其所取得的效果具有一致性,当教师们是出于内部自身发展需要去参与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当他们出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压力去参加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一些外部考核的达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内部的持久的、积极的校本培训参与动机,更有利于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取得自身提高与发展的效果,而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外部动机也不可忽视,因为教师也是社会和学校中的一员,理应受到学校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此外,教师在参加校本培训之前也要对自己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进行分析,自我制定一个完整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理性地分析自身的收获与不足,积极归因,为接下来的一次次的校本培训做好扎实的基础。**县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民族地区教师校本培训的一个缩影表明,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新形式,还处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当中,我们应该理性认识校本培训,鼓励教师们积极地参与校本培训。

参考文献:

[1]关楠楠.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5:小学校本培训总结

在5月初,3—6年级科学老师就将每个单元的复习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在平时讲课时就将重难点进行强调。在期末结课后,因为科学老师的课比较少,我们组心理安全、劳技课、信息技术课结课后在课上将科学老师总结的知识点打印成卷子,每节课进行1—2单元的习题练习,内容不贪多,精准进行复习,务必确保学生在课上掌握复习的1—2单元的复习内容。课上在学生做习题进行批改检查,做到对学生错误较多的地方心中有数,课堂上当堂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强调,让学生当堂进行订正。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答题的试卷不能完全掌握的,让学生看答案填写完试卷,先“扶贫”再提升,在复习时将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再学习加深记忆,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我们的科学老师在课上复习时主要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针对每一类型的习题进行专项习题的答题技巧讲解和专项习题的练习。本学期学生在期中考试和模拟考试时出现了对于简单题、连线题等题型的答题缺乏技巧性导致失分的情况,因此在期末复习时,针对每一项题型的练习,科学老师会对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进行强调,比如简答题中,让列举一些清洁能源的例子。有的孩子就写一个,其实答案是至少写5个,因为这个题是5分。像这样类似答题情况在本期期末复习中会对孩子们进行专项的练习和讲解,避免因答题的技巧性而失分。在期末复习的最后我们组的科学老师会结合复习的内容再进行拓展性的习题练习和提升。

经过紧张的期末复习工作,相信付出总有收获,也期待孩子期末的科学能够考一个好的成绩。

篇6:小学校本培训总结

为了培养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群体,构建好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我们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有关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坚持“常规立校、科研兴校”的思想,以师德教育为根本,以新课改培训为中心,以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及高学历培训为重点,以“课题为载体,教、修、研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使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现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

(一)领导重视

学校首先成立了以郭明杰校长为校本培训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专门培训机构,具体由教导处负责有关教师的校本培训及考核工作,责任到位,分工明确。每年校长都要亲自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定期研究校本培训工作,校本培训己纳入校长任期工作目标,从而保证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训条件

1.校内有固定的培训场所,有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等。

2.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用于校本培训用书上千册,音像资料丰富,基本满足培训与研究需要。

3.学校有图书室、阅览室和班班通,教师办公室配有电脑,为校本培训营造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二、校本培训的管理情况

(一)制度建设

1.学校校本培训实施、考核、奖惩与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2.校本培训方案针对性强,具有先进性、层次性、可行性和完整性等特点。

3.有学年、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4.有固定的培训时间。每学期一个月进行一次专题培训。

(二)实施管理

1.每次校本培训活动有记录,有明确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2.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参与并根据每个教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严格进行继续教育证书登记,有专职登记员,继续教育登记员业务熟悉,学时审登规范准确,教师参登面达100%。

4.教导处为每位教师建立了校本培训档案,教师教育档案管理,资料齐备,内容规范,分类装订存档,方便查阅。

5.学校定期对校本培训工作情况实施检查与评价。

6.教师校本培训折合成学分记入教师校本培训档案。与学校评优、考核挂钩,定期实施表彰与奖励。

(三)培训形式与方法

1.定期请专家或者本校优秀教师进行指导、讲座。

2.学校创造条件送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国家、省、市、区级远程培训。并定期组织了教研组长外出参观学习,与外校交流。

4.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以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载体,每月进行一次学习交流。学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指导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并完成了相应课题结题,形成论文或其它成果。

5.教研组的两周一次教研公开课,每两周一次教研会,定期组织经验交流、集体备课、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观摩、教学论坛等教研培训活动,定期组织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研究课、出师课,并已形成制度。

7.学校综合运用集体培训、分散培训、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学校建成的校园网,通过微机培训,老师们都掌握了使用方法,经常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培训。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都在充分发挥着校本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总之我校的校本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看录像、学理论,谈反思感想、写体会,集体培训与个别自动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提高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学会了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四、校本培训的效果

1.在校本培训中的教师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培养了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优质课教师5人次,校级骨干教师6人,获省优课1人。

2.学校干部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校长提出了教师培训是教师最大福利的理念。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有所更新。

3.教师普遍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好教学工作。

4.教师学历已全部达标,高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90%。

5.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大多数教师都会自制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6.教风端正,无违反师德现象发生。

五、存在问题

缺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只有发现缺点、改正缺点,才能使我们迈向成功。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一)我们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有个别教师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认真对待。

(二)在教师基本功训练上,过于重视教学工作,偶尔忽视校本培训,缺少力度。

(三)有些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

(四)由于以前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不够,很多做过的事情都没有及时归档整理,归口管理。

对校本培训档案建设还需不断探索。

七、今后努力方向与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在以下方面加强:

(一)加强领导监督,定时定量地检查每周、每月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各类考评方案,对广大教师进行量化考评,学期末、年终公开考评结果。

(三)穿插不定期的抽查形式,发现问题,及时例会说明。

(四)加强电子档案建设

篇7:小学校本培训总结

新课改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学生观、质量关、人才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学校加强校本培训,使老师们尽快地转变观念,全身心投入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回顾一年来,我校加强校本培训,取得了不少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课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大问题,实践使每个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校本培训,不断学习,才能尽快地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校本培训,我们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

1、重新认识“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

历来有个说法“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随着时代的前进,大家意识到这种说法的片面性,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接触面大大增加,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教师只有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如今教师不再是学生心目中的“百科全书”,即使再充实,也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强烈求知需要。因此,教师的重任不再只是传授“一杯水”的知识,而是重在教会学生去自己寻找水源,这样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另外,给学生“一杯水”仍停留下把学生当成贮存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而,上述说法是不可取的。通过校本培训,达成共识,教师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2、摒弃就得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校本培训,“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大家通过培训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家共同认识到,只有课改的教材,而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无异于是“穿新鞋,走老路”,老师自觉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了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从来没有如此活跃;教学从来没有如此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来没有如此高涨;师生关系从来没有如此融洽。

3、重新树立新型的“人才观”。

多年来,听课、稳当、学习好已成为好学生的标准,这些学生受到老师的青睐,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呵护,随着校本培训的深入,老师们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是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今后的老年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童年,谁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了这一认识,老师们开始厚爱有创见的学生,不再认为它们是“刺头”,全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创,一个活跃的、开放的、民主的课堂正悄悄地出现在昆明路小学这块育人的沃土上。

二、勇于实践,把实践纳入校本培训的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同样校本培训也应占领这块阵地,让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引入了竞争的机制,在全校每人做课改实践课的基础上,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推出典型课,在全校公开上,展示课改成果,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去年我校推出的区课均获得成功。

我校教师做《圆的面积》一课,打破了过去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方式。把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媒体的辅助作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多彩斑斓。特别是学具的使用,更突显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全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全员参与、兴奋异常,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热烈场面,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杨艳辉老师的综合实践课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它融多方面的知识于一体,重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对有创见的学生发给“创新奖”予以激励,是创新有位、创新有荣、创新有奖,整个课堂中学生们动手画、用手摆、用脑想、用笔算、用嘴说,体现了学生的参与精神,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

过去的一年我们还对“自然”、“劳动”、“品德与生活”等课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为培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

篇8:堤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关键词:校本培训,误区,示范校

海南省从2005年开展了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校评审活动, 三年内评选出一百所“省级校本培训示范校”。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此项工作。可以肯定, 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其中不乏涌现出许多亮点。同时, 也发现部分学校在对校本培训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 导致实际操作偏离了方向、冲淡了主题, 使得整个校本培训工作呈现着“形散又神散”状态。

误区一:校本培训是“表面文章”

这是评审中发现的一大误区。不少学校和老师认为校本培训对于学校的深层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作用不大, 完全是一种行政行为, 只要把表面文章做足, 能应付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就算完成任务, 有的甚至把校本培训的目的定位于取得示范校牌子、扩大学校知名度。这一思想在离高考越近的高中校表现得越明显。自然, 在实践中, 这些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只是摆摆谱儿、搞搞形式, 培训内容和教师从事的工作不沾边, 更多的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显然, 这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校本培训的价值和作用。

众所周知, 校本培训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 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将本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并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活动。可以看出, 校本培训的目标是直接指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它是以学校和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 以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为着力点, 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为落脚点的活动。因此, 校本培训所要解决的是学校之“惑”、教师之“惑”, 解之求发展, 破之求进步。这些, 是不能做“表面文章”的, 也绝不是仅仅做些“表面文章”就够了的。

误区二:校本培训是“本校培训”

毋庸置疑, 校本培训的主要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 二是在学校中, 三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指的是立足于本岗、本职、本校的教育实践所开展的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师培训活动, 它体现了自主性、灵活性的特征。而正是“在学校中”这一含义使一些学校误认为校本培训就是本校培训, 认为在校内搞的培训才是校本培训。因此, 实践中不少学校就“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培训, 完全搞“自我封闭”式的培训, 既没有纵向引导, 也没有横向交流, 其效果不言自明。

我们说, “在学校中”并不意味校本培训就是单干, 就是孤立, 就是完全拘泥于学校内部的自我封闭的行为, 而是以学校为中心和主体、以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统一为原则、以充分利用校内的各项资源为基础的教师培训与发展。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有关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开放, 决定了校本培训的内容、空间、途径和方法手段都应是开放的。也就是说, 校本培训并不排斥校外各种资源的参与和帮助, 相反, 校本培训只有立足本校、积极与校外资源组成有机的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 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发展, 促进教师的进步。

误区三:校本培训是“教研活动”

许多学校对培训内容尤其对培训与教研活动的关系不明确, 认为校本培训关注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说到底就是教研活动。因此, 实际操作中学校只开展业务学习、公开教学等这样的教研活动, 不可否认, 教学、教研、培训三者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且我们也肯定, 校本培训确实包括教研活动在内。但是, 校本培训毕竟不是教研活动, 或者说教研活动并不是校本培训的唯一内容, 教研活动是研究学校教学中发生的“有效问题”, 而培训是学校组织专家或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校内学习或训练活动, 旨在使广大教师对这些问题加以掌握。

只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把校本培训等同教研活动的一种相对应的理解和实践, 同样有所偏颇。综观人们对现代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培训至少应该包括教师的使命感、现代教育理论、教师职业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几个方面。可见, 校本培训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是全方位立体化的, 不应该把目光单单投向教学能力。

误区四:校本培训是“独角戏”

对于培训, 人们都习惯“培训者讲, 受训者听”这样的培训方式, 认为校本培训也应该是如此。于是, 校本培训成了培训者的“独角戏”, 培训者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台下静静地听, 老师们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所扮演的是学生、是听众、是观众, 培训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很少有受训教师之间的互动或受训教师与培训者之间的互动, 这种培训把教师置于被“教”、被“训”的位置上。其实, 校本培训主体应该是参加培训的教师, 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 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校本培训中, 应鼓励受训教师之间和受训教师与培训者之间结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使每位教师成为培训的“参与者”,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培训的效益。

误区五:校本培训是“临时工作”

校本培训是“临时工作”, 主要表现在培训的始终没有“预设”, 也没有“生成”, 教师哪一方面出现问题, 学校就马上组织那种短暂的、随机式的学习行为试图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 校本培训是不能起始于某一问题, 也不能终止于某一问题或阶段,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 要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来整体规划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其次, 制订每一个阶段的详细计划, 包括培训重点、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培训等等, 并根据计划逐一实施;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培训结束后及时评价、总结、反思。

不仅如此, 这个系统的内部各个环节都应该自成体系, 比如对培训的评价, 应该包括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根据什么评等几个基本点, 因此, 校本培训中应该建立一个评价体系, 而且这个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 不仅评价校本培训的结果, 也评价校本培训的过程;不仅要评价培训者的教, 还要评价受训者的学;不仅是全面的评价, 也是全程的评价;不仅是整体的评价, 也是局部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培训效果的评价, 也包括对培训需求的评价。

误区六:校本培训是“大手笔”

有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和规模较小的学校认为开展校本培训是一大手笔, 需要很大的经费投入:购置先进的教学设施、聘请优秀的师资、配备相应的场地、编写培训教材等等, 学校根本无力承担, 并把其作为不开展、少开展或随意开展校本培训堂而皇之的理由。显然, 这又是一个误区, 如果按照这样的条件, 且不说农村学校, 就是很多城市学校也难以开展。事实上, 校本培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性, 其经济性表现在校本培训是一种不脱产的在职、在岗培训, 可以节省其他培训所需的差旅费、学习费、住宿费等。

除此之外, 校本培训中, 学校可以挖掘和重新配置学校的各种资源, 综合利用人、财、物、信息等, 对校本培训按照最优化的原则实行有效管理。这样, 大幅度减轻学校和教师的负担, 对于处于农村的学校而言, 校本培训更是一种行之有效而“便宜”的培训模式。因此, 我们主张越是农村的、薄弱的学校越要开展校本培训。当然, 校本培训需要师资、教材、场地、设备, 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也有自己的培训资源, 关键就是学校如何去深度挖掘、充分利用。以教材为例, 如果学校能善于整合、利用教师的“问题的资料和案例”, 甚至是教师本身的文本性经验、日记和叙事性故事等生成性的、过程性的培训课程, 不失为校本培训很好的“教材”资源。

结语:

与其他形式的培训相比, 校本培训有其自身的优势和良好的实践基础, 如何引导其规范、有序的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本文所析几大误区只是笔者在评审示范校活动过程中见到较为典型的几种表现, 今借此文做一梳理分析, 也是抛砖引玉, 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更为深入的思考, 期待我省校本培训工作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宏伟.校本培训实施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2004.

[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刘要悟.校本教师培训合理性追究[J].教育研究, 2004, (6) .

[4]陈伟.校本培训实践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 (3) .

篇9:谈农村小学的“校本培训”

1.通过学校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校长及学校领导的忧患意识,促使校长更重视教学工作,把更多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来。

2.通过学校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之间的了解、互助,增强科研合作的愿望,同时也打破过去的“死不往来”的局面,从而创造浓厚科研氛围。

3.通过学校间的联合来进行校本培训,可克服“当局者迷”的困惑,能激发学校挖掘各自的优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通过学校之间的联系,增加了“校本培训”的透明度,使受益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现实和未来。

5.通过联合的校本培训,使科研项目的开展具体到科目中来,能更有针对性,可克服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开展科研所面临的困难。

6.开展“校本培训”校际间的联合,增大了培训覆盖面,更大程度地利用了本地的人才资源,调动了学校的内在积极因素。

7.通过这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既能增进两所学校的团结协作,又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好风气。

要做好校际之间的校本培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合作伙伴。找临近的与本校各方面条件相似的学校1~2所,以便于来往,也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使两校教师觉得有奔头。

2.制定发展计划,使“校本培训”的连续性和目的性更明确,使预期效果呈梯级上升。

3.确定内容。确定好校本培训的内容,避免培训的无计划性,做到有的放矢。确定的内容可分为理论类通识培训、专题研讨型培训和实践型培训。

篇10:小学校本培训总结

2007年12月

朱坑小学校本培训总结

本学期,我校依据县局、学区有关校本培训方案,针对我校教师队伍现状,按校本培训实施方案,进行了校本培训,现将这一工作总结如下。

一、按照学区校本培训实施方案进行培训。主要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1、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校内广泛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坚持依法施教、依法办学。

(2)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根据小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

(3)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培养:按照小学教师职业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共享,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

(4)通过对邓小平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教育创新”的重要论述、素质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以及本地区、本学校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经验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扩大知识视野,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逐步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2、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通过学习,使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的自我反思。一是反思教育教学理念;二是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反思教育教学个性;四是反思教育教学科研;五是反思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六是反思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实效;七是反思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

3、考核:

以校为单位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写出不少于6000字的读书笔记和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参加了省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考试。

四、组织形式

校本培训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立足本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注意吸纳和利用校外资源,现设计如下培训形式供参考:

1、集体辅导式。

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学习培训,先进经验,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可采取集体辅导的形式。

2、自修反思式。

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

析。

3、研讨交流式。

学校定期组织了研讨交流会,教师将自己在学习、教育教学中的体会、认识、实践经验、以及发现的共性、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五、督促检查

为使校本培训搞出成效,学校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六、总结经验

篇11:小学校本培训总结

一、把教师职业道德放在首位

教师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新时代的需求,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我校开展教师职业道德主题培训。每一位教师根据培训的资料撰写心得体会。工作中,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党员带头与家庭或学习困难的学生结对,给困难学生以最大的帮忙。并且鼓励教师奖崇高的师德融入日常工作,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实际行动让学生受到熏陶。

二、培训目标明确,形式灵活

校本培训指向教师教育教学本事的提高,所以,设置的项目大多源于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困惑点,这样让每一次的目标指向十分明确。同时根据广大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主题地有计划地分层设置目标,保证校本培训取得最大成效。如针对广大教师存在的课堂实效问题,语文、数学、综合三大教研组根据自我的学科分别确定了学年度及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语文组的主题为“小学语文中段教学资料的有效选择”,数学组合综合组的主题是”有效教学“。在大的目标下补充短期目标,如针对语文教师教作文难的问题及时开展有关作文教学的主题讲座,指导教师将理论用于实践。

培训的形式灵活多变,集中与分组结合,长期培训与阶段性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日常课堂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灵活安排。如与大岙、石染三校联合青年学习班有着为期一年的学习,各大教研组的活动则一向连续活动,逐年深入研究。

三、中心带动校区,联合发展

在教导处的带领下,中心成立三大教研组,各教研组在每次教研活动都做到“四有三保证”:有主题、有目标、有主讲人、有记录;保证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的落实。经过“备课、说课、反思、评课”四位一体的教研模式,为教师营造了一个研究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不仅仅使广大教师教研本事有所提高,并且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校区教研活动不分科目,采用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集中活动采用轮流制,一学期指定两所校区开展“校区教研日”,集中安排各学科教研活动,中心及各校区派代表参加活动。分散采用邻近的校区联合活动。同时,中心各大教研组为了支援校区教研,不定期将中心的教研活动在各校区中开展。

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要求各校区人员参加,规定每人每学期参加次数不少于五次。同时校区的教研活动中心的骨干教师必须参加指导,这样保证全镇教师得到均衡的发展。

四、名师引领与自主发展相结合

为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学区推出了“青蓝工程”,让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为了响应这项工作,学校举办了青年学习班,将全镇三xx周岁以下的教师纳入到培训的队伍中来,活动采用名师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指导与自主相结合,活动从理论到实际,从班级管理到学科教学等各方面,以期带动全体教师发展。

五、追求学科整合

篇12: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学校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成效,关键是教师,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完成工作目标的根本保证。我们的做法是突出抓好校本培训,讲求培训实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营造学习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一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历培训,努力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我校教师业余时间学习进修风气浓厚,大专率已达90%,本科率达20%。

二是有序实施校本培训规划,落实学习制度。以校本培训报告册为载体,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周一次的教学反思,每月一篇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完成一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每学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经典,撰写不少于4万字的读书笔记。

三是引导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学习特色,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人至少订一份教育刊物,作为自己的专业学习依托,倡导网上学习,网上阅读,学校电子备课室全天候、电脑房定时对教师开放。

二、搭建成长平台,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我校青年教师众多,要努力张扬他们的个性和才智,盘活他们的思路和创造精神。

为了引导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特别重视教师读书活动,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牵头组织推荐读书篇目,每周完成不少于一千字的读书笔记,强势入轨,纳入备教改月查项目。学校在校报上开辟“读书沙龙”栏目,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我们引导青年教师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给他们指路子、压担子、搭台子,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教学比武、理论研讨、经验论坛活动,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个层次培训。本学年,我们派出教师培训40余人次。尤其对青年教师,我们创造条件,给他们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每次外出学习归来,我们让这些青年教师对全校教师开设讲座,上汇报课,既给青年教师构筑了专业成长的平台,又促进了全体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遇有镇、市公开课、基本功竞赛,我们总是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走到前台,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目前,我校青年教师群体中,已有9名大丰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三、发掘团队合力,努力建设一支合作型的教师队伍

领导班子成员不断加强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团结一致,努力把工作做好。班子成员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教法学法。学校组织开展了领导班子教学开放周活动,既展示了班子成员的风采,又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和战斗力,受到广大教师的广泛赞誉。

党员教师“律己以廉、存心以位、莅事以勤”,在广大教师中真正起率先垂范的作用。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和谐共处,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集体备课,路越走越明,课改工作,扎实而富有成效……青年教师要参加市优质课竞赛,牵动的不仅仅是教学管理人员、年级备课组成员。星期天试讲,主要领导到场了,老教师来了,其他年级组的同志也来了,试讲一遍,大家各抒己见,再试,不行,再来……,他们甘做铺路石、成长梯。

篇13:堤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一、目前中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1. 缺乏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校本研究是源于教师们发现的教学问题。然而,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 由于对“别人的经验”缺乏学习和了解, 教师不仅无法“解决问题”, 而且无法“提出问题”。比如:在针对中高级教师开展的研讨课中, 多数教师把研讨课当作展示课, 把自己最擅长、最亮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却忽视了研讨问题, 有的教师甚至无法提出研讨课中真实的、有价值的教学问题, 误解了“研讨课”的真正用意。

这说明, 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平时就要重视学科组和个人教学中问题的累积、整理工作, 逐步建立起“问题集或问题群”。这不仅是今后研讨课活动研讨问题的来源, 更是学科组教研活动和个人发展的依据。虽然有许多问题我们可能根本无法解决或短时间内不能解决, 但不能因此而忽视这项工作。至少它会成为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2. 缺乏高位引领和及时交流、指导

毕竟问题研究也好、课题研究也罢是需要一定的科学方法, 按照一定的实施程序进行的, 尤其是需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学科新课程目标与教学方法的能力, 这对缺乏相关学习的一线教师而言, 是有不少困难。而既懂学科专业, 又会研究的专家并不多见, 即便某个地区、某所学校有这样的专家或教研员, 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科、所有教研组都能得到及时、具体、有效的指导。因此, 在校本研究过程中就会经常出现因缺乏专家的高位引领而使研究活动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的情况。校本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3. 缺乏系统规划, 产生工、学、研矛盾

中小学教师日常的教学任务繁重, 大量的时间不得不投入教学, 繁重的教学负担几乎没有为研究、学习留下多余的时间, 参与集中的、长时间面授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必须经常读书学习、深入开展问题研究, 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所有教师都回避不了。在此形势下, 传统的面对面、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的方式受到了极大挑战, 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培训学习、校本研究方式。

4. 缺乏扎实的文献研究与实践交流

在校本研究中, 理论学习不仅可获得知识、方法, 更可以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还是把理论与实践有效融通的关键行为, 它决定了校本问题研究、课题研究的起点、终点和质量、创新。然而, 在实践操作中, 理论的枯燥性、艰涩性和时间的紧缩性, 让教师们往往重视不够, 学不到位, 交流匮乏, 也让很多校本研究处在低水平、低实效、高重复的误区中徘徊, 这将极大地降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速度。

5. 缺乏资源共享与成果分享

多年来, 教师们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资源。但因缺乏合适的平台进行展示、交流、分享, 使得许多宝贵的东西散落在教师手中, 甚至消失在不经意的忽视当中。在校本研究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不仅本校的优秀资源和研究成果需要分享交流, 其它地区在同类问题研究领域的优秀资源和研究成果也需要分享与交流。为此, 必须打破原来的自我封闭局面,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6. 缺乏便捷的实验检测

校本研究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是否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质性或量化检测, 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 验证研究效果。在目前的中小学校本研究中, 这个方面的工作比较弱化。原因之一就是数据量大, 手工方式难以统计。这使校本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大打折扣。

7. 缺乏研究过程及时监控

虽然, 校本研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教学能力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但是, 这种效果有时并非立竿见影, 是需要持之以恒地开展, 靠时间检验的。此外, 毕竟实验过程需要教师花费不少时间、精力, 甚至是改变过去固有的观念、习惯, 这对一线教师而言要克服很多困难。因此, 在实践工作中, 教师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淡化、拖滞实验研究工作, 使校本研究不能真正扎实地进行下去。这时候, 就需要教研室、教研员及时帮助、督促。可是, 当研究项目多时, 传统的跟踪、监控方法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8. 缺乏系统的数据资料整理

由于主客观原因影响, 在校本研究中, 各种实验研究过程产生的数据、资料缺乏及时、规范、系统地整理与保存, 给后续的研究工作分析、研究成果提炼、研究项目评价、研究人员考核等工作都带来了麻烦, 这是许多类似工作的软肋。

二、远程培训平台具有的功能优势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强大功能优势, 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 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但与国家对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还差距很远。如何发挥网络沟通平台的功能优势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发展, 仍然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很多地区也做过不少尝试, 比如:借助Blog、BBS、Wi Ki、QQ、MSN、UC等开展远程教学研讨, 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但还不能把校本研究的诸多工作环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既提高效率又方便管理。目前, 远程培训平台的广泛运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它能实现教师的远程辅导 (如:批改作业、引导监督讨论、答疑等) 和学生的远程学习 (如:作业、讨论、测试等) , 以及培训效果调查。其主要功能优势如下:

(1) 支持信息发布, 让受训学员随时了解相关要求和安排, 并跟着网络课程进行自学。如:课程公告、日程管理、学习导航、课件学习等模块。

(2) 支持互动交流, 使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的讨论、交流。如:专题讨论、小组协作、课程答疑、站内短信等模块。

(3) 支持信息反馈, 及时反馈学员完成任务情况, 提醒、督促学员按要求学习。如:在线自测、在线作业、论文指导等模块。

(4) 支持上传下载, 实现师生优质资源的共享。如:资源管理模块。

(5) 支持信息统计, 使学员参与在线学习的情况统计和问卷调查变得异常便捷、准确。

(6) 支持多媒体格式, 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呈现方式, 使培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三、利用远程培训平台开展校本研究的设想

针对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如果以校本研究具体项目为依托, 开展学科组、备课组、教师个人的日常工作, 使研究、教学、反思、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 并充分发挥远程培训平台具有的功能优势, 则可有效地提升校本研究的实效性。下面以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网培训平台为例, 提出以下设想:

1. 利用学习导航模块发布方案计划、管理要求

在此模块中, 既可以发布研究项目的方案、计划, 让参与校本研究的教师随时了解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 熟悉研究目标、思路、过程、方法, 以便对照执行;还可把参与本项目研究的具体要求罗列出来, 以便约束大家按规范化要求操作。

2. 利用日常管理模块发布活动安排

把即将开展的各种实验研究活动的通知、安排、提醒等信息及时发布出来, 让实验教师及早准备。

3. 利用课程公告模块发布活动报道

将已经开展的各种研究活动情况及时报道出来, 让广大教师了解、学习, 这种宣传报道能够有效地扩大研究工作的影响面, 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4. 利用小组讨论模块组织研讨活动

上课教师可提前把实验研讨课的相关资料, 如: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教学反思等发布到本模块中。学科组长或教研员设计好相关研讨话题后, 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研讨、交流, 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发言, 使研讨更充分、自由。在此模块中充分体现同伴互助与个人反思相结合。

5. 利用课件学习模块发布文献资料

研究活动开展前, 组织教师进行广泛的文献收集, 并筛选、整理好相关文献资料后发布在此模块, 供后续的文献研究做铺垫。同时, 还可在此提供开展课题研究的各种常用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实验检测的操作说明等内容, 方便教师学习。

6. 利用在线自测模块检测教师的理论水平

文献研究与理论学习一直就是一线教师所欠缺的, 在平台上不光要为教师提供适合的研究文献、理论文章, 还应该通过测验的办法帮助教师认真进行学习与反思, 这是很有必要的。在线自测功能就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7. 利用专题讨论模块组织读书交流、建立学科问题集

(1) 以往的读书交流由于没有合适平台共享大家的心得体会, 所以, 很多时候读书和撰写心得体会就变得形式化了, 应付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如果借助这一板块功能就可以有效地组织大家开展读书与交流。

(2) 利用专题讨论模块功能还可建立网上学科问题集。让教师随时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平台上提出, 积累研究问题。当然, 此模块是需要提前做好问题类别及属性分类设计的, 便于检索。

8. 利用论文指导模块指导教师写作

在此模块可指导教师撰写各种教育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方面的文章。

9. 利用在线作业模块收集、整理文档资料

此模块可作为数据、资料收集的补充方式使用。比如:除调查问卷之外的实验检测数据、资料 (观察记录、访谈记录、学生成绩数据统计分析) 、文献综述、工作总结、会议记录、阶段评估、人员考核、研究报告、成功案例等。可根据需要设定上交和截止时间, 可对上交资料数量、质量进行标识。

1 0. 利用课程调查实施实验检测

现在的网上问卷调查功能让问卷编制、大规模施测、多形式统计与反馈等工作变得异常简便, 极大地方便了校本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各种调查检测。

1 1. 利用课程答疑模块实施专业引领

组织专家利用平台的答疑功能模块, 对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实现专业引领, 保障实验研究顺利进行。

1 2. 利用学员和成绩管理功能实现校本研究管理

远程培训平台一般都具有学员和成绩管理功能, 管理人员可从后台登录后及时查看学员参与学习情况。如:对活动过程中每个人发帖情况、资源分享、在线测试等方面进行行为记录, 这为校本研究的动态化管理提供了便利。它能客观地记录、反映参与教师的态度、能力、效果, 为指导、监督、考评工作奠定基础。

1 3. 利用资源管理模块积累多媒体资料

教师们把手中各种与本研究项目相关的优秀多媒体资源及时上传到平台上, 可实现优质资源的收集、共享。

以上设想基本涵盖了校本研究的各个环节, 这说明远程培训平台能够在校本教研中发挥应有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根据研究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具体要求添加相应模块并进行模块命名, 即可开展相应工作。

四、利用远程培训平台开展校本研究的注意事项

1. 做好前期调研和设计

(1) 让每一位参与校本研究的教师熟悉平台功能, 理解并支持新型工作方式。

(2) 充分征求教研员和教师的意见, 设计远程培训平台的功能模块。建议没有条件开发平台软件的地区和学校使用Moodle平台。

2. 实施分层权限管理

每个校本研究项目应用一个平台, 设置管理员、审核员、会员三级, 分别对应教研 (科研) 室主任、项目负责人 (教研组长) 、实验教师。不同级别, 权限不同, 根据需要设置。

3. 把握现实与虚拟的尺度

采用远程培训平台这种虚拟方式只是为了弥补以往校本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而不是取代。两种方式应该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校本研究的实效性。

4. 及时评价与激励

采用远程培训平台开展校本研究, 虽能及时检查、记录活动情况和教师参与状况, 实现了过程化管理与监控, 但也要充分考虑到教师信息素养的差异和心理适应性, 客观、准确、全面地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和个人表现,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与纠正, 适时进行小结与表扬, 激励广大教师乐于接受这种方式, 并最终习惯于这种方式的校本研究。

总之,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研究是今后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充分挖掘远程培训平台的功能优势, 一定能让中小学校本研究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篇14:农村小学校本培训的探究与实践

一、农村小学校本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学校校加大校本培训的经费的投入,每年至少要投入6000元培训经费。

针对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学校采取利用双休日培训、个人自学或送交下村小等办法进行校本培训。

针对校本培训缺乏学科带头人,学校采取先培训骨干,再辐射、带动全体教师。

二、农村小学实施校本培训的原则

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中,我们确立并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校本培训以教师的读书学习、专家讲座等形式为载体,致力于转变教师观念、丰富教育理论,让教师运用这些理论并通过案例评析、教育反思等形式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统一要求与适应差异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校本培训的总体目标,在培训内容、形式、管理、评价等方面既有统一要求,又根据教师个体差异和实际需要,从能力水平、专业特长出发,选择各自的培训方向和内容。

教学与培训两不误的原则。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既坚持搞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又坚持以人为本灵活多变地安排培训内容和形式,切实做到教学与培训两不误。

着眼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在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时,既考虑要教师的现实需要,也要关注教师继续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

(一)职业素养类培训

在校本培训中,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培训,着重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二)业务素质类培训

加强对教师新课程培训学习。一是着眼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学生新的学习观”的全新理念的转变。二是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三是对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培训。

(三)教育技能类培训

按照分类指导、学用结合的原则,加强教师“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教具的使用和制作”等基本技能的培训。

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重点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的使用和Powerpoint电脑幻灯片的制作等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CAI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式及应用。

(四)教育科研类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科研培训。然后参培者在学校作选题、研究过程、应用研究、个案研究等校本培训。

四、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式

(一)个人探究

在学校的规划和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自我培训活动,通过自学、自我反思、经验总结、教学日记(教后记)、案例剖析、课堂录像分析等方式,自我反省,自我改进,自我提高。

(二)集体学习

1.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以理论学习为主,从政治思想德、教育理论、学科教学理论、科研、课改等方面,更新完善教师的理论知识。

2.专家引领

聘请教科研专家为我校教育科研顾问,就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实践和观念做专题报告,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3.课题带动

通过学校主研的获奖课题如《山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研究》《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小学后进班转化提升研究》等,带动教师加强校本小课题研究。

4.交流互动

通过校内教师的优质课、优秀教师的展示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及外校名师的观摩课、探讨课等活动,实现校本资源优势互补,优势共享。

上一篇:杯弓蛇影的近义词及造句下一篇:包春卷叙事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