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2024-05-24

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农村金融服务情况的报告

省联社营口办事处:

根据营口市人民银行《关于开展2010-2011农村消费需求快速调查的通知》要求,我联社将2010年金融支持农村的措施、成效、问题进行了总结统计,并将2011年金融服务农村情况进行了规划,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采取的措施

1、确定金融服务农村方向

盖州市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发达,初步形成了水果、水产、畜牧、白色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全市农业形成了东、南部以无公害果品生产为主体,以山野菜、柞蚕、珍禽、羊、牛、猪等种养业基地为代表的生态农业;中、西部以沈大高速公路绿化产业带为重点的高效特色农业生产,以葡萄、黑李子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生产,以工厂化养殖为标志 的“海上营口” 建设;北部以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为主,稻鱼、稻蟹混养等立体高效农业为代表。

根据盖州市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特点,我们明确了立足县域经济、加大“三农”贷款投放的战略,确立了“三条支农主线”:一是东、南部地区以支持水果、柞蚕、畜牧养殖等为重点,二是中、西部地区以支持塑料大棚、蔬菜、水产 捕捞和养殖等为重点,三是北部地区以支持水稻、稻鱼、稻蟹混养等为重点,使全市信用社能够各自找准信贷支持切入点,有的放矢地投放各项贷款,推进信贷主营业务规模迅速扩张,为完成改革、经营和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2、完善农户小额信用方式,大力投放农户贷款。首先是加强农户信用等级评定。通过认真开展贷前调查,详细了解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农业生产的品种和项目,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其次是按照信用等级严格授信。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了逐级授权的管理方式,授信额度为1-3万元,有效的缩短了农额小额贷款的审批时间。第三,按照实际合理定价利率。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小额农户贷款利率,摒弃了过去“一浮到顶”和就高不就低的利率定价机制,将农户小额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控制在合理水平,有效的扩大了农户贷款的覆盖面。截止到12月末,全辖已发放农户贷款107945万元,支持农户34004户,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19965万元,占全辖农户25%。

3、进一步开展道德信贷金卡工程,延伸小额信用贷款领域。

我们积极与村镇政府、宣传部、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协作,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农户办理贷款打好了基础。2010年,我联社开展了新一轮十星级文明户评定活动,新评 定十星级文明户2507户,于3月末前完成发卡,为农户贷款提供便捷的条件。同时有效的解决了“银行有钱不敢贷,农民缺钱贷不来”的两难现象。

4、加强地域优势扶持力度,支持禽畜养殖业发展。盖州市拥有天然的禽畜养殖优势,针对这个特点,我们采取抓大户、带小户等有效措施支持养殖业发展。今年,我们对高屯、卧龙泉、杨运等十几个山区乡镇,投放绒山羊养殖贷款7000万元,支持农户3500户,绒山羊存栏数达到25万只,农民累计增加收入2000余万元。投放养鸡、养牛贷款6900万元,支持2000余户农民,牛存栏数达到1.5万头,鸡存栏数达到55万只,农民累计增加收入1500余万元以上。如,高屯镇养羊大户廉玉启看准时机欲扩大养殖规模,但资金不足,向高屯信用社申请贷款,信用社在调查审查后,为其发放了15万元贷款,解决了该户的资金困难,使该户一跃成为高屯镇数一数二的养羊大户,带动了周边一大批农户从事绒山羊养殖。

5、发挥沿海资源优势,支持海产品养殖业、加工业。盖州市是全国海蜇生产和出口基地,出口量占全省的80%,占全国的60%。海蜇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一路攀升,沿海农户借助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近海养殖、海蜇捕捞及深加工。对此,我们抓住海产品捕捞、加工、养殖的有利时机,投放贷款5500万元支持农户 捕捞,投放7000万元支持海产品深加工,使沿海地区农户收入不断增加。如,盖州市西海村村民田福贵,多年来一直从事海蜇收购加工销售生意,今年到了海蜇捕捞季节,该户欲扩大加工生产规模,向信用社申请贷款,信用社仅用2天就为其发放贷款12万元,保证了该户的生产经营需求,预计该户加工海蜇销售后利润可达5万元。

6、积极投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带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

盖州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其中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尤为重要。截止2010年12月末,我联社信贷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17户,贷款余额4496万元,带动农户1万余户,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户;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

7、抓住农业规模化经济体,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盖州市辖内农业专业合作社已具规模,共有各类合作社233个。我们针对专业合作社无法提供有效抵押担保的难题,及时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设施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取得的成效 截止12月末,盖州联社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5亿元,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89938万元,净投放15650万元,增幅达到6.24%,完成全年计划15650万元的100%。因为贷款的及时、大量投放,全辖收息实现了18193万元,比同期多收了2293万元,经济效益也大幅增长,实现利润2200万元,同时,信用社社会形象和地位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信用社已成为盖州市金融机构的排头兵,各项存款占全辖金融机构的 34%,列在第一位,各项贷款余额占全辖金融机构的52%,列在第一位。

在农村信用社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真正实现了社农“双赢”。盖州市也因此被国家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无公害水果示范县、秸秆养羊示范县,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果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海蜇生产和出口基地、绒山羊生产基地。预计盖州市2010年农业增加值在2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将达到7500元,增长14%。其中,仅畜牧养殖就可为农民累计增加收入500余元,水产平捕捞、加工、养殖可为农民累计增加收入800余元,高效农业可为农民累计增加收入500余元。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抵押担保难。

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根本原因是“抵押 担保难”,现有的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不能满足或者不能全额满足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而多数农户只有居住的住宅房屋,不能提供有效的资产抵押。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最突出问题也是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人,使信用社不能全力对其进行信贷支持。目前我联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主要体现在对社员的个人贷款上,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保证贷款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社信贷支持农业的力度。

2、农户抗风险能力较弱、信用环境差,使得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

农户贷款不良率较高主要原因一是农户从事的种植业、养殖业受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影响较大,而农户个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导致信用社形成大量不良贷款;二是部分地区信用环境差,农户还款意识不强,贷款后不愿还款。

3、农业保险险种少,不能有效降低农业风险。目前保险公司对农业贷款保险的险种较少,仅有人身意外险和抵押物财产保险两种,不能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及防范农户经营风险。

四、意见及建议

1、成立担保机构,为农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 如有关部门牵头,各专业协会、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出资成立各行业风险担保基金,对缺少资金 想贷款,又提供不出有效的抵押、担保的种植户、养殖户、专业合作社等提供担保,担保额度可在基金额的基础上放大10倍,也可以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可有效解决种植户、养殖户、专业合作社等无有效抵押、担保问题。

2、政府带头打造良好信用环境,对农户给予政策扶持 一是建议地方政府以身作责,协调各个部门打造出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人人遵守信用、信守承诺。种植户、养殖户的信用度提高了,信贷人员也敢放贷了,信用社也可相应提高信用贷款额度,这样即使农户受益,同时信用社也从中得到收益;二是希望政府在落实国家支持“三农”政策的同时,给予农户信贷贴息政策,减轻他们的负担。

3、协调保险公司增加农业险种

建议协调保险公司出台、增加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品种,给种植户、养殖户上保险,增加种植户、养殖户抵抗自然灾害、疾病、瘟疫以及市场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种植户、养殖户损失,降低信贷风险。

五、2011年农村金融服务规划

1、积极支持设施农业种植业

省政府设施农业三年规划出台以来,盖州联社牢固树立“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农业富民”经济发展战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扶持设施农业建设,使农民逐渐摆脱传统农业靠 天吃饭的束缚,走向靠设施、靠技术实现现代工厂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我社一心为农、勤廉高效的贴心服务下,如今,设施农业在我市已是遍地开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的劲头儿越来越足,农业“大棚”已成为打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门的“金钥匙”。

在我市,以“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早已成为农民认可的致富之路,但因其建设标准高,投入资金大,很多农民尽管清楚的知道“大棚”就是个“小金库”,却也只能望而兴叹。为解决这一限制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近两年,在全面做好“支农“工作的同时,盖州联社始终把支持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信贷投放的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满足设施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有力助推了我市农业格局的大转变和农业经济的大发展。2011年我联社将继续增加对设施农业种植业的扶持力度。

2、扶持生姜种植业

素有“生姜第一镇”的徐屯镇生姜生产已有60余年的历史。徐屯镇生产的生姜块大、肉厚、口感好而受省内外客商的青睐。二00五年被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批准为无公害食品,并注册为“辰丰牌”生姜。二00八年又被列入第六批国家级生姜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镇生姜种植面积5000亩,年生产量达4000万斤,产值近3亿元。为帮助农户做大做强这一农业特色产业,我社2011年将积极投放信 贷资金,为农民朋友发展生姜种植业保驾护航。

3、助推绒山羊养殖业发展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绒山羊养殖已成为我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由于东部山区在养殖绒山羊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有十多年的养殖经验,使东部山区高屯、榜式堡、暖泉、万福、梁屯、小石棚、什字街、卧龙泉、矿洞沟、徐屯、杨运、双台等十几个乡镇平均半数以上农户都养羊。每年举办1—2次种羊交易大会,东部山区已成为全国绒山羊繁殖、育种基地。绒山羊养殖业的兴起,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好转。目前,全市有养羊户10829户,养羊经纪人413名,绒山羊饲养数量达到41万只,年产羊绒125吨,出售种羊5万只,实现总产值4亿元以上。

我市绒山羊养殖正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立了一批绒山羊养殖合作社及绒山羊养殖协会,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把握市场行情,避免信息不畅,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减少羊贩“扒皮”的中间环节,使养殖户获得最大收益,加大了抗风险能力。我社2011年将重点对绒山羊养殖业进行信贷支持。

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二0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篇2: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和工作有效性,支持我县域内小微企业的发展,根据银监会《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将我县农村信用社2012年第一季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与2003年原国家经贸委等五部委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及2011年工信部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截止2012年一季度末,我社小企业授信户数***户,较年初增加***户,增长12.4%。小企业表内外授信总额*****万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增长9.3%。其中贷款余额*****万元,贴现余额***万元;表外授信余额***万元,其中票据承兑****万元,保函****万元。一季度末,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万元,较年初增减***万。

二、小企业授信业务主要特点及作法

(一)主要特点

1、贷款业务开展情况

结合我县域内经济发展情况和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需求小、用款急的特点,我联社细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限,通过评级、授信、抵质押品评估和贷款审批“四合一”流程,随贷随评,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了贷款发放效率。同时全辖****余人的客户经理队伍积极

—1—深入有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帮助小微企业客户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为企业提供发展建议。截止1季度末,我社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万元,扶持个体工商户****户,累计表内外授信*****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万元,无不良贷款。

2、贴现及表外授信业务开展情况

根据我社目前各项业务开展情况,暂时对外未开办贴现及表外授信业务。随着各项业务的发展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我社会适时开办以上业务,为辖内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主要作法

一是创新担保抵押方式,在大力推广土地使用权担保、商用门点房抵押等传统担保方式的同时,逐步探索宣传公务员担保、动产担保、小微企业联保、政府担保、担保公司担保等新型担保方式。从企业多元化的现实需求入手,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融资选择空间。

二是坚持“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及“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原则,适当放宽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同时通过各类担保形式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整体风险,强调全流程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同时深入研究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加强主动风险管理。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关政策要求,把握信贷投向,使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发展,坚决杜绝信贷资金被挪用或流向民间借贷领域。

(三)不良资产情况

截止一季度末,我社小微企业无不良贷款。主要由于我社在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之初,就制定了严格的风险防控制度,同时客户经理本着“尽职

—2—免责、失职问责”的原则,贷款发放前已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周边经济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前移贷款风险防范关口,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三、小企业其它业务开展情况

截止目前我社为县域小微企业提供包括结算、账户管理、信息查询,同时为全辖***户个体工商户安装了POS终端,进一步拓展了结算渠道。随着省联社后续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和完善,企业网银业务也将在7月1日后全面运行,届时将进一步提升我社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四、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微企业做为我县域内企业主要构成部分,但是在信贷投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虽然部分企业经营能力较成立之初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大部分小微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经营风险较大、担保能力不足等因素,致使对小微企业的评级授信、贷款发放有一定的难度。二是部分小微企业投放贷款后,由于大的经济环境和市场影响,企业经营波动性大,发展不稳定,造成企业偿债能力不足,易造成信贷风险。

五、改进措施及建议

(1)科学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根据我社自身发展战略、风险防控能力制定季度小微企业投放计划,确保信贷投放平稳增长,防止大起大落。

(2)从严把握信贷政策界限。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要求的一律不得授信。重点支持对“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3—(3)切实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发挥审查、审批的风险管理作用,强化风险管理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科学性、独立性素质。

(4)结合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全面推进“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实施。

篇3: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一、改革成效

(一)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情况

2007年,东川区农村信用社成立了统一法人社,建立了“三会一层”。2012年,东川区农村信用社监事长未发生变更,原理事长、主任调走,新调入理事长,由原副主任改任主任,现有理事长、监事长、主任各一名。

2012年9月11日,召开了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会议选举增补了第二届理事会候选人,并审议通过了定向募股等方案。年内,共召开理、监事会6次,就经营状况、财务工作、网点升格、股金分红、增资扩股等内容进行讨论决定。

(二)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

2012年9月,东川联社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东川联社定向募股方案》,拟定向募股2000万元,用于增加注册资本金,定向募股对象主要是辖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及自然人,2012年9月末,定向募股工作结束,股本金增至8000万元,全部为投资股,其中:职工股224户,1600万元,占比为20%;自然人股1327户,3532万元,占比为44.15%;法人股132户,2868万元,占比为35.85%。增资扩股不仅改善了资本结构,推动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同时有效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增强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自2006年以来,资本充足率(按现行监管标准统计)逐年提高,分别是-16.12%、-8.2%、-0.98%、3.95%、8.66%、9.62%。2012年9月资本充足率为11.35%。

(三)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防范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2年9月末,东川区农村信用社正常类贷款238383万元,比年初增加37247万元,同比增长37.11%;关注贷款25302万元,比年初减少3017万元,同比下降45.67%;次级类贷款2045万元,比年初增加1564万元,同比下降38.83%;可疑类贷款7829万元,比年初增加1291万元,同比增长25.18%;损失类贷款0万元,与年初、去年同期持平。不良贷款总计9874万元,比年初增加1028万元,不良贷款占比3.61%,比年初增加0.64个百分点,同比减少0.56个百分点。

由于东川区农村信用社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力度,加强管理,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效益,自2006年以来,不良贷款都呈现余额和占比逐年“双降”的局面,资产质量不断提高。今年经济下行历力加大,东川矿业经济特点鲜明,以铜、铁为代表的金属价格下跌,企业利润缩水,受此影响,不良贷款比年初有所反弹。

东川区农村信用社防范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自2007年起,拨备覆盖率分别是4.7%、13.3%、42.74%、113.22%、175.55%,2012年9月末拨备覆盖率145.87%,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自2007年起分别是:16.23%、44.37%、117.98%、201.68%、311.48%,2012年9月末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292.07%,同比增加12.69个百分点。

(四)盈利能力逐年提升

2012年9月末,东川农村信用社净利润4751万元,同比增长287.52%;自2007年起,东川农村信用社资产利润率稳步提升,分别是0.18%、0.41%、0.51%、0.93%、0.89%,2012年9月资产利润率1.41%,同比增0.8个百分点;无历年亏损挂账。

(五)内控管理不断加强

随着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东川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并实行了重要岗位轮换、绩效工资制度;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对相关不良贷款责任人进行了处理;2012年,开展离任审计3人次,省联社、省银监对其开展检查3项,区联社自身开展检查8项,检查内容包括贷款合规性专项检查、薪酬分配及车辆购置管理情况、单位结算账户专项检查、存款业务专项检查、会计达标检查、基层信用社经济责任审计等。未发生各类案件,主要高管人员未发生重大违规、违法行为。

二、对“三农”与地方经济的支持与促进

截止到2012年9月末,东川区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273560万元,比年初增加37085万元。贷款余额占全辖贷款的61%,新增贷款占全辖新增贷款的54%,新增贷款主要投放于有色金属、房地产、建筑业、城市清洁能源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在大力支持地方支柱产业———有色金属企业的同时,信用社也注重民生需求。向区妇联打包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450万元,由区妇联逐户发放,截止于9月末,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4322万元、2770笔;与区工商局、教委、团委等部门合作发放“贷免扶补”贷款,2012年9月末该项贷款411笔、1910万元。

涉农贷款83756万元,其中:农户贷款59736万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2190万元,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20057万元。2012年9月末,农信社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余额为3300万元,发放农户扶贫贴息贷款765笔、4012万元。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农村信用社也承担着代发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各类直补等保障性服务工作。2012年9月末,信用社代发城市低保92230户,金额4339万元,农村低保36368户,金额1659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 存款下滑势头不止。

9月末,东川区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减少35937万元,这主要是由东川鲜明的矿业经济特点所决定,与此同时,信用社社团贷款的大量增加同样制约着本地企业存款的增加。

2. 贷款隐性风险不容忽视。

农村信用社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和十大客户授信集中度过高,且多涉及房地产企业、有色金属企业,风险过于集中。房地产市场及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市场一旦出现不良势头,易造成不良贷款的反弹。

3. 支农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2年9月末,涉农贷款占比为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方面也有客观上的原因,由于东川是市辖区,属于城市区域,在单位贷款方面,计入涉农范畴的贷款必须是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用途相同的涉矿贷款,如若是农村地区的企业就能计入涉农贷款,而东川的企业则不能,导致涉农贷款占比不高,且在相关的存款准备金及财务奖励方面无法得到优惠政策。但就农村信用社的定位而言,应克服困难,进一步加强支农服务功能。

(二)建议

1. 针对实际情况,给予政策倾斜。东川现属昆明市辖6区之一,面积1858.79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28.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1万人,占74.45%,是国务院重点扶贫地区。

由于东川属于城市区域,诸如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等许多涉农的优惠政策无法享受,这与东川一直是国定贫困地区这一现状不相匹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涉农贷款的投放。建议有关部门,针对东川虽是城市区域,但是国务院重点扶贫县的实际情况,充分给予县域经济方面的政策倾斜。

2. 大力组织存款,认真贯彻落实信贷政策、产业政策,深度发掘可支持项目,有效防范贷款风险。地方政府应找准转型定位,加大可行性项目建设。

篇4: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新疆农村信用社逐渐摆脱了资产质量产、资本实力弱、盈利能力不足的局面,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本文通过对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调查,深入分析了新疆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体制、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并结合新疆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调查;思考

新疆农村信用社于2004年改革启动以来,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产权改革稳步推进,内控制度日趋完善,贷款质量明显提高,经营能力日益增强。通过改革新疆农村信用社总体上步入了良性发轨道,在支持地方“三农”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由于受体制、机制以及自身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新疆农村信用社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进行化解。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现有管理体制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提高。当前自治区联社在管理农村信用社过程中,其行业管理职能和各法人单位自主权间存在冲突,管理上的行政干预较为明显。自治区联社对县联社拥有绝对控制权,沿用行政管理模式,对县联社实施扁平化管理。从目前情况看,县联社只具有名义上的法人资格,无论是人事安排、工资分配,还是业务开展、贷款发放等方面均由省联社来管理和审批,限制了县联社的自主经营,制约了决策效率的提高。

2.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一是三会制度形同虚设。新疆农村信用社普遍建立了“三会”及其规章制度,但从新疆各地农村信用社“三会”制度的运行情况来看,社员大会、监事会并没有发挥其在“三会”中应有的作用。社员大会作为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其在人事、财务、业务等重大问题上的决策权基本丧失,社员大会的存在仅仅是形式上的需要。二是监事会职能作用缺失。监事会中的非职工自然人监事人选由理事长、主任商定,内部职工监事缺少监督的独立性,而且监事长在行政级别上完全由理事长控制等现象,使得监事会很难做到独立于信用社利益之外,对经营管理层及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三是决策中“一长独大”。农村信用社的理事长事实上是由自治区联社考察确定的,造成理事会和理事长只对省联社负责,而无需对社员大会负责。而且大部分联社的理事会同高级管理层的权限与自责分工不明确,“一长独大”依然普遍存在。

3.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股权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农村信用社不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增资扩股的力度,规范股本结构,资本实力得到明显的增强。但从目前新疆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结构看,存在明显的“两多两少”的特点。一是自然人股多、法人股少。农村信用社的绝大多数股东是农民和社会自然人,自然人股在总股本中的占比超过了60%,而且每股金额较低。二是是资格股多、投资股少。资格股在总股本中的占比超过了50%,而且占比不足50%的投资股中,主要为短期投资者。这两方面的因素,加之农村信用社股权管理不规范,退股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使得股本金的稳定性较差,抵御风险的有效资本金明显不足。

4.内控制度执行力不够,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欠缺。目前,自治区联社制定了105项制度,不断规范新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从政策执行情况看,各地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重形式、轻落实的现象,而且内控管理人员兼岗现象较为普遍,使内控制度的执行效率大大下降。在制度落实中重视对普通员工的监督检查,而对管理层则疏于监督约束,并且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在农村信用社业务开展中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此外,新疆农村信用社总体的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也使得制度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5.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一是历史包袱较重、化解困难。新疆农村信用社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置换了部分不良资产和历年亏损挂账,化解了部分历史包袱。但投向德隆系的大量资产已基本形成损失,新疆农村信用社目前的资金实力无法消化吸收这部分损失。而且由于历史统计数据失真,存量不良贷款仍然较高。二是不良贷款发弹压力较大。部分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粗放经营、贷款风险管理薄弱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导致新增贷款风险开始显现。三是贷款集中度风险较为突出。新疆农村信用社在确保“三农”资金需求的前提下,贷款投放“垒大户”现象普遍存在,而农村信用社现有的风险管理能力又不足以有效控制风险。四是盈利能力较差,部分机构处于微盈甚至亏损的状况,而且盈利能力增长空间有限,中间业务发展水平较低。较低的盈利水平使得新疆农村信用社自我积累能力较差。

二、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1.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升资本实力。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责,做到“谁投资、谁管理、谁负责”。一是选择适合新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产权制度,充分发挥农信社股东和法人的权利,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水平。二是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引进民间战略投资者,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改善目前股东分散、股权结构不稳定而导致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同时应努力提高股本中投资股和企业法人股的占比,有效改善股权结构。三是规范社员入股的相关政策,保持股本的稳定性,杜绝“存款化”股金以及其他增资扩股中的不合规行为和短视行为,提高信用社有效资本实力。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改变目前股东与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相脱离的现状,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2.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分立式是三会制度有效运转的体现,农村信用社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应将初步建立的三会制度落到实处。一是选取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懂管理的社员代表,提升其经营决策中的发言权,确保社员大会的权利有效发挥。二是确保理事会的有效运转,发挥其在改革发展、利润分配和风险化解等重大问题决策中的作用。理事长要充分放权,充分发挥主任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三是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真正发挥其职能。监事会行使职责应独立于理事会之外,使其工作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非职工监事应能充分代表股东和社员代表大会的声音。

3.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内控制度作为农村信用社的“防火墙”,在经营风险防范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一是必须严格落实自治区联社制定的各项内控常Ⅱ度,并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二是根据业务发展状况,及时补充完善内控制度,防止在业务发展中出现内控制度监控漏洞。三是提升内控管理人员的素质,确保做到内控管理岗位专人转岗,严格禁止内控工作人员兼岗现象,确保内控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四是在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将信用社管理层和业务人员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防止出现对管理层疏于监督的现象发生。

篇5: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

1、信贷管理运行体制。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运行推行的是集体管理决策、分级授信授权体制,从省级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都相应成立了信贷管理审查(咨询)、审批委员会(信用社设立审贷小组),各委员会下面还专业设置有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并辅助监事会的监督和理事长的否决作用。从程式上看,信用社为贷前调查岗,县联社信贷管理与风险管理部门为贷中审查、评估岗,委员会(包括省、市两级咨询委员会)则为贷款的最终审批岗。这种采取民主化集约管理、程式化审查审批的模式,对于超过授信授权的贷款的确取到了规避信贷风险、防止“一长独大”、控制操作风险的效用。

2、信贷管理运行规则。农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是靠资金组织——资金运用——资金管理——资金利润的经营规则来生存和发展。准确的说,负债经营决定信贷资产扩张的规模和扩张的数量,资金运用决定信贷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周转质量,信贷管理决定信贷资金的安全和质量,资金利润则是信贷管理运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赢利性。明显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在整个信贷资金管理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贷资金,也就管好了一盘棋和走活了一盘棋。

3、信贷管理评级授信流程。信用社对借款人发放贷款,首先得予以评级,其次再给授信,并套用“信息采集→信用等级测算与认定→授信额度测算与认定”设定的格式,这是对原来只凭一份申请书、一页调查表、一张借据合同就决定贷款的是否发放,无疑是很大的进步。因为评级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是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来综合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的。而授信则是以评级为依据和基础,来确定借款人在某一期限内申请贷款、信用卡透支等用信的最高额度。信用社对借款人评级授信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4、信贷管理运行的责任追究制。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这种责任主要是对贷前调查岗不尽职调查的第一责任人进行追责;二是对审查失职的责任追究。这种责任主要是对联社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人员的追责;三是对集体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这种责任主要是对审贷委员会成员及联社理事长的追责。从追责的程度上看,有“五三二开”的作法,也有“七二一开”的做法,即调查机关负责50%或70%的责任,审查机关负责30%或20%责任,审批机关负责20%或10%的责任。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型的推行责任追究,既体现了风险同控、责任共担的原则,也强化了农村信用社信贷的运行管理。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有了上述相对较好的信贷管理与运行现状,按理说农村信用社在信贷领域就不应该存在大的问题,但事实上即或是规章制度再健全、操作流程再规范、体制运行再合理、处罚机制再有力,也不可避免地隐埋着以下问题,并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着。其具体表现在于:

1、垒大户贷款越垒越大。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中,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垒大户贷款。这些垒大户贷款,主要是借款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或流动资金的紧张,在没有偿还原借款的情形下,再要求追加借款而信用社多为被动牵制的行为。再就是在长期的经营中,信用社为保全债务,通过利转本长期积累形成的。由原来的几万元翻到十几万元,原来的十几万元翻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导致客户在偿还债务的主观意识上悲观消极。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没偿还债务信心;二没偿还债务承受能力;三也失去了信用。从而造成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日趋恶化,看活却不活,看似正常却不正常。比如,某县级联社原只发放给某水泥厂几百万元贷款,现在因利转本已达到了二千多万元,形成了重大风险。

篇6: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大湾农村信用社闯出支持新农村建设新路

〔内容摘要〕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支持好新农村建设,六盘水市的一些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也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广泛的实践及摸索。

〔关键词〕信用社建设

〔作者简介〕 高汉祥中国人民银行六盘水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科副科长

“三农”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及政治生活的一个大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大难点问题。近几年来,各级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及研究机构对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及摸索。目前,总的效果并不理想,“三农”问题依旧还是我国经济乃至政治生活的一大难点、热点。

一、大湾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基本的工作情况

1、大湾农村信用社概况

大湾农村信用社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有员工10人。2007年12月末,大湾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为663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283万元。各项贷款中涉农贷款余额为2962万元,养殖业贷款383万元。2008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113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613万元。各项贷款中涉农贷款余额为4140万元,养殖业贷款730万元。

2、大湾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基本的工作情况

近几年来,大湾农村信用社先后发放贷款1000多万,支持农户100多户农户发展养猪业及经果林种植业,使100多户农民有了自己的猪场、经果林场,农户养种猪母猪存栏规模达1500多头,仔猪存栏规模达8000头,养肥猪存栏规模达4000多头,种植经果林金秋梨达1300亩。并解决了另外100多个农民的就业问题。取得了使带头养猪致富农民吕聪良获得2005年市劳模称号,一个养猪场被评为钟山区2006年农业“龙头企业”,五户农户因此而年增收收入过10万,30户农户因此而年增收入过1万,70农户因此而年增收入5000-8000元的成绩。

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过程如下:

——2002年2月,大湾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10万元扶持吕聪良等两户农民养猪,成立丰茂养猪场。该两户农民所办养猪场2003年实现收入40余万元,获利10余万元。

——2004年6月,大湾农村信用社以带领其它农民养猪为条件,发放贷款35万元扶持吕聪良等两户农民扩大丰茂养猪场规模和发展果树种植300多亩。2004年7月发放贷款10万元扶持10户农民在养猪管理及技术上成熟的吕聪良、吕普杰等两户农民管理指导下与吕聪良、吕普杰合办丰茂养猪场。并成立丰茂养猪协会,建立了协会加养猪场加农户的运作模式。2004年吕聪良等两户农民实现收入70余万元,获利20万元;并解决5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使他们每年养猪工资收入达1万元。10户农民实现收入30万元,获利10万元。

——2005年5月,发放贷款90万元扶持46户农民在吕聪良、吕普杰等两户农民管理指导下与吕聪良、吕普杰合办永顺养猪场。吕聪良、吕普杰两户农民2005年养猪实现收入80余万元,获利30万元。10户农民实现收入30余万元,获利10万多元。同年贷款6万元扶持幸福村郭世龙等6户农民自办猪场,使6户农民2005年即养猪实现收入15万元,获利4万元。

——2006年8月,发放贷款150万元扶持海开村农民陈中山发展果树及与吕聪良、吕普杰合办丰茂肥猪场。从而,使丰茂养猪场达年产仔猪10000头,肥猪5000头规模。使吕聪良、吕普杰两户农民2006年养猪实现收入300余万元,获利40万元;10户农民实现收入30余万元,获利10万多元;46户农民实现收入80余万元,获利30万元;陈中山实现收入200余万元,获利20万多元。并解决38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使他们中的8个每年养猪工资收入达1万元,30个每年栽树、收果等工资收入达4000元。2007年,贷款300万支持群发养猪场搞规范化养猪项使其达年产仔猪8000头,肥猪5000头规模。使大湾养猪走向规范化、现代化、规模化。

二、作法和经验

一是主动出击,大力放贷。2002年,他们看到两户农民养猪积极性高,技术成熟,当即主动放贷10万元给他们,支持他们扩大养猪规模。2004年,他们看到两户农民养猪效果显著,再贷35万元给他们,对受他们带动和指导的10户农民也主动放贷10万元。2006年,再次对以两户农民领头的猪场“丰茂养猪场”主动放贷150万元。2007年,则贷款300万支持群发养猪场搞规范化养猪。

二是努力发挥农村信用社与当地党政部门关系密切优势,为农户搞好代办发展项目相关手续的服务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资金人员优势,支持企业发挥好带头作用,把农民脱贫致富事业做大做强。针对两户农民养猪积极性高,技术成熟,而大湾地处城郊,人多地少,劳动力丰富,具有市场前景好、市场近的优势。

四是施展好农村信用社资源丰富熟悉各行业优势,作好牵线搭桥工作,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使养猪等逐步做大做强。

五是与当地党政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农村建设。在当前体制下,离开了当地党政的支持,金融业要做好支持“三农”工作,是不可能的。

三、存在问题

1、党政、信用社的运行机制使党政、信用社与农民正日益渐行渐远,“三农”问题随着党政、信用社的发展正日益严峻。

一是随着规范化等内部管理的推进,党政、信用社的办事及运行程序正越来越复杂,办事程序日益成为一道坚固的技术壁垒,农民对此的了解正越来越差,农民正越来越被边缘化,他们到党政、信用社办事正越来越难。二是随着规范化等内部管理的推进,党政、信用社更多的精力陷于内部管理中,对外界特别是农民正越来越不熟悉,与农民情感正越来越淡,此种情况正日益成为一道坚固的情感壁垒,将农民边缘化,使他们到党政、信用社办事正越来越难。

2、信用社的一些规定与农村实际不太符合,使农民获得金融支持受到很大制约。

3、涉农贷款成本较高,使其发放积极性受限。

涉农贷款,金额普遍小。但就成本而言,几千元一笔与几百、几千万一笔的贷款,其办理程序及贷前调查、表格等成本消耗则都差不多,算下成本来,涉农贷款成本普遍高于非涉农贷款。如从该社发放贷款成本看,几千元-几十万规模贷款每笔(仅含直接消耗,不含人员工资等)成本都是30-50元。

4、信用社工作人员交流过频,影响了金融对农民的正常支持。

目前,信用社过于强调工作人员的交流工作。但是,由于任何人对环境都有个熟悉过程,特别是农村这种居住较分散,信用社辐射范围过大的环境,工作人员熟悉其情况需时更长。而信用社强调工作人员的交流工作,就执行情况看,起码对农村而言已形成交流过频情况,对金融支持“三农”工作造成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如该社的支持农民发展养猪业,原拟在2006年将养猪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一倍,支持养猪的农户扩大2-3倍,使养猪农户达200-300户规模,引导更多农户利用六盘水市场有保障,有技术服务优势发展养猪,尽快走上发家致富路

5、信用社辐射范围过大,超出其承载能力,使农民得到的金融支持减弱。

由于金融机构商业化步伐的推进,金融机构包括信用社都实行收缩战略,网点大幅减少。结果,农村不仅其它金融机构相继退出,连信用社也因原来的一乡一社变成今天的一社辐射几个乡,使信用社辐射范围过大,超出其承载能力,使农民得到的金融支持减弱,仅是信用社所在乡所在村服务情况较好,而农民得到的金融支持情况随着其居住区距信用社的距离而逐步减弱。

6、工作紧张人手不足制约了信用社涉农贷款发放。

信用社商业化步伐的推进,业务迅猛发展,使其工作日益紧张,人手日益不足。但在保效益的商业化前提下,进人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其工作紧张人手不足局面就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工作紧张,人手不足,便大大制约了信用社涉农贷款发放。该社共有人员10人,每天办理业务400-600笔。

四、启示

1、一个热心于支持“三农”工作的信用社负责人,是金融机构做好“三农”支持工作的关键。大湾农村信用社之所以在支持农民发展养猪业上取得一定实效,关键就在于大湾农村信用社有热心于支持“三农”工作的负责人郭祥、李春,正是在他们的热心支持下,在他们把支持农民发展养猪业作为一项事业并为之大力奋斗下,大湾农户养猪业才取得如此的成功。

2、在当前体制下,支持“三农”工作离开了党政干部及信用社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主动协调是不行的。没有他们的主动服务、主动协调,农民无法突破党政机关及信用社的技术壁垒、情感壁垒,有关工作就无法完成。大湾农户养猪业已取得的成功,正是信用社工作人员和党政干部主动服务、主动协调的结果。

3、做好“三农”工作需要在制度上完善相关工作。应对支持“三农”工作进行鼓励。

篇7: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为支持农业发展,促进粮食生产,××市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创新支农信贷产品、加大涉农贷款投放规模,提高涉农贷款投放比率,为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给力的金融服务。

一、基本情况

(一)××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全市农业人口数量569.43万元,占总人口的77%,农业产业增加值150.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粮食播种面积707.09万亩,占版图面积的27%,其中耕地面积540.96万亩。至2005年以来,粮食总产量一直保持在290万吨左右,是全市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粮食作物生产基地。××市的粮食产业,对保证粮食供应,平抑粮食价格,起着重要作用。

(二)截至2010年末,××市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833983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5%,其中用于支持粮食生产的贷款466821万元,占贷款总额的47%。为支持农户生产,××农信社已经对1477385个农户进行了调查,为937785个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对653502个农户进行了授信,发放贷款证469372个。××农信社还对5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发放贷款22191万元,比同期增加了18920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抓资金,增强支农实力。2011年一季度,为支持农业生产,××农信社计划再投放209012万元。在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资金头寸日渐紧张的情况下,××联社多方筹措支农资金。一是加大揽储力度,一季度计划增存288540万元。截至2月16日,存款总额比年初增加了393457万元,超额完成了计划。二是加强清收盘活,计划通过收贷收息,筹集39440万元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运用支农再贷款,目前已经向人行申请了15000万元的支农再贷款额度,确保有充足的资金投放农业贷款。

(二)抓流通,保证农资供应。农村从事农资经销的个体工商户,为农户提供了丰富农资品种,增加农资供应。××市农信社一直将其作为重要客户加以扶持。××县××信用社,为农资经销户张小明发放贷款10万元,帮助他配备齐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元月份,××县联社已发放农资经营户贷款67户,贷款金额435万元。××区××镇××2组农户祁喜清,在该村路口从事农资产品销售经营多年,因扩大经营规模,向信用社申请贷款5万元。××信用社信贷人员经过调查,立即为其办理了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在××区联社的引导下,当地从事农资销售的经营户,参照省联社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组建专业联保小组,以联保保证金为纽带,扩大农资经营户的贷款额度。

目前对有意向的10户经营户拟组建2个联保小组,给予授信金额200万元。

(三)抓大户,增加粮食产量。××县大崎乡李婆墩二组农户何新元承包水田50余亩,去年粮食种植收入达3万元,今年想扩大投资规模,改种优质品种,提高粮食作物种植品质,自有资金不足向信用社申请贷款5万元,××信用社于2011年1月30日对其贷款5万元,为其解决资金不足难题,预计今年他种植的粮食作物能增收1万元。截至一月末,全市农信社共为117家粮食生产大户,发放良种、农资、基建贷款4200万元,为种粮大户扩大生成规模,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四)抓网络,增设服务机构。由于各专业银行管理体制等诸多原因,2006年××办事处成为××金融空白乡镇,居民办理存贷汇款业务要跑周边龙坪镇,给当地农民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帮助当地农户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联社决定设立××信用社,解决当地农户得不到金融服务的问题。2010年9月,该信用社顺利开业。××信用社的设立将一举结束湖区1万多农民不能就近办理金融业务的历史,完善了信用社支农服务的网络,提供服务当地农业、粮食生产了平台。

(五)抓服务,提高办贷效率。一是各县级联社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权限全部下放到了基层信用社。各信用社也简化

了信用等级手续,县级联社对信用社申报农户评级资料进行批量审查,一般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确认。二是是落实包村工作“四个一”,即一村一块支农服务公示牌,一户一张联系卡,一人一本工作日志,一月一张监测表。五是推行小额农贷服务“110”,各社信贷人员在接到农户贷款口头申请后,一般在2个工作日内到农户家中现场办理贷前调查手续,符合条件的按约定时间到信用社立据提款。三是实行贷款“零费用”制度。各信用社积极推行了“阳光信贷”工作机制,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办贷效率。

(六)抓龙头,提升农业产值。××兴隆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北省20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营粮食加工及购销,农副产品及油脂销售,日加工稻谷能力300吨。为帮助公司建设年产2万吨糯米粉深加工扩建项目,××信用社投放项目贷款15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延产该公司粮食深加工链条,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目前该项目已经国家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批准立项,现已完成土地征用、平整及工程设计任务。总投资2200万元资金全部到位。

(七)抓兑付,提高生产积极性。农信社是各项财政涉农补助资金代发机构。××农信社代发的涉农资金包括低保粮食直补、优质稻、油菜、良种、退耕还林等项目,涉及农

户180万人。为保障这些资金顺利兑付到农户手中,××联社设立157个专用窗口发放涉农补助资金,保证农民及时取款。2010年全年,××农信社共兑付涉农资金211批,金额

2.41亿元。通过信用社发放的这些惠农资金,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八)抓创新,促成销售新模式。××县洪都商贸有限公司是浠水县商品零售龙头企业。××城区居民的日用消费品大部分在该公司购买。但是,原来在商场的卖场中,却找不到当地生产的大米。这与××这个粮食生产大县的地位十分不协调。造成这个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没有粮食企业进入洪都的销售渠道。××是信用社扶持的重点企业,××县利源米业有限公司也是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信用社将供需双方召集起来协商,解决了这一难题,从此,利源米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可以顺利进入洪都商场的卖场销售,××人在这里可以买到本地米了。这一举措,疏通了本地农场品流通渠道,探索出了农超对接的新模式。

(九)抓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化。××县联社将支持特色作物种植基地、订单农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升级的重点进行重点扶持,截至一月末,发放107.9万元贷款支持龙王墩村莲藕种植基地35户农户种植莲藕;发放498.2万元贷款支持××镇沙河图、薛坳等村147户绿色无公害基地、订单农业种植户种植优质水稻,发放360万

元贷款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发展农业机械化耕作。

××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篇8: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民金融的需求情况,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组织的“农村金融发展调查”课题组, 走访了吉林四平市周边的几个乡镇, 进行了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

发展农村经济, 帮助农民脱离贫困, 需要资金的支持, 而小额信贷则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新模式。正规金融机构要求的贷款条件高、交易手续复杂;民间高利贷可以满足即时的资金需求, 但由于其高昂的利率, 对农户而言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小额信贷以其便利简洁的交易手续和低于民间高利贷的利率, 在农村金融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小额信贷是为低收入阶层包括贫困户提供的一种贷款和存款服务。其中, 贷款一般只能用于生产而不能用于消费, 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小额度、短期、分期还款、不需担保或灵活多样的担保形式、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成员的自我组织, 等等。

二、调研问题描述

在调查过程中, 了解到由于农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 在正常情况下从私人得到的借款都极为有限, 并且时间较短, 没有连续性。因而, 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贷款需求。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种地、养殖业的需要在春季购买种子、农机具等;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做生意的需要贷款购买生产经营性投入;家庭收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主要依靠打工的在生病住院或者盖房子时, 往往会有贷款需求。

联保形式的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吉林农村地区已很普遍, 一般家庭都可在申请后约一个月获得贷款, 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需要, 并且90%以上及时还款或提前还款。但在调查农户中, 了解到农民在贷款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例如农民普遍认为贷款利率偏高, 并且呈继续升高的趋势, 使其难以承受, 宁愿放弃贷款;贷款的期限较短, 一般为十个月或者十二个月。另外, 农民能够获得的贷款额度小。

(一) 贷款利率高。

吉林小额信贷利率的基本情况是, 农民从信用社取得小额贷款的年利率基本在10%左右, 高时达到11%, 农民普遍反应贷款利率高, 使其还款负担过重。然而, 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需要赢利, 这是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扩大业务并能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保证。随着银行的商业化程度提高,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如果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项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 那么目前开展的小额信贷工作就不可能持久, 也不可能更大规模地深入发展下去。世界上很多小额贷款项目半途而废的原因都是因为亏损, 特别是由国际组织所资助的小额贷款项目, 一旦资助资金撤出, 小额贷款就无法继续开展。要使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能赚钱, 最关键的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 其特点是额度小、成本高, 只有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 不能用一般银行对工商业项目的利率水平来套小额信贷的利率, 在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在中国, 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 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 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 但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况下, 贷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由于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 需测算后确定盈亏平衡点, 再加上正常利润来算出小额信贷的合理利率水平。

然而, 这样的一个经测算的合理利率水平对于小额信贷需要资助的农民来说, 却是一个难以承担的利率, 因为农民进行农业再生产所获得的利润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偏低, 这一矛盾是目前吉林小额信贷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 贷款期限短。

目前, 农民从信用社取得的贷款期限一般为十到十二个月, 贷款期限较短, 农民尤其反映十个月的贷款时间不合理, 吉林省处于我国东北地区, 粮食作物为一年轮作, 农民从借来贷款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 再到作物收割并最后销售出去, 最终获得收入一般需要一年的时间, 而贷款十个月后就需还款对农民来说资金很紧张, 可能会导致延期还款。

(三) 贷款额度小。

贷款额度小, 平均贷款额度并不能充分满足农村地区的资金需要, 实际贷款额度低于农民资金需求是吉林小额信贷存在的又一问题。扶贫信贷资金所扶持的项目普遍存在“小、散、差”的特点, 形成产业和达到规模效益都比较困难。而贫困农户则普遍存在劳动力不足以及文化程度低、健康状况差、缺少劳动技能或管理知识, 基本生产资料不足或质量较低, 土地、牲畜或农机具不足, 家庭没有或很少有资产等问题。因此, 不仅农业银行对到户贷款的发放持谨慎态度, 即使是信用社在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下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也很难覆盖农村最低收入人口的10%。根据各地上报的资料, 筹资成本加上管理费用, 扶贫信贷资金经营的平均成本高于7%。因此, 即使扶贫信贷资金全部按时还本付息, 中央财政即使贴息, 小额信贷机构仍然有可能亏损。由于上述原因, 出于谨慎贷款和成本收益的权衡, 导致目前小额信贷的实际贷款额度还是偏小。

三、政策建议

关于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 不仅在个别省份, 在中国, 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各国政府都十分关心农民贷款, 特别是扶贫贷款的问题。制定一个较合理的利率水平对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来说, 其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对小额信贷的需求很大。从试点地区所揭示出来的趋势来看, 当小额信贷比较成熟, 群众与信用社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起来, 信用观念也建立起来后, 有60%~70%的农民都会有小额信贷的需求。一些有创业头脑、吃苦耐劳的农户, 在申请到小额贷款后, 发展种植、养殖或小本生意, 逐步摆脱了经济上的困境, 但当他们想进一步扩大规模或多元化经营时, 又受到了资金瓶颈的约束。所以, 大多数农户希望在小额信贷成熟的基础上, 能够将贷款额度放大一些。此外, 大部分非政府组织援助的小额信贷机构都收取了高于基准利率的贷款利率, 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不足和小额信贷机构本身所追求的财务持续性目标。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中的发展, 帮助农民脱贫。

首先, 以适度的政府贴息和适当扩大的利率浮动, 排解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目前, 全世界小额贷款的利率一般是16%~17%, 而我国仅为8%~9%。提高利率当然有利于农信社的盈利, 然而这种方法会增加农民的负担, 不利于农民现状的改变, 也有悖于扶贫的目的。然而, 如果小额贷款无利可图, 金融机构不愿意介入, 将造成实际中农民无法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只能去借40%的高利贷, 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当前的情况下, 政府给予扶贫性质的小额贷款一定的贴息, 使得农信社有利可图, 小额信贷项目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让利于农民, 不使农民承受比城市更高的利率。

其次, 建立有约束力的信誉制度, 缓解担保机制缺失造成的不良贷款问题。现行小额信贷中担保机制的缺失, 也是造成信贷人员惜贷, 放贷顾虑多的重要原因。一般认为, 农民没有多少财产抵押, 农业生产经营中不确定性又很大, 信誉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 对不履行到期还款义务的借款人产生确实的影响, 使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借贷的农户应设立严格的账户管理, 建立健全准确的账户信息。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联网操作。对违约不还贷的农户的姓名予以公开, 并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用机制, 对其将来欲再取得小额信贷及其他金融贷款的款项进行约束;在还款约束机制发挥其应有作用。在不良贷款逐步减少的情况下, 小额信贷的贷款额度、放款期限问题也会逐渐放开。

上一篇:企业生产能力宣传册下一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