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浅谈检察机关如何预防涉农职务犯罪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增加,国家实施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多种惠农政策,向农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此同时,涉农职务犯罪也随之逐渐增多,直接影响着我国中央政策的落实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分通过对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等进行分析,结合检察机关工作实际,就如何监督、预防、解决涉农职务犯罪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涉农;职务犯罪;检察机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对“三农”投入的不断增加,涉农职务犯罪逐年上升,不仅严重侵犯了农民群众的利益,更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危害着社会的稳定和谐。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起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面对涉农犯罪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涉农检察工作成为检察机关主动顺应新形势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涉农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分析

1、犯罪类型多样化

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的概念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涉农职务犯罪行为主要集中在贪污受贿等经济型案件中,其中以征地补偿款、果树青苗补偿款及移民资金款居多,犯罪趋向职务化、权力化,主要表现在领导集体胡花乱支,集体贪占,数额分散等,犯罪手段由侵占型向搜权型转化,这表明了基层干部滥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的滋生及蔓延。涉农职务犯罪中挪用、贪污、受贿案件占很大比例,且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基层干部犯罪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农村基层事务的管理者,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涉及的金钱物质财富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基层干部涉农职务犯罪也越来越多,从涉农职务犯罪的主体来看,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镇、村一级的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居多,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显示,在2010年我国立案侦查的涉农职务犯罪中,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占到43%,人数为4968人,其中包括村党支部书记1739人,村委会主任1111人,3l一40岁更是涉农案件的高发年龄段,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基层领导干部涉农职务犯罪迅速增长。

3、犯罪手段多样化

从涉农职务犯罪的作案手段来看主要表现为利用小金库犯罪,多为虚报冒领、截留侵吞、索贿受贿、捞取回扣等。一种是将上级拨付的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放划入该村村民经营的副食店、理发店、商店等账户中使用,制造财务混乱,在判决时避重就轻,借口资金周转不开,使司法检察部门对资金的监管和检查陷入困境。一种是村集体公益项目,各个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人员,大多组织自己的亲信施工队,全权负责管理采购、施工的费用,形同村长一人承包项目,争取差价,项目收支混乱。还有一种是在上报给上级的表上套改申请表,应付检查吃差价,最终冒领了大部分补偿款。

二、涉农职务犯罪多发的原因

涉农职务犯罪多发的原因,经笔者调查研究后,总结为以下几点:

1、法律方面立法不清,执法不严

我国在对涉农犯罪方面没有明确的立法规定,刑法对其不具有威慑力,让部分腐败分子有空可钻。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对涉农职务犯罪行为的定性存在争议,常表现出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管辖不清,这造成执法机关在对涉农犯罪进行打击时乏力。

2、社会方面制度不全,监督欠缺

涉农职务犯罪多发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制度的健全。一是农村财务制度不健全。很多农村基层组织的会计人员文化程度并不高,造成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和财务的混乱,于是为贪污腐败留下了缝隙。二是基层干部选拔任用不当。我国实行的是农村村民委员会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这易造成选举大会的暗箱操作,为涉农犯罪埋下隐患。三是监督机制缺乏。村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村民大会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根本不能落到实处,虽然村务公开倡导了好些年,但实际村务并未真正公开,有的村“犹抱琵琶半遮面”,避重就轻地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写进村务公开栏,有的则遇到问题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监督制约机制落实不力。

3、犯罪主体素质较低,观念淡薄

农村基层的领导干部为涉农犯罪主体的主要部分,其少数为选聘的大学生,而大部分来自当地村民,因此受教育程度的局限,基层领导干部尤其是村一级干部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法制法纪观念淡薄,部分基层领导干部价值观扭曲,公仆意识淡化,有贪占心理,少数村干部为官动机不纯,认为在位时就要多捞钱,而有些则在长期清平的生活后突然接触到巨额资金,于是心理不平衡而萌生了贪污腐败的念头,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检察机关预防涉农职务犯罪的对策及建议

治病要对症下药,预防涉农犯罪也要针对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各个击破,检察机关需对涉农犯罪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改进基层检察工作,积极预防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拉出去、请进来,普法宣传结对子

针对当前基层干部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通过反面教育、现场警示教育、集中培训、个别谈话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针对农民群众,则要展示反腐败斗争成果,用生动的案例开展农村法制宣传和反腐败斗争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反腐意识。也可以把检察干警任命为挂村检察员,负责组织进行行普法宣传教育,并参与有教育意义的检察活动,深入农村基层全面掌握各种农村矛盾,监督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预防各种职务犯罪,或把农村干部特约为特邀检察员,让其既当检察院的学员也当农村社会基层的教员,做群众生活的贴心人、行使权利的主心骨。这种拉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既监督了又服务了,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震慑了犯罪凝聚了民心,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筑法律威慑防线

检察机关在预防涉农犯罪中要始终遵循“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基层中的贪污腐化问题一方面要认真调查,掌握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利用规律巧查案,扩充查办的案源。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无论涉案金额大小、涉案人员职务大小,都需一视同仁,延伸侦查触角,逐一排查,例如先查耕地补偿款、再查

村集体所有的荒地补偿款,深挖窝案串案,通过严厉打击,努力构筑法律威慑防线,并要注意把查办案件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向群众公开查案结果,维护当地稳定发展的大局。

3、立足法律、探索规律,不断完善监督长效

贪污腐败的实质是职权的滥用,只有建立严密、科学、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才能从源头上治理涉农腐败,因此检察机关需结合当地检查工作实际,与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单位密切配合,建立一套联系紧密、运转高效、信息反馈灵敏的早期预警监督体系,完善检察机关与农村基层组织直接联系的信息渠道,完善村财务监督制度,对社会矛盾纠纷、执法执纪、村务财务财务进行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排查监督机制,全面推行公开制度,使权力真正处于专门机关和社会的双重监督之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预防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

总之,预防涉农职务犯罪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课题,涉农和民生领域一样,是一项长期而坚决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扼制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作为检察机关,只有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国家预防职务犯罪“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的监督监察制度,做到使涉农公职人员主观上“不想为”,客观上“不敢为”,制度设置上“不能为”,打防并举,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减少或消除涉农职务犯罪的目的,从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来庭 吴昊.浅议新时期涉农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32.

[2] 谢小丽.村官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民商法,2010.

[3] 吴芳敏 刘朔含.基层检察院涉农职务犯罪预防[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5.

[4] 黎更生.关于涉农职务犯罪预防的几点思考[J].当代检察官,2011,8.一)【政策性请示】

×××化工厂关于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两个具体问题的请示

省劳动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几年来,我厂由于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率成倍地增长,乃至几倍的增长。

为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现就两项劳资政策问题请示如下:

一、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为全厂职工晋升工资。其中,1990

年4月30日在册职工每人晋升一级,凡班(组)长和车间先进生产(工作)者及其以上领导和先进人物再依次晋升一级;全厂技术突击组成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组长每人浮动两级工资。

二、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具体金额按劳动出勤率和完成定额计算。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化工厂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

【简析】:

(1)”拟用”用得好,工厂“拟用”这笔资金给职工晋升工资和发奖金,先行请示,这是请示的关键一环。执行得好。

(2)注意政策的请示,政策问题是个原则性问题,凡把握不准时,都应及时请示,以便工作主动。

(二)【嘉奖性请示】

省经济研究中心关于嘉奖刘××的请示

省总工会:

我中心是省政府的事业机构,负责全省的经济研究工作。由于中心尚无工会组织,故未能及时参加工会的有关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二篇:浅谈如何预防新形势下的贪污贿赂犯罪

武穴市检察院反贪局局长李友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贪污贿赂犯罪除了传统的收钱办事之外,又有了许多新的特点。一些国家工作人员无视法律,不计后果,顶风作案,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预防此类犯罪,遏制其势头,在此浅谈新形势下的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一、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新特点:

1、行贿招数有所变化。高档礼品、购物卷、合作分红、代交手机费、观光旅游、吃喝娱乐和色情贿赂等,行贿招数层出不穷,且所占比例不断扩大。

2、贿赂关系长期稳定。从查处的贿赂案件中发现,大多数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有着长期的贿赂往来,那种为一事之利而行贿、受贿的现象已不多见,行贿者往往是为了谋求与受贿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而进行权钱交易,利用认干亲、结儿女亲家、合伙经商,以及打着亲友、同学、战友的名义行贿受贿等等,淡化了贿赂双方的罪恶感,使得贿赂关系长期稳定。

3、集体贪污呈增长趋势。行贿人为了谋取利益,向一个单位掌握不同权利并能为其谋利的工作人员行贿,并从一次行贿发展到多次行贿,受贿方也渐渐由一人受贿发展为多人受贿,从一次受贿发展为多次、长期受贿,形成较为稳定的贿赂犯罪群体。

4、行贿方式、资金来源公开化。有些单位为了销售商品和承揽业务,集体决定或以单位为名向自己的业务员发放高额“促销费”,鼓励其业务员行贿争取项目、工程和销售商品,妄图使行贿行为合法化、个人化,逃避法律制裁。

二、贪污贿赂犯罪的原因

1、涉案人员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改造,在金钱的诱惑下失去了免疫力和抵抗力,以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扭曲。“一把手”过分看重手中的职权,怀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思想,天天想着如何利用职权多捞钱财;一般业务人员则趁经常与钱打交道的工作便利,“有钱则用”,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2、怀有侥幸心理。很多的涉案人员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但为了满足私欲还是冒险去触“高压电”。一旦得手后不见有动静,便产生“很安全”的自我安慰心理,于是一步一步将自己送上不归路。

3、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制约机制不完善。从查处的贪污、挪用公款案件来看,相当一部分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虽有较为完善的财务制度,但形同虚设,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真正落到实处;有的单位财务不公开,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全是“一把手”说了算。“一把手”可以随意从财务人员处拿到现金,而且连“白条”也不打;有的单位会计、出纳均是一人担任,既管账又管现金,无形之中给了可乘之机。

4、“小金库”的设立为腐败分子犯罪提供方便。中央纪委虽然三令五申禁止设立“小金库”,但仍有一些单位领导顶风违纪,私自设立“小金库”,为单位或个人非法占有“小金库”中的款项提供方便。

三、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

1、加大查处贪污贿赂犯罪力度,严厉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主要应作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举报宣传力度,实施举报有功奖励制度,提高广大群众举报贪污贿赂犯罪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发现和揭露犯罪;二是加大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正执法,严格办案;三是加大惩处贪污贿赂犯罪的力度,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前提下,要依法从重从严处理,使一些欲贪污贿赂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充分发挥“打击”的预防作用。

2、以检察建议的形式,建议容易发生贪污贿赂犯罪的单位加强防范措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廉洁意识、法制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健全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制约机制,落实监督措施。对财务收入和支出等项目向本单位人员或者社会公开,接受来自内部、外部、上级、下级全方位的监督。

3. 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讲座。各级检察机关应每年组织人员到相关部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讲座,就该部门容易发生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同时以典型的案例给领导干部予警醒,从而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自省、自警、自爱、自立、自强,时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最终达到从根本上减少和抑制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

4.加强各专门监督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形成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合力。在同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与纪检、监察、公安、审计等部

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相通报在反贪污腐败特别是在查处违法违纪经济案件方面的工作情况,交流工作信息和经验。各部门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密切协作,互相配合,形成对反贪污腐败工作齐抓共管,合力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态势,必将起到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积极作用。

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转轨期,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贿赂犯罪还会不断出现新的特点,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认真分析研究,创新贿赂犯罪的预防和监督机制,提高侦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遏止贿赂犯罪的蔓延。

第三篇:浅谈职务犯罪预防检察权的行使

检察机关的职能是法律监督,职务犯罪预防作为法律监督的拓展和延伸,其职能的行使,应当立足于检察权的行使,这样才不背离检察权的范围,真正起到法律监督的作用,确保国家法制的统一正确实施。

(一) 当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加强职务犯罪预防,从源头上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已经深入人心,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纷纷从本地实际出发,布置和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呈现良好的态势。具体来说,一方面,各地正逐步健全预防工作机制。很多地方建立了预防工作网络,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预防气候。有的地方还建立了预防调研机制,起到准确、全面的预测作用。还有的地方,甚至出台了《预防工作条例》,使预防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强化了预防工作的组织管理,从成立专门的预防工作机构、充实专职的预防工作人员,从制定预防工作制度、工作细则、岗位目标等方面,加强预防工作的组织管理。第三方面,各种方式开展预防工作。如前文所介绍的个案预防、行业预防、专项预防、教育预防等,都是各地在实际工作摸索出来并不断完善的工作方式。不仅如此,各地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还纷纷出新招,找新亮点,使预防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然而,从目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有一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预防的效果;有一些问题的存在,则影响了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1、工作上的盲目性。目前,各地检察机关均一头扎进预防里,有的地方,见什么新就做什么,见什么热就跟什么,对本地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缺乏具体的分析和思考,有一些工作的开展,甚至并不切合本地实际,预防效果难以起到。同时,作为上级检察机关,则缺乏宏观的预防规划和指导,各地埋头各搞各的,造成许多研究成果得不到推广和应用,也造成了检察资源的浪费。

2、形式上的表面性。许多地区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仅仅流于形式,缺乏具体深入的工作措施。这一问题,在行业预防中表现尤其明显。有的地方,为了完成岗位目标考核任务,片面追求面的拓展,但由于后续力量和工作措施跟不上,从而造成只有架子没有梯子的局面。有的行业预防联系点建立多年了,仍然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有的行业预防联系点虽然建立了,却还不知道下一步工作应该怎么做,抱的是边摸索边干的思想,使行业预防工作流于形式。

3、职责上的超越性。不少地方检察机关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没有准确把握到位而不越位、服务而不代替、帮忙而不添乱的度,有的大包大揽,与预防单位签订廉洁协议、廉政责任状;有的超越检察权,在工作中脱离了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分工和定位,插手企业经济活动,干预行政机关的正常管理;还有的,搞了预防,忘了查处,使预防成为部分单位干部的保护伞,出现“种了别人的田,忘了自己的地”的情况。

(二)立足检察职能是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关键所在

由于检察建议权其实质是其他检察权的延伸,检察建议权的行使必须依附于其他检察权的行使而进行。因此,作为以检察建议为主要工作方式的职务犯罪预防,其开展也必须立足于检察职能,以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和对相关部门的行政监督权为前提,否则,不仅师出无名,而且,可能因为缺少对存在问题的了解和分析而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那么,检察机关又如何立足检察职能,正确履行检察监督权,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呢?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职务犯罪行为的几个必要条件。

1、职务犯罪行为的三个必要条件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职务犯罪行为也不例外。虽然不同行为和不同类型的职务犯罪行为分别要借助于不同的条件,但总的来说,有三个条件却对每一种职务犯罪行为都适用。那就是行为人所拥有的权力、职务犯罪动机和职务犯罪机会。

之所以有人甘冒风险向公职人员行贿,某些公职人员能够以权谋私,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代表国家掌握一定的稀缺资源并负责分配,因而也就拥有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权力。正是由于这些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管理和分配这些资源的公职人员有了充足的职务犯罪本钱。由于对这些稀缺资源的需求永远存在,以及围绕这些资源而产生的供求矛盾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必然会有人不惜通过行贿在内的非法手段来获取这些资源。因此,在一对一的职务犯罪交易中,需求这一方永远存在。职务犯罪交易的供给方,即公职人员这一方,同样深知自己掌握的权力的价值。当他们面对远大于其合法收入的贿赂,抵挡不住物欲的诱惑的时候,便会产生强烈的职务犯罪动机。在职务犯罪动机产生之后,职务犯罪行为就进入了临界状态。这时候,职务犯罪行为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职务犯罪机会的多寡。而职务犯罪机会,其实质就是制度的不健全、规则的弹性过大等等制度漏洞。在这里,国家控制的稀缺资源即权力构成了职务犯罪行为的物质条件,职务犯罪动机构成了职务犯罪行为的心理条件,而职务犯罪机会构成了职务犯罪行为的制度条件。

在明确了职务犯罪行为的三个必要条件之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力消除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从而彻底切断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链条。由于第一个条件即权力的形成并不是检察机关职责之所能及,因此,作为检察机关来说,所能够做的,便是针对后两个条件,开展预防。

2、加强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行使,全力开展职务犯罪动机预防

在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模式中,我们往往把打击与预防分开来,认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是打击,所开展的教育、宣传、建章堵漏等等是预防。检察机关内部职责分工中,查处与预防也是两个不同的部门。但是,在我们分析过职务犯罪行为的三个必要条件之后,我们就清楚了,打击是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最有力的手段,其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预防职务犯罪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一般来说,在动机预防中,我们首先想到并实际在做的,是加强对职务犯罪行为主体即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以防止思想腐败。具体的包括法制教育、警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努力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平心而论,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因不懂法而犯罪,因不知会被查处而犯罪的公职人员毕竟太少了。那么,是什么使得这些公职人员挺而走险,从而使职务犯罪的发展态势愈演愈烈呢?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打击力度不够,查处数与实际犯罪数相差悬殊,职务犯罪黑数过大,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曾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在我国目前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总数中,只有10%的犯罪线索被群众发现而举报,而在检察机关受理的举报线索中,受到初查的也只占10%的比例,在初查的这一部分线索中,真正能够立案侦查的,又只有10%。虽然这一说法所反映的数字不一定准确,但它反映的职务犯罪真正受到查处的数量,在职务犯罪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微弱这一事实,却是不容置疑的。从职务犯罪经济学分析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当行为人犯罪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的时候,行为人便会选择犯罪。而犯罪案发受到查处是犯罪成本的主要内容,当这个成本付出的机会处于非常小的概率的情况下,职务犯罪的发生便成为一种可能甚至必然。因此笔者认为,要打破职务犯罪行为人的侥幸心理,降低他们实施犯罪的动机的产生机会,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增加职务犯罪查处的数量,减少犯罪黑数,从而提高职务犯罪的惩罚成本,使行为人不敢犯罪、不愿犯罪。这是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过程中最应该采取也是最能够采取的一个有效手段。

3、规范和完善检察建议权的行使,多角度开展职务犯罪机会预防

职务犯罪机会是职务犯罪行为人在以权谋私进行犯罪的过程中所借助的各种机会。职务犯罪机会在职务犯罪行为中同时发挥着两种作用,一是能够使职务犯罪动机转化为实际的职务犯罪行为;二是能够显著增强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动机。因为公职人员只有在制度存在缺陷、管理存在漏洞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去利用这些缺陷漏洞进行犯罪,因此,对职务犯罪机会的预防,也就理当成为我们预防工作的重点。

那么,如何才能够消除职务犯罪机会呢?笔者认为,在这方面最好的做法,就是实行“三步预防”,所谓“三步预防”,就是指在职务犯罪行为暴露之后,检察机关首先应当深入研究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制度原因,并向发案单位提出具体的检察建议,也就是进行我们平时所说的“个案预防”;在此基础上,检察机关还应当根据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例暴露出来的制度缺陷,对有关部门法律法规工作制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从而把研究成果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限度,这一工作体现在“行业预防”和“专项预防”中;同时,检察机关还应当力争在新的法律法规正式出台之前,就从职务犯罪预防的角度,认真审视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从而把职务犯罪机会扼杀在襁褓之中,这实际上就是立法建议。

第四篇:浅谈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当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总量呈上升趋势。1998年至2002年福建省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达6054件,其中上百万元的案件就有170件,厅级28人,处级以上235人。这些犯罪严重损坏了国家机关形象,其危害是严重的,因此,研究和分析职务犯罪的现状,思考如何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遏制不力的原因

(一)体制转换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配套制约机制的欠缺、滞后、不完善,使得负面效应得以充分的显现,并极易与传统经济体制的某些弊端相交融,从而使犯罪诱发力明显增强,表现在:一是立法不配套。如当前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支明显不符的情况突出,群众意见很大,执法人员明知是腐败现象,但无法查处。原因在于国家至今未制定与查处非法所得罪相适应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财产申报制度,使得司法机关难于执行相关的法律;二是规定不明确。如行贿受贿本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犯罪,但目前对行贿一方追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行贿人为"谋取(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不正当利益"进行行贿的,才构成犯罪,对这些问题司法实践不好掌握,认识很不一致。三是少部分人在市场经济建设中靠投机取巧、甚至违法乱纪而暴富的现象造成一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心态失衡,不甘面对清贫。由于这些矛盾的出现刺激了一些意志薄弱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主观动因,他们钻政策空子,规避法律,激发其犯罪动机,从而导致职务犯罪总量上升。

(二)趋利主义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心理。

不同的需要可以引发不同的犯罪动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动机主要是因物质需要及与此相联系的精神需要引起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繁荣活跃,品目繁多的物质享受,日渐增多的娱乐性消费形式,导致人们消费结构由过去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人们对市场经济建立和培育过程所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缺乏统一正确的认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有人或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但更多的则是在贪图物质享受、追求奢移生活方式的动机刺激下,利用手中职权摄取非法收入,这是导致职务犯罪上升的普遍社会心理。

(三)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打击不力。

打击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发现难,即使发现了也侦破不了;即使侦破了,也惩罚不了;即使是惩罚了,也是从宽处理了。有关人员不作证、作假证;侦查条件和侦查技术落后,调查取证手段单一;政策、法律界限不清,以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现象严重等,造成相当数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黑数"的存在,或者为数不少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二是现实生活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如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谋取不法利益罪,徇私舞弊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亏损罪,徇私舞弊低价折股、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罪等职务犯罪往往牵涉到一些专门的经济知识和经济法律、法规,较难认定,即使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传统职务犯罪,在实行公司改制的今天,也是较难认定的。再加上一些司法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业务知识和政策法律水平,在认定犯罪时,往往心中无数,拿不准,犯"右"的错误,从而使职务犯罪分子逃脱了法律制裁。三是对职务犯罪处罚较轻。80年代以前,贪污、受贿十万余元被判死刑的案件屡见报端。到90年代后,贪污几十万,甚至百万元,也不一定被判死刑。对职务犯罪打击不力,犯罪分子受益大于损失,客观上也是诱发一些有投机冒险心理的人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

(四)权力过于集中并缺乏有效监督。

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部门和单位疏于管理,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一方面,一些部门和单位权力分配不符合系统原则,权力过分集中;另一方面,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机关、党内纪律检查部门)的人、财、物调配权隶属于地方政府,监督机关无法超然行使监督权,造成实际上的不能监督或监督不了。此外,对政府首长和政府部门负责人这种特殊岗位上的人,生活方面的重大事项也缺乏申报和监督的具体规定,监督机关监督不了。

二、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要加大对预防职务犯罪防范意识,做到关口前移。一是要加大治本防范力度,切实从源头抓起,管好人、钱、物。实行严管监控,互相制约,真正形成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不用贪的反腐败机制,消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温床。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准确揭示职务犯罪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深层次原因,科学预测职务犯罪的发展变化趋势,提高对职务犯罪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三是进一步强化"公开"、"公示"制度,增加"透明度",排除"暗箱操作"。

(二)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做好党政机关、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以及生产流通等部门的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通过这三项教育,在党员干部思想上牢固树立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两道防线。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一是要加强内部制约,强化审计、监察、检察三个部门的建设,建议实行垂直领导,明确职责,确定公务员的财产申报的受理机制,赋予质疑、审查的权力,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惩处。要把财政经济审计、行政执法监督和法律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监督体系。二是要建立外部制约。(1)构建和完善人民监督机制,强化民主政权。(2)增强公务活动的透明度,在党政机关中普遍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3)发挥民主人士的监督作用,民主人士通过参政议政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批评意见;(4)强化舆论监督,对职务犯罪进行"曝光",通过方方面面的配合,对腐败行为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大气候。三是完善法律法规。建议研究制定《反腐败法》。反腐败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根本上遏制和铲除腐败,关键之一在于建立健全反腐败的法律法规。

(四)加大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一是要设立查处职务犯罪的专门机构。在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是设立高规格的掌握重权的反应灵敏办事高效的办事机构,直接隶属于国家元首或国务院行政首长的类似于香港廉政公署,或者新加坡的贪污贿赂调查局的专门负责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专门机构,改变目前在各检察院中的实行双重领导的反贪污贿赂体制格局;二是提高案件的侦破率,减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黑数"。司法机关应注重提高侦查水平,努力突破犯罪分子所设置的反侦查屏障,从而打消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三是提高刑罚的及时性。由于职务犯罪案件取证难、涉及面广,犯罪分子社会关系网复杂等原因,对一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从立案侦查到对犯罪分子定罪量刑的过程往往时间过长,久拖不决,从而使犯罪分子得不到及时制裁,造成犯罪分子对"犯罪--刑罚"这一对应关系感觉不灵敏,从而降低刑罚的惩罚功能和威慑效应。四是要加大刑罚的惩罚力度。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运用法律上应坚持"从严治吏"原则,即:可起诉可不起诉的应起诉,可判缓刑可不判缓刑的应不判缓刑等,对犯罪者予以严惩,从而取得特殊警诫作用。

(五)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力争反腐国际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也给了腐败分子进行跨国合作的可乘之机。一些政府要员和其他腐败分子,利用职权为境外的黑社会通风报信,充当保护伞,进行洗钱活动;也有一些腐败分子经常利用国外资金帐号肆无忌惮地收受贿赂,同时又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外国投资者提供非法的便利条件,慷国家之慨;还有的勾结外国反动势力非法进出口各种货物,而事情一旦败露,就利用国外的关系迅速逃离本国,或者将赃款转移到国外等。因此,预防职务犯罪一是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使反腐国际化;二是要借鉴一些预防职务犯罪较好的国家或地区的有效经验、做法。如香港廉政公署采用了对即将出台的政策法规事先审查,防止出现可能诱发犯罪的薄弱环节,从政策法规的制定上及时堵塞犯罪漏洞,这种审查或咨询的预防方法,也值得内地借鉴。又如目前不少地方正在实行的政府采购制度,公务接待货币化制度在实践中有效地预防了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这种做法应当加以完善和推广。

(六)增强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科技含量。随着经济领域行业分工的细化和高科技含量提高,经济犯罪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和行业特点,高科技、智能性犯罪日益增多。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一是要增强办案的科技含量。越来越智能化的职务犯罪,对侦查职务犯罪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支笔一张嘴,两条腿"的办案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侦查工作需要,只有与先进科技手段相结合,充分借助视听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制服犯罪。二是要重视对举报人员的保护和奖励,切实做好对举报人员的保密工作,使群众敢于举报,如厦门市检察机关采用开通电子网站方式受理群众举报,为举报人员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举报环境,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举报热情,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三是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在职务犯罪预防中的作用,建立科技预警系统,有效防范某一类型、某一系统职务犯罪。目前一些部门单位开发电脑软件进行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取得了很好的作用,这些实践中有效的做法有必要总结推广。

我国职务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之探索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正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在这种转型时期,职务犯罪日趋严重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笔者认为,对我国职务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探索、研讨,对于提高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遏制职务犯罪行为的滋生和蔓延,有着现实的意义。笔者在本文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1、职务犯罪的现状;

2、我国产生及存在职务犯罪的根源;

3、职务犯罪的对策。职务犯罪是国家公务员违反公认的社会准则,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腐败犯罪行为。职务犯罪不仅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害,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能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精神损害,污染社会风气,危及社会稳定,其危害最终指向国家政权的核心。

一、职务犯罪的现状

当前,腐败现象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许多国家的总统辞职、内阁换班、政局动荡大多是由腐败丑闻引发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新旧体制的转换、个体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化等等因素,使国家公务员在生存方式的选择、个体观念的演变等方面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一部分国家公务员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以手中的权力作筹码,堕入了犯罪的泥淖。笔者从四个方面对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职务犯罪状况作一个轮廓式描述。

(一)立案数逐年上升,腐败程度不断加深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司法机关1996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42473件,1997年立案侦查46825件,1998年立案侦查51729件。职务犯罪大案的上升比例尤为明显,1996年立案侦查万元以上大案14227件,1997年上升为19055件,1998年则增至23661件,增长幅度之快令人吃惊。犯罪的数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上涨"。1986年之前,受贿犯罪上万元即为罕见大案;80年代末则出现了十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的大案;进入90年代,百万元以上大案已不为鲜见,千万元大案也不断浮出水面。

(二)大要案发案率呈上升趋势,一批高级领导干部卷入犯罪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有些是高级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下,在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或者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或者官僚主义严重,最终触犯刑律,沦为千古罪人。据有关方面统计,1996年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要案为2879人,1997年上升为3694人,1998年查处职务犯罪要案4262人,其中不少是同一地区、同一部门的在职领导,包括一些高级领导。

(三)"三机关一部门"犯罪现象较为严重司法是国家法律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几年来,这道防线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发生在"三机关一部门"中的犯罪现象日趋严重,犯罪案件逐年上升。1997年,司法机关立案侦查"三机关一部门"工作人员14896人,其中党政领导机关工作人员4398人,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2068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3139人,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4291人。1998年,查处"三机关一部门"人员数上升为17835人,其中党政领导机关4706人,行政执法机关3258人,司法机关5392人,经济管理部门4579人。

(四)犯罪领域不断扩大,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在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交易市场等新的经济领域,国家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犯罪不断出现。例如,证券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客户在黑市上买进的股票或股票认购证非法过户,从中索取贿赂;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在发行股票时搞内幕交易,向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送"干股"。在房地产市场,一些公务员利用职权涉足房地产交易,从中牟利;一些主管部门盲目批租圈地炒地皮,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新的犯罪形式也层出不穷。在职务犯罪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以收受"礼品"、"礼金"的方式受贿,或者从中斡旋受贿,或者以"曲线方式"受贿。有鉴于此,新刑法增加规定了不少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犯罪的新罪名,对于及时惩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非常必要的。 从职务犯罪的现状,我们可以概括出这类犯罪的一般特点:(1)权钱交易是职务犯罪的典型特点。贿赂犯罪是这一典型特点的集中体现。贿赂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交易行为,这种畸形的交易关系的目的是通过权钱交换,以牺牲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个人或小团体卑劣、肮脏的贪欲。(2)犯罪由经济管理部门向党政领导机关和司法机关蔓延。职务犯罪的部门流动规律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规律的支配和影响,这决定了职务犯罪的经济部门之间的犯罪流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职能开始转变或弱化,对经济调控权增大的部门成为这一犯罪的热点部位。二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和影响下,社会价值观念和人们的心理因素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的人生信念在日益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面前发生了动摇,致使党政领导机关和司法机关这样以廉洁、公正著称的部门也逐渐受到犯罪的侵蚀。 (3)犯罪手段狡猾,隐蔽性强,犯罪分子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由于犯罪主体的特殊性,使罪犯在行为上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一,国家公务员的文化素质、社会地位较高,社会接触面较宽,一旦从事犯罪,一般都经深思熟虑,作案手段十分狡猾。在作案过程中和作案后,他们又能巧妙伪装,积极掩饰,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其二,由于查处的国家公务员中相当一部分是领导干部,他们官高权重,社会影响大,活动能力强;有些是司法人员,精通法律和侦查策略,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如果案发被抓,往往想尽办法串供毁证,或找关系托人情,干扰侦查机关的工作。(4)犯罪主体日趋复杂。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归属性质、资产的组合形式以及个人的职业特点都有了许多变化,公务员与企业工作人员的性质差别越来越大。

二、我国职务犯罪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同时西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侵入并影响着国人特点是青少年,经济制度的大变革使人们的心理燥动不安,金钱的诱惑对于已经穷了大半辈子的中国人业说影响巨大,而未能跟上经济体制变革的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地规范、防范一些的失范行为,这是构成公务员职务犯罪的经济、政治原因。另一方面,任何人的思想意识都来源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条件,都无法摆脱客观物质条件的影响,当这种具有一定倾向的思想意识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时,它本身对人们思想、意识、心灵的冲击和腐蚀也是难于阻挡的,下面,笔者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这四个方面探索职务犯罪的根源。

(一)职务犯罪的经济根源首先,我国近几年来职务犯罪的发展,无疑是受到经济体制变革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商品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发生的第一震荡来自于价格。改革进入"双轨制"阶段时,在巨大价差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惜斥巨金收买掌握原材料审批权的国家公务员,形成了能够导致依法贿赂犯罪的有利市场。其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激烈商业竞争也是导致职务犯罪的经济根源。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商业竞争的残酷性必然使一些为了求得生存的企业想方设法钻现有体制的空子,进行非法商业竞争。 最后,利益分配不合理也是造成职务犯罪的经济根源。近年来,在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社会分配机制却没有完全理顺,致使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鼓励下,一些靠投机取巧、钻体制改革的空子、贿买贿卖的人先富了起来。而绝大多数守法经营、照章纳税的人则远没有那些投机者幸运。相比之下,经商的优厚待遇使很多国家公务员感目眩神迷,那些难耐寂寞者难免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使职务犯罪有了一定生长的土壤。

(二)职务犯罪的政治根源 几千年的封建"人治"传统,使中国法制的思想土壤和民众基础极为薄弱。以权压法、以权抗法、以言代法等现象仍是一些部门和领导者的习惯做法。首先,监督乏力是导致职务犯罪的因素之一。民主与监督是保障一个国家驶入现代化轨道的基本途径,虽然我们历来非常重视加强民主和监督制度,但毋庸讳言,由于封建特权等思想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特权思想严重,讳言监督、害怕监督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由于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和一些领导者尚不习惯于接受监督,致使一些必要的监督流于形式。其次,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的严重官僚主义,也是造成公务员贪污贿犯罪的根源所在。邓小平同志曾对官僚主义概括为以下表现形式: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于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这些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者容易弄渎职,给国家、集体和人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恶劣的政治影响。 再次,一些国家公务员久处高位,养尊处优,严重脱离群众,养成"娇"、"骄"二气。某些特殊行业的国家工作人员,更是把人民赋予的职权当成欺压、奴役人民的特权,为一已之利,甚至可以利用职权草菅人命、徇私枉法。这些"行业不正之风"在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序地存在,人民群众早就对此不满。近些年来,这些风气逐渐蔓延、渗透到了司法机关,导致了程度不同的司法腐败。司法腐败说明公共权力的滥用已到了无所不及的地步,连号称最公正廉洁的司法机关如果也既不廉洁又不公正,那么一个社会就无法维系最基本的正义感和尊严。

(三)职务犯罪的思想根源职务犯罪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思想根源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思想道德价值的破灭和消极思想的滋生。当一个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时,无疑表明他作为国家公务员所应遵循的一切有价值的道德、理想、追求、信仰已经完全破灭,代之而起的是种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和人生观。许多国家公务在参加工作的初期,甚至是较长一段时间,都能勤奋做事,踏实做人,但时间一久,这种种外因的诱惑下,便会滋生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消极思想。有些为革命做过一辈子贡献的老同志,在临近退休的晚年,晚节不保。这些典型事例说明,一个人道德理想的树立和精神追求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磨砺,而消极思想却是短期甚至一瞬间发生的,思想的堤坝最容易被物欲的洪流冲垮。 其二,封建特权思想与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明文规定"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虽然许多官员也自称为人民的公仆,但事实上官本位的思想仍十分泛滥。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在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西方一些腐朽没落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和颓废思想也不可避免地传播了进来,追求感官刺激、及时行乐这些在西方也已受到批判和唾弃的东西竟然成为我们队伍中某些人的时尚,严重污染了一些国家公务员的灵魂。

(四)职务犯罪的文化根源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曾长期占有统治和支配地位,是辅助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有力工具,影响了两千多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宗教乃至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表现方式为:

1、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政治世俗化、生活政治化,政治权力对于社会各个层面的控制愈加严密和强大,因此,一个拥有政治权力的官吏实际上拥有贪污受贿的一切条件和机会,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富"与"贵"能够合一的根本原因。

2、中国士大夫的最高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和官僚政治结合的过程,实则也是儒家文化世俗化的过程。士大夫的最高理想与其说是修、齐、治、平,还不如说是为一种世俗的理想:读书是为了做官,做官是为了发财。所谓"学而优则士",正是这种世俗化理想的最通俗的表达。这种世俗化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中国古代"无官不贪"的腐败现象。

三、职务犯罪防患之对策

职务犯罪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顽固的"综合症"。要遏制职务犯罪现象的上升趋势,就必须实行全方位的社会控制和综合治理,笔者认为其主要对策如下:

(一) 德治与法制相结合,从内心提高内心自我约束力首先,对公务员和全体公民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增强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败思想侵蚀的能力,形成以廉洁奉公,勇于同职务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先进典型:同时选择职务犯罪的典型安全进行剖析,以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以减少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和完善廉政法律体系反对腐败光靠教育不行,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廉政法制来保障。即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行为,制约权力,预防和惩治贪污等腐败现象。建立廉政法律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目前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以下法律:首先,制定国家公务员法,使国家公务员制度化、法律化。用法律规范公务员的行为,以法律保证公务员为政清廉。国家公务员法除应具体规定国家公务员的性质、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外,还应明确规定,除法定收入来源之外,禁止或严格限制获取其他物质利益的渠道。把禁止公务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预防性措施具体规定在公务员法中。其次,制定国家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法,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和登记制度。这是对国家公务员的财产取得和拥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的一种预防性的廉政措施。制定国家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法,使公务员在任职期向有关部门申报个人财产状况。必要时,还可定期公布个人财产状况。以增加财产的透明度,便于社会监督。一旦发现公务员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与薪金收入不相符或发现有违法收入时立即查处。第三,减少国家行政审批的数量,剥离权力之上的附加值。从职务犯罪的原因看,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分子是钻经济行政管理法规不健全的空隙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因此,完善经济行政管理法规是遏制职务犯罪的又一重要环节。制定和完善金融、工商、税收法规的同时,还要强化工商、税务、海关、审计等国家职能部门的监督机制以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强化刑事司法,严惩职务犯罪遏制职务犯罪不仅需要完善刑事立法,还需要强化刑事司法。当前司法实践中执法不严,以罚代刑,以党纪、政纪代刑的情况不乏其例,干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状况依然存在,以致职务犯罪活动猖獗,一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因此,必须强化刑事司法,严惩职务犯罪。

(四)建立和完善廉政监督机制权力不受监督和约束,必然导致腐败。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是遏制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保障。我国现行的廉政监督体系虽部门众多:有政党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公民监督、舆论监督等。但诸多因素也影响着其功能的发挥,笔者将一一展开阐述。首先,是权力机关的监督。我国权力机关的廉政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党委会依照宪法、法律规定行使监督权,监督同级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及国家公务员是否切实有效地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廉政法律及其他有关法律。权力机关监督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极人大的实际地位与法律地位并不相符,甚至有人戏称为"橡皮图章"和表决机器。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入和人大自身的建设,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但总体上而言还是不够的。其次,强化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是惩治职务犯罪的重要一环,在现实生活中,检、法机关的领导体制还没有理顺,人权财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法院、检察院相当于地方政府的一个部门,法院、检察院难以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依长官意志办案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干预司法、办人情案、关系案、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之风盛行。因此,要强化司法监督职能,就要理顺法院和检察院的领导体制,完善人事管理和财政分配制度,提高其地位,保证其独立行使职权,发挥司法机关在惩治职务等腐败现象方面的威力。再次,强化公民监督。我国公民享有对国家、国家公务员的活动实行监督的权力。要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就必须充分调动公民对职务等腐败现象进行检举、揭发的积极性。为此,我国建立了举报制度,设立了举报机构,使公民举报成为揭露和惩治职务犯罪的一种有效形式。据检察机关统计,我国立案侦查的职务案件百分之六十直接来源于公民的举报。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举报制度,建立奖励举报人制度,并作到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使举报制度居为预防和惩治职务的重要手段。最后,强化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舆论工具揭露职务等腐败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我国,利用新闻媒介揭露职务现象,抨击社会弊端,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新闻立法迟迟没有出台。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同职务等腐败现象作斗争,应抓紧制定新闻法,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使舆论工具成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武器,以对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进行有效的廉政监督。

浅析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职务犯罪是具备职务犯罪特定主体身份的人违反职责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实施的危害社会的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第一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第二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依法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论的人员;第三必须是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由于职务犯罪具有主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行为与职务的关联性这两大特征,决定它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危害性有别于其它刑事犯罪,其行为严重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是严重的腐败行为,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社会性和现实性,因此,本文拟就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谈一点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膨胀

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和价值观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贵民轻,重义务轻权利,这些观念在社会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潜在的稳定的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益推进,人民要求权利义务平等,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的权利和人民对国家机关的违法失职行为的申诉、控告权,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在改革开放和民主化进程和传统观念,道德水准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少数国家工作人员陷入了迷惘,一切向钱看,白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潮开始滋生、漫廷。出现了像成克杰、胡长清等之流的腐败分子,价值观、人生观严重扭曲,背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权谋私,打击报复,玩忽职守的行为随之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我们在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贸易、技术、文化交流的同时,资产阶级的剥削腐朽思想,也侵蚀了一些工作人员的机体,这些人错误地理解了市场经济的含义,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有钱就有一切,花钱是一种气派","金钱万能"等错误意识,于是一些人不满足于现状,追求高消费,诱发了其私欲的膨胀,于是,以改革搞活经济为幌子,不惜牺牲国家和集体利益,中饱私襄,大肆从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职务犯罪活动,导致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的发生。

(二)直接原因----权力的蜕变

国家从社会分离出来,成为超越社会之上的力量之后,必须要官吏来管理,要管理就要赋予一些人一定的职权,而人一旦掌握权力就有滥用权力的可能,也就是说,国家的产生,官吏的出现,利用职务犯罪的现象就一直存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它通过选举人民群众的优秀分子来管理国家,因此,社会的性质所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工作人员手中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并属于人民,他们应当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但是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当中,公仆意识淡薄,这些人所想的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把个人私利摆在了首位,把人生的追求一门心思放在了"抓票、抢位子"(即捞钱、争官位)上,意欲摆脱人民群众的监督,企图成为权力的主人,正是因为有了一些这种权力蜕变的领导干部,使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俗话说得好:"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学跳神",上行下效,带坏了大批的干部,使这些从人民中选出来的优秀分子蜕变为了人民的阶下囚。这类人之中:不乏向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湖北省天门市被喻为"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的原市委书记张二江等人,大肆利用手中的权力,买官卖官,以权谋私,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群腐,群贪现象发生,张二江在任湖北丹江口市、天门市市委书记期间,卖官达35次之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权力的失控,正如胡建学所言"官当到我这一级,就不怕别人监督"。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作崇,才导致了私欲的极度膨胀,权力的蜕变,使这些人成为"共产党人"的败类,被世人所唾弃,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三)重要原因----监督机制不完善

权力作为双刃剑,既是造福社会的手段,又是腐败的根源。古今中外的历史一再证明,如果权力失去监督制约,就必然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只能导致腐败。广西玉林市原市委书记李乘龙和安徽阜阳市原市长肖作兴等人,在狱中或法庭上的"自白"都曾公诸报端,他们在"自白"中都谈到这样一个观点,自己的权力太大,又缺少监督,开始犯错误没有被发现,心存侥幸,于是胆子越来越大,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其中,李乘龙说:"我任玉林市委书记5年,没有一个人找我谈过话,如果我开始犯错误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一下,我也许不会走上死路。在现行的体制下,玉林市公、检、法的领导都是我任命的,他用的是市里的钱,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敢监督,监督机构对于我形同虚设。这样的"自白"虽不乏推罪诿过之意,但也大有发人深省之处。的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客观上存在制度和机制不健全 、不完善,管理和监督工作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有着滋生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特别是监督体系还很不完善,根据法律规定权力机关有监督宪法和其它法律的执行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和主要领导人的活动的权利,但国家对这些权力制定得过于笼统,没有专门法规具体化,而人民代表的参政意识,法律意识参差不齐,因此权力机关的监督还只是一种潜能。就司法监督而言,主要是通过 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检察、审判活动纠正行政系统内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来达到监督的目的,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权大于法的现象,办案的阻力大,少数地方党政领导为了局部的利益,产生了地方保护主义,使执行难成了"老大难",使法律监督的途径受到限制。此外,宪法第41条赋予人民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提出 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实际上仍存在群众告状难、畏惧打击报复的心理因素等,使社会舆论监督的力度不大。行政监督由于监督的主客体同处在一个具有共同利害关系的组织系统中,自己监督自己的过失,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了本单位、本部门的荣誉、利益而姑息纵容 ,甚而至于出现以罚代刑的现象发生。以上诸多因素,为职务犯罪这一"玩疾"提供了条件。

二、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当前,反腐败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高发多发的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确定了新形势下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预防职务犯罪指明了方向,为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威慑效应

职务犯罪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危害性,必须加大打击力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是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机关,具有法定的职能,因此,要充分运用检察职能,通过查办和揭露职务犯罪,形成声势,形成威慑,惩罚犯罪者,警示、教育教育公民,在办案中要突出查办大要案件,坚决查处发生在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渎职侵权的职务犯罪案件,以打促防,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打击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前提,脱离了惩治犯罪去谈预防犯罪,就会失去支点和目标,各种措施就会缺乏针对性和约束力,达不到预期效果,要坚决改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对他们中的违法犯罪案件越要严肃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社会危害性大,抓住了典型,以这些典型案例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使之引以为戒,增强群众的反腐败信心,自觉遵纪守法,使依法惩治各种职务犯罪成为各种预防措施中的特殊预防,如果离开了惩治谈预防,预防工作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严格执法,严厉惩治犯罪,才能促使职务犯罪人和那些具有犯罪倾向的人认识到"法不可违、罪不可犯",才能动员和鼓励社会公众有力地配合和促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从而达到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的目的。

(二)推进法制、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

所谓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除了法律法规以外,从广义上说还包括规章制度。严密的制度防范是预防犯罪的可靠措施,制度上的防范是堵塞漏洞,防微杜渐的良方,能有效地"亡羊补牢"。检察机关要结合办案,向发生犯罪案件的单位或部门提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预防犯罪再次发生的检察建议,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手段之一,是目前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运用最多、收效也最为明显的一种方式。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检察机关针对发案单位负责人在行使职权和公务人员活动中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独断专行;案发单位物资、财务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有较大漏洞;案发单位疏于防范,屡次发生职务犯罪,甚至发生"窝案"、"串案";案发单位领导或有关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庇护犯罪,知情不举或以其他形式干扰办案等等情形,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加强防范,在职务犯罪预防发生方面起到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

所谓预防职务犯罪的机制,是指上下级行政管理机制、纪检监察机制、财会审计机制和办案机制等形成的整体合力。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的监督机关,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广泛收集法律法规和重大改革措施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法律法规和重大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职务犯罪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向国家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完善立法、法规、制度,改进工作的建议,推进法制、体制、机制的完善和改革。要坚持反腐败从源头抓起的方针,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稳步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群众监督和评议,规范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进一步形成公开、公正、平等的竞争机制,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

(三)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各个部门和行业,应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加强对本系统,本部门的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要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爱岗敬业,勤政廉政教育,切忌走过场和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不同的载体,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手段,法律宣传要以普及惩治职务犯罪的法律政策规定;介绍检察机关举报工作制度和对举报人的有关保护措施及奖励办法;通过典型案例和反面教材现身说法,以案释法;引导教育国家公职人员强化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意识(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提高自觉性;激发社会公众职务犯罪预防的热情,实现控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目的。法律宣传教育通过举报窗口向举报人宣传;公诉人出庭公诉向听众宣传法律知识;深入有关单位举办廉政专题讲座或法律培训班进行普法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综合法制宣传;举办打击职务犯罪成果展览,展示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等途径,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同职务犯罪作斗争,形成强有力的遏制、预防职务犯罪的舆论环境,推动全社会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

(四)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预防网络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从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采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科技等各种手段,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防治,因此,该项工作必须纳入党和国家的反腐败总体格局之中,作为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联系制度,以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龙头,全面推动预防犯罪工作的开展。行业和系统职务犯罪具有"辐射效应"的特(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点,一旦出现行业或系统职务犯罪时,不仅职务犯罪群体大,而且造成的社会影响与危害也大。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重点就没有方向,没有突破口,职务犯罪预防必须遵循抓重点的原则,把抓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作为整个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这些领域和行业暴露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发案原因和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从发案单位拓展到所在系统和行业,促使其他虽未发案,但存在不同程度犯罪隐患的单位加强监督管理,积极推动有关行业、系统、单位内部防范机制的建立。检察机关的检察要与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如审计、监察等手段相结合,使之形成一个周密的多角度、全方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网络,同时,还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信息系统,只有全面地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网络大量收集职务犯罪以及形成职务犯罪条件和原因的相关信息,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分析、研究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作出科学的预测,为职务犯罪预防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目前,职务犯罪信息80%来源于举报,10%左右来源于单位、企业内部的管理监督,因此,必须建立完备的信息收集、储备、加工分析、预警系统,使整个预防犯罪网络体系更加牢固,更加科学、高效,从而及时发现职务犯罪线索,使已经发生的犯罪难逃法网,潜在的犯罪得到预防,使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立党为公,廉政为民,严明工作纪律,改变工作作风,并以此为戒,举一反三,筑牢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和职务犯罪防线。

二、完善制度,规范行为

1、各领导干部要认真查找自身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经常性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席群众,把群众路线走好走实。

2、严格规范“三重一大”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方面决策都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集体决策,充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证权利正确行使,防止权利被滥用。

3、坚持党务企务公开制度。紧紧抓住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廉政建设的焦点和职工关心的热点,不断拓展党务企务公开形式与内容,让干部做个“干净人”,职工做个“明白人”,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4、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集中采购,集中审批等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5、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财务审计部门监督。不断加大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人民群众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监督的力量,用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预防和减少职务

犯罪。落实监督处罚制度,实行一岗双责制,对一些监督不力的干部追究联带责任。

三、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警示教育

加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理论学习,认真开展“每月一课”反腐倡廉活动和以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和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特点、亮点,利用现有的宣传平台及观看警示教育片等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化、日常化,真正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落到实处。

上一篇:墙体裂缝调查分析报告下一篇:浅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