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工个案案例

2022-08-22

第一篇:青少年社工个案案例

社工个案案例

个案活动计划书

案例描述

马xx,女,68岁,家住周口扶沟县,家中有老伴和一儿一女,儿女均已成家。早年战乱时期,她的两个哥哥均是甘肃兰州某工厂职工。经政府同意,她与母亲一块投奔哥哥,但这加重了哥哥的负担,后来嫂嫂又失去了工作,家庭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哥嫂离婚。她的两个哥哥一个在甘肃去世,另一个回到老家三年后也去世了。马xx62年下放到农村,后由母亲做主嫁给了无父无母的王加栋,母亲跟他们一起生活。王加栋的父亲曾经跟随毛泽东一块打仗,后来被俘,幸运的是他父亲逃脱回到了家乡,但又不幸的是最终被发现并被打死,那一年,王加栋才十岁。马xx老人体弱多病,看病开销比较大,儿子儿媳不孝敬她,,无奈之下,她想到了国家关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她觉得她的情况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政府应该给予救助。申请未果,她开始了上访之路。这条路她已经走了两年,至今没有结果。这两年她都是靠乞讨和捡垃圾卖钱生活下来。今年12月份,她又一次来到甘肃省兰州上访,被工作人员以种种理由推搡,后来被甘肃救助站遣送至郑州救助站,站中工作人员准备把她护送回家。

个案记录

一、基本资料

马xx,女,68岁,家住周口市扶沟县。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家中有老伴和一儿一女,儿女均已成家。她身体状况不佳,有心脏病、胆结石等多种疾病,一只胳膊和一只腿曾经骨折导致手和腿脚行动不便。老伴也身患疾病,看病花销较大。她把孙子孙女带大后,儿子儿媳嫌弃她已成为负担,不愿再赡养她。

2、个人经历:早年战乱时期,她的两个哥哥均是甘肃兰州某工厂职工。经 1

政府同意,她与母亲一块投奔哥哥,但这加重了哥哥的负担,最终导致哥嫂离婚。马xx62年下放到农村,后由母亲做主嫁给了无父无母的王加栋,母亲跟他们一起生活。近两年,儿子儿媳不愿再赡养她,无奈之下,她想到了国家关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她认为她的情况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政府应该给予救助。申请未果,她开始了上访之路。这条路她已经走了两年,至今没有结果。这两年她都是靠乞讨和捡垃圾卖钱生活下来。

三、主要问题

1、老人年迈多病,无人赡养,生命得不到保障。

2、儿子儿媳没有尽到他们的赡养责任与孝敬义务,家庭关系不和谐。

3、案主早年及近年的经历使她心理上受到伤害,产生一些不良情绪。

4、上访之路艰辛,生活无着,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导致案主生活悲惨。

5、案主本身不具备上访方面相关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少,无法为自己争取相关利益。

四、服务目标

1、使案主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改善案主生活状况。

2、改变案主儿子儿媳的观念,促进家庭和谐,使案主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3、引导案主表达不满情绪,提供机会让案主宣泄内心的负面感受,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困扰,从而进一步了解案主的问题。

4、利用媒体宣传等途径,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为整个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5、帮助案主了解国家上访方面相关政策,联系相关政府部门,最大程度的为案主争取应得的权益。

五、服务方法和过程

1、本个案主要采用危机介入治疗模式。又称为危机调适模式。危机是指由于突发事件或一系列长期存在的负面困扰打破人们原有的生活常态,给人们带来了

无法克服的困难,可能导致个人身心混乱的一种状态。贝尔金等提出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案主情况较符合第三种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认识生物遗传和环境学习的综合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因此引导人们从心理、社会、环境三个范畴来寻找危机干预的策略。除了考虑案主个人的心理资源和应对能力外,还要了解案主的家庭、亲属、社区的影响。当案主处于危机状态而自己的力量不能顺利克服时,社会工作者介入她的生活状态给予帮助。针对本个案来说,案主儿子儿媳不孝顺、自身体弱多病,在外上访,衣食无着,自己很难生活下去。在救助站里,工作人员为案主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并为其提供了必要的食宿服务和乘车救助凭证,积极的倾听案主讲述自己的故事,为其情绪的宣泄提供了渠道,暂时缓和了其情绪和压力。同时,为案主争取可利用的资源,缓解案主家庭经济压力。

2、本案采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结构家庭治疗者认为,问题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家庭结构存在异常造成的,因此,我们试图通过改变家庭结构来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由于对家庭结构的强调,因而结构家庭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对家庭进行结构性改变,问题的解决只是该整体目标的一个附带项目而已。它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社工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针对该案主家庭情况,我们采取家庭访谈的方法,通过参与、强化、描述、重演、改变观念、建立界限、打破平衡等方式来给予家庭互动以一些即时性的具体指导,找出导致家庭矛盾的根本原因,帮助家庭调整其互动行为的基本结构。

3、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分析出人发展的本质在于需求,并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实现,而案主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我们应该争取多渠道地安置老人的生活,满足老人最基本的需求。

4、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是指人是由生理、心理及社会各部分组成的,个人的心理发展受到社会环境和生理状态的影响。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借助“人在情境中”的基本原理将心理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强调人、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影响三个方面的因素,强调动用直接和间接的社会资源。针对案主,我们应从旁适时对案主进行心理疏导,运用个别化、接纳、当事人自决、不批判的态度、表里一致、保密和受控制的情绪反应等原则来引导案主正确认知,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面对现实,要从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多个方面来分析看待,也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5、为案主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多渠道地提供上访信息,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媒体介入、动员社会力量等为案主最大程度的争取应得的权益。

六、服务评估

1、成效评估:本案例采用危机介入治疗模式、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结合相关社工专业价值观、技巧和方法,遵循社工工作原则,并根据案主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介入个案。运用访谈技巧使案主合理宣泄不满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为案主提供有用的建议及意见,促进案主问题的解决。在家庭方面,协调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改变家庭结构,促进家庭和睦,使老人能安享晚年。

2、自我评估:在治疗过程中,社工始终秉持爱心、耐心及专业知识技能为案主服务;以案主之最佳利益为优先考虑;尊重案主的隐私权,对在专业关系中获得的资料遵守保密原则;以负责的态度维护社会正义,改善社会环境,增进整体社会福利等为案主服务。在服务结束后,案主情绪稳定,家庭成员关系有所改善,而我们对案主的上访问题经过多次尝试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七、个案反思与总结

1、社工员在介入过程中,首先是通过与个案对象的面谈,了解服务对象的

基本情况,需求、诉求、问题所在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谈话是有介入的,介入是有目的的,而不是无目的的聊天。

2、当案主出现失衡的时候便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两个途径:调整自身对事物看法或改变造成问题的环境。结合本案例服务对象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源于生活困难。我们在当中除了调整其对事件的看法外,更应为其创造改变目前生活状况的条件。

3、在本个案中我们价值体现在多重角色结合和不同资源的整合,如在心理层面上的充当辅导者、教育者角色;在寻找资助计划上的扮演资讯提供者角色;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整个辅导过程的推动者角色,结合不同层面的资源,如我们自身的网络、工作站、社工组织等,并从专业角度上评估服务对象的目前需求等。

4、社会工作者并不能直接给服务对象以物质上的支持,但不能给予这些是否就代表社会工作者束手无策呢?我们认为不是的,目前很多人都认为社会工作者只可以做心理层面的工作,一旦碰到现实问题,社会工作者的力量就会显得单薄甚至可有可无。我想这些都是因为对社会工作者角色理解不深刻所造成的。

第二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汇报

解开枷锁,放飞梦想

——个案工作案例报告

一、个案背景

(一)基本资料 案主:阿辉 性别:男 年龄:14岁

(二)个案来源

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看过社工的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

(三)背景资料

1.情绪状况。服务对象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的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母亲和姑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责备服务对象。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和母亲发生争吵。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的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在学校和同学的交流不多,和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的有两个,曾经因为和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他有意见。在家庭里面和母亲和姐姐的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的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状况,特别是试卷的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支援网络。该服务对象的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的两位关系较好的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问题分析

(一)理论基础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萨提亚的联合家庭治疗模式非常强调家庭的沟通,她认为,家庭沟通的形式其实反映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自尊程度,沟通的不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沟通技能的不足,而是因为家庭成员自尊程度的偏低,由此导致沟通过程中心日偏离,也就是内心所想和行为所示的背离。

(二)问题分析 1.非理性认知

服务对象因为接受家庭观念的影响,认为中学毕业后不上高中就没有前途,平时的测验成绩代表中考的成绩,所以平时考试测验不理想时,往往会认定自己已经考不上高中,自己以后就没有前途,家人也不会原谅自己等一些负面情绪。这些非理性信念往往会加剧服务对象的焦虑和紧张,过分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社工在跟进服务对象时,需要消除服务对象的这种非理性信念,树立理性信念,正确的看待考试成绩。

2.家庭沟通不良

服务对象因为家庭的情况,一直按照家庭成员的规定生活,很少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在面对一些挫折时,服务对象从家庭中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得到的更多的是批评,造成服务对象内心不愿意和家庭成员沟通,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距离拉大。社工在跟进过程中要增强服务对象的沟通技能,让其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好的和家庭成员沟通,从而消除家庭沟通的障碍,从家庭中获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3.自信心不足

服务对象本人和家庭都给予服务对象较高的期望,但是在现实中却不断经历现实的打击,在缺少支持的情况下,服务对象的自信心在逐渐的下降,对学习和

生活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消极的心态较为严重。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发掘其优势,并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社工寻找服务对象周围的支持系统,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树立其自信心,以积极心态面学习和生活。

三、服务计划

(一)长期服务目标

协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理性信念,增强自信心,以积极地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促进自我完整发展。

(二)短期服务目标

1.协助服务对象树立理性信念,正确看待平时学习中的考试测验,消除过度紧张焦虑情绪;

2.增强服务对象沟通交流能力,消除家庭沟通障碍,从家庭获取更多支持; 3.增强服务对象自信心,以积极地心态迎接中考;

4.协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现状,为自己订立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三)服务计划

1.和服务对象探讨现状,了解考试失败的原因。服务对象平时学习较为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社工和服务对象一起回顾分析,寻找考试不理想的原因;

2.学习理性情绪治疗法,改变非理性信念。社工和服务对象一起学习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让服务对象明白非理性信念对人的影响,并从自己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一些非理性信念,并讨论如何消除非理性信念;

3.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资料。与服务对象讨论对家庭的理解,分享家庭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的增强沟通交流能力,消除沟通障碍;

4.协助服务对象认识自我和现状。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分析其现状,为自己确立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迎接中考的到来;

5.鼓励和赞赏服务对象。社工要给予服务对象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四、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

目标:同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收集服务对象学习和家庭方面的

资料。

主要内容:与服务对象初步接触,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为了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和接纳,社工从服务对象的兴趣着手,从服务对象喜欢的网络游戏谈起,并运用同感、尊重和接纳等技巧获得了服务对象的信任。谈话中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如对人际关系、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等几个方面。通过第一阶段的会谈,社工和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服务对象很乐意接受社工的帮助,并和社工一起探讨制定了服务目标,并很高兴答应社工约定的下次见面的时间。

(二)第二阶段

目标:消除非理性信念,树立理性信念,减少对考试的焦虑;增强家庭沟通,获取家庭支持。

主要内容:和服务对象回顾分析考试的经历,分享考试后自己的感受,以及家庭成员的反应。服务对象从考试的失败讲述到生活中家庭的压力,情绪有点起伏,社工运用同感表达对其感受的理解,同时给予其发泄的机会,使其情绪得以疏导。另外社工带领服务对象共同学习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寻找服务对象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并提出消除非理性信念的办法。社工和服务对象分享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更好的增强家庭沟通,从而从家庭系统中获取更多的支持。通过第二阶段的会谈,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的在看待考试时存在的一些非理性信念,并主动的要求改正,树立理性信念。会谈后服务对象回家主动的和母亲沟通,告知自己真实的想法,使得母亲认识到家庭期望对他产生的压力,母亲表示尊重他的想法,这点让服务对象异常高兴。

(三)第三阶段

目标:协助服务对象认清自我和现状,订立适当的计划和目标;探讨改进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习成绩。

主要内容: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回顾了服务对象的考试历程,以及服务对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的感受,同时社工带领服务对象反思考试不理想的原因,并由服务对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社工针对服务对象考试遇到的状况也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然后社工和服务对象讨论了服务对象的目标和现状,并看清楚两者之间的距离,让服务对象思考如何缩小差距,取得理想的成绩。通过第三阶段的会

谈,服务对象掌握的应对考试紧张的一些方法,会谈后的一次考试中,服务对象采用了会谈中的方法表示感觉没有之前那么紧张。通过采用社工分享的小技巧,在会谈后的数学考试中取得了进步。

(四)第四阶段

目标:给予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协助其树立自信心。

主要内容:服务对象针对之前面谈时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在实际学习中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社工及时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服务对象认识自己的优点,并重新树立自信心。通过第四阶段的会谈,服务对象对自己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考试的小进步让他看到了希望,自信心也逐渐的树立。

(五)第五阶段

目标:疏导服务对象中考成绩不理想的情绪;和服务对象共同制定毕业规划; 主要内容:服务对象中考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来自家庭和自己的压力让其感觉十分沉重,对未来充满担心,社工运用同感和疏导等技巧,疏导服务对象的消极情绪,让其勇敢面对现实。同时,社工和服务对象一起讨论毕业规划问题,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讨论出两种方案,由服务对象自己决定将该如何选择。通过第五阶段的会谈,服务对象的悲观失望情绪得以疏导,同时对自己的的毕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否定了毕业必须上高中的认识,并对社工给与的建议认真考虑,并根据社工的建议选择了技校继续上学。

(六)第六阶段

目标: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认知,增强其自信心;做好结案的准备,处理服务对象离别情绪;

主要内容: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回顾了辅导的整个过程,并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状况给与鼓励和赞赏,并鼓励其一直坚持下去并做的更好。同时社工和服务对象探讨结案事宜,因为服务对象状况已经改善并且稳定,社工告知服务对象将会结束辅导过程,但是以后还可以继续联系。通过第六阶段的会谈,社工发现服务对象的自信心逐渐的增强,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和家庭沟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现状比较稳定。

五、过程评估

(一)服务对象方面

因为是服务对象主动的寻求社工的帮助,所以社工同服务对象的关系建立的比较顺利。在服务的开始阶段,服务对象的情绪很低落,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周围的系统不仅没有给他很大的支持,反而在责怪他,使得他的自信心在逐渐的降低,一味的压抑自己。后来通过社工的跟进,服务对象逐渐放开自己的心门,和社工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主动的去思考如何去改变现状。在跟进的过程中,服务对象感谢社工一路的陪伴和鼓励,让他度过了中考前艰辛的日子。服务对象现在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并表示会积极的努力,克服困难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二)社工方面

在个案的工作过程中,社工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运用积极聆听、同感、尊重和接纳,和服务对象一起共同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一起制定改变的目标。同时社工不断的给与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逐渐的树立其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最终和服务对象一起达成服务目标。

六、结案

(一)结案原因

服务对象现已从本校毕业,在另外一所技校上学。社工和服务对象制定的服务目标已经达成,所以经过与服务对象和督导商讨后,社工决定结案。

(二)服务对象现状

在新环境下,服务对象担任班干部的职责,取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沟通交流能力增强,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服务对象的数学成绩一直在班级里面占据第一名,总成绩在班级也名列前茅。在家和母亲的关系沟通交流增多,并表示自己现在长大,理解母亲的辛苦,没有再同母亲发生争吵。

(三)目标达成情况

中考前服务对象的考试焦虑情况得以缓解,并为自己制订了合理的学习规划和目标,中考后纠正非理性信念,正确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在新环境下,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家庭生活,并得到很好的改善。综上所述,该服务对象的服务目标已基本达成。

(四)反思与结论

1.社工应该让服务对象多思考,并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自决的

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

2.社工要灵活的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并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在个案的跟进中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3.社工在面谈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能力引领案主的讲话,不能由服务对象盲目的引领谈话。

4.社工要合理运用个案工作技巧,包括交流技巧、解决问题技巧、改变行为技巧。利用倾听、引导、反馈、总结、打断等沟通技巧。

5.社工要给与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并让服务对象坚信社工将会和其一路同行。

第三篇:少数民族青少年城市就业难——社工个案分析与反思

青少年城市就业难的分析与反思

一、案例资料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张某 性别:男 年龄:18 民族:蒙

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

(二)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张某的父亲目前下岗在家,母亲因是传统的蒙古族女性,只在家做家务,也没有工作。父亲在岗时单位曾分配两套房,除了一套自家居住外,另外一套出租给他人,一家三口依靠每月房屋租金2000多元维持生活。父母对张某非常疼爱,但张某因为自己相貌不佳怨恨父母,对父母态度冷淡。另一方面,父母只知道一味的在物质上满足儿子,却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2、生活经历。张某初中毕业后没有考取学校,所以就呆在家里。其间父母也曾让他去读过夜校,但学习基础太差,读了一段时间,因实在跟不上学习进度,就退学了。当他年满十八岁以后,他就出去寻找工作,但找了十几家工作单位,由于沟通问题和专业技术不达标等原因,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受他。张某认为是外貌影响了自己的就业。第一他身高只有一米六多,其次他的长相异于常人。三番五次遭受挫折后,他也灰心了,开始怨恨父母为何把他生的这么难看。

目前,他没有什么朋友可以沟通,整天在家上网打游戏消磨时间,

1

社会支持网络严重缺失。

二、问题分析

1、思想观念。张某在就业过程中的屡屡受挫使他非常灰心丧气,对自身能力和就业认知产生偏差。他将失败原因归咎为外貌,产生了严重自卑感,而依靠打游戏来逃避现实,又使他越来越胖,外形更加不好,使他更加感到自卑。

2、社会交往。张某基本没有朋友可以交往,与父母的语言交流也很少,使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3、就业技能。张某的学历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很难找到工作。

4、家庭亲子关系。张某因为外貌问题对父母有怨恨情绪,家庭功能失调,缺乏良性互动,家庭关系较紧张。父母因为内疚对孩子百依百顺,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孩子振作精神。

三、设定目标

1、解决张某就业问题。张某目前最突出问题是就业,外貌的影响加上学识、技能有限使张某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受挫,加重了他的自卑情绪。张某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自卑情绪、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等,都是由于就业问题引发的,只有协助舒缓就业问题,其他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2、使张某对自己有全方位正确的认识,,舒解其非理性情绪。张某采用了“外归因”方式将失败原因归咎于外貌,而忽视了个人能力的不足,使他缺乏应对问题的正确方式,而只能采取逃避现实和怨恨父母的形式掩盖自己的自卑情绪。对自身有正确的认知有助于为学习专业技能提供

2

动力,也有利于缓和家庭的紧张关系。鼓励案主进行社会交往,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3、对张某进行就业指导和面试技巧的培训,协助案主学习一技之长,增强他的求职竞争力和张某的自信心,提高张某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服务计划

(一)服务模式:任务中心模式 (理论辅助:认知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 任务中心模式解决的是心理与社会的问题,即问题的存在包括个人生活中内在的心理因素及外在的环境因素。该模式关心的是案主明确承认、可以清楚地加以界定并且解决的问题,如就业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案主可以获得人生某一方面的改变。

该模式认为,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个人能力暂时的缺损。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挖掘或增强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能够使案主更好的面对今后发生的问题。该模式强调兼容并蓄,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其他模式的方法和技术。

(二)工作计划

1、与案主初步接触,建立良好工作关系。

2、讨论并分析案主的就业问题,找出问题原因。

3、与案主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出总目标和小目标,确定一个具体的、短期的工作任务。

4、在这个过程中对案主进行鼓励和奖励,当案主遇到困难时与案主一起分析解决。

5、若任务顺利完成,案主的自信度得到提高,对父母的怨恨减轻,可尝试引导案主重新思考对父母的态度,推动家庭关系的改善。

3

6、回顾整个个案过程,对案主进行鼓励,制定未来的计划。

五、服务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接触。由于张某整日不与外界社会接触,对外人会有抵触情绪。所以,一开始社工与张某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很困难的,会谈时间不宜过长。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会谈中,张某表现得相当紧张和拘谨,回答问题时会很小心和谨慎,也很少与社工有直接的目光接触。

(一)第一次会谈

时间:4月7日

形式:面谈

地点:服务机构

时间:15::00—16:00 第一次在机构的会谈时,因为关系都十分生疏,所以张某的父母也在场。会谈期间,张某的父母由于对张某的问题十分关注,一直在旁边插话,而张某则表现出非常厌烦和不耐烦的情绪。

(二)第二次会谈 时间:4月8日 形式:家访 地点:张某家中 时间:15:00—16:30

第二次会谈时,社工特意支开了张某的父母,在张某房间中与他进行单独会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会谈气氛活跃了一些,社工引导张某谈以前的成功经历,尽量避免因直接谈缺点和问题而引起张某的情绪波动。

效果:经过以上两次的会谈,社工与张某初步建立了信任关系,第二次会谈时间延长说明张某逐渐变得话多起来。张某表示,很乐意就自己在就业和家庭、社会交往以及生活上的问题与社工进行交流并共同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提高专业技能,对自己有新的认识。

(三)第三次会谈

时间:4月11日(周三)

形式:家访

地点:张某家中

时间:15:00—17:00 社工与张某对其就业困难问题进行了讨论。社工协助张某对自己的就业

4

问题进行了全面思考,使张某认识到:自己只有初中学历,如今单位招聘保安都要求有学历;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如今社会上技术工作供不应求,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技之长,使张某产生学习一技之长和改变的动力。

效果:社工鼓励他参加机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以掌握一技之长。张某表示愿意进行考虑。过了几天,张某主动来找社工,表示他愿意报名参加技能培训,张某对电脑比较感兴趣,为了系统掌握电脑知识,他选择了首先参加电脑初级班培训。

(四)第四次访谈

时间:4月18日

形式:面谈

地点:机构咨询室

时间:15:00—17:00 社工了解到张某在培训班上电脑学得很好,成为老师的好帮手,有的同学称他为“张某老师”。社工对此及时给予了他表扬,并鼓励他多与同学交往。一段时间下来,张某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其自我形象也得到提高,他开始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父母反映他也不再睡懒觉了,每天早上到小区里进行身体锻炼,生活变得有规律,人也变得开朗和精神了。

第三阶段:缓和家庭关系,消除沟通障碍。

(五)第五次访谈

时间:4月25日

形式:面谈

地点:机构咨询室

时间:15:00—17:00 当张某整个人的形象和精神面貌都有改观后,社工开始要求他正视与父母的关系,并就此与张某进行了深谈。在会谈中,社工聆听了张某对他与父母关系的描述,了解他的看法和感受。张某表示,从内心来说,觉得父母对他是关心的,付出了无私的爱,但因为自卑和找不到工作就将怨恨集中到父母身上。社工借机劝说他多体谅父母,主动关心父母,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张某的心里动摇。

5

社工协助张某制定了一个改善与家人关系的计划。计划包括:每次出门时主动向父母告别;主动关心父母,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对父母的关心表示感谢;主动与父母开展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并能听取父母的意见。

(六)第六次访谈

时间:4月29日(周日)

形式:家访

地点:张某家中

时间:15:00—17:30 在张某实施计划的同时,社工与张某的父母进行了接触,了解其想法,同时向他们介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方法。张某的父母认识到过去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表示要与张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的想法。父母对张某最近发生的转变非常欣喜,非常愿意配合社工与张某一起共同努力改善家庭关系。

第四阶段:结案

(七)第七次访谈

时间:5月27日(周日)

形式:家访

地点:张某家中

时间:15:00—16:30 一段时间后,社工在张某家中对他及他的父母做了回访。此次面谈距上次相隔时间较长。通过面谈了解到张某已结束培训,并考取了电脑专业相关证书,顺利面试到某电脑公司的售后维修部实习,与人沟通表现的自信和得体,情绪平静。张某的家庭关系已有明显改善,张某有什么想法都会征求父母的意见,而父母也会注意关系张某的心理和人际交往,而不像过去那样仅仅从物质上满足孩子,最终确定结案。

六、成效评估

服务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张某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既掌握了一技之长,找到了基本对口的工作,又提高了自信心,消除

6

了对自己外表的自卑。而自信心的提高使张某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大提高,对父母的怨恨基本消除,与父母的关系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七、结案

(一)结案原因:个案设定目标基本达成,自然结案。

(二)结案处理方式

社工在张某家中与他通过面谈直接结案,张某及其家人认可了社工的工作,认为服务目标基本实现并同意结案。

(三)建议

1、进行后续跟进,重点跟进张某的家庭关系和工作状态,鼓励张某多与家人交流沟通,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自身人际交往能力。

2、鼓励张某多关注与自己专业技能有关的新资讯,从而以及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八、反思

1、通过这个个案,发现案主的很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能找出核心问题并加以解决,那么其他问题就都很好解决。

2、由于社工的专业训练及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社工在面谈过程中,无法充分同理服务对象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效果。

3、在个案介入的整个过程中,社工应当始终遵守自己的专业操守,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社工经常遇到一些伦理难题,如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加以改进。

4、如果在对张某一系列的辅导之后仍未能帮助张某找到工作,也存在对张某的潜在消极影响的风险,这也是对社工技能和素质的考验。

第四篇: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一、 个案背景:

娟娟,女,21岁,一米6.大二就读。非常喜欢明星,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爷爷奶奶健在,家境良好。目前强强跟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有房有车,目前主要住在爸爸妈妈单位分的房里,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二 案主的挑战:

1) 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

2) 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加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 3) 他表现出来给别人很淡定,大智若愚的样子,对事情不关心。 4) 有独特的一面做人处理关系得当,但人际交往面不大。

5) 由于家庭的影响,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在谈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总是不说话。 三 影响因素

1)家庭层面

a) 家境良好,没有生活压力。 b) 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c)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

a) 娟娟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娟娟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a)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四 能力/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 心态平和。

2. 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 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娟娟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

1 妈妈聊天。

4. 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二) 案主家庭系统的弹性

1.对于娟娟来讲,一个处于青年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她会失落。娟娟认为毕业后父母会给自己工作,,不用担心前途。

2.对于家长来讲,会把一些自己办不到或者很难办的事情寄希望社工或者心理医生帮他做到,比如让娟娟扬起理想的风帆,爱上学习,

3.对于爷爷奶奶来讲,他们会面对压力和问题向付先生施压,他们会把责任推出去,以求心理平衡。

二、 反思社会工作实务在中国社会文化处境中的实践 1.西方理论与本土实践结合的反思。 2.中西方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反思。

3.个案工作中案主自决与家庭支持系统的冲突。 4.求助与面子的问题。 5.效果与效率问题。

第五篇:社工职业伦理案例剧本(青少年附旁白)

社工伦理剧本

场景一:班主任办公室

【旁白】学生A是一名高二的学生,由于在学校经常惹事,所以经常换学校。这一次他来到了一个新学校。

学生A母:班主任老师,你好,我儿子是今天新来报道的。 班主任:你们好,请坐。

学生A母:谢谢老师,学生A,还不快跟老师打个招呼!

学生A:老师好!

班主任:手续都办好的话明天就可以来上课了,到这个新环境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慢慢适应,如果学习上或生活上遇到困难都可以和我聊聊。 学生A母:真是谢谢老师啊,谢谢啊……

……(自由发挥)

班主任:没事的,这都是应该的,学生A君,今天早点休息,明天第一天上课别迟到哦!

(学生A君腼腆的点了点头,然后班主任送母子俩离开。)

班主任独白:这小孩眉清目秀,还有些腼腆,感觉上去蛮乖的,应该能和同学融洽相处吧!

场景二:课间的教室

【旁白】一周后,就开始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状况了。

同学甲:学生A,你的数学作业还没交,做好了没?我们组就你没交了! 学生A:没有做!

甲:那你快点做啊,老师说下节课要交的。每次作业都差你。 学生A:关你屁事啊……

甲:你怎么这么说话呀!

学生A:我就爱这么说话……你算什么东西呀!

甲:(愤怒!把手上收的作业甩学生A桌上)

学生A:(非常愤怒)你大爷!

甲:(夺过学生A的作业本,撕了它)!

学生A:……(污言秽语)

甲:……(得理不饶人)

(两人吵的非常厉害)

班主任:(急急忙忙赶到,把他们拉开)停,停,统统给我安静点。你们两个现在到我的办公室去反省反省,下面的课不要上了。

旁白:在弄清事实情况后,班主任请来了学生A的家长,对学生A和家长都进行了思想教育,并告知学生A,如果再出现类似打架事件,一定会要求学校做出相应处分。

场景三:班主任办公室

【旁白】打架事件后一切并没有好转,而且学生A的表现越来越差。 同学1:老师,今天学生A无缘无故骂我是垃圾堆里的屎壳螂。 班主任:好的,我知道了,我会找他谈话的。

(同学1出场,同学2上场。)

同学2:老师,学生A刚才和小明打起来了。

班主任:(担心)什么?打起来了!情况怎么样啊?

同学2:已经没事了,同学把他们拉开了。

班主任:怎么会打起来呢?

同学2:学生A走过小明座位的时候把小明的变形金刚碰到地上了,学生A不止不肯捡起来,还说小明无知,玩一些幼儿园小孩玩的东西,那变形金刚破的连收废品的都不会要,吵起来了之后学生A把变形金刚砸了!然后就打起来了。 班主任:好的,我知道了,我会处理的。

(同学2下场,同学3上场:)

同学3:老师,不好了,在化学课上学生A泼硫酸玩,泼到小芳手上了,化学老师现在带着小芳去医务室了,让我来喊你去教室维持纪律。

班主任:学生A就是一个祸害,自从他来了,就一直在惹事,每一天安生的…… (班主任同学生3同时离场)

场景四:社工办公室

【旁白】化学课上,老师一再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但是学生A还是对老师的话表现出满不在乎。由于他的一个失误,弄伤了和他一组的女同学,他内心非常的愧疚,但是学生A的行为对其他师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主任介绍了社工给学生A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学生A渐渐愿意与社工说一些话。

社工:小芳伤好了,医生说好好保养的话手上的疤也会慢慢淡掉的。

学生A:(十分惭愧)我真的不知道会弄伤她,我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每次听到他们说小芳的手丑我都想和他们打一架。

社工:不要太过自责,一切都会变好的!在和同学有矛盾的时候你为什么会想到打架呢?

学生A:在我家,只要我不能让我爸满意,他就是这样打我的。

社工:爸爸经常打你吗?

学生A:嗯,小时候成绩不好或是在外面不听话才打,现在我随便说几句话不他们顺心可能都会打。

社工:疼吗?

学生A:呵呵,习惯了,我爸是大学学历,经商。我妈妈是高中学历,现在是家庭主妇。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从小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全被安排学这练那。我爸对我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从来没有满意过,他一直说当年他如何优秀,我为何不知争气?我太令他失望了!烦死人了!

社工:那是因为他们太望子成龙了,他们是太在乎你了。

学生A:(情绪突然激动)我不要这样,我不想做他们的傀儡,我不想再读书了。 社工:这件事有和你的父母讲过吗?

学生A:讲过,他们非常非常反对!

社工:这个是件很重要的事,你要考虑清楚。如果你现在不退学,然后努力学习的话,将来可以考一个好的大学,有的知识,你可以做很多事情,赚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现在退学了,在这个社会上以你现在的学历很难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你的人生会少一段大学生活的美好时光,而且你的父母会非常的失望。

【旁白】通过交流,社工分析了退学的利与弊后,学生A 生还是坚持退学,而父母坚决反对,不希望学生A生因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社工也觉得学生A生也应该继续学业。

但是社工的工作原则是案主自决。 社会工作者应尊重并促进案主的自决权,所以应该尊重学生A的决定,但是父母对学生A完成学业的愿望对他的将来可能会更有利,而且他现在正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又很冲动,可能对现在的决

定会后悔!社工十分为难。

社工:这次我们聊了很久了,对于退学的事,你需要更冷静的考虑一下,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们下次再约时间。

学生A:好的,那我们下次见。

(学生A下场)

【旁边】学生A走后,社工万分纠结,在办公室来回踱步,这时敲门声响起,又有事发生了。

社工:请进。

班主任:你好!

社工:请坐,老师,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班主任:我是想问问我们班学生A的情况的。

社工:他需要时间慢慢改变,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能适应这个学习环境了。 班主任:其实吧,我想不必在学生A身上花太多时间了。

社工:为什么呢?

班主任:他一直是个问题学生,自从他来我们班,我们班就没有安定过,其他学生的家长也一直来反映。这次他伤着的小芳,她爸爸是教育局的领导,这次事件影响很大。小芳虽然原谅他了,但是她妈妈昨天找过我,希望能严肃处理,我希望你能劝他自动退学。如果你能帮忙的话,相信会给你一份丰厚的补贴的。

【旁白】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应遵循正直的原则,要始终清醒的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社会工作者不应从任何专业关系中获取不当利益,或是剥削其他人已得到个人的、宗教的、政治的或是商业利益。社工很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社工:不行,我不能这么做。

班主任:其实就算你不帮忙,我以后也可以找更多理由把他开除,你为什么不配合你点呢,对你也有好处!

社工:(非常气愤)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旁白】社工的伦理原则是挑战社会的不公正,社会工作者应该要协同和代表弱势、受压迫的个人和团体,社工应该致力于确保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平等的待遇。在权力面前,学生A的处境十分艰难,社工在想怎么能帮助学生A。 (班主任看到社工态度坚决,便稍微放弃了这个念头)

班主任:好吧,如果实在不考虑与我们合作的话,这些话就当我没有说过,希望你不要说出去。

【旁白】社工是应该尊重这次谈话中的隐私,是否该为班主任保密,是否应该把班主任的想法告知案主,还是该去上层机构揭发那群人的阴??。

上一篇:亲属关系公证书涉外下一篇:浅谈班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