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模流分析教程

2023-06-21

第一篇:moldflow模流分析教程

影片分析教程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影片分析》课程将会贯穿各个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 这类课程表面上看非常简单,老师在课堂上放映一些影片的片段,或者是放映整部影片,然后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课程的要求进行读解`分析。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在学院的影视中心拉片室,按课程要求独立拉片,并做分析笔记。但《影片分析》课程所起到的作用,在未来的电影创作和电影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历届的毕业生和我们每一位今天在校的同学,都会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会在《影片分析》课程上和在老师的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方法、不同技巧、不同形式的讲解、分析教学中,享受着一种潜移默化的电影专业熏陶;渲染着一种淋漓尽致的视觉听觉剖析;归纳着一种有形无形的影片创作规律;总结着一种完整全面的电影制作和理论经典。 对于电影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有各种个样的理解: 分析,可以是一种欣赏的过程。 分析,可以是一种感觉的经历。 分析,可以是一种技巧的学习。 分析,可以是一种规律的总结。

分析,也可以成为方法`手段的学习。

分析,更可以成为知识`理论的积累和培养。 分析,应该是对影片的艺术特性的总体把握。如果我们仅仅将分析定位于电影对历史或者对政治`军事`文化等的思考与讨论,谈议论,写感想,这种分析只会停留在表面,永远不会深入。

由于电影欣赏的特殊形式,对电影本性、电影观念、电影美学、电影理论、电影技术、电影技巧的了解和掌握就不能停留在一般层面上。更不能超越电影本体搞一些缺乏细节,缺乏研究的泛泛评论。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阅读(看)电影,思考(想)电影,分析(写)电影,完全是一种艺术感觉的体验过程,一种心理欣赏的过程,很少做单项分析;很少做“量化”分析;很少做手段和元素的分析。即便是更为深入的研究,往往也是提出一个两个问题,对影片的某些段落,镜头反复地阅读(看),用于反复验正自己的感觉、判断、体会、描述。

电影是一种交互式的信息媒体,电影的体验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

电影的体验、电影的理论研究、电影的制作研究,更重要的是技巧的,规律的文化的研究。 我们的学生,曾经是看必看经典,言必称大师。较多的关心这些大师的经典作品的思想,意念,内涵及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忽视了影片中这些基本的东西----------手段。 意识---------不是学来的,要靠学习,经历,修养,积累来实现。 手段---------是可以学来的,要靠潜心研究,分析,看片来达到。

电影理论的研究,有人常常倾向于用一种特定的方法,或者从一个特定的观点去读解,分析电影,有的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女权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等方法进行分析,这些都是一些学习方法和分析方法。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习惯于对电影进行类型分析,规律分析,手段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寻找自己的方式,方法;才能对自己和专业所关注的问题逐步深入。

影片分析在我们学院的各个专业的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一个老师是不同的切入方法,每一个专业关注的问题又不一样,我根据我拉片的体会和教学反馈,总结出如下问题,并提出讨论,供同学们在影片分析中参考。 一

主题

正象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 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渲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

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俩个方面的层次:

(1) 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 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 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传达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

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

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的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中外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

4)描述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 、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的表达出这种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和回味? 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

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7)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的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

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上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

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 叙事结构`造型风格` 手段方法` 影象效果` 人物塑造` `````````````哪一些让你最感兴趣?

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要反复地、深入地、分析这种理解和感受,解释出对主题的认识,感受,理解的原因。 主题不搞清楚,分析就无法透彻。

关于影片主题的分析就形式而言,文章阅读、段落拉片、同学间讨论和分析写作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结构

影片分析中的结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这一点,甚至,根本不被关注。

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 内容` 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 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 有机` 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 1) 剧作结构-------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这种戏剧性结构的电影的结局可能大体有四种: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但无论那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戏剧”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非戏剧性结构的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一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是局部的无意识构成整体上的有意识。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的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2) 情节结构--------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传统的电影情节,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现代电影的情节则更为复杂,更为混淆。但电影的情节和细节是影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的叙事情节,在总体上构成影片的框架;电影的细节与元素构成影片的内容;电影情节的推动,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着重依赖于人物的动作和细节的设置。电影情节的编排,往往是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和发展。以往的“戏剧式”电影叙事,对于精巧的外部情节的设计和设置是十分依赖的。现代电影中对于细节越来越重视,用细节的动作和细节的场面积累来推动情节。这种电影的特点是:重视细节的强调,重视细节的重复,形成影片内在的结构,注重细节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情节的帮助。

影片的结构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段。经分析发现,电影的叙事结构、剧作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人物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中,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 :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 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认为:A:影片中的人物就是------演员;B:影片中的人物就是--------演员+人物;C:影片中的人物就是-------人物。 2 :分析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景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 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 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视觉信息。制作的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妆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 2) 人物景别表现: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地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重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情进行描写,即便是某一个人物用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地刻画。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年轻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近景` 特写和全景` 远景的交替应用,“母亲”年老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全景的镜头来完成,总体风格基本是这样一种规律的处理。 3) 人物形体表现:

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方式处理,大多数是经过导演和演员精心设计的。因为,人物的形体处理的这种状态,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为推动影片的情节。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彩色回忆时空段落中,年轻的“母亲”,人物的形体永远是处在运动之中,处在站立和跑动之中;而黑白现实时空段落中,年老的“母亲”,则恰恰是相反的处理,大部分形体表现处理成为静止的形态和坐姿状态。 4) 人物位置表现:

影片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无论是在影片风格,画面效果,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在处理的方式上,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中处理;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边处理;有的人物位置干脆是不规则的卡头卡脚处理。例如:影片《黄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中处理,影片《一个和八个》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边处理。使得影片画面人物的位置有一种鲜明的造型效果,其实,这都是一种影片叙事` 手段` 风格的外延。

从影片的宏观上分析,人物的表现方式,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一定是导演十分 重视的技巧与元素。通过这种细致和量化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影片的风格` 画

面` 效果` 技巧` 结构和导演方法。

3 :分析人物动作的表现技巧:

影片中决定人物动作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事件和规定要求。

作为导演,对于人物动作的简单表现和复杂表现,在影片的叙事风格上会产生不同结果,那么,核心的问题就是导演采用什么样的镜头技巧来反映和表现这些人物的动 作。

这时叙事中的人物动作成为了内容,镜头处理表现技巧成为了形式。

我们在分析影片的人物动作时,讨论人物动作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动作方式,仅仅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同时我们要分析影片的镜头中和段落中采用什么样的具体镜头技巧(方法),来表现此时此地的人物动作。

导演在实际创作和拍摄处理上,可以是用不同的镜头技巧(方法),拍摄和表达

不同的人物动作,也可以是用相对固定(一样)的镜头技巧(方法),表达同一的动作

和不同的动作。如果是采用后者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影片人物动作镜头技巧(方法)

处理上的特殊风格。

例如: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黄土地》,大量地采用静止(静态)的镜头完成

画面的表达,采用极为有限的摇镜头表现部分的人物动作和运动,表现场景的空间;

导演徐克拍摄的影片《新龙门客栈》大多数是采用夸张` 变形的镜头画面形式表现各 种的人物的近景和动作;导演吴宇森拍摄的大部分影片,大量地在叙事镜头和动作镜 头中采用高速摄影(慢动作)的镜头技巧,来表达影片中人物的动作的异化,具有一 种人物形象塑造的浪漫` 飘逸与超然感觉,有一种影片“暴力”美学的特征。 4 :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形式:

按电影的常规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的形式应该有其相对的设计性、

独立性、形象性、鲜明性。

人物光线的形式,除了受到场景、空间、环境、光源的位置、方向、性质的影响

外,还要受到影片的主题` 内容` 风格` 样式` 叙事` 情节和导演处理的制约。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赋予影片中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 形式,只要这个人物一出现,这种光线的效果就存在。例如:导演张艺谋的影片《大

红灯笼高高挂》中,陈老爷这个人物的光线形式,就是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定性,完全 是逆光` 剪影` 半剪影的处理,增加了人物的刻画,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在影片的 叙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影片叙事情节的表达,赋予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效 果,这个人物走到哪里,这种光线效果就带到哪里。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威

拉上尉历尽艰难,深入到丛林中去寻找库茨上校,丛林中库茨上校的居住地的光线效 果,则完全是主观化的处理,人物只有逆光的处理,很神秘,很形式。

有的时候,完全是为了影片全片的风格,使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物,完全采用一种 特定的光线效果。例如:导演关锦鹏的影片《阮玲玉》中,现代时空(演员扮演的段 落)的人物处理,假定性的人物逆光` 轮廓光十分鲜明,很有现代感和唯美性,超越 了早期资料影片的审美氛围,在光线的形式上,形成了俩个不同时空的交替

场景

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定的空间环境。

现代电影的场景,可以是现实空间环境,也可以是非现实空间环境,但是,这两

者都要求要体现和反映剧本中的假定情境。

* 通常的,影片中场景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划分成如下六种: 1) 内景-------在摄影棚内搭制的场景。 2) 外景-------大自然中天然景观的场景。 3) 实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自然建筑的场景。 4) 场地外景--------为了影片的拍摄,按一定的比例,专门人工搭制的场景。 5) 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用于配合拍摄的小比例的场景。 6) 计算机模拟景------利用计算机(数字)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场景。

*

现代电影中,电影场景的构成有如下的几种特点: 1) 影片的银幕空间是由多种类型的场景组成。 2) 同一场景可以开展一场戏,也可以开展多场戏。 3) 一场戏可以在一组场景或多组场景中展开。 4) 影片中的场景更加参与影片的叙事和造型, 5) 场景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6) 影片的构成上,场景交替变化、交替运用越来越频繁。 7) 特技合成,虚拟现实的场景的出现和使用越来越广泛。 8) 影片中的场景在视觉造型和视觉风格上越来越影响和决定影片的风格。

电影场景,首先是一个空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影片某一个段落的人物` 叙事` 动 作对话的构成与处理。场景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例如:操场` 街道` 河边、厨房、卫生间、车内。可以有地域的限制,也可以没有地域的限制。一幢郊区的别墅,严格地意义应该是一个场景,但是,在具体的拍摄中,室内的戏和室外的戏,我们在拍摄和表述上往往又分为俩个不同的场景。

电影场景其次有一个时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这个场景所表达的叙事` 动作的时间关系,正如我们经常讲的:换镜头就是隔时间;换场景就换时间;换镜头如隔山;换场景就是换空间。

通过拉片和影片的分析我们发现,电影中场景的选择、利用、排列、构成,会影响到以下几个问题: 1) 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场景的选择和具体地运用,在宏观上就决定了影片的叙事风 格和造型风格。我们常常讲:外景利于影片的气氛。内景利于影片的光线运用;实景利于影片的空间表达。外景出意境,内景出戏,实景出调度。 2) 场景影响影片的空间感觉:电影中外景的出现,无论场次的长短、多少,都会在影 片中形成一种整体的空间规模、感觉和效果。而在内景的拍摄中,我们会有一种与之相反的感觉,显得影片空间变化较多,但不完整。 3) 场景制约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中外景的应用,使得人物的表达更为有环境依据, 使人物在叙事上更有可信程度,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内景的应用,优化了摄影的造型元素,在视觉上更有利于人物的 4) 场景关系影片的影调构成:由于影片中场景的有意识、无意识的变化,影片中的影 调关系会有很大的变化,可以构成影片的不同场景的不同的影调效果。 5) 场景决定一段叙事情节的完整:电影中的一个场景中可以清晰、明确地完成一个相 对独立和完整的叙事情节,也可以仅仅是表达叙事情节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我们经常讲的“一场戏”,是一个表述性的语言,是一个实际情节的称呼,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的表达方式。实际情况往往是,一场戏有可能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也有可能在几个场景中完成。

电影中场景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求我们在选择场景的时候要特别地谨慎和准确。分析时,我们也要关注场景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

景别

电影的景别,是一个电影镜头和画面的视觉形式的表述语言。表面上是一个造型元素,实际上是一个叙事的手段。 景别最最根本的含义,是表达画面所包括的范围。电影景别的划分大体上有如下的几种形式: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电影中的景别,是影片视觉效果、导演语言风格的外在形式之一。决定影片风格,决定叙事风格,决定视觉风格,决定导演风格, 我们在分析影片的过程中,对于影片的景别的把握重点是在于全片,而不在于具体的某一个镜头。分析的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

1:影片全片的叙事过程中,什么样的镜头画面景别为主?在影片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导趋势?

2:场景中重要的人物对话镜头是以什么样的镜头景别为主?镜头景别变化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和叙事的推动有什么样的帮助?

3:电影场景中的内景的景别特点是什么?外景的景别特点是什么?这两种景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特别是要分析景别分别在外景和内景当中对于人物、叙事、对话、动作的表现和表达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4:每一个场景的开始的镜头和结束的镜头的景别的应用有什么样的特点?镜头剪接中景别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5:全片中,镜头画面的景别的变化幅度是什么?对影片的节奏有什么样的影响? 6:分析在动作的场景中,景别的应用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形式? 7:景别的运用对于影片的风格有什么样的作用?

8:不同的景别运用,对于画面的构图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帮助? 9:分析景别的应用对于环境的气氛,空间的表达有什么样的作用?

空间

电影空间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不能离开影片的叙事和影片的主题。

往往在我们认识电影的过程中,电影的空间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比较广泛,不太具体的概念。这种感觉也一般来自于我们的生存观念。 那么,电影的空间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1:电影的载体空间的明确性。也是我们说的银幕的二维空间。电影的银幕空间是有限的,平面的,具体的。

2:电影的表现空间的假定性。我们所看到的银幕的三维空间是一种假定性的三维空间。电影是利用光学的、色彩的、影调的给我们创造一个生理((眼睛)感受是具体的,心理(大脑)感受是假定的空间关系和空间效果。

3:电影的感觉空间的综合性。我们对电影空间的感觉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综合感觉懂得过程。即使银幕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幻觉的;既是平面的,又是三维的;既是表现的,又是再现的。

4:画内空间的现实性与画外空间的想象性。电影是用画内有限的空间布局,表达画外的无限空间关系。我们常常是用局部的、不完整的画内空间去表达画外整体的空间关系,缝合观众心理的想象。

我们在分析电影的过程中,就要分析如下的一些问题: 1:影片中主要的空间构成是否参与影片的叙事与造型?电影中的空间存在,一般的情况是作为事件发生的环境来帮助影片完成叙事,例如:影片《红高粱》中,高粱地成为了影片中“我爷爷”和“我奶奶”情感宣泄的重要环境依据。但是,有的情况是,影片的空间直接作为一种叙事元素和造型元素,成为影片的视觉主体和审美主体。例如: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陈老爷的宅院,作为一种环境,作为一种象征,作为一种风格,作为一种影片的故事和造型元素,独立的在影片中发挥作用。

2:影片主要空间的跳跃是否构成巨大的对比关系?美国影片《勇敢的心》中,英国苏格兰的地域风光和古代封闭式的城堡,这两个场景的交替,形成了巨大的空间对比,也形成了巨大的气氛对比,对影片的叙事和风格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3:影片的空间是否具有象征意义?电影中的空间既是主题的载体,又是叙事的环境;既是影片的视觉风格,又是影片的造型风格;所以,电影中的空间有很大的表现性和象征意义。 4:现代电影当中,电影的空间象征与表现形式大多是两种存在形式: 1) 一个是影片的整体的空间象征; 2) 一个是影片的局部的空间象征;

影片的创作者大多用这两种方法帮助深化影片的立意。影片《黄土地》中运用大量的 外景中土地、黄河、窑洞、整体的空间关系象征,来达到影片中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传统风格的反思。影片《菊豆》中,运用封闭的染坊内景局部的空间关系象征,来表现染坊的兴旺与发达,来表现一个家族生命的衰败和伦理、道德的衰败。影片《全金属外壳》中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卫生间,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局部空间关系象征,不但很好的表现了几个士兵在人性压抑下和军队压抑下的精神扭曲,也表现了士兵不满军队体系中军官的作风而枪杀军曹的震惊事件。

5:影片空间的表达与表现是否有个性特征?《大红灯笼高高》《》《》 七

机位

电影中的机位就是摄影机的位置。

实际上,机位是影片导演风格中最为重要的语言形式,镜头形式,叙事形式,视觉形式。

我们知道,戏剧场面调度的核心是人物在舞台中的位置。

在电影的场面调度中,则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因素。1)人物在场景空间中的调度与处理。2)摄影机机位在场景空间中的调度和处理。摄影机机位的设计、运用、具体方式、变化的规律,都反映了导演的镜头意识 8运动 九

色彩

电影中的色彩是影片中重要的视觉元素 十

光线

光线是摄影创作中的灵魂。

11角度 十二

暴光

暴光是一个电影摄影中的技术问题。

有人会在影片分析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暴光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常规电影分析有什么样的作用?是否有艺术上的意义?

而我们在艺术的创作中有这样一种体会,摄影技术问题在局部上是一个技术问题,在影片创作整体上就是一个艺术问题。

暴光问题最终反映出来的是影片的视觉形象效果的整体感觉和影调关系。

暴光在摄影创作上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胶片感光度的应用;有摄影对洗印技术的控制;有量光的方式、方法;有对于摄影暴光点的有目的选择;有胶片高亮度部分和低密度部分的有效控制;有镜头画面效果控制的设计与风格等等。 十三

对话

影片中人物的对话,仍然是常规电影中的主要的表现方式和叙事形式。

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分析 14动作 15透视 16景深 17主体 18影调 19视线 20调度 21位置 22数量 23长度 24叙事 25写意 26风格

第二篇:求职信写作教程分析

[病文示例]

尊敬的xxxx公司经理:

您好!

本人是今年的毕业生,面临毕业,想到贵公司工作,现将本人的情况作如下的介绍:

本人现就读于XX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专业,今年七月毕业。我在学院各方面表现都很好。

我的性格是属于外向型的,不喜欢独来独往,人比较健谈,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喜欢交朋友,而且自己认为朋友越多越好,将来有什么困难可以得到更多朋友的帮助。

我的兴趣是广泛的,好象什么都喜欢,我的音质不好,不会唱歌,但喜欢听人唱歌,喜欢欣赏音乐,我也喜欢画画,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喜欢打羽毛球。

在遵守纪律方面,我比较自觉,从没有违反过学院的纪律,不但没有受过处分,有时还能得到表扬。

在生活方面,我比较简朴,不乱花钱。有人说我吝啬,我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学生是消费者,花钱不能大手大脚,不然会增加家长的负担,节约是我的优点,我不承认吝啬。

在学习方面,我也很自觉。有的人对基础课的学习不够重视,只重视专业课,我不是这样,我对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重视,所以各科学习成绩都达到了老师的要求。

贵公司是从事装修工作的,我是学装饰专业的,完全可以在贵公司工作,请公司研究并答应我的求职申请。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14年5月16日

点评:

本文的主要毛病是中心不突出,未能针对该用人单位的通常要求和自己的专业特长来组织安排材料。主体部分详略处理不当,重点不突出。此信的重点应该是介绍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情况,而本文只笼统的提到“各科学习成绩都达到了老师的要求”,没有具体的介绍自己学习了哪些与装饰有关的学科,学科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如何。另外,应聘人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生活等方面的叙述过多,而对自己的性别、年龄、志向等却只字不提。

在语言表达方面,未能做到简洁、朴实、准确。如关于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简朴、有关他人看法、其他人对学习的态度等的表述,都与该信的主题关系不大,可以不写。有些地方的文字表达过于口语话,如“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将来有什么困难可以得到更多朋友的帮助”等等。

第三篇: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试卷与答案

试卷1

1.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以上都包括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严重性

灵活性

紧急性

发展性

3.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4.拖延问题: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以上都包括

5.成功的条件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空间

高质量的分析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时间

6.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7.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列举可能的原因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以上都包括

8.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3. C 4. D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描述面临问题

10.妄下结论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很多中国企业常犯的错误之一,也是最大的错误之一

信息不足,却认为已经把握了问题

只把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用来去论证结论

以上都包括

11.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个人喜好导向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忽略风险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12.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以上说法都正确

13.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排出轻重缓急

查明具体难题

准备采取行动

计划行动步骤 14.通过对目标的描述,企业应当: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弄清楚希望达到的结果和具体目标

弄清楚达到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

弄清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人、财、物、时间是否具备和充足

以上都包括

15.潜在问题: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可以完全杜绝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

不需要理会

试卷2

1.决策: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只是企业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关心的事情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

与企业的普通员工无关

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2.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3.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列举可能的原因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以上都包括

4.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直率坦荡

雷厉风行

高深莫测

任性率真

5.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谁官大,谁决策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以上都包括

6.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7.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2. B 3. C 4. D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8.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决策分析

潜在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

过程分析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描述面临问题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11.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4.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2.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三个为什么

五个为什么

七个为什么

九个为什么

13.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目标型

任务型

结果型

问题型

14.明示决策目标: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是好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应当就事论事,不涉及以往的决策

可以稍微模糊一点,为以后的修改和调整留下空间

以上都包括

15.潜在问题: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可以完全杜绝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

不需要理会

试卷3

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怎样正确决策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D 以上都包括

3.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4.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A 评估决策方案

B 明确决策目的 3. 4. C 评估决策风险

D 制定决策方案

5.决策目标可以分为: 回答:正确

1. 2. 3. 4.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6.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7.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B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C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D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8.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D 描述面临问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B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C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

D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10.决策误区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决策时受了时间的影响

B 决策时受了空间的影响

C 决策人员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

D 不清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11.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三个为什么

B 五个为什么

C 七个为什么

D 九个为什么 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以上都不正确

14.解决问题的误区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盲目乐观

B 妄下结论

C 错误定义问题

D 盲目行动

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2.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3.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4.

试卷3

1.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严重性

B 灵活性

C 紧急性

D 发展性

3.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4.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5.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6.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直率坦荡

B 雷厉风行

C 高深莫测

D 任性率真

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1. 2.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3. 4.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8.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D 描述面临问题

10.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个人喜好导向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C 忽略风险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11.逻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B 就是自己的想法

C 与决策无关

D 不是一门科学

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以上都不正确

14.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试卷4 1.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严重性

B 灵活性

C 紧急性

D 发展性

3.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4.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5.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6.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直率坦荡

B 雷厉风行

C 高深莫测

D 任性率真 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8.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D 描述面临问题

10.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回答:正确

1. 2. A 个人喜好导向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3. 4. C 忽略风险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11.逻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B 就是自己的想法

C 与决策无关

D 不是一门科学

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以上都不正确

14.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第四篇: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试卷105道满分题

单选题

1. 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3 分

2. 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严重性

B.灵活性

C.紧急性

D.发展性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4 分

3. 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找出可能原因

B.识别潜在问题

C.采取预防措施

D.计划应变措施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3 分

4. 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B.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C.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学员答案:C 学员得分:4 分

5. 中西方决策思维的差异在于: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

B.效率与结果何者优先

C.问题与结果何者优先

D.问题与公平何者优先

学员答案:C 学员得分:4 分

6. 解决问题的困难在于: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人们往往总想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B.问题具有复杂性

C.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D.问题中还存在别的问题

学员答案:C 学员得分:3 分

7. 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B.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C.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D.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学员答案:A 学员得分:4 分

8. 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怎样正确决策

B.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3 分

9. 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要: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评估决策方案

B.明确决策目的

C.评估决策风险

D.制定决策方案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3 分

10. 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只要合理就好

B.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以上都不正确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3 分

11. 决策: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只是企业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关心的事情

B.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

C.与企业的普通员工无关

D.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4 分

12. 逻辑: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B.就是自己的想法

C.与决策无关

D.不是一门科学 学员答案:A 学员得分:3 分

13. 计划行动时,首先要: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收集信息

B.进行承诺

C.事先设定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

D.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学员答案:A 学员得分:4 分

14. 传统的价值观要求: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直率坦荡

B.雷厉风行

C.高深莫测

D.任性率真

学员答案:C 学员得分:3 分

15. 妄下结论是: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很多中国企业常犯的错误之一,也是最大的错误之一

B.信息不足,却认为已经把握了问题

C.只把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用来去论证结论

D.以上都包括

学员答案:D 学员得分:3 分

16. 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B.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C.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D.描述面临问题 学员答案:A 学员得分:3 分

17. 通过对目标的描述,企业应当: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弄清楚希望达到的结果和具体目标

B.弄清楚达到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

C.弄清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人、财、物、时间是否具备和充足

D.以上都包括

学员答案:D 学员得分:3 分

18. 澄清问题时: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4 分

19. 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谁官大,谁决策

B.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以上都包括

学员答案:D 学员得分:3 分

20. 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决策分析

B.潜在问题分析

C.问题分析

D.过程分析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3 分

21. 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目标型

B.任务型

C.结果型

D.问题型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3 分

22. 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B.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C.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D.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学员答案:D 学员得分:4 分

23. 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B.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C.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D.以上都包括

学员答案:D 学员得分:3 分

24. 要选择行动的方案,就进行: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决策分析

B.过程分析

C.问题分析

D.潜在问题分析 学员答案:A 学员得分:4 分

25. 决策分析的基本程序不包括: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明确决策目的

B.组成决策团队

C.评估决策方案

D.评估决策风险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3 分

26. 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B.列举可能的原因

C.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以上都包括

学员答案:D 学员得分:3 分

27. 决策最大的误区是: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个人喜好导向

B.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C.忽略风险

D.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学员答案:B 学员得分:3 分

28. 跨部门的状况评估: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学员答案:C 学员得分:3 分

29. 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4分已自动评判

    A.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学员答案:C 学员得分:4 分

30. 成功的条件不包括:3分已自动评判

    A.空间

B.高质量的分析

C.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D.时间

学员答案:A 学员得分:3 分

单选题 正确

1.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1. 2. 3. 4. A 怎样正确决策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

2.拖延问题:

1. 2. 3. 4. A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

B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C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3.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1. 2. 3. 4.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4.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1. 2. 3. 4.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5. 中西方决策思维的差异在于:

1. A 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 2. 3. 4. B 效率与结果何者优先

C 问题与结果何者优先

D 问题与公平何者优先

正确

6.计划行动时,首先要:

1. 2. 3. 4. A 收集信息

B 进行承诺

C 事先设定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

D 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正确

7.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1. 2. 3. 4. A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B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C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D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正确

8.负责产品创新的市场部门是:

1. 2. A 产品市场

B 市场开发 3. 4. C 市场宣传

D 销售给客户

正确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2. 3. 4. A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B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C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

D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正确

10.决策误区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1. 2. 3. 4. A 决策时受了时间的影响

B 决策时受了空间的影响

C 决策人员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

D 不清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正确

11.逻辑:

1. 2. 3.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B 就是自己的想法

C 与决策无关 4. D 不是一门科学

正确

12.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

1. 2. 3. 4. A 三个为什么

B 五个为什么

C 七个为什么

D 九个为什么

正确

13.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1. 2. 3. 4.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正确

14.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1. 2. 3. 4.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正确

15.明示决策目标:

1. 2. 3. 4. A 是好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B 应当就事论事,不涉及以往的决策

C 可以稍微模糊一点,为以后的修改和调整留下空间

D 以上都包括

试卷1

1.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以上都包括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严重性

灵活性

紧急性

发展性

3.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4. D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4.拖延问题: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以上都包括

5.成功的条件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空间

高质量的分析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时间

6.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7.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列举可能的原因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以上都包括

8.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描述面临问题

10.妄下结论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很多中国企业常犯的错误之一,也是最大的错误之一

信息不足,却认为已经把握了问题

只把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用来去论证结论

以上都包括

11.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个人喜好导向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忽略风险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12.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回答:正确

1. A 2. B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3. C 4. D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以上说法都正确

13.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排出轻重缓急

查明具体难题

准备采取行动

计划行动步骤

14.通过对目标的描述,企业应当: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弄清楚希望达到的结果和具体目标

弄清楚达到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

弄清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人、财、物、时间是否具备和充足

以上都包括

15.潜在问题: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可以完全杜绝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

不需要理会

试卷2

1.决策: 回答:正确

1. A 2. B 只是企业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关心的事情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 3. C 4. D 与企业的普通员工无关

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2.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3.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列举可能的原因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以上都包括

4.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直率坦荡

雷厉风行

高深莫测

任性率真

5.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谁官大,谁决策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以上都包括 6.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7.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8.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决策分析

潜在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

过程分析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描述面临问题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

1. A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2. B 3. C 4. D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11.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以上说法都正确

12.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三个为什么

五个为什么

七个为什么

九个为什么

13.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目标型

任务型

结果型

问题型

14.明示决策目标: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是好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应当就事论事,不涉及以往的决策

可以稍微模糊一点,为以后的修改和调整留下空间 4. D 以上都包括

15.潜在问题: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可以完全杜绝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

不需要理会

试卷3

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怎样正确决策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D 以上都包括

3.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1.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2. 3. 4.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4.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评估决策方案

B 明确决策目的

C 评估决策风险

D 制定决策方案

5.决策目标可以分为: 回答:正确

1. 2. 3. 4.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6.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7.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B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C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D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8.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D 描述面临问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B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C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

D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10.决策误区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2. 3. A 决策时受了时间的影响

B 决策时受了空间的影响

C 决策人员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 4. D 不清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11.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三个为什么

B 五个为什么

C 七个为什么

D 九个为什么

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以上都不正确

14.解决问题的误区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A 盲目乐观 2. 3. 4. B 妄下结论

C 错误定义问题

D 盲目行动

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4.

试卷3

1.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A 严重性

B 灵活性

C 紧急性 4. D 发展性

3.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4.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5.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6.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1. A 直率坦荡 2. 3. 4. B 雷厉风行

C 高深莫测

D 任性率真

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8.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D 描述面临问题

10.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个人喜好导向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C 忽略风险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11.逻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B 就是自己的想法

C 与决策无关

D 不是一门科学

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2. 3.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4. D 以上都不正确

14.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试卷4 1.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严重性

B 灵活性

C 紧急性

D 发展性

3.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4.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5.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3. 4.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6.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直率坦荡

B 雷厉风行

C 高深莫测

D 任性率真

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8.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D 描述面临问题

10.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个人喜好导向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C 忽略风险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11.逻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B 就是自己的想法

C 与决策无关

D 不是一门科学

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以上都不正确

14.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第五篇:《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教程》教学大纲

附 录

《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教程》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1.课程英语名称:Analyzing Courses of Cases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2.课程编码:(略)。

3.选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才资源管理。

4.先修课程: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5.学时学分:51学时、3学分。

6.平时考核和期未考试: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两种成绩(占70%)和期未考试成绩(占30%)。

7.主教材:梅子惠教授主编的《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教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版。

8.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以上专业学生专业课的后续课,同时,又是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课程的先导课。具有深化和延伸专业教学和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9.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管理案例分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管理工作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有深厚理论功底,也需要有对实际管理工作的透彻的认知。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正是不断采取实际训练的办法促使二者进行碰撞,通过读、写、说这种管理能力外在形式的不断延伸强化这种碰撞,实现对这种管理实际能力的培养。

管理案例分析课这一教学目的的规定,是与管理及其管理学的特征分不开的。因为管理和管理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综合性”和“权变性”等特征,对理论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同时,它面对的管理对像是具有感情和心理因素作用的人,作为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来说,他并不是完全服从于理性规律的。所以,在管理中单凭技术性的、定量性的手段是决不能奏效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还得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定性的、经验性的判断乃至直觉。由此可见,管理绝无固定的模式,一切要因地、因时、因情制宜,特别是那些高层管理者所面临的环境和对像更是千变万化,不可能有什么简单的、能医治百病的管理处方。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可能有什么唯一正确的、所谓最佳的答案和方法产生于我们对实际情况进行准确与严谨的分析和研究中。这足以说明,管理既是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每一个管理者不仅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而更需要有进行“实战”的能力。

上述管理及其管理学的特征告诉我们,在管理教育中向学生传授最新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传授知识本身。鉴于此,在管理教育中,我们应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都作为管理教育的基本方法,但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管理案例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正是导源于此。

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不断延伸读、写、说和听这种管理能力的外在形式来实现的。因此,能否把握好管理案例分析教学中读、写、说和听这种综合训练,是本课程教学成功于否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步骤分为两个部份:其一是案例分析的理论指导;其二是案例分析的实际操练。具体是:

第一部份:案例分析的理论指导 第一章

管理案例分析概述

(一)教学内容

1. 管理案例和管理案例分析的基本含义:

管理案例即是对一个组织及其某一特定管理情景的客观书面描述或介绍。案例分析即是分析者以既定的管理案例为直接对像,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对案例进行研究,揭示案例中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寻求有效管理的方法、技巧以至方案过程。

2.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

(1)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学目的:管理案例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培养他们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2)管理案例分析的意义: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学其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总体,深化课堂理论教学; 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推进“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管理案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1)相互联系的双重内容。

案例分析的直接对像所涉及的内容; 案例分析的直接对像所涉及的内容;

案例分析研究本身的方法、技巧所涉及的内容。 (2)重实践、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特点。

第一,管理案例分析以现实的管理案例为研究对像。 第二,尊重别人过去的经验,但更重视分析者现时的见解。 4.管理案例分析课与其它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重点

掌握管理案例的基本内涵,明确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从理论上弄清楚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管理案例分析课程在理论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建立起对学好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信心和热情。

第二章 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学组织

(一)教学内容:

1.管理案例分析教学阶段的划分及其教学计划;

2.管理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这一点是案例分析与其他课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在案例分析课程中教师不能充当课堂的主角,而只能是导演,要求学生转换角色,这是本章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

3.管理案例分析中案例的准备。这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需要学习和分析的案例要有目的地进行准备,其次是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每一个要讨论的案例都必须认真准备,否则讨论就会陷入盲目。

4.管理案例分析中学习小组的建立。建立学习小组这是案例分析学习不可缺少的,教师阐明建立小组的意义和方法,以指导学生正确建立案例分析学习小组。

5.管理案例分析教学的一般程序和步骤。

(二)教学重点

准备案例、建立案例分析学习小组和明确案例分析的步骤与程序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从整体上弄清楚案例分析教学过程,并对案例分析如何进行从感性上增强认识。

第三章 案例的选择和描述

(一)教学要点

正确选择案例的原则和控制方法; 案例的基本要求和书面描述; 有关案例的掩饰处理。

(二)教学重点

案例的基本要求和书面描述方法。

(三)教学难点

从理论上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规范性文本案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要求,并对案例的规范描述从理论上有所认识和了解。

第四章 规范性文本案例的学习和课堂讨论

(一)教学内容

规范性文本案例学习在案例分析课中的作用和地位; 规范性文本案例课堂讨论的设计和组织; 规范性文本案例课堂讨论的准备和参与。

(二)教学重点

明确什么是规范性文本案例,对这种案例分析讨论的设计和组织。

(三)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参与规范性文本案例学习的积极性和明确整个管理案例分析的过程,并在对案例有一个透彻认识的基础上,选取自己在案例中所伴演的角色。

第五章 管理案例的研究和书面分析报告的形成

(一)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中的理论知识学习; 把握正确的研究角度; 调查研究获得真知灼见; 正确处理材料,追寻合理结论; 勾画表述脉络,形成书面分析成果。

(二)教学重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管理案例,懂得有的放矢地学习专业理论的意义;明了并能实践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分析角度的把握和进行书面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调查研究、书面成文技巧和方法的理论传授。 第六章 管理案例分析中创造性思维

(一)教学内容

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强化案例分析中创造性思维的主观条件; 善于发问,善于联想; 有关创造技法的介绍和启示;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案例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没有创意的分析就没有新的思路,也不会有高价值的管理实施方案。因此,提倡在案例分析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培养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有一种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如何启发学生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主观条件,以增强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三)教学难点

诱导学生对创造性思维产生共鸣,并使其从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讲授中得到启示以及对具体的有关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技巧和方法有较好地掌握。

第八章 管理案例分析成果的口头表述

(一)教学内容: 口头表述的作用和意义; 管理案例分析成果表述的要求; 克服羞怯心理; 口头表述的艺术追求; 口头表述的评估。

(二)教学重点:

读、写、说是管理能力的外在形式,本章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能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传授。因此,对这种训练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都应该讲深讲透;同时在口头表述的技巧和方法上,要给予有个性地指点,并告知对这种口头表所采取的评估方式。

(三)教学难点

表述技巧和方法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训练过程,通过理论讲授从心理上调动学生参与这种口头表述的热情是十分重要的,并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克服一些具有个性表述的不良习惯。

第二部份:案例分析的实际操练

(一)规范性文本案例分析操练(多轮次反复进行) 1.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从教材中选择若干个规范性文本案例(根据教学课时的多少决定分析案例的数量),最好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职能角度选择相应的案例,例如,企业的财务决策管理、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市场开发管理,以及企业的设备、原材料管理等,或者选择带有综合性的管理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操练。

2.教学重点

教师要选好案例,安排好案例分析的步骤和程序,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和讨论。

3.教学难点

巧妙安排第一个发言的学生,使其发言起到引路的作用。注意学生中分析出色的观点和意见,在最后的讲评中将案例分析推向高潮,使学生知识得到深化。

4.教学的必备条件 准备两种表格; 其一是规范性文本案例选择表; 其二是案例分析评价表。 确定案例分析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除授课教师外,最好在学生中再产生两人,这样共同组成案例分析评估小组,对学生的分析成果进行评估打分。这里要求有学生参加是大有好处的,这可以提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导演的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好。

5.过程和要求

一个规范性文本案例分析必须具备以下过程: 教师选定案例并作案例学习的动员;

学生阅读案例,并填写案例选择表,对案例进行概括,作案例分析的准备(一般在此阶段不要求撰写案例分析书面报告);

分组进行讨论,推选发言代表; 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并由评估小组打分;

教师进行案例分析的讲评,将该分析引向深入。 要求:

(1)教师要查阅学生的规范性文本案例选择表,考查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对案例是否能作恰到好处地概括;

(2)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案例分析的主角,而教师退居为案例分析的“导演”。

(二)跟踪调查性案例分析操作 1.教学计划与内容

这是案例分析的高级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要分析案例,而且要求参加社会调查,真正进入企业跟踪调查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操练。根据课时安排来决定轮数,一般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调查一到两次。一般以单项案例为好,过于复杂的案例是学生时间、精力和能力所不及的。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完成跟踪调查性案例并形成案例分析书面报告。 3.教学难点

企业对象的选择,以及对学生社会调查方法的指导。 4.教学的必备条件

与规范性文本案例分析基本雷同,只是案例必须是自编的。 5.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对企业进行调查; 指导学生完成案例的编写;

指导学生对管理案例分析并形成书面分析报告;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口头表述自己的分析成果(即演讲); 案例分析的评估和讲评。

三、教学方法

特殊说明:

第一,案例分析课程是多门专业课的后续课,众多的专业课是开设本课的基础和条件。

第二,教师在进行管理案例分析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变换自己角色,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这一点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第三,教师的责任。案例分析课程的特点并不意味着教师担子和责任就轻了,而恰恰相反,在该教学中教师的担子和负担是更大了。其间,虽然教师出场相应少了,但教师在其后所要做的工作是很多的,教师在这里所起的就是“导演”的作用。此课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导演”艺术高低高度相关。

第四,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开设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例如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对学生分析进行评价时所需要的表格投入,学生到企业去做实际调查所需要的必要费用以及交通工具等,这都需要有物质后盾。

四、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一) 必读书目

1.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朱镕基:《管理科学,兴国之道》,载《光明日报》,1996年9月18日。 3.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朱镕基主编:《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出版社,1985年版。

5.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理学》,黄卫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二)推荐书目

1.斯坦雷·M.戴维斯著:《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迈克尔·波特著:《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3.约翰·P.科特、马尔科姆·沃纳主编:《工商管理百科全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P.F.德鲁克著:《有效的管理者》,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5.达尔·尼夫主编:《知识经济》,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6.J.P.科特:《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7..查尔斯·萨维奇著:《第5代管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三)推荐报刊 1.经济日报 2.经济参考报

(四)推荐网站

(1)quality.mie168.com/ (2)/

上一篇:book2 unit4话题写作下一篇:tfboys之悄悄的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