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2022-12-05

第一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简介

一、总体情况

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由两个区域组成,一个是高新区正在开发建设区域(简称北区),于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规划面积9.2平方公里,管辖面积24.86平方公里;另一个是南阳市白河南区域((简称南区),于2009年经省政府确认,规划面积15.63平方公里,管辖面积23.2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产业布局合理、空间统筹利用,把其培育成为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先进产业集聚区、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 引进工业项目100个,其中五百强企业7-10家,总投资额200亿元以上,其中,高新技术项目60个,总投资额80亿元以上,合同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以上, 培育上市公司3-6家。地区生产总值200-300亿元、工业总产值500-800亿元、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60%;高新区中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高新区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60%以上;现代服务业总收入占全区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高于30%。产业布局:以光电、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积极引 1

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引领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强集聚区的产业支撑和带动能力。

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立以来,按照“工业立区、项目兴区、高新技术产业强区”的发展思路,完善产业规划,紧紧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今年围绕主导产业纳入省重点工程项目6个,市重点项目22个,近期还将有15个超亿元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建设,逐步壮大支柱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光学、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三大产业集群。2011年已完成投资23.1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4亿元,已建成项目5个,在建项目9个,拟开工项目14个,前4个月完成投资9.4亿元。

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截止2011年已累计完成投资23.8亿元。今年计划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4 亿元,1-5月份,已完成南区经十路、纬七路、纬八路和北区中南厂路、光电孵化园标准厂房、垃圾中转站建设及河道治理、游园建设等投资3.9 亿元。

四、招商引资情况

以省市大招商活动为契机,不断调整招商思路,完善招商办法,创优招商环境。按照产业规划,围绕主导产业,采取小分队出击,驻点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方法,形成全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

开展大招商活动以来,招商成效显著,2011年累计引进、立项、备案各类工商业项目59个,在建项目16个,新开工项目4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3亿元。今年1-5月份,立项、备案项目22个,在各类招商活动中签约项目2个,总投资24.4亿元,其中,合同引资24.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32亿元。9个项目建成投产,6个项目落地建设。近期还将有14个后续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富士康与华祥集团合作建设项目、赛亚电子公司电子元器件项目、凯鑫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单反相机镜头项目、拓普金电子有限公司电子产品生产加工项目、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汇融物流园区项目、东森医药药品配送中心及中药饮品项目、龙腾集团综合物流园项目、河南天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搬迁扩建项目、防爆电气研究所扩建项目、南阳防爆集团大型防爆电机专业生产中心项目、中商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项目、防研所国家特种车辆质量检验中心项目、华中电子生产项目)。

五、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

按照“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强力推进”的上市工作机制,高新区管委会制定了《高新区企业上市工作实施方案》,在税收、土地、资金、资产重组等方面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优惠政策,确保企业上市提速。目前,陆德公司、三色鸽乳业等公司已经开始做前期工作,路德公司与北京一家证券公司合作意向已基本达成。以高新区投资公司为主体,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建设,增强资本实力和担保能力,建立政

银合作长效机制。有计划地引进信达、鑫瑞、百盛、大印等社会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目前,已帮助二机石油、金冠电气、热电公司等企业融资近6亿元。与邮政银行合作,开展“百亿送贷行动”, 为200余家工商户贷款2800万元。发挥国家级创业中心的优势,加大向上申报专项资金力度,为3家企业争得科技部创新基金225万元。

六、管理体制机制情况

产业集聚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南阳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区内党的建设、经济工作和各项社会事业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为加快南区建设,区工、管委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了高规格的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和集聚区管理办公室。在机制建设上,建立完善了项目推进机制,对集聚区内省、市和本区确定的重点工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逐一明确分包领导和服务部门,全程跟踪服务,按照建设计划扎实推进。同时,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工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要求,区工、管委出台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工作方案。

七、集约节约发展情况

科学编制了发展规划。2009年,在南阳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科学编制了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中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获得全市展评三等奖,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了省级审核。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了产业、科技发展、社会发展等规划。目前的开发建设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升产业

支撑能力。围绕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等支柱产业,积极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要求项目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280万元,同时,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引领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吸纳就业人员3000多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项目入驻门槛,对能耗高、污染大、技术低的项目严格控制。切实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原则,严把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清洁生产。按循环经济的要求,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新建项目节能标准,促进可持续发展。

八、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情况

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功能区的要求,围绕规划建设的科技研发区、工业园区等区域,切实抓好物流、金融服务、学校、医院、职工工寓、高档餐饮等三产服务业。北区重点实施了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目前初见成效,已与南阳中心城区融为一体;南区的三个居民安置小区建设及美的物流园等重大服务项目已启动,防爆消防车生产项目、龙腾集团汽车配件生产项目、美的工业物流园项目、华阳装备制造项目、河南天力电气设备制造项目等重大工业项目已经入驻,产城互动发展正在加速推进。

第二篇:襄州区机电与高新技术产业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区机电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现状及影响其出口的主要因素,区商务局组织专班对我区机电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机电出口企业进行了以走访坐谈或调查问卷方式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机电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机电装备制造实力的逐渐提高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引进,我区机电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我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共有规模以上的机电企业4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家的33.1%。2011年1—6月,机电与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54.9亿元,同比增长164.03%,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总额131.84亿元的41.65%,占三大支柱产业产值总额119.1亿元的46.1%,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机电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区核心的主导产业。根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1—6月全区只有3家企业(分别是长源东谷、汇源农林、新中昌)产值达到5亿元,这其中就有2家企业(长源东谷实业有限公司和新中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与机电企业。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机电企业出口总额为 443 万美元,占全区外贸出口总额 2721万美元的16.3 %,且出口企业只有 5 家,出口产品多为汽车零部件,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但是与其产值在全区所占的比例十分不协 1

调。我们通过进一步地与企业交流沟通才发现,其实许多企业属于供货出口,其出口数据未在海关显示,还有许多企业有出口潜力,但暂时还没有办理或者不愿意办理甚至不知道怎么办理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目前只是在维护和巩固国内市场,还没有开拓国际市场。

二、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

我区的机电与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实力较弱,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与拳头产品的带动与支撑,注册资本大多在500万元人民币左右,普遍规模偏小,缺乏新工艺、新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差,结构不优,产品竞争力不强,“创新创特”难,部分企业反映因地处内陆,产品出口到沿海的出货运费太贵而导致出口利润下降。主要表现在:

1、机电、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实力不强,产品档次不高。虽然机电产品是我区三大出口产品之一,但出口总体实力偏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出口产品多为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中最具含金量的工程机械设备出口比重偏少,其2011年1—8月出口额64万美元(伙牌工业园襄樊市时瑞达重型机械有限公司62 万美元、鹰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2万美元 )仅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14.5 %。

2、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外向度不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此次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了一部分有出口潜力的机电企业,发现企业缺乏长远意识,进出口业务没有整体规划,参展的兴致不高。其原因有:一是实力企业满足于国内市场。如长源东谷实业有限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销售情况良好,因此企业忙于巩固国内市场,对陌生且需要投入

前期费用的国际业务兴趣不大;二是没有设立进出口机构。一些新兴企业有意向开展出口业务,但没有配备专业部门和人员,因此不了解进出口办事程序和政策。

3、外贸人才严重缺失。其主要体现在企业缺乏外贸意识,引进专业人才困难,外贸和管理的高水平人才也留不住,外贸业务人员更迭频繁。因此企业产品多为代理出口,如襄阳雅虎机电有限公司、忠良机械有限公司等都是代理出口,自身业绩难以体现。

三、对机电与高新企业发展与提高外贸出口的建议

1、继续加大对机电、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力度和政策性指导工作。一是通过加大对我区企业的政策宣讲,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外贸业务的相关政策,消除企业顾虑,促其积极自愿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其由供货出口向自营出口转变。二是进一步加强服务工作,定期组织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业务学习和座谈交流,帮助企业答疑解惑,鼓励更多高质量的机电、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壮大我区外贸出口队伍。

2、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联系力度。建立完善重点机电、高新技术企业联系制度,建好数据信息库,与企业保持信息畅通及时沟通用以掌握情况和上报信息,把国家商务部对机电和高新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及时传达到企业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3、促进企业开拓国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综合和专业展览会,充分利用我国与东盟自贸区协定签署的契机,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对外贸易,为企业开辟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同时,鼓励企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境外设立营销机

构,进一步带动产品出口销售。

4、大力优化出口软硬件环境。一是加强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的外贸业务人才充实企业力量,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省、市经营管理、外贸政策知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律等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外贸经营和品牌精品意识。二是营造良好的出口服务环境。通过逐步建立加强与海关、商检、出口退税和出口信保等部门的联络沟通机制,继续简化机电产品出口检验手续,加快出口退税返还速度,提高过关便捷,为企业最大限度的提供便利条件。

5、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向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倾斜。为打造高端机电、高新技术产业群,构建完善的产业配套链,我们将重点引进机电、高新技术的高端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以求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逐步提高我区机电产品的品牌形象。

6、着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一是从培育品牌资源入手,分层次、分梯队推进品牌培育工作,通过对骨干产品品牌的运作,围绕襄阳鹰牌荣华轴承,襄阳三依专用汽车、新中昌汽车有限公司等做大做强名牌产品生产基地,努力打造行业名牌,争创“驰名”商标和 “著名”商标企业。二是加快品牌集群式发展,在产业链上做文章,通过促进近距离区域配套,以存量整合带动增量投入,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名牌产品生产规模和品牌经济规模,积极壮大名牌产品群体,扩大名牌效应。三是努力构建两个技术创新平台,即全社会的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选择技术攻关课题,组织行业关键技术、工艺的研究开发,为企业

提供技术服务。运用技术创新基金、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为企业提供研发资金项目申报指导,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抢占技术制高点。

7、重视人才引进及培训工作。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高级人才不容易引进,即使引进了也很难留住,要下大力气落实优惠条件吸引专业人才落户我区。积极培育人才,强化自主创新,要整合全区专业技术人才,定期选派一些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培训“充电”。要加大对产业工人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一批高精尖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才,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襄州区商务局 李艾琳二零一一年九月

第三篇: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市粮食局:

现将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粮食产业园区是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园区的通知》(政办[]25号)精神,由区政府批准设立的特色园区,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亩)。南北长公里,东西宽公里,总投资亿元。采取一次规划,分期

实施进行建设。近期(-)规划用地平方公里,总投资亿元;远期(-2020)规划用地平方公里,总投资亿元。整个园区以“一个中心,五大功能区”为重点,即:以振兴粮食产业经济为中心,建设粮食仓储区、粮食精深加工区、现代粮食物流区、粮油检验监测中心区、农业及粮油机械生产区。截止月14日粮食产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二、建设情况

粮食产业园区自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到了区直相关部门及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园区首期征地亩,第二期征地亩,已由征用到位,主要解决第一期招商建设用地、大道建设和部分物流、仓储区的建设用地。园区办公室还相继制订了园区用地管理办法、企业入园办法、征地补偿办法、园区招商引资指南等相关文件。粮食产业园区正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分期建设,滚动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园区主干道---佟工大道,全长米,宽40米,总投资万。现已完成路床基础、水稳层和中间路面铺设工作。园区水系整治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共需投资万元。主干道雨水和污水管道等公建工程已经完成。物流区和仓储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完成。

(二)入园项目建设情况。今年以来,为了推动粮食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办公室的工作重点。截止8月中旬共有9家企业入园

(一)建成投产项目:已建成投产的项目有:市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进口处,于月签约,总投资2500万元(分二期投资完成),经营环保饲料生产加工和销售业务,种鸭养殖和孵化一期工程已于年10月份投产,年产值3000多万元。第二期工程环保饲料生产生产线正在筹建过程中,截止七月份今年到位资金30万元

(二)在建项目:(1)、有限公司。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北侧,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现已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厂房工程设计和场地平整及厂区围墙建设,因宗地征地矛盾未解决,企业不能如期进场建设。(2)、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北侧,为月31日签约项目。用地亩,计划投资1600万元以上,于12月正式动工,现已完成厂区土地平整,厂区围墙和盖板涵建设。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和厂房工程设计,因宗地征地矛盾未解决,企业至今难以进场建设。(3)、项目位于粮食产业园佟公大道最北侧,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和厂房工程设计,厂房工程正在建设中,今年9月份可建成投产。截止七月份到位资金万元。(4)、项目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南侧,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厂房工程设计,厂区土地平整、水系整治、厂区围墙和盖板涵建设,项目厂房即将动工建设。截止七月份到位资金万元。(5)项目,投资商为建设公司,计划投资万元,用地亩;(6)项目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西南侧,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完成厂区规划设计、厂房工程设计和场地平整,尚有三幢仓库正在开工建设,截止六月份到位资金万元。(7)储备库项目首期工程位于村,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厂房工程设计和场地平整,现有二幢仓库正在开工建设,截止七月份今年到位资金55万元,

(三)意向入园和正在洽谈的项目。目前,还有意向入园和正在洽谈的项目共5个。

1、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粮食物流项目项目;

2、园区商务会馆项目;还有3个项目多次到园区考察。

三、园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区建设体制不明确。虽然区政府常务会议形成的决议是粮食局,区国资公司、参加。但到目前为止,只是抽调了人具体办公,而且没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要完成征地、拆迁、基建、招商、全程代理服务和园区的管理等具体工作显得力不从心,明显影响工作成效。

(二)园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园区建设现已到全面启动建设阶段,由于企业入园在急,园区路网、水系、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全面启动,除园区继续加大融资力度和科学调度资金,加快滚动发展外,资金缺口是一大瓶颈,区财政支持的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全面建设的需求。

(三)征地拆迁、杆线迁移工作受阻,难度较大。到目前为止:(1)、第一期征地范围沿路还有户亩多农田没有征用到位,直接导致三个入园企业不能顺利开工建设。(2)、杆线迁移曾多次协调,但至今仍有部分未解决,已经直接并严重影响着园区建设速度。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在征地、拆迁完成的前提下,立即完成大道的工程建设。

(二)对园

区水系整治第二期工程开始招标,确保不影响入园企业的开工建设。

(三)对现代物流园区和仓储区的规划进行评审,并启动这两个项目的招商。

(四)积极配合国土资源局对粮食产业园区入园项目的用地进行申报。

(五)积极争取省粮食局对园区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六)对意向入园的项目进一步洽谈,对项目进行筛选、评价。

区办公室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差的很远,我们将继续克服办公室人手不足,技术力量缺乏的困难,进一步加大建设的力度,加快招商企业入园的建设速度,按照“征地一片,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成效一片”的原则,做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在相关部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形成合力,齐心解决好园区建设中的问题,全面加速粮食产业园区建设。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市局领导批评指正。

二〇〇九年月日

第四篇:产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在制定“xx”规划中,紧紧抓住我市资源富集和基础工业较好的优势,把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的要求,贯穿于“xx”规划的全过程。为全面落实规划,市委还结合发展实际明确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建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在项目”的指导思想,各县(特区、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坚定了增比、进位、突破的信心和决心,抓机遇,抓关键,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为突破口,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结构,推动传统工业升级换代,适时调整工作机构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谋发展、思发展、抓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对此,我们对全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xx月以来,我市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平台,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在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市范围内已经在建或正在规划的产业园区共12个,规划面积总的为平方公里。其中,省级产业园区2个:一是红桥新区(钟山经济开发区)。将原水城县红山工业集中区和石桥工业集中区合并开发建设,4月正式组建,规划用地面积平方公里。二是两河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市级产业园区5个:一是盘县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含鸡场坪园和柏果园,面积约40平方公里。二是水城县董地产业园区。包括董地园、老鹰山园,面积约平方公里。三是钟山区水月产业园区。包括月照乡部分村、水钢片区、老鹰山镇部分村,面积约70平方公里。四是六枝特区木岗产业园区。包括木岗镇全部行政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五是郎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郎岱镇政府所在地及陇脚、洒志等,面积约5平方公里。县级特色产业园区5个:一是六枝特区岩脚产业园区。包括岩脚镇老卜底村、民乐村及高桥村,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二是盘县保田产业园区。含响水园、石桥园、新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面积约5平方公里。三是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含发耳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杨梅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格园等,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四是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包括双戛乡内部分地方,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五是钟山区大湾产业园区。大湾镇政府所在地及钟山区汪家寨,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二、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在产业园区的规划中,各园区坚持产业聚集发展、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规划”的路子,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格局中去谋划。强化产业园区规划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规划的衔接,以规划引领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发展,促进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如红桥新区已于11月29日前完成各项规划,并通过省市城规委审查;两河新区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研究两个规划已通过评审,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正在编制认证之中;董地产业园区生产发展规划,已于6月经省经信委审查批复,园区控制性规划在7月经市城规委专家评审通过。目前,各产业园区在空间上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在产业布局上,基本形成了互有依托不重复、紧密相连而相互独立的格局,初步构建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破解了项目用地、村镇规划、城市特色三个难题。

(二)抓配套,园区功能逐步完善。在抓好规划的同时,四个县(特区、区)高度重视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两手抓”,即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项目建设,争时间、抢速度,有效地加快了产业园区建设。在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征用补偿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等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的建设标准,建立起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或自主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形成园区建设的良性循环。如红桥新区、董地产业园区、盘县两河新区等园区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三)抓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市各产业园区围绕重点产业,结合当地资源秉赋和特色产业,突出园区功能定位,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园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1至10月,全市各园区修建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建成园区主干道总里程公里;12个园区签约项目194个,开工项目114个。

(四)抓机制,园区管理日益完善。在推进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四个县(特区、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园区开发管理机制。目前已有红桥新区、盘县两河新区、水月产业园区、木岗产业园区、岩脚产业园区都成立了园区管委会;董地产业园区、郎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箐产业园区等成立了园区建设指挥部。管理机构名称虽不同,但专抓园区建设、发展、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是一致的,有效地提升了园区运营质量和效率。

(五)抓制度,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一是各园区编制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项目准入办法》和《招商引资首问责任制》等政策措施,建立了对招商引资项目免费代办各项手续等工作机制,同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卡片和宣传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发展;二是积极探索“无缝隙”服务模式。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组,加快园区建设用地报批速度;三是实行一个窗口办事、建立健全客商审批一条龙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开展了行政许可审批、非行政审批、缩短办事时限等工作;五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大服务”的模式,建立起高效优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一站式”办公、政务公开、办公自动化等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提高为入园企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六)抓整合,多种投资模式运行。一是通过银行贷款,建立健全还贷机制,加强银政合作、银企合作、通过负债加大投入;二是积极探索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集资的办法和渠道;三是放宽政策限制进行融资,引进具有资本和建设实力的大型企业和投资集团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强城市经营;五是充分利用各类开发投资公司对城市有形、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增强资本的流动性和放大效应。

三、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辛努力,我市产业园区建设步伐迅速加快,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的加速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果,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但在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建设滞后。我市12个产业园区中,除了红桥新区、两河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有完整总规和详规外,有一部分产业园区只有一个总体规划,如木岗产业园区和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详细的产业布局规划还在制定之中;有些园区如盘县的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保田产业园区和水城县的发耳产业园区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全市除了红桥新区、两河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木岗产业园区等园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建成企业服务中心等设施外,大多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难题,园区整体档次还不高。

(三)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统一。在园区建设中,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是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建设用地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的标准给予补偿。但是部分群众以土地补偿低为由上访,并且到现场阻碍施工,导致场平工作进度慢。

(四)项目招商难度大。部分园区开发建设受地域条件制约,投资成本高,园区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引进的项目规模小、档次低,占地面积大、产业关联度弱,项目质量不高、且污染环境;有的园区产业规划定位明确,但招商中仍存在“饥不择食”现象,难以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配套。

(五)管理体制亟待规范。一是管理机构不明确,干事力量难凝聚。虽然大部分园区都分别成立了园区管委会或指挥部等机构,也组建了园区开发建设领导班子,但有的园区管委会和指挥部都是临时机构,人员从不同单位借调,影响了园区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有的园区至今无任何规划和审批手续,工作不知从何开展。如保田产业园区、盘北工业园区和发耳产业园区至今总的发展规划还未制定出来。

(六)园区建设进度不一。全市12个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只有红桥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水月园区、木岗产业园区和两河新区抓得较紧,成效比较明显,其他园区抓得不紧,强调客观原因多,等待观望,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主观努力欠缺。以致形成市里抓的几个园区速度快、成果显著;县抓的园区在动、应付检查;乡镇园区不动、强调客观条件的态势。

四、进一步强化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园区发展布局,推动园区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是统筹规划。根据“xx”规划及全市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各县(特区、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链接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加快集聚。二是突出重点。加强对园区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促进资源共享。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重点扶持积极性高、抓得扎实的园区,打造集聚效应显著、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带,力争经过5年努力,率先把红桥和两河新区打造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把水城县董地产业园区打造成“省示范园区”。三是集约用地。大力推行园区向山要地,建设山地梯田式产业园区,大力推进代建或租(购)标准化厂房工作,建设多层、通用厂房,提高投资强度,提高土地使用率;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如根据不同行业设定最低投资强度或一年内最低投资总额等,对个别“盲目圈地、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的项目,合理引导其退园,消除园区“开而不发”现象。四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坚决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项目入园,大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减少园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力求把每个园区都建设成为“生态型、园林化、循环式”的现代产业园区。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产业园区吸引项目落地的前提条件,也是能否引进项目、留住项目、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市资源富集,资源深加工链条拉长,产业进入园区尤为重要,招商引资的成败,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程度(硬件)和全程为客商服务(软件)的建设。因此,各园区在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基础设施方面要不断完善、配套,千方百计落实省政府规定的“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不同级别园区的建设标准。

(三)以招商引资为核心,外引内扶推进项目落地。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主导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总抓手,加快建立改善投资环境的长效机制,完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式,推进重点项目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侨引商、以台引商、以外引商、以友引商、以商引商、以情引商、网络引商、媒体引商等,多形式、多渠道引进资本、引进产业。采取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配套措施的方式重点招商,做到“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与此同时,注重发挥本地大企业的优势,激励他们在园区投资建设和延长产业链的积极性,整合力量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发储备,狠抓重点项目,搞好项目的洽谈、签约、落地、发展全程服务,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和项目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四)健全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园区工作职责。已经成形的和正在筹建的园区,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抓紧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明确管理机构和有关责任人职责和负责园区的具体工作。在健全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抓紧完善园区的总体规划、编制相关的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的配套等工作,使产业园区的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五)创新园区开发模式,促进园区多样化发展。从当前我市产业园区的开发模式看,总体是以政府为主导,参与从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到厂房设施建设全过程。政府在扮演开发商角色的同时,也承担了过多的投资风险。建议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从开发到管理全过程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逐步将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收入,使政府降低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并由此获得税收收入,实现政府与开发企业“双赢”。

(六)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助推园区加快发展。环境是最大的竞争力。投资环境是是园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不断增强“环境谁优我更优、服务谁好我更好”的宗旨意识;树立“您带项目资金来,剩下的事我们办”的服务理念;全心营造“亲商、安商、帮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建议把园区作为今后的新城区、“经济特区”来建设,按照“合理规划、超前设计、提前建设、确保需求”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搞好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一是稳步推进配套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在园区内设立金融服务、商贸中心、职工住房、文教卫体、公共交通等设施以及治安机构,建设企业服务中心、培训体系,改善园区企业和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土地征用开发。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园区可预留部分土地作为园区行政管理及生活设施的商业性开发;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认真搞好园区规划范围内生态公益林和农保田的调查摸底,做好生态公益林和农保田的置换,降低土地报批门槛和开发成本;积极协调争取上级有关部门调整出台新的土地优惠出让政策;出台区域范围内工业用地统一补偿标准,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征用、拆迁和安置工作。

全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调研报告

区物流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街道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五篇:产业园区建设会议讲话稿

在全市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讨论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成效,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挖掘潜力、提升质量,加快推进园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我市产业园区整体发展水平。

刚才,××作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加强园区建设管理的具体意见;各产业园区的负责同志交流了工作情况和打算,讲得很实在,成绩令人鼓舞,前景催人奋进。下面,我就做好全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管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产业园区建设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是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和各有关园区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取得显著

1 成效。某某数字出版园区被国家总局授予“全国优秀园区”称号,市文化委荣获“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工作优秀单位”称号,某某数字出版园区、影星巨幕产业园被评为“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优秀园区”。各产业园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千方百计引进和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总结起来,我认为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一是政策扶持促进新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工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某某市关于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打造欢乐城市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对园区企业分别给予了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绩效奖励、场租减免等优惠措施。市文化委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申报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先后补助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某某数字出版园区等文化企业和项目790万元。这些政策和措施对支持园区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市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二是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园区(基地)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有了较大增长。2016 年,某某市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产业园区经济指标增速都超过了20%,增速高于同期GDP。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某某园区被省委宣传部列入全省重

2 点扶持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016年引进了4家数字出版核心企业,累计进驻企业达到56家,就业人数0.62万人,园区全年营业收入、纳税总额分别达50亿元和2.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和38.8%,提前实现一期规划目标。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丫山文化旅游影视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额4.3亿元,参与合作的全国首部农村反腐题材电影《丫山清风》已经上映。2016年,基地全年营业收入达到5676万元,纳税总额达到584万元,以影视拍摄为主的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21%。

三是产业集聚取得新成果。某某产业园区(基地)的建设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优势企业入驻、越来越多优质资源注入。华强影视产业园区、影星巨幕影视产业园区、丫山文化旅游影视基地等成为某某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某某园区已入驻三七玩网络、华强动漫、奇虎360、着迷网络技术、华漫文化传媒等成长性强的数字出版核心企业,区域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字阅读、数字电影、广告创意、终端阅读器、动漫展览、动漫衍生品等为主的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集群。

四是创新发展呈现新局面。园区(基地)建设中,崇尚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园区和企业成长的自觉实践。园区围绕服务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产业的动漫产业持续打造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品牌,成为欢乐

3 某某的又一张文化名片。某某影星巨幕公司参与起草了7项国家标准和8项行业标准,拥有1项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多项科研成果,2件美国注册商标,7件国内注册商标,先后两次荣获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技术应用二等奖,生产的银幕系列产品占到国内85%的市场份额,并远销海外。华强方特影视产业园区坚持“文化+科技”的创新基本路径,将自主研发的科技结晶融入动漫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出多项中国第一,获得市场一致好评。松鼠萌工场动漫文化公司将品牌IP延伸至文化产业,52集原创动漫片《三只松鼠》已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即将全部制作完成,实现了动漫形象向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和突破。其它产业园区和企业也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争创品牌,扩大对外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谢广祥副省长、车敦安局长多次来芜考察指导园区建设,对某某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某某市作为优秀园区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从全市的情况看,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强力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强市战略的主阵地,必将在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支撑作用。

4 目前,我市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东部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在园区的建设、管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整体规模实力与专业化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仍存在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功能不够全,龙头企业较少,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原创精品不多等问题。在规划布局、项目管理、招商引资、投融资建设等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缺乏。二是在管理和服务上方法不多。有的县区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不够,管理责任落实不力,有的园区在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创新上还需要加强,缺乏企业化运营和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治理模式落后,经营效益不佳。三是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不够。文化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发展缓慢,数字出版产品较为单一,优质数字化内容不足,产品吸引力还不够;部分印刷企业产能落后、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以上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个园区(基地)都存在,但大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现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大家不仅要比政策、比实力,还要看服务、看细节、看水平,最终是以细节取胜。我们必须针对各自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先进、苦练内功,进一步增强园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超常

5 规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增创新优势,树立新形象,再上新水平,努力开创园区(基地)发展的新局面。

二、抢抓机遇、奋发作为,进一步增强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产业园区建设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条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各级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和产业园区(基地)要进一步认清新形势、把握新任务、抢抓新机遇,力争新突破,保持好我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突出理念引领,汇聚园区发展新动能。理念引领观念,观念引导行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市委十届三次会议确立了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某某的奋斗目标,为我市文化产业和园区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更加牢固地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更加坚定自觉地用新发展理念统领文化产业发展全局。在园区建设工作中,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园区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率,使我市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走在前列,在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中作出更大贡献。

6 二是突出产业集聚,提升园区整体规模效益。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发展有效组织形态,在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臵、加快制度创新、营造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大精准招商选商力度,尽快孵化培育、引进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辐射作用,吸引一大批配套企业落户园区;鼓励企业整合创意、研发、生产及营销等上下游环节,延伸和拓展产业链,促进相关产业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度;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综合效益,支持企业做强体量、做多总量、做大规模,努力形成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良好格局。

三是突出融合发展,激活文化产业内生活力。从供给侧看,文化产业是一个渗透性、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具有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通过突破产业边界、重组产业要素,能够融合形成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催生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华强方特影视产业园的“文化+科技”、动漫+主题公园,三只松鼠的品牌形象动漫化战略等都是产业融合发展的优秀案例。要注重整合内容、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重点打造数字阅读、数字电影、数字动漫、数字印刷、网络游戏、数字技术应用等产业门类;要继续围绕“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

7 化+互联网”等,推动园区与科技、金融、教育、旅游及其他主体的融合发展,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释放文化产业内在生命力,拓展产业空间,满足消费市场新的需求。

四是突出创新驱动,打造园区发展升级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产业园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臵。要加强扶持引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继续大力实施支持企业创新政策。要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出版等新技术在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发展领域的研究应用,充分发挥园区(基地)的载体作用,放大规模效应,引导新供给、形成新动力、新业态和新消费。鼓励园区入驻企业生产创作一批原创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微视频、网络动漫游戏等优质内容产品,以精品内容推动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园区加快发展、良性发展;积极探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创新机制体制,汇聚创新资源,优化众创生态,加快在园区建设中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率先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园区经济,是事关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既要用好市场这个“无形之手”,又要发挥好政府这个“有形之手”作用,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构建起园区管

8 理新模式、园区运行新机制、园区治理新格局,加快打造园区转型升级版,服务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方面,关键是要做好三篇文章。

(一)切实做好“规范管理”这篇文章。完善“市级领导小组+区级实施小组+管委会+公司”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政府部门与园区(基地)及入驻企业的协调联动机制、申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对接机制,定期开展督导、调研和检查,对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入驻企业的经营情况实施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园区及企业实际困难需求,研究解决园区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明确管理责任,加强对内容导向、产品质量、重大项目的管理,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创作导向。

(二)切实做好“优化服务”这篇文章。在推动产业园区新一轮增长的发展实践中,要切实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着重提升园区管理服务理念和营运水平。重点加强基础设施、资源信息、金融支持、交流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能力建设;抓好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融合发展沟通协调机制,为入驻中小型数字出版和影视产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进一步提高园区发展保障能力,着力营造政策稳定、制度透明、管理规范、办事高效、服务周到的发展环境,培育园区的综合竞争优势。

(三)切实做好“人才保障”这篇文章。园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既需要一批有较强经营管理协调能力的复合

9 型人才,又要有一批在文化产业各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型人才。要积极利用各类招才引智计划,大力引进人才,健全符合创意研发人才特点的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体系;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鼓励相关园区、龙头企业与本地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要转变观念,通过不断学习、交流以及人才的引进,提升产业园区建设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同志们,干在实处无止境,走在前列谋新篇。全市各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抬升标杆,牢固树立“向东看、往东比”的理念,把某某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发展放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来衡量、来谋划、来推进,不仅要在全省发展方阵中找准定位,更要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与苏浙沪等高对接,推动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全面升级提档,不断增强产业园区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推动园区效益、规模、质量实现大提升、大跨越,以园区建设发展的新业绩新气象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古筝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下一篇:广西人口计划生育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