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项目考察报告

2022-07-14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海项目考察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上海项目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上海)

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玉林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根据公司计划安排,我们于7月3日至9日分别到上海、无锡、华西村、周庄、苏州、乌镇和杭州进行了考察。通过几天的考察参观学习,我们亲身感受了华西村和乌镇两个不同的发展模式,亲耳聆听了华西村率先发展和乌镇稳步发展两个不同的先进经验,亲眼目睹了华西村和乌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一边是如火如荼的发展氛围;一边是休闲宁静的乡村生活。双方的巨大发展变化不仅让我们惊叹,也让我们深思,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双方的发展经验,让我们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现将考察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一、华西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华西村经过近5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条标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已经实现了“三化三园”(美化、绿化、净化),中心村老百姓已经过上了“八有”(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的幸福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华西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吴仁宝老书记在其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核心作用。没有吴仁宝书记,华西村固然也能像其它农村一样能得到发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巨变,恐怕很难。正是由于有吴仁宝这样的好带头人,华西村才先后实现了“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要有一个无私奉

1 献、信念坚定、能领着农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好带头人。

2、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必须与文化建设一起抓。华西村在全力追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把文化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臵,把其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并收到了极为显著的效果。他们探索和总结出了“一分五统”、“三化三园”、“一棚四馆”、“五条标准”、等简明扼要、易于记忆、通俗易懂且针对性、操作性又极强的发展思路,并将其上升到一种特色文化来建设。其中:“个人富不算富,集体富才算富;一村富不算富,全国富才算富”,“家有黄金数顿,一天也只能吃三餐,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等虽然十分朴素,没有豪言壮语,但很能感化人、感染人、影响人。1985年,他们就提出了“六爱”教育,1988年就成立了国外没有、国内唯一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1989年就编写了“华西村歌”,1995年就编写了“十富赞歌”、“十穷戒词”,此外,他们还组织成立了“特色艺术团”,自编自演各种寓教于戏的节目,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境界得到升华、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个别“不想户”,他们还专门开办了“双扶”培训班,包吃包住还发工资,教育意义和文化效应作用十分明显。

3、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华西村正是立足本地实际,从发展本村经济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农村与农村的情况不同,经济基础也不一样,资源优势也不一样,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实际,找准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走上共同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4、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制度创新。华西村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整套具有华西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即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

2 放、村建统一规划)的发展建设大华西的新举措,建立了“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管制、工代议事制”的管理体制,对员工实行“首位高工资、末位淘汰制、违章辞退制”,在分配机制上,坚持“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这些创新理念和举措,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来这里创业,使华西村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华西经济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5、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发展农村经济。华西村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把华西建成了年产值超过400亿元,闻名全国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发展了,华西村富裕了,华西村有了这样的经济实力,华西的村民才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华西村才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让华西的村民不愿做市民而更愿意做村民。因此,农村要发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做起。华西的实践证明,只有走集体经济道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农村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有效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并实现共同富裕。

二、乌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乌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走进乌镇,如同走进了梦境一般,古街,小桥,流水,青瓦房,茅盾故居……一派清末民初时的江南水乡景象。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规划先行,保护与开发并重。乌镇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深知古村古镇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在开发古镇的过程中,不仅考虑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它

3 的原貌、文物和韵味,否则将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为做好古镇的保护工作,他们坚持超前规划、高起点规划,在恢复原真性上下工夫,将修复目标定位在100年前,对重要厅堂、典型民居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恢复了原貌,真正做到了修旧如旧。在众多的江南古镇中,乌镇第一个把所有矗立在古镇上的高低压线路和通信线路埋到了街下,铺设地下排污管道,出资为老街上居民每家每户装上抽水马桶,对所有河道进行大规模清淤。这些着眼于长远的保护措施,成为古镇开发的典范而备受各地专家推崇。乌镇旅游的最成功之处就是将保护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古镇保持了原生态的古朴风格。

2、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为了加快乌镇旅游的发展,桐乡市组建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组建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管委会合二为一,具体实施景区的保护整治与合理开发。如对全镇居民进行了整体搬迁安臵,将全镇民房进行统一征收并对全镇资产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和开发经营,原来民房的户主除在别处能得到一套新的住房外,他们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留下来参与整个乌镇的经营活动,负责接待游客的住宿、旅游、小商品出售等,工资由公司统一发放。

在乌镇,集体的管理几乎包括这里的所有行为,管理得非常细致。比如商业:酒吧布臵在街端头,尽可能的减少声音对景区的影响;沿街的商铺出售的商品各不相同,商品统一标价,没有恶性竞争;游船统一管理,分为公交船和游船两种,各司其职,也不存在竞争;游船行驶全靠人力,运行李的用电力,完全没有马达声;导游不能使用扩音器;河里的鱼不能抓等等。

为了彻底恢复古镇原貌,管委会专门建立了近1万平方米的两个旧石料、旧石板仓库和一个旧木构件仓库。景区里的现代化设施均被隐藏起来,就连空调外机也用旧的木条封

4 起来。这种“以旧修旧、以旧修故”的做法,被其他古镇纷纷效仿。管线地埋、河道清淤、修旧如旧、控制过度商业化等开发创新,为全国首创,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乌镇模式”。

3、充分挖掘古镇的文化底蕴。乌镇在展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共性的基础上,突出茅盾故居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资源。现在乌镇不仅有茅盾故居、林家铺子、立志书院等体现茅盾早期生活的重要景点,还争取到了茅盾文学奖回故里颁奖。与此同时,乌镇还推出沿袭了几百年的传统节日“香市”,请来年久失传的皮影戏老艺人,将早已停唱的乡土花鼓加以发扬,重新恢复三跳、拳船表演、高杆船表演,把蓝印花布、酒作坊、糕点作坊等有机组合成传统作坊区,让古镇充满了生命力。

4、持续有力推进市场营销。首先,乌镇有自己鲜明的主题形象,如将古镇景区的众多景点“集体打包”,以江南水乡的品牌形象统一对外宣传;其次,不断推出吸引公众眼球的文化节目。“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的共性。而以文化性和民俗性见长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则是乌镇突出的个性。在全方位的宣传战略上,乌镇首先把注意力放在上海、杭州、苏州三地,在电视、平面及网络等各种媒介上频频推出“原汁原味”及“深厚文化底蕴”的乌镇。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乌镇仅用了半年时间,却取得了一般景区推销10年的佳绩。现在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三、几点启示

1、统一规划、统一拆迁安臵、统一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来源是成功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在规划编制过程当中,注意吸引村民代表讨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认定,通过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切实执行,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立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村庄

5 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设则严格按照规划分步实施。

2、以政府(集体)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是成功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当地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公开扶持标准,创新补助办法,实行“以物代扶”、“以奖代补”。有数据表明,公共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6:4,家庭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3:7。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由定点制改为群众申报制。村民自愿申报,愿意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申报率达到80%以上的就定点,实行动态管理,择优选择定点,越积极、越先申请实施的农户就先实施,并给予较优惠的奖励政策,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注意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比如通过群众推荐、选举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等有威望的人产生理事会,由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又要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

4、建章立制,规范操作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保证。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证。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和规范,建立长

6 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只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四、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的探索方面,华西村和乌镇的发展模式带给我们很多好的经验和思路,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长效机制问题。不可否认,吴仁宝老书记对华西村的巨大贡献,在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村逐步发展壮大,规模在日益庞大,华西村合并了周围的10多个村,村党委现有31个支部,38名副书记,14个常委,10多名候补委员,村集体下设了50多家企业,人员结构和组织层次也在日益增多。老书记在华西村担任了48年的书记,个人影响力、控制力应该来说是深入人心、举足轻重,但是,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其个人的影响力和威信力在一些地方被过分的强调,当个人的控制力远大于一个群体的控制力之后,这是不正常和不合理的现象,一旦老书记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存在后,华西村是否仍然能够平稳、健康的发展,以前所隐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个人、集体和私营经济利益分配问题,华西中心村和大华西村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否会有所爆发,老书记培养起来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是否有能力驾驭这些复杂局面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我们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建立一种更加长效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体制来保障,更多的应该体现出制度的、体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而不是依靠个人的决策能力。

2、激励机制问题。目前,华西村成立的50多家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都是老书记的子女或亲属,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终究是存在很大缺陷的。一旦老书记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存在后,如何来保障村支两委成员的正常、合理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基层

7 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既保障村民集体的利益不被侵犯,也要保障好村支两委成员正常、合理的经济待遇是我们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不至于因为村级换届工作让一些村上干部的辛苦和努力付之东流,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虚浮问题。不可否认,华西村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经验,也已经被大量的表扬和名誉所包围,要经受这样长期的侵蚀,常人的思维也会发生变化。但像华西村这样不断提升“天下第一村”的标准和内容的现象,却值得我们警惕。比如,华西村早就造就了“天下第一村”的美誉,但不必创造“天下第一”的“钟王”、“鼓王”、“龙王”、“石牛王”、“喷泉”、“健康体检中心”、“美食营养中心”等,不必创造“天下第一塔”、“天下第一长廊”、“天下第一巨龙”、“天下第一东湖社区”、“天下第一塔群”、“天下第一世界公园”等。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但不必创造“天下第一科技农业大棚”,创造天下最大、最小南瓜、大牛、大猪、大羊等。可以建设部分现代办公场所,但不必建设名列世界第15位、共74层、328米高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这一中国及至世界农村的一大标志,造成农村不象农村、城市不象城市的现象。不必感慨“不仅前面没有标兵,而且后面的追兵越来越少、越来越远!”

4、环境问题。华西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我们有目共睹,但华西村环境恶化的趋势,我们也不容忽视,作为农村,其山清水秀的田园景色正在发生变化,华西村正在承受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型的毛纺厂、钢板厂等工业企业的相继建立,企业规划的不合理,使得当地环境有恶化的趋势,空气混浊、水源变差,这对我们正在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应该也是一个警示。我们认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

8 更应该学习乌镇的发展模式,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高起点规划,科学编制规划;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高起点建设,以人为本,更多的应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注重人居质量与自然和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5、企业文化问题。我们公司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到现在,无论是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经营管理能力和经验的积累,或者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储备,都已经拥有相当的规模,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企业也已摸索总结出来一些很好、很科学、很有自己特色的发展理念,如“国家之上、企业发展、员工幸福、客户满意、伙伴共赢、环境和谐”的六方利益兼顾理念。又如“先做人后做事,先管自己后管别人,先国家后集体”的员工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再如,“管理上水平、经营增平台、素质有提高、收入要增长”科学发展战略。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十分明显推动作用。为此,建议我们公司在全力推进投融资等各项工作的同时,将企业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臵。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第二篇:上海学习考察报告

在学习反思,在反思提高

————“领雁工程”县级小学校长培训班上海考察报告

南雁镇中心小学 林来金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领雁工程”县小学校长培训班,并于12月8日至13日进行了为期一周上海考察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是能够近距离聆听那么多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和名师大家们解读校园文化内涵,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剖析学校管理真谛,共同体验成功校长的成功之路,并且参观了四所学校,实地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收获很多,感受颇深,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增强信心、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

参加这次培训是对我办学理念的一次洗礼,是对我教育及管理行为的一次鞭策、规范。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从而对这次学习和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之一:思想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成功的学校管理,不是停留在制度管理的层面上,而是校长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的一种引领。在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中,不管是聆听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还是到名校去实地考察,我们都可以真切感觉到每一位成功的校长,都对教育工作有着深深情结和执着追求,把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我们一次次惊叹于清晰明朗的办学理念,又一次一次折服于高深前端的教育思想。如七宝中学校长仇中海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学校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思想。“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人文见长”是学校教育的特色,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学校风格,构成了独特的学校管理文化。学校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树立充满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建立充满人文精神的师生关系.学校业已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感恩教育为核心,以学校课程开发、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志愿者行动、社会实践、科技艺术教育为途径的整体联动教育模式。基于文化立校的理念,把学校八大主题文化节——感恩节、读书节、 爱生节、班主任节、狂欢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纳入人文教育的体系,使校园文化的“人文”特色更加鲜明,成效更为显著。我也切实体会到在办学实践中,校长须通过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领导集体,影响师生员工,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引导全体成员共同进取的意向行为,就会创建出富有特色的名校。

关键词之二:课改

现在各地各校都在轰轰烈烈地搞课改,有些人在课改尝到了些许甜头,但大多数学校在课改中不是被搞了没底气(双基都不能保证),就是照旧(举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而到了上海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特别是接触到张人利校长办学理念以后,你可能才会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做课改。“减负校长”张人利的做法总是看上去有些“怪”,附校提出的一系列教改新举措,一次次地颠覆传统,令人“瞠目”。 一怪:一年级不上数学课。

一、二年级的语文为每周10课时,英语为每周6课时,一年级没有开设数学课,只有一节用英语上课的“英数活动”课,解决幼小衔接和数形概念的前期渗透问题。二年级开始开设数学必修课,每周4课时。在缩减数学课的同时,增加英语、语文的课时,增加识字量和扩大阅读量。“这样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两个重心移位的思想。”张校长介绍,将形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重心“下移”,将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重心“上移”。二怪:不订教辅书中考拿高分。不知何时,教辅材料已像教科书一样,成为老师手中、学生书包里的必备物品。而在静教院附校,不仅小学生不用教辅书,连即将中考的初三毕业生也不用。“减负校长”张人利用事实告诉大家,没有一本教辅书,同样也能创造神话——秘诀就是请老师下题海,自己编写习题。三怪:德育课拿身边大事当教材。在附校,还有一件奇怪事,该校的德育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而是动态资料包。“我们倡导关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在小学部的课表上,附校的德育课程叫做“新德育”,到底新在哪里?德育课程没有固定教材,基于三个理由:第一,编了教材,就无法保证时效性,比如神七升空、汶川地震等内容就可以随时增补;第二,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效果最好;第三,编了教材解决不了针对性问题。简言之,就是以现有教材为资源,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自主开发德育课程。但“怪”的背后往往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是追求建立高效能学校的体现,更是对新课改的独特理解。

关键词之三:育德

走进上海西南模范中学,走近汪劲松校长,我就被汪校长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对教育四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追求,在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校长寄语》和《校园心语》都能体现出汪校长在学生德育方面所倾注的心血,也是他对学校德育的独特理解吧。

从2002年起汪校长就每周一篇以校长寄语的形式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启示,亲切自然地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尽可能使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校长寄语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应该反映学校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师生的精神和情操。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具有教育特色,又必须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因此,撰写“校长寄语”总是结合时事政治、社会风尚、校园新事,选取恰当的切入口,与学生谈理想,谈情操,谈道德,谈品行;把深刻的教育理论,常见的政治术语,化为自己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激情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感染教师。“校长寄语”议论范围很广,爱国、做人、成才、竞争、榜样、人生、情感、爱好、学习方法等等都会有涉及,师生的反响也很好。但后来汪校长觉得既然是校园文化,应该让全校师生甚至各位家长共同参与,搭建师生、家校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这样,既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环境主流意识,更能潜移默化地转变成师生出自内心认同的思想、精神、情操、价值观。所以后来将“校长寄语”改为“校园心语”,并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人生路上,有人登攀,也有人滑落。如果群体中的人们能互相鼓励,互相搀扶,经常交流登攀中的有益启示,那么,追求升攀就会成为他们的主流意识。作为前行者,我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校长寄语’形式奉献给大家,也算抛砖引玉。可喜的是,全校师生在登攀成才高峰历程中,感悟到的许多真知灼见尤为令人感奋;及时交流,相互学习,对继续登攀前行很有帮助。所以将‘校长寄语’改为‘校园心语’。”实践证明,“校园心语”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良师益友,成为西南模人精神和追求的旗帜。

关键词之四:评价

以往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往往停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而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很少顾及,而新课程改革恰恰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教师的评价不仅是对现有教师队伍的进行排序,或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在反思传统评价弊端的基础上,感到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教师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进行管理的方式与途径,更是让教师从评价反馈中获悉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建立教师工作卷宗评价制度旨在努力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多方面收集信息,以期尽可能使对教师的评价科学、公全面。从而建立了“教师工作卷宗评价模式”是以教师个人直接参与与选择、分析与自评为前提,按照评价内容要求,将自己的工作实绩记录整理的相关文字资料或音像资料,不仅能全面反映教师工作的成果,还能反映他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明显进步,展示一学年里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发展上的成绩。教师工作卷宗评价就是教师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评,年级组教师之间根据教师工作卷宗进行互评,学校教育委员会根据教师工作卷宗,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专业化发展进行考评。通过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价的整合,从外部主管评价转向内部客观自我评价,形成教师在不间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不间断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把评价理解为最终结果的测评,而应视之为对通往结果的过程的评价。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多维度的评价,是对其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师德修养等各方面全面的评价。运用多种评价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自评、互评、他评、考评等评价形式,对教师实行比较客观科学地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以工作量为评价的基础,注重工作实绩的评价,鼓励教师的创新举措。

为期一个星期的考察学习圆满结束,学到了不少新的理念、方法、经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它需要我们去反思,更需要我们反思后去实践。

与上海地区的几所学校相比,我们的学校除办学条件有较大差距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社会影响的差距。今天我们的学习已不再是照搬别人的教育实践,与这相反我们学的是立足校情,建立谋求学校发展与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我们思考的是如何立足校情求发展,如何将我们所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经验,融入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反思是学习,反思是成就的过程,反思也是一种能力,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反思,作为校长我们要善反思,重实践。

校长培训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才开始,做为校长的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角色以及肩负的责任,把自己的学校带向发展之路,带向成功之路,把学校办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未来的高度,站在现实的角度,不断地为学校寻找新的起点,我们有责任做好“教育必须做好的事”,我们有决心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去实践吧!

第三篇:杭州上海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3年10月8日—2013年10月18日 考察地点:上海

杭州

考察目标:4A广告公司 户外广告

本次专业考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上海,杭州,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城市中的艺术与创意以及大城市的经济文化的繁荣。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走出校园了解社会,了解当今广告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前沿动态,加深对广告专业的认识,更明确专业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于10月9日到达杭州开始了我们的考察之旅。刚下火车,就可以看见许多灯箱广告,各式各样的灯箱广告,各种创意。火车站附近由于受众大多是一般工作人群,而且由于是汽车站,火车站所在地,人口流动速度极快,因此广告形式大多以灯箱或大型建筑招贴式广告为主,外形,颜色十分醒目,可以让受众在匆忙之间对广告内容有个大概印象,形成潜在客户的可能性为多。

来到中心广场,车流人流密集,而且离市内大型超市,百货商店,步行街,大型书店,酒店等比较重要的城市商业建筑十分的近,建筑也格外高大密集,因此广告外形偏大,形式是最丰富的地段之一,内容则偏向比较高层次的房产,服饰,通信等中产以上收入的人群,其中夹在路边护栏以及地下通道的广告则相当的大众化。 来到街道,四处流动的车身广告也是户外广告的一种主要形式。广告商纷纷各出奇招,把在街道上行走的公共汽车包装成指定广告形象。车身的广告底料胶布容易更换,不出一小时,便可以为公共汽车改头换面,以全新广告示人,方便更频繁的换面更新。车身广告其实并非新的构思。载货车辆早已经常被用来为所载货物作广告宣传,分别是新科技实现巨型数码打印画面制作,促使流动广告牌构思的出现。

在街道的两边我们可以看见三面翻得广告牌已经成熟。随着科技的进展,这类机动广告牌更容易操控,更可靠,更容易保养。三面翻广告牌除了提供更多画面展示外,它那定期转动设计也较具吸引力。此外,这类机动广告牌可预设程式,以不同方式和相隔不同时段通过程控转动。三面翻广告牌可作波浪式转动,或有如百叶窗帘那般开合。简言之,自然是这类转动广告牌比静止广告牌收益更大。道理很显浅,广告画面更大幅,更便宜,更快速制成。它由合金三棱柱组成,画面由不干胶电脑喷画形式贴在合金三棱柱上,通过宁静柔顺的电机使广告牌展现三组不同的画面,相继出现的三幅画面具有连贯性,充分发挥活动广告的效能。统领三面翻以其广告效率高、耗电少、使用简单方便等特点而被大量广告商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的闹市、广场、街道、户外等场所。三面翻九种翻动形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开幕式翻动、闭幕式翻动、左渐进式翻动、右渐进式翻动、同步翻动、左组渐进式翻动、右组渐进式翻动、左波浪式翻动、右波浪式翻动等。

考察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杭州捷群广告公司,接待我们我们的是他们的创意总监,他主要为我们讲述公司服务的对象,公司的发展史,我们将来应聘应该注意的东西,以及回答我们的提问。从他对我们所说的话中,我了解到了大的广告公司是怎么服务消费者以及广告公司整体运作的情况。让我了解到了作为一个广告人应该具备的东西,比如可以有一些癖好,对事业要有满腔的热情,以及该怎么去服务消费者。

10月15日我们转战上海,上海是一个广告繁华的城市,并且有多家国际4A广告公司,比如奥美,盛世长城等等。整个城市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广告气息。在上海我们参观了AEIOU广告公司。他们为我们讲述了公司的历史,以及如何做好一个Planer。

这次考察的所见所闻,让我对广告专业有新的认识,也为日后的广告创作积累了许多素材。此次考察虽然行程紧张,天气也较为寒冷,但是一样不能挡住我们的热情。考察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在上海我看到了中国的新流,在杭州我看到了中国园林的古典美,我看到人间天堂之景。此次考察也让我明白广告无处不在,创意无处不在。此次考察的景点出名的原因除了广告宣传效果好,更主要的是这些广告源自于现实。这次考察让我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开阔了视野。而且通过此次考察,也使我们整个专业的相处更为融合,同学之间关系更加密切。虽然考察已经结束了,但我相信此次考察在我的人生中是一幅精彩的画卷。

第四篇:上海艺术考察报告

艺术考察报告

为期一周的艺术考察,在我的不舍中落下了帷幕。在本次考察中,得到实质的收获但对我来说,意义深刻,受益匪浅。

从古到今,每一件事物随着时间的洗礼,不断地快速发展,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却早已成为过去。只能凭着外界的传播,获得信息,来加深对它的印象。我们该用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它,解剥它。美也能形容得这么具体。原始在于它的本质,那颗纯朴的心是永远不会老,不会变。依然这么美。美得脱俗,美得可贵。自豪之心,禁不住诱惑,情不自禁地在作怪。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在心里默许着设计师可歌可泣的创作。繁华的南京路,高雅的博物馆,每一处不让人记忆犹新,留连忘返。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展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 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官内的每个展区的设计都不同,陈列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使我们感叹真是人才辈出,不得不佩服,从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了解不许多国家的设计理念。

我们来到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作为一所一流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多年来,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 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建国前出土的保 卣、召卣,也都是著称于史学界和金文

学界的重器。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

为一 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少数民族文物的蒐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晚上我们来到了外滩。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又名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令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上

海宜家家居城。 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后一直努力的方向。 上海宜家家居广场不仅家居产品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而且有很多国内外著名室内设计师的作品。 此次来宜家家居参观的主要目的是观看国内外著名室内设计师的作品,多多收集素材,了解家居风格和设计理念,能把所学专业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真正“学以致用”。 上海考察就在美学的享受中结束了,给我的影响很大。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直观的观察了这些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建筑和城市文化内涵。结合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我觉得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效果,让我明白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巧妙

苏州园林,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本应永恒的东西被人遗忘在了历史的边缘。当残害不堪的骸片幸运的存留时,历史应赋予他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西湖--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因西湖而盛。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 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美在湖山与人文的自然相融;更美在人们对她的呵护及对其历史文脉的传承。

西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

,林泉秀美,溪涧幽深。 西湖不仅独擅 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结合。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重要关系。这次考察实习 也给了我很多的创作灵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好好把握这份美好的精神财富。

意见和想法是行程太赶了些,一天3-5个地点,一个点才2小时左右,东西太多消化不了有点走马观花的感觉。还有就是不要赶上节假日出行…..

第五篇:赴上海考察报告

上海学习培训考察报告

这次,到上海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昌吉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教育培训,经过听知名学者讲座,参观创意园区、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场馆,考察浦东开发成果展示,以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道:上海长江隧桥;崇明岛,崇明博物馆、西沙湿地,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考察学习虽然时间短,但由于出发前制定了详细考察方案,准备充分,安排周密,圆满地完成了考察的全部工作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我也意识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为之实践的问题。现将学习培训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干部要突破常规,提高执行力

通过在上海的学习考察,使我更深一层体会到领导执行力的提高对于工作高效完成至关重要。当前大多数党员干部执行力比较强,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执行力有待提高。一些干部不善于深入理解、把握上级政策精神,执行上级决策不坚决;一些干部习惯于机械照搬,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干部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预见性,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工作的能力不强。可以说,一些党员干部的执行力不强,直接影响着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制约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必须在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上下功夫。 突出“创优”理念,培养敢为人先的执行作风。提高执行力,关键是要切实树立起“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创优”理念,培养敢为人先的执行作风。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各个方面创先争优,力促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落到实处;要强化“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执行理念,培养雷厉风行的执行意识,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一项一项执行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强化“和谐”理念,不断改进执行的方法和手段。一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和保证,改革是动力和手段,发展是主题和目的。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安县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按照“一岗双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协调联动、重在基层”的原则,实行四级定期下访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采取一线接访、现场办案、定期调度等有效措施,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二是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反映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要求。要按照中央精神,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发展问题,尽可能使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要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要促使党员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突出“服务”意识,破除执行的主要障碍。现在很多工作落实不下去,政策执行不到位或不执行,根本原因是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在作梗。因此,提高执行力,必须大力破除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这个影响执行力的主要障碍。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首先从思想上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事业的发展放在首位,不能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

为此要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规范行政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推行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改进服务质量,促进文明执法,努力创建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和廉洁型机关。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干部队伍。

二、领导干部要打破思维枷锁,努力成为创新典范

创新思维的实质是对原有思维模式的超越,是对创新主体头脑中原有知识、经验、观念、方法等进行新的组合。这种新的组合必然要突破原有思维模式的限制,而原有的知识、经验、观念、方法也会本能的阻挠这种突破,成为思维创新的障碍。所以说,创新主体如果不突破这些障碍,就无法进行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影响创新思维的障碍很多,既有主观障碍也有客观障碍。长期以来,制约和影响干部创新思维的障碍主要有三种: 一是思维定势、二是落后的固有观念、三是权威思维,要突破思维障碍:一要突破思维定势、二要转变落后思想、三要打破权威偏见,唯有跃出经验和常识的层面,思维才能高屋建瓴,唯有冲决貌似合理的规则,思想才能破茧而出。用质疑打破禁锢思维的枷锁,然后用行动去实践自己的想法,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学习对于干部而言,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加强学习首先要提高学习力。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一定提高学习力,学习力指的是学习的能力和效力。怎么提高,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我以为,在把握学习方向上,要注意“补短”,就是要认清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学习把这个漏洞填上,做全面型的干部。还要注意“增长”,要了解自己的专长是什么,了解了不是说可以就此止步了,而是要加强,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也是别人不能替代你的地方。“增长”会让人更突出更优秀,更容易使人在自己专长的领域里做到出新。除此之外,作为干部来说,还是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把学习作为生存状态,生存能力,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在自己岗位上优秀履职。为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能力,我们的干部应该每天都要给自己留出一段学习思考的时间,因为好的创意就在学习思考里。再有领导干部要学会借用外脑。外脑就是别人的大脑,借用外脑就是借用别人的智慧。对于创造来说,单个大脑常常不够用,利用外脑提供思路是促进创新思维的一个有效办法,而利用“外脑”提升智慧,我国古已有之。东吴的孙策重视张昭、周瑜;刘备得诸葛亮犹鱼之得水,说明他们对“外脑”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现代社会,更应该重视外脑的作用。作为干部借用外脑,形式多样,可以通过调研、交流、学习、征求上级领导意见、调动下属积极性等方式来发挥外脑的作用。领导干部既是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也是工作改革创新的积极实践者,其创新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局。领导干部只有主动培养创新思维,不断开发自身创造潜能,才能真正担当起工作创新发展的重任。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思维为先导,并且伴随着创新思维推动创新实践活动的。唯有创新,才能不断地延伸和拓展职业时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创造,所以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创新的典范。

要干好工作只有创新精神还不够,作为领导者培养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也很重要。重视团队精神这样你才能从打心眼的跟着这个团队,发挥你的潜能,为团队做出贡献。 团队精神培养取决于团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为团队的组织者,首先要健全一种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营造一种团结干事的工作氛围。工作默契,干部职工“心有灵犀一点通”;其次,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界限。培养干部职工整体配合的协作精神,形成“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和努力”的工作习惯;再次,相信每一位成员。让每位成员都能拥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但要破除个人主义,唯我才行、夜郎自大的傲慢心理,把团队成员的力量凝聚到同心协力的行动上和甘苦荣辱的感受上,树立团队集体主义观念;第三,尊重每一位成员。让每一位成员都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其他成员的个别差异性,使全体员工产生团结感,树立共同目标,共创未来。 身为领导干部不仅需要创新精神,引领干部职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工作;更要团结干部职工,使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卓越成绩,为自己的家乡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上海在发展思路和模式上的全面创新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迅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小城市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边远地区的人口越来越涌入发达地区的城市,外国人口基于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等活动大量涌入中国城市的现象也日益凸现。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总人口规模越来越大的城市,在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这种状况,既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人口综合素质的积极一面,也使得城市的承载力、城市各方面的管理面临严峻考验。为此,必须创新城市建设、管理的理念、模式,提升城市的各项社会化服务水平,使得城市成为文明、有序、高效、宜居、宜创业的家园,使得去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广大范围内日益加快变为现实,上海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模式,避免外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误区、弯路、后果。这方面,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国内外一系列城市优秀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各地各个城市应该深入剖析这些案例,择其精华、把握其实质,结合昌吉的实际情况,开展探索、尝试。

对于浦东开发生动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各地各个城市应该深入剖析这些案例,择其精华、把握其实质,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开展探索、尝试。要有新思路,要用可持续性的战略眼光去认识和指导新型工业化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大力支持、引导和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工业生态技术,通过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调整原有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新兴工业,实现新型工业化。要在农地规模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实现产出的较大幅度增长,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西部地区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走城镇化道路。当前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是退耕还林,转变农牧民的谋生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向城镇集聚,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沙尘暴、土壤退化、草原退化、森林覆盖率降低、沙漠面积扩大等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我国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以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战略定位,必须从国际国内和区域的时代背景出发来谋划发展。“十二五”时期,上海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上海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日益便捷,时空距离不断缩短,“同城效应”更为显现。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主动推进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在合作与协同中实现自身发展,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作出贡献。除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及要求外,上海自身发展阶段更内在地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十二五”期间,上海面临增长动力转换、约束条件变化和城市功能拓展的挑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上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以及抓住时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我们也要顺应社会发展,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四、学习、借鉴优秀成果,推进昌吉更快更好发展

耳闻目睹上海巨变,在深感震撼和压力的同时,也深受启迪。尤其是他们把解放思想做为一切工作的先导并贯穿始终,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促进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进步,是其成功的真谛。与他们相比,我们落后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我们要正视这些差距,认真学习新经验,树立新观念,推出新举措,谋求新发展。按照突出实践特色、重在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将“依托乌昌一体化,把昌吉建设成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区”确定为实践载体。推进乌昌一体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涉及新疆全局的重大发展战略,符合乌昌实际,符合两地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昌吉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准东地区是全疆六个千亿吨级煤田之一,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中确定的重点开发的四大煤田之一,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加快新型工业化提供了雄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昌吉已经培育发展了石油石化、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食品、纺织、机电和新型建材六大产业,特别是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已形成产业集群态势。承接现有基础,依托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力量,昌吉完全具备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解放思想才能孕育创造力,增添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好解放思想讨论,虚心学习先进,认清自身不足,破除安于现状、保守封闭、小富则满、小富即安的守旧思想和传统观念,树立跳出昌吉看昌吉、敢于与实力强的地区比、与发展快的标杆赛的竞争意识,对昌吉发展意义重大,是当务之急。

学习考察了上海的发展模式我们明白创新发展理念,变革发展方式,完善发展措施,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解放思想讨论不是空对空的议论,而要触及思想,见于行动。对昌吉来说,要明确一个认识:发展不够是最大的实际,加快发展是最紧迫的需要,率先发展是最重要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要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走依托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之路。率先发展、加快发展、高速发展,走在全疆前列,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多年来对昌吉的厚望,也是很高的要求。昌吉解放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正在于此,争当排头兵不是停留在口头的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切实的行动目标。要把解放思想的成效落实到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先进的领导方式和务实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上,最终体现在思想境界的提升、工作作风的转变、办事效率的提高上,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体现在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上来。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州党委已经改进和完善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标准体系,特别是强化了节能减排、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绿化等考核指标。实现科学发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内一些发达省市都很注重相互学习借鉴发展经验。近几年,昌吉先后组团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每次都收获很大,感触很深,看到了差距,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出去看很重要,回来干更重要。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人家的先进经验,深刻体会,大胆实践,但不能生吞活咽, 照抄照搬,更不能妄自菲薄,丧失信心。今年以来,我们遇到了许多大事、难事、突发事,面对种种困难和考验,始终坚定不移地抓好执政兴国这个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有效地保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各种机遇,推动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上一篇:适合孩子读的诗歌下一篇:述职转正报告模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