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群建设

2022-09-10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从“专才”培养转向了“通才”教育, 教学内容也朝着“厚基础、宽口径”的方向发展, 相应地, 专业课的课程门类与学时数都大幅度受到精简, 这样以来, 不仅课程内容与学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而且也迫切需要对相关课程的群体性有一个整体融合和规划。研究相关课程群体性的整体融合和规划就称之为课程群建设。课程群的建设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世界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对于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而言, 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

1 建设课程群的目的

1.1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现代物理学和复杂系统理论业已证明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经济、社会、科技等系统的组合, 形成了复杂的大组合系统。由于复杂系统内外扰动的存在、获取成本的限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 人们所得到关于系统的信息通常带有某种不完备性与不确定性。

课程群的建设通过融合和规划相关课程群体性的信息, 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使学生获得最大化理论和实践知识。通过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强化课程群的地位, 丰富其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使课程群体系更加完善, 带动整体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使学生的素质、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现理论与实际较完美的结合, 树立课程群的特色品牌。

1.2 准确定位“最近发展区”, 形成课程群教与学的目标共鸣效应

将课程群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门课、每堂课的教学, 就表现为课程群体系的组织设计和各主讲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教材内容体系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剔除相关课程的重复内容, 努力克服教学任务与学生实现这些任务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最大化地引入课程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 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于该门课程中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智力和知识机能上, 这样才能产生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这种教学过程的矛盾和由此引起的学生心理机能上的矛盾和对知识的渴求, 是推动专业课教学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因此, 课程群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体验、智力发育水平、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状况等实际基础出发, 通过教学活动既定目标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然后在新的现有水平基础上, 确定新发展目标, 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 如此循环反复。课程群教学系统最近发展区的形成是按层次递进的过程, 如图1所示。

根据课程群教学目标及其发展区形成原理, 研究教材内容并对知识体系结构进行调整, 以便适应教学对象, 使得教与学的目标产生共鸣, 形成目标共鸣效应。

1.3 努力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激发和培养教与学的双边动力

在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 激发和培养教与学的双边动力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根据教学动力理论的观点, 可把该课程群的教学看作是一个系统和一个动力群, 其运动和发展的推动力由行为动力、运行动力和外部推动力相结合而形成, 如图2所示, 其中“行为动力”是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动力和学生追求知识的动力;“运行动力”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追求动力;而“外部推动动力”则是指最新科技成果对本领域的促进作用。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构成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课程群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矛盾都可以生成教学动力, 但这些矛盾在推动课程群教学系统运动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等的,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便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与基础知识、掌握的知识水平与课程群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 (矛盾) 是这一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推动该课程群教学过程运动和发展的主导动力。正确地处理这一矛盾, 对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都有着极大地帮助。

1.4 探索“内容精、概念清”的教学内容, 构筑“科学性强、适应面广”的课程群体系

以课程群理论的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勇于创新、鼓励创新、积极地主持和参与一些高水平的教学教研活动, 把握学科发展动态, 花大力气探索“内容精、概念清”的教学内容, 构筑“科学性强、适应面广”的课程群体系, 形成教学目标明确、层次结构合理、教学重点与特色突出的新的课程体系。

1.5 以“人”为本、树立教育个性化理念, 大力推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长期以来,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不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特征, 忽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培养的方式与方法几乎没有差异。尽管也曾进行过相关的改革, 但效果欠佳[1]。在课程群的实施过程中, 应该强化教学艺术的改革, 改变“刻板”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教师对教材内容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问题自学试测讲评”;“问题自学讨论讲评”;“课前自学写出小结教师讲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习、启迪思维, 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课程群的相关特色和重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实行导师制改革。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使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1.6 突出创新、追求卓越, 建设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教学水平、高研究水平、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在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 要放开手脚, 抓好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老教师的传帮代作用, 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建设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教学水平、高研究水平、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1.7 以教学和科研需求为导向, 逐渐完善课程群教学及科研需要的相关辅助课程、设施和设备建设

以课程群基础课程和主导课程的教学需求为牵引, 以满足课程群主干课程及其相关重要教学内容对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为导向, 突出创新, 完善与优化相关辅助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工作, 全方位满足课程群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建立完整的辅助教学环节, 教学辅导材料、电子教案等;建设一个具有综合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相关软件开发的, 较高水平的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平台, 为科研工作和教学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3]。

2 课程群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

从课程群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来看, 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还仍然存在许多有待于研究、探索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

2.1 存在教与学之间的鸿沟, 不能形成目标的共鸣效应

教师和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 由于他们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对问题理解与判断的差异等等因素的存在, 使得他们在对课程群中某些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之间必然存在一定距离, 教与学之间不能形成目标的共鸣效应, 这种差距称为教与学的目标鸿沟, 如图3所示。

对相关高校的部分教师和大学三年级本科生、大学二年级的大专生约计360名人员进行的调查表明: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所期待的教学目标不一致的现象极为普遍, 约占8 0%;大部分同学并不明确他们学习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有的同学对课程有着很高的预期目标, 但是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 (原因可能是本人的基础知识结构、教师的讲授方法等) , 他们就降低学习目标、甚至放弃学习。也正是因为如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1) 教师感到有的学生胸无大志, 学习不努力, 甚至是一代不如一代;

(2) 教师认为是重要的东西, 而有的学生却认为不重要, 甚至是毫无价值;

(3) 有的学生认为, 教师对学生不理解, 只会用考试不及格来吓唬人;

(4) 有的学生认为, 考试分数不是掌握在授课教师的手上吗?为什么对分数那么吝啬, 给个高分不就得了吗?

(5) 有的学生甚至认为, 讲授较难课程的教师都是一些难以理解的怪物。

2.2 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内容所要求的基础之间出现断层 (鸿沟) 造成学习障碍

一个班4 0~5 0个学生的规模, 同学们分别来自全国各个不同的地区, 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异, 这就造成了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千差万别。课程群中课程内容是依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设置的, 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一个同学, 再加上目前传统教育中所通常采用的“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 这就极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内容所要求的基础之间的衔接出现断层 (鸿沟) , 这一断层形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对于一些课程所需要经常用到的一些概念和理论, 很多同学不理解, 有的甚至一无所知, 由此可见, 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内容所要求的基础之间出现了一定的衔接断层 (鸿沟) 。

2.3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有一定距离, 造成学生知识发展的断层 (鸿沟)

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地强调本科生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对于存在争议、理论体系并不是十分完整的、逻辑体系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还不是十分成熟的一些知识, 在教科书中很少见到, 有的甚至是丝毫没有涉及。然而学科前沿问题, 大部分都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社会和人们的实际生活, 是研究者对传统的观念、思想和理论的扬弃, 是突破和发展, 其理论不可能马上成熟起来;从不成熟到成熟可能需要很长时期的努力, 有的甚至是几代人、几十代人。

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 传统的教育模式必然会造成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的脱节 (鸿沟) , 形成了学生知识发展的断层, 如图4所示。

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约有9 0%的同学平时不经常上期刊网, 而且认为不太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查阅过相关资料的同学表示, 刊物上所发表的文章存在两个极端, 没有数学模型能看懂的又太简单、没意思;有数学模型的, 想看又看不懂。

在大四同学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很多同学从来没有写过论文, 不知写论文如何下手, 如果再要求写论文中进行知识创新的话, 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同学的毕业论文质量没有保证。

2.4 课程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造成知识应用的鸿沟

首先, 由于知识来源于实践, 一般来说,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问题的解决形成专门的知识, 上升到理性回到实践;也就是说, 知识从生长到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之种种原因这些新的知识反映到教学课本中又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其次, 理论知识发展的本身有着其自身的规律, 它不可能完全是实践问题的原型, 而是实践问题的高度的抽象和概括, 与实际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这样, 由于种种原因, 课程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要求之间常常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形成知识应用的鸿沟。

在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消除目标鸿沟, 产生目标共鸣效应;填平知识衔接断层 (鸿沟) , 克服学习障碍;缩短知识与学科前沿、实际应用的距离, 为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应用铺平道路;这是摆在所有高校课程群主讲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 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举足轻重。

3 结语

课程群建设在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与学矛盾的解决、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辅助设置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课程群建设的目的, 并提出了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目标鸿沟、知识衔接鸿沟、知识发展鸿沟和知识应用鸿沟。只有消除了存在的问题, 课程群的建设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摘要:高校专业课课程门类与学时数的压缩使得课程群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但相关课程群体性的整体融合和规划必须有一定的目的并且要解决适当的问题。本文浅析了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并探讨了课程群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课程群,共鸣效应,鸿沟

参考文献

[1] 付八军, 冯晓玲.高校课程群建设:热潮还是趋势[J].江苏高教, 2007, 4:63~65.

[2] 王卫平.关于经贸专业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若干思考[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07, 7:152~154.

[3] 周志峰.语言课程群教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诌议[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学报) , 2007, 1:92~95.

上一篇: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下一篇:睢宁县“1+X”秸秆处理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