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灵之道

2022-07-24

第一篇:于丹论语心灵之道

于丹 论语 理想之道

1匹夫不可以已夺志 眼前的起点 缺乏一步一步积累的道路 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一生的努力!《侍坐》别人都不了解自己的鸿鹄之志 子路曰,大国家有灾难 三年之国。夫子审之。焉有曰,小国治理 可是足民,以似君子 等更高的人做到。公西华曰,非曰能之 愿学之。(一个一个谦逊)曾点,没说 音乐停。舍瑟而坐 从容不迫 娓娓道来 。曰暮春者 。夫子喟然叹曰!曾希 觉得三者何如?为国以礼 治理一个国家用礼仪去治理!子路其言不让!缺乏恭敬!公西华 宗庙会同 礼仪是最重要的也是一国之重!人生脚下的起点 每天的生活方式 跟治国的桥梁

2.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和自己的理想?看到只是一个社会角色!一个人有抑郁症前兆 看心理医生 只有工作才好!我就是那个小丑!习惯于自己的角色 认为是自己的理想 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的人生理想!有三只田鼠 第一支找东西 第二个找御寒的东西 第三个游手好闲 过冬的时候很无聊 第三只讲故事给大家。储备过冬的阳光 表面看来或与意义的冻死会给人心一个起点 内心的安顿。反季节的事情太多了 当生活简约的时候 在四季走过 舍弃外在 淡定

3淡定的理念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吗?立志 子贡曰,什么是知识分子。孔子曰 懂得礼义廉耻行为有所约束的。做人不妥协的标准!不辱君命 叫做士!敢问其次 曰.孝悌和所有人和蔼可卿!再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实现自己的诺言!三等也挺高!从政者何如?曰斗筲之人 何足算也?不辱君命 没有条件把事情做好!赵国蔺相如!不辱君命呀!

3.无谓淡定 寄托-朴素的起点 思想的力量 心灵悠游的奢侈!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给我们储备的心灵快乐!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庄子!温柔思想的力量!岁月借来的一段光阴。

第二篇:于丹 论语 处世之道

1. 以德报怨何如?何以报德?一直到员以德报德 用正直面对 人生的浪费 用率直坦然面

对这一切!把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心灵环境的荒芜 也不意味着那种仇恨 面对一件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过于不及

2. 有分寸。最恰当得距离是彼此不伤害又有温暖。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看到不好的事

就制止,不听就算了!保持距离!

3. 亲人之间也要保持一定距离。非爱行为。以爱的名义进行的抢夺!真正的爱是分离的爱,

让孩子真正独立!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不能过于密集!平等合理性尊重每一个人!花未全开月未园。适度最好!

4. 对待工作也有分寸要把握。不在其位不默契证,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做你的不该做的事!

积极的立场去解读!义 最重要!

5. 言行的适度!积极做事,要敏锐!慎言,总有不得当!多听,少了很多抱怨!见得多就不

迷惑!多看心中的迷惑就少!小心翼翼慎行!

6. 言寡尤行寡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 懂礼节。做好自己可以帮助别人。

8. 躬身自省。修自身。乐观,光明。

第三篇:读《于丹<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有感

于丹《论语》心得之六:理想之道。这章主要讲如何定位自己在社会的地位,如何展望自己的理想。其实最主要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

自己定位的理想不要太高,那样会过犹不及,伸手都无法触摸到,就像是小学的学历考大学一样,有点坐井观天之感,一点也不切实际,甚至是不粘边,是遥远的理想,那不时我们称之的理想,那是梦想。梦想与理想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说都是还没实现的,但理想比梦想更容易达到,是努力与智慧的结晶。定位过高,只会让自己天天沉醉在幻想的思潮里,不回去奋斗与努力,失去了斗志,那只会离理想越来越远。

如果把自己的定位定得太低,只会使自己的才华和理想都埋没了,不会有发展的空间,自己不能够施展,不能够发挥,也许这样的一生只会是平淡的渡过,不曾有火光出现。到了年迈之时,也许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决定,到时也已经太晚了。

所以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理想是很重要的。理想是时,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引导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航;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及,折磨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微笑的观察者生活;理想使你倔强的反抗者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理想是生活的黄金,而只有具备淘金工人在沙里淘金的毅力,才能找得到这生活的黄金。

理想——有人追求了一生是得到幻灭,有的人找到了它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人生的理想,向他见到地平线一样,像它走近一步,它就后退一步。有生命力的理想绝不能像钟表一样,精确计算它的每一秒钟。没有理想的人生如雾海,没有奋斗的人生如浮云,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理想与妄想不同,因为妄想偷越人生的范围;理想与幻想不同,因为幻想是无可遵循的途径;理想与野心不同,因为野心常出之于自私与占有。理想与内心的修养是息息相关的,内心的修养直接关系到理想的实现。

第四篇: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

话外音:论语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对于人内心最本性的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呢?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尤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呢?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种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论语》不是扳着面孔的一部书,它教给我们的一些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当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人说:或曰,以德抱怨何如?以德抱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夫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抱别人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馈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要是一听觉得好象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啊,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抱怨,怨怨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队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是自己的代价,还有子孙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既不是德,也不是怨。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归集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崖。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这个地球上被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关注一点,就是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应该说今天物质是繁荣了,但是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是停止的吗?有的时候会越演越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的浪费呢?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的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

学生:老师,如果一个特别仁义的人掉进去井里。你会跟着跳下去吗?

老师:为什么要跟着跳井呢?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用脑子想想的。

曾经有学生宰我去问他的老师。说:老师呀,仁者,虽告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看,给他老师出的难题。说问您个问题,如果是一个特别仁义的人,现在有人跑来跟他说,有一个仁者在井里,他掉井里了,你跟着去吗?这叫井有仁焉。井里头有一个更贤德的人,你跟着下去吗?那么,这怎么办呢?老师问他,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这话说的好。孔夫子说,那干吗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仁者在井里,你也要跟着毫无原则的就跳到井里去?这是一个君子所为吗?君子也许不能避免很多的伤害,他可以被人欺骗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说,人不能被自己欺骗了。不能被自己一时智力上的糊涂、一种冲动之下,做出来人生没有效率的傻事。这是孔夫子所不耻的。他并没有拘泥地说,仁者在井里你就一定要跟着下去。他很不解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要把握尺度。这在今天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话外音: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的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为什么会彼此伤害?费劲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

什么样是好呢?孔夫子老在强调过犹不及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说有机的渗透在他举的很多例子中。比如说,您说你去做工作,面对你的领导。那我们每一个下属面对领导肯定应该是忠诚的,也应该是有热爱的,大家私交好、工职好,把事情做好,这没错。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家对朋友都应该是将心比心的,甚至有人说是可以两肋插刀的。那么,这些个关系里面,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对朋友,有我们的分寸吗?孔夫子曾经跟他的学生探讨过,最后由他的学生子游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什么意思,就是过于密集。他说你跟你的领导的关系要是过于密集的话,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跟你朋友的过从要是过密的话,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其实这是什么呢?《论语》里面无所不在有哲学。这其实就是哲学关系。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个哲学寓言,叫“豪猪”的哲学。说有一群豪猪(就是身上长刺的一种野猪),大家挤在一起过冬,他们老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大家在一起以什么样的距离最好?离得稍微远点,冬天就冷,互相借不着热气,大家就往一起凑,结果一旦凑近了,彼此的刺都扎到对方了。就又开始往远(离),但是再远的话大家又觉得寒冷,又想借助别人的温暖,就再凑,凑着凑着又受伤了,然后在拉远。多少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其实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我们看一看,原来的大杂院现在都改成了单元楼。已经没有了这院里一家包饺子,十家全挨排儿去送,没有这样的事了。没有大家过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在一起的情形了。经常是一个单元里边住了三四年,人也认不全,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其实今天的社会随着物质整个的发达,人际之间的障碍越来越多了。这种(障碍)多了以后会变成怎么样呢?就变得我们所依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更重。因为你觉得周围人际普遍冷漠。所以你的好朋友你就会觉得“他应该对我多好一点!我对他多好!我应该跟他要过从再密一点,他们家有什么私事,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可以去给他们调停。”其实我们今天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听听子游的这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这就是豪猪的刺必然要伤及他人。子贡曾经问过他老师说什么叫好朋友呀?老师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这就是好朋友,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的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不可则止”,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所以好朋友也有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大包大揽,说包在我的身上,我给你一个幸福的未来。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人这样许诺。

话外音:《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清晰的分寸。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父母与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也许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

我曾经看到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叫做非爱行为。什么叫非爱行为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这种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有人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我今天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父母对孩子经常说你看看,我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不好了,我人也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就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的念书呢?所有的这些,其实通通称为非爱行为。因为他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父母的书,一个英国的心理学的一个女博士写的一本书。他在开头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他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所有的爱大家都想最后到一起,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她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就越成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人的中间也应该保有。无论父母对孩子还是多年的夫妻,一旦没有了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就会到《论语》中说的到了“数”这个阶段。一切过于密集,密集得彼此已经不独立了。这就潜藏着隐患,这就离疏远,甚至离崩溃都不远了。其实《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什么呢?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人间最好的境界是什么?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就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我们想想这段话多实用!这告诉我们的不就是在指导我们今天的事吗?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言寡尤,行寡悔,能做到这六个字不容易啊!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特别任性。跟家人经常摔摔打打。有一天他爸爸就想要给他找一个办法,就把这孩子拉在了他们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这样,你以后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你就往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你看看你发多少脾气。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他就嚷嚷一通,梆!自己敲一颗钉子;嚷嚷一通,梆!敲一颗钉子。然后一天下来自己一看,说:哎呀!一堆钉子。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这一天说了多少错话,跟大家发了多少火!那怎么克制呢?(父亲)说你克制,你就一天争取不发脾气,你要能做到一整天没发一次脾气,那你把你原来敲的钉子可以拔下来一根。这个孩子本来已经密密麻麻地发脾气钉了那么多钉子,后来一想发一次就钉一根,这得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就学会了克制。不断的克制,觉得真难,但是他想把钉子拔光,就克制克制,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终于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觉得,我已经学会克制了,我可以不发脾气了。所以他就真正是发自内心非常欣喜的去找他爸爸,他说爸爸你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那么他爸爸跟他来到了篱笆旁边。爸爸又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孩子你看一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的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的身上打了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寓言呢?其实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解读《论语》的寓言。什么叫做言寡尤,行寡悔呢?就是我们在做这件事之前,你想一想钉子敲下去再拔掉,篱笆已经不再平复。你怎么样能够在此刻的这种隐忍中,去消(除)你以后的伤害。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在做当下一件事,哪怕是凭冲动做的一件事,都先想一想再往远会怎么样呢?所以这就是他跟学生子贡说的,一个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们还是悄悄的多做一点事,不要把很多空话说在头里吧。

话外音: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更重要的一点。但于丹教授认为,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要懂礼节,中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那么,在孔子看来,什么叫做礼节呢?

孔夫子的礼节,往往是不一定要别人看得到的,他就那样做了。比如说,他路过当官的人面前,穿丧服的人面前,还有盲人面前。不管这是一个年龄多轻的人,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一定要过,他也一定小步快跑着跑过去,也就是说他面对这些人,都有他的一种尊敬。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些是有官,你需要表示出尊敬;但有些像身上有孝和盲人,这属于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人家或者是家里有事或者是自己不健全。面对弱势群体,你要报有对于官员一样的尊敬,你不要在他们身边叨扰太久,不要惊扰了他的那种伤痛,你要悄悄的过去,这就是一种礼仪了。孔夫子是能这么做的。所以《论语》上面还记载,说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大伙在一块喝酒,喝酒的时候多高兴,百无禁忌、热热闹闹,人都进进出出,孔夫子偏偏做到:所有那个扶手杖的人,什么人?老人!只有扶手杖的人都出去以后,他自己才出去。只要还有老人没出去,他就要在后边,他绝不与老人抢行。这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些最小最小的礼节。所以我觉得《论语》记载得也挺可爱的。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个圣人,这点事还用记吗?这还不是应该的,谁都懂的道理,这是夸圣人吗?为什么还把这点事给记下来呢?其实所谓圣贤,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

学生:老师,我想成为一个君子,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老师:你就好好修炼你自己就行了。

学生:啊,我修炼我自己就能对社会有贡献呀?怎么可能?

老师:你把自己修炼,自然就可以帮助别人了,有益于社会了。”

这就是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当然它有不同学生问君子。老师不同的时候给不同的答案。这一次他对子路说,很简单四个字,叫修己以敬,修炼自己怀着这么一种恬静的心,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敬。子路就听傻了,说就这四个字就当君子了?然后就追问,曰:如斯而已乎?子路特别不屑,就这样就行了啊?老师又多补充了一点,叫修己以安人。这话说得好!修炼自己不是为了自私呀!是为了可以安顿别人。也就是说,我自己好了以后,推己及人,我有能量帮别人,这行了吧?子路觉得还不行,子路又说:如斯而已乎?这就够了呀?这回老师就要正式跟他理论理论。老师觉得这还不够,你还想干嘛?所以老师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也就是说尧舜,在这件事情上还没做好呢?说你能够修炼自己,调养内心,让你的道德情操可以去安抚天下百姓,去帮助别人,就这件事连尧和舜还发愁呢,病之乎?还在这件事情上发愁,不知道怎么办呢。你觉得这还不够吗?

话外音: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平。抱怨处事艰难。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事之道。

回过头来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论语》中充满了这些温暖的、新鲜的、朴素的身边一样的小故事呢?他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也就是说让自己修炼好,是对社会、家国负责的第一前提,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态,而是一种乐观、光明、抱有未来希望这样的态度。这就是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说,当我发愤图强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那当我自己看到有大欢乐的时候,当我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忘记忧伤和忧愁。那么就在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创造大快乐、大幸福的过程中,我并不知道生命已经垂垂老矣。其实这就是中国士阶层的一个写照。所以儒家学派说到底是一种见道者,也就是说他们所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是一种担当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有一种社会担当。但是这个前提又是素朴的,是始自于脚下的。也就是说,一切从修身养性开始。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一种阳光的能源。去普照世界。辐射他人,让周边从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取一点欣慰的理由,这我想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他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他同样是我们一种人格的大欢乐所在,因为他人的欢乐、世界的欢乐与我们自己休身养性的智慧可以融二为一,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

话外音: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谓君子?何谓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与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呢?请看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第五篇: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之道。这章主要讲如何做一个君子,能够称为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下面是文库带来的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经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一上来很谦虚, 说“不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自己做不到。什么叫“仁者不忧”?

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区区半个世纪之前,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婚姻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人们的烦恼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选择性太小。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什么叫“勇者不惧”?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孔子说这三条我做不到。子贡说“夫子自道也”―――您说的不就是您自己嘛!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

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公民,然后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而“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它是把学到的知识当成工具,当成一种技能,以之谋一份职业,为自己谋一份福利。孔子曾经直截了当地跟他的学生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就是说, 你要想着提高修养,不要老惦记眼前的一点点私利。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篇二: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

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呢?孔夫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又到底是怎样的呢?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用孔夫子的说法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比如我们大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不可能意见都一致,君子会很平和的跟每一个人都能交流,但是他会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不会苟同别人。小人没主见,别人一说什么好像都对,但是还经常跟人打起来,叫做同而不和。君子好处事,但你很难取悦于他,但他对人了解是非常准确的,能够量才用人。而小人难处事,你却很容易取悦于他,但他对人却常常是求全责备。

于丹教授认为,孔夫子描述的这个现象它远吗?这肯定不是远古的事,这一切现象其实今天就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你要把这个标准想明白的话你会发现,孔夫子给了我们一个考察人品的标准。孔夫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戒色,中戒斗,老戒得。少年时为何要“戒色”?中年时又为什么要“戒斗”?老年时“戒得”指得又是什么?于丹教授在这一讲--《君子之道》中将为我们详细讲解这三戒的内容和它对人生的重要影响.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画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

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无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

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

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

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

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

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

篇三: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使许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提到“君子”一般都会与男子相联系,谁说女子中就不能有“君子”。“君子”并不是男子的惯用名词,所谓“君子”就是在星光大道上夺放异彩的人物,并不是从外表能看出来的,而是内心散发的一种无可彼及的光辉。

称之为“君子”的第一标准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谓善良是攻于身,行于义。真正善良之人是渺小的,是默默无闻的,待人处世皆以善为本。所谓:“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说一善话,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善良之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善是发于内心的。如果你挖掘它将不断涌出来。善良的心灵是园,善良的思想是根,善良的语言是茎,善良的行为是果,善良之人会使灵魂变得高尚,会对生活充满勇气,会对未来充满自信。

称之为“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是要做一个有恒心的人。所谓“无恒产而有恒心”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成大事不再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继续下去的人是幸福的。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但决定去做,就要把事情做到底,那怕是一件不大的事情,每有这种恒心的力量,就不可能认真的建设工作。有神么比石头更硬?有什么比水更软?然而,只有坚持不懈,软水可以穿透硬石。

称之为“君子”的第三个标准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也就是说君子会人真的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而小人呢,在别人提出意见时,只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

如果具备以上三个标准,那么应该可称一为“君子”,要具备以上三点决非易事。

这章随谈君子之道,似乎有些人会认为与生活太远,格格不入,不切实际,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要具备的一些品质,是息息相关的。

上一篇:幼儿老师读书有感下一篇:阅读教学童话故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