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政策

2022-07-02

第一篇:高新技术产业政策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 推进中心2016年度部门决算

目 录

第一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概况

一、 主要职责

二、 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第二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一、2016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2016年度收入决算表

三、2016年度支出决算表

四、2016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2016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1 第一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

概况

一、主要职责

(一)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规划编制、特色产业推进政策研究制定;

(二)高新区新兴特色产业筹划、特色产业功能区划与规划、特色产业基地筹划与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三)软件及服务外包试验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的推进工作,包括方案制定、文件起草、进度安排、协调咨询机构、起草汇报材料等文字综合、日常协调联络沟通、项目申报组织、方案落实、跟踪验收组织等;

(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园区生产型服务业体系建设、产业推进、试点日常工作;

(五)科技信息综合管理、科技项目库建设与维护;

(六)区校一体化办公室工作,包括计划编制、推进跟踪、项目申报、政策制定与落实等。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包括: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无二级预算单位)

2 第二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

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报表

一、2016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2016年度收入决算表

三、2016年度支出决算表

四、2016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2016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

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一)收入总计 193.65 万元,包括:

1.财政拨款收入193.65 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193.65 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 0 万元。

2.其他收入 0 万元。 3.上年结转和结余 0 万元。

(二)支出总计193.65 万元,包括:

1.基本支出 193.65 万元,主要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113.74

3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36.09 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 42.83 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 0万元。

2.项目支出 1 万元,主要包括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等业务支出。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0 万元

主要是部分未完成项目需下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一)总体情况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年整体财政拨款支出情况,既包括使用当年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2016年度财政拨款支出 193.65 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192.65万元,项目支出 1 万元。

(二)具体情况

2016年度财政拨款支出 193.65 万元,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56.95万元,教育支出 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 10.64 万元,住房保障支出 26.06 万元,其他支出 0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56.95 万元,包括:

(1)事业运行 155.95万元,主要是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支出及保障机构正常运行等支出。

(2)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1万元,主要是相关机构事务等支出。

4

2.医疗卫生支出10.64万元,包括:

事业单位医疗10.64万元,主要是事业单位人员医疗保险缴费等支出。

3.住房保障支出 26.06万元,包括:

住房公积金 17.58万元,提租补贴支出8.48万元,主要是按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三、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1.关于“三公”经费支出说明。

2016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 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 0万元,公务接待费 0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0万元。2016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比2015年减少 0万元,下降 0%,主要是 没发生项目等 原因。

1.因公出国(境)费 0万元,主要 等,2016年参加出国(境)团组 0 个,累计 0 人次。

2.公务接待费 0 万元,主要用于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费用等,2016年国内公务接待累计0 批次 人, 0 万元。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 万元,其中:本年度发生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 万元。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0辆。

2.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机关运行经费是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市直部门应当按照如下格 5 式说明:本部门2016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与部门决算中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中公用经费之和保持一致,即部门决算中“填报说明附表”—“部门决算相关信息统计表”中数据一致),比2015年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降低)0%。主要原因是:……(具体增减原因由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口径应在专业名词解释中予以说明。

3.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高新区各单位政府采购事项由财政局统一管理,无需要说明的事项。

4.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各部门应当按照如下格式说明: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0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0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其他用车主要是……;单位价值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市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上级补助收入:指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补助收入。

3.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4.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

6 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指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上缴的收入。

6.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7.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8.上年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9.基本支出:指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0.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1.上缴上级支出:指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12.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指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14.“三公”经费: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

7 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以上名词解释全部保留,其他的名词解释按各单位使用的功能科目填写,可参照预算公开文字说明或者去年决算文字说明)

(事业单位不填)15.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各单位如果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可以自行添加,但以上四个部分是硬性规定不得擅自减少,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公开文档转换为pdf格式进行公开)

第二篇:京、沪、深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中的四个

亮点

北京、上海和深圳(简称三地)不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而且也处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前沿。三地在制定政策时,不仅注意贯彻中央政府政策,更注重在政策创新上下工夫。及时总结三地近年来的政策创新,对于中央政府和其他省市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涉及面广,限于篇幅,本文仅采撷4个基础性政策领域予以介绍。

一、科技企业注册登记

三地近年来在促进科技企业注册登记上,主要取得如下5方面进展。

(一)直接登记制

直接登记制是国际通行的企业注册登记方式。直接登记制下,到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成为第一道手续,余下的审批事项,只要申请者承诺在规定期限内办完即可。2001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深圳都实行了科技企业直接登记制。由于手续大为简化,申请者最快1天就可领到营业执照,因而直接登记制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二)淡化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不再注明经营范围后,企业可在法律允许且无须行政审批的经营项目中作自由选择,经营项目即使变化,也无须到工商部门作变更登记。2001年,三地在科技企业注册登记上都淡化了经营范围。 

(三)审批限时提速

三地都规定工商局须在受理后2个工作日内告知前置审批部门,前置审批部门回复时间有限制,逾期(北京规定为3个工作日,上海和深圳规定为5个工作日)不回复视作批准。此外,三地工商部门为促进企业注册登记,都改进了工作方法,例如,2001年,北京海淀工商分局实行“即审即核”,上海工商局在全市实行“网上并联审批”。

(四)降低注册登记门槛

有限责任公司是三地科技企业注册登记时最常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但我国《公司法》规定科技开发类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对创业者而言,门槛过高。北京2000年将科技企业最低注册资本金降至3万元;2001年10月,深圳也将科技企业最低注册资本金降至3万元;上海2001年则规定在张江注册一家科技公司,资本可分期到位,首批缴纳资本3万元即可。至此,创业者在三地创办科技企业,都不再面临门槛问题。

(五)突破技术入股比例限制

三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技术入股比例问题上,如果僵硬地执行国家规定的35%上限政策,将不利于提高技术拥有单位和个人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为此,三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00年,北京和上海在规定技术入股比例可达35%的同时,均增补了双方若另有约定,则从其约定这一条款,实际等于认可了由市场决定的技术入股比例。深圳也于2001年出台了可突破35%上限的政策:只要全体股东共同出具承担企业债权债务连带责任的书面承诺,技术入股比例就可超过35%。此外,2001年,北京从加强专利工作出发,规定重大专利技术经认定,作价入股比例可达60%。至此,35%比例限制在三地已得到突破。

二、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认定

(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提高,程序加快

1.标准提高

2000年,科技部再次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2001年初,北京和上海随之提高了认定标准,并与科技部2000年认定标准完全一致。而深圳则多年来一直坚持高标准,2001年出台的认定标准变化很小,总体仍大大高于科技部2000年认定标准。认定门槛高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但质量高,政府可以将有限的财力集中用于扶持这些企业。下列一组数据可资佐证:从1991年开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起到2000年底,深圳共认定212家,但这212家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200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88%;这些企业中,工业产值过亿的有80家,过10亿元的有21家,过20亿元的有13家,过40亿元的有5家,超100亿元的有1家。

2.程序加快

2001年北京和上海分别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张江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行授权制,市科委留有监督权。授权制下,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得到加快。深圳则根据本地实际,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上一直不分

高新区内和区外,从初审、现场评审,到最后颁发证书,一切权利归市科技局;2001年,深圳对认定程序作出改进,将过去的每季度集中受理一次,改为常年受理,以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步伐。

(二)高新技术项目认定:从“产业化”向“转化”倾斜

目前,三地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分两类:一类是成果转化类项目,另一类是成果产业化类项目。两类项目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转化”,对投产后的生产规模不作要求,申请主体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后者则要求投产后能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注重“转化”之后的“产业化”,申请主体是企业。

北京自1999年起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与深圳一直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都属成果产业化类别。上海则于1998年出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18条”,同年开始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于1999年和2000年两次修订“18条”。“18条”的出台和修订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引起很大反响,上海的创新氛围也因此日益浓厚。2001年11月,北京学习上海这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源头”抓起的做法,出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28条”,明确规定北京自2002年起实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制度,并出台了认定办法等配套政策,成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至此,三地在高新技术项目认定上,正在从“产业化”朝“转化”倾斜。

三、知识产权工作

(一)政府高度重视

北京、上海和广东省(深圳是广东省专利工作数一数二的城市)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表现为:

1.强调入世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其中,北京和上海都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到塑造国际大都市形象,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制定面向21世纪的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和战略。

2.专利管理机构升格。2000年机构改革中,北京、上海和广东的专利管理局都被更名为知识产权局,并由事业单位升格为政府直属行政机构。其中,上海2002年初已在下属所有区县设立了知识产权局,为全国首创。

3.增加知识产权局的职能。北京、上海和广东都赋予市(省)知识产权局主管全市(省)专利工作和统筹协调涉外知识产权事宜的职能,并将市(省)政府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职能划入知识产权局。

(二)政策出台多,财政投入大

1.北京2000年开始将知识产权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2000年12月通过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中,知识产权保护占相当篇幅,涉及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自主知识产权、网络信息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保护多方面内容;2001年6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规定对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发明创造,给予一定的专利申请费和维持费的补贴,对科技含量高、有市场前景的专利项目,给予专利技术实施资金;2001年11月,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28条”中,财政对专利工作的投入得到落实,市政府将设立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资金;2001年12月,作为“28条”配套文件的《北京市专利实施资金管理办法》出台。

2.上海2000年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主要有:2000年出台《关于加强本市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资助企业专利代理费用办法》,市政府决定对企业申请国内专利的代理费用进行全额资助;2001年1月出台《上海市促进企业专利工作办法》,12月出台《上海市专利保护条例》。此外,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自2001年起设立“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该奖由发明专利奖、专利申请优胜奖、专利实施效益奖和优秀专利工作者等6个单项奖组成。

京、沪、深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中的四个亮点 来自: 免费论文网 

3.广东省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视早,政策出台也早。表现为:1995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1996年出台的《广东省专利保护条例》是我国首部专利保护的专门地方性法规;1998年,《广东省企业专利工作办法》和《广东省企业专利工作试点方案》出台;1999年颁布《广东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近年来,广东省又出台了《广东省科学技术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关于加强会展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费用资助暂行办法》,并正在起草《广东省专利管理条例》。

(三)重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1.北京2001年6月宣布要用5年时间建立首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群,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要达到如下目标: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企业的核心经营战略;企业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到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化、市场推广和依法保护的全过程;知识产权工作成为国有企业领导任期目标考核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知识产权申请量、拥有量和实施效益成为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将知识产权状况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等。

2.上海市经委2001年出台《上海市促进企业专利工作办法》,强调专利工作在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作出如下规定:今后国家、市级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立项论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重大装备,都要出具有法定资质检索机构提供的专利审查报告;技术创新项目要以取得专利为主要评价方式;研究成果鉴定前须先经专利检索;要把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评价企业技术中心成绩的条件之一,建立市级技术中心的企业2年内未申请专利的,将取消其市级技术中心资格。

3.深圳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特点是:省里重视和企业自觉相结合。广东省1996年便开始进行企业专利工作试点,到2000年底,已有三批共64家试点企业,涌现出一批企业专利大户,深圳华为公司便是典型代表。华为公司1994年成立的知识产权部,专职工作人员现已达30多人;公司1995年制定《华为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华为公司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和《关于接触尖端技术、商业秘密、管理核心机密的有关人员的管理规定》,知识产权工作被纳入企业日常工作。由于自觉运用专利战略,华为公司在所生产的各项产品上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截止2001年12月,华为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1021项。

四、国内人才吸引

(一)建立健全“绿卡”制度,实施人才柔性引进战略

如今,三地持《人才工作证》或《工作居住证》者,在子女入托上学、购房、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都享有市民待遇。其中,上海和深圳的《人才工作证》制度适用于全市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旨在构筑“人才高地”或“人才特区”,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整体综合竞争力;北京则专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因此制度适用面窄,仅限于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发机构。

1.上海1994年就提出要构建“人才高地”,在三地中最早推行人才柔性引进,并不断予以改进:从1993年的蓝印户口制,到1998年提高蓝印户口标准,再到2002年决定停止受理申办蓝印户口;从1998年推行《人才寄居证》制,到2000年实行《人才工作证》制,再到2002年提出将实施《上海市居住证》制度,上海的人才柔性引始终处于最前列。

2.北京1999年开始实行《工作寄住证》制度;2001年8月将《工作寄住证》更名为《工作居住证》。

3.深圳2001年在学习上海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从2002年开始,外来人才不再使用《劳务暂住证》,而改为使用《人才工作证》。

(二)加大人才刚性引进力度

1.北京2001年规定,北京高校、科研机构获得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只要受聘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便可直接办理北京常住户口。

2.上海近年来在人才刚性引进上不断推出新举措。表现为:1999年规定优秀学士和硕士以上高校应届毕业生落实单位后可直接取得上海户籍;1999年建立引进人才计算机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实现全市用人单位网上申请办理国内优秀人才及其配偶子女直接调沪手续,市人事局通过定期发布《人才开发专业目录》实施宏观调控;2000年规定来沪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国内人才,经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推荐,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可直接取得上海户籍;2001年建立紧缺人才快车道,申请者可网上远程申办《上海紧缺人才准入资格证书》,落实单位后凭该证书办理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落户手续。

3.深圳2001年在学习上海经验的基础上,对人才刚性引进实施重大改革。主要举措有:第一,取消人事计划单列制度,凡具有用人自主权和独立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不分规模大小、成立先后、所有制性质,一律实行人事立户登记制;第二,取消人才引进的指标下达,代之以人才引进的总量和种类控制;第三,出台鼓励入户的经济措施,如取消城市增容费,个人所得税返还用于专项购房;第四,人才引进工作行政提速,市人事局2001年实行即来即办的“零工作日制度”、“管办分离”制度和“行政过错追究”制度。

京、沪、深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中的四个亮点 来自: 免费论文网

第三篇:高新技术产业

一.创业的历程

科技工业园区从本世纪五十年代起步以来,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推进新经济的发展进程发挥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

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

二.鲜明的特色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高新技术产普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要进一步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功能建设,营造吸引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 丰富的内涵

1.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2. 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区;

3. 深化改革和加快体制创新的试验区;

4.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对外开放的展示区;

5. 培养、造就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

6.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

7. 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社区。

四. 发展的领域

1.电子与信息技术

2.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

3.新材料及应用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5.航空航天技术

6.海洋工程技术

7.核应用技术

8.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9.环境保护新技术

10.现代农业技术

11.其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五. APEC科技工业园区

自1997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准北京、西安、苏州、合肥、烟台、武汉、上海、深圳、成都和杨凌十个高新区向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以促进APEC成员与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显示出中国高新区走向世界的决心。

六. 国家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选择有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内容。发挥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机制灵活、人才密集的优势,充分利用园区的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加快园区的国际化进程。2000年以来,科技部和外经贸部联合认定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苏州等20家国家高新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七. 火炬软件产业基地

为加速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科技部自1995年开始依托国家高新区组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集中地区软件产业优势,创造适合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化环境,推进软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企业孵化、人才培训和出口创汇。先后认定东大软件园、齐鲁软件园、西部软件园、长沙软件园、北京软件园、天津华苑软件园、湖北软件基地。杭州高新软件园、福州软件园、金庐软件园、西安软件园、大连软件园、广州软件园、上海软件园、南京软件园、长春软件园、厦门软件园、合肥软件园和南软件园等19个园区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已经成为全国软件产业的支柱力量。

八.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

编 号 高 新 区 名 称 编 号 高 新 区 名 称

1中关村科技园区28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9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1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32 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3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4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35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36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7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8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9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0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 广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1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2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3 包头稀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7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4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5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6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7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8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9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0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1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2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53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7 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

九. 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中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在吸取国外孵化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建立的一种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训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为科技企业创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各项服务,推动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社会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

中国高新区以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设施与机构,提供包括研发、信息、投融资、贸易、法律、担保、财务、评估、人才资源、国际交流与培训、

产权及技术交易等多种创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创业中心已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联结创业者与大专院校;联结创业者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纽带;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核心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 高新企业与人才

企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以自主研究发创新为主,以引进吸收创新为辅"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加强与境外机构合作的同时,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内诞生了一批以联想、方正、海尔、长虹、华为、远大等为代表的著名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形成了具有各自优势和特色的支柱产业。至2000年底,高新区内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以上的企业已达1252家,其中超十亿元企业已有143家。一大批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中小高新企业在园区迅速发展。截止2000年底,据统计国家高新区内有企业20796家。

人才荟萃

高新区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以人为本,依托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发展。高新区拥有一大批具有开拓创业精神、高速事业心和责任感、团结精干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和高素质人才。高新区聚成了56万科技人员,吸纳了52103名硕士,9358名博士和5615名留学人员,建立了一批博士后流动站和250余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一批批经过拼搏创业,专业技能强、有创造性、有经营管理经验、志向远大的复合型人才和职业企业家在高新区茁壮成长。

十一.新世纪的曙光

在高新区完善体系、优化功能、促进产业发展基础上,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将保持在平均年增长30%的速度,2005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35亿元。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20万人。全年国家安排了288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和911项“863”计划课题。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个。新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项目16项,累计达到143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61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6万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47.6万件,其中国内申请38.3万件,占80.5%;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17.3万件,其中国内申请9.3万件,占53.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年成功发射卫星5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5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8932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93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77个,已累计完成对4.7万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03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491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304项,其中新制定673项。全国共有各类气象台站9881个,其中自动观测站7246个;天气雷达观测站点258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40个。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253个,地震遥测台网31个。全国共有8376个海洋观测站、监测站位。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667种,测绘图书497种。(2006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

2010年,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日臻成熟,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创新体系和整体功能齐备,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强劲,拥有独特的创业文化氛围,基本完成创新建设阶段的主要任务,全面实施高新区、产业带和密集区的发展战略,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工业园区将脱颖而出,10余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将蓬勃发展,4个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将初显轮廓,基本实现高新区点、线、面的纵深战略发展,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将占到我国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的20%以上,为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第四篇:江苏省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扶持政策(摘要)

江苏省白下高新区现已发展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省级开发区、南京军民两用科技示范园等“一区多园”的综合性园区。按照“集约开发、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的要求,努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的研发及总部基地。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优惠

对入园企业收费实行归口管理,由区物价局统一审核,区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费。区权范围的行政性收费一律免收;事业单位有偿服务收费按标准的三分之二收取。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凡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除国家规定收取的工商注册费用外,其它办理费用一律免收;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工商注册费用全额由园区负担。

二、建购租生产、科研、总部用房优惠

1、自建生产、科研、总部用房

(1)符合园区产业导向,投资强度在250万元—300万元(含)/亩之间,按区政府确定的土地基准价供地。

(2)符合园区产业导向,投资强度300万元—400万元(含)/亩,按区政府确定的土地基准价,给予10%优惠。

(3)符合园区产业导向,投资强度在400万元—500万元(含)/亩,按区政府确定的土地基准价,给予20%优惠。

(4)符合园区产业导向投资强度500万元以上,按区政府确定的土地基准价,给予30%优惠。

2、购置生产、科研、总部用房

(1)购房面积年税收贡献达600元—700元(含)/平米,按房屋的建设成本价出售。

(2)购房面积年税收贡献达700元—800元(含)/平米,按房屋的建设成本,给予10%的优惠。

(3)购房面积年税收贡献达800元—900元(含)/平米,按房屋的建设成本,给予20%的优惠。 (4)购房面积年税收贡献达900元/平米以上,按房屋的建设成本,给予30%的优惠。

3、租赁生产、科研、总部用房

(1)租赁面积年纳税达300元—400元(含)/㎡,按同地段市场价出租。 (2)租赁面积年纳税达400元—500元(含)/㎡,按同地段市场价,给予10%的优惠。

(3)租赁面积年纳税达500元—600元(含)/㎡,按同地段市场价, 给予20%的优惠。

(4)租赁面积年纳税达600元/㎡以上,按同地段市场价, 给予30%的优惠。

4、对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和具有再扩张需求的已入园成长型企业,在土地转让价格或房屋出售、租赁价格方面,可根据企业类型和纳税情况进行“一事一议”。

三、产业引导 科技型企业:

对新入园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独立核算的研究开发机构,前三年按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区级收入部分给予80%的扶持,后三年给予60%的扶持。

生产型服务业:

入园企业从事金融衍生服务、物流采购、工业设计、商务服务、信息咨询、外包业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前三年按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区级收入部分给予80%的扶持,后三年给予60%的扶持。

以上两种类型企业,在税收优惠期结束后,可用增量激励的方式延续对企业的扶持,即企业纳税总额较上年增长15%以上的,对其增量给予区级收入部分20%的发展扶持。

总部型企业:

1、对新办理认定的总部型企业,自纳税之日起三年内其所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收入部分,给予25%的扶持。

2、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总额较上年实现增长15%以上的,另对其增量给予区级收入部分20%的发展扶持;若企业缴纳税收总额较上年实现增长30%以上的,另对其增量给予区级收入部分40%的发展扶持。

四、资金扶持

1、入园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首发成功上市,除享受市有关政策给予的170万元奖励外,再给予企业负责人奖励30万元。

2、园区成立贷款担保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入园的融资担保机构或签约协作的金融服务机构,根据其对入园企业提供的贷款担保规模和优惠程度,给予一定比例奖励。

3、引导各类社会创业投资基金对园区企业进行投资,根据其对入园企业投资规模和优惠程度,给予一定比例奖励。

4、鼓励各类社会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园区高科技孵化项目,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根据其对入园项目投资规模和优惠程度,给予一定比例奖励。

五、优秀人才奖励

1、园区内从事各类研究开发、软件类企业、规模在50人以上、年纳税总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高管层(限企业董事会、执行机构、监事会负责人各一名,下同),可参照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50%标准予以奖励;年纳税总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可参照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区级收入部分予以奖励。

2、其他类型的企业总部,年纳税总额位居1000万元以上,企业高管层可参照本人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50%标准予以奖励;年纳税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可参照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区级收入部分予以奖励。

3、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年纳税总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高管层可参照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50%标准予以奖励。

4、属于上述奖励对象的企业高管层,在本市无固定住所且租住本区住房的,第一年给予租房补贴,补贴标准为1000元/月。在本区范围内首次购房的,给予购房补贴,补贴标准为其购房总价的3%。

5、对每一企业高管层的奖励总额每年不超过50万元,且奖励总额不超过该企业当年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区级收入部分的50%。

六、其他奖励

1、南京市专利实施计划、成果转化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等市级各类专项科技发展计划,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园区的高科技项目。白下区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园区产业化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给予支持,对满足专利申请资助条件的科技企业或个人,给予申请费、审查费资助。

2、企业发明专利权资助。研发企业产生并申请国际专利或PPT专利每件资助1万元-3万元;申请国内发明专利每件资助700元,实用新型专利每件资助400元,外观设计专利每件资助200元。

3、企业商标权资助。国外商标每件资助1500元,国内商标每件资助1000元。凡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4、对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4级、3级、2级、1级的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3万元、4万元和5万元的补助,由低等次向高等次升级的,奖励其差额部分。对通过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认证的软件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通过CMMI2级、3级的按2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通过CMMI4级、5级的按3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对通过CMMI3级认证后又通过CMMI4级认证的企业给予差额奖励。对通过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认证、IT服务管理(ISO20000)认证、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认证等相关国际认证的软件企业,给予认证费用50%的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鼓励并自主软件企业开展个体软件过程(PSP)认证。各级政府奖励累计不超过认证费用成本。

5、海外留学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除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待遇外,符合外商投资企业条件的,还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优惠待遇。海外留学人员的随迁配偶,未成年子女和父母,可按规定办理随迁入户手续。

七、服务措施

1、“一站式”服务。新办企业由高新区管委会安排专人协助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等入园手续,并协助入园企业办理项目立项、规划审批、项目申报等工作;区权审批范围内的项目,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会审办理,并免收各种服务性收费。高新区管委会与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快捷的“绿色服务通道”,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2、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园区搭建的院所资源共享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人才、技术、实验室、研究中心、仪器设备、图书资源、科研成果等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3、综合服务。以“科技园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平台,引入金融、投资担保、会计事务所等社会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创新基金申请、专利申请、人事代理、金融、保险、法律、会计、审计、投融资及商务、会务、餐饮、电信、网络等服务。

八、相关要求

1、项目符合园区的产业定位、环保无污染(提供环评报告)、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核心的创新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技术在国内领先,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有一定的产业化能力);

2、公司注册地在白下高新区内,纳税级次在白下;

3、土地证办至企业名下1年内不开工的或取得项目建设许可证半年内未开工的,园区收回土地(按原土地转让价格加合理的资金占用成本);

4、入园企业后续项目,经认定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和要求、属于限制类的项目,无条件收回土地;属于非限制类的项目按照企业实际经营类型和周边同类地形收取土地差价。

第五篇:【镇江新区鼓励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

1、凡进区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留学归国人员进区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按原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按原优惠政策,自认定当年度起,企业所得税实行“二年免征,六年减半征收”的优惠。对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按原优惠政策,除享受原有所得税优惠外,再增加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的优惠,但减半后低于10%的按10%征收。

2、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自行生产出口产品的按原优惠政策,在按规定减免所得税期满后,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总产值7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核实,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自被认定当年度起,可申请新区高新技术财政补助资金的补助,补助的年限为国家级3年、省级2年,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制和科技开发,补助金额最高为企业该产品当年所缴纳的增值税新区财政留成部分。对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博士后进区创办的科技型企业,2年内可申请新区高新技术财政补助资金的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为企业当年所缴纳的增值税新区财政留成部分,专款用于企业的科技开发。

4、对列入省以上火炬计划、高新技术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的产品,以及在我市首家生产的发明专利产品和首家生产的实用型专利产品,经有权部门组织鉴定(验收)后,自产品销售之日起2年内可申请新区高新技术财政补助资金的补助,补助金额为企业该产品当年所缴纳增值税的新区财政留成部分,专款用于企业的科技开发。

以上第

3、4条新区高新技术财政补助资金补助的优惠政策不可重复申请,对两项条件都符合者,只能选择其中一项进行申请。

5、新进区的经认定的高新技术非生产性企业,除享受“免二减六”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外,对企业所缴纳的营业税,还可视具体情况在2年内,由新区财政以新区高新技术财政补助资金,补助所纳营业税税额的全部或30—50%,用于企业的科技开发。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博士后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进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的企业所缴纳的营业税,自营业日起2年内,由新区财政以新区高新技术财政补助资金补助企业用于科技开发。

6、企业自行研制的技术成果,按原优惠政策,其技术转让,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得免征所得税。其中技术转让及其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7、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企业管理费用,在税前列支。

8、对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博士后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进区建设的企业,购买开发区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对于土地出让金一次性缴纳者,可在国家公布的最低限价的基础上优惠20%,如一次性交付土地出让金确有困难的可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先付50%土地出让金,其余部分在2年内分期交付,土地出让价格,可在国家公布的最低限价的基础上优惠10%。所购土地自批准用地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10年。

9、经认定的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博士后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进区投资的,城市市政建设配套费可按新区对外资企业收费标准的50%收取。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博士后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进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企业,除人民教育附加和防洪保安基金外,其余由税务部门代征的各项基金、费等,2年内缓征。

10、进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购买开发区自建标准厂房和住宅按市场价九折优惠,如租赁则按市价优惠30-50%。对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博士后进区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及进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企

业要根据投资规模,经营期3年以上的,在开发区租赁的面积300平方米以内的生产、办公用房房租,第一年免缴,第二年减半收取,优惠的费用由新区财政每半年审核后与房屋产权单位结算。

11、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的民营企业、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博士后创办的科技型企业,申办、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时,只收取注册登记费,免收办理手续中的其它费用。

12、进区创业的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经申请,可准予其本人和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落户本市,免收城市增容费,配偶安排工作,子女入学、入托,就业优先。暂不入户口的,子女入学、入托享受本市公民同等待遇。

13、对进区企业,优先进行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优先申请各级科研项目、经费和贷款贴息。对进区企业(特别是进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企业)优先申请新区科技三项费用资助,并可申请新区建立的风险投资基金的投入。

14、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博士后的个人身份,由本市或省级政府人事、侨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认定。

15、开发区以前颁布的政策与该政策不一致的,以该政策为准。今后国家、省、市有新规定的,我区将对该政策作相应调整。

16、本政策由镇江新区经济科技局负责解释。

17、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镇江出口加工区投资优惠政策】

1、进口免税: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模具、维修用零配件,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机械、设备、建设用基建物资,自用的办公用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2、入区退税:在中国境内的区外企业货物出口到区内可享受国家有关增值税出口退税的优惠,从区外入区的国产机械、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合理数量的建筑材料等,按出口办理退税;

3、进料保税: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境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及消耗性材料全额保税;

4、出口免税:加工后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5、出口加工区之间的进出货物免税:加工区与加工区之间产品、原材料、机械、设备等进出货物免税;

6、外汇管理:区内货物销往境外不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向境外支付不需办理进口付汇核销手续。区内机构的所有外汇收入均可以存入外汇帐户,所有外汇支出均可以从外汇帐户支付;

7、配额许可证:货物可以在加工区和其他国家之间自由进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需配额和许可证;

8、其他优惠:同时享有开发区的其他优惠政策。

【镇江新区鼓励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的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现结合新区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发展民营经济的暂行办法:

一、对注册资金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进区民营企业,允许冠以市级名称。申办民营企业,只要具备开业条件,雇工人数不足8人或注册资金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可先予以登记注册核发执照,然后在6个月内补足。

二、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下岗、待岗人员、征地安置对象申办民营企业,可到新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临时执照,一年内可减半缴纳工商管理费。

三、对进区建设的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的服务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工商审批,在新区审批权限内且有效文件齐备的,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进区建设的民营项目立项、规划、用地和施工等环节审批,在新区审批权限内且有效文件齐备的,一般项目审批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综合项目的审批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四、为扶持民营生产性企业初创发展,凡新进区的生产性民营企业从企业投产年度起,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前3年补贴20%、后2年补贴10%。

五、经劳动部门认定、税务部门审核,安置辖区内征地劳力达到从业人员总数30%的新办民营企业,从企业投产年度起,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前4年补贴20%,后2年补贴10%。

六、新进区的民营企业,凡经省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认定年度起,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前3年补贴20%,后5年补贴10%。

七、凡新进区的民营企业,当年缴纳增值税超过100万元(含100万元)的,新区按其缴纳增值税税额的5%补贴给企业;当年缴纳增值税超过500万元(含500万元)的,新区按其缴纳增值税税额的8%补贴给企业,期限为2年。

八、对新进区建设的民营企业,城市建设配套费,按外商投资企业的标准执行,其标准为56元/m2,并扎口管理。

九、对需要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民营企业,新区人才服务中心、新区劳动力市场负责及时帮助办理招聘、录用手续。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可到新区人才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办理人事、劳动保障事务和档案托管代理手续。教育部门对来新区从事私营企业投资经营者的子女给予接受义务教育的帮助。

十、相关补贴手续,由新区经济科技局负责,经新区财政局、工商分局、税务分局审核后办理。

十一、本办法由新区经济科技局负责解释。

十二、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以前新区所有相关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同时废止。今后如遇国家、省、市政策调整,涉及本优惠政策相关内容的,以国家、省、市新调整政策为准。

【镇江新区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

一、外商在镇江新区投资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其经营期在十年(含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年度起,前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期满后,对经确认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延长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对当年出口产品销售收入达到当年企业全部产品销售收

入70%以上的,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五年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外方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再投资于本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作为资本新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经批准,可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款的40%,其中再投资新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者先进技术企业的,可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全部企业所得税税款。

四、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国产设备,对符合国家规定的、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而在投资总额以外购买国产设备,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购买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五、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含10%)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

上一篇:感谢信的范文英语下一篇:高血压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