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后感的教学

2022-07-22

第一篇:小学读后感的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我们数学组这个学期一直在共读这本书-《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说在了我的心上,那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是我们身边的故事,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是多么需要一本指导我们教学的书啊。

本书是以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故事为载体,阐述了数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小学阶段能够渗透的数学的思想方法有哪些、怎么教?学生研究的切入点是什么?怎样研究学生?每个故事都有其特定的主题、细节,还有多角度的分析和诠释。它们都是真实的,都是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思考。

书中的一个案例给我印象十分深刻。这是一节第一册减法的课。在理解了例题,并得到“5-2=3”之后,教师请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生成”事件。一个小女孩介绍:“我本来有5个水果,送给同桌2个,问我还剩几个水果?我列的算式是5-2=3。”立刻有小男孩反对:“怎么还是5-2=3,重复了,不能写到黑板上。”小女孩不服气:“我没重复,老师的是汽车,我的是水果,水果不等于汽车。”小男孩仍反驳:“反正你的算式是5-2=3,还说不重复。”于是全班很疑惑。

面对这样的“生成”,可能有的教师会简单的以一句“是同一个算式,我们就不写在黑板上了”来结束学生的疑问。但我们认真想想,减法的本质是什么?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一个模型。

因此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你们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5-2=3来表示吗?”“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停车场里,有的事情发生在教师里,而且有的说是摘花,有的说是铅笔,完全都不一样的事,却能都用5-2=3来表示?”孩子们终于发现了“虽然事件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也感悟出了“算式真神奇”。

学生能有如此的感悟,这是教学最成功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总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孩子与课堂快乐地一起飞翔是我们教育界永恒的话题。我希望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我的课堂会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第二篇:超越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读后感

暑假一开始,我拿起了黄静名师工作室下发的特级教师林富良著《超越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书,让我得以领略到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和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本书通过五个章节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地阐述和总结。其中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作者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认识,第

二、

三、四章着重记录了课改十年间作者历经课改的探索历程和课改成果,第五章表达的是建构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

一、四两章。

模仿—整合—超越是教学模式的三重境界

翻开第一章,映入我头脑中的是:模仿—整合—超越是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三重境界。回顾十五年的数学教学从教生涯,期间也听了许多名师课堂、专家讲座,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中浅尝辄止,所以一直处于教学的第一重境界。看完第一章使我得以醒悟,名师专家的课堂报告不应自是当时的一时冲动和向往,不应只是拿来玩玩或尝尝鲜,而应该是和自己的教学向比较,把从名师专家那里获取和得到的好的方法模式和自己的模式结合起来加以实践,不断磨合,将多种模式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以此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成有自己风格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整合后的教学模式还只是达到了第二重境界。

课堂教学的第三重境界超越模式

那么怎样才算是达到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重境界呢?有研究者提出:"教学不是应该有模式,而是应该有合适的教学程序,教学程序也无须模式化!"由于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开发的、具有非确定性、随机性和自组织性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而是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敢于放弃预设,超越既定的模式,与学生一起互动、创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第三重境界超越模式。可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俗语不仅是经验总结,更是对教学模式的追求目标。回顾自己以及身边的教师有几何时在课堂上能做到第三重境界,我们多半是机械地按事先设定好的思路进行教学,课堂上不论学生出现的是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往设计好的流程上引导,缺乏与学生的真切交流,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上一节课如同是在照着剧本去演戏,生怕演杂了。林老师一语中的,课堂上作为教师我们是应该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课堂充满智慧的光芒和生命的色彩。

先学后教: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先学后教是怎样的教学方式?先学后教应该如何实施?先学后教教师究竟怎样教,学生究竟怎样学?先学后教的方式会在课堂上产生怎样的效果,对学生的发展是不是有利?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第四章,开始寻找答案。

"先学后教"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的,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极大地激发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的一种教学模式先学是要学生先通过独立学习,独立阅读、思考以及完成作业,自行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后教是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学习的学习,与学生一起合作一起成长。这种教学模式是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先学后教的课堂特征第一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可持续进行的主动学习框架。第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首先通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困难时才由教师点拨、讲解帮助解决。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建立计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先学后教的实施方法即路径有很多种,林老师主要讲解了"三环六学"的教学结构。三环为导入自学、展示探讨、巩固运用。六学为引学、自学、展学、研学、固学、延学。有了这三环六学的实施路径,接下来是如何借助多种载体加以实施,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如何定位,林老师通过实践总结出利用下面五种载体在课堂的不同时间段加以实施,第

一、适当使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第

二、精心设计尝试题,让学生探究更有效;第

三、老师让讲台,小先生们开口讲起来;第

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人人参与学习;第

五、教师四周挂白板,让学习进展成为生成资源。借助"导学案、尝试题、讲台、小组、白板"这五种载体充分把学生放在的主体位置,教师为学生的先学铺路搭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种教学模式与我市教研室提出的"学讲"计划有着十分相似之处。

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的优势体现在它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教学经验及探究学习的方法,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了学习小组的优势和潜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讲学、师生共同研讨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探究的历程、获取数学思路、思想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正如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方法、学习的经历,"先学后教"的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既得"鱼",又得"渔"。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

山坑乡中心学校

朱文娟

当我阅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这本书后,我对以后“何时进行合作学习”有了几点新的思考与尝试。

一、辨析易混概念时,开展合作

“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我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的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

1、

2、

3、

5、

7、

8、9这些数中,那些是质数?你会选出其中两个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各小组争辩激烈,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到各组巡视,听取同学的讨论,启发诱导,鼓励敢于发言,勇于争论的学生,引导合作讨论,步步深入。

各小组代表竞先发表意见:

生1:我们小组认为质数有

2、

3、

5、7,这些数分别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生2:我们组认为这些数中能组成6组互质数,如1和2;1和3;1和5;1和7;1和8;1和9,因为1和任意一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生3:还有2和3;3和5;5和7也是互质数,因为两个数都是质数的一定时互质数。 生4:我们小组补充了7和8,也是互质数,因为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一定是互质数。 生5:8和9也是互质数,他们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生6:8和9都是合数,不是质数,怎能是互质数呢? 教师及时点拨:判断两个数是否是互质数,关键看什么?

生7:我们小组一致认为8和9都是合数,但它们的公约数只有1,所以是互质数。 通过激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在七嘴八舌中,学生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自内涵,还掌握了组合互质数的规律。

二、发现规律性知识时,开展合作

我们应细致推敲研究教材,领会编写意图,破析知识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分数化成小数,书上只介绍用分子除以分母的一般方法。对于分母是20、

25、50、125的特殊分数,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化法。出示1/125=(小数),让学生讨论:“你能想出更简便的化法吗?”学生带着悬念纷纷自找伙伴进行合作探究。当教师听到同学“真难想呀”的话语时,轻声提醒:“能否将1/125变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路茅塞顿开,在思索讨论的基础上很快解决了问题。

三、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合作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实验、理解掌握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悟出除法中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我先让他们动手操作,“分别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的小棒,要求每四根分别摆成一个正方形,各能摆几个正方形?分别剩下几根?”在列式计算:9÷4=2……1;10÷4=2……2;11÷4=2……3;12÷4=3。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小组讨论:“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机种可能?除数和余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学生有了思维空间,经过交流启发就能回答出: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

1、

2、3;除数大,余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由于学生有了操作感知经验,牢固的形成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概念。教师进一步引导各小组开展猜想活动,内化概念。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 );如果余数是10,除数应在什么数与什么数之间?学生争论的面红耳赤,问题都迎刃而解。

四、选择解答策略时,开展合作

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细心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合作探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得出准确的答案。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要求学生算出“一个气象小组测的一周中每天最高气温分别是:30度、33度、31度、32度、29度、32度、33度,这一周平均每天最高气温是多少度?”,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解答,作业在小组内互阅、互改、互评并阐述列式根据。最后从(30+33+31+32+29+32+33)÷7≈31(度);30+(3+1+2-1+2+3)÷7≈31(度)中看出后一种解法最新颖。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一般解法,还学会了用“假设平均数+校正数=平均数”的创新解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能力较强或思维活跃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是出乎教师的意料,他们敢于创新求异,跨出新的境界。

总之读了这本书,还有许多感触,最后就用我们周局长的一句话来结束我对这本书的体会:“不要抱着自己那两桶臭了变味的水,而要成为永远流动的水。”

第四篇: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很好地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地走进新课程,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新的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所以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对照新课程理念反思一下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

1、以教定学。

过去我们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样教,特别是有人听课时,首先考虑的是怎样把听课者的眼球吸引到老师这里来,怎样把老师的看家本领在一节课上都展示一下,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表演欲望太过强烈。老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由于教师课前忽视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教学起点有时不相吻合,等到上课时,好多东西都是学生早已知道的,所以课上显得老师非常紧张、被动。所以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很难看道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很难看到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2、以本为本。

我们以前讲公开课总是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还美其名曰尊重课本。即使发现教材的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随便处理。好多教师甚至成了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传声筒,他们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

3、教路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于是,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4、学法单一。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个体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信息交流处在一种不畅通的状态,课堂上很少看见人际间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5、目标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进行的是一种颈部以上的学习,它只强调记忆、思维等的训练和培养,却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教师在预设教学过程时考虑最多的就是应该如何将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所以六年学完,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给他们留下的只是消极的体验,甚至有的学生从此不再喜欢数学,甚至产生终身不再学习数学的念头,读后感《《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6、问题单一

多少年来,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循着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采用一连串的追问,牵着学生亦步亦趋地接受一个又一个结论。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过细、过窄、缺乏思考价值,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正是所期望得到的答案时,教师便会立即抓住,如获至宝地加以肯定或赞扬,于是,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即便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但常常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无疑在客观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模仿性和依赖性。 教学中的每一步都由教师领着学生走,教师好像是导游,拿着旗子在前面喊,一队学生跟着走,无法停下来按自己的需要去观赏,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可谓走马观花,没有切身体会。

7、评价单一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掌握教师所交给的数学知识,会做题,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基本上是看教师的教学成绩。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的恶果是: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与积极性,使学生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

找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会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用好新教材?新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学合理的教材结构、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新颖丰富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的练习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内容,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所谓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一、理解编者意图

要进行富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教师除了平时学习课程标准、课标解读,非常重要的是课前与教材对话。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首先要通过教材分析,弄清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以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等等。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对小学生来说,一次完整的课堂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课堂学习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就这一过程而言,在学习目标既定的情况下,起点的选择决定着这一过程的距离的长段。因此,在教师选择认知起点的时候,学生课堂学习的距离空间就被设置了。显然,距离空间过长或过短都不是好事。而适宜的距离空间才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所必需的。这样,在教学中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选择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旧知识。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与数和形打交道,就会积累许多数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一课,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来认识四种几何形体的形状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又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不能作为全新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了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利用钟表或结合课件进行演示,同时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钟表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三、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教学中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材这一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作适当的调整;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主要表现在对教科书的灵活运用和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合理、有效的利用,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教学目的,避免形式化的倾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王雅坤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论》读后感

这段时间参加了远程教育课程,有幸选择了马云鹏教授所讲的《小学数学教学》一课,本课程主要讨论: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的主要特征、数学的发展过程和数学学科与数学科学的关系。这些内容在理论上其实和我们在读师范时学习的差不多,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

下面我想谈谈第十章的第六单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

好的学习习惯非但重要,而且应及早培养。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权.杈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中讲述了这五种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教学生会听课,养成对积极动脑的习惯

二、 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生会阅读,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五、教学生会改错题,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其中第二点: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我感触最多。不要盲从别人,更不要抄袭他人现成的答案,要独立思考。通过思考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要相信自己才是最棒的。自信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它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信能使孩子敢于面对困难,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成功。我们提倡孩子独立钻研,分析和解决问题,多使用“你能试试吗”“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鼓励的言语,唤取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他

们的自信。请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勇气。要养成把平时学习中遇的问题记下来的习惯,虚心向老师,向同学,向他人请教的习惯。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习惯的培养必须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必须一点一滴地耐心地加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最基本的保证,只有坚持不懈抓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孩子。

上一篇:学校防恐应急预案下一篇: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