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林业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河北林业范文

河北康源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康源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生态环境优异的河北省沙河市綦村镇,是恒坤集团于2003年为响应国家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政策,突破矿业开发销售的单一经营结构决策成立的分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目前公司以种植销售薄皮核桃为主,板栗、苹果、冬 枣、葡萄为辅,2007年9月核桃和板栗果品通过了国家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为集团发展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

⊙有机的生态王国 “健康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在康源,我们一直坚持只生产符合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我们秉持诚信经营的态度,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奉献出健康营养的绿色有机果品。

⊙天赋自然条件洁净的水源:康源用水取自园区地下深井,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可以直接饮用。优异的土质:康源园区方圆10公里以内没有工业垃圾、化肥残留等污染源,土质营养丰厚,富含适合果树生长的多种元素,PH值处于5-7之间,属极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弱酸性。充足的阳光:康源园区地处北温带和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充足的阳光令农作物欣欣向荣。

⊙品种系出名门康源种植的有机薄皮核桃、板栗、苹果,均出自国内最优良的品系。公司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的“香玲”核桃,曾于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一等奖,是国内早实核桃中最出类拔萃的品种。

⊙雄厚技术实力公司先后聘请了山东农科院王钧毅教授、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河北工程学院陈敬谊教授、沙河市林业部门专家等为公司的技术顾问,并先后吸纳了1名硕士和多名农大本科技术人才,具备了雄厚的技术实力。

⊙科学栽培施作在康源,植株分布、种植、浇水、施肥、管理等均受到严格控制。采用先进的滴灌工程精细浇水系统;只施用有机肥料;园区内间作豆科作物;合理的株行间距;定期对大气、土壤、水源等进行监测……

⊙建设生态王国

经过四年的恒久坚持和不懈努力,建园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康源,到2013年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管理科学、物种丰富、风景秀丽的绿色生态王国,并被河北省确立为林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康源公司的核桃与板栗,已顺利成为河北中南部首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公司还为生态产品成功注册了“逸果”商标并包装上市。园区成熟后年产预计可达30万斤。

第二篇:河北省林业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

为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冀人发[2007]76号),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事业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要素,根据不同单位实际,科学合理设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聘用期限。要根据不同行业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合理确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实行动态化管理。要严格执行岗位设置的各项规定,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二、实施范围

2、除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外,我局其他直属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本方案进行岗位设置。

3、事业单位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实行岗位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岗位类别设置

4、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5、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总量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控制标准是: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和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事业单位已经实现后勤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6、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特殊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

四、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7、根据我局实际,管理岗位分为6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五至十级职员。事业单位现行的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五到十级职员岗位。

8、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具体控制标准是:

(1)机构规格相当于正处级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最高等级一般不超过五级职员。承担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即五级、六级职员岗位数量,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确定。有内设机构的,七级、八级职员岗位数量,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确定,九级、十级职员数量,原则上按照5:5的比例确定。没有内设机构的,其他承担管理任务的管理岗位,即七级、八级、九级、十级职员岗位数量,原则上按照3:3:2:2的比例确定。

(2)机构规格相当于副处级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最高等级一般不超过六级职员。承担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即六级、七级职员岗位数量,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确定。其他承担管理任务的管理岗位,即八级、九级、十级职员岗位数量,原则上按照3:5:2的比例确定。

9、对事业单位政策性安置人员、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人员等问题,经省林业局审核,报省人事厅批准后,可按原职务对应相应的岗位等级。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0、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1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

1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专业技术高级、 2 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是1:3:6,其中省属事业单位总体控制目标是3:4:3。具体控制标准根据省人事厅核定下达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确定。

1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4、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岗位设置,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原则上省属事业单位可设至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15、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工作性质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主系列岗位,其他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和结构比例设置适用主系列岗位的控制标准。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6、工勤技能岗位要在编制限额内设置,坚持精简人员、提高效能、尊重现实、因事设岗的原则。一般每天工作量不足4个小时的不设岗,必须设岗的采取兼职的办法。

17、要按照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工作性质和工勤人员的工作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工勤技能岗位的主行业和工种岗位,其他需要设置的工勤技能岗位为辅助系列行业和工种。工勤技能岗位的等级和结构比例设置适用主系列岗位的控制标准。辅助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比例一般应不高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18、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五级: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9、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应提高操作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生产施工、技术服务、后勤保障等职责的工作岗位,一般应设置为技术工岗位并设置技术等级线。技术等级线按照技术工岗位技术复杂程度确定,复杂和比较复杂的技工岗位技术等级可以设到技师或高级技师,其中高级技师在个别技术含量高的工种设置;相对技术要求比较简单的技工岗位技术等级只设到高级工或中级工。

20、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各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之间的具体结构比例,根据全省的总体控制目标,并结合省人事厅核定下达的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职务)结构比例确定。

22、事业单位要按照核定的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结构比例,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并制定出每个岗位具体的工作职责、用人条件、考核标准。

3

23、各事业单位要分清普通工岗位和技术工岗位、简单技术岗位和复杂技术岗位,认真分析工作任务,准确、合理测定出岗位工作量,确定本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设置中可以将一般技术工岗位设为普通工岗位,复杂技术工岗位定为简单技术工岗位,但不能因人设岗,尤其不能将普通工岗位设为技术工岗位,简单技术工岗位设为复杂技术工岗位。

(四)特设岗位设置

24、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或特殊情况消失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中工勤技能特设岗位聘用期限一般在6个月以内,需要延长聘期的,按照管理权限审批,最长不超过2年。

25、需要设置特设岗位的,由单位提出申请,填写《河北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审核表》(附表一),经省林业局审核后,报省人事厅核准。特设岗位设置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承担国家或本省重大研究项目或课题,本单位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

(2)引进的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以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等急需高层次人才,本单位相应等级岗位无空岗的;

(3)符合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特设岗位设置具体规定的;

(4)其他确需设置的。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岗位基本条件

26、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7、管理岗位基本条件除符合第26条规定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以上,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2)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满三年以上,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满三年以上,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4)九级职员岗位须在十级职员岗位上工作满三年以上,一般应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8、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除符合第26条规定外,还须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

29、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30、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由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研究,提出方案,报省林业局审核确定,但不得低于国家和省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规定的基本任职条件。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1、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除符合第26条规定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六、岗位设置的程序

3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遵循以下程序: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附表二);

(2)报省林业局审核,省人事厅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单位领导人员集体研究通过;

(5)组织实施。

七、岗位设置的审核

33、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省林业局直属各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省林业局审核后,报省人事厅核准。

34、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35、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申请变更:

(1)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出现分设、合并,必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增减机构编制的;

(3)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其中符合第(1)款规定的,按照第32条、第33条规定的程序和权限重新核准岗位设置方案;符合第(2)、(3)款规定的,填写《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更表》(附表三),按照第33条规定权限报省人事厅核准。

八、岗位聘用

36、事业单位要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37、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应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基本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人员,可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8、事业单位应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与聘用的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做出相应变更。

39、省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五至八级职员岗位、二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一至三级工勤技能岗位,经省林业局审核,报省人事厅核准后,由单位聘用;九至十级职员岗位、十一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四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报省林业局审核后,由单位聘用。

40、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聘用,由省人事厅统一管理,除符合

28、29条规定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我省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为我省创造出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2)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为我省创造出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3)其他为我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业内公认的专业技术人员。

41、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聘用,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各事业单位将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条件的人选经省林业局审核后,报至省人事厅;

(2)省人事厅会同有关部门对人选核准后,由单位聘用。

42、事业单位接收的政策性安置人员的聘用,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并签订聘用合同。

43、新调入的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员的聘用,根据本人德才表现、学历、工作经历和原任职务,先比照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相应的岗位,再签订聘用合同。

44、从各类学校未就业的应往届毕业生中聘用的人员,在岗位允许的情况下,中专毕业生,可确定为十级职员岗位;大学专科毕业生、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第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生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可确定为九级职员岗位;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可确定为八级职员岗位;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可确定为七级职员岗位。

45、各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和我省在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有关规定与岗位设置管理有关规定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时,应使本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解聘或退二聘一的办法,逐步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状况逐年逐步到位。

4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要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按其所在主体工作岗位进行管理。能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

7 理工作的,一般不再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工作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占用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的管理人员应明确其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该岗位专业技术工作的职责和任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的,按照岗位设置核准权限,经批准可以兼任:

(1)科研、教育、文化、卫生、农业等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职员,且本人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较少,根据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

47、专业技术岗位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聘用到相应的岗位,并必须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后,如不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或不能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在这次聘用工作中不能聘用,已经聘用的应解聘。

48、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职务)资格实行考评和聘任分开的原则。工勤技能等级(职务)资格通过考试和评审取得。取得岗位等级(职务)资格的工勤人员,要按照批准后的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职责要求,进行公平竞争,根据竞争情况和工勤人员的平时表现、劳动技能、工作潜力等情况,综合平衡后确定上岗对象,用人单位与其签订聘用合同。聘期一般为3到5年(对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聘期可到法定退休年龄止)。聘用期满后应重新参加竞聘上岗。

49、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并保持荣誉的和省部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前3名成绩获得者,按规定的管理权限核准,本次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可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

50、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后,应写出书面工作总结报告,填写《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结果审核备案表》(附表四)和《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人员花名册》(附表五)。由省人事厅和省林业局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及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予以备案确认。

九、组织实施

51、省人事厅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52、省林业局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做好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53、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根据岗位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54、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省人事厅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审批工资。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5、本实施方案由省林业局人事教育处负责解释。

附表一:《河北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审核表》;

附表二:《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附表三:《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更表》; 附表四:《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结果审核备案表》; 附表五:《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人员花名册》。

第三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冀政[2002]1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2]1号 【发布日期】2002-01-25 【生效日期】2002-01-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冀政[2002]1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1990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定》发布以来,我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发展较快。截止2000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5483万亩,林木蓄积79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48%。林业的发展对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洪涝灾害损失,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省林业建设还存在资源总量少、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绿化任务艰巨、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调动全省人民造林绿化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林业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调整造林绿化目标

1、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国家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为保障,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分类经营、分区突破,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全省分阶段造林绿化目标调整为:2005年有林地面积达到6500万亩,林木蓄积达到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3%,“十五”期间每年新增有林地面积不低于200万亩;2015年有林地面积达到7900万亩,林木蓄积达到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8%;到2030年有林地面积达到85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0%以上。分区域森林覆盖率目标调整为:山区、丘陵和承德坝上、张家口坝上、平原分别不低于50%、30%、20%、12%。城镇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二、分类经营、分区突破

3、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的不同,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分类管理。以生产木材、果品、薪柴为主要目的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由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在资金、信贷、技术、信息、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国土保安、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其营造费用列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和财政预算,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国防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林、自然保护区林、坝上防风固沙林、山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城镇周围防护林主干林带是我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4、根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的不同,将全省分为坝上风沙治理区、冀西北及燕山山地水源保护区、太行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和平原高效林业建设区四个类型区域。针对各区特点,确定治理方向、建设目标、建设重点、治理模式和实现途径,分别进行综合治理。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调整后的造林绿化目标和分类经营、分区突破原则,完善和修订各自的植树造林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组织实施。铁路、公路、城建、水利、矿山、农垦等部门编制的植树造林规划和计划,纳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植树造林规划和计划管理。

三、稳定和完善林业政策,活化造林、营林机制

5、在林业“三定”中划定的自留山原则上不再变动;责任山已经完成绿化或正在按合同规定完成绿化的,也不再变动;承包合同到期后,承包者愿意继续承包经营的,应当续签合同,延长承包期;对已承包到期的经济林,要严格落实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对没有按合同规定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或承包合同到期原经营者不愿继续承包经营的林地,由原所有权单位收回,另行发包或拍卖。对原经营者营造的林木应给予合理补偿,合同另有规定的,按合同规定执行。

6、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林业开发,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进程。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拍卖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也可以将其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最长期限可以达到50年。原林地承包经营者可以转让自己经营的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转让期限不得超过原承包期限减去承包经营者承包管理的期限。集体经济组织拍卖或转让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确定基数,竞标拍卖或转让的办法。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国有林业经营单位可以拍卖或转让经营范围内的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经铁路、交通、水利、农垦等主管部门同意,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铁路、公路、河流干渠、水库管理单位和国有农牧场可以拍卖、租赁或转让其所管理范围内林木和绿化用地的使用权。

7、集体或者个人购买或租赁林地、绿化用地使用权,用于开发林业生产的,集体或者个人对营造的林木享有所有权和收益权,对营造林木后新形成的耕地、草场优先享有使用权。营造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控制林木采伐,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营造用材林的,在国务院批准的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内,自主确定采伐年限和采伐方式,但必须持有合法的采伐许可证。

8、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林地造林的,完成承包造林任务后,集体或者个人不愿继续经营的,或者无力继续经营的,可以自主组织造林营林联合体、股份合作社等,实行股份制经营。也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出资收购集体或个人营造的林木,委托国有林业单位负责经营。也可以部分收购,实行国家、集体、个人股份制经营,把国家投入资金作为合资、合作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股份制经营中的国家投资所得收益纳入同级财政收入,用于植树造林支出。

9、退耕还林要以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为基础,稳定已经建立的家庭承包关系,实行“谁承包、谁还林、谁受益、谁拥有林权”的政策。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草)规划退耕还林的,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规定的各项政策;25度以上坡耕地的退耕还林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规划安排,2010年底前完成。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安排好退耕还林群众的生产生活。

10、国家重点造林工程项目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制,提高造林面积核实率和造林保存率。工程造林可以实行项目资金报帐制,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林业局制定。

11、铁路和省级以上公路、河流干渠每侧应栽植宽度5―10米的绿化带,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10米以上;县乡道路每侧应栽植宽度3―5米的绿化带,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5米以上。新建工矿区和城镇生活小区规划的绿化面积应不低于工矿区和生活小区规划面积的35%。新建工程的绿化应当与所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绿化经费列入工程建设概算。已有工程在原已绿化的基础上,参照上述标准提高绿化质量。铁路、交通、水利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铁路、公路、河流干渠占地范围内的绿化任务;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铁路、公路、河流干渠占地范围外的绿化带建设任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完成工矿区和城镇生活小区的绿化任务,工矿区和生活小区建设单位以及城镇的机关、学校等单位是城镇绿化的责任单位。植树造林责任部门和责任单位的造林计划,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下达,由各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

12、各级人民政府绿化委员会要继续动员和组织适龄公民认真履行植树义务。鼓励有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建立义务植树基地,营造各种类型的纪念林。在国有林地上建立百亩以上义务植树基地的单位,可以对义务植树形成的森林资源资产享有部分使用权。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可以在营造的林地内进行部分房屋、娱乐、休闲设施建设。对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适龄公民或没有完成义务植树任务和谎报虚报绿化成绩的单位,由当地绿化委员会或其委托的部门按规定收缴绿化费,统一组织造林。

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13、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纳入调整大农业产业结构的总体布局,合理安排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比例。坝上风沙治理区林牧并重,实行禁垦限牧,退耕还林(草),扩大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冀西北及燕山水源涵养区和太行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以林为主,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防护林,适当发展饲料林,采取退耕还林(草)、死封死禁、轮封轮牧、舍饲圈养、控制散放等措施,制止毁林开垦,合理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平原和沿海地区以农为主,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以路渠绿化和城镇周围绿化为骨架,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鼓励农民在适宜地区重点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名优经济林基地,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14、按照分类经营、分区突破的原则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林种、树种、品种结构,实现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国家和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低于全省森林总面积的40%。其他林种的比例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5%以上。商品用材林以速生、丰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科学确定栽植树种、造林模式和林木采伐期;薪炭林和饲料林要按照农民群众烧柴和发展养殖业的需要进行合理布局。经济林要按照市场需求,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尽快形成主导产品和特色产业。在稳定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注重产品提质增效,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新技术,制定和推广经济林管理标准和主要产品质量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15、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支撑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林果产品贮藏加工业、木材加工业、森林旅游业、林木种苗业和野生动物养殖业的龙头企业群体,推广公司(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形式,带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商品流通规律,加强林果产品市场建设和调控,在建设和完善产地市场的同时,有重点地建设区域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发展代理商、批发商等中介组织,扩展销售渠道,促进产品销售。

五、加强林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16、对林业生产建设中的重大科研和推广课题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围绕良种工程、生态林业工程、提质增效工程、设施栽培工程、森林保护工程、林业信息工程等重点课题组织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联合攻关。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广和普及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先进技术在适宜地区覆盖率和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组织开展林业基础性研究和适用技术研究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组织开展林业与经济、林业与生态、林业与社会等社会林业的研究,唤起全社会对林业建设的重视。

17、鼓励和支持林业科技人员创办、领办、承包、租赁民营林业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行林业技术资本化和林业科研单位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林业技术成果持有人以高新技术成果向企业入股,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转让技术成果的,成果价值及分配方式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事业单位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试行意见的通知》(冀政办〔2000〕49号)执行。林业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所获得的收入,不涉及单位技术权益的归个人所有,涉及单位技术权益的根据与单位的有关协议确定各自的分配比例。单位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林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的,可以从所获收益中提取30%―45%的比例一次性分配给参加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的科技人员。

18、对长期在县级以下林业单位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在评定技术职称时应优先安排指标,注重工作实效,适当放宽学历、外语水平等评定条件。在选拔推荐享受国家和省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中青年专家和科技人才时,优先考虑林业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对在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连续20年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林业科技人员,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颁发林业科技推广荣誉证书和奖章,并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六、为林业发展创造稳定宽松的外部环境

19、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对林业用地和森林覆盖率目标要求进行统筹考虑,并按照森林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核发国家林业局统一监制的林权证。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发生变更的,依法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划完成退耕还林的,收回土地所有证和使用证,核发林权证。2003年底前,统一组织完成一次林权证登记和复核验证工作,结合林权证登记,把森林类型划分落实到山头地块,为国家出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做好准备。

20、各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林木蓄积的过量消耗。要积极调处林权纠纷,保护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和森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尤其要注意保护承包造林大户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林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未经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国有林业单位的经营性质和隶属关系,不得随意变更国有林业单位的经营面积和界线,侵占国有林业单位使用的土地。利用森林资源组织开展旅游活动或者建立森林公园的,必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执法部门在林业执法过程中要切实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林业等执法部门要按照森林法律法规规定,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批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植物、非法运输经营加工木材和野生动植物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各级监察机关要对林业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实施有效监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1、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增加对林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林业建设投入。国家和省下拨的林业建设项目资金,各级人民政府要保证按时足额到位,国家和省的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的配套资金,各级人民政府要保证落实。要切实加强林业建设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和挪用。对造林绿化、中幼龄林抚育、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国有林场多种经营、林果产品贮藏加工、产业化经营等项目,在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银行要对其进行长期贷款扶持,原则上3―5年,最长可延长到7年,各级政府也可以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予以支持。

22、煤炭生产企业按吨煤0.1元的标准,石油生产企业按吨油1元的标准,非金属矿石和有色金属矿石企业按吨矿石0.1元的标准分别提取育林费,用于本系统或本单位植树造林。大中型水库结合工程管理和保护的需要,从收取的水费中安排相应的资金在库区范围内搞绿化。

23、落实对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税费优惠政策。对经济林产品征收农业税或征收农业特产税,不得既征农业税又征农业特产税;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改劣换优的经济林3―5年内按规定免征税费;对国有林业单位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对国有林业单位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将水果、花卉、经济林苗木等园艺产品、原木、荆条和其他林产品的农业特产税税率调整为8%。城镇下岗职工到农村开发林业生产的,同时享受《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冀政〔1998〕32号)规定的有关政策。

七、加强对林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24、继续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绿化目标责任制。省、设区市人民政府每年年初与设区市、县(区)人民政府签订绿化目标责任状,年终组织检查验收,把绿化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列入政府行政领导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人民政府所属林业、水利、交通、城建、农垦等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部门和单位造林绿化责任制,把部门和单位造林绿化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列入部门领导考评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行领导办绿化点制度,对领导绿化点进行挂牌或竖立标志,加大投入,办成造林绿化的示范工程。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林业执法机构和林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设,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定期组织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林业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二年一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河北科学技术厅-河北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河北科技厅

2018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聚焦全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充分发挥软科学研究决策作用、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素质作用,立足实践、突出改革,明确导向、优化定位,为全省科技发展、改革创新提供重要决策咨询服务支撑。

软科学研究专题,主要安排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重点决策研究、后补助3类项目。

科普专题,主要安排科普资源开发、科普基地建设、后补助3类项目。

二、支持重点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1.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项目

重点围绕全省科技改革、政策创新、发展战略、服务管理等,结合本单位自身研究优势,选取相对稳定、连续研究的项目,提供服务团队、研究成果、决策咨询智库支撑。

优先主题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指南代码5000901) 围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分析我省创新体系建设现状,找准问题与薄弱环节,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开展深度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提出建立河北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模式、建设路径、建设方法与重大举措。

优先主题二:促进供给侧科技创新有效供给重点改革研究(指南代码5000902)

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科技创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路径和抓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优先主题三: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指南代码5000903)

针对平台经济、跨界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业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提出适应我省发展阶段、引领我省经济跨越提升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建议。

优先主题四: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政策支撑体系研究(指南代码5000904)

围绕构建“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主要体制机制问题和政策制约瓶颈,聚焦三地创新链协同,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创新基地、科技园区,聚集创新人才,共享创新要素,互联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等,研究提出重大政策举措建议。

优先主题五: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指南代码5000905)

围绕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从创新载体、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研究探索科技创新现代制度设计、发展路径、成长模式和创新政策,提出科技体制改革、聚集创新要素、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等重大政策举措。

优先主题六: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与监督体系研究(指南代码5000906)

围绕加快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深化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分析我省存在的问题和改革重点方向,借鉴有关先进做法经验,提出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监督等重大改革举措建议。

优先主题七: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估体系研究(指南代码5000907)

围绕建立健全我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政策效应评估体系,梳理我省现有科技创新政策和国家支持创新有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分析我省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需求变化,在协同创新、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培、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政策跟踪评估、优化政策体系、健全评估框架、完善评估方式方法等对策建议。

2.重点决策研究项目

结合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激活各类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等热点难点问

- 34新技术产业、推进高端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冀西北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九: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政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16)

系统梳理我省现有人才政策,对比分析与先进省份的人才政策差距,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提出不同创新主体吸引不同类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形式、重要载体、管理机制、评价办法、支持政策以及保障措施。

优先主题十: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发展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17)

围绕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对标先进省份成功做法经验,研究促进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完善综合创新生态系统等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一: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18)

对现有科技金融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围绕发展壮大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支持运用新型工具产品,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强化资本市场、民间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研究提出重要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指南代码5000919)

围绕如何促进我省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融合,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三:创新型河北建设进程测度与相关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0)

围绕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区)、科技小镇等建设,打造特质化创新型城市名片,加快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创新驱动考核指标和动态监测体系,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四:促进开放创新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1) 重点围绕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利用国外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创新要素、加强科技招商、促进军民科技融合等,研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五:促进创新创业有关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2)

围绕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簇发展、科技服务、科技文化宣传、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生态等,研究提出有关支持政策和发展对策。

优先主题十六: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有关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3)

根据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围绕民生改善、脱

- 78围绕历史古迹、文化瑰宝、历史人物、革命传统等与普及科学知识相关的载体,支持科普基地建设,促进历史人文科学传承传播。

优先主题四:科学研究科普基地(指南代码5001009) 围绕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支持科学研究机构、科学观测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立高水平科普基地,促进高端科普资源开发开放。

优先主题五:防灾减灾与社会公益科普基地(指南代码5001010)

围绕防震、防火、防洪、气象、抗旱、安全,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疾病预防、营养健康等领域,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建立科普基地,提升科普服务水平。

优先主题六:其他科普基地(指南代码5001011) 3.后补助项目(指南代码5001012) 在以上两类专题优先主题范围内选题申报。

三、绩效目标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面向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一批有价值的专题报告、专题文章、研究论文、研究著作,培育一批科技创新智库团队,培养一批软科学研究人才。研究成果在制定省级政策文件、有关管理办法规定、研究决策、指导工作实践等方面,获得省级及以上部门大量采纳应用,为科技改革、创新政策制定、完善科技管理等提供重要科学决策。

(二)科普专题

推出一批科普图书、科普(技)音像制品,开发一批科普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普基地,培养一批科普人才队伍,科普创新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科普资源和服务。

四、项目安排: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1.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项目:拟支持20个项目左右。 2.重点决策研究项目:拟支持70个项目左右。 3.后补助项目:拟支持30个项目左右。

(二)科普专题

1.科普资源开发项目:拟支持30个项目左右。 2.科普基地建设项目:拟支持20个项目左右。 3.后补助项目:拟支持10个项目左右。

五、申报要求: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1.项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决策应用为导向,注重研究的实证性、对策性、操作性,与决策无关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项目不予受理。

2.申报项目时,申报单位应围绕优先主题选取涉及的研究项目,突出当前研究重点。鼓励组建跨单位、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团队。

- 11123.后补助项目

《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后补助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软科学研究后补助专题〕)

(二)科普专题 1.科普资源开发项目 优先主题一:科普作品

(1)《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2)科普图书和音像制品类项目需提交项目承担人与出版社达成的出版意向协议。

优先主题二:科普展教品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优先主题三:科普信息化项目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优先主题四:媒体栏目

(1)《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2)需提供独立运行平台主管单位证明。 2.科普基地建设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3.后补助项目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后补助专题〕)

七、受理与咨询电话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0311-85803093

(二)科普专题:0311-85817982

八、申报受理时间、地点

网上申报受理截止时间:2017年8月10日 纸质材料受理时间:2017年8月10日~11日

纸质材料一式两份报送地址:河北省科技厅行政服务中心(石家庄市东风东路159 号邮政编码:050021)。

联系电话:0311-85806198

- 15 -

第五篇:【河北农业大学专业】河北农业大学招生网站-河北农业大学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河北农业大学专业】河北农业大学招生网站-河北农业大学分数线

一、学校性质及简况1.学校全称:河北农业大学(10086)2.办学层次:本科3.办学类

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4.办学地址:河北农业大学保定校区(河北省保定市)

河北农业

大学渤海校区(河北省沧州,黄骅市)

河北农业大学秦皇岛校区(河北省秦皇岛市)5.河北农业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1年学校与农业部、河北省签署了共建协议,成为省部共建学校,具备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四个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二、招生章程细则1.学校对符合省照顾条件的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依据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相关政策执行。 2.学校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依据“专业志愿清”的原则进行录取,并按照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对服从志愿的考生进行调剂。 3.对考生身体状况的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艺术类考生文化课统考成绩和专业测试成绩均需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采用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联考(或统考)的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其它相关政策。 5.部分专业按类招生,新生按录取的专业类入学,专业分流按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各专业类包含的具体专业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校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

6.部分专业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教学方向,具体情况请查询河北农业大学招生信息网公布的招生计划和专业介绍。 7.保定校区英语、旅游管理专业新生入学后外语教学仅为英语;秦皇岛校区和渤海校区(黄骅)所有本科、专科专业新生入学后外语教学均为英语。 8.男女录取比例不限。 9.部分本科专业招高水平运动员,项目包括田径、排球。 10.高水平运动员生源范围为有本科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计划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原则依照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执行。 11.学校根据河北省下达的招生事业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学校分省分专业来源计划,报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并报教育部备案。 具体招生专业、人数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校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 12.新生报到后,学校要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和身体复查,对于弄虚作假、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将取消入学资格。 13.学费、住宿费等执行河北省物价局有关规定。 普通本科专业学费为3500元/年或4500元/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学费为6125元/年;普通专科专业学费为5000元/年,艺术类专科专业学费为7000元/年;植物生产类(中外合作办学,园艺专业)是学校与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办学,学费待定,最终以省物价局批复为准;住宿费800元/年或500元/年。 14.学生学业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的河北农业大学本科、专科学历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河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15.学校设有多项奖学金、助学金,最高奖励金额8000元。

三、联系方式招生咨询电话:0312-7528888传真:0312-7521540E-mail:zhaoban@hebau.edu.cn学校网址:http://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河北农业大学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上一篇:稽查职责范文下一篇:滑雪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