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口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高中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功能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升,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其中之一便是手机依赖人数的大幅攀升。手机依赖是指个体无法控制或不愿控制对手机的使用,从而导致个体身心健康或社会功能受损的行为。因此,无节制的使用手机会对个体的生理状态或心理机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将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效能感合并为人格特征,将主观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人格特征对高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象为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共获得有效问卷527份。使用SPSS23.0对各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使用AMOS24.0对各变量进行验证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维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交往策略维度均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2)在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基础上,神经质、外向性与手机依赖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开放性与耐受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严谨性与过度使用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与生活干扰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交往能力与手机依赖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交往策略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3)在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基础上,神经质对手机依赖各维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外向性对日常干扰、积极预期、戒断症状、网络亲密、过度使用维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严谨性对过度使用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对日常干扰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对日常干扰维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交往能力对日常干扰、戒断症状、网络亲密、过度使用、耐受性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在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基础上,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戒断症状、网络亲密、过度使用维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严谨性与过度使用维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神经质、外向性、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越高,手机依赖行为越严重;严谨性、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交往能力维度得分越高,手机依赖程度越低。(2)神经质、严谨性维度可以通过主观幸福感间接地对手机依赖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效能感;主观幸福感;手机依赖

学科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人格

2.1.1 人格的概念

2.1.2 人格的理论

2.1.3 人格的测量

2.1.4 人格的影响因素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

2.2.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2.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3 人际交往效能感

2.3.1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概念

2.3.2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测量

2.3.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4 主观幸福感

2.4.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2.4.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2.4.3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5 手机依赖

2.5.1 手机依赖的概念

2.5.2 手机依赖的测量

2.5.3 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

2.6 变量间的相关研究

2.6.1 人格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6.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6.3 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6.4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6.5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6.6 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6.7 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7 问题提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2.1 理论意义

3.2.2 实践意义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工具

3.5.1 智能手机依赖量表

3.5.2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

3.5.3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3.5.4 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3.5.5 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3.6 数据处理

4 实证研究

4.1 初测

4.1.1 初测被试

4.1.2 初测问卷效度检验

4.1.3 初测问卷信度检验

4.2 正式测验

4.2.1 正式测验被试

4.2.2 正式测量问卷效度检验

4.2.3 正式测验问卷信度检验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检验

4.3.1 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

4.3.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

4.3.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交往策略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

4.4 变量间各维度的偏相关分析

4.5 回归分析

4.5.1 共线性诊断

4.5.2 人格特征对手机依赖的预测

4.6 中介效应检验

4.6.1 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戒断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6.2 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网络亲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6.3 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过度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6.4 主观幸福感在严谨性与过度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5 分析与讨论

5.1 人口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1.1 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维度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5.1.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5.1.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交往策略维度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5.2 各变量间的偏相关分析

5.3 人格特征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5.3.1 大五人格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5.3.2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5.3.3 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5.4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7 研究结果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