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一章知识总结

2022-08-16

叹岁月流逝太快,转眼间便到了年底,一年的辛苦工作中,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时刻,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记录这一年的工作成长,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上第一章知识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九上第一章知识总结

九上第一单元学案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案

1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一、主题揭示: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迸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念。

二、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诗人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三、初读全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惟( )莽( )滔( )驰( )裹( )妖娆( ) 逊( )风骚( )单于( )可汗( )天骄( )

四、齐读全词读准各句的节奏停顿

五、朗读全词,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 ,实景有 、 、

、 、 、 ;虚景有 ,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

,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有 、 、 、 、 、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六、学习上阕:

1、上阕共分三层:①前三句概写, “千里”“万里”是 ,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 ,凝然安静;“飘”写 ,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中间七句具体写实景,用“ ”字统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运用 、 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后三句写 的景色“须晴日”三句中,“ ”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 姿!

七、学习下阕:

1、下阕共分三层:①前 句为第一层,过渡;②中间 句

为第二层,评古;③后 句为第三层,论今

2、“ ”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相照应,“ ”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

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3、一个“ ”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既肯定了 、 、

、 、 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 ”、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 ”、“ ”、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4、“ ”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 ”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 , ”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5、作者在下阕以“ ”与“ ”对比,“ ”与“ ”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八、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九、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十、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词

2 雨 说 郑愁予

一、作者简介:

七、副标题起什么作用?这一首诗的副标“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对我们理解这首诗的题旨有什么帮助?

郑愁予,原名 ,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 》。1954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 ”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有《 》、《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集》、《刺绣的歌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 ”。

二、初读课文、读准下列字的读音,认清字形:

圃(

)

锢(

) 滞(

) 喑哑(

) 嚷(

) 蓑(

)

笠(

)

膏(

) 耸(

)

绕(

) 襁褓( )

三、解释下列词语:

(1)禁锢: 。

(2)寒浅: 。 (3)留滞: 。 (4)喑哑: 。

(5)润如油膏: 。

四、朗读课文。

五、这首诗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请给诗分段并归纳段意。

六、齐读课文,想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朗读课文,找一找诗中“雨”说了什么话?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九.按朗读要求读一读诗,想一想这首诗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十、小结:

近来我们学了不少的诗,都是新诗。所谓“新诗”世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它们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限制,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更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它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学习诗歌很重要的是要朗读,在理解诗意后,更应当运用朗读的一些要领和技巧反复咏唱,朗读成诵。诗的语言有别于其他文体,大量的名诗,其语言更是经过诗人千锤百炼方给于确定,记忆于心,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大有帮助。因此期望同学们注意朗读成诵。

3 星星变奏曲

江河

一、简要介绍作者以及“朦胧诗”:

江河:原名 ,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 《 》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 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 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 、 江河 、 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被称为朦胧诗五位主将),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星星变奏曲》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二、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语言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 不同点

三、讨论分析: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4、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5、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6、“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四、小结:这首朦胧诗,以象征的手法,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的信念。

4 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济慈

一、作者简介:济慈,英国 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 》

第四节:再次写

3、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二、读熟诗歌,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四、《蝈蝈和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夜 叶赛宁

学习和欣赏第二首诗:《夜》

1、 作者简介:

叶塞宁, (国)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

第二节:写

第三节:写

※ 技法点拨

怎样品析诗歌的语言?

1. 从文本入手,注意修饰限制成分

2. 从表达方式入手,注意综合手法的运用。或描写或抒情和议论,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结合中心来理解

第二篇:新版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一单元教案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感受诗人胸襟气度,理解关键词语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作为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 难点: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再播放音频《沁园春•雪》,由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板书课题:沁园春•雪

二、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1893 — 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读这首词两遍,要读得正确,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情感。

2.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词? 3.“望长城内外”我有两种读法,你认为怎样合适? (“望”字重读、语气要激昂豪迈,梳理“望”字领起的内容。) 4.学生齐读“望”字领起的这几句。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又该如何读呢?

1 6.师点拨:既然语调高亢就显得有生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该怎样读?是慷慨激昂地读,还是深情地读,同学们品味,哪一种更合适?

四、再读这首词,思考、探究

1.请同学们采用这样的方式自学:

赏析一词:我认为“ ”一词好,好在„„

描绘一句:“ ”一句,使我仿佛看(想)到 了„„ 2.生发言,师合理指导引领。

(1)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2)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3)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运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 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

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6)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让我们带着赞美,带着陶醉,齐读上阕。

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啊!老师经常发现有人把这个“娇”字写成“骄”,想想也有道理,这么美的河山,怎不令人骄傲与自豪呢?同学们看,毛泽东用这个“娇”字,用意何在?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既突出祖国风光的柔美。又照应“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

2 有阳刚之雄健,又有阴柔之妩媚,这既是我们可爱的祖国,又是毛泽东诗词的美学追求。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之倾倒, “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5、真是战功赫赫,功勋卓著。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其中“略输”“稍逊”“只识”几个词,有肯定、惋惜、委婉的批评,还有作者一点微微的自得。“惜”字可看出包含了惋惜兼有批判,“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一一做了贬谪。

6、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我个人认为,主要指毛泽东自己,因为“诗言志”吗?当时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长征也取得了胜利,对于中国的局势成竹在胸。说是人民大众也有道理,因为他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代表。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7.请仔细品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内涵吗?

好,我们就是毛泽东,让我们微微摇头,微微上扬嘴角,读这几句,读出这几种微妙的感情。同学们,毛泽东望的岂止是北国风光啊!他望的是祖国的万里河山,他望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他望的是中国美好的未来。

8、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评古为论今作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9、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 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五、巩固与迁移

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

3 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六、布置作业:

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

七、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景: 江山多娇 (望)

评: 古代帝王 (惜)

颂: 人民大众 (主旨) 教学反思:

这首词大气磅礴,激昂豪迈,最适合诵读,所以我让学生学习这首词反复诵读,有层次诵读,达到读准、读懂、读美,老师适时诵读指导,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体现语文课独特的韵味。

让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巧、品味意境的宏大,在细细品味中诵读、比较,学习读诗品诗的方法,提高分析、鉴赏感悟诗词的能力,这一板块的学习,给学生的时间多点,这样便于学生绽放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13.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诗歌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它记载着中国悠久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寻找光明。”诗歌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4 让我们品味过去的荡气回肠与今朝的风花雪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现代诗的世界。

(二)简介诗人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学过绘画,现代著名诗人,被称为“是继郭沫若后中国新诗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他的诗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艾青的诗排斥华丽的矫饰,抛弃空洞的说教语言,始终采用鲜活的有流动感和弹力的语言与语调,表现出一种散文美。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出版过《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诗集。

(三)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我华北、华东、华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皆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诗人艾青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情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写下了这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慷慨激昂的诗篇。

(四)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1诗歌的节奏。

2朗读时语句的连贯性。

3增、减字的朗读错误。

4请学生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蔷薇(qiáng wēi) 璀璨(cuĭ càn) 讴歌(ōu)敦厚( dūn)姹紫嫣红(chà yān)

一泻千里(xiâ)

5学生自行评价与打分中的激励性。

6诗歌中美的熏陶与感受的情景导向。

(五)在教师的带动下熟读诗歌,争取达到成诵。

1抽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及朗读评价。

3抽学生背诵课文。

(六)学生齐读课文。

(七)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并对学生的优异表现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

(八)教师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诗。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作者的介绍、诗歌的节奏及朗读的情感等导入课文。

(二)学生齐读本诗,进一步熟悉诗的内容,并分析结构。

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爱。

第二节:运用设问,直抒胸臆。

(三)学生品读诗歌,提出问题分析诗的形象。

问题情景设计如下:

1诗歌往往运用象征等写作手法来描绘其塑造的形象,诗的形象又寄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阅读诗歌,要善于发现问题。谁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具有代表意义,谁对诗歌的理解就越深刻。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鸟是怎样歌唱的?它歌唱的内容是什么?

(2)土地为什么被暴风雨所打击?河流为什么悲愤?风被什么激怒?

(3)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又代表什么?

(4)诗人为什么写“我死了。”?

(5)诗的第一节有什么特点?

(6)诗的第一节的破折号起何作用?能否去掉?

(7)诗的第二节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四)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落在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上。教师以服务者身份参加,对学生鼓励的方式要富有变化。

教师明确:

1诗中的象征意义:土地是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与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2诗的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为第二节作渲染铺垫;第二节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念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五)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每小组选一人,班上交流。)

被传诵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六)请学生谈本诗的特点

教师明确:1诗歌的意象及其内涵。

2抒情方式的巧妙。(把“我”虚拟成一只鸟)。

3富有弹性的语言。

(七)布置作业。

学会比较阅读。做课后练习题四。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 歌

唱 -----------虚拟 黎明(土地 河流 风)

我--------------死(在土地)-----------羽毛(烂在地里)

泪--------------爱(土

地)-----------眷恋土地献身祖国

<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2、培养学生感悟、欣赏诗歌的能力。

3、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九年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和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诗歌的领悟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乡愁》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读几遍基本都能理解诗歌内容,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因此,我把本课教学分为“认真聆听、深情诵读、仔细品味、我也来写”四个环节,通过这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一步步加深。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感悟、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2、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导入】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几句诗歌,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共同情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是啊,生我们养我们的故乡,我们怎能忘记?诗人余光中说过:“烧我成灰,我的唐魂汉魄仍然萦绕那片厚土。”在他离开大陆20余年的1971年,那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他在厦门街的旧居里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乡愁》。

2、走近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漂泊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石室之死》、《听听那冷雨》等。 【活动】认真聆听

1、优美的诵读能激起我们的感情共鸣,用心聆听会让我们如痴如醉。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乡愁》的配乐诗朗诵,注意认真倾听朗诵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情感等。

2、多媒体播放影音。

3、听完后,师生讨论明确:

语调——深沉 语速——低缓 感情——深挚 【活动】深情诵读

1、优美的诵读犹如一杯美酒,越品越浓,听了别人的诵读,大家想不想自己也深情的读一遍呢?

2、把握好作者的感情变化,才能读出诗的韵味来。

第一节 回忆 平淡(小时候,诗人求学在外,思念母亲,这种对儿时的回忆,读时可以稍微平淡一点。)

第二节 遗憾 甜蜜(长大后,诗人新婚别离,对娇妻的思念,虽然遗憾却带有丝丝的甜蜜。)

第三节 失落 痛苦 (后来呀,一座坟茔、两世相隔,母子永远不能相见了,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对母亲的这种悼念,是失落中带有难以名状的痛苦。)

第四节 惆怅 无奈(而现在,台湾与大陆长期阻隔,作者归心似箭,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望峡兴叹!所以是惆怅中有着些许的无奈!)

3、学生自读

4、组内读

5、请几名层次不同的学生班内读,学生进行评价。

6、齐读

【活动】仔细品味

1、让学生从诗的意象、结构、语言、情感几个方面,自选内容,品评这首诗。

2、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老师适当引导。 【活动】我也来写

模仿此诗的写法,让学生当堂练习:

1、练习题目:母爱

2、挑选部分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 【讲授】课堂小结

是啊,这湾浅浅的海峡又怎能阻隔两岸亲人的思念?台湾政要连战、宋楚瑜、吴伯雄等相继回大陆寻根祭祖。更为可喜的是两岸人民已于2008年12月15日实现了“通邮、通航、通商”的梦想。是啊,“落叶总要归根”!相信,通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这头”“那头”终究会成为“一头”!到那时,我们一定会听到台湾那深情的呐喊:“母亲,我回来啦!” 【作业】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

2:收集有关“乡愁”的诗词、散文、小说,同学间交流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2.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品析诗歌的意 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通过诵读,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2.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课堂导入】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很多人认识她,是因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这些光芒耀眼的名字。 【作者简介】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 【创作背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 月5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学界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 念徐志摩而作。徐志摩罹难,是为了赶赴林徽因举办的演讲会,而当林徽因得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得昏倒在地上,还委托丈夫去 出事地点捡了一块飞机残片,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情深至斯,令人无限叹惋,因此不少人在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坚信这首诗是为徐志摩而作。另一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

8 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 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标题解读】 “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丽、丰硕与富饶,不少人认为诗中的“四月天”是指代徐志摩,大概是对“徐林恋”念念不忘,仍然记得徐志摩《偶然》中“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以及林徽因悼念徐的《别丢掉》中那句“你仍得相信,山谷中流着,有那回音。”故而,人们借用“四月天”来指代两人未能圆满的爱恋。

总而言之,不论为什么写作,这都是一首“爱” 的颂歌。 【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1)请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娉婷(pīng) 鲜妍(yán) 冠冕(miǎn) 呢喃(ní)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呢喃:本课形容燕子的叫声。 【整体感知】

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1.诗中的“你”指代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

指代“人间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鲜妍百花”“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爱,暖,希望”, 突出了“你”娇柔、温和、静雅的特点。

2 .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意境?

意象: 四月天、风、云烟、星子、细雨、花、月圆、新芽、白莲、燕。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笔下的意境,以及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

这 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 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诫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4.请同学们再品读诗歌,仔细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涵和主题。

这首发表在1934年《学文》上的作品,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 作,以表达对儿子降 临人世的喜悦和对儿子深深的期望。

因此,本诗是一首表达母爱的亲子之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首对生命的赞歌。表达了对儿子的无比喜爱和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的希望和活力。

5.四月,一年中 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 。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6.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 【交流点 拨】

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9 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 读美感; 情感之美:本诗所抒发的情感,是 母爱也好,爱情也好,都不失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情感。

7.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结合诗句分析。 【交流点拨】

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天图景。

和煦的微风在春光里飞舞,黄昏的云烟弥漫,繁星在夜空闪烁,细雨洒落花瓣;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草是鹅黄、芽是嫩绿、莲是洁白,繁花一树树绽放,春燕一双双呢喃,这些景和物都给人一种温馨柔媚的感觉。 【创作技法】

第二人称,与“你”对话。在呢喃、在絮语中吟唱出作者对“你” 的情感。“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赞颂,引出对“你”的描绘,“笑声点亮了四面风”“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作者将四月天里所有美好的事物化作心中的“你”的图景:带着百花 的冠冕而来,笑声点亮四面风,是轻柔的,是温暖的,是摇曳的,带来希望。

多重比喻,具体了“你”形象。“你”如“四月早天里的 云烟”,变化万千,是或喜或嗔的形态写照;“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温暖娇妍,是美好形象的生动描绘;“你”是“新鲜初放芽的绿”,青翠欲滴,是生机活力的特质刻画 ;“你”还是“爱、暖、希望”,浓烈真挚,是满载情谊的真情描摹。

捕捉意象,动静结合。本诗意象瑰丽多姿:“四月天”“云烟”“鲜妍百花”“白莲”“燕”,意象与意象的串联,编织成暖春图。朦胧的“云烟”、“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呈现出一种轻柔飘逸的动态之美;“夜夜的月 圆”、“期待中”的“白莲”,又是一种静谧宁和的静态之美。动静结合之中,抒发了爱的真谛。 【结束语】

这首诗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把“你”比作“四月天”,就像四月天刚刚萌发的春意,对“你”的爱既温柔,又绵软,读来如微风拂面,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 【拓展延伸】

作为新月诗派的重要人物,林徽因以其轻灵温婉的笔触留下不少经典诗作,而新月诗派中另一位诗人——卞之琳,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经典篇章。请同学们品读卞之琳《断章》,比较这两位诗人各自的诗歌特点 。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10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交流】徐志摩《再别康桥》,卞之琳《半岛》等。“新月派”诗歌提倡新格律诗,主张“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你看

穆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丰润、红晕、翅翼”等词语。

2.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赏读诗歌,理解诗歌意境。

2.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穆旦这位诗人吗?他是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写过很多优秀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你看》。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

11 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 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

2、背景资料

《我看》是穆旦在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丰润(rùn) 红晕(yùn) 揉过(róu) 翅翼(yì) 忧戚(qì) 枉然(wǎng) 勃发(bó) 谐奏(xiã) 飘逸(yì) 挽(wǎn) 摇曳(yâ) (2)词语释义

丰润:本文指指丰茂滋润。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示例: 第一部分(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 第二部分(第二节):描绘了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图景。 第三部分(第

三、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四部分(第

五、六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理解诗句“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这是大跨度的隐喻:阳光照耀,填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诗人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2)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我”看到自然风景“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此外,“我”还看到了飞鸟融入天空,红晕与大地一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

(3)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有哪些不谋而合之处?

《我看》中诗人通过自然风景表达出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融合“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河流!”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在陶渊明的诗歌

12 中早已有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情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逍遥自在恰恰与穆旦的生命与自然的合流不谋而合。 2.主题理解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歌,诗人通过描写春风荡漾、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自然风景,表达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的融合。 3.写法探究

这首诗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

(1)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

(2)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

这首诗虽然是写实,但由于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在“春风”与“青草”间用“揉”的动作来衔接,大概不是多数人能想到的。“我看流云慢慢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似是神来之笔——流云通常不会红晕,而且流云“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的大跨度隐喻似乎也缺乏必要的情感逻辑——殊不知,这几乎就是对红土高原春之风景的写实:阳光照耀,天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诗人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四、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

我 看

穆 旦

所看:春天之景

所感: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抚慰人的心灵

第三篇:2018年秋季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授课时间: 月 日 午第 节, 月 日 午第 节,总第 课时

单元复习课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2课时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本

2、掌握本单元基本知识点

3、学会运用知识,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1、带领学生过一遍课本

2、知识点讲解,会的简单的略讲,重点及考点详讲

3、典型题目讲练,训练同学们的解题思路

4、通过复习,努力让学生达到知识系统化、理论生活化

5、在小组长帮助下,全部完成三清工作

6、督促完成单元作业

单元重要知识点: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6.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复习反思: 授课时间: 月 日 午第 节, 月 日 午第 节,总第 课时

考 试 课

课型:

考试课

课时:

1课时

内容:

1、对本单元进行检测

2、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授课时间: 月 日 午第 节, 月 日 午第 节,总第 讲 评 课

课型:

讲评课

课时:

1课时

内容:

1、评讲试卷

2、总结得失、查漏补缺

3、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4、单元总结、收尾

教学反思:

课时

第四篇:九上第六单元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研修

曹王教委李强高玉连

一、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以古代杰出人物为专题(史传文学)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熟读背诵课文,弄清基本含义,品味精彩文句。

4、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历史地看问题,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二)各课基本内容

《陈涉世家》文中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过程和义军迅猛发展的形势,刻画了一个农民领导者具有卓越才干的形象。

《唐睢不辱使命》故事塑造了维护国土、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义士形象,揭示了弱国战胜强国和正义战胜非正义的范例。

《隆中对》这篇策论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事”的天才预见和雄才伟略。

《出师表》本表文表达了诸葛亮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继承遗志,复兴汉室的决心。

《词五首》五首词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和流派,通过学习了解词的常见题材和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三)单元教学要求

1、学习四篇史传,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历史作用,把握杰出人物的才略和相关文中名句,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词的教学,以诵读为主,掌握词的特点,欣赏语言美,体会作者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以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学习活动为内容,落实读写训练。

形式:通过调查、演讲、朗诵、辩论或评价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杰出人物,端正“风流”观、偶像观、英雄观。

目标:培养学生历史地评价古代人物,吸收风流人物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写出感受深刻的文章。

二、教学建议

㈠注重诵读教学

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加以解决。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在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在要求学生诵读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有关的逸闻趣事引出话题,增强学生兴趣;还可以先用有关的音像资料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生理解内容要点,或先掌握部分特别优美的语句后,再逐步成诵。总之要以灵活多样的手法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㈡注重比较阅读

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比较,既可以是课内几篇文章之间的比较,比如历史人物写法的比较,作者的写作背景或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比较等;也可以是课内内容和课外有关内容的比较,这种比较教师应该以点拨为主,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在讨论中相互启发。

㈢注重拓展练习

除了课堂上的比较阅读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性的语文活动。比如利用图书资料围绕历史名人作一些综合探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让他们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组织一次古代诗歌的朗诵比赛,对于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诗1

2

可以编成诗剧表演。

㈣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

1、古文今译首先应该力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可随意更换,顺序不能任意颠倒。如果有的词以修辞的方式出现,当直译不能达意时就该用意译的方法。

2、注意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省略现象,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补充,否则会造成一些句子的残缺,甚至产生歧义。

3、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它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差别较大,如不合顺序而采用直译,可能就会显得生硬,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语序,以求顺畅。

4、对古代的人名、地名和官制等专用名词可以不译;现代汉语中保留的成语,一般可以不译;至于一些成语不译会影响行文节奏顺畅时,应该考虑译出。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单元教学设想】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揭竿而起的陈涉、胆识并见的唐雎、高瞻远瞩、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德操和审美方面的人文熏陶,指导学生去辩证地认识历史和人物,去与古人作心灵对话,吸取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获得宝贵的人生借鉴;同时,让古人与当今时代对接,挖掘这些古代人才的现实意义。当然,还应重点理解文言字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通过诵读、鉴赏和积累培养文言语感。

四、课堂教学点滴

《陈涉世家》教学方案

〖教学角度〗

巧设话题“评”陈胜──设置不同的话题,从多个角度丰满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明大意

1、教师范读并指导朗读(重点读好人物语言);学生朗读课文、注释,初知文意。

2、概括课文主要情节,如“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激尉怒众,挺身杀尉”等。

二、巧设话题“评”陈胜

1、教师出示话题:

⑴陈胜的鸿鹄之志;⑵陈胜的“天下”观;⑶陈胜之“智”;

⑷陈胜之“诈”;⑸陈胜的口才;⑹陈胜的领袖才能;⑺陈胜、吴广之“谋”;

⑻联系课后练习三,评陈胜之“败”。

2、教师指导:

⑴联系课文及资料,要“评”之有“据”;

⑵分析周密细致,要“评”之有“理”。

3、学生依据话题,分小组研讨、评价陈胜。

4、教师明确、补充、丰富、小结陈胜的形象。

【方案二】

〖教学角度〗

自主质“疑”,合作解“疑”──转变学习方式,在贵“疑”处质疑,合作解“疑”。 〖主要教学步骤〗

一、朗读质“疑”

学生朗读课文、注释,就文言知识自主质“疑”:

⑴长句停顿;

⑵句子语气;

⑶一词多义,如“之”字用法;

⑷古今异义,如:“亡怜往往豪杰”;

⑸难句理解,如:“借第令毋斩”。

二、精读质“疑”

学生精读“二世元年„„吴广为都尉”,就内容及人物自主质“疑”:

⑴课文详写起义的准备和发生的意图是什么?

⑵陈胜为什么要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并装神弄鬼?

⑶“召令徒属”与“并杀两尉”,能否颠倒?

⑷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

三、合作解“疑”

学生之间研讨、学生与教师交流、学生与文本对话,解决以上“疑”点,全课自然收束。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演读──让学生过一把“演戏”瘾,在表演中自觉切入文本,深刻把握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朗读入“戏”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是人物对白)──学生表情朗读。

2、教师表情范读──学生表情译读全文。

二、师生说“戏”

1、师生说“舞台提示”(人物、时地、布景、服装、道具、幕次、战国末期的背景、人物台词的表情心理、动作、上下场等)。

2、师生说“人物台词”(对白、独白、旁白)。

三、演“戏”竞赛

1、学生四人一组(分别是解说、“安陵君”、“秦王”、“唐雎”)尝试进行自导自演。 2、挑选两组同学进行演戏竞赛。

四、学生评“戏”

1、学生主要就以上两组同学在塑造人物方面发表“观后感”,提出表演建议。

2、学生各用一句话评说文中的三个人物。

3、教师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

写读──让学生通过改写深入理解课文,认识人物的精神世界。

〖主要教学步骤〗

一、朗读,精心梳理情节

学生梳理的情节是:

1、秦王野心吞安陵,唐雎临危受使命;

2、秦王咄咄逼人,唐雎寸步不让;

3、秦王欲发“天子怒”,唐雎挺剑效古人;

4、秦王长跪致歉,唐雎不辱使命。

二、改写,深入解读文本

1、教师进行改写指导。如:可以依据以上情节,通过悬念、对话展开情节,将文章改写为四回目的章回体小说,可以通过添加舞台提示、人物台词将文章改写为剧本,可以以随行史官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唐雎使秦的经过,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针锋相对──我与秦王战斗的日子》,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写唐雎向安陵君汇报与秦王交锋的情况,抒写为国捐躯的赤诚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2、学生改写课文。

3、学生作品展示,师生简评。

《隆中对》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说读──通过让学生形式多样的“说”,多角度深刻理解课文。

〖主要教学步骤〗

一、说说“三顾茅庐”

1、学生轻声读课文

一、二段,复述“三顾茅庐”的故事。

2、学生简说该故事的写作意图。

二、说说隆中“对”

学生高声朗读课文第三段。

1、先说隆中“对”的层次:

论“不可争”与“不可图”──论“可争”与“可图”──如何去“争”与“图”。

2、再说隆中“对”的战略蓝图、战略方针、治国方略。

战略蓝图:三分天下,兴汉室,成霸业;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联孙权,内修政理;治国方略:恤民举贤,重视“人和”与“人谋”。

三、评说诸葛亮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1、扣住细节如“好为《梁父吟》”、“卧龙”、“三顾茅庐”、“鱼水之情”评说。

2、结合隆中“对”,评说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和治国才能。

3、教师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

联读──通过比较课文与《三国》材料,发现二者不同的艺术手法与效果。

〖主要教学步骤〗

(学生已在课前熟读课文、通读《三国》材料即《三国演义》第三十

七、三十八回)

一、课件展示《联读探究题》

1、课文和《三国》材料各侧重写了什么内容?二者有无相同的内容?

2、课文和《三国》材料侧重写的人物分别是谁?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3、课文和《三国》材料,你更喜欢前者还是后者?为什么?

4、挑出两文中你最感兴趣的细节,说几句评析的话。

二、联读探究

1、学生八人一组讨论以上题目,作好讨论记录,并推举一至两名同学作中心发言。

2、教师巡回指导。如题1,指导学生从篇幅、写作意图的角度思考;题3,指导学生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思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言,教师补充、明确、小结。

《出师表》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听读──训练学生听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听”中逐步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主要教学步骤〗

一、听读,正确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听音正字,明白朗读节奏、语气语调。

2、学生齐读──教师纠正──学生赛读。

二、听读,整体阅读

1、一男生读全文,学生带着问题倾听。

⑴诸葛亮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哪一条为主?

⑵文章抒发了诸葛亮的什么感情?

2、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听读,精品精读

1、一女生读第六段,学生倾听思考:

⑴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⑵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⑶用原句回答下列问题,并作简析:

写作者志趣的句子写刘备知人求贤的句子。

说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表达知遇之恩的句子 。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并小结。

四、听读,积累美“点”

同桌两名同学互动:甲(乙)读乙(甲)听,乙(甲)在文中圈出并摘录精美词句。

【方案二】

〖教学角度〗

扩读──立足课文,辐射拓展,多层面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读懂课文

1、点击课件,听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课文、注释,读好长句短句、语气语调,读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3、梳理文中关键句,整理概括文中的三条建议。

4、重点朗读课文

六、七段,体会文章寓情于事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二、扩读课文

1、学生分小组收集下列信息,分类积累:

⑴诸葛亮伐魏的背景;

⑵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

⑶有关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及对其评价的资料;

⑷后主刘禅其人;

⑸文中涉及的蜀国大臣的资料;

赏析《出师表》的诗、文、联。

2、以课文及收集的材料为依据,组织“千秋诸葛我评说”讨论会,评说其“才智”、“忠诚”、“得失”等。

3、学生整理各“家”之言,课下写一篇作文。

《词五首》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比较鉴赏──指导学生对五首词进行比较鉴赏,体会词的情感与艺术特色。

〖主要教学步骤〗

一、在“美读”中初品“美”

1、教师指导读词要领:抓住词的情感基调,入情入境;明确节奏,读准重音和语调。 2、学生美读,酝酿品词的艺术氛围。

二、在比较中发现“美”

1、以《望江南》为例,指导鉴赏词的一般方法:首先是整体把握,可用抓“词眼”的方法去把握词的情感──《望江南》的“词眼”是“肠断”,抒发了闺中女子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的感情;其次是“美点”鉴赏,如鉴赏手法(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用典)、语言(修辞、炼词造句)等的妙处─望江南》可鉴赏叠词。

2、学生自选任一首词进行鉴赏,并与同类词比较。如鉴赏《渔家傲》,可比较《江城子》、《破阵子》;鉴赏《武陵春》可与李煜的《虞美人》比较。

3、教师明确、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

背读──教给学生背诵诗词的方法,高效背诵,达到深入解读文本的目的。

〖主要教学步骤〗

一、感知“背读”

1、学生大声诵读课文,10分钟之后,当堂检验背诵效果。

2、请背得好的同学传授背诵“秘诀”。

二、学会背读

1、教师引领学生理解词的主题、情感、思路,并要求学生标出每首词上下片的首字、韵脚。 2、教师示范背诵,结合课文传授背诵诗词的方法:

⑴理解诗词大意和思路;

⑵明了诗词的结构:诗大都讲究对仗,弄清结构规律,记住上句,就容易记下句;

⑶重视诗词首字和韵脚;

⑷心想(即脑海里浮现词中的画面)、耳听、眼看、手写、口念结合;

⑸同学互动对背,你背上句,我背下句。

三、高效背读

1、学生背诵比赛。

2、学生根据背诵,体验,说理解文本的话,说发现文本“美点”的话。

3、学生小结学习收获。

第五篇: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和静止

1、机械运动

①、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是绝对的(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②、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③、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2、参照物 ①、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Ⅰ 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Ⅱ 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Ⅲ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Ⅳ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②、参照物的特点:客观性--假定性--多重性--任意性

③、相对运动: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

相对静止: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不变。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它的速度就大;物体运动的慢,它的速度就小。

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公式: v=s/t ; 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S→路程→米m 、千米km; t→时间→秒s 、小时h ;

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③、公式的变形:s=vt ; t=s/v

④、单位换算:1m/s=3.6km/h ;1km/h=1/3.6 m/s;1m/s>1km/h。 ⑤、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Ⅰ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

Ⅱ 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得慢。

Ⅲ 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s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的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 ⑥、使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Ⅰ 公式中s、v、t必须对应同一对象、同一运动时段。 Ⅱ 运动公式必须注意单位匹配。

2 Ⅲ 由于每个物理量要受到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制约,在条件不足时不能乱下结论。

⑦、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Ⅰ 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

Ⅱ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

间轴的一条直线。

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⑧、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在s-t图象中,图像是“直线型”,代表“匀速运动”; 图像是“曲线型”,代表“变速运动”; 曲线变化趋平,表示速度变小;曲线变化趋陡,表示速度变大。

⑨、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⑩、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Ⅰ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Ⅱ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Ⅲ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①.如果列车前一半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2*V1*V2)/(V1+ V2)

②.如果列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V3,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4,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V=(S1+S2)/t=( V3*t/2+V4*t/2)/t=( V3+V4)/2

三、测平均速度

1、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3种方法: ①、分别求出它们的速度进行比较。

②、比较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所通过的路程的长短。 ③、比较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

四、列车通过桥或山洞所走过的路程计算问题。

1、火车过桥问题

①、列车全部在桥上或山洞内时通过的路程应为桥长(或山洞长)与车长之差。

②、列车全部通过桥或山洞时通过的路程应为桥长(或山洞长)与车长之和。

2、追及问题。慢速运动的物体在前,快速运动的物体在后;追赶开始时刻定为计时起点,追及时刻定为计时终点;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差等于追赶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

3、相遇问题。两物体同时出发,相遇所用时间为t=S/(V1+ V2);一物体先运动,相遇所用时间为t=S1/ V1 +(S-S1)/(V1+ V2) ;错车问题中,两车运动的路程之和等于两车身长度之和。在

相遇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解:392÷(28+21)=8(小时) 答: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

例2 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

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

5 因此总路程为400×2

相遇时间=(400×2)÷(5+3)=100(秒) 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例3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解:“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 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 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 答:两地距离是84千米。

追及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

6 解:(1)劣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 75×12=900(千米) (2)好马几天追上劣马? 900÷(120-75)=20(天) 列成综合算式 75×12÷(120-75)=900÷45=20(天) 答:好马20天能追上劣马。

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解: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米,此时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须知追及时间,即小明跑500米所用的时间。又知小明跑200米用40秒,则跑500米用[40×(500÷200)]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

(500-200)÷[40×(500÷200)]=300÷100=3(米) 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3米。

例3 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

解: 敌人逃跑时间与解放军追击时间的时差是(22-16)小时,这段时间敌人逃跑的路程是[10×(22-1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

追及时间=[10×(22-16)+60]÷(30-10)=120÷20=6(小时) 答:解放军在6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

7 例4 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千米;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解:这道题可以由相遇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决。从题中可知客车落后于货车(16×2)千米,客车追上货车的时间就是前面所说的相遇时间,

这个时间为 16×2÷(48-40)=4(小时) 所以两站间的距离为 (48+40)×4=352(千米)

列成综合算式 (48+40)×[16×2÷(48-40)]=88×4=352(千米)

答:甲乙两站的距离是352千米。

例5 兄妹二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解: 要求距离,速度已知,所以关键是求出相遇时间。从题中可知,在相同时间(从出发到相遇)内哥哥比妹妹多走(180×2)米,这是因为哥哥比妹妹每分钟多走(90-60)米, 那么,二人从家出走到相遇所用时间为 180×2÷(90-60)=12(分钟)

家离学校的距离为 90×12-180=900(米) 答:家离学校有900米远。

8 例6 孙亮打算上课前5分钟到学校,他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去学校,当他走了1千米时,发现手表慢了10分钟,因此立即跑步前进,到学校恰好准时上课。后来算了一下,如果孙亮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原来步行早9分钟到学校。求孙亮跑步的速度。 解 手表慢了10分钟,就等于晚出发10分钟,如果按原速走下去,就要迟到(10-5)分钟,后段路程跑步恰准时到学校,说明后段路程跑比走少用了(10-5)分钟。如果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步行少9分钟,由此可知,行1千米,跑步比步行少用[9-(10-5)]分钟。

所以步行1千米所用时间为 1÷[9-(10-5)]=0.25(小时)=15(分钟)

跑步1千米所用时间为 15-[9-(10-5)]=11(分钟) 跑步速度为每小时 1÷11/60=5.5(千米) 答:孙亮跑步速度为每小时 5.5千米。

上一篇:教师爱的教育演讲稿下一篇:假如我是教育局局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