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的读后感

2023-01-06

第一篇:金庸武侠小说的读后感

金庸小说读后感

金庸先生是当今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其武侠小说在思想上融入“儒、道、佛、纵横„„”几家,并将自己对国家、民族、历史、政治、人性、爱情之深刻体会贯穿于作品之中,构思奇巧,雅俗共赏,深受读者喜爱。正因为如此,其《天龙八部》入选了高中语文读本。

金庸的每一部小说均透露出他深厚文化造诣与对中国历史的熟知.《天龙八部》取名源与佛家八部众,以宋辽战争后期为背景,反映出当时宋朝廷的腐败,以及完颜部落的逐渐强大,预示金国的形成及辽的灭亡."葡萄美酒夜光

杯...""西湖歌舞几时休..."“靖康耻,由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甚至人名都有"黑白子"武功有"北冥神功"等等无一不是说明了金庸先生是以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与文化作为小说的背景。虽然写的只是某一段历史,但给人感觉的却是整个中国历史的浓缩。在他的书中某一时期的江湖就是某一时期的政治的翻版,武林中人最为渴望的东西是天下无敌的剑法,密笈,因为这象征着权力,除了小说中的主人公,所有的人在练成了绝世武功后,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在射雕,天龙,神雕,倚天这几部小说中,江湖上的血腥仇杀和现实中残酷的战争交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一副内忧外患并存的历史画卷。

金庸小说中武打情节想像丰富,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荒郊野岭,深沟狭谷,幽洞墓窖,大漠风雪,海岛仙山,无不活跃着侠士豪杰的身影。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于是刀光剑影中闪耀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向善之心,即使是写邪派人物,也是为了反对疾仇嗜杀,迷信武力。因此,他往往在对人物的描写中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取向。他最喜欢写的人物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仍不屈不挠,忍辱负重,排除万难,继续奋斗的人物。他们大抵生性仁厚,或傲骨多情。而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是在重重夹缝中做人,身处重重矛盾之中,但都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尊严。他们几乎都笼罩在一种无处不在的历史悲剧的阴影中,而且无法逃脱这种阴影下的宿命。从陈家洛,袁承志这样的单纯以反抗民族压迫和暴政为己任的单一英雄形象,到郭靖,萧峰这样的大侠,再到张无忌,令狐冲似的走在道德的悬崖边,徘徊于善恶之间的边缘人,到非武非侠的政治怪胎韦小宝,都说明了这一点。,

金庸善言情,尤以小儿女之情最为传神,如郭靖与黄蓉。金庸写情,受《红楼梦》影响颇深。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婚姻自生、恋爱自由”等现象,这是中国古人所难以完全做到的,而金庸在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显示了他的非凡的言情功夫。小说的主线便是陈家洛与霍青桐、喀丝丽之间的爱情悲剧,显示出爱情与个性、宿命、社(会、事业、心理等多方面的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复杂的悲剧冲突。而一部《神雕侠女》更是杨过与小龙女抗争世俗礼教的的斗争史。

兴酣落笔动五岳。作为武侠小说,金庸所写的江湖是现实与历史中均不存在的幻

境,是历史深度下隐藏的某种状态,是我们无处不在的无意识心理,同时也是一种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模拟,尽管他是虚幻的,但人们或多或少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而,金庸虽然写的是武侠小说,却又远远超越了武侠,从中我们能品味出更多有意蕴的东西。

当然,金庸的小说也有不少缺点,如有的作品结构松散、内容芜杂、啰嗦重复、文笔随意。特别是那一幅幅奇峰异谷,美人加斗士打斗的画面,处处刀枪相见,处处血雨腥风。这在客观上张扬了暴力,在阅读时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二篇: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论文题目: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作者姓名: 石买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目 录

内容摘要„„„„„„„„„„„„„„„„„„„„(4)

一、“积极入世”、“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4)

二、“仁者无敌”、“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仁政爱民”„„„„„„„„„„„„„„„„„„„(5)

三、“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6)

四、“忠”、“孝”、“悌” „„„„„„„„„„„„„(8)

五、“礼” „„„„„„„„„„„„„„„„„„„(9) 注 释„„„„„„„„„„„„„„„„„„„„„(10) 参考文献„„„„„„„„„„„„„„„„„„„„(10) 后 记(致谢)„„„„„„„„„„„„„„„„„(11)

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石买波

内容摘要:金庸武侠小说拥有广泛的读者,主要是“积极入世”、“为国为民”、 “仁者无敌”、“以人为本”、“重义轻利”、“舍身取义”、“忠”、“孝”、“悌”等儒家思想和反对封建礼教的观点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金庸 射雕英雄传 儒家思想

上世纪50年代,金庸先生以一部《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一个武侠的神话也由此开始。随后,《雪山飞狐》大有“洛阳纸贵”之势。1957年《射雕英雄传》面世,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宗师地位。本世纪以来,影视界掀起了一股“金庸热”,《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雪山飞狐》、《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新旧版本层出不穷,争相上演,《射雕英雄传》更是多达五个版本。

金庸小说被奉为武侠小说的经典,正如古人所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我认为应该是:“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影响何其深,流传何其广也。金庸的小说读者群之众,在中国来说,古今罕见,上到名人政要,如邓小平,蒋经国,下到平民百姓,提起金庸的小说,人人都能说出个头头道道来。

金庸的小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拥有如此广泛的读者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在金庸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积极入世”、“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

自西汉开始人们都以儒家思想为民族的人生观,希望整个社会都在和平稳定的情况下发展。所谓三纲五常说到底也是为了稳固统治者的地位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性。为了民族、国家等群体,国人都以维持社会安定为己任,这是入世的表现。《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开山之作,从名字上看充满了儒生的诗卷气,而其中的主人公文采飞扬,这从他们的外号就可以看出来,如十四弟“金笛秀才”余鱼同,七哥“武诸葛”徐天宏,总舵主陈家洛更是十足的儒生气质。小说刚开始引入主人公陈家洛是由他的外表写起:“持白子的是个青年公子,身穿白色长衫,脸如冠玉,似是个贵族子弟„„陆菲青连称不敢,心下诧异,见这少舵主一副模样简直是个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兼之谈吐斯文,和这些草莽群豪全不相类。”[1]很明显,金庸将陈家洛以一儒士的外表表现出来。陈家洛的行程由天山塞外到中原大地,就是为了“反清复明”,建功立业,符合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倾向。

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成功地塑造了郭靖这一“蠢、笨、痴”的大儒形象,极力宣扬了儒家强调的“积极进世”、“勤能补拙”、“为国为民”的思想。在该书 3

中,郭靖给人的印象是天资愚钝、生性憨厚、心地善良,但由于他勤奋、肯吃苦,吉人自有天相,竟然机缘巧合,学得了一身绝世武功,正所谓“勤能补拙”。当成吉思汗授郭靖锦囊密令,要他率兵破临安、灭大宋时,他慷然而答:“我是大宋臣民,岂能听你号令,攻打自己邦国?”[2]在成吉思汗弥留之际,郭靖和他评论谁是英雄时,“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

[3]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以人为本”、 “以天下为己任”,这几句话概括了郭靖巨大的人格力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不及陈家洛,袁承志那般有安邦治国之鸿鹄大志,但是他以必死之心,力守襄阳,只为百姓少受些苦,这种思想是标准的儒家思想。

袁承志继承父志一来反对外族入侵,二来支持闯王反对崇祯王朝的腐朽统治;郭靖在起名时就已经含有为大宋国雪耻的意味,而长大成人的他也不负重望,为保卫大宋江山拼尽全力,镇守襄阳城,反对蒙古入侵;萧峰的一生更是为国为民的一生,在小说的开篇中萧峰就是为了大宋国的利益而率领他的帮众勇战西夏来犯者,而后发现自己是契丹人,又为辽国排忧解难,在辽帝决定侵宋时他又为了百姓疾苦而与辽国对抗,不管是为了宋或者辽,其中渗透的都是为国为民的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把萧峰逼上了绝路。这些儒家之侠都是遵循着儒家的积极入世、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而塑造出来的。这也正是儒家思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体现。

二、“仁者无敌”、“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仁政爱民”

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如“以德治国”、 “仁政爱民”“尊师重教”等等。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非常典型的儒家继承者,他当仁不让,危难时刻宁死不屈;体恤百姓,不惜与亲如生父的成吉思汗拒理力争。金庸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尽数刻划在郭靖身上,他为国为民,严守做人之道,有大儒的风范。儒家追求的境界是“仁”,所以,郭靖不但是大侠,他还是“仁人”。仁人是一种“求仁、得仁”的人,郭靖恰是其一。他为天下而忧,并不因爱情而背叛誓言或置黎民百姓于不顾。他虽然愚笨,可是他是做“仁”的典范,正所谓大智若愚,其精神实质是“仁者爱人”。

金庸的小说总是讲“冤冤相报何时了”,总是讲暴力不能解决问题,还有比武 4

力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仁”。在《鸳鸯刀》中,武林人士苦苦寻觅一对宝刀,因为宝刀上有天大的秘密,后来终于找到这对宝刀,秘密就刻在刀上,前面写着“仁者”,后面写着“无敌”。仁者无敌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在斗争过程中可以有暴力,但最高级的是“仁”。反面人物、邪派武功往往以阴谋出现,阴谋诡计可以得逞于一时,但在长时间内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是失败的,在长时间内强调“仁者”,讲仁义道德的人经常吃亏,但最终可以善终,而反面人物往往不得善终,这就是武侠小说中弘扬的“仁者无敌”的精神。武功最高的可能是搞阴谋诡计的反面人物,但比阴谋诡计更高的是仁义道德。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北丐洪七公对西毒欧阳锋数次相救,可谓“仁”矣,而欧阳锋不但不知恩图报,反而一再使用阴谋诡计加害洪七公,致使洪七公武功尽失,但最终洪七公的武功得到了恢复,而欧阳锋却因走火入魔变成一个疯子,这就是“仁者无敌”的具体表现。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教育上体现为“有教无类”,在政治上强调“德治”。孔子把周的“礼治”衍化为“德治”是对“礼治”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文化提倡“以人为本”,也可以说是“人文化”。 “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就是“爱人”,对封建君主而言则是“爱民”。君仁民德指在君主实行“仁政”的同时,也要求人民对君主的忠孝,就是用“德”来约束民众的行为。《鹿鼎记》中的康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明君”形象。康熙忧国忧时,勤政爱民,仁厚大度,尽量减轻百姓负担,得知台湾遭遇严重台风灾害时,还要缩减宫中开支去赈济。有人为《明夷待访录》的事诬告黄宗羲,想陷之于文字狱,康熙为黄宗羲辩诬。康熙曾在韦小宝面前坦诚地说:“我做中国皇帝,虽然说不上什么尧舜禹汤,可是爱惜百姓,励精图治,明朝的皇帝中,有哪一个比我更加好的?”[4]这番话大体符合历史真实,决非自我吹嘘。如果跳出狭隘的汉族立场,必须承认康熙合乎儒家“圣君”的标准。

而在《天龙八部》中,当萧峰是契丹人的身份被揭穿时,江湖群雄马上把各种恶行都归到这本是大仁大义的英雄身上,并以最快的速度纠集起来对他进行追杀,原因无他,只因他是契丹人。这正是儒家正统观念“夷人性恶”,“尊夏贬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表现。而萧峰为了阻止宋辽两国发生战争,为了使两国百姓免遭涂炭,他只得选择了“杀身成仁”,这是一个悲剧。

三、“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义”是儒家思想的“五常”之一,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是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之一。

金庸武侠小说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这个“义”字。“义”的一个重要内涵,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扶困济厄,不畏强暴,这在武侠小说中有着广泛的表现。这种形态的“义”主要由侠士拯救受难平民与弱者来体现,侠士主持正义,打抱不平。金庸小说围绕着“义”,写了许许多多感天动地的人物、故事和场面。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铲奸除恶、扶危济困;《雪山飞狐》中的胡斐替一对母子打抱不平,追杀凤天南;《神雕侠侣》中的神雕大侠杨过,收服邪魔外道,抗击元军,威名远震;《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降服采花大盗田伯光,他们无一不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人。就连《鹿鼎记》中有点小流氓习气的韦小宝都非常讲义气,他周旋于天地会与康熙之间,既不遵康熙之命去捉拿天地会群豪,也不遵天地会之命去刺杀康熙。

“义”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英雄人物义气相投,肝胆相照,一诺千金,不负于人。一涉及“义”,金庸总是写得笔墨酣畅,豪气干云,可歌可泣,感人肺腑。如《天龙八部》中的萧峰、虚竹、段誉三兄弟在武林圣地少林寺,在正邪两道众多高手面前,开怀大饮,真是酣畅淋漓,豪气冲云天。值得注意的是,金庸小说所写的“义”,并不是无原则的哥儿们义气,而是与“正义”相联系,或者以“正义”为基础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儒家之义与金庸笔下的武侠之义本质上是相通的,均崇尚“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追求道德和人格上的完美。郭靖为了民族大义,甚至可以放弃爱情,全真七子为了江湖义气,甘冒大险,为江南七怪送信,以免江南七怪遭黄药师毒手,这无不是“重义轻利”的表现。金庸小说正是描绘了一系列兼具“儒”、“侠”两方面理想人格的武侠形象,符合我国民众的审美观念,才使得他的小说深得读者们的喜爱。书中的主人公郭靖、杨过、萧峰、胡斐、令狐冲等,他们成为武林高手的修炼过程也是一个“修身、齐家”的人格趋向完美的过程。

金庸在一系列小说中,还赋予“义”以新的内涵。他把“义”提到了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这一新的高度。在武侠世界中,男子的责任和感情是“仁义为先”,“仁”是对大众的疾苦冤屈充分关怀,“义”是竭尽全力做份所当为之事,引申出去便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儒家思想的极致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武侠小说的基本传统也就是表达这种哲学思想。金庸笔下最杰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深明大义,自觉地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如《天龙八部》中萧峰为了民族大义,自杀身亡。这些形象,体现了中华 6

民族一种最高的人生价值观,正是儒家思想的光辉所在。

四、“忠”、“孝”、“悌”

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指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要求人们要忠君、尽孝,这在金庸的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射雕英雄传》中,南帝段皇爷的四个侍卫渔樵耕读,在段皇爷出家后还尽忠于他,做了他的弟子,誓死保护师父,见了神算子瑛姑还要执君臣之礼。在《天龙八部》中,大理镇南王段正淳风流成性,处处留情,而他的四大侍卫却对他忠心耿耿,以死报主。《碧血剑》中李岩对李自成的失望和尽忠义之死,尤其是在第二十回“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中“李岩叫道: ‘大家坐下,我自有主张,万岁爷待我不薄,‘造反’二字,万万不可提起。’然后从容自尽。”[5]就连行事怪僻的东邪黄药师也说自己“平生最敬的是忠臣孝子。”[6]甚至四大恶人之一的南海鳄神也因“师父”这一虚招牌而处处受制于段誉,坚决不做不义不孝之人,最后死于救段的过程中。

儒家思想讲忠与孝,现在的忠诚与孝顺是高尚的人格,但封建伦理道德的愚忠和愚孝住往是悲剧的根源。《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狂放洒脱,对师父岳不群却总是毕恭毕敬,蒙冤受屈也不反抗,保持尊师重道的传统道德,在与师父对阵时不愿还手甘愿挨打,这既是人物性格的自然体现,也是金庸本人文化观念的不自觉流露。在爱国、重义、尽孝、尊师、守信这类基本道德观念方面,金庸小说从儒家思想中吸取很多。如梅超风因愚忠于师而死于非命,阿朱因愚孝而亡于情人掌下;杨过与小龙女的相恋因悖于封建伦理的师徒观而直接导致了两人悲惨的生活经历,离多而聚少;大英雄萧峰,从小生长于中原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熏陶,讲究正义,善恶分明,讲究忠与义,他一生经历坎坷,欲杀之而后快的人多如牛毛,而他始终顽强地支撑着,最后他却在愚忠、愚义的思想冲击下自杀身亡;而《鹿鼎记》里的陈近南,死于主人后代之手还要韦小宝不要报复而成其大义,以上的种种悲剧都表现出了愚忠愚孝愚义的愚蠢。

在《书剑恩仇录》中有一段陈家洛与胞兄乾隆皇帝在六和塔上的辩论,陈家洛试图以忠、孝、节、义来说服、打动对方,表明了他真正的儒家思想立场。若乾隆是“明”君(做汉人的皇帝,而非满人的皇帝),陈家洛自会“忠”之;若乾隆顾全兄弟之义,则陈家洛自会“悌”之。然而在乾隆看来,民族大义及兄弟情义,终究没有皇帝宝座那么重要,最终,因为愚忠,陈家洛将他的红花会的弟兄们带上了绝路,而他自己则心灰意冷,隐居回疆。

到了《碧血剑》中的袁承志,他的父亲袁崇焕可谓是儒家忠臣良将,却被崇祯听信谗言杀害。袁承志因而要为父报仇。按理说,为父报仇报到了皇帝头上,这是尽“孝”而违“忠”。不符合儒家道德,儒家道德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哪有敢向皇帝报仇之理,崇祯可是汉人的皇帝而非异族的皇帝,这不是犯上做乱是什么?按现代人的观点,既然“君不君”,那就休怪“臣不臣”了,这也不违背儒家的传统。传统的理论碰到了新情况、新问题,自然也应该变通。袁承志“以天下为己任”,并能奉献牺牲的精神,实际上是忠实于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并顺应历史发展大潮流的一种选择。但是后来,袁承志看清了崇祯皇帝、闯王李自成所谓的“人君”真实的面目后,他心灰意冷,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远走海外,流落荒岛。这正所谓儒家所说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五、“礼”

“礼”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民族的精神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政治和伦理范畴。儒家思想提倡“克己”、“复礼”,它对统治的实用价值很快使其成为中国后世的主流思想,在经过统治阶级以及“伪儒学派”如董仲舒等的改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一种统治工具,一种精神枷锁,所以金庸借小说中的人物之口,发起了对封建礼教的讨伐。在《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可以说是聪明绝顶的第一奇才,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兼通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算术韬略、奇门五行。但金庸正是借黄药师之口来讨伐“礼法”,《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五回黄药师非要做主让陆冠英和程瑶迦成亲,他对程瑶迦道:“‘你那小道士师兄骂得好,说我是邪魔怪物。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江湖上谁不知闻?黄老邪生平最恨的是仁义礼法,最恶的是圣贤节烈,这些都是欺骗愚夫愚妇的东西,天下人世世代代入其彀中,还是懵然不觉,真是可怜亦复可笑!我黄药师偏不信这吃人不吐骨头的礼教,人人说我是邪魔外道,哼!我这邪魔外道,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混蛋,害死的人只怕还少几个呢?’”[7]“甚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直是狗屁不通,我偏要做主!你爹爹若是不服,叫他来找我比划比划。”[8]黄药师世称“东邪”,他愤世嫉俗,非汤武、薄周孔,甚至写诗来攻击孟子,“乞丐何尝有二妻,邻家何有许多鸡。当初尚有周天子,何故纷纷论魏齐?”[9]真是邪得可以。

《神雕侠侣》的主角杨过从小就跟着黄蓉读《四书》、《五经》,但他却敢于违反传统礼教,与师父小龙女恋爱,而这是郭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因此他严 8

厉制止杨过与小龙女恋爱,但最终还是爱情战胜了世俗观念。这可以说是金庸反对封建礼教的一大胜利。

总而言之,儒家思想在金庸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对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来说,我们更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既不能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儒家思想存在着一些非常值得我们坚持的地方,假如我国国民都能好好的向郭靖和萧峰学习,以民族大义为重,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这样社会自然会安定和谐的稳定发展。而这个也是儒家思想在社会伦理上最理想的目标。

注释:[1]金庸.《书剑恩仇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2]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729页 [3]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767页 [4]金庸.《鹿鼎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

[5]金庸.《碧血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 [6]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

[7]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482页 [8]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482页

[9]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574页

参考文献:[1] 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张乐林:《金庸武侠小说的退隐意识》.《商丘师范学院学

报》.2005年2月第21卷第一期

[3] 欧阳文风:《论金庸笔下的隐士形象》.《贵州社会科学》.2006

年第5期(总203期)

[4] 陈墨:《新武侠二十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5]《论语》

[6]《孟子》

后记(致谢):在写这篇论文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积累了一些关于儒家思想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了解了武侠小说是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播的一个载体。在整理材料和写作本文过程中,承蒙我的指导老师樊得生先生的悉心指教,并得到了我校副校长贺培启同志以及我的同学崔登才的悉心帮助,在此一并谨致谢忱。

第三篇:论金庸小说的文化意蕴

---小说中看现今的男女爱情观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十四部著名武侠小说,每一部都数次被搬上银幕,即使你没有全都看过原著,对其中的人物也会耳熟能详。甚至有人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金庸的小说。

金庸小说中的主角自然当属那些豪气盖天、为国为民的大侠们,但也少不了闭月羞花、倾国倾城的美女,美女和英雄在刀光剑影中谱写下一曲曲荡气又回肠、感天又动地的爱情故事。

“江湖笑,恩怨了;人过招,笑藏刀。”不知道男生们小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回到古代,回到那个刀光剑影江湖恩怨的历史长河里,你会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大侠呢?是胸怀天下、集侠之大者的郭靖,还是一身铁骨、气壮山河的萧峰?是随性不羁的令狐冲,还是左右逢源、艳福不浅的韦小宝?

如果是女生,如果要在金庸群侠里选一个做男友,会选哪一个。如果是男生又会挑哪一位女主角呢?

杨过。他深情、专一,纵使十六年里千帆过尽,心里也只有小龙女一个。“我还有左臂,一样还可以抱你。”不是曾经让很多女孩子怦然心动吗?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女同学说射雕里黄药师出场时不过35岁,正是中年帅哥,气质好,身体好,本事高,厨艺佳,风度翩翩,行事潇洒。有钱有房对老婆又一往情深,关键是,人家还有一个岛啊,真是最佳夫婿是也。如果还到现在社会,那么黄药师绝对算是个砖石极品男了。换到现在社会和杨过一类的男士比,真的也许杨过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我的另一个朋友,竟然最喜欢韦小宝,说他不会大仁大义,生活目标和价值观都非常实际和明确。不仅人缘好,社会关系广,还很会赚钱。他也是讲江湖义气的,但他知道什么叫量力而为,混不下去就跑,不死要面子。关键是,他很疼女人,又会哄女孩子开心,跟他过肯定开心。

韦小宝这样的做男友是不错,做老公你会放心吗?在你痛斥他见一个爱一个的时候,他会转过头来问你,要不我们玩掷色子来决定吧?与其说韦小宝懂的是爱情,不如说他懂的是男女之事。

其实段誉、袁承志和令狐冲也很好。

段誉很理想,对一个男人来说最重要的健康,长相,金钱,权力,地位,爱心,责任感,宽容,他都有了,又会说笑话,又会舞文弄墨。个性洒脱乐观,不要看他身边MM那么多,一旦喜欢上了绝对是一心一意,只要你喜欢的,他绝对不敢讨厌,不要说一般性的原则问题,为博红颜一笑,杀人放火也认了。但缺点就是太容易原谅别人,连鸠摩智都可以原谅,太过善良,不够男子汉风度。

袁承志我是要举双手反对的。他和张无忌一样几乎没什么缺点,惟一一个缺点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谁。你敢说张无忌从来没有喜欢过芷若或是小昭吗?你敢说袁承志从没有对阿九姑娘动过心吗?虽然他们脾气都绝佳,武功都绝高,我是从来没有喜欢过。对谁都不忍心伤害的结局只能是,对谁都剪不断理还乱。

郭靖和杨过都是因为遇到合适的对象才可爱,其本身并不具备完美的性格。

现在,女生心目中的择偶标准越来越非主流了。但是也可以说是万古不变的主流着。

看金庸的书,男主角大都是太正的人物,大高大全的形象,总叫我觉得有些不似真人。

清风郎月之下,他对纪晓芙说:“你救了我,我便一直在想着要怎么报答你。我要报答你,就是要让你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怎么才能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呢?做我杨逍的老婆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金风玉露,他抢了她的一生,因为他坚信他能用他的一生来赔。

对于很多女子来说,天下大义不过是太遥不可及的男生们的事情。所谓大侠,就是要有这样睥睨天下的气场,所谓男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豪迈和柔情。

他用尽真情真意温柔且霸道地去爱一个爱他却始终拒绝他的女子,昆仑山坐忘峰前,把落叶吹遍,却不愿承认爱人已逝;他为免女儿遭受伤害而几近专横,最后却为了爱女幸福而放手;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可以,我想向金庸大侠借一颗张无忌那样宽厚博爱的心,借一颗杨过那样忠贞不渝的心,借一颗乔峰那样有责任、肯担当的心,借一颗胡斐那样豪气冲天的心,借一颗段誉那样高贵仁慈的心。”

金庸笔下的男性总是那么具有吸引力,但是在金庸小说中爱情的主动者、实践

者、追求者却大多为女性,她们不像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大家闺秀,抱着等待男性来追求的消极思想观念。只要是自己所爱,只要能使自己幸福,就会冲破一切网罗,勇敢地去追求。这点倒是和现在生活中的女性大为相似。

而正当勇敢的女性们忠贞不渝地为爱努力的时候,再看看金庸笔下的男子们:《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为了光复大燕,竟抛下深爱自己的表妹王语嫣,远赴西夏争取驸马之位。《笑傲江湖》中岳灵珊在林平之已变得乖戾阴毒的时仍毫无怨言,只因为自己是他的妻子。最后林平之将利剑插在她的胸口,她对令狐冲的惟一请求还是要他好好照顾林平之。《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以光复大业为理由,竟然就可以将自己钟爱、且钟爱自己的香香公主送给乾隆。在他们眼里,爱情服务于事业,臣服在名利的脚下。

金庸小说十四部三十六册,出场过的女子何止几百人,可是金庸笔下的女子们似乎都是为情而生,竟然没有一个事业型的。而男子们几乎清一色的事业型。

丐帮帮主黄蓉,甘心情愿辅助愚钝的郭靖,在襄阳城里做军师,以一城乌合之众抵挡蒙古虎狼之师达十余年之久。翠羽黄衫霍青桐号令千军万马指挥若定,于黑水河一战大败清兵,却在感情上脆弱不堪。那一出场就是女强人的赵敏,假如没有嫁给张无忌,她未必不会率蒙古精锐与朱元璋决一死战。魔教圣姑任大小姐聪明美貌,武功高强,父亲是教主,自己又为天下豪杰所敬服。可是接任教主之位后的她,却致“扫荡少林,诛灭武当”的教中大业于不顾,一心一意和令狐冲笑傲江湖。

任盈盈爱上令狐冲的时候,令狐冲真的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的。没有财富,没有江湖地位,没有门派,没有亲人,没有武功,没有健康,甚至连生命也随时可能没有。可是,她没有任何功利性的考量,没有想过令狐冲以后有没有发展潜力,会不会有房有车,她爱了就是爱了,甚至还允许他私底下在心里默默给小师妹留了一方位置。

还有双儿爱得予取予求,仪琳爱得无私,阿紫爱得疯狂,李莫愁爱得绝望,沐剑屏爱得单纯,郭襄爱得执着,程灵素爱得倾尽所有。金庸笔下的女子们,仿佛生来就是为爱而生的。那所有门第身家阅历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和那个男子的遇见。

如果要让你选一个最喜欢的,或是选一个来做女朋友,你会选哪个呢?

有人说,找玩伴当找丁当和黄蓉,性格活泼,鬼主意多,还不拘小节;做同事,应选赵敏和霍青桐,才华超群且果敢刚毅,有着非比寻常的智慧,可是在骨子里仍然是柔情似水的女子,是一朵铿锵玫瑰。

要情人要找小昭或是阮星竹,貌美如花,还兼有温柔的性格。金庸和倪匡都曾说,一部《倚天屠龙记》里,他们最爱的女子是小昭。在赵敏、芷若、殷离、小昭四美中,只有小昭是对无忌最温柔的。段正淳情人众多,秦红棉性情刚烈喊打喊杀,马夫人心如蛇蝎手段毒辣,只有阮星竹自始至终柔情似水、天真妩媚,即使抱怨也是用撒娇的方式,让对方毫无压力。

可是,若是要我从这么多女子中选一个我最爱的,却着实有些犯难。

另外一种现在社会中很常见的,第三者的问题,说到这不得不提到郭襄。 郭襄和她的姐姐如同两极,各自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和缺点。郭芙得了父亲的愚鲁和母亲的小性子,郭襄继承了父亲的宽容良善和母亲的聪慧可人。

和所有“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女子一样,她生命中所有爱的烟花,全部在十六岁这年绽放,绚烂、夺目,独自美丽。然而郭襄又是不同的。

在金轮法王这样的恶人面前,她可以波澜不惊,风平浪静。即使生死关头,也不过含泪点头,大声叫道:“爹爹妈妈,女儿不怕!”胸襟旷达,宠辱不惊。

杨过三枚金针赠出,她迫不及待地拿了一根许愿,要看看面前这位大英雄大豪杰的真面目,当面具下呈现出一张“清眉俊秀”的脸,她为之屏息。这个镜头总让我想起《大明宫词》中,小太平揭去薛绍的面具,时间如果从此停驻。若人生只如初见,不再流走,那么一切都是幸福。

郭襄爱得直率而真诚,自然流露。杨过纵身跳崖,她想也不想,跟着跳下。她还了第三根金针给他,求他不要再自寻短见。他问她为什么要跳,她还是想也不想就答:我见你跳下来,便跟着来了。„„你不怕死,我也不怕死。

这个豁达通透的女子从来都是知道的,她喜欢的人,并不喜欢她。我想,她从来没想过:如果有一天,大哥哥喜欢了我„„她爱着他的同时,连他的爱情也一并爱了。襄阳城下,当她终于见到了龙姐姐,她叹了一口气,道:“也真只有你,才配得上他。”丝毫没有嫉妒,有的只是对大哥哥的祝福和自己暗暗的伤心。就算杨过之于郭襄,是尘世间最遥远的距离,她也把自己维持的很好,只希望杨过快乐,纵然痛彻心肺,却也无怨无悔。

更难得的是,她还能够最终看得通透,用自己的聪明与才华建立了峨眉派。当峨眉金顶阳光洒满云霞时,郭襄这个人物是饱满的,是灵秀的,如同很多年前,她第一次在书的四分之一处中出场,却使得全书压抑、悲苦的格调豁然开朗,变得明快起来。

有的人,终其一生,可能都遇不到真正爱的那一个,所以郭襄还是幸福的。要么不爱,既然爱了,就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也不枉做纠缠,还能真心送上祝福,最后全身而退。这样的女子,人世间是没有的,所以我觉得金庸之所以没有给她一个完满的结局也正是因为如此,一方面为了衬托杨过,另一方面为了成全郭襄的深情专一。

话说现如今的小三们,绝大多数想尽方法的挖角松土,可是这未必是对方想要的。

所以,若是要学,我们只要学郭襄的性格和品性就好,不必太计较她的结局。金庸笔下的那些为爱而生女子都是这般,爱到最后,往往是没有结局的,过程本身就是你要的那个结局。

红尘滚滚,男男女女,不管是事业型的攻坚男,还是敢爱敢恨的多愁女,我不知道现在的爱情是怎么样子的,但是金庸先生笔下的那些爱恨情仇我倒是仿佛感同身受,不以物质为起点,爱的轰轰烈烈,爱的无怨无悔。

参考:电视剧 小说台词

第四篇:浅谈金庸小说的爱情描写

金庸小说作为一部武侠小说,其武侠情结必然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但是同样精彩的还有爱情描写。在金庸小说里,合理的张扬了人的本真生命,对传统的禁锢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理”进行了合理突破,或是讴歌富有现代意识的乃至恒久的价值的爱情,或是提供认识价值,使人引以为戒,把传统的爱情赋予了浓郁的文化。

首先,来看看金庸小说的经典式爱情。郭靖和黄蓉,一位豪迈大度,一位活泼俏皮,手足互补。他们美丽邂逅,出生入死,喜结良缘,长相厮守。相对于现实生活中,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第三者,华筝、欧阳克没有掀起任何波澜。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爱情在一次次磨难中升温,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危机,他们仅仅相守。这种至死不渝,生死不离的爱情成了金庸小说当之无愧的经典。有一段,郭靖不让黄蓉一同跟她去冒险,黄蓉就跟他说了一句话,说:“你的好意我领了,就是你自己去冒险去死了,然后把我留这,你不想想,你死了,我能独个活着吗?”这是黄蓉说的话。那么这个话好像很平常,但是它会让人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爱情”这个词今天说了太多了,好像大家都有爱情似的。即使大家都有爱情,这个爱情是分很多层次的。我们理想中的爱情是两个人成为一个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谓你怜我爱惺惺相惜。都是要出于一种没有功利目的的本心,也就是本来是两个人,但是两个人都把自己投入到共同组成的一种大我之中。对于现代人来说,爱情不在平淡琐碎的生活中消磨褪色,战胜时间这个强大的对手,能够相守一生,是我们所追求的。

再看理想式的爱情。杨过和小龙女,一位身世凄苦,愤激飞扬蔑视俗规;一位长于古墓不谙世事不存心机。记得有一段,小龙女满心欢悦,望着他脸,低声道:“这是你的真心话吗?是不是为了让我欢喜,故意说些好听言语?”杨过道:“自然是真心。我断了手臂,你更加怜惜我;你遇到什么灾难,我也是更加怜惜你。”小龙女低低地道:“是啊,世上除了你我两人自己,原也没旁人怜惜。” 这恐怕是不带世俗和功利色彩的的最基本爱情,而所经历的磨难也是最多的。那个时候,他们的爱情不被理解,与自己的姑姑兼师傅结婚是多么不可被理解的事。想想,如果再现代,喜欢上了自己的老师,父母会同意吗?肯定不会。在那个时代,这种离经叛道实属大胆。爱情理想,可是过程却不理想。一个断臂,一个失身。但就是这样,唯美的情景仍然让我们感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之后,他们找到了人生最大最快乐的价值,种种曲折归为平淡,所谓“平平淡淡”才最快乐。

程灵素对胡斐可以说是无奈的爱情。平凡的容貌下掩藏的是才华,淡淡的言语后掩藏的是深情。明知胡斐不爱他,却仍然默默付出,包括自己的生命,至始至终伴随自己的是寂寞。爱一个人就是深深地爱着,明知道不可能,也丝毫不放弃,亦是可怜可悲之处。现代社会必然有这种人的存在,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感天动地。

相对于以上几种,阿紫对乔峰的爱则是自由式爱情。当知道乔峰是那样爱自己的姐姐,她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情感存在,那就是爱情。她单方面的爱巧粉,正如游坦之单方面的爱阿紫。这种自由,或许也是一种深深地伤害。

从整体上看,金庸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为我们构建了一种携手走天涯的人生范式。这种人生范式既是对传统的僵化、腐烂的人生模式的突破,又是一种诗意的人生。由郭靖和黄蓉、杨过和小龙女、令狐冲与任盈盈、袁承志与温青青、程家洛与霍青桐等人构建起来的这种人生范式的突破具有恒久的激动人心的力量。我们为这些唯美的爱情故事而叹!

第五篇:谈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爱情观

湖北鄂州大学基础科学系04级中文(2)班 刘江雄 436000

【摘 要】言情自始至终是贯穿金庸小说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主题。而金庸的小说突破了旧日言情小说“才子佳人”的单一模式,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是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现代言情小说。本文主要从爱之平等、自由、本色、源泉、归宿等五个方面来探究金庸小说的现代爱情观和独特价值。 【关键词】 金庸小说;

现代性特征;

现代爱情观

引 言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进步,一切都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现在的青年享受着空前绝后的自由恋爱。然而在古代中国却没有这么幸运。翻开中国的古代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爱情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没有选择的婚姻中又有多少人拥有真正的爱情呢?没有爱情的婚姻就像坟墓一样了无生气,它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为了传承美妙的爱情,爱情自古以来被无数的文人骚客娓娓道来,从而传达出对正常人性欲望的渴求和呼唤。在封建意识的残渣余孽还没有消失的情况下,倡导具有现代特征的爱情观尤为重要。正如金庸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所说的那样“我自己的爱情生活不是很圆满,也谈不上凄美,总之不是很圆满,不很理想”。[1]为了成就他的理想,金庸在他的小说世界里塑造了一系列行侠仗义、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的男女侠客形象,他们在江湖世界中无拘无束地挥洒着他们的光辉和人性,编织着美妙的具有超时代特征的爱情童话,寄托着金庸美好的爱情理想与追求。

1.爱之平等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道主义的宣言,就是人人平等的宣言书”[2]。金庸小说中的现代爱情观首先体现在恋爱双方主体性的平等地位。在武侠小说江湖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小说中的人物摆脱了律法和各种陈规陋习的束缚,为男女平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代的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

1 他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在这方面,妇女处于同男子同等的地位,而在古代爱的时代,决不见一向都征求妇女同意的”。[3]男尊女卑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陋习,在古代男女之间毫无平等可言。然而在金庸的小说之中,其历史背景虽是封建社会,但江湖世界却使之与古代的历史真实相对的脱离,为金庸小说的情爱观中的男女平等创造了条件。在金庸小说中,义薄云天的男女侠客们不问出身,不讲家庭社会背景,只讲两情相悦、以情相许。在这个虚拟的江湖之中实现了真正的男女平等。在传统社会中,女子一般是操守家务、独守闺房、相夫教子。而在金庸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一样可以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可以随心所欲的爱慕、追求自己心仪的男子。她们和异性一起游历江湖、水中泛舟、山涧习武等。这些无一不体现了现代男女平等的行为价值观。这一点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社会中是不可思议的。若依据当时的社会历史真实和道德标准,这些女子无一不违背伦理道德,必然引起封建文人的指责、批评和唾弃,但是这些却被金庸以赞许的态度娓娓道来。小说之中男女主人公在恋爱过程中不问出身,地位,双方都积极发起爱的攻势,男女主人公之间互相爱慕、互相追求,特别是女主人公首先对男主人公展开行动攻势,这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允许存在的,并认为是荡的体现。

金庸笔下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抛开了一切社会经济利害因素,从而成为了美妙的纯情的理想的爱情。郭靖完全不考滤华筝的公主地位而毅然决心只同黄蓉相好。赵敏不顾公主的高贵身份,为了一教之主张无忌,毅然离开郡主家门,背叛父兄。胡一刀在选择妻子时,置价值连城的宝藏而不顾。他说:“世上最宝贵之物,乃是两心想悦的真正情爱,决非价值连城的宝藏。”[4]同样,出身大理皇室的段誉并不顾自己的王子身份,为追求王语嫣而受尽千辛万苦,忍受了万般侮辱。“梦姑”也不顾西夏公主的身份对出身少林的虚竹一往情深,招为驸马等。在叙述这些故事的时候,金庸对他们没有作出贵贱之分,而是将他们置于平等的地位加以客观的评价和称赞。当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金庸的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不讲究门当户对的。情义在爱情中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爱情的精髓就在于一个情字,为情而做出一些违背当时落后伦理习俗的行为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还是值得称赞和支持的!一个情字使青年男女撇开了一切社会地 2 位和经济上的差距。从而走上了真正的平等。然而这种平等在现代爱情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是现代爱情不可或缺的一个特征。

2.爱之自由

“生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以牺牲,不得自由我宁死,人们要不知道争恋爱自由,则所有的一切都不必提了。”[5]没有自由的爱情是不完美的,爱的自由使人们充分体会到幸福的美妙。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是现代人个性解放的重要体现之一,更是现代爱情观的基本特征。在金庸的小说世界中,社会习俗,伦理规范是不干涉侠客们的爱情的。这就为具有现代特征的恋爱创造了基本条件。在古代专制的封建社会中,自由恋爱对当时的男男女女来说无异于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即使有那么一两个冲破重重阻碍,也未必成功。再退一步说,即使成功,要么是委曲求全,要么是向封建伦理道德规范投降,符合其要求。要么变为底下的连理枝,要么化为天上的比翼鸟,寄托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正如张生与崔莺莺喜结秦晋,则是以张生点了状元门当户对为条件的,它符合了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这也可以说是文学家的理想的寄托和好意成全的;梁祝二人化为蝴蝶比翼双飞,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则是以死为代价的,成为了千古的佳话。总之,在古代封建社会之中,自由恋爱是不可能的。但在金庸的小说之中古代封建社会的江湖世界就没有这些麻烦。

以南宋末年宋、金、蒙古之间波澜壮阔的战争和社会生活背景。郭靖和黄蓉的爱情,要排除的障碍也只是对黄蓉带有偏见的郭靖的师傅们和如何获得黄蓉爱才的父亲的支持。虽然遭遇了种种困难和磨练,但是金庸终于力排万难,让黄蓉和郭靖自由恋爱,从而成为一对令人羡慕的人间情侣。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最执著最艰辛的莫过于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小龙女的师傅身份使得杨过要取小龙女违背了当时的伦理规范,这使得对恋爱自由渴望的具有强烈的反抗个性的杨过将一帮人骂的个狗血淋头。他带有反封建礼教,反封建伦理的炽热甚至发出自由恋爱的告白:“我做什么事碍着你们了?我又害谁啦?姑姑教过我武功,可我偏要她做我妻子。你们斩我一千刀,一万刀,我还是要他做我的妻子。”[6]这些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完全可以说是语惊四座、骇人听闻、肆无忌惮的叛逆之言。你也许可以忘记杨过的一生中凄惨的经历和黄河边的侠义之行,但你不能忘记也无法忘记这惊天破石之语。杨过公开叛逆整个社会,只是为了能和小龙女自由恋

3 爱,长厢斯守。正是杨过坚守自我,坚持自由恋爱,从而成为了当代青年爱慕和追求自我爱情的偶像,他的叛逆和忠贞成为现代人竟相模仿的典范。更为可贵的是当杨过得知自己的心上人小龙女早已被迫失身与武当派的尹志平时,并无半点嫌弃、厌恶小龙女之意。因为爱情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他对小龙女的爱是如此的刻骨铭心、至死不渝。只要能和心上人小龙女长厢斯守,他根本不会理会其他任何事任何人。尽管二人之间也发生了种种误会,但始终都能够相爱相惜。即使小龙女莫名其妙的离开,那怕一走就是十六年,杨过也无半点怨言,更不用说追杀报复了。反而执著的追求,为了爱情,毅然跳下了悬崖。这种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感人肺腑、令人钦佩。其他的如胡一刀夫妇、石清和闵柔、夏青青和袁承志、令狐冲和任盈盈等等,他们都是对自由恋爱追求的典范。尽管他们的自由恋爱之途不尽相同,但是却都没有受到来自社会制度的压力和阻挠,从而超越了当时而直指现代,充分展现了爱的自由的权利。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对恋爱自由追求的侠义之士外,还有一大批女性成为追求恋爱自由、充分发挥个性的新时代的女性。20世纪,随着女性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女性越来越表现出她们的坚强、勇敢、柔韧、坚持不懈等等。从金庸的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可以说是自由恋爱的主动者、引导者、实践者和追求者。她们具有现代女性的特征积极追求自由恋爱,而不是像传统女性那样消极地等待男性的爱,只要是自己的所爱,只要能使自己幸福,就会不顾一切地勇敢地不懈地追求。这在古代传统社会中是不可思议的和无法想象的。南兰、任盈盈、霍青铜、李元芷、夏青青、黄蓉等等都是典型代表。她们已经不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女追男的层面上了,它有着一定的更为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女性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的一个重要体现。金庸小说中的这些女性追求者都打上了主体意识的烙印,这种主体意识的增强反映了人类挑战自我,使自我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就像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发展观一样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观念无疑是具有现代性甚至超现代性的。

3.爱之本色

金庸小说中的现代爱情观的表现出现代人的勇于牺牲、勇于奉献的本色。在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中,女子嫁人,首要的选择是解决吃住问题。正如民间谚语中所说的那样“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子对丈夫有着强烈的依

4 附色彩。这样的经济基础和女子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们的依附关系,从而导致了几千年来的“男尊女卑”的思想,缺乏经济独立和物质基础的男女爱情必然无法上升为精神上的理解。因而,也就不存在为了爱而无怨无悔,更不会为了爱而自动的、由衷的去奉献、去牺牲。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吃穿住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情况下,人们对爱的追求也就理所当然的上升为精神层面,并勇于为爱而奉献。金庸小说中主人公对爱的追求恰恰体现这一点。

在《天龙八部》中,痴情公子段誉对王语嫣的爱慕与牺牲让人钦佩不已。痴情的段誉为了不让心上人王语嫣伤心断肠,反而去撮合王语嫣与慕容复,力劝慕容复不要去西夏参加驸马比武招亲大会,和王语嫣结为百年之好。慕容复一气之下将他扔入枯井之中,他仍无怨无悔。段誉劝慕容复的那些话,自然句句是真,他不是为了慕容复,也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王语嫣,更是为了表达对王语嫣的爱。他是真正的爱者,所以为了使王语嫣快乐开心,竟然不断地违背自己的心愿,反而劝慕容复与王语嫣结为秦晋之好。段誉的爱情的真挚与高洁、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充分的表现出来了。在少林寺打斗之中,段誉遭到慕容复的侮辱和暗算,并且又将段誉之父——段正淳打成重伤,迫使段誉出手,用六脉神剑将慕容复打得狼狈不堪。如此深仇大恨,即使杀了慕容复也无可厚非。但是段誉并没有这样做,反而饶了他的性命,只因不想王语嫣伤心。如此痴情与牺牲,真是人间罕见。同样,黄蓉若不是深爱郭靖,也就不会陪郭靖一起死死守卫襄阳几十年,最后殒命于此。程灵素为了救胡斐的性命,不惜用嘴吸出毒素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素有武林第一美男子之称的“白胜刀王”胡逸之,他的刀法绝伦、风流潇洒。然而当他见到陈圆圆之后,从此便神魂颠倒而不能自拔。为了追随她保护她而退隐江湖。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当年陈姑娘在平西王府之时,我在王府里做园丁,给她种花拔草。她去了三圣庵,我便跟着去做火夫,我别无他求„„”。 “这二十三年中,跟她也只说过三十九句话。她倒向我说过五十五句”。一代刀王为了他的爱做出如此大的牺牲,抛弃身份地位,甘做杂役,保护着心爱的人。几十年来说过的话都一清二楚,这正如他对韦小宝所说的那样“你喜欢一个女子,那就要让她心里高兴,为的是她,不是自己„„”。[7]这简直就是现代人对爱的奉献、牺牲的宣言。正如黑格尔所说:“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

[7] 5 止停留在性欲上,而显示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8]

4.爱之源泉

爱情的源泉是男女之间的欲望和性本能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欲望是爱产生的前提,性则是爱得以维持的一个重要条件。爱情则是欲望的实现和对性对象的选择,同时也可以说是对性的升华。欲望使人产生行动,性的吸引可以发生于任何一对男女之间,而爱的选择则是特定的。‘爱是为了他人,指向他人,而奉献自己的身心情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欲则是为了自己,指向自己,占有对象,满足自己的欲望,是“人心不知足,天高不为高。”[9]在传统社会中,性和欲一直是人们避而不谈的话题,男人谈性则认为淫,女人谈性认为荡,并对其采取回避、批判、打击的态度。这种对人性进行无情的摧残和压榨,使人的本能无法真正的体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个禁区已经逐渐的开放,性已不再是见不得人的事,欲也不是丑陋和下流的代名词。在金庸的小说之中则是更多的强调爱情,但同时也客观的对性加以尊重,具有现代人的爱情意识。

性、欲和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爱的性是不道德的。“爱情的精神力量使男女之间的感情在性欲这种强有力的生物刺激因素消失之后不至于冷却”。[10]在中国,由爱到性,我们认为是正常的、顺理成章的、理所当然的。但反过来则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然而,由于性的冲动及其满足而激发出热烈的爱情在社会上也是存在的。这可以说是现代人的爱情观的一个方面。在金庸小说中对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加以批评,而是加以客观的尊重和赞许。在《天龙八部》中,作为“四大恶人”排行老二的、罪大恶极的、无恶不做的叶二娘与玄慈大师的感情纠葛。这里,我们姑且不论他们的品行如何,从他们相识到叶二娘怀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爱不可以不说是欲望促使爱的行动,而爱的行动进一步发展为性关系,从而使爱得以升华。在萧远山和虚竹要叶二娘说出她所深爱的那个男子是谁,她死也不肯说。萧远山接着又说:“这男子只顾自己的声名前程,全不顾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未嫁生子,处境是何等的凄惨。”“他为什么让你孤零零的漂泊江湖?”叶二娘说:“我是不能嫁他的,他怎么能取我为妻„„他是好人。”[11]这些话中充满了对情人的思念。昔日的恩情,不因自己深受苦难、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直到最后,当事情被披露在众人面前,作为当时的少林方丈

6 玄慈大师犯下了双重罪孽(依据佛规),自绝经脉而死,叶二娘随之徇情而亡。就他们的爱情本身而言,却是可歌可泣的。他们的双双身死使得他们的人性的光辉得以闪烁。如果这一点还不足以证明这个观点的话,那么虚竹与西夏公主的爱情途径则完全是由欲望发展为爱情的。在金庸小说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态度则是赞许和客观的加以尊重。当年过九旬童姥诱惑并迫使虚竹破戒。于是她将虚竹强行带进一个冰窟,同时,也将西夏公主俘进冰窟之中,迫使他们睡在同一张床上,他们二人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由在第一天时间的流逝中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欲望和朦胧的爱,然后在第二天、第三天欲望的煎熬之下发生了性关系,进而发展成爱。从书中的“次日,童姥又将那少女带来和虚竹相聚。两人第三日相逢,迷惘之意渐去,恩爱无比,尽情欢乐。”[12]可以看出。一别多年,茫茫人海,虚竹对“梦姑”的思念慢慢的转化为刻骨铭心的关怀,此时的性本能已经升华并成为坚贞不渝的爱情了!金庸对他们的由性发展成为爱情的故事是以一种赞许的态度加以叙述的。

在《倚天屠龙记》中,光明左使杨逍以暴力手段占有了纪晓芙,并且使她求死不能。纪晓芙瞅着一个机会逃了出来,生下一女,取名杨不悔。光从这个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纪晓芙对杨逍的爱是不后悔的。姓是杨逍的“杨”,而“不悔”则是她情感意志的体现。特别是当纪晓芙得知名扬天下的大师伯孤鸿子居然是给杨逍活活气死的就更加不悔了,反以为傲。最后,当灭绝师太要纪晓芙去刺杀杨逍时,她至死不肯,被灭绝师太一掌击毙。直到张无忌运用他的医术使纪晓芙在临死之前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求„„求你„„送她(杨不悔)到她爹爹那

[13]里„„我不肯„„不肯害她爹爹„„”这一句更深刻更明确的表达了他对杨逍的爱是真心的、永不后悔。如果我们还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强暴的性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尽管它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但却是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告终。即坚贞不屈、至死不渝的爱情结束的。造成这种悲剧(纪晓芙之死)的原因并非主人公的性爱关系和性爱本身,而是社会伦理和教派仇恨。性是爱的一个潜在的根源,又是它期待的结局。也就是说它既是爱的起点,又是爱的一个目的地。如果说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那么性则是羊肠小道上的一座座凉亭。金庸小说不再回避性这一个敏感问题,而是对此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尊重着人的本性,是现代爱情观的一个典型特征。

7 5.爱之归宿

在男女情爱的观念上,金庸所作的最重要的现代意识的改造,是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都“用情专一”,并且可以根据他们的爱情情况推断出他们以后的婚姻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如果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带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话,那么书中众多女子的爱得不到回报而落得个悲惨命运实际上则是金庸强烈的现代意识所致。金庸笔下的男主人公都是侠骨柔情的至情至性者,一方面他们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武功高强、魅力四射,吸引了众多的美丽少女,另一方面为了成就他的用情专一,维持爱情的忠贞和婚姻的“一夫一妻”制,最终使这些女子要么无所依附,要么终生守望,出家为尼,要么为情而死等等。然而,在古代中国,“一夫多妻”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一个男人拥有三妻四妾甚至可以说是财富和权势的象征。但在金庸的小说中(《鹿鼎记》除外)都完全超越了当时的历史现实,而依据现代人的情感、理想等方面的需要去重新选取、发掘或移植新的材料,从而呈现出与古代历史真实面貌完全不同又息息相通的意境来。

在《天龙八部》之中,段誉以其侠骨柔情、宅心仁厚吸引着钟灵、木婉清、王语嫣三位美女。为了成就段誉的“用情专一”,钟灵、木婉清则香魂臆断,从而使“一夫一妻”制成为必然。在《神雕侠侣》之中,郭芙、郭襄、小龙女都爱上了杨过,但文中却以杨过和小龙女隐退江湖为结局。赵敏、殷离、小昭、周芷若都深爱着明教教主张无忌,张无忌实在难以取舍。因为周芷若对他不仅有汉水船中喂饭之恩,而且有光明顶上指点之惠;殷离对他有断腿处赠饼送饭之情,更兼有舅表兄血缘之亲;小昭自命丫鬟、殷勤服侍张无忌,并且在光明顶密洞中相助他练就乾坤大挪移之恩;赵敏几次搭救、背叛父兄之恩。然而为了成就“一夫一妻”制,金庸以小昭在火芦岛上为救其母和明教教主张无忌等人而不得不离去,做了波斯的圣女,终身守望;殷离面目全灰而不得不离开明教教主张无忌;周芷若最后接任峨眉派掌门(峨眉派是道姑,不能谈婚论嫁);赵敏和张无忌相亲相爱,正如张无忌对周芷若所说:“小昭离我而去,我自是十分伤心。我表妹逝世,我更是难过。你„„你后来这样,我既痛心又深感惋惜。然而,芷若,我不能瞒你,要是我这一生再也不能见到赵姑娘,我宁可死了的好。这样的心意,我以前对旁人从未有过”;“ 芷若,我对你一向敬重,对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对小昭是

8 意存怜惜,但对赵姑娘却是----却是刻骨铭心的相爱。”[14]这说明了张无忌并非风流成性,而是一个“用情专一”之人,最后小说以赵敏和张无忌两人隐居火芦岛,过着“一夫一妻”制生活为结尾。用情专一是现代爱情观的一个道德标准,他战士了现代人在感情上的平等。而一夫一妻制则是现代婚姻制度的一个要求。在金庸的小说之中,他们的历史背景是古代社会,但其爱情观、婚姻观却符合现代人的特征,具有十分明显的现代性,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处于现代的金庸的爱情意识作用与其作品的重要体现,展现了现代人的爱情婚姻的需求。

总 结

金庸小说是一门反映生活、改造生活、提高生活、展示生活的艺术形式。尽管其中有着大量的虚构和夸张,但是小说所要表达的精神却是来自生活,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金庸在其小说中展示出来的爱情是现代爱情的一个缩影,反映了现代人在爱情问题上的观点,对于残留在现代社会中的腐朽落后的传统封建思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让现代人在阅读其作品是接受了爱情的洗礼,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特征的爱情观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而在某些传统思想仍然侵蚀的今天,勇于追求自由恋爱的今天,回味金庸小说的爱情观和对其独特的价值加以挖掘、阐释、研究,对我们仍有启迪。

参考文献

[1] 傅国涌. 金庸传[M]. 北京十月出版社,2003.7.375 [2] [保]基-瓦西列夫. 情爱论[M]. 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惠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84,392

[3]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室编.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集要[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1995.4.1 , 3574 [4] 金庸. 雪山飞狐[M]. 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2. 11, 192 [5] 冯沅君. 卷葹[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83,4 [6] 金庸. 神雕侠侣[M]. 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4,510 [7] 金庸. 鹿鼎记[M]. 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4,1228 [8] 转摘自 语文学刊[J]. 佘爱春 构筑真善美——论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德育意义 . 2004,6:108.

9 [9] 陈墨. 金庸小说情爱论[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2000.4, 168 [10] [保]基-瓦西列夫. 情爱论[M]. 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惠译,三联出版社,1984.10,20 [11] 金庸. 天龙八部[M]. 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2.11 ,1486 [12] 金庸. 天龙八部[M]. 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2.11,1286 [13] 金庸. 倚天屠龙记[M]. 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4.5,494 [14] 金庸.

倚天屠龙记 [M]. 北京:三联出版社10

1994,791

上一篇:教育研究方法调查问卷下一篇:教育系统纪律教育讲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