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编者按:『艺舟双楫——中国书法城全国首届博士书法邀请展暨博士论坛』于二O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乌海)开幕,本次展览将参辰作品和论文结集成册正式出版。

第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第六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综述

一、论坛概览 2012年11月3-6日,第六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西南政法大学新校区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和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大知名法学院校的30名博士生代表参加论坛作主题发言;10多位博士生导师出席,担任点评嘉宾,并与学生们进行现场交流和互动。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以促进各法律史学博士点交流、推动法律史学科发展、活跃法律文化研究、提高理论法学博士教育质量为宗旨,是在中国法律史学会指导下,由全国各知名高校法律史专业博士点轮流主办的高层次学术论坛。自2007年以来已分别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举办了5届,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届论坛遵循历届论坛形成的惯例,以博士生(含毕业1年以内的博士)为主体,实行以文会友、竞争参会的原则。经论坛组委会评审,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18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博士和博士生提交的论文中,择优遴选出30篇法律文化论文参加论坛交流。作者的专业背景不仅有法律史、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还有历史学专业,为本次论坛带来了不同学科对法律文化的思考和研究视角,拓宽了法律文化研究的思路和视野,促进了不同法学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组委会聘请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霍存福和范忠信教授、湘潭大学李交发教授、重庆师范大学李禹阶教授,以及本校汪太贤、曾代伟、张永和、龙大轩、刘云生、胡仁智、吕志兴教授等十几位校内外博士生导师担任指导和点评嘉宾。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总制片人权勇、主编陈德鸿,西北政法大学何柏生教授等到会指导。

二、学术交流与碰撞 本届论坛的交流与讨论分五个单元进行。先由本单元论文作者报告各自论文的主旨、创新点与特色,接着由责任导师分别作针对性的点评,然后进行开放性互动交流和讨论。会议程序紧凑而顺畅,学术氛围热烈而融洽。在交流的过程中时常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使与会师生均感觉获益匪浅。

参加本次论坛交流的30篇论文分为法律文化研究、法律制度研究、法律思想研究、法律文化史料考释与研究等四类。其主要研究成果和导师们点评要旨胪列如次。

(一)法律文化研究

法律文化研究论文有朱道坤的《儒学传统与法治文化的冲突与间性》、沈玮玮的《诗以为治:论中国司法传统中的文学寓意》、郑志华的《从事实迈向规范:刍议情理的二大维度》、许娟的《羞辱控制技术:社会规范中惩罚的发生机制研究—以傈僳族G县L村为例》、于熠的《传统法律观念与制度传承的“历史惯性”—以治安执法规范化为切入点 》、陈鹏飞的《先秦服制关系及其法律价值》、苏洁的《宋代家法族规与基层社会治理》、王忠灿的《清代州县长官的仪卫和司法》、刘承涛的《商事习惯在近代商会理案中应用与转化》等9篇,有的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入手,就儒与法、情与理等经典命题做再论述,有的从民族学、社会学角度探析法律文化现象,有的对民间传统法律文化的现象进行解析。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曾代伟,毕凌雪:第六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综述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典命题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不乏大家之作。但其成果难说盖棺定论,已达绝顶,迄今有不少议题仍处于深入探索论辩的过程中。本次论坛就不乏“另辟蹊径”,勇于触及经典命题的“初生牛犊”。如王忠灿的《清代州县长官的仪卫和司法:兼论礼法关系的另一面》一文提出,学界通常认定唐代以降法律发展是礼法融合的过程,强调礼法的一致性而忽视二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作者以清代州县官的仪卫制度化、使用日常化所造成官民壁垒,给司法造成诸多困扰,阐发清代礼制背离礼的基本精神,与法发生冲突,揭示了礼和法本质的矛盾。曾代伟教授点评指出:“学界对唐宋以后礼法关系研究,集中在礼的精神原则对立法、司法的指导和影响,强调礼法的一致性。而对礼法矛盾鲜有论及。清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明显的礼法矛盾,通过州县官员仪卫制度与司法之间的关系,探讨礼法关系的另一个侧面具有学术新意。”

朱道坤的《儒学传统与法治文化的冲突与间性》,以较为新颖的逻辑结构体系阐述儒学传统与法治文化这一古老议题。在逻辑起点、实践路径和终极关怀三个方面,论证儒学传统与法治文化存在冲突,但也因冲突产生了融合的契机。霍存福教授称其“行文辩证逻辑关系紧凑,论题设计形式美已达到,内容说服力和论证亦达到较为完美程度”。又如沈玮玮的《诗以为治:论中国司法传统中的文学寓意》,以文学视角探讨中国文官与司法审判,提出“文官作为裁判者主导了古代中国的司法。通过诗意化的裁判方式能够达到充分说服两造的效果,引入诗性文学的司法方法或许更适当地实现了当时的正义,并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对不同个案中当事人的关怀。由于中国法律与政治的关系被界定在政法合一模式下,当下司法也难以摆脱文学的影响。因此,要准确解读中国司法的过去和现在,必须关注文学的作用。”霍存福点评认为,“该选题有意义。如果做好了,中国传统法律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更为深切。有些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他建议作者继续做下去。再如于熠的《传统法律观念与制度传承的“历史惯性”:以治安执法规范化为切入点》、苏洁的《宋代家法族规与基层社会治理》,直接从现实问题切入追溯历史传统,最后又回归现实,引人思考。

许娟的《羞辱控制技术:社会规范中惩罚的发生机制研究:以傈僳族G县L村为例》,选题视角新颖,采用了法社会学和法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敢于探索,颇有深度,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类似论文还有刘承涛的《商事习惯在近代商会理案中应用与转化》和陈鹏飞的《先秦服制关系及其法律价值》。张永和教授点评时对陈鹏飞的论文予以肯定,同时也提出“谈论中国问题,特别是中国古代传统问题时,有没有必要引入西方的一个理论框架?如引入黑格尔的著作,给人感觉是不错,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似乎有些牵强,我认为研究问题还是纯粹一点好。”

刘云生教授点评认为,本届论坛法律文化类论文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关注文化现象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二是注重制度的演化及推动力的探究,三是方法论的选择是比较适当且实用的。

(二)法律制度研究

本次论坛在此方向的9篇论文,比较集中于民事和司法制度的探讨,且大多采用了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如张伟的《抗战大后方刑事审判改革与实践》、毕凌雪的《民国司法中的自由心证驳议:以陪都重庆司法档案为据》、李亚凝的《清代反逼嫁制度研究:对一个合作性社会的保证》、汪强的《中国古代弹劾制度的运作机理:以清末御史江春霖弹劾奕劻案为中心》、李文军的《荒诞不经与法律真实:论鬼神观念与古代司法中的事实认定》等都选取了典型案例作为支撑。而张伟和毕凌雪的论文都是以抗战大后方为时空范围,对国民政府司法审判制度及其实践运用进行探讨。其特色都是大量运用馆藏民国司法档案的案例做实证分析,并分别采用以数据图表和案例题录列表的形式进行论证,在复原当时人们法律生活场景的基础上,阐明大后方司法审判“维护国本,奠安黎庶。泯后方之纠纷,斯可励前敌之士气”的功能,揭示其可资借鉴的理性与经验。李亚凝的论文列举三个不同类型逼婚案件进行分析,认为清代反逼嫁制度注重整个社会结构的和谐,采用儒家“仁”、“义”、“礼”三层次架构的理想社会模式为参照,避免在保障初级团体权益的同时,对次级团体乃至整个社会秩序的过于损害。

沈凌的《传统民事调解制度的近代转型》运用数据分析方法颇具代表性。作者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民国时期民事调解的数据,并据此分析认为:以调处息讼原则处理民事纠纷,随着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特别是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和转型与传统法律制度转型是相伴而生的,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的有陈秀平的《唐宋结婚禁止条件探析》和张亚飞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异姓养子权利之变迁》等。前文通过唐宋两朝在结婚禁止条件方面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讨论唐宋社会变革对婚姻文化的影响。李交发教授点评时特别提及,该论文通过比较,认定禁止族际通婚是宋朝特有的婚姻政策,是宋代因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环境而作出的必要调整,表明本文有一定的创建。张亚飞的论文首先评述了《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废止立嗣、确立了近代收养制度,在法律文本上完成了异姓养子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并采用中西对比的方法,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收养制度与两大法系进行比较,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收养立法已逐步与近代欧陆收养制度接轨。

除此以外,来自台湾的苏州大学博士陈铭聪的论文《中国台湾地区百年行政救济制度变革研究》,对中国近代台湾地区行政救济制度的演变及其施行做了梳理和探析。

(三)法律思想研究

本届论坛有4篇质量较高的相关论文参与交流,有的在研究领域上有所扩展,有的从历史人物的法律思想论及当代法治建设,还有的旧题新做,从新的视角挖掘历史人物思想的“亮点”。

选题新颖当属马腾的《杂家尸佼与战国法思想之合流》。该论文充分阐述了战国中前期尸佼创立杂家学派,以“去私”为核心观念,以政治实用原则博采“取合诸侯”的诸子学说。尸子之学提挈道家天地道论以立纲维,归宿于“事少功多”的理想治世;兼采儒、墨道德仁义之说,显露出道德伦理与功利效益的取舍整合;汇合名法名实之论,立足于治人层面的“用贤”与治法层面的“案法”的统合性阐释。反映了商鞅变法前后的战国社会思想沿着道法转关、儒法融合的谱系,呈现朝向统治术合致之趋势,实为先秦传统法思想合流之权舆。吕志兴教授点评时称赞其选题的学术价值和论证力道。

谢红星《清末立宪保守思潮的困境与悖论 》的选题也得到汪太贤教授的肯定,“清末立宪中的保守思想在法学界是一个不太受重视问题,而作者予以关注,应该讲在学术上很有价值。”李远华的《独辟蹊径:面向底层生活世界的宪政路向——梁漱溟宪政思想初探》则有启迪当下之意。该文对梁漱溟面向底层生活世界的“宪政路向”做了论析。其内涵包括着眼中国农村基层社会、培养团体生活习惯、养成社会“新礼俗”等方面,对推动当今宪政民主进程具有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意义。汪太贤教授也认为,梁漱溟思想并非第一次被研究,但他的“宪政路向”仍是值得大家研究讨论的,这对当下宪政的思考有意义。

吴杰关于董仲舒思想的研究就属于旧题新做。她认为董仲舒的天道观为其思想的哲学基础,以此引申为思想政治基础,最后从中提炼出他的法律思想。范忠信教授认为这篇文章的立意好。文章想说明一个问题,即董仲舒强调天的权威、天的作用,以此解决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下皇权没有法定的权力制衡制约,也没有一种权力对它进行防范、控制、监督。但论文的深度还有所欠缺。范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人治向天这样一种思想讨论完后,只强调君权神授、法天为证、德主刑辅,却没有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董仲舒能在这样一个范围内讨论最高权力的监督问题,为什么他不能讨论人定法的监督机构呢?为什么中国就迈不开这一步?如果这样提出问题可能会更好。

(四)文献考据的深入

考据即“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本届论坛共遴选了8篇与考据有关的论文,有的对古书进行订正,校正了一些法言法语;有的对史实进行复原,澄清了学界的一些误解之处等。

1古书法言法语的订正

赵进华的《秦汉法制简牍中“三环”释义新探》提及,学界对秦汉简牍中的“三环”一词出现多种解读,然均因缺少旁证而显得立论薄弱,特别是秦简和汉简中两处“三环”规定之龃龉不能给予圆通的解释。本文从语义学角度,稽诸《墨子》和《庄子》等文献中有关文句,认为“三环”之“环”应训为“拒绝”为当,释“三环”为“三还”,指必须经反复告三次,司法部门才予受理。胡仁智教授点评,本文选题乃法律史中比较微观的问题,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值得肯定。

秦涛的《前后汉法制继受的概念史分析:以传世文献所见“旧典”一词为例》认为,“旧典”是后汉人称呼前汉法制的习惯用语,表示汉朝的“祖宗之法”。“旧典”一词带有“经法”、“良法”的意蕴,反映了前汉法制在后汉人观念中的崇高地位。后汉人经常援引前汉旧典以解决政治、法律方面的现实问题。采行旧典与法律整理活动一道构成了后汉特殊的立法模式。曾代伟教授认为“本文是一篇比较好的考论文章。从竭泽而渔的材料搜集,到归纳梳理、探讨研究,思路明晰。就检索前后汉书所见60余例有关“旧典”的记述,做了细致而深入的解读和辨析,对汉代“旧典”的指称及意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归纳的几点结论性的观点,我认为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

欧扬的《张家山<奏谳书>案例二二之谦、讂制小考》则更为细致入微。《奏谳书》案例二二是具有特殊性的案例文本。它记载了秦汉时代的狱史侦查犯罪的方式和特征。本文以出土法律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对其中的谦和讂侦查方法进行考察,认为谦的本字为覝,是一种前往与犯罪有关的现场查访的侦查方式,而讂是一种通过公布文书来征求吏民报告犯罪线索的侦查方式。

2史实考证

考证史实不同于考订古书的字、词,是对某一法律现象的考证和查实。吕志兴教授在评论李晓婧的《论民国时期传统刑罚方式的复辟》时指出:“论文选题值得充分肯定,民国时期传统刑罚方式的复辟,近几年少有人研究;引证资料比较新颖,有一些资料颇为珍贵,如关于笞刑、迁刑存废争议的资料对我们的思考提供了很大帮助。”邓长春的《南朝律学世家考略》对学界似有定论的法律现象提出质疑,并对此进行了考证。学界一般认为,南朝律学衰微不振,律学北优于南。作者考得南朝时仍有一些世家习律,例如琅琊王氏、会稽孔氏等。通过对南朝律学世家的考察,认为南朝律学对当时南北法制建设和从汉魏晋到隋唐律学的传承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故而律学“北优于南”之说值得商榷。李禹阶教授点评肯定作者具有一定的考据功底,对南朝律学世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南朝律学“北强南弱”这一传统的提法提出质疑。这个问题就断代史而言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从南朝律学的实体方面看,南朝正处于学术风气和学术传统的转换期,礼学在南朝已经成为学术的主流。南朝律学在保存整理传承前代礼学,以及在经学礼书、佛教经典的影响之下发展出新的沿袭方式,由此开隋代律学研究新风。“本文对此看得比较准确,而且文献依据把握也不错。”此外,还有从全新的视角审视某一法律现象的论文,如魏淑民的《君臣之间的清代乾隆朝秋审谕旨的政治史解读》,就是从政治史的角度解读刑名律例现象背后君臣政治关系的深义。

三、收获与体会 1论坛流程设计简化形式、注重实效

一是依据导师各自专长预先分配点评任务,提前发送各位导师责任论文的电子文本,以便提前阅读,从而提高了点评的质量,使学生收益最大化。二是精简形式环节,将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留给学术交流。论坛开幕仪式包括校长、学会执行会长、导师代表、学生代表等致辞、与会代表嘉宾照相在内,仅耗时约70分钟左右,并将闭幕式改为总结发言,与最后一个交流单元合并举行。三是按单元设5人导师组,其中1位主持,交流学生依次发言完毕,再做集中点评,其间进行互动。四是导师和学生均限定发言时间,结束前1分钟举牌温馨提醒。

2传道解惑,进一步推进了对法律文化的研究

来自各知名院校的指导教师们在交流讨论中可谓倾囊相授,在对每篇论文的优长可取之处充分肯定和赞扬的同时,也对不足之处提出商榷意见并加以剖析,鼓励大家把研究推向深入。一是鼓励学生踏实读书,认真做学问。龙大轩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上一阶段学者的贡献在于完善法制通史的体系,做了一些意识形态的构建,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这一阶段的人,就是要把那些尚不清楚的问题尽量弄清楚,这个是费力不讨好之事。但是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才能还法律史的一个真实。我们就是要通过解读文书、传世文献、稗官野史来寻找它的本来面目。这也是我们法史学界的一个责任。” 二是资料选择上,要“全”“广”“准”。曾代伟教授告诫同学们,古史资料搜集要竭泽而渔,把与论题相关的所有资料尽量搜罗殆尽,惟如此才能确保论证的严谨和严密性。写作考证类文章应当“有一份资料说一分话,避免孤证。”李禹阶教授也提到,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梳理,大家通常从法律条文、正史的角度上进行说理,而忽略了从野史及其他资料发现问题。刘云生教授指出,搞史学学术的同学要信仰‘三不唯’主义,即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简化之就是不唯权威、不迷信、不盲从。

3戒浮躁,树立求实批判的学风

西南政法大学论辩文化一向崇尚“少表扬、多批评”的学风。此次论坛在该校举办,也受到这种风气的熏染。各位点评导师在对交流论文做了不同程度的肯定之后,更多的是对其中不足和舛误提出意见。从而使与会代表不仅感受到西政严谨的治学风气,也使大家认识到自己文章的问题所在。浮躁学术风气的摈弃,有利于新一代法律人的成长。

4敢于创新,触摸到法律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

曾代伟教授在点评王忠灿的论文《清代州县长官的仪卫和司法:兼论礼法关系的另一面》时认为,“此文写的是礼法关系。而2003年到2004年,曾宪义、马小红老师发表的4篇论文,至少在礼法关系这个命题上已经构筑了一个前沿。但本文不是从正面、而是从侧面审视礼法关系,实际上已经触摸到法律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应该说这也是对法史学的一点贡献。”

作者:曾代伟 毕凌雪

第二篇:艺舟双楫——全国首届书法博士论坛文选

编者按:『艺舟双楫——中国书法城全国首届博士书法邀请展暨博士论坛』于二O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乌海)开幕,本次展览将参辰作品和论文结集成册正式出版。当代书法领域的博士们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群体,他们取得了书法界的最高学位,众多的博士在不同的书法教育体系中得到了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他们对于书法教育的审视是独到的和值得思考的。因此,本栏目特遴选并收录了此次论坛论文集中有关书法教育的三篇论文。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每一所高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多元文化交融激荡的今天,怎样使当代大学生既『成才』又『成人』,是每个从事高校教育的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审视自身的严肃而重要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当代高校教育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端——只注重人的技能的培养,把人作为物质文明生产的工具,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何为『人文』?『人文』一词源于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易经》。《易·贲》载:『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就是研究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追溯我国古代儒家的大学教育,人文教育是居于首要地位的。南朝宋文帝将大学分为『玄』『儒』『文』『史』四学;《礼记·中庸》中说:『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义、礼、智、信』成为人的价值体系,强调通过教育,强化人生责任,改善人伦关系,完善人格修养,达到『至善』的境界。可见,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一种人文教育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义务和人伦关系,强调内心修养与精神世界的充实。当代高校教育要继承儒家优秀的人文教育思想,让大学生在接受专业的科学教育的同时,又能接受人文教育,通过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相互渗透,相互补益,使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达到圆融完美的状态。

书法在高校人文教学中承载着什么样的重任呢7长期以来书法的人文属性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认为书法就是写字,谈不上有什么『载道』的功能。特别是在计算机充分普及的今天,写字的场合越来越少,有人更担心书法会走向消亡。显而易见这种观念是很错误的。宗白华先生曾言:『中国的书法本是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的节奏艺术。它具有形线之美,有感情与人格的表现。它不是描摹实物,却又不完全抽象,如西洋字母保有暗示实物和生命的姿式。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代替了它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可见书法不光具有实用的功能,它还是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承载着比其他艺术门类更为重要的民族人文属性。在当代书法的实用性越来越退化的情况下,它的人文性反而更得到了彰显。所以当代高校的书法教育要迈向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掘其人文精神。笔者不揣简陋,就当代高校教育的特点结合书法的人文精神做如下思考。

(一)『书品』即『人品』, 完善自我人格

当代大学生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确大学生应该具有的道德情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宝贵财富。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立定志向,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就不会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只要人们能够坚持不懈地修养,就一定可以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中国书法艺术向来注重书家的道德修养,崇尚『人成』则『艺成』,艺术家在追求艺术完善之前,必须先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宋代大书家欧阳修在论及书品、人品及修养之关系时言:『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欧阳修这段论述中,提出了一种人格主义的评论方法,北宋的苏、黄、米等人评价书法的观点都受到欧阳修的影响,而具有强烈的人格主义倾向。书法以书品论人品当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书家柳公权在回答唐穆宗提问如何写好字时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被后人称之为『笔谏』,这也是柳公权对书法艺术本质的一种认识,即强调『心』与『笔』的关系。苏东坡曾为此作注:『共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苏东坡同意这种观念,并且自己也曾言:『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因而人品即书品这种书法品评观点被人们视为法则。从宋、元一直延续到近代,长期影响着我国的书坛,其生命力至今没有衰竭。明代书法家傅山认为:『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清代书法家李瑞清认为:『学书先贵立品。右军人品高,故书入神品。绝非胸怀卑污而书能佳,以可断言也。』近代书画家陆维钊认为:『不能光埋头写字刻印,首先要紧的是道德学问,少了这个立不住。』这些书法家的观念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对其书法艺术价值起到决定作用。

所以高校的书法教育必须承载无形的德教责任,使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历代优秀书家人格魅力的熏陶,自觉向古人看齐,所谓『见贤思齐』,以古人的道德、品格、修养来检阅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

(二) 『和』之境界)——培养协作精神

团结和睦,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准则,是当代大学生在处理同学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时应当具有的道德品质。在社会生活中,大学生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探讨大学生交往活动的规律、分析人际关系的原则、培养真诚的友谊与合作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探索人生时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中国人贵『和』,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中国书法也讲究达到『和』的境界,唐代孙过庭在《书谱序》中有言:『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说的是既要表现书法变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又要追求统一协调。众多的变化、丰富的形质、和谐的组合、无限的情趣,这就是书法之美。彼此互异,争奇斗艳,又彼此和谐,相安无事,这就是书法追求的『和』。明代书论家项穆在论著《书法雅言》中专辟一章论述『中和』:『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废和,和亦不可离中,如礼节乐和,本然之体。』『中和之美』是书法最高的审美追求,所谓『不激不厉,风规自选』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高校的书法教育要让学生充分领悟『和』之最高哲学境界,并把其熔铸于日常生活中,在与人交往时要时刻保持和睦的氛围’在坚持自己思想独立的前提下,勇于接受不同的意见,聆听不同的声音,当自己的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的时候要求同存异,寻求共同点,最终达到和谐统一。

(三)审美体验——塑造完美人生

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健康的审美情趣对人的全面发展、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水准,激发人的求真热情。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大学生只有丰富审美知识,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才能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人生。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呢?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所有的领域中,只有艺术是用形象思维的,只有艺术是把美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的,也只有艺术是在直接塑造人类精神的崇高境界的。凡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人,大都是对本民族的和其他民族的艺术通晓谙熟的人。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又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艺术,是一种善于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精神的特种艺术。它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正如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一文中所言:『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他甚至把中国书法看作是中国艺术的源泉和基础。『中国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优雅、雄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有时甚至是懒懒散散或参差不齐的美。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中华民族美学的基础。』只有看懂了中国书法,才能进入中国其他艺术观念。丰子恺先生更把书法与民族精神联系起来:『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

可见书法是民族审美和民族精神最好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当代大学生如能在学好专业课之余勤练书法,必定会激发自己的志气,提高自己的审美,陶冶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艺术和诗意。

诚然,高校书法教育的人文性并不仅限于以上几点。在自然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人文科学的作用越发凸显。高等教育作为人生一个最重要的阶段不仅要为年轻一代获取谋生的本领,还要为他们打造充盈的人生境界。作为传统国粹的书法老树新颜,在当代人文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全方位、立体式的。这里笔者仅做了一小方面的思考,千丝一缕,以彰其华。

作者:李永

第三篇:第四届全国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在江苏理工学院召开

6月16日-18日,第四届全国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在江苏理工学院召开。本届论坛由江苏理工学院主办,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决策咨詢研究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协办,《职教通讯》编辑部承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未来的工作与工作的未来:职业教育的应然对策”,围绕“传统工作的未来与职业教育”“未来的工作与职业教育”“职教教师工作的未来”三个议题展开研讨。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崔景贵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辞。杂志社社长、《职教通讯》编辑部常务副主编谭明主持了会议并作了总结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代表7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崔景贵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代表学校祝贺第四届职教新思维博士论坛顺利召开,欢迎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专家和代表。崔景贵教师在讲话中指出,研究现代职教、服务现代职教和引领现代职教,是我们职业教育专业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回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期待,我们要着力建立现代职教新思想,尽力建设现代职教新行动,协力建构现代职教新范式,在深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征程中指点迷津、指引方向、指导实践。我们要努力让现在变得更未来,坚信追求卓越、成就理想的学人定向,坚持错位补位、逻辑需求的学科定位,坚固刻苦钻研、积极担当的学问定心,坚守执着进取、无怨无悔的学术定力,真心实意做好职教理论研究,做实真正的职教行动研究,解决职教科学研究的真问题,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新智慧、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本届论坛很好地坚持了“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论坛宗旨,围绕论坛议题,按着主旨报告、主题报告、互动研讨和专家点评等环节依次展开。在论坛会场内进行研讨的同时,相关内容在职教新思维平台上直播推送,没有来到现场的许多博士也纷纷参与进来,共有200多人次参与了场内场外、线上线下的互动研讨。本届论坛还吸引了一名美籍英国剑桥大学人类社会学的在读博士参会并作了主题发言。而专家点评高屋建瓴,指点迷津,把讨论纵深推进,为博士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的大胆探究和小心求证提出中肯的意见或建议。谭明主编从研究主体多、立意高、视域广、领域宽、方法活、模式新、成果丰等七个方面对本次论坛取得的成果做了概括总结。

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由江苏理工学院创办并主办四届了,它是个学习共同体,也是个研究共同体,更是一个创新共同体。在它周边集聚了国内220多位从事职教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博士,每年举办一次博士论坛;举办了多次博士沙龙;并出版职业教育新思维丛书;承接开展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等。它引领博士们的研究工作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国内学术界和职教界影响力越来越大。去年十月,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还与北大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在北大首次联合举办了跨学科视野下职业教育研究方法青年论坛。

(李薪茹)

上一篇:机关党建调研论文下一篇:纪检监察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