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秦观解析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如梦令秦观解析范文

踏莎行秦观教案

踏莎行 秦观 教学目标:

1、读懂这首词的大意,品味语言;

2、探讨词中象征性景物的内涵;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讨象征性景物的内涵;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湖南的郴州有一座三绝碑,所谓“三绝”指的是秦词、苏跋、米书“三绝”,即秦少游作词、苏东坡写跋、米芾书法。郴州知军邹恭把原碑拓上,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这就成了三绝碑。我们知道苏轼是文学界的泰斗,米芾是书法界的巨人,那么另一绝秦观的这首词绝在何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词坛的千古绝唱——《踏莎行》。

二、解题,正音

“莎”读suō音,词牌名,它是指一种莎草,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这个词牌的本意是指“在草地上游玩”。

三、走近词作者

1、走近秦观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lěi)。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被誉为“婉约之宗”。

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浣溪沙》等。名句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细如愁”(《浣溪沙》)、“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

2、才子的人生悲歌:

(1)政途不顺: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新旧两党激烈的争斗,由政见的不合,发展为意气用事,甚至出于一己之私利,而互相倾轧,党同伐异。元祐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因为旧党而坐罪,秦观受牵连同遭贬谪,他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今属湖南),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

(2)以诗言志:接二连三的贬官,理想破灭,前途渺茫,万分苦楚,千般哀怨,满怀惆怅、悲愤交加,他来到郴州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凄苦与幽怨,成为词坛的千古绝唱。

四、诵读这首词

1、诵读指导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

指导:

1、找出韵脚

2、注意重音

3、把握悲苦的感情

五、读懂这首词

1、了解这首词的大意,借助注释理解词义。不懂的地方先同座位讨论。如还有不懂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2、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和关键动词、形容词

主要意象:雾、楼台、月、津渡、桃源、杜鹃、斜阳、驿、梅花、尺素、郴江、郴山

关键动词和形容词:失、迷、望、寻、闭、寄、传、砌

3、展开想象,把这首词的内容和情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五、鉴赏这首词

理解象征手法及其原因

(1)这首词有诸多物象。它们分别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为什么要采用象征手法? 明确:

雾、月:本身的虚无缥缈 ,喻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 。 楼台:心中向往的境界。

津渡:乘船出发的渡口,也是人生出发的津渡。 桃源:理想的寄托,心中的乐土。 杜鹃:表示春暮;暗含归乡之意。

斜阳:不止说一日之暮,还指春暮,尤其还有人生之暮的悲哀。 原因:符合其贬谪之人的身份;收到含蓄委婉的艺术效果。 品味词语的妙处 (1)“失”“迷”两个字用的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 明确:使动用法(使„„失;使„„迷。);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2)“望断”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词人寻觅理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3)一个“闭”字用得妙,它有怎样含义,请指出? 明确:

a.包围 驿馆被春寒包围 衬托荒凉而又寂寞的环境

b.锁住 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希冀的心灵。

一是衬托荒凉而又寂寞的环境;

二是逃避袭人的“春寒”,闭户不出;

三是妄图借此阻止进入耳鼓的杜鹃的哀啼;

四是妄图阻挡映入眼帘的落山的夕阳。

(4)我们把“斜阳”换成“夕阳”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因为“斜阳”是引起愁的事物,而“夕阳”是中性词,不带情感

(5)既然有人寄梅,又有人送书信,为什么还有恨?“砌”字用在这里,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因为这些都不能排遣作者心中的郁闷。“砌”为“堆叠”之意。一朵朵梅花,一封封书信,如砖石垒墙般“砌”起一道高高的,无法逾越的“恨”墙。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恨谁?恨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 讨论句子的含义

(1)想象一下,“尺素”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 有朋友和亲人的来信应该让游子倍感宽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按理应该欣喜。 ??? 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正是“梅花尺素无重数,此恨绵绵无绝期”!

(2)理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含义。

文中有两种理解,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联系这首词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加以说明。

教师解读:

“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 ??? “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

? “在深重坚实之苦恨中,面对无情之天地,发出的无理问天之语。”(如柳永《八声甘州》“何事苦淹留”的发问)

从表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即景抒情,写词人纵目郴江,抒发远望怀乡之思。但实际上,一经词人点化,那山山水水都仿佛活了,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由于分别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个字,无情的山水似乎也能听懂人语,词人在痴痴问询郴江:你本来生活在自己的故土,和郴山欢聚在一起,究竟为了谁而竟自离乡背井,“流下潇湘去”呢????

实际上是词人面对着郴江自怨自艾,慨叹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怎知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呢?词人笔下的郴江之水,已经注入了作者对自己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富有象征性,故而这结尾两句的意蕴就更深长丰富了。

六、教师小结:

《踏莎行·雾失楼台》是秦观的代表作,据说苏轼特别喜欢词中的“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曾把它书写在随身携带的折扇上。当苏轼惊闻秦观逝世的噩耗,他失声痛哭,在折扇上挥笔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题跋。

七、再次诵读这首词

八、作业:背诵并能够默写这首词。 附板书:

踏莎行

上阕:写景融情:寂寞清冷的环境。 下阕:记叙注情:远谪的怨恨和思乡之情

第二篇:《如梦令》教学反思

卢龙镇中学 徐文宝

还清晰地记得两年前我执教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课时是参加学校教学比武的,当时,得知教学内容后就匆匆忙忙地的备课,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路子以“熟读、胖读、美读、瘦读”展开教学,整节课上学生读的不少,教师也说的不少,就这样热热闹闹下课了。今天我再次翻开《如梦令》准备上校级教研课,显得冷静多了。首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这样建议:“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其次认真思考了如何体现“减负增效”的课堂模式,并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朗读全词,读出节奏。

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以及朗读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

二、结合注解理解内容

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小组合作学习,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整首词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三、展开想象体悟意境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形象意境,领会诗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李清照的《如梦令》向我们展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一幅幅流动的画。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诗文的基础上,在古曲的萦绕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耳听、用嘴吟、用脑想、用心灵感受,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入了特定的词境中。此时学生眼前的画面不单是视觉的画面,而且也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学生的脑海中增加了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如“一条清澈的河流在茵茵原野上流淌。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晖当中。李清照时而倚亭而立,与朋友们把酒言欢;时而仰望着天,欣赏落日余晖;时而眺望河面,哼着小曲;„„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这一切则能不让学生沉醉?又怎能不让李清照沉醉呢?这时,教者趁热打铁让学生用笔描述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美美地读一读。让语文能力的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

四、把握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列举了“醉”、“误”、“深”、“惊”等词语,我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而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我肯定了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告诉学生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首首精,字字妙,这首《如梦令》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我再结合自身对文本解读,引导紧扣词眼,欣赏 “醉”字,分析词人陶醉在哪些美景中,因何陶醉,并感悟“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以及作者为何对那日的情景念念不忘。进而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像这样凭借情境,让学生咀嚼诗句、品味诗句的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情味,学生就有了很具体的感受调适。此时鼓励学生把这首词背下来,于永正曾这样说过: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好的古诗文,好的现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记就不是学语文。

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能轻松愉快地学好这首词,而且能通过朗读、练写、背诵等形式扎扎实实学语文,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三篇:如梦令文本解读

一、选材独特,尝试走近李清照

词的教学,尤其是李清照词,最易引起争议的是深浅难易,情感熏陶的把握。盛老师经过对李清照词的一番斟酌筛选,首选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老师的用意非常明确,小学生初学宋词,首先是有趣易懂。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词的画面丰富多彩,有静有动,学生易于想象;词的语言精炼优雅,学生易于鉴赏。这样选材就为教学设计定下基调:充分运用想象,感受如诗如画的美——美景,美酒,美丽的意外,美丽的生活。从教学实录看,教师确实教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各有所得。

为加大经典诗词的阅读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原有教材基础上适当补充扩展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并不是盲目地以多取胜,而是把经典的代表性和学生的可读性融合一起,精挑细选,优化组合。

盛教师在教材处理上,还带出另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教师把两首词对照教学,且看如下片断:

师:盛老师把两首词一块儿,你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字数一模一样,都是33个字。

生:我发现它们同行的每个字都是对应的。

师:句式一样的,是吗?

生:题目一样,作者也一样。

师:题目你还记得叫什么?就是咱们说的?(生齐说:“词牌名”。)你还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格式都一样。

生:最后一个韵母都是“U”

生:都写到了醉。

师:哪一句?

生:“浓睡不消残酒”

师:李清照的词中还有很多也写到喝酒了,有兴趣可找出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发现的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

师:古代的词谱成曲可进行演唱,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如梦令》这首词谱成曲子后,唱出来是什么感觉的?(放音乐)

一篇带多篇,几乎是教古诗词作为拓展延伸的共同做法。有的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对比(如《送别组诗》);有的是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对比(如《认识李白》);有的是同一词牌,不同作者的对比(如不同作者的《长相思》。这样教材的优化组合收到相互引证,相得益彰的效果。

盛老师却选教同一词人、同一词牌的组合确有独特之处,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学生对词人、词牌加深了理解。特别是学生体会到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浓醉不消残酒”,“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词的风格有了些初步认识。当然,如果再比较两首词不同之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的不同;语言精妙处的不同(“争渡,争渡,”,是心态、动态的描写;“知否?知否?”是人物语言的写照)会更能品出词的味道。

教材处理的另一特点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一首作精读,细嚼慢咽;后一首作略读,点到即止。这样安排教学容量恰到好处,学生亦易于消化理解。

二、读诗想画,从画面中理解诗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诗中画面,从而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已成为诗词教学一个重要规律。

盛老师把读诗想画,运用得既充分,又独特。在教学设计中有一个“‘胖’读全词,想象画面”的板块,倾注浓笔艳墨,舍得花大力气。画面的想象先部分,后整体:分别想象“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个画面,再连贯、整体想象为“一幅流动的画”。所谓“胖”读全词,就是把深厚、凝重的词意,通过想象成为生动、丰富的画面,化言为画、化虚为实。这也是教师把文本读“厚”化解为学生读“薄”,教学深入浅出的很好做法。

且看画面想象的教学片断:

画面1:溪亭日暮

师:咱们先来读读第一句和第二句“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

生:我想起小溪边有座亭子,诗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

生:我看到一个亭子,李清照把手放在背后,仰望着天,天空披上了一层红红的晚霞,一条小径通向远方。

师:哦,你还看到了一条小径。落日余辉,晚霞笼罩天空的情景。你们到过吗?怎么美?谁来描绘给大伙听听啊。

生:天边都是红颜色的,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天上„„(学生觉得词穷。)

师:盛老师,帮助你一下,你们看啊(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

“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

这样读诗想画的特色是紧扣词中语言想象画面,在想象画面过程中理解语言。教师对画面的生动描述,深情的示范诵读更把学生带进画面,入境悟情。尤其是把诵读、说话训练融入画面想象之中,学生对画面的理解借助诵读、说话表达出来。

在想象画面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训练。如“藕花深处”的画面,教师是这样启发学生说的:

生:“藕花深处”。我的理解是有好多好多的荷花,一大片。

师: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

一、两句给大伙听听。

生: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生: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师:这就是写黄昏时候荷花的情景的。这个时候啊,已经是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我想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更加陶醉了。

这样画中有诗,诗中有诗的描述,既丰富了画面的想象,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确实把词读“胖”了。在“一滩鸥鹭”的想象中,教师还引导学生不仅如临

3 其景,还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例如有的学生说:“我听到了鸥鹭翅膀拍打的声音”,“争渡,争渡,可能他们在说,让我先走,让我先走”,“我听到非常急的哗哗的划船的声音”,“我还听到鸥鹭在叫”„„

最后的想象又回复到整体,把单幅的图画想象成连环画。有时间、有地点、有叙事、有人物,有静态、有动态,教师作了这样的概括描述:“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入’,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幅活动的画。”

这样,教学把词语——画面——诵读(说话)三者连成一线,融为一体,学生说景悟文,说景融情。学词的过程尤如人在画中游荡,人在诗中流淌,诗情画意,乐在其中。

三、品味词眼,感悟语言精妙

词,是要品的。李清照的词象清香的茶,醇浓的酒,更要细品慢尝,才能悟出其味道。囫囵吞枣,浅尝即止,无疑是读词的浅薄。教学只停留在字词表层意思的讲解,也就显得仓白、肤浅。

盛老师教学设计另一个具有特色的板块就是“‘瘦’读全词,品味语言”。所谓“瘦”读,就是理清主线,突出重点,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品味词眼,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

且看如下片断:

师:你们能不能读着读着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生:我觉得是一个“醉”字。

师:你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只有美景才能让她沉醉,我认为是醉。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醉来了?

生:它有日暮,有藕花,还有一滩鸥鹭。让人沉醉在里面,所以我认为是醉。

师:那就请你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醉)

生:我觉得是“记”,因为整首词都是在写她记着的东西。

师:她回忆怎样的美景?

生:她记得溪亭日暮,记得藕花深入,还记得一滩鸥鹭。(生板书:记)

生:我认为应该是“暮”。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她看到日暮以后就非常沉醉。她不知道回家了,然后到了晚上才回家,但是因为留恋刚才日暮的情景,竟然把船划到了荷花的深处。(生板书:暮)

生:我认为是“兴”,因为她兴致很浓,看了溪亭日暮,很沉醉,忘记了回家的路,所以后来才误入了藕花深处,惊起了一滩鸥鹭。

师:其实她是兴未尽,天晚了不得不回去,回去的时候有了意外的收获,其实一“兴”未平又起一“兴”。请你也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兴)

师: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不管“暮”也好,“记”也好,“醉”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常常记得不能忘记啊。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师: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还陶醉在哪里呢?

生:陶醉在鸥鹭飞起来的时候。

生:还陶醉在日暮里。

生:陶醉在荷花的清香中。

生:陶醉在误入藕花深处。

师:是的,词人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再读这首词。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

生:(读、背全词)

这样引导学生品味词眼是独具心思的。一个“醉”字看似平淡,却是画龙点睛,如教学粗粗略过,就难以领悟其生花妙笔。从教师的教学思路来看,把词读“胖”是整体感知画面的丰富多彩,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把词读“瘦”是突出主干,细品语言运用的精妙,重在培养学生对词语的鉴赏能力。整个过程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层次清晰,主次分明。

学会品词,重要的是其过程和方法。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所列举的“醉”、“暮”、“兴”、“记”等词语,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并没有否定哪个词

5 不妥,还让学生把这些词逐一在黑板板书。板书已不仅是教师对文本解读的体现,还是学生学习心得的交流。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引导更欣赏的是“醉”字,并说明“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恰当好处。此外,在品读语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诵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使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

诗词语言的品味,有的还着重其千古传诵的妙句,警世的佳句;有的着重其选材的独特,构思的巧妙;有的着重其表达的风格,语言的特色。这都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有不同的品读要求,即使同一班学生,也可有不同水平的解读。《如梦令》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品味整首词明快的色彩、欢乐的格调,以及语言的精炼。短短的三十三个字,却包括了景物、叙事、抒情的描写。这就有助于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李清照词的清新自然,细致委婉,情景交融的风格。

从“争渡,争渡,”到“知否?知否?”,也可以引发我们对教材解读,课堂教学现状的讨论。“争渡”,就要从语文教学无可适从的状态中闯出一条出路。误入的虽不是“藕花深处”,而是怕误入貌似繁花深处,在花团锦簇的课堂中迷途。要持一种冷静的心态,另辟溪径,一径通幽,回归自然。“知否”,就要更多提出问题,自我反思。课堂教学不必“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正如盛老师的体会:“绿叶”——回归语文的本体,再繁茂些;“红花”——架空的情感渲染,再稀少些。“绿肥红瘦”何尝不是一种致高的语文境界呢?

在六备看到有网友和鸿雁一起讨论《如梦令》的教学,又像上次看到网友“东小六人行”教《冰冻的梦》一样,手心发痒,加上和女儿正在同步读宋词,对这首词有点儿不读不快的感觉,于是,在不参考别的资料的前提下,和它进行了一次零距离对话。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首短短六行的小词,传唱了千余年,可见此词的韵味之无穷。 不妨用还原图景的办法来看看词中都写了什么。

词从“日暮、兴尽”写起,而实际上它给人的遐想是从兴起就开始的。 一个风清云淡的日子,词人和朋友一起乘一叶小舟顺流而行,清清的溪水从脚下缓缓流去,偶尔还可看到嬉戏的鱼儿拍起几朵水花。她们来到一处视野开阔的水流处,停下来,上岸休息。

溪边的亭下,清风徐徐,送来缕缕荷花的清香。如此景致怎能不让人尽情欢畅。作诗、吟酒、采荷、戏水,读者可以恣意想像所有可以舒展心情而又不失雅致的活动。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然而游人们依旧余兴未尽,哪里想立刻回去呢?任随小船继续顺流前行,却不知离家越来越远,行至藕花深处才猛然醒悟:天啊,

6 走错路了啊!你笑侃我、我嗔怪你,赶紧调转方向吧。一阵忙乱不要紧,惊扰了已经归家的鸥鹭。桨声、笑语声、惊起鸥鹭的拍翅声和群鸣声互相交织,组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小船满载着兴奋回行。

当然,这些都是遥远的回忆了。也许当词人写下这些时正在和朋友一起游玩,由眼下之景忆起往日之情,也许正独自一人怅然,借这曾经的欢愉慰藉一时的孤寂。不管怎样,这曾经的欢乐啊,总不能让人忘怀。

这首词在逻辑上的安排非常清晰,因日暮、沉醉而不知归路,不知归路自然引起误入藕花深处,争渡、惊起鸥鹭皆是按照前面逻辑发展的自然结果。

这首词哪里让人念念不忘?

首先,词中所营造的生活场景生动如在眼前,景中之人无忧无虑、轻松活泼的生活状态让人喜爱而向往。这场景和状态也是词人心境和情趣的流露,这些都让整日为世俗羁绊的我们留连和神往。

其次,“兴尽”一词意味深长。

词中说“兴尽晚回舟”,然而,从后面的词句来看,词人果真“兴尽”了吗?没有。不然,为什么词作不写先前之兴,反而写下归途之中的插曲?因为词人的心思还停留在玩兴之上,才会因着醉意而忘记回家的路,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就算真的发现走错路了,也并不恼怒、并不担心,还是“争渡,争渡”。也许有读者会说,争渡是为了早点回家啊。其实不然,争渡本身就是一种玩乐。词中连用两个“争渡,争渡”,极度形象地再现了船上的忙乱和欢闹,进一步凸现这种欢闹场景的是下一句“惊起一滩鸥鹭”,即便天色已晚,小舟误入藕花深处,词人还有闲情看那被她们惊扰的鸥鹭,游兴之未尽可见一斑。也正是这意犹未尽才使得作品余韵悠长,让人千般沉醉,万般想像。

这首词在教学层面上有哪些可取之处:

一、 通过教师的解读引导学生全身心贴近词作的语言,尽可能用自己的想像还原出词的画面。这画面既是词之意境,又是词人之心境。这乃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 在此基础上,可有选择地揣摩“沉醉、兴尽、误入、争渡”等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

三、 通过对词作意境的把握,初步感受一首好的词作所应具备的特点。此处不妨和《清平乐·村居》对比。两首词都是语言浅白,意境活泼、清新。

四、 由此词而唤起部分女同学对易安的关注和喜爱也未尝不可。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7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第四篇:元旦诗歌:《如梦令.元旦》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注释】如梦令:词牌名,得名于唐庄宗诗句“如梦、如梦”。宁化、清流、归化:福建县名。

武夷山:在福建北部。。

【题解】毛泽东复出后,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召开了古田会议,整顿了红军,整肃了不同意见。在三零年初他行事甚为顺利。这首词

和下一首词作于这段心情愉快的时期。

【英译】Ninghua,Qingliu,Guihua--

Whatnarrowpaths,deepwoodsandslierymo!

Whitherareweboundtoday?

StraighttothefootofWuyiMountain.

Tothemountain,thefootofthemountain,

Redflagsstreaminthewindinablazeofglory.

第五篇:严蕊《如梦令》原文及赏析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

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鉴赏

对这首小令,先且不谈背景,直单微欣赏之,别有逸趣。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发端二句飘然而至,虽明白如话,但决非一览无味,须细加玩味。词人连用梨花、杏花比拟,可知所咏之物为花。道是梨花——却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则此花乍一看去,极易被误认为梨花,又极易被误认为杏花。仔细一看,却并非梨花,也并非杏花。因此可知此花之色,有如梨花之白,又有如杏花之红。

“白白与红红”紧承发端二句,点明此花之为红、白二色。连下两组状色的叠字,极简炼、极传神地写出繁花似锦、二色并妍的风采。一树花分二色,确非常见,此花实在别致啊!

“别是东风情味”上句才略从正面点明花色,此句词笔却又轻灵地宕开,不再从正面著笔,而从唱叹之音赞美此花之风韵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众芳之上。实在少此一笔不得。可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花呢?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结笔仍是空际著笔,不过,虽未直接点出花名,却已作了不管之答。“曾记。曾记”,二语甚妙,不但引起读者的注意,呼唤起读者的记忆,且暗将词境推远。“人在武陵微醉”,武陵二字,暗示出此花之名。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渔人曾“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终于来到世外桃源。原来,此花属桃源之花,花名就是桃花。句中“醉”之一字,写出此花之为人所迷恋的感受。词境以桃花源结穴,馀味颇为深长。它可能意味着女词人的身份(宋词习以桃溪、桃源指妓女居处),也可能有取于桃花源凌越世俗之意。

此词所咏为红白桃花,这是桃花的一种,“桃品甚多……其花有红、紫、白、千叶、二色之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红白桃花,就是同树花分二色的桃花。北宋邵雍有《二色桃》诗:“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城倾国艳不同。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诗虽不及严蕊此词含蕴,但可借作为此词的一个极好注脚。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曾记严蕊其人及此词:“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依据这段记载来体味此词,不难体会到这位女词人作这首咏物词的一番蕴意。词显然体现了作者的情感。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不正是这位色艺冠绝一时的女性自己的写照吗?而含蓄地点明此花乃属桃源之花,不正是她身陷风尘而心自高洁的象征吗?她的《卜算子》词,有“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之句,正可诠释此意。孙麟趾《词迳》云:“人之品格高者,出笔必清。”此词有清气,有新意,正是词人品格的自然流露。尤其这首咏物词中,能巧妙地借助于典故的文化意义,表现词人自己的高洁怀抱,似无寄托,而有寄托,就境界言,可以说是词中的上品。

此词绝不同于一般滞于物象的咏物词,它纯然从空际著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写出红白桃花之高标逸韵,境界愈推愈高远,令人玩味无极而神为之一旺。就艺术而言,可以说是词中之逸品。

上一篇:如何做会议记录范文下一篇:生产岗位职责表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