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村庄治理问题浅析

2022-11-04

200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湖州市安吉县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强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这一关于“两山”关系的科学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述的重要内容,深刻揭示出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发展规律,精辟概括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包含着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示出长远的战略眼光。在这样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浙江率先拉开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序幕。10年来,浙江几届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浙江的经验集中体现了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下一步在全国推开和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财富。乐清村庄治理工作在这几年的努力中有所突破,但还是没有取得彻底的,因而在这思考探讨乐清市的村庄治理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将可以加速推进乐清市的村庄治理和发展工作,取得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胜利,为其他地方提供成功典范。

1 乐清市村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村庄治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项民生工程。通过整治改变村庄面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但是碰到集体利益损害到个人利益时,每个人都不喜欢。要搞建设当然也要遵章行事,要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但是恰恰是这些规范性的东西是针对全国的,不适合我们地方特性时,就会将我们的工作圈在了很多个框框内。要建设最重要的是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这也制约了很多村的村庄治理进程。

1.1 规划编制和土地指标问题

乐清市还有很多村的村庄规划是十几年前编制,远远滞后于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且相当一部分的村庄规划是控制性规划,即道路网规划,不适应建设要求。据规划部门统计目前为止已编详细规划的仅300个村,不到30%的村庄;有相当一部分村庄在编规划时没考虑其如何实施,将民居编在农保区,将绿化带、休闲空间编在建设用地上,导致规划拿出来后只能是挂着看看,而无法实施;有的村庄不顾村情民意,一味的追求高楼大厦或者高级住宅群,两个极端,到实施时不是无法投入建设,就是拆赔无法平衡,导致又得重新调整规划,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财力。

土地是村庄改建中最大的瓶颈。全市建设用地紧张。各改建村和环境整治村急需用地指标,因用地指标的缺少难以深度建设,制约了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程开展。当前国家对土地是严格控制的,农保区是高压线,是谁也不敢碰的。现实中的农保区又存在着很多历史问题,当年的农保区划定后,一直得不到调整,而很多农保的地并不是良田,更有甚者,农保区划到了农户的道坦、山坡岩区等不宜种植区,让人不可理解。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住了我们的建设进程,几乎是全乐清市912个村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如何跨过这个障碍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1.2 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乐清市东、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差异带来建设档次不同;受各乡镇、村干部的重视程度的影响,也导致村庄治理进展快慢不一;受地域影响,镇边村开展快些,镇中村、边远村开展则慢些。

乐清市提出的村庄治理目标是全市范围内,如果发展这么不平衡,我们又将如何使该项工作在乐清全面开花呢,值得我们探讨。

1.3 建设资金短缺

村集体建设资金非常缺乏,难以承担村内公共项目建设和村民的房屋拆建投入。全市有40%的村集体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这其中30%的村集体是没有收入的,有的村集体帐户还出现负数。这样的情况势必阻碍了我们村庄治理的进程。

乐清市的财政投入也非常有限。面对这么多村,2003年到2007年的5年时间内,村庄治理专项资金总投入才5 000万元,相比于义乌市每年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就是微乎其微了。2007年全市农村建设资金总投入为2.178亿元,这其中绝大部分靠村级筹资取得的。乡镇财政投入较少,市政府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很大,但数额还远远不够。

2 乐清市新农村村庄整治的措施

2.1 加强领导意识,明确责任分工

(1)深入农村基层。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乡镇党员干部对辖区村庄整治工作发挥了带头指导作用,制定治理方案,帮助村民提早谋划。乡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基层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困难,遇到需要相关部门协助的问题,第一时间与上级单位进行协调和沟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加强学习交流。市级单位部门对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定期进行培训学习,组织人员到典型示范村庄进行学习交流,总结成功经验,交流心得,取得大量管理成果。

(3)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利用新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的优势,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意义,通过推广典型案例、公布成功整治经验等方式,取得村民的支持和拥护,激励村民的建设积极性,有效提升了新农村村庄整治工作的成效。

2.2 强化规划先导,抓好村庄规划编制

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突出规划的领导地位,做好规划作为试点,合理布局,严格控制,规划建设新农村改造部门和设计单位专注于时间,注重城市村规划工作。在规划过程中,注意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城市和城乡整体规划衔接,按照“改造城中村,拆迁空心村,搬迁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新建,转型,规划控制三种基本类型的地方条件,规划准备,突出整体规划,支持和运行,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3 强化政策保障,抓好资金投入

鉴于有限的公共财政与对建设投资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乐清市始终坚持四位一体的方式,即引导政府投入的前提下,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发挥农民和集体的主体作用,并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为此,政府对农村建设注入大量资金,整合各方面资金,形成建设合力。

2.4 强化工作创新,抓好长效管理

为实现新农村整治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必须坚持管理工作的长效性和动态性。为激发各整治村和改建村的争先创优激情,乐清市开展“改旧村、促环境、定星级”的评优活动,整改先进的村可优先获得市财政年度“以奖代补”资金。同时,在全市开展了“村企一对一”、“村村牵手”、“文明单位与村联合”等活动,作为改造机制的新探索,充分发挥企业和单位的人才智能,发挥知识创新与经济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村庄开展新农村改造工作。抓政策创新。为保证新农村村庄整治工作的规范有序,在大量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配套运行的管理规定。我市为保证“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程”的用地指标,采取多种措施,盘活土地存量,为新农村村庄整治工作进行制度护航。抓方法创新。把握好工作方式的针对性和整改方法的实用性,联系村庄的现状,搞好“四个结合”重点工作:首先搞好内外结合。村内居住环境和文体休闲场所相结合,一体化配套设施共同建设。其次搞好特色结合。经济欠发达乡镇的镇边村和边远山区海岛村要依靠本地特色,在主抓生态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结合连片整治和周边发达镇中村的特点,在重点改建旧村前提下,促进新农村村庄建设建设。再次要搞好扬弃结合。在特色村建设和保护古民居建筑群等方面,要去陋习,扬新貌,发挥特色。最后要搞好远近结合。让新农村整改工作方法既能走的远,又能落得稳,不但利于长远发展,更能解决当前村民生活、生产环境的实际需要,前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让措施立足于点扩展到面,单个村庄的规划建设和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2.5 强化整体联建,合力推进建设

新农村村庄整治工作是需要利用各部门的同心和全社会的协力,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条不紊,共同合力的系统工程。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跟进项目节奏,把新农村村庄整治工作推进到新局面。同时,积极开展“文明百村行动”、“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农村联网公路”、以及“文卫体科示范村、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并与当地的建设项目相整合,利用“力量整合、资金统筹、考核同步、工作衔接”的方式,避免职能部门互不配合的局面,保证新农村村庄整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乐清市新农村村庄整治工作开展十年以来,取得了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村庄已通过整治,但还有一些村庄的整治工作停滞,原地徘徊,甚至还有落后倒退的迹象。希望通过本人的研究,能够对村庄整治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也迫切需要一个新载体来完善自身建设要求和转型升级,而不是一味的大拆大建,破坏了农村的原生态,生活在大都市市民已经意识到城市化后,市民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会渴望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怀念,通过农村的生活来放松心态,通过农村的环境来缓解压力。十八大后习总书记提出群众路线教育,对于乐清市来说,借助美丽乡村建设这个载体,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同时,通过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整治方法,采用连片整治和局部整治的方式推动农村和建设,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提升政府公信力。本文分析了乐清市村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该市新农村村庄整治的措施。

关键词:村庄治理,新农村建设,乐清市,浙江省

参考文献

[1] 王洁平.对发展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J].江南论坛,1996(05).

[2] 陈宏,郑回勇,蔡淑芳,张钟,赵健.Mashup和2D全景技术在果园信息服务中的集成应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2(06).

[2] 刘亮亮.基于系统控制论的台湾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及对浙江的启示[J].农业考古,2012(04).

[4] 钟平,侯立白.安县美丽乡村建设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12).

[5] 曾芳芳,朱朝枝.解读美丽乡村建设开发理念的文化视角[J].中国农学通报,2012(12).

上一篇:“晕轮效应”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下一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