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库使用管理规定

2022-11-15

第一篇:放射源库使用管理规定

放射源库保管员休息室管理规定

放射源库

保管员休息室安全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放射源库保管员休息室安全管理,保证值班人员有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1、休息室是供放射源库保管员值班期间临时休息的场所,其他人员不得随意使用。

2、休息室严禁吸烟、赌博、非法聚会。

3、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休息室良好的秩序及卫生环境。

4、自觉保持休息室安静,严禁在休息室内大声喧哗或制造噪音等行为,影响他人。

5、严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瓜子壳等。

6、休息室内为保管员配有更衣柜,被褥、枕头等物品归保管员自己保管,起床后应及时收拾好放到更衣柜内。

7、床铺为公用物品,起床后应及时清扫床铺卫生,确保休息室整洁、干净。

9、工作期间,床铺严禁摆放枕头、被褥等物品。

10、休息室公用物品定置定位摆放,保管员应自觉爱护公用物品,严禁擅自更改或挪用公用物品。

11、休息室禁止使用明火、私拉电源线、烹饪。

12、休息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13、严禁在墙壁、更衣柜、办公桌椅上乱刻乱画。

14、节约用电,人员离开时随手关闭电灯、空调等设备。

15、保管员每天对休息室卫生、物品摆放等内容进行交接。

16、违反上述规定的人员将严格按照《测井公司HSE个人违章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渤海钻探测井公司危险品管理站

第二篇:放射科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天水市中医医院

放射科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按放射科医疗器械型号、规格登记,专人保养。 二.科室对器械的资料保存完整,单独建档。 三.经培训完全掌握仪器功能后方可使用。 四.工作时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五.定期检查,了解仪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每天清洁卫生,保持室内、仪器洁净,无灰尘、无污染。

七.违反操作规程及设备管理制度规定而造成仪器损坏者,按规定进行赔偿。

八.非本机操作人员不许上机,违者对科室及有关人员进行罚款。

九.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遵纪守法。

第三篇: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定

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对放射安全重要性的认 识,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避免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受检者与患者以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确保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获取最佳效益。

1 、对患者的防护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围脖、铅围裙、铅帽子等。在放射检查时,尽量缩小照射野,且对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如进行数字化牙片检查时,应该给患者佩戴铅围脖对甲状腺进行遮挡防护;进行全景、CT检查时,给患者带上铅帽、穿上铅衣遮盖;拍摄胸片时,应给患者穿上铅围裙对性腺进行防护。

2、 对陪人家属的防护操作人员在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检查室。对于确实因病情需要,如不能配合的儿童或成人患者必须陪同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好周密防护,如给陪同人员穿上铅衣,且陪同人员应该尽量远离X线球管。

3、要按照医疗照射正当化和辐射保护最优化原则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工作熟练、细致、准确避免失误,确保影像质量,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的照射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避免重复射。如果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回报。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放射性检查。

5、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戴个人剂量仪,对于均匀的辐射场,射线主要来自于前方时,剂量仪一般佩戴于左胸前。 一个季度为一个监测周期,每个放射人员都建立有个人剂量监测档案,有效地控制职业照射,保护工作人员及后代的健康与安全。

防护培训的基本要求:

1、对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利与害有正确的认识,防止麻痹思想和恐惧心理

2、了解有关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的主要内容,掌握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3、了解、掌握减少工作人员和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 有关防护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4、了解可能发生的异常照射及其应急措施。

无锡口腔医院

放射科

第四篇: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GBZ 114-2002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本标准第4~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冶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l6354-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志林。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using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

GBZ114-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密封放射源(以下简称密封源)的一般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7×104~3.7×1012Bq(μCi~hCi)量级密封源。

本标准不适用于仪器校准源、医用密封源及玻璃容器封装的密封源;本标准亦不适用于中子密封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075 密封放射源分级

GB4076 密封放射源一般规定

GB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密封(放射)源 sealed radioactive扔urces

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内的放射源,这种包壳或覆盖层具有足够的强度使之在设计的使用条件和正常磨损下,不会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出来。 3.2 防护容器 protective container

能屏蔽(或减弱)密封源辐射,使容器外部的泄漏辐射水平满足相应标准的任何一种容器。根据其功能不同,防护容器可分为贮存容器、运输容器和工作容器。

4 对密封源的防护要求

4.1 密封源必须符合GB4075和GB4076的要求。

4.2 密封源出厂前或失窃后追回时应进行活度检验、泄漏检验与表面放射性沾污检验。 4.3 密封源检验合格证书、到货登记以及发放、转证等有关资料应与密封源同时长期保存,并定期核查。

5 对防护容器的要求

5.1 贮存容器和运输容器必须便于密封源的取放。

5.2 运输容器要便于搬运,并应设有能证明确实未被开启的"铅封"之类标志物。

5.3 工作容器应标明编号、型号、核素名称、活度、辐射类型、制造厂家、出厂日期及醒目的"电离辐射"标志

5.4 当密封源处于贮存位置时,应根据不同使用条件和环境,确定工作容器附近相应的剂量当量率限值,保证周围人员的受照剂量不超过相应的年剂量限值要求。 5.5 工作容器必须具备源位指示器,明确显示密封源处于贮存位置或工作位置。 5.6 工作容器必须设有防止密封源脱落或被无关人员打开的特殊结构。

6 密封源贮存

6.1 根据密封源类型、数量及总活度,应分别设计安全可靠的贮源室、贮源柜、贮源箱等相应的专用贮源设 备。

6.2 贮源室必须符合防护屏蔽设计要求,确保周围环境安全,贮源室应有专人管理。

6.3 有些贮源室须建造贮源坑,根据存放密封源的最大设计容量确定贮源坑的防护设施,贮源坑应保持干燥。

6.4 贮源室应设置醒目的"电离辐射"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6.5 贮源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便于密封源存取;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6.6 贮源室以及贮源柜、箱等均应有防火、防水、防爆、防腐蚀与防盗等安全设施。 7 密封源运输

7.1 密封源运输应遵守GB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7.2 密封源运输车辆不得混装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7.3 密封源运输车辆必须具备防止密封源丢失、颠翻散落或被盗等安全设施。

7.4 密封源到货后,使用部门必须进行包装箱表面污染辐射水平及剂量率监测,核对检测结果与供货单位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书是否相符。 8 操作要求

8.1 密封源操作和管理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有关辐射防护的职业卫生培训,掌握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并经考核合格。

8.2 操作人员应根据密封源的数量和活度,按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充分考虑时间、距离、屏蔽设施等因素,采取各种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使受照剂量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8.3 用人单位对可能发生的密封源事故应有预防和应急救援措施。 8.4 操作密封源应根据其类型和活度,使用相应的工具和屏蔽设施。 8.5 密封源更换容器时,应有专业防护人员负责现场操作剂量监测。

8.6 密封源装置野外作业时,在有用线束投照方向应提供一定范围的控制区。 8.7 用人单位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密封源设备防护性能及安全设施检验,如发现污染或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妥善保管归档。

第五篇:全民健康库版权声明与授权使用

1、网站真诚告诫用户:未得到著作者的同意对他人的著作物进行全部或部分的复制,传播,拷贝,有可能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权时,请不要把相关内容复制刊登到网站上来。

2、用户不能侵犯包括他人的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以及其他权利。一旦由于用户提交的提 问、回答、图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发生知识产权问题,其责任在于用户本人。用户可以对著作物进行报道,批评,教育,研究,在正当的范围内可以对其引 用,但是一定要标明其出处。但是在引用的时候不允许侵犯著者的人格,这种情况即使标明出处也看作是侵犯著作权。

3、用户的内容侵犯了第三方的著作权或其他权利,第三方提出异议的时候,网站有权删除相关的内容,提出异议者和内容发表者之间结束解决了诉讼,协议等相关法律问题后,以此为依据,网站在得到有关申请后可以恢复被删除的内容。

4、本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全民健康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 容,版权均属北京微梦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 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全民健康库”,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6、根据《网站注册协议》中关于版权的规定,用户提交到网站的原创内容的版权归用户和北 京微梦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所有。用户对于用户发表到网站上的任何原创内容,用户同意北京微梦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免费的、永久性的、 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和许可,可以使用、复制、修改、改编、出版、翻译、据以创作衍生作品、传播、表演和展示此等内容(整体或部分), 和/或将此等内容编入当前已知的或以后开发的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媒体或技术中。

7、用户申请删除自己提交的原创内容时,应按照本网站规定的流程向网站提供身份证明、权 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网站有权利优化流程,并推出相关收费服务。用户如不接受网站的收费服务,可将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反馈到网 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网站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8、用户从网站提供的服务中获得的信息在没有得到事先许可的情况下,个人或提供给第三方利用复制、发送、传播等手段用于盈利目的时,将追究相关当事人

的法律责任。

9、当第三方要使用网站上的提问、回答或各种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的时候一定要事先从相关用户或者北京微梦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那里得到书面同意后才能使用。

10、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上一篇: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下一篇:放射科机房建设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