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新桥梁

2022-09-12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何加强二者的沟通, 是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 同时也是数以万计的学生家长所关注的问题。在过去, 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往往局限于家长会面、座谈、电话联系等一系列简单的方式, 这种沟通在教育学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仍然没有改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难的问题, 难于达到两种教育优势互补的教育效果。

1 时代呼唤新的家校沟通模式

家长们还在参加家长学校吗?还为参加家长会而请假吗?还因为自己的孩子犯错而特意的到学校跑一趟吗?还经常检阅家长联系卡上学生最近的学生信息吗?有了网络, 我们可以告别过去。

无论是计算机网络, 还是移动通信网络, 都具有强大的视频、音频功能, 能够进行实时的跨区域的通信交互。学生家长即使在美国, 也都可以在线与学校教师进行沟通, 交流学生的学习状况信息, 网络空前强化了传统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教学作用。不仅如此, 网络还打破了传统沟通模式, 采用网络视频直播的方法, 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线的通告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在线观看学生学习的实时直播,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一目了然了, 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家长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检查监督功能, 而这, 在非网络时代是难于实现的。

例如:有的幼儿园, 为学生家长提供在线视频服务, 家长通过互联网观看孩子的学习状况直播, 监督孩子学习, 并和幼儿园老师一同管理教育孩子。

2 网络条件下,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是两种特点完全不同的教育, 但教育是个延续性的过程, 这两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等重要, 无法割裂。学校教育指的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 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而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 如父、母、祖父母等, 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

学校教育具有极强的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 体现在清晰、明确、全面且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有着极强的组织性, 学生在学校学会集体生活, 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而家庭教育则具有早期性,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连续性, 子女出生后, 从小到大, 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 朝朝暮暮, 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家庭教育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 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家庭教育具有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 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明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特点后, 有理智的人很快就能想到:如果我们将这两种教育结合起来该有多好。事实也确实如此, 很多教育工作者们早就开始了对其的研究和实践。但是,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收效甚微。今天, 网络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 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两者在较深程度上的优势互补成为了可能。

3 网络沟通促进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变革

家长和学校通过网络沟通, 可以更好的协调彼此的行为, 使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3.1 互相配合

家长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 从而积极配合学生开展对孩子的教育和训练。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波动, 学校能够通过通讯软件通知学生家长,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 开展合理的个性化教学。

3.2 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 二者和谐, 产生合力的效果

学校获取学生大量的生活学习状况资料变得易如反掌, 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育更加人性化, 促进学生心理方面走向成熟, 不仅如此, 还可以抑制学生心理上的消极态度。学校和家庭在网络帮助下, 对学生能够做到同时性教育监督, 避免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3.3 切磋经验, 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自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其优点, 但也有其不足。家长和学校可通过互连网切磋经验, 这种频繁的沟通能够使对学生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很容易暴露出来, 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变, 学生的教育过程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赢的局面。

摘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彼此各有所长, 如何发挥二者的合力一直是当今教育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往的沟通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 在促进两种教育作用融合方面一直收效甚微。然而, 网络恰巧摆脱了传统沟通方式的束缚, 并在家长和学校间建立一座新的桥梁。

关键词:学校和家庭,网络,沟通

参考文献

[1]  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 6.

[2]  [美]加里 D 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4.

[3]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1.

上一篇:探讨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出现”艺术下一篇:体验积累运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