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环境设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儿童视角下社区公园恢复性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以星光社区公园为例

摘要:现代儿童的学习压力、精神负担越来越重,长此以往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Kaplan提出,具有迷人性、身体逃离性、兼容性、延展性和心理逃离性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从心理疲劳和压力状态中恢复。社区公园是生活在城市的儿童亲近自然、就近游憩放松最便捷的户外环境。本研究选取重庆市四个社区公园,采用儿童版恢复性评价量表作为评价工具,利用儿童拍照实验及影像语义分割、李克特量表等方法将儿童感知的因子特征量化,构建理论模型并运用AMOS软件进行路径系数分析,进而得到儿童视角下社区公园恢复性环境的影响路径以及各因子与恢复性环境的相关性关系。据此提出设计策略,并以重庆市星光社区公园为例进行规划实践。首先,结合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研究,梳理出可能影响恢复性环境评价的个体及环境因素,共六大类20小类。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其次,实证调研。采用香农维纳指数、SD语义量表、儿童拍照实验+影像语义分割等多种方法对各因子进行量化,并对星光社区公园、春晖公园、仰天窝社区公园、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等四个社区公园进行问卷调查,接着对调研结果进行基础分析,得出影响恢复性环境评价的个体及环境因素,共六大类16小类;再次,实证分析。使用AMOS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路径系数分析,结合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得出儿童视角下社区公园恢复性环境存在的两种路径,即路径一:个体及环境因素→恢复性环境评价→健康效益评估;路径二:个体及环境因素→场所依赖→恢复性环境评价→健康效益评估,场所依赖起中介作用。并从因子角度出发,通过皮尔斯相关性分析得出各因子对恢复性环境评价五维度的影响大小;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儿童视角下社区公园恢复性环境的五大设计策略,即增加社区公园的迷人性、营造儿童在社区公园的身体逃离感、塑造与儿童相容的社区公园环境、创造儿童心理逃离的氛围及提升社区公园的延展性,并将其应用于星光社区公园项目设计。本文通过对个体基本特征、出游特征、自然特征、感知特征、设施特征、区位特征、场所依恋与儿童恢复性环境评价的讨论,将规划学科与公共健康领域有效结合,为今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儿童;社区公园;恢复性环境;场所依恋;设计策略

学科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关注儿童健康,助力健康中国

1.1.2 儿童自然缺失,亟需恢复性环境

1.1.3 聚焦社区公园,满足儿童恢复需求

1.1.4 探究情感联系,营造人性化场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儿童

1.4.2 社区公园

1.4.3 恢复性环境

1.4.4 场所依恋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5.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5.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6 研究框架与方法

1.6.1 研究框架

1.6.2 研究方法

2 相关基础研究

2.1 恢复性环境理论及其评价方法

2.1.1 注意力恢复理论

2.1.2 压力恢复理论

2.1.3 儿童视角下恢复性环境评价方法

2.2 场所依恋理论及其评价方法

2.3 社区公园恢复性环境影响因素与调查方式

2.3.1 个体因素

2.3.2 环境因素

2.4 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

3 实证调研

3.1 调研对象

3.1.1 样地选址

3.1.2 研究对象简述

3.2 样本数据采集

3.2.1 样本数据采集方法

3.2.2 调研过程

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3.3.1 样本基础分析

3.3.2 信效度检验

3.4 本章小结

4 实证分析及设计策略

4.1 结构模型分析

4.1.1 适配度分析

4.1.2 路径系数分析

4.1.3 中介效应检验

4.1.4 假设验证与结论

4.2 社区公园恢复性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个体因素的影响分析

4.2.2 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

4.3 儿童视角下社区公园恢复性环境设计策略

4.3.1 增加社区公园的迷人性

4.3.2 营造儿童在社区公园的身体逃离感

4.3.3 塑造与儿童相容的社区公园环境

4.3.4 创造儿童心理逃离的氛围

4.3.5 提升社区公园的延展性

4.4 本章小结

5 设计实践——以星光社区公园为例

5.1 空间布局

5.1.1 总体布局

5.1.2 规划结构

5.1.3 功能分区

5.2 儿童专项设计

5.2.1 增加社区公园的迷人性

5.2.2 营造儿童在社区公园的身体逃离感

5.2.3 塑造与儿童相容的社区公园环境

5.2.4 创造儿童心理逃离的氛围

5.2.5 提升社区公园的延展性

5.3 其他专项设计

5.3.1 园路系统

5.3.2 排水设计

5.3.3 建筑及服务设施设计

5.3.4 景观小品设计

5.3.5 夜景照明设计

5.3.6 标识系统设计

5.3.7 用地平衡表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A.调查问卷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上一篇:养殖技术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全媒体传播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