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孩子努力学习

2023-03-17

第一篇:为什么要孩子努力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浮躁的社会让教育,让学生甚至让老师们都越来越浮躁,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折腾不止,是该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了,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谁还给我们一个宁静的教育氛围?这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这是我在前不久初三月考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整理稿,有感而发,请多指正。

◆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气太差,不仅会葬送中考,更可能会葬送一生。

在座的同学已经进入初三毕业冲刺,但是,我从绝大部分同学身上真的没有看到毕业班的影子,我真的不太相信你们能在明年六月份的中考中打个翻身仗。

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你们绝大部分的成绩不理想,而是绝大部分同学的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气着实令人堪忧,而后者,不仅仅会葬送中考,更可能会葬送你们一生。

近段时间,我发现,如果班上没有老师,绝大部分班级都非常吵闹,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学习。在前不久学校主持召开的学生座谈会上,有不少同学提出自习课一定要老师去守着,因为班上太吵闹了,根本无法学习。听到这个建议,我心里感到很心痛,很悲凉,很失望。我们在座的同学都进入学校九年了,如果算上幼儿园,则十二年了,十二年,我们竟然无法上好一节自习课,我们在求学之路上究竟学了些什么?自习课是衡量一个班班风、学风的试金石,而我们现在竟然连一节自习课都不能安静、有序地进行,都必须时时刻刻要老师守在旁边,如果我们连这点自觉性都没有,将来我们还能成就什么大事?

也许有同学会觉得老师你太大惊小怪了。

好吧,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到学校来,究竟为什么?究竟要学些什么?也许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观点,我的观点是:我们到学校来,绝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不仅仅是为了中考高考,我们到学校来,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生存之道,准确地说,就是要学习职场生存之道,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尊重人、宽容人、理解人。

◆习惯远比分数更重要,你们永远要记住

将来,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都会面对同事,面对领导,面对社会上众多的人。而现在,每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职场,你们在班上如何对待老师,如何对待同学,将来,你或许就会如此对待你的上司,同事和客户。现在你无视班集体的利益,无视你周围其他人的利益,将来你也会无视单位的利益,无视同事的利益。现在你抛弃班集体,将来,你也必将会被集体所抛弃!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懂得尊重别人,这是最最重要的习惯。老师在上面讲课,你在下面捣乱,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你不尊重别人,又怎么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我认为在课堂,自习课吵闹,这不仅仅是违纪行为,更是不道德的行为。退一万步说,如果你自己不想学习,放弃学习,那么请至少不要影响别人,这是底线,也是最基本的良知。我还要提醒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既然是集体,就有规则的约束。今天你们你不受纪律的惩罚,将来一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记住,那些时刻提醒你,管教你,甚至骂你的老师是为了你好,如果哪天老师真的不管你了,你不要以为你胜利了,那是老师已经放弃你。

你们都要记住,这是一个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时代。

说到这里,也许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基础这么差,我再努力也没有什么用。我非常不赞成这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你从来就没有努力,怎么就知道没有用,怎么就知道自己不会成功?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努力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最重要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需要我们每一天都坚持,将来,我们必将因此受益。退一步说,就算你经过努力也没有考上高中,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这也算不上失败,你依旧有收获,因为你已经拥有一种努力的人生态度。我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遗憾的是,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总是能给自己找到一万个不努力的借口,而总是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努力的理由。

很多同学会说读书无用,现在社会上也会流行读书无用论。有些人会说,我们每天学这些有什么用。我们会举例子,比如谁谁没有读过书,他不是照样过得很好,很成功吗。这是没错,很多读书不多的人的确获得了成功,读书的确不是人生唯一出路,但你能认为所有没有读书的人都获得了成功了吗,你又能保证你就是那些没有读书者中成功的一个吗?我的观点是,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读书是否有用,我们现在应当做的就是尽到自己最大努力。而且,我们也不必纠结于每天学的东西有什么用,那请问你们,究竟要学什么才有用?学印钞吗?学点石成金的绝技吗?别老是埋怨我们学的东西没有用,每一点滴的知识,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滋润着我们的生命,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终究没错。

◆同学关系应当是世间最纯洁的关系

趁这个机会,还想跟同学们聊聊同学关系。

每带一届学生,我在第一次班会课和学生说的第一句话都是:我们全国有十四亿人,我们四五十个同学从天南海北走在一起,组成一个班集体,这是缘分,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时甚至比亲戚关系更亲近,比兄弟关系更亲近。什么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是成绩排在年级第一,不是运动会拿到冠军,而是这个班级在毕业二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后,还记得老同学,如果有同学一声吆喝,班上的同学会成群结队在回到母校看望老师,重温同学之情,那么这个班集体才叫优秀班级。

同学们,现在你们彼此之间一定会有一些矛盾,这很正常,但记住,我们是同学,而同学关系本应当是世间最纯洁的关系,如果我们彼此之间有一些矛盾,希望我们能多些宽容和谅解,尽快把不愉快的一页翻过去,不要耿耿于怀。对不开心的事情耿耿于怀,对双方都是伤害。我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宽容,一个好的班集体,每个同学都可以从中收获到很多东西,但前提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爱这个班集体,都要为这个班集体付出。

◆ 无论你处于什么阶段,孝敬父母都是你一生的责任

最后,想跟同学们聊聊你们和父母关系问题。

听到这个话题,我知道这会戳到很多同学的痛处,我知道在座的不少同学现在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张,不少同学心里不仅对父母没有感恩,甚至会讨厌父母。我时常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诉说自己的孩子不想与自己交流,说不了几句就很不耐烦,甚至“凶相毕露”。有很多家长对我说,老师啊,我真的管不了自己的孩子了,希望老师能帮帮忙。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心里非常难受。

在座的很多同学总会以青春期,叛逆期等理由为自己找到对抗父母的理由,有些同学认为父母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认为父母OUT了而不愿与父母交流。是的,同学们,你们处于青春期,叛逆期,但这绝对不是对父母横眉冷对,恶语相向的理由,无论你处于什么阶段,孝敬父母都是你一生的责任,聆听父母唠叨是你一生的义务。或许,你的几句话,就可以让父母感到温暖,你们为什么不愿意说?想想,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跟父母坐下来说说话了。别总是对父母说“烦死”了,这不仅没有礼貌,也没有基本的道德。父母都在渐渐老去,身为儿女,我们应当理解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同学们,人生路上,最关键的是你们自己,老师只能尽到引导和提醒的责任,老师的力量仅仅如此。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能调整心态,静下心来,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之中,谢谢大家。

第二篇:为什么要努力刻苦学习

孩子,不要抱怨读书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半夜醒来,发现女儿卧室的灯还亮着,就过去看。女儿皱着眉,正在抄写英语单词。 我问,怎么还不睡?女儿气哼哼地说,我今天听写错了几个英语单词,老师让每个词抄写一百遍,还有两百个就抄完了。我问,怎么还错了呢?女儿一翻白眼:没好好背呗。 我边往外走边说:那就别埋怨,老师也是为你们好,希望你们扎实地学好知识。 女儿把书一推:妈妈,学习好苦呀,还是你们大人好,每天上个班就行,你看我都累成狗了。

我苦笑,大人轻松到“每天上个班就行”吗?

前几天,我一个表弟有事来找我,脸上大写着一个“沮丧”。

他在一家私企打工,干了六七年了,收入算还凑合。可去年有一段时间他们工厂效益不好,老板说工资暂时按百分之六十开,等效益好了再补上。工人们也没啥意见,既然在一条船上,就得同舟共济吧,再说,那百分之四十只是暂时不发,又不是不给了。 今年上半年,表弟他们工厂的效益特别好,天天加班加点赶订单。大家以为效益好了,去年少发的那部分工资该给了吧?

可迟迟没有发的迹象,几个工人就去问老板,老板一脸无辜:去年不是和大家说好的,厂里效益不好,工资就发百分之六十,大家都同意的啦。工人们面面相觑:不是说效益好了给我们补上吗?

争执了半天,老板死活不承认说过“补上”这话,工人们也拿他没办法。表弟知道我做HR的,就来讨个主意。我说这事简单,去劳动部门一反映就解决了。表弟犹豫着说,不是没想过,只是我们和老板闹僵了,饭碗不就砸了?唉,好几千块呢,要是这钱挣得轻松,不要就不要了,可都是用力气换来的钱,想想就心疼。

我一边继续帮他想办法,一边埋怨:你脑壳也不慢,可当初就不好好上学,整天说上学累,你要是能考个大学,找份好工作,还会受这种气吗?

表弟懊恼地说,姐,你就别说了,我后悔有什么用?那会儿我净跟张东打游戏了。 我哼了一声:张东,人家是拼爹的好不好,他可以大字不识,照样住豪宅开豪车,你拼谁?你只能拼自己!你堂姐才是你的榜样。 他堂姐是我这些表弟妹里最出息的一个。 今年七月,在法国留学的表妹回国省亲。她这些年忙于学业,在国内重点大学本硕连读,又出国带奖学金读博士。从小成绩拔尖,当年高考在她们县考了第一名。

饭桌上,表妹侃侃而谈,浪漫的欧陆风情让人神往。女儿很羡慕,说,小姨,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表妹鼓励她:好好学习,你会的。 女儿问,就只有学习这一条路吗?

表妹沉吟了一下:对于那些某二代某三代来说,他们通往世界的路有很多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条。但对于我来说,考学可以说是唯一道路。

我的父母都是务农的,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每次我妈妈说起县城就特别兴奋,说那里好大呀,人好多呀,东西好贵呀,我都有想哭的冲动。我从小眼见父母的辛劳,就立志要通过自己努力让他们将来可以改变一下生存状态,享受一下生活。 女儿好奇地问了她最关心的问题,小姨,你那么努力不累吗?

表妹笑了:累啊。可是,如果你把学习当成一件有趣的事做,开始的时候你觉得很累,可当你一次次踮起脚尖超越了自己,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突破之后,你会感觉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

宝贝,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比起建筑工地的烈日暴晒,比起在寒风中叫卖蔬菜水果,你会发现,学习是最轻松快乐的事。不要辜负十几年象牙塔的时光,它足能撑起你的梦想,让你的目标落地生花,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和希望。 女儿陷入沉思状。

是的,孩子,我也知道你学习苦,也不要求你成为第一,但你要在该努力的年龄,不惜余力。

如果在最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庸碌无为,却借口平凡可贵,我敢保证,将来你会非常后悔,却无法言说。

孩子,不要抱怨读书苦,那是你通向世界的路。

罗素说过,人生应该像条河,开头河身狭窄,夹在两岸之间,河水奔腾咆哮,流过巨石,飞下悬崖。后来河面逐渐展宽,两岸离得越来越远,河水也流得较为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

其实,这也应是学习的历程写照。 走过这段最狭窄的地方,那些你吃过的苦,熬过的夜,做过的题,背过的单词,都会铺成一条宽阔的路,带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作者:苏心,北国女子,专栏作者,流行期刊写手,自媒体人。驰骋职场,也热爱文字,追逐向阳花般的日子。关于职场,关于生活,关于婚姻,关于女人,我手写我心,

孩子,我为什么一定要你考名校?“出身”真的比想象的重要! 当孩子问:“我为什么一定要考名校”,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今天的文章是一个老师写给自己孩子的一封信,信里写出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老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孩子,今天你被吓着了吧,让你看到小清姐姐和姑姑争锋相对的样子,真的很抱歉。但是,你放心,你小清姐姐和大姨只是意见上不合而已。

你大姨想让小清姐姐考A高中,那是我们市最好的高中,所以对小清姐姐要求很严格,你姐姐不理解。

当你姐姐大声抱怨:“为什么一定要我考名校?上普通高中不行吗?之前我成绩中等也没怎么样啊!”时,当我看到你姑姑被问得哑口无声,我想是时候写下这封信,尽管现在你或许还不懂。

因为等你到了和小清姐姐一样的年纪,妈妈也会要求你考名校,我不想到那时,你也一样抱怨我。

在这封信里,我想跟你聊聊为什么我一定要你考名校,写给你,写给小清姐姐,也写给所有会这样问的孩子们。

孩子,妈妈希望你考重点高中

到现在为止,爸爸妈妈一直没有严格要求你,只要你能掌握老师讲的知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什么特长也是你自己提出来的。

所以,你一直过得很开心,比同龄人轻松,成绩也就不上不下中等水平,但好在你学习习惯还不错。但是,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

妈妈曾经看过一个调查,说很多清华北大这些名牌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比较有名的高中。小学、初中重在抓习惯,所以妈妈不要求你考名校,但高中和大学对你之后的一生影响太大了,妈妈不能掉以轻心。

妈妈之所以这样说,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因为妈妈的经历告诉我,上名校真的很重要。

名校可以给你

更优质的外在条件

妈妈毕业后,一开始是在一所普通高中当老师,后来因为教学成果不错,被一所出名的重点高中聘为老师。在这个学校里,妈妈看到的一切,让妈妈深信,名校真的会给你带去更多好的条件。

☞ 优质的师资力量

在妈妈任职期间,妈妈终于懂得为什么重点高中的一本大学的上线率往往都远超普通高中,不仅是因为生源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老师。不是说普通高中的老师不负责,而是因为重点高中有一种不断学习的氛围(而且很多优秀的老师也会被聘用到重点高中)。 妈妈刚来学校的时候,就看到很多老师在没课的时候在办公室看书,会关注更好的教学方法,不但提升自我能力,也改善教学水平。在他们的影响下,我都不好意思不上进。 也是因为这些老师的优秀,妈妈任职的学校每年的升学率都很高,教学质量也一直稳步前进,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是优秀的传递。 ☞ 优秀的学习伙伴

以前妈妈高中的时候,努力的同学常常被看做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个别想努力的学生如果看看书,还会被同学“孤立”,因为学习的你没有时间和他们一起去挥霍青春。 而在这所学校,妈妈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所有人都充满了斗志,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他们雷厉风行,学习计划周详缜密,没有拖延症这样的坏毛病。

休息时间,有人教室自习,有人图书馆看书,有人参加各种活动竞赛,要忙的事情很多,但不觉得累,因为发自内心的开心,因为他们懂得学习的意义。 都说人是会互相影响的,你身边人的优秀程度决定了你优秀的程度。

孩子,当你进入一个重点高中读书,你会发现,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会是你的同龄人中最优秀的那一批。这样一所好的学校,会给你梦想,给你想要变好的欲望,这是别的学校给不了的。 ☞ 良好的校园氛围

在重点高中,违反校纪的行为往往少于其他学校(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但从几率上来说是更少的),因为重点高中的校园纪律是非常严格的。

不会因为你成绩好就格外开恩,因为这里的学生都很优秀;也不会因为你成绩不好就不管,因为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妈妈发现,越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越不会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做题上,他们会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而且,这类学校的管理会更加开明。你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竞赛活动、可以学习唱歌、画画,只要你想,你也可以不高考而通过其他方式上大学,比如竞赛,比如自主招生。 在这样的环境里,妈妈相信你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不同方式,你会以一种更加宽容而平和的心态,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你将来会遇到的各种事情。 ☞ 更多机会,更多选择

很多人都说,孩子,你一定要考名校啊,因为进了名校就能找着好工作。这句话对吗?对,也不对。

曾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过,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不是入校前的分数,也不是毕业后的收入,而是思维方式。

名校的牌子确实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但你要记得,名企看中的不是你的高分,而是你从名校中学到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没有学到,那名校的牌子也只是给你跨进名企的门槛而已。

名校给你最大的财富

是想要变优秀的人生态度

最后,妈妈想跟你说,以上妈妈所讲的名校会带给你的影响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名校赋予你的面对人生的态度。

在妈妈认识的人里有两类人,一类人总是抱怨世界不公平,抱怨生活太辛苦,但是抱怨之后还是安于现状,并不会有所改变;还有一类人,他们很优秀,可是他们更努力。于是呈现这种奇怪的现象,越能干,越努力;越有才,越上进。

而这些人大部分是来自名校,这并不是偶然,因为名校的思维方式和环境,让他们激发了优秀的欲望,让他们一直以来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而且他们所处的圈子都是优秀的人,无形中便推动着他们往前走。

每次遇到这样努力的人,就有人会问妈妈,他们工作量那么大,不累吗?孩子,这句话你一定要记住,当你遇上自己想要努力的事情时,你是不会累的,你会感到快乐,“太累了”只是不愿前进的借口而已。

孩子,你不是最喜欢隔壁陈阿姨家的小姐姐吗?我还记得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说:“姐姐什么都会”。是啊,小姐姐什么都会,她会弹琴,会书法,甚至会跆拳道。 当小姐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质疑,甚至批评陈阿姨是虎妈教育,对孩子太严格了,这样的孩子太苦逼了。

但实际上呢,小姐姐并不觉得苦啊。因为那是她喜欢的事情,那些觉得苦的人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积极向上的想法。当你把努力当做一种常态,那勤奋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啦。

在孩子的教育上,妈妈一直很佩服陈阿姨。从这也可以看出,名校带给我们的自律,进取,积极,勇敢的态度,影响的可以是一生,甚至是几代人。 孩子,妈妈希望你进名校,不是要你变得有多优秀,而是希望,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了,你可以有能力去面对这个世界,你可以不为生存发愁,你可以好好地生活,你可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孩子

努力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这些话、我不断的对孩子们说:“小学初中我要的是你们的学习态度,态度好自然成绩也会好,高中了必须要考进我们这最好的高中”我女儿做到了!读初二的儿子、也在努力!孩子们加油、撑起自己的梦想!

孩子,请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深度好文)

人人都说,这是阶层固化的社会。我曾到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给一个念高中的男生做家庭教师,对一件事情,印象深刻。

这个家庭不仅富裕,还非常有影响力,所以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眼睛都是长在头顶的。但是那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一名只有20岁的大学生,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突然变得卑微,如临大敌。

孩子的父亲,原本应该不在家,在公司的,回来了......

孩子的母亲则一早催促家里的阿姨准备水果和拖鞋,平常,这些事情,孩子的母亲是不会亲自过问的.......

我十分好奇,想一会儿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样大的能量,是不是三头六臂? 终于等到了。全是失望。以我的目光看,外表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不普通的,是他刚刚考入东京大学,而且是最难考的医学部。

一切也就清楚了,我的学生是高中生,念的原本是国际双语学校,家里计划高中毕业就送去日本,在日本参加考试,考日本的大学,这位20岁的年轻人考得这么好,一定有很多经验可以向孩子传授,所以就成了这家眼高于顶的家庭的坐上宾。 那一天,这个家里的每个人为了请他多为孩子传授一些经验,都竭尽所能。 大学生走完,孩子的妈妈也是累了吧,向我感慨,“你知道这个大学生这么有出息,他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吗”“不知道。”我当然不知道了。“他爸爸妈妈,是在市场补鞋的。”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这样深刻,以至于我常常想起。偶尔去那个市场,见到大学生的父亲。知道他东京大学毕业,去了哈佛念哈佛医学院,留在了美国。知道他的父母亲不再在市场补鞋,住在非常宽敞的房子里,这个房子,是大学生念东大的时候,得到奖学金,为父母买的。

知道每次大学生回国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其中不少是城里的达官贵人请大学生到他们家里做客,给他们的孩子介绍学习经验什么的。大学生的父亲说,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介绍呢不过是大学生小时候,看到父母为人补鞋,难免被人瞧不起。有一个夜晚,漫天星光下,收完小摊后,补鞋的父母想起白天,客人包着鞋的报纸上,有一段话,是一个叫龙什么台的人说的,觉得很好,想学给孩子听,那段话很长,学不出来,父亲嗫喏了很久,千言万语憋成了一句话:儿子,你要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那一段话,是作家龙应台说的。

龙应台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那位淳朴的,补鞋的父亲说不出作家龙应台的这样话,他只有一句话,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的生活。

我们的身边,逼自己变得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的例子,其实有很多。

或许是街边卖麻辣烫家庭的小孩,或许是我们小时候的发小,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世界的确是这样,这是世界的真相,你有多优秀,世界就会回报给你多少自由和尊重。 人不是动物,不是野花野草,天生天养,依靠阳光雨露就能活着,就算野花野草,也为了更多的阳光努力争取长高,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变得优秀? 想孩子长大后体面,受人尊重,有选择,有自由地生活,就要舍得小时候逼孩子变得优秀。

就算这个过程孩子会受苦,苦过前面的二十年,也好过后面的六十年一直被生活逼迫,身不由己好么。

是的,这是一个阶层渐渐固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努力,依然会有回报的时代。 作为一名平凡普通的妈妈,我已经决定当孩子问为什要努力的时候,告诉孩子我做家庭教师时的这段经历,然后告诉孩子那位父亲的话:孩子,请逼自己变得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 真后悔年轻时不懂得这些,导至今天过得这样卑微 优秀确实使人骄傲,但是很辛苦,也要坚持才可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优秀的孩子要更优秀,不优秀的要逼自己优秀,儿时多努力,长大才能有尊严,文章有意义。

“底层”之痛!一篇引起不少家长共鸣的好文

我们家长经常抱怨现在的教育制度,但是发泄了对这些教育制度的不满以后,又不得不老老实实去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好好考试。游戏规则已经制定好了,作为考生、作为家长只能去遵守那些规则。

在这样一个拼爹的社会,无爹可拼的孩子,也只有寒窗苦读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不知大家怎么看高考这个问题~

“ 底 层 ” 之 痛

敲这篇文字的同时,一位北京的大学同窗,正带着女儿在春意盎然的云南游学。为此,我专门查了一下什么是游学。

它其实就游览和学习的结合,是“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与此同时,我的儿子却迎接40天之后的高考,沉浸于疲惫而忙碌的学业中。

两个月前,深圳的大学同窗的儿子也是读高三,参加了校园歌手大奖赛,获得了第一名。同窗拿着我儿子的苦读,试图激励自家儿子刻苦学习。

他儿子明确地说:“我做不到。”那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绕过了国内的高考,不久,应该会接到几家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的一些大学同窗,他们的孩子已经飞到国外读大学了。

你说,游学是不是素质教育?是不是最符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可是,我做不到。

我们夫妻不仅要上班养家,而且,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陪孩子游览什么祖国的大好河山。要知道,游学的同学自己创办了一个学校,老公是著名律师,我们两家的家底根本不同。 你说,繁忙的高三时光里,有些学校早已举行了第一次的模拟考试,人家的孩子却热衷于校园歌手大奖赛,学校和学生,仿佛脑筋里搭错了哪根弦。

但现实里就是这样,高考来临,深圳的我的同窗的孩子就是这么轻松。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深圳的同学,就年薪而言,是我的40倍。

关于孩子的成长,关于学校的教育,时下每个家长都会滔滔不绝地说出一些道理。 理论上喧嚣了多年的素质教育,描绘了一幅多么精美的画面啊,你可知道,那些美妙的海市蜃楼,距离你有多远?就如,我也想带孩子去游学,我也想让孩子考国外的名校,可是,捏捏自己的腰包,拍拍自己的胸脯,我有多少底气呢? 4月17日,我参加了广东卫视的社会纵横节目的制作,这一期《“考霸”的奥秘》,谈论的是河北衡水中学。

谈及孩子们的苦读时,在场的著名教育学者信力建很是不以为然地说道——那些孩子,在社会的底层,不苦读,也没有办法。我在发言的时候,很理智气壮地说,我们的孩子,上千个日夜的苦读,就是为了摆脱你所说的——底层。 哦,明白了吧,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你得明白,你在社会的哪个层次。如果你像我北京的同窗那么事业有成,而且有足够的时间,你尽可以陪孩子去游学,饱览全球风光。

如果你像我深圳的同窗,年薪百万以上,你尽可以让孩子拥有轻松快乐的高三生活,而且还可以去国外留学。如果你像我一样,只是普通的工薪层,饿不死撑不着地居家过日子,那么,摆在你面前的唯一选择是,让孩子苦读,先摆脱所谓的社会底层。 也是在广东卫视的节目录制现场,狼爸萧百佑上场后,怒不可遏地指着信力建说:我在台下,最烦的就是你动不动就提国外如何如何。

他拍着桌子,一板一眼地说:这是在中国。是啊,最烦人的就是,总是有些教育专家们,动辄拿着国外教育如何如何,似乎,全盘西化,才是中国教育的出路。 总有些所谓学者们,拿诺贝尔奖金说事儿,提起中国教育,就痛心疾首地把高考骂得狗血喷头。

人生中,最可怕的其实不是痛苦和贫困,而是身处底层而遭受的歧视。当专家们漫不经心感喟衡中学生在底层的时候,我默默地想,他其实道出了衡中学生苦读的真正动力,那就是摆脱底层,摆脱歧视。

如果你像我一样,没有年薪百万以上的收入,没有优裕的家庭条件,你也喧嚣着中外对比,吵嚷着快乐成长,那么,你分明就犯了傻。记住,你的社会阶层意味着你家孩子在成长上,没有任何捷径。

你要启迪孩子,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社会阶层。如果你连肚子都填不饱,依然要讲究营养的搭配,那活该你继续饿肚子。

对于偌多工薪层和乡村的家长而言,必须丢掉所谓素质教育的幻想,激励孩子通过苦读改变自己的社会底层。别忘了,在城市里,油水比较大的企业,即便是招录最基本的柜员,底线也是211大学的毕业生。

如果你是学生,请通过刻苦学习,摆脱农民工、打工仔的命运。成长路上,每个人都能给你指出不同的方向,但刻苦学习才是唯一的答案。因为,你只有摆脱底层,才能舒服而优裕地生活。 让我们牢记,底层孩子的成长,试图舒适而体面,那仅仅是梦想而已。你如今拼得多么惨烈,未来可才达到足够的辉煌。

逼孩子学习和放任孩子,哪个更残酷?

前一段时间《小别离》热播,里面的台词“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这辈子完了”“我知道学这些没用,但对不起,它就考这些没用的”……或许点中了大部分学生家长内心的痛点。《小别离》热播后,引发了不少讨论:父母到底是该逼孩子学习,还是该放任孩子、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呢?

说到这个话题,让人不由想到著名钢琴家郎朗的成长之路。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曾在《我和郎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及其奋斗中的坎坷经历。郎朗在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时曾说:“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天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兴趣是练出来的!谢谢爸爸,逼我练琴!”然而也有很多人认为:郎朗是被逼出来的“匠人”,其父亲的教育方法毕竟只对少数人有效,对这种牺牲童年幸福的成长方式不敢苟同,孩子在童年时期应该“放任”一下。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前途的设计师,而所设计的就是孩子各自的性情 ▼不少人觉得郎国任的教育方法很残酷,比如用非人的打压方式来让郎朗努力弹琴,之后又辞职,让妻子一人承担家庭的开支,带着郎朗去北京求学;郎朗9岁时,因为误以为儿子贪玩误了练琴,勃然大怒的他甚至扔出狠话:要么跳楼,要么吃药!郎朗的童年就在不断的练琴练琴练琴、挨打挨打挨中度过,郎国任从未给过郎朗第二个选项……

这是一种颇受争议的教育方法,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快乐,但是比起郎朗父亲的残酷,我们也不应忽视另一种残酷。

比如一些家长以反对过分干涉孩子为由,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比如有些家长只顾着赚钱,把孩子扔给老人或者保姆来带,陪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比如有些家长一边对着手机、电脑、麻将桌全情投入,一边对孩子说“要好好学习啊,要不将来没出息”;比如有些家长为了自己省力,把电视、手机、平板交给孩子尽情“享用”,让孩子在动画片和打游戏中打发自己的童年。 也许你会好奇,这最多算是不妥,但是也不算残酷吧,至少孩子没受罪呀。可是我们现在不陪孩子苦练“七十二变”,将来要他如何面对人生的“八十一难”呢?!

人生前期不嫌麻烦,后来才不会错过让你心动的风景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蔡康永《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

蔡康永的这段话在年轻人听来,会有一种自己曾经可以做却没有尽全力去做的后悔感。在做父母的听来,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在孩子想放弃游泳的时候,应该对他说一声:孩子,你再坚持一下;在孩子觉得英文困难之时,应该帮助他爱上英文,给他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所以要教育孩子,不要太任性。不要让未来的孩子埋怨你现在没有逼他坚持,折腾未来的你。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父母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远。好的父母应给孩子这两样:一是健康的生命;二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的能力!

有个朋友是一所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年纪轻轻已是正高职称,在业内很有名气。她的孩子比起普通家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即使孩子没那么努力,相信依靠她的社会地位与收入,孩子将来也会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这个朋友并不满足于孩子的“衣食无忧”,她深知,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比拼的不仅是孩子本身,也是孩子家长自身的教育水平、眼界阅历、对政策的了解,以及物质条件、软性资源、教育参与度、对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等等。于是从孩子两三岁起,她就开始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陪孩子读国学经典、带孩子听音乐会等。然而有些家长,在孩子该学各种技能的时候却放任孩子玩游戏、看电视、玩手机,完全忽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举个例子,李小璐和贾乃亮的女儿、国民闺女小甜馨因其好性格受到网友的喜爱,依靠其知名度以及父母为其打下的基础,相信将来也不会过的太差。然而李小璐、贾乃亮还是没有放松对小甜馨的教育,虽然才四岁,芭蕾已经跳的像模像样了!孩子被“逼”学习的过程可能是“残酷”的,但在残酷的背后,可以看出父母培养孩子各项特长的远见和指引孩子走向成功的决心。我们不一定都要学习郎国任似的教育方式,但是必须让孩子懂得学习和坚持的意义,决不能让放任害了孩子。

最后,附上一段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学习的年龄被“逼”出无限潜能,每个父母都可以给孩子一辈子受用的能量。

分数到底有多重要?这是我见过最令人信服的答案!

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培养高分低能的孩子,但也不希望培养低分高能的孩子,而是高分高能、综合能力强的孩子。

所以分数重要吗?一目了然!分数的重要性从来都不与品质、综合能力的重要性相对立,反而应该相互促进。

只有学霸的父母才说分数不重要

周末到表姐家玩,她聊到昨天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一个学霸同学的妈妈作为家长代表讲话。

一上台,这位学霸妈妈就说,其实,我并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以来我就认为孩子的分数并不重要……话音刚落,下面的家长就“嘘”声一片,还有人向她翻白眼……这位学霸妈妈尴尬万分。

是啊,只有学霸的妈妈才说分数不重要。 表姐说,她并非指责这位学霸妈妈撒谎,可能她的孩子,天生就喜欢读书,视读书为最大的乐趣。对于这类“学霸型”孩子,不必和他强调分数,因为他已经足够自觉,分数也很漂亮。

只是,有几个孩子能像那些学霸孩子一样,善于学习,热爱学习?

还有一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的家长也说分数不重要,实在是为自己和孩子找个台阶下。

分数决定了什么?

幼升小,重点小学7.5%的入学率;小升初,重点初中4 % 的入学率;高考,2015年一线城市211大学13.9 % 的录取率,西部城市4.3 % 的入学率。

从7岁到12岁到18岁,每一个阶段,无不涉及到分数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你说,分数重不重要?

也许你会说,一定要 读大学吗?乔布斯在大学里只读了一学期就退学了,但他却是“苹果”电脑的创始人。我们且不去深究他从里德学院辍学后的十八个月里一直在旁听、学习,单就概率上来说,这种小概率事件,你确定会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吗? 所以考高分、读大学,仍然是大多数、普通孩子要走的一条路。

试想,如果孩子在该学习的时候,连书都读不好,却指望他走上社会后,能够突然大放异彩,工作能力超群,我想这个概率大约比中福利彩票还要难些。

我们需要一场公平的竞赛

要读好的小学、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无一不和分数相关。分数如此重要,然而很多人说:素质教育比分数更重要、综合能力比分数更重要、人际交往比分数重要......

其实我真的很想问问——“素质教育的好坏用什么来衡量?综合能力高低用什么来评比?”

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只要有选拔,就一定有比较;只要有比较,就一定有衡量标准。我们不否认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前提是教育部要能拿出smart的评估标准,否则,所谓的考核就很容易沦为钱权交易的工具。

我们没钱没权,只能拼孩子、拼分数。我们宁愿分数成为重要且唯一的衡量标准,这样至少能孩子有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有一个可以公平竞争的平台。 所以,道理谁都懂,但在教育资源与学生数量不能完全匹配时,当教育质量仍然要分高下时,当社会无法为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时,请不要再说分数不重要。万一孩子哪天真的考砸了,没能进入好的中学、好的大学,我们是无法为他们的人生负责的。

当然,分数重要,也请正确对待分数

说到这里,不免又提到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心理专家也再三告诉我们:孩子回家不要问作业、考试完后不要问分数,以免孩子有过大的压力。

家长确实可以不问,但社会在要、学校在要,家长还要假装不要,孩子能相信吗?家长真的能做到吗?

我想,每个需要孩子的分数为他自己争取一个好学校的家庭,都不可能不问分数。 做为家长,在孩子还不知道自己需要努力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说的还没醒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为孩子未来上什么学校、走入社会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负责的。 无论我们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而且未来生活不那么辛苦的人。

而分数,是孩子在学生时代,唯一可以证明自己、并为自己争取到更好机会的标尺。 于人的一生来说,少时的分数确实不那么重要;但于他们的学生阶段来说,分数却又无比的重要。

如果你认为重要的话,为什么要骗孩子,告诉他不重要呢?

他那么信任你,如果他真的认为不重要了,最后考试考砸了,没有好的中学、好的大学读,我想那个说分数不重要的专家,不会给你的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所以,在孩子的学习时代、在我们以分数论英雄的人才选拔时代,分数真的很重要。 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我们向孩子要分数,就向领导向我们要业绩一样——分数意味着他们能不能升学读个好学校,业绩意味着我们能不能升职加薪。

也所以,我们必须向孩子要分数,只是我们看分数该有些技巧--我们要看的是他现在分数里的空间、肯定他为现在的分数所付出的努力,而不只是一串干巴巴的数字。 在我们向孩子要分数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的分析自己孩子的实力,帮他制定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确保孩子有努力的方向、以免那永远也达不到的目标将孩子的信心击跨。 亲爱的家长们: 告诉孩子,不是分数不重要,而是分数很重要,我们确实有可能拿不到一个和别人一样漂亮的分数,接纳这种结果的前题,是孩子你必须先努力。

告诉孩子的,不是分数不重要,而是分数很重要,与品质、能力、情商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我们不能因为某些高分低能的案例,就否定分数对学生的重要性;也不要不加研究的去说那些高分低能的案例是被应试教育逼出来的。

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眼界,决定了孩子是否高分低能--更多高分高能的案例,足以证明:分数、品质、情商、素质,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认为,这也应该是社会和教育界努力的目标。

想要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这样做也就够了

文/梁旅珠,留学于美国宾州大学,不仅自己从小成绩优秀,而且女儿进入斯坦福大学,儿子进入了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本文节选自《我把女儿教进世界名校》一书。

低年级,盯功课,高年级,就放手

我从不讳言孩子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很用心盯功课,但到高年级,功课方面我几乎全放手了。

于珺(作者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以后,除了她偶尔拿不会的题目来问我,我好像再也没有主动看过任何作业和考卷,顶多是考卷签名时若看到成绩不尽理想,我会问孩子懂了吗,需不需要帮忙,只要他们说没问题,我信任他们,就不会再追问。

我见过好些念书比孩子更认真的父母,即使到了中学,还是天天在家管理小孩所有的功课细节,研究过滤每一张考卷。

我觉得盯功课、管孩子应该是有阶段性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尽快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父母不该到孩子已经初高中了,还继续当书童,孩子可能因此养成依赖性。不过,带老大时,我并没有清楚的概念预知什么时间点该怎么做,就是边看边走,自己观察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经差不多,就逐渐放手。

曾有人问我,为何会有小学低年级时要陪着孩子做功课的概念。 很多年前孩子三四岁时,有一次吃饭的场合,旁边坐了一位大女儿已经上中学的朋友。聊天中她谈起教育小孩的经验,我记得她说:“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要盯紧一点,把习惯培养好,以后就轻松了。”

我回想自己小学一年级时,妈妈就花了不少时间坐在我旁边看我写功课。好的开始的确很重要,我认同小学一年级要把习惯养好的说法,因此朋友的提醒让我特别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这位朋友在孩子长大了以后,重返职场成了女强人,她的大女儿也成为一位亮眼的新闻主播。每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她女儿台风稳健地播报新闻,总会忍不住想起当年我们吃饭的场景和谈话的内容。人生很奇妙,有时不经意听到的一句话,可以让自己受用无穷,也记得一辈子。

十岁前,与孩子打好良性互动基础

孩子小学三年级以前,父母的影响力大,我们的指令和建议,孩子比较愿意听从。到了四年级,尤其是女孩子,伴随着一些青春期发育带来的生理变化,自主意识就变强了(男孩子通常会慢一点,开始的时间约在初中一年级)。

我比较记得的是,之前我给于珺什么课外书,她就读什么,但小学四年级以后,我则清楚感受到她开始有比较强烈的偏好,尤其爱读惊悚推理小说,至于她完全没兴趣的主题类别,就很难强迫她接受。

这是孩子随着生理变化学习独立自主的正常现象,家长要有心理准备调整心态做法,不应解读为“孩子变叛逆,开始不听话了”。

因此,十岁左右是一个自然转变的时间点,跟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之前就要打好基础。

想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父母必须建立权威,但不是一味地高压。我整个概念就是从小到大,由紧到松,因为好习惯不严格是养不起来的。 待孩子习惯养成后,做家长的再依状况一点一点地手,孩子会觉得父母越来越好相处,整个转移过程就可以很顺畅,不会有太多冲突。

小学一二年级从小培养专心与时间控制

一、二年级时,每天晚餐后,我就和孩子一起到房间把联络本和功课拿出来,我会引导他们从当天的功课中先决定出顺序,并判断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做像练钢琴或读英文这一类的才艺功课。

我要他们在一开始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先完成最难的作业(通常是数学或语文),再做其他科目,像美术劳作或报告模拟较轻松愉快的放在最后面。 我会坐在孩子旁边,陪他们念书、写作业,完成后,盯他们检查或复习,确定每天的计划都要实行。当他们有困难时,我会立刻协助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比方说查字典或找参考书。

不过陪在旁边最重要的目的,除了利用长期的反复操作形成他们的惯性,还要让他们学会专心和时间控制。我不希望他们边写边玩,尽量帮忙约束他们集中精神,功课写完,休息时间再好好玩。

小学三年级,教孩子做计划表、画重点

三年级后,我不再坐在旁边陪写功课,只要他们应该已经学会的事,我就要求他们自己处理,但我会教孩子怎么做计划表。

尤其是儿子个性比较散漫,他每晚一回家,都要先在纸条上写下他当晚时间的安排方式给我确认,然后照着预估的时间表执行。虽然我不坐在旁边,但我会检查成果。

我对“功课要好好做”这件事非常严格,比方说生字若写得不好,我会擦掉要他们重写。好好认真写,可能写一遍就可以马上去玩或休息,潦草应付的下场,反而得重做两三遍。

于珺三年级开始,我教她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和红笔画重点,自己学着从课文中找出各种可能的出题方式,让她了解读书不能只是傻傻地从头念到尾,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理解思考。

像社会科,若念到某项内容有呼应到前面教过的东西,可能被拿来做整合比较的,我就会指导她找出来,在两课页面上都记下另一页的页数及重点。 做几次以后,小孩子自己就会懂得怎么整理出自己的观念架构,不会养成不加思考就死啃参考书的习惯。

小学四年级,教孩子上课做笔记、整理考卷

上四年级后,我买笔记本给她,要她从社会科开始尝试上课做笔记。记笔记可以帮助孩子上课专心,也可以学会抓重点。我给她的提示只有尽量做到边听边写、记多少算多少,不要为了记笔记而错过老师的授课内容。 一开始,她笔记本上只有短短几行字,也常对我抱怨她不知道该记什么,不过慢慢地她就摸索出窍门,后来她不但会帮自己出复习卷,还会出题目给弟弟做。

四年级以后,我要孩子自己整理考卷及做段考复习表。我帮他们准备很多讲义夹和透明文件袋,用标签标示,然后孩子就会自己把发回来的大小考和段考考卷依顺序收入。 我常笑说自己是A4妈妈,所有东西都以A4为标准规格,教他们收纳归档。由于平常就已经整理好,考试前拿出该科的夹子,曾犯错过或不会的考题一目了然,对考试前的复习很有帮助。

我帮孩子设计的段考复习表,表格横轴是分课分段的考试范围,纵轴则是科目,每科下面再分课本、习作、参考书、评量和考卷。

三、四年级以后,段考一两周前,小孩自己就会把空白表格印出来填写,然后贴在衣柜的门上,每做完一项就在格子内做记号。

这样一来,哪些部分已经念完或念过几遍就很清楚。万一有来不及念或没复习到的地方,下次考试或期末考时可以特别注意补强。

小学高年级以后,我不再过问课业细节,只提醒他们学习若有困难,无法自己解决,一定要来找我商量。

于珺高二的第一次段考后,她有点懊恼地对我说:“高二科目变多了,段考复习一个礼拜时间好像不够。”

从那时起,她就自动把段考的准备时间提早为两周。两个孩子初高中以后,读书和应付考试都完全自己负责。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盯功课的目标和方法正确的话,就像是给孩子一支钓竿,亲身示范钓鱼的技巧与方法。短短两三年时间的密集基础训练,足以让孩子未来具备自制钓竿、拓展渔场的能力。

中学后不再管孩子却被认为装模作样

孩子上中学以后,我很少像他们小学时那样,常常为了帮忙班上的事去学校,但由于长期担任家长代表,偶尔有事必须去学校时,我总是很害怕在校门口碰到一些天天到学校报到的妈妈。

其中一位别班的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常常名列前茅,每次在校门口遇见,她多半正在和另外一两位妈妈讨论前一天发回来的某一张考卷。

有时她会把我叫住:“高妈妈,昨天发回来的生物考卷,第一张第九题选择题答案有问题,你知道吗?正确答案是B,可是C应该也可以。我已经帮他们查过课本和参考书,我认为„„”

通常我只能一脸茫然地回说:“不知道耶,我完全没看考卷内容„„”然后快步“落跑”。一方面为自己似乎是个很混的妈妈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担心别人认为我装模作样。明明两个孩子成绩都不错,在家里一定严格督促,却爱在别人面前假装没管小孩。

第三篇: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坚持学习?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坚持学习?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无用论”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学霸一对一,坚持一对一教育,只为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该是学习的年纪,就应该坐在学校学习,一旦选择脱离这个适合的群体,人就会变得狭隘,世界变小了视野变小了,未来该拿什么与世界抗衡。

“网红杀鱼弟自杀”的新闻曝光后,消息纷至沓来的同时,有关于“杀鱼弟”的各种情况也纷纷被曝光,事实上我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号人物,看完了新闻报道之后让我感触最深的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隐藏在这件事件背后的那些东西。

本是年幼懂事的孩子,为家庭为父母分担重担,为何现在却成了这样的情景?大家议论纷纷,没有一个可以一致的答案,也不会有一致的答案。

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他的视野,也决定了他的世界。我们为什么要孩子一直学习,并不是为了孩子非要考多么好的成绩,成为多么伟大的人,而是为了孩子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为自己的生活或者方向做出选择,有做出选择的能力和承担结果的勇气,而不是依靠别人的眼光和世界来觉得自己的未来和选择。

而这些看似简简单单的东西并不是另外一个人两个人告诉孩子就能教会的,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课本知识能够学到的道理。伴随着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不止是身体在成长,也是人格的成长,在不断的学习和选择中学会一些道理,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想要做的那件事,找到自己想要走的那条路。

最经常听的一句话莫不是:“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作为父母的倾尽全力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都是为了孩子不会在“教育”上吃亏,不会因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历给未来的路途留下绊脚石,就是因为如此更不能让孩子不接受教育,对于想要走出困境的孩子来说,学习是最好的出路。别让孩子辍学,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应该接受的最好的对待,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创造明天的机会和能力。

暑假过半,对于那些面临升学的孩子来说,有些孩子因为考试不理想不想上学,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想要辍学,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负责,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不知道家长也该知道,无论如何也该让孩子走下去,多费些心思让孩子学习。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想要给孩子辅导功课,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霸一对一有负责和高能力的老师,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教学理念,学霸式的心得体会,良好的沟通交流,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学霸一对一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与成绩,帮你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许下一个学霸就是你。

第四篇:人,为什么要努力?

胡新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终于轮到我在这里演讲了,心里无比激动,因为我有好多话想问我的孩子们:“上学累吗?”“训练苦吗?”“老师和家长的唠叨烦吗?”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不要上学了,不去训练了,老师和家长不管了行吗?答案一定又是否定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今天我们很努力、很努力,将来才能生活的毫不费力。

那天在水管那儿洗手时,无意中听到两个九年级孩子的谈话,一个说:“天天训练,累死了!”另一个说:“现在累几个月,总比将来苦一辈子强。”我很震惊,这个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对生活有了这样深的领悟,他已经懂得了,如果自己不强大的话,有的是比累更能刺痛人心的东西。那就是将来自己能否有尊严的活着,是否具备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利,以及抓住机遇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在成功者的队伍里面,很多人并不见得很聪明,在失败者的队伍里面很多人并不见得愚笨。其实,有一样东西比聪明的脑袋更重要,那就是人的心灵和意志,一个人的贫穷很大的程度上是心灵的贫穷,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意志的成功! 一个婴儿生下来,没有人会问是生下一个国家主席还是一个部长;是一个老板还是一个打工仔;是一个教授还是一个乞丐,人们只会问: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对一个刚生下来的孩子来说,将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没有谁知道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由此说来,人刚生下都是一样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学习的艰难,人们的心灵和意志就会慢慢地发生改变,有的变得刚毅努力,有的则变得自暴自弃。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别人都已经那么优秀了,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的回答是:“你才几岁呀!你比柳传志还老吗?40岁时的柳传志没有问来不来得及,最终缔造了他的联想集团;高考3次落榜的俞敏洪没有问来不来得及,终于考入北大并打造了他的“教育航母”-------新东方;两次创业失败的马云没有问来不来得及,终于书写了他的电商传奇。”显然,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得先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也显然,为了这样的强大,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咬牙忍受„„但是,一个美好的未来,势必就是这样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是令人佩服的:第一种是永远打不倒的人;第二种是100次倒下能101次站起来,1000次倒下能1001次站起来的人。也因此,孩子们,我允许你们不优秀,但不允许你们不努力。这世界上,付出努力得不到结果的事情太多了,我不奢望你们成为那一个种瓜得瓜的幸运儿,但我希望未来无论面对怎样的事情,你们都具有生存的能力。哪怕很多事情你们做的不好,但是你们必须去做,就像学习这件事,我不要求你们成绩优异,但我要求你们认真面对,因为努力是一种习惯和状态,更是人类的生存法则。也许学习中,你可以选择做不好就不做了,但是未来呢?你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你决定不交朋友一辈子待在家里?你不懂得如何做饭烧水,所以你打算活活饿死?你找不到工作,所以你打算靠父母养你一辈子?同学们,拿出你“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拿出你“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毕竟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可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同学们,新的学期刚开始不久,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摊开了一张新的白纸,那么我们将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人生的又一幅精彩的画卷呢?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

那么就让我们用努力和汗水,智慧和热情,抓住这宝贵的今天,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我为什么要这么努力

我为什么要这么努力?穷啊!

我妈说我是,天生的二道贩子

我不信!

于是我做了很多事情来证明,他是错的。

小学二年级,我爸花了2块钱给我买了一支超级好看的铅笔,我在班里炫耀,同学非常

喜欢,于是我5块钱卖了,买雪糕吃,吃了一个星期。

初二期末考试,我买复习资料,被同学抢走了。我不服,于是我5块钱一本卖,限量

20本,我爸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年我手里是怎么多了几百块哒!

初中毕业后去广东工作,工作之余,我喜欢逛网购,很多网站经常有bug,于是我抢了

很多超级便宜的东西,日积月累,租的房子都放不下了,自己用也用不完,还经常被同事们

抢走,我不服,于是我混到老乡群里去卖了这些东西,因为河南人都很会过日子啊,我价格

低当然买我的,我不但挣到钱还结识了一帮在广东的老乡。

现在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我发现! 我妈说的真对!

读书与我无缘,我就是适合挣钱!

一、鸡汤有毒

我闺蜜说我拉低了整个闺蜜圈的逼格,她们都在逛街聚会拍美照,圈里不是在晒靓漂亮衣服就是在晒大款包包,而我在卖货,从气质上与他们不符,他们要屏蔽我。 你们说,这是人话吗?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的,我们超级好,她们经常帮我介绍客户! 做微商的人要不知道这个词就等于没干过:造势! 是不是,都懂。

我入的第一个坑就是被造势吸引了。

我之前的同学就是每天都在朋友圈晒一大摞子收入,晒发快递,晒正能量鸡汤,晒成功的优

越感。

我承认,我被这些东西给吸引了。

我就想挣钱!

造势是被普通大众最为诟病的地方之一,原因就是:虚假。

我加入她的团队后,每天按照固定指标来做,让我觉得太不真实了,失去了本来的面貌,这不是我。接触这一行,我才知道,微商并不重视代理教育,上家往往只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灌鸡汤

如果你每天面对的都是心灵鸡汤,励志屌丝逆袭的假故事,我相信任何人都会倦怠。天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微商同行的早安群发,周末特消停,一到周一朋友圈一大串没什么卵用的早安正能量。腻味的不行!

团队内部灌鸡汤是有目的的,通过不断精神食粮刺激,让一些盲目的创业者心气高涨,像文化时期大跃进似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盲目的追求利润空间,囤大货后完全失衡,就出现了货卖不掉的情况。

我需要的是专业化的运作模式,你却给我喝鸡汤? 对不起,毒鸡汤我过敏。

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除了学会了“造势”和复制粘贴,一无所知。还有一群死粉。

我做微商的最初目的就是想挣钱,但接触了“传统微商”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微商名声不好,我该怎么做? 我认为微商不被大众接受的原因有5个: ① 虚假宣传

指鹿为马,夸大功效这是微商宣传产品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接下来有图有真相哇,要死的鱼儿加点肽粉复活啦,那秦始皇还要什么长生不老药

低级言论

不得不承认,微商从业人群里,存在大量三低人群(收入低,学历低,素质低),为了利益他们没有原则,如实的说,鸡汤是这类人群的刚需。他们需要造富梦去支撑他的行为。

天天造谣,鲁迅说过:要死也要死在有梦的地方,比尔盖茨又说什么了,ps技术……让名人哭晕在厕所。 ③ 疑似传销

在整个链条里,很少有人会取踏实卖货,整个行业充满投机行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在利益驱使下,拉人头囤货引起争议。很多品牌商抱着捞一笔就跑的心态招商,随后新品不断上架,底层代理商苦不堪言,继续骗来骗去! ④ 与主流价值观相悖

中国人历来是低调的,富翁和银行都不敢炫富,可在微商里这是标配,处处透露不劳而获的价值观。吸引那些渴望天上掉馅饼的人加入,只不过这样来的代理商流失的也很快。 ⑤ 产品质量差

如此浮躁的风气下,踏实做产品的必然受伤,很多人不管质量,圈完钱就换一个名字继续出现。

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分辨能力,质量差是微商重灾区。 我相信在淘宝野蛮发展时期,类似的问题不会少。

我开始停下来,思考未来该怎么走。

过去5年里,微商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当市场开始饱和,缺乏技能的人占据市场大多数,不可避免的出现销售下滑,囤的货超出自身动销能力,恶性循环开始了。

别人走过的路,我再去走一遍,我只不过在重复别人5年前的动作,聪明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成功的。微商的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职业技能培养到位,流量和IP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微商必然从散漫无序的行为,转变为社群和微网红。

我开始省穿俭用加入一些付费社群,就遇见了我现在的团队老大。他本身是大学电子商务教师,所倡导的理念与孵化逻辑完全符合我的价值预期。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的微商之路才真正开始。

我们独创了适合社交电商的文案写作手法、整合了视觉营销的技巧、提出了高互动的方式,我们内部称为三原则:有故事,高颜值,参与感。

通过三原则的塑造,零售业绩比之前提升了37%,也出现过一条短视频卖出12单和一条文案成交36盒的个人记录。这在之前暴力的链条中难以实现。

虽然我不算成功,但这段时间的历练让我学会了创业思维,互联网创业抓两点:一是掌握流量,二是输出价值能力。我的代理都是从软文投放和直播里来的,可以算我的粉丝,忠诚度很高,流失率比其他团队低。有一个投放的矩阵,其中就包含软文投放和直播以及社群裂变。

我们有一套自创的微网红孵化体系,在头部的代理都会有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微商大咖(面向微商输出微商经验),另一个人身份是意见领袖(面向零售客户输出护肤知识),因此在头部的代理都会和团队签署一份排他协议,由团队老大负责建立高标准的工作室以及提供全程的营销策划指导,帮助代理覆盖本地市场以及在互联网里建立IP影响力。

二、我是老大

在我的团队里,我年龄最小,但他们都听我的,原因是我采用了下面5个办法来维系社群。

(一) 归属感的符号

就像品牌一样,社群团队也是需要标识化的,只有团队的人都在同一个标志物下,成员才会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当其他团队都是白牌,我是品牌,我在竞争中就领先半步。

IP调性

一个社群最大的影响力就是创始人,简单来说就是需要“造神”,通过IP的塑造来不断强化对社群的掌控。

(三) 执念

有标志物,创始人这不够,社群团队需要精神约束,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杜绝急功近利拉人头的现象出现。所以我也拒绝了很多人做我代理。志不同不相为谋。

(四) 传奇故事

对于普通人而言,创业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他们很难从自身环境里得到更多的创业帮助,因此,在社群里就需要创始人自身真实的“传奇故事”来引导示范,而且社群有明显的从众现象,创始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会影响整个社群的走向。所以我必须自己踏实落实提出的一切行动,如果自己都做不到,也不要指望学你的会做,一样的道理。

(五) 共同敌人

对于普通微商共同的敌人就是:财务不自由。因此,我们把孩子,房子当成集体奋斗的目标,以目标结果为导向,数据化进行管理,让行为从自由散漫引导到职业化,流程化。

(六) 仪式感

一个社群最不能缺的就是仪式感,我们通过设计集体活动来强化这种仪式感。比如我们在直播里都会提到一句话:最专业的新微商,社群成员通过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动作,潜意识里会强化这种理念。也会为之奋斗。

我管理团队虽然是这么做的,但我感觉困难重重,很多细节没有做到位。 社群管理技巧+持续价值输出,这就是我管理团队的方法。 人生无非两种过法; 1:平平淡淡安于现状 2:轰轰烈烈力争上游

我不愿做三围女人; 围厨房 、 围老公 、围孩子。

没有自由,更没自我。更不想平淡的过这一辈子,买不起喜欢的衣服和包包,掏不起孩子学费, 想孝敬父母也无能为力„ 所以,创业要趁早,我

们赚钱的速度要赶上父母衰老的速度,我是90后创业者夕颜,我为自己代言。

如果你正处于微商瓶颈期和迷茫期,如果你的上家不管你,来,我管你到底。

个人微信号:Qian810831230

上一篇:为什么要释放改革红利下一篇:卫生院化验室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