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情感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古代诗歌情感范文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

1、分析近几年长沙中考题型,了解诗歌思想感情鉴赏题题型。

2、掌握快速把握诗词思想情感的基本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作为一个生活在诗歌之国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背诵积累大量的好的古诗词,而且要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中考都涉及到古诗词的赏析。今天,我们就针对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做一梳理与复习。(板书: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我们先来看一些中考例题:

二、考题呈现:明确怎么考。

(2013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2014年)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的品质。(3分)

(2015年) 醉花阴①

李清照

②③④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东篱⑥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⑦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 【注释】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橱: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10.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赋予了 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 的情感。

11.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 内心感受。 (2016年样卷)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借助一些物象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本诗歌中借助了哪些物象来表达情感?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有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与本诗中的“断肠人”,在情感上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预计2016年:选材,向课外拓展;考点,课外与课内的有机衔接

三、复习: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哪些?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

四、 探讨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例题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感情?

归纳:方法一,借助标题把握内容情感。

【练习巩固】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感情?

答:喜爱山林的情感和山中迷人美景挽留客人的热情。

例题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西湖美景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归纳:方法二,借助关键词把握内容情感。

【练习巩固】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思乡之情

例题三: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这首小令,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的异乡人的孤寂悲苦之情。

归纳:方法三,借助意象把握内容情感。

【练习巩固】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孤寂(离愁别怨)

在中考中,为帮助考生理解诗歌内容,出题人往往在原诗后面附有小注,这些注释对做题大有帮助。考生在解题时,参考小注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把握诗作内容。

例题四: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石大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照小注,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描写雨后月夜行路的情景,表达自己逆境中,坚守信念,乐观豁达的情怀。

归纳:方法四,借助注释把握内容情感。

【练习巩固】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方法小结】方法一:借助把握内容情感。 方法二:借助把握内容情感。 方法三:借助把握内容情感。 方法四:借助把握内容情感。

三、临阵磨枪。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惆怅之情。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鱼。

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台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以奢华著称,就是今天的南京。

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试结合诗歌最后两句,简要分析:诗人通过“怀古”,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通过陈后主因《玉树后庭花》而亡国亡身的历史悲剧,(分析诗句1分)批判了其作为国君却奢侈荒淫,纵情享乐,不理朝政(1分);同时,怀古伤今,希望当政者能吸取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1分)言语之间融入了诗人深深的忧国伤时之情怀。(1分)

四、课外复习巩固练习题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答: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第二篇:天人合一与古代诗歌情感

天人关系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哲学所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古代中国,天人问题已经超越了哲学的苑囿,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问题。不仅是历史学家在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实际上古代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宗教学家、科学家、医学家、养生学家等无不在关注着天人之学,大有“学不际天人,不足以为学”(邵雍《观物外篇》)的架式。与西方哲学中侧重于天人相分的学说不同,中国主流哲学在天人关系中强调的是天与人的和谐。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这一基本精神对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有巨大的渗透力。曾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的诗歌,与天人合一这一哲学的基本精神之间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本文的意旨就在于探察天人合一与古代诗歌情感之间的深层关系,文章认为天人合一是古代诗歌情感的哲学基础,古代诗歌中的物感论、天乐论、情景交融论与天人合一理论中的不同层面相互对应。儒家的道德情感和道家的自然情感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情感的两大支柱。

天与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这一对概念的是汉代经学大师董仲舒,他说:“事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深查名号》)“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概念首次出现于宋儒张载的著作中,其《正蒙·乾称》云:“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实际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春秋时代已经成熟。在人类的童年,天被看作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在天的面前人渺小得微不足道,人类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与天神相抗衡。到了老子、孔子的时代,人们逐渐用理性取代了自然宗教信仰,天日渐脱去了神秘的外衣,显露出本来的自然的面目,不再高深莫测、狰狞恐怖,天成为自然的天,成为哲学的天。只有到了此时,人才有了与天对话的资格,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可能性。

透视天人合一的内在结构,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包孕着互相联系、逐步递进的三个层面,这就是天人相通、天人相亲、天人一体。天人相通、天人相亲、天人一体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情感的基础。古代诗歌情感理论中的物感论、天乐论和情景交融论与天人相通、天人相亲、天人一体三大层面一一对应。

天人相通。天人关系也可以说是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尽管各家各派对天道与人道的看法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天道与人道不可截然分为两橛,而是相通相连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天地自然是人类师法的对象。庄子曰:“喜怒通于四时。”(《庄子·大宗师》)人类情感变化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的变化影响着人类情感、情绪的转换。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易传》的作者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传·乾卦·文言》)儒家学者从道德本体方面把握天道,认为人的道德之心可直接通于天地之德。

由于天人相通,心物对应,心物同型,所以天地(自然万物)乃是诗歌之情感产生的重要源泉,诗人在表情达感时也常常需要借助自然景物。外界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刺激着、激荡着、引发着审美主体的心理机制,在其心灵深处激起一环又一环情感的涟漪,使其陶醉在自然美中,流连忘返。这一现象古人称之为“物感”,《礼记·乐记》说得非常明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后世的文学批评家不断地重申、发挥着此一见解。《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气——物——人之情性是环环相扣的一组链条,缺一不可。《文心雕龙·物色》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足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文

1 心雕龙·明诗》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言志,莫非自然,诗由以成。”春夏秋冬的交替,风花雪月的变化,林泉草木的盛衰,无不感召着诗人,与诗人心中的情志相激荡。从魏晋时代开始,士人们向内发现了自我,向外发现了自然,于是他们“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写作了诸多的山水、咏物诗,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关注自然,走向自然,“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文心雕龙·物色》)如果没有了风景物象,情感就失去了附丽寄托之物,就会浮悬而无着落。“景乃诗之媒”(谢榛《四溟诗话》),“触物以起情”(胡寅《斐然集》引《致李叔易书》李仲蒙语),已成为诗人与诗论家的共识。

物感说不仅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也是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特征。一般而言,春天、春风、春雨、春色等景物给人以欢愉的情感,而秋天、秋风、秋雨、秋色等景物则给人以惆怅忧愁的感受。这样一种“感”乃是正面的感,另有一种反面的感,春景使人忧伤,秋景使人愉悦。正面的“物感”不胜枚举,反面的“物感”较为少见。以春景感哀之作且以陆机《悲哉行》为例,诗曰:

游客芳春林,春芳伤客心。 和风飞清响,鲜云垂薄阴。 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翩翩鸣鸠羽,喈喈苍庚吟。 幽兰盈通谷,长秀被高岑。 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寻。 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 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 寤寐多远念,缅然若飞沉。 愿托归风响,寄言遗所钦。

此乃游子感物伤心之作。春日的林野,和风习习,薄云浮动,鸟鸣悦耳,幽兰飘香。游客目触斯景,念及自己孤身飘零,悲从中来,忧思伤心。在悲秋的乐曲之外也有乐秋的凌云高唱,如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陆游《秋声》也表现了与此相同的意境:“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秋,在他们的笔下成为与时俗之悲凉相对的境界,诗人从秋景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愉悦。

天人相亲。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过分强调人的力量,贬低自然,敌视自然,不停地向自然索取,不断地向自然进攻。正如罗素所说:“德谟克里特以后的哲学——哪怕是最好的哲学——的错误之点就在于和宇宙对比之下的不恰当的强调了1人。”人于是有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无休止的欲望与行动。在古代以农业立国的中国人的心目中,生命植根于大地。大自然是生命的承载者和养育者,它给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料。人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内在亲切感,自然不是冰冷的对立物,而是与人可以交通、可以交流的有情之物。《易传·说卦》云:“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庄子亦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他们把天地看作万物的父母,看作人类的父母。父母之于子女的无限关爱,是人间世至为感人的情愫。生活在自然怀抱中的人类,如同依偎在父母身边的婴儿,“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庄子把人类与自然合一后所感受到的快乐称之为“天乐”,他说:“与天合者谓之天乐。”“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道》)王夫之《庄子解》注曰:“静则无为,无为则己不立宗,而以天下为宗。己自立宗,则强物同己而多忧。以天下为宗,则任天下之自为而己不劳,所以休其心而恒乐。”(《天道》)庄子时常漫步在自然的怀抱,自然已经成为完整的审美对象坦露在诗人面前,他不由自主地高吟:“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庄子·知北游》)人心与自然相通、相亲,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的心灵变得充实而愉快。乐山怡水是魏晋以降文人士大夫的共同爱好,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支流——田园山水诗所再现的正是自然给人的审美享受。这种充实而愉快的情感表现在艺术创作上,便形成了“八音克谐”(《尚书·尧典》)的艺术境界。 1 [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7页。

2

天人一体。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存在于天地之间,是万物中的一物,因此他们把天地人连起来看,视之为一个大系统,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之间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25章》)“域”是一个大系统,人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天、地系统并列。《周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儒家总是念念不忘将自然与道德伦理绾和起来,这是他们与道家的根本区别,然两家对天人一体的体认是共同的。如果说天人一体、人亦一物的思想在原始儒家还不太明晰的话,到了宋儒那里则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强调。邵雍说:“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是知我亦人也,人亦我也,我与人皆物也。”(《观物·内篇》第十二篇)张载云:“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正蒙·乾称》)程颐说:“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人道、天地自是天道?„„天地人只一道也,才通其一,则余皆通。”(《遗书》卷十八)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

意境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的大厦是由情与景的组接、融汇而建构起来的,其哲学基础正来源于天人一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一体与情景交融直接对应,天对景,人对情。正由于天人一体,天人对应,所以天地之心亦为人类之心,天地之情亦为人类之情。王夫之云:“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唐诗评选》卷四)吴乔曰;“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围炉诗话》卷一)方东树曰:“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昭昧詹言》卷二十一)李渔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便是好词。”(《闲情偶记》)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境界。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苦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景物描写绝不仅仅是纯粹的景物,景物中贯串着渗透着诗人孤寂的情感,打上了诗人情感的烙印。一如旅人的心境,此处的景物无不显得哀愁寂寞。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的作品,不会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只有渗透了诗人情感的景物才具有光景常新的艺术魅力。

在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美学框架中,人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哲学不是象西方哲学那样属于“纯思型”哲学,与之相反,它属于“情感型”哲学。它要求情与理合

一、情与性合

一、情与景合一,情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情感即是人对一定的事物或一定的现象形成的情绪态度,属于自我的感受。中国古代情感哲学中有两大方面军,一是儒家的道德情感,一是道家的自然情感。相应的,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也是古代诗歌情感的两大主干。古代诗歌的情感有四大类型:一曰道德情感,一曰自然情感,一曰宗教情感,一曰“本我”情感。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精神背景下的诗歌情感相较,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大都是现世主义者,缺乏宗教信仰和宗教情结。故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宗教情感不能说没有,但相较于西方诗歌是不够发达的。所谓“本我”情感即是对自我情欲的肯定和张扬,它易于同自然情感相混淆,有人认为二者是同源而异流(源于先秦道家,主要是庄子)。在我看来,其间的区别甚为显豁。庄子曰:“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老庄学派对声色享乐一向深恶而痛绝。庄子是自然情感的倡导者,杨朱是“本我”情感的代言人;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自然情感的再现,齐梁宫体诗是“本我”情感的表露。在古代中国,由于道德情感的巨大影响,由于自然情感所达到的高深境界,“本我”情感只能处在夹缝中,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与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相较相形见绌。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由孔子和庄子所显现出的两个典型。由孔子所显现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可以作万古的

1标程;„„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结实在绘画上面。”孔子的典型即是道德情感,而庄子的情感即是自然情感。

在儒家看来,天不仅具有生命意义,而且是人类价值的源泉。在情感的肌体里,儒家注入了道德的内涵。《孟子·公孙丑上》云:“闻其乐而知其德。”《礼记·仲尼闲居》云: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3 “志之所至,诗亦至矣;诗之所至,礼亦至矣。”《乐记·乐言》云:“德者,性之瑞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儒家道德的核心是仁。蒙培元先生说:“‘仁’作为道德情感就是同情和爱,由于‘仁’的根本来源是天道‘生生之德’或‘生生之理’,而生之德或生之理对人和万物都是一样的,因此,‘仁’者

1不仅要爱人类,而且要爱万物。”孔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杜甫《秋野五首》其一云:“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杜臆》评曰:“‘系舟蛮井’,‘卜宅楚村’,则去住尚未能自决也。‘枣从人打’,则人己一视;‘葵欲自锄’,则贵贱一视;‘盘餐’及‘溪鱼’,则物我一视:非见道何以有此?”所见极是,在老杜这里仁心及物,物我一体。程颢的《春日偶成》、朱熹的《春日》等都写的是“与万物为春”的愉悦。

儒家固然关注人与自然之关系,但儒家倾注情感最多的无疑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使是在人与自然的诗歌中,儒士之诗中也透露出一种价值理性的气息,朱熹《水口行舟》云:“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满江风浪与青山绿水不完全是自然景物,其中已经赋予了道德的色彩。人与人之情和人与社会之情是一种不同于个人私情的大情,此情是中国古代诗歌之主流。刘熙载云:“《诗纬·含神雾》曰:‘诗者,天地之心。’文中子曰:‘诗者,民之性情也。’此可见诗为天人之合。”(《艺概·诗概》)在儒士天人合一的诗学观念中,应当用诗来为天地立心,为生命请命,为万世开太平。《诗大序》云:“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是以一国之事,寄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曹丕云:“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以上两种论点代表了儒家的传统观念,是封建时代的正统观念。在此有一点需要辨明:正如儒家有原始儒家、两汉经学家、宋明儒师、现代新儒家一样,儒家的诗学理论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简单地说,《诗大序》和《典论·论文》所反映的是两汉经学家及历代统治者的观点。官方要求诗人们自觉自愿地为其上层建筑服务,为其封建君主服务,服务时要求诗人温柔敦厚,发乎情而止乎礼义。这与原始儒家的诗学观并不一致。原始儒家的道德情感是自发的,是内在的,而正统诗教的道德情感是人为的,是外在的;前者的情感是仁者心的真实流露,而后者的情感则有可能是功利的伪装的。前者以杜甫诗史之作为代表,后者以歌功颂德之作为典型。

儒家诗学所开创的以天下为己任,从道不从君,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虽然在两汉以后受到了扭曲而变形,但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天下始终是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的重心之所在,诗歌的情感始终与核心文化价值相系,此类诗歌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流。

与儒家的道德情感不同,道家的情感是一种自然情感,这种情感以庄子为代表。庄子虽然也讲道、讲德,主张“游心于德之和”(《庄子·德充符》),但庄子的德是自然之德,而不是伦理规范。庄子与惠子之间有一段有情与无情的辩论:

惠子谓庄子曰:“人固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在庄子看来,人的情感只能是自然情感,人的自然情感之所以被遮蔽,是由于人心中存在着成心与机心。何谓成心?庄子曰:“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庄子·齐物论》)成玄英注曰:“域情滞著,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何谓机心?庄子借汉阴丈人之口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不载也。”(《天道》)要消解人的成心 1 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哲学史》,1998年3期。

4 与机心必须要通过“心斋”、“坐忘”、“朝彻”等途径。“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依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大宗师》)消解了机心、成心的人可以回归自然情感,回归了自然情感的人才可能进入天人合一的空旷澄明之境界。

在人与人之情方面,庄子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淡不是冷淡,而是清淡。不是不要情感,而是不要人为(伪)的情感,所要的是自然的情感,庄子过惠子之墓时所发的慨叹,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在人与社会之情方面,庄子以自然情感为标尺来衡量其它学派,以自然情感为武器来批判社会现实。他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秋水》)“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骈拇》)在他看来儒墨学派所宣扬的所谓道德皆非道德之正。“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在他眼里天下人无不被物所役使,损害了个体的自然本性。他还说:“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人间世》)“今世殊死者相枕也,衔扬者相推也,刑戮者向望也。”(《在宥》)在这样一个时代,面对这样一个时代的“昏上乱相”们,庄子保持了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缮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后世能够保持独立人格,敢于与封建统治者分庭抗礼的诗人无不程度不同的受到了庄子思想的沾溉。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庄子最为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之情。庄子天人合一思想投射到诗歌创作领域便孵化出诗歌意境中的无我之境。这是庄子对中国诗歌艺术的最大贡献。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故其好也一,其弗好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大宗师》)“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据此,无我之境并非真的没有“我”,而是“吾丧我”,“我”是指处于世俗世界中的非自然情感状态中的我,“无我”指摆脱了个人情感的束缚,超越了自我情欲之后的我。此时的“我”处于精神的“静”境,逍遥自在地游于自然的怀抱,以物观物,物我两忘,人与自然泯合为一。无我之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古典艺术意境的最高境界。诚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庄子对世俗感到沉浊而要求超越于世俗之上的思想,会于不知不觉之中,使人要求超越人间世而归向自然,并主动地去追寻自然。他的物化精神,可赋与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与人格以自然化。这样便可以使

1人进一步想在自然中——山水中,安顿自己的生命。”庄子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绘画上,其次便是诗歌,特别是山水诗。而且在我看来,绘画与山水诗几乎达到了同样的高度,是故才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绘画与山水诗固然可以具备蕴藉、空灵艺术的风格,但诗歌有时能够传神地表现出绘画所无法企及的意境,古人早已明白“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意态从来画不成”。

“无事在身,并无事在心,水边林下,悠然忘我,诗从此境界中流出,那得不佳。”(徐增《而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无我之境之所以具有动人的魅力,其原因就在于其中注入了自然之情感。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197页。

5

第三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①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 ②这首诗以“松”写人,用“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古代诗歌鉴赏

1、鉴赏作品的形象

2、鉴赏作品语言

3、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 谒金门(唐??冯延巳)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

第四篇:古代诗歌四首

精彩开篇词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 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

(jié)碣石

(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澹澹 )

(xiāo)(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报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 ,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 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 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什么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水:澹澹

山岛:竦峙(壮丽气势) 实景 --借景抒情

观沧海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

(奇特想象)

虚景

博大胸襟 星汉:灿烂-出其里

(宏伟意境)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交流】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 游《游山西村》 第二课时

次北固山下

一、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客路:旅途。 风正:风顺。 悬:挂。

残夜: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2.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3.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深层探究

1.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交流点拨】“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交流点拨】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首联:旅途奔波之意

借 颔联:恢弘阔大之景

景 颈联: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尾联:思乡之情

五、拓展延伸

思乡 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

【交流】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②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汉乐府民歌《悲歌》 ③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④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

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⑥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三课时

钱塘湖春行

一、新课导入 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欣赏过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感受过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跟随白居易一起去领略1180年前的西湖特有的春景!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孤山寺北贾亭西(jiǎ) (2)谁家新燕啄春泥(zhuó) (3)浅草才能没马蹄(mò) (4)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2.解释下面词语。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暖树:向阳的树。 没(mò):隐没。

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3.作者简介

白居 易是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4.诗歌大意

《钱塘湖春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第三句和第四句是颔联,颈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5.背景链接

《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请大家把这首诗还原成画面选择下面的句式,对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读。 (1)“从„„中我看到了„„” (2)“从„„中我听到了„„” (3)“从„„中我感受到„„”

【交流点拨】从第

一、二句中,我仿佛看到长衫飘飘的诗人骑马来到贾公亭旁,极目远眺。只见那西湖波澜动荡,与岸平齐。在那水天相接处,水波粼粼,云朵低垂,似乎要亲吻湖面了--它也爱早春的西湖。

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仿佛听到了黄莺清脆婉转的鸣叫声。

2.诗人最喜爱的是湖东的白沙堤。那白沙堤的景色如何呢?诗人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外,未作任何说明。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写出白沙堤美丽的景色吧。

【交流点拨】有湖水,水中有鱼虾,有嬉戏的鸭子。

有花草。绿草如茵,像铺了层绿地毯;花儿闪闪,散在绿草丛中。

还有花树。杏花开了,散缀枝头;桃花也开了,红艳艳的,灿烂一片。

还有人。有骑马的诗人,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吟诗;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席地而坐,饮酒赏景,谈诗论文,吟诗作画„„好不快活。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交流点拨】如“初平”,春水初生;“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4.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 中了? 【交流点拨】“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5.“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交流点拨】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

(三)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

水涨云舒

贾公亭

莺歌 燕舞

白沙堤

花多草浅

游人如织

西

早春图(最爱)

五、拓展延伸

积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交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四课时

天净沙秋思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 ,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_白朴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 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层探究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 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2.《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悲怆愁苦 古道

西风

瘦马

思乡之情 情 --夕阳

断肠人

五、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交流】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辉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 ,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

古道漫漫,西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在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瘦骨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 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我,却仍在外漂泊未归,独自一人浪迹天涯海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

第五篇:古代诗歌鉴赏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1、全面领会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诗词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意点与主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诗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建构其精神生活的基本范式和人文底蕴。

【教学策略与手段】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课前准备】PPT

【教学流程】

导入语设计: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诗歌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古典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我们眼中,古诗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坚果,虽然我们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儿是有营养的,但我们却无法突破那坚硬的语言外壳。诗歌鉴赏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么? 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们以《山居秋暝》为例一起作个探讨。

一、鉴赏韵律,感悟诗语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诵读提示:诗的首联写的是傍晚时分小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均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3、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全班学生齐读。

小结:在诵读中体验,在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中欣赏诗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最直接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鉴赏意象,体味诗境

苏轼称赞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既然说“诗中有画”,那么全诗向人们展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1、寻读诗歌意象

意象是指蕴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抒情,而情感的载体和媒介是意象。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意象。

景物:月、松、泉、石

人事:浣女归、渔舟下

2、意象解读

这些意象有哪些特征?又承载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学生自由交流,能答多少是多少,不必强求。

教师总结归纳。

明月:皎洁、静谧、安宁 —— 内心平和,情操高尚。

松柏:坚挺、傲岸、耐寒 ——正直,高洁,坚强。

清泉:清灵、洁净——生命,活力,高洁。

翠竹:本固性直,宁折不弯,心空节贞 ——积极向上,正直谦虚,气节坚贞,品质高洁。

3、融入体验,再现诗境:

欣赏意象的美需要巧妙地组合意象,而意象间的组合连接要依据诗歌所提供的时间、地点及特定的环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请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联想想象,补充形象,用散文化的语言细致描绘,再现诗句画面,并为画面命名。

学生分四个组,每组描绘一句诗。然后全班交流。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示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雨后初晴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明月松林图 明月清泉图)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阵阵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她们在嬉戏着、追逐着,银铃般的笑声飞出竹林,打破了夜空的宁静;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蓬移动,水波荡漾,原来是满载而归的渔舟穿过荷丛,顺流而下,荷塘里的月色顿时跳荡起来。(浣女晚归图 月夜归舟图 )

小结:我们的人生体验对于欣赏古典诗歌也很有帮助。在正确解读诗歌意象的基础上,再结合我们的体验去解读诗歌,我们就能真正领会到诗中的情趣。

三、鉴赏技巧,把玩诗思

1、找出诗句中蕴含的几组对比:

学生列举,归纳。

可从这几个方面谈:动静、上下、远近、色彩、刚柔等

2、以“竹喧归浣女,渔舟下莲动”为例深入研讨动静结合的写法:

问题探究: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喧,”,这里诗人为什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女”“下渔舟”?

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以“喧”来反衬“静”:

学生谈谈这样写的好处:这种以动写静的写法,更衬出山林的“空”和“静”。

小结:熟悉诗歌的常用技法,如情景交融,对比映衬等对我们准确把握诗歌情境和要旨有很大的帮助。

四、揣摩思想,涵咏诗理

1、教师补充资料:秋的一般意象。

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含蕴。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探求本诗秋的诗意。

清人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人说“一片自然景色,便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诗人笔下的景色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大家想想:这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愿望(内心世界)?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一点的?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点评。)

雨后秋山的明快舒朗、清新鲜洁,寄托的是诗人一种恬静悠闲的归隐之心。

表达了诗人远离仕途之路,喜爱隐居山中,过宁静的生活的情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教师补充: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从他的其他诗句中也可看出: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呕见王侯。——王维

3、尝试给此诗加一个副标题:

如:隐居者的恋歌

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

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

山间月夜图

小结: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一定意义上说,古诗词乃是前代文化精英们用诗语的形式集体写成的一部大型“人生百科全书”。它所积淀的某些人生意蕴仍可对当代读者的修身养性提供一定的帮助。就像这首《山居秋暝》,读它,让我们安于平淡,诗意栖居。

五、鉴赏方法归纳

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

鉴赏古诗的一般方法:

(一)鉴赏韵律,感悟诗语

(二)鉴赏意象,体味诗境

(三)鉴赏技巧,把玩诗思

(四)揣摩思想,涵咏诗理

六、拓展训练:欣赏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画面有何特点?人物的心情如何?

3、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上一篇:高等法学教育范文下一篇:高二语文作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