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与教材改革

2022-09-10

面对2 1世纪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 世界各国都把培养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 因为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正面临着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 教材改革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那么教材应如何改革?朝什么方向改革?已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1 科技发展迅速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 每天都有科学新发现、科技新突破的报导, 单就基因科技而言, 包括基因芯片、基因治疗、复制动物、基因食物、基因改造鲑鱼等新科技的不断推出, 如排山倒海般, 就令人目瞪口呆, 应接不暇。信息、光电等技术发展同样如此。今天我们所习以为常的许多物品如电脑、互联网、手机、人造卫星、心脏搭桥、器官移植等等, 都是5 0年以前所没有的。这5 0年期间, 整个世界由于工业化的发展, 使得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多年前, 世界的农业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今天美国农业人口只占1%至2%, 而这些农业人口不但能养活美国的几亿人, 而且农产品还能大量出口。据美国财富杂志的统计, 近3 0年来美国新成立的科技公司, 其总资产已经接近一万亿美元。这样的积累速度, 是本世纪初的人也无法想象。反观近5 0年科技的发展可以发现, 是科学、工业、经济这三个方向的互动的结果促进了今天全世界的生产力的增长, 而这一现象会在新世纪里有增无减。

在当今“知识爆炸”性发展, 知识总量急剧增长, 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的情况下, 书不能越写越厚, 但将会对未来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新科技必须包含在教材中, 这样才不致使学生出校门后与社会脱节。同时能力的培养也显得更为突出, 教材仅起传授知识的作用显然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学生应具有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这样才能在今后变化与竞争的社会中立足与发展。因此, 教材改革的内容与形式必须做到授人以“鱼”的同时应着重授人以“渔”。

2 科技产业化过程短

近百年来,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在大大加快, 如电机, 从原理到产品花了65年时间, 无线电从成果到产品用了35年, 而X光从发现到产品用了1 8年, 雷达从发现原理到产品用了5年时间, 激光从发现到产品仅用了2年时间。科技与经济日益紧密的关系, 加深了各国对发展科技的认识, 这种科学、工业、经济连锁发展的关系将会在今后的2 0年、3 0年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科技发展的加速化与科技、经济、环境的一体化, 决定了高等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进一步提升。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世界经济已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中, 科技已不仅是“潜在的生产力”或“间接的生产力”, 而已成为生产力的内部因素。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已成为生产函数的内在部份, 是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高等教育也就由此从间接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的一部分。它培养的学生掌握科技水平如何?科技研究和开发的能力怎样?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并且还直接投资参与国民经济建设, 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是科学技术活动的承担者, 又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不管社会如何发展, 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谁掌握了科学技术, 掌握了知识, 谁就拥有了社会财富。因此,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 使教育教材和高速发展的科技相结合, 是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3 促使学生处于学科发展前沿

当今学科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速度显著加快, 也许在大学阶段学的某些知识、概念或技术, 毕业后可能已发生新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 这在生命科学尤为突出。因此作为教材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 除了加快教材出版周期外 (这一点是外国教材的一个突出优点, 我国目前已有较大改善) , 作为教材内容来看, 应该突出“新”字, 拉近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距离, 使他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 体现他们的适应能力。这里所指的“新”首先包括我们过去强调的“三基”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 这是教材的核心。随着学科的发展, "核心"必须赋予新的内容, 必须以现代化的眼光进行审视。例如酶的概念随着9 0年代核酶 (ribozyme) 的发现已不再是过去“酶就是蛋白质”的概念, 抗体酶概念的出现, 赋予抗体和酶以新的内容。随着1996年完成的第一个古生菌 (A r c h a e a) 全基因组序列和r R N A序列比较测定的完全吻合, 整个生命界已不是原来的二界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而是三界, 即真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1]。凡此种种都说明“三基”是变化的, 随着学科的发展应赋予新的内容, 陈旧的内容应删去, 如有必要可指导学生参阅以往出版的书。

此外, 一本教材除了“核心”部分外还应有延伸部分, 即学科的发展趋势或进展。以适当的方式或形式 (包括“窗口”, “接头”等) 让学生知道本学科当前研究的热点或焦点以及争论的问题。这无疑是教材突出“新”的另一个重要的侧面。这方面的“新”, 无论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是培养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甚至包括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 大胆提问 (学术思想活跃的反映) 等方面无疑会起重要作用。同时, 也只有在新的起点或者说处在知识的前沿才能谈得上开拓、创新。

4 启发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

创新精神是当今竞争社会的一种重要能力, 没有创新也就无法参加竞争。国外许多优秀教材十分重视其启发性, 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精神[2]。这不仅反映在重要内容的编排和取舍上强调不仅“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而且有些重要的发现、发明还将以不同颜色和字体在适当的位置突出地显现出来, 具有反向和多向思维的启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的知识学活, 不因循守旧, 敢于创新。此外, 每章后的“思考题”也精心安排, 巧妙设计, 使学生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思维活跃。

诚然, 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综合性的, 包括教师的水平和授课艺术, 学生的多方面实践, 课程和知识结构的合理安排, 以及其他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训练等, 但教材——塑造现代大学生的重要蓝图,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必须贴近科技发展前沿。

教材的改革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而我国正面临着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 教材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下列四个方面阐明教材改革应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性:1.科技发展迅速;2.科技产业化过程短;3.促使学生处于学科发展前沿;4.启发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

关键词:教材改革,科技发展,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 高筠.生物技术教育与现代科技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8) :71~72.

[2] 史少博.论日本成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互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8) :115~116.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论音乐表演者良好临场心理机制的培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