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2022-07-10

第一篇: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生活污水粗放性排放,不仅导致河道水体恶化和湖泊富营养化,污水下渗还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本文首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并提出治理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期为优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对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6.244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重点强化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进行专门分析和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和解决对策,才能在缓解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推动整体环保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

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

所谓农村生活污水,指的是农村居民在生活中排放的清洁洗浴污水、厨房污水和厕所污水等。农村生活污水有着随机性强和较为分散、分布面广等特点,污水水质较复杂且变化较大,但生化性较强,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

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来看,六十多万个行政村和二百五十多万个自然村占据全国总面积约90%,其污水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全国90%以上农村并未建有排污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直接肆意排放,最终径流到江河湖泊当中或渗透到地下水中。这不仅导致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氮和磷占比过大,也使得农村周边生态污染严重,居民健康受到较大威胁。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分析

2.1 污水排放和收集系统不完善

我国虽尽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治理现状来看,形势仍十分严峻。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收集系统不完善,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未建设污水排放系统,生活污水经由明暗沟直接排入到江河湖泊当中,或者在雨水径流渗透到地下。同时,雨污无法有效分流,污水未能得到有效收集,粗放型排放问题严重。在这一形式下,要进行污水的统一治理难度巨大。

2.2 污水处理技术实用性不强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分布地域条件不同,相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在推广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时无法采取相同标准和统一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探索和起步阶段,污水治理技术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开发当中,也就缺乏适合大范围的推广技术,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设计的具体技术也就十分匮乏。这样一来,在相关政策的强力推广下,一些农村地区不得不进行技术的生搬硬套,而不是结合当地水质特点进行有效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实用性不强,不仅治理效果不佳,浪费大量资金,还引起农村居民的较大不满。

2.3 缺乏长效污水处理管理机制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相对漫长,且对资金投入要求较高,也就导致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未能建立起长效的污水处理管理机制。缺乏充足的运行费用,且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和维护,造成污水治理工作无法长效进行。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于零管理状态,不仅设备故障无人维修,发生水池堵塞问题时也得不到及时处理,造成污水处理中断,无法发挥长效作用。更严重的是,一些污水处理设施问题不断积累,引发二次污染问题。

3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

污水收集系统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农村污水排放特点做好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工作。依据农村地域特点和自然条件,综合具体的社会条件和风俗习惯等考虑,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方法进行有效设计。依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除市政统一收集和镇村集中收集外,还可采取住户分散收集的模式。选择最佳的收集模式,并建立起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铺设好污水收集管理网络,为生活污水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3.2 选择最佳污水处理技术

选择最佳的污水处理技术,才能有效契合农村特定的污水排放特点,达到最佳的污水治理效果。目前,我国投入应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有高负荷的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和多级跌水新型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两种技术的侧重点不同,处理效果和建设成本也存在一定区别。应当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从成本、能耗和维护、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选取最适合的处理技术。

3.3 建立长效污水处理管理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建立起长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长足目标并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和补助力度,并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农村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起专业的设施管理队伍,既要保证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知识,还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污水治理管理和维护工作落实到位。此外,可采用第三方运营模式,委托工业企业或技术公司承担污水治理工作,在协议规范之下确保污水治理的长效性。

4 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日益严峻,必须得到充分关注和重视。应建立起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选择最佳污水处理技术,并建立长效污水处理管理机制,确保污水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长效进行。同时,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有效更新,并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机制,以不断提高整体治理水平。

第二篇:农村环境垃圾的现状和治理

皖西学院环境科学概论论文

农村环境垃圾的现状和治理

章承成(2010010742)

皖西学院机电学院电信专业1001班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难处理。现在大部分方式是随意填埋和焚烧,或者大部分就是随处倾倒堆积。给农村的人民生活环境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生存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科学治理是:集中堆积,建设小型环保焚烧,村委会应该加强农村垃圾的管理。

关键词: 农村 垃圾 成因 治理

Rural junk the origin cause of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rural junk is more and more, and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deal with. Now most of the way is optional landfill and burning, or most everywhere is dumping accumul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environment friendly scientific management is: focus on accumulation, construction of smal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inerator. Enterpris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garbage.

Key words:

village

garbage

causes

management

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迅猛增长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农村生态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给农村人民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 目前农村垃圾现状

1.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垃圾由原来的瓜皮纸屑,落叶残渣等易分解的生活垃圾发展到现在的塑料袋、快餐盒、酒瓶、尿不湿、废旧电池、玻璃碎片等不易分解的垃圾转变,垃圾的种类也有原来比较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塑料垃圾等多个品种转变。

1.2农村人口较少,分布不集中,没有像大城市里有垃圾转运站和填埋场,农村垃圾不容易收集。一些村民每天从家里清扫出来的生活垃圾,堆放在路边活村口,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个“小山包”,有时刮大风在池塘、洼地和沟渠都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第 1 页

皖西学院环境科学概论论文

1.3垃圾数量的猛增,村民环保意识的薄弱以及村干部的见怪不怪;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国家目前尚无标准又缺乏处理措施,致使农村垃圾问题走向恶化的边缘。 2.农村垃圾对村民的影响 2.1 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弃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者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更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者直接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2.2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弃物不加以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残留毒害物质不仅在土壤里难以挥发降解,而且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而不易降解,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 2.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中的细小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2.4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的影响

一些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这类废弃物进入水体或渗入土壤中,将会严重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健康,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长期的不可低估的影响。残留毒害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积蓄,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当人食用含有有毒物质积累的动植物时,又使毒害物质积存在人体内,对人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诱发癌症和导致胎儿畸形等。 3.农村垃圾增长的成因 3.1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量化学品、工业品进入农村家庭成为生活必需品。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产生大量废弃物,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复杂性,加大了处理难度,成为破坏农村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

3.2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居住分散

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超过了农村环境的承载能力。从经济学分

第 2 页

皖西学院环境科学概论论文

析看,正是地理上分散的人口、企业、居住点等形式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破坏。

3.3环境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环境意识。农民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意丢弃。 3.4农村工作缺乏支持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财政和管理支持,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严重不足。致使环境卫生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3.5相关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部门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缺少专门针对农村这一特殊环境和区域的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 4.农村垃圾的处理方法 4.1传统的处理方式

(1)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事实上,这种处理方法是不彻底的,会造成巨大的二次环境污染。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而上级部门也没有用来处理垃圾的专项资金,因此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当前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严重,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4.2正确的处理方式

 首先,要改变的是目前农村对垃圾散乱堆放和任意倾倒的习惯,做好垃圾的收集工作。建立村委负责人员;

 然后,建立一个或多个垃圾投放点及至少一个垃圾填埋场(埋场地的选择要有当地环保部门的认可,同时做好底部预填和封底工作,防止污染地下水),每个农户自觉减少垃圾排放;其次将剩余固体废弃物送至垃圾投放点;建立可回收利用垃圾(以塑料、橡胶、纸张、金属、家用电器为主)由村委负责人变卖,得到的资金用于垃圾站的建设和维护;  最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堆积后由专们负责人员将废弃物进行集中焚烧。其燃烧物可直接进行填埋或堆肥处理。 5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几点建议:

第 3 页

皖西学院环境科学概论论文

 5.1加强宣传教育

引导农村广大人民群众转变消费观念。让群众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促使村民将家庭垃圾进行分类,通过变卖和堆肥的方式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促进村民全面认识垃圾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危害。

 5.2建立农村监督管理部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随着农村环境的恶化,村委会必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从而保护人民的身心和生活的健康发展。  5.3全民参与

村级经费从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中按村民每户收取年费3—5元,村内企业、个体工商户按规定收取保洁服务费。建立村级管理网络,设立保洁收集队伍,每家每户每月派一名垃圾收集员进行垃圾变卖,每周清运整理一次(指定处理处)。

6结束语

客观的讲,在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乡镇村也很少有垃圾处理的设施和办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迫在眉睫,为此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引导和资金的调配发放,实行以村委为单位带动村民进行生活垃圾的处理建设,同时建立完整的保障制度。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方法,减少农村垃圾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解决好这一问题题需要政府、村委和农民的全面参与和支持,从源 头和末端全方位加以控制,最终使农村有一个清洁的 环境,从而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从. 农村生活垃圾管理途径的新探索 [J]. 环境保护, 2009(23);32-3 【2】姚水洪.李昂.浅谈实现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代化[J].全国商情,浙江农林学院报,2008,25(5) 【3】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环境工程.2002.(3):25—27 【4】张艳红,改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J],河北日报,2007,8

【5】李国建.赵爱华. 张益.城市垃圾址理二程[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l一8

第 4 页

第三篇:浅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浅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字数:2692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2016年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其污染危害,介绍了几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法律制度、资金投入及村民认知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污水处理方法

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这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面临着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一、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污染危害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污水成分越加复杂,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仍大多采用直接倒在房前屋后,这种排放污水的方式,不但使污水横流,影响村容,而且污水长期渗入地下,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造成农村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据数据显示,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而96%的村庄没有与之配套的排水管网系统。

在广大农村,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和现实排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各家顾各家,各人顾各人,直接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并威胁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的地表水体中,再加之受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影响,进而导致直接或间接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农村河道水体变黑发臭、鱼类虾类死亡、病菌滋生,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生产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

1.技术方面

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从处理方式上分有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之分。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通常以集中处理为主,通过城市污水管网将污水统一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与城市相比,农村通常处在偏远的地区,人口密度低,污水水量分散、变化幅度较大,如进行集中处理,则污水管网铺设过长投资过大、污水厂负荷不足难以运行,因此根据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方面因地制宜,应选用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的小型分散式处理方法。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可生化性较好,所以农村生活污水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法。以下简要介绍几种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1)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是分散处理生活污水的一种方法,采用厌氧消化技术与兼性生物过滤、人工湿地等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在严格的厌氧条件下,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经沼气微生物分解,大部分物质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达到去除污水COD、BOD的目的。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作为家庭能源使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适合农村家庭使用,具有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产生剩余污泥少、有沼气回收等优点,但如若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过低,则沼气池产气不足,会对村民生活用气造成影响,并且如若室外温度过低,也会对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污水处理效果产生影响。

(2) 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

稳定塘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改造而修建成的池塘。污水在稳定塘内经过较长时间的停留、贮存,依靠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菌藻共同作用及菌藻和水生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质得到降解、去除,使污水得到净化。该技术具有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操作维护便利、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但稳定塘具有占地多、污水净化效果受气温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且易产生臭味和滋生蚊蝇等缺点。

(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将污水投配到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上,以推流方式在微生物、水生植物和填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下,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的作用。通常人工湿地中填充一定的土壤或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水处理效果好、易成活、观赏性好的水生植物。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并且人工湿地上种植的水生植物除具有处理污水的作用外还可达到美化景观的效果,但人工湿地也存在占地面积大、易受病虫害影响等缺点。 (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生产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4) 土地渗滤系统污水处理技术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污水是一种利用农田、林地、苇地等土壤及生存于其中的微生物、动植物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固定与降解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的处理方法。土地渗滤系统主要有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下渗虑等工艺类型,不同的农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模式。土地渗滤系统具有投资少、建设和运营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出水水质好、不影响地面景观等优点,但土地渗滤系统中的微生物在冬季气温低时活性降低,使污水处理效果大大降低。

2.管理方面

(1)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目前只有个别地区对当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制订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我国法律体系中尚未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定相关的法律,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明确建设、环保、财政等各部门的职责,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获得法律支持,以法律的强制力和执行力推进农村环境的改善,保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长效性。

(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及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于广大贫困的农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因此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设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此外,村镇干部及相关部门还要寻求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渠道的资金支持,积极解决污水处理设施的资金问题。

(3) 做好村民宣传工作

大部分农村村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认识不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重要性,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持怀疑态度,导致不少村民对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够积极。针对上述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要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吴建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5.7

第四篇: 我国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研究及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展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农村水环境日益恶化。该文介绍了农村污水现状,分析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的难点,指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必须经济、节能、简便易行,并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提出相应对策以供研究商榷。

关键词:污水处理;新农村农村污水;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一、农村污水生态现状

我国环保部门的工作重点通常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90%的广大农村,致使农村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报道,目前全国农村每年超过2500万t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和用水安全。

李娜[1]在论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分析中,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9个省43个县74个村庄调查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屋前屋后、道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池塘,生活、生产污水随意排放。一旦进入汛期,污水和雨水一并进入合流管道,就近排入河道,使河道受到严重污染,村、镇的污、废水排放已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平衡。汪绍盛,杨树生等[2]就农村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和境内外污水排泄,使水污染加剧等问题进行论述。大量不达标的污水和未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加之各河水量逐年减少,河道断流,干涸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天然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地表水水质绝大部分为Ⅴ类或劣Ⅴ类水,湿地面积持续减少,由于水资源缺乏,部分农田引用污水灌溉,使农产品和土壤遭到污染,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二、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比较晚,“十一五”规划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建设,要求农村无公害排放,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才刚起步。

北方部分农村及沿海地区大部分农村配有污水处理系统,多以单村处理为主。如北京各村现在实行污水处理建设,多采单村处理模式,只有部分相对集中的村落采用集中处理;还有少数靠近城镇的村落,污水管接入城市集中处理管网。分散布置模式采用的处理工艺主要有人工湿地、生物膜法(MBR)、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工艺(CWT)等。[3]但存在部分系统冬季低温无法运行;日变化系数大,系统少数时间高负荷运行;污水量太小时,停止运行。沿海地区等集中村落设有污水处理系统,但处理工艺落后,多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靠近城市村落,接入城市管网;分散的、经济相对差的村落无污水处理设施。

三、农村污水处理的投入和产出效益分析

1.工程投资

(1)集中处理系统的投资。污水处理费用随处理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投资以及运行费用一般较高,人工湿地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费用相对较低。污水深度处理的工程费主要与要求的出水水质有关。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一般分别为传统二级处理工艺的1/3~2/3和1/6—1/3。

(2)分散处理系统的投资。如:目前的成套模块化生活污水纳滤膜污水处理设备,每套售价在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2.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污水处理的直接经济效益与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密切相关。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作为灌溉水或其他用途使用,从而节约淡水资源。同时,农村地区环境条件的改善可降低与污染有关疾病的传播,减少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

(2)能源效益。污水处理厂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耗,如果采用厌氧分解工艺,将产生的沼气收集发电可解决部分能源问题。人工湿地或土地处理系统一般不需要消耗能源或耗能极少。分散污水处理设施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3)环境效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最直接效果就是环境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当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时,通过居民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可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4)社会效益。污水处理既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农村污水处理中的难题

(1)资金问题 村级污水治理工程是公益性非盈利的项目,缺乏正常的商业化运行能力,筹资渠道相当困难。村镇经济力量薄弱,要求就地处理,就地利用,采用的工艺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能耗低。

(2)工艺问题

农村污水的处理不能沿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避免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村镇技术力量薄弱,要求处理工艺简单,维护方便。

(3)环保意识问题

生态环境意识薄弱,对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缺乏了解与重视。

(4)污水管网问题

由于缺乏规划、农民生活水平等许多历史原因,现在大多数农村都没有完善的污水管网,村级污水治理工程中的污水管网投资非常高,要占工程总投资的70%以上。

(5)政策法规问题

专门针对农村污水的相应的规定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五、农村污水处理措施

取水与给水、用水与排水、治污与回用、节水与管水,均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群众性工作。如何治理、抑制污染,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是水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1)对各级水源保护区和水功能进行有效防护。提倡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沼肥和生物治虫,尽量使用无毒、低毒,易于分解的农药。在保证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不减少,甚至略有增加的基础上,提高水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2)实行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别处理和中水雨洪利用技术[4],抓住雨季和大水年冲污;雨洪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排改为分排;禁止盲目打井,逐步取消自备水源井和各类直接入河排污口及渗井、渗坑,建垃圾池和污水处理厂;在NH4+污染严重地区,如作饮用水应采取除氮技术或另寻水源地。

(3)利用苦咸水淡化技术,苦咸水资源化。在县城及农村周围村庄建设咸水淡化处理厂,如县城和周围农村地区全部用上淡化水,则每年可节约淡水80万m3。

(4)中水。中水的水源有两个:①自身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②收集的雨水简单过滤和沉淀后的水。中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汽车或暖气用水。

(5)生活垃圾。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含有塑料的包装物、生活用品、电子废弃物在农村已十分普遍,垃圾中难降解有机物迅速增加。[5]很多农村垃圾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水塘和河道沟渠边。这些垃圾腐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严重污染,一到汛期,雨洪又引发大部分支流水质受到污染,非点源污染在暴雨或暴雨后对水质影响最大。

总结:目前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流域等水体污染,同时农村经济发展赶不上城镇,地区特点突出等,因此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迫切需要经济、高效、自动化高的一体化处理系统,以适应我国农村污水的多样性等。在选择工艺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水质、水温、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工艺;在选择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的资金成本问题,达到利民利生态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娜,于晓晶.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 [2]汪绍盛,杨树生,杨世鹏等.加强天津市农村水环境治理措施的研究[J].海河水利,2009 [3]董华.农村污水处理的必要性[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 [4]李根生.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及饮水安全战略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9 [5]Mozi.新农村建设中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现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0

第五篇: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近些年来,**市在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源和污染面的调查;研究污染物对作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贯彻执行农业农村环境标准,总结防治经验,及时处理污染事件;监测分析和环境管理,以及山区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把环保工作的重点面向广大农村和农业,转向整个自然界,保护自然资源;注意研究生

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即由保护“小环境”扩大到“大环境”;近几年来,涌现了一批综合治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先进典型,为当前综合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污染作出了示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存在问题

1.农村污染超过城市工业污染。据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市工业污染排放量为7527万吨,废水处理率为82.7%,农村仅畜禽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项就达到9425万吨,且基本上未作处理直接排放。这些废水和污水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农业环境。

2.工业“三废”污染仍较严重。据原**县环保局监测结果,1999年排放工业废水276.94万吨、废渣4.49万吨、废气147048万立方米,废水中化学耗氧量1694.34吨,比1989年分别增加了1.15倍、64.6倍、35.0%和76.6%,近两年来原**县范围内工业“三废”排放量仍呈增加的趋势。工业“三废”的排放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农村环境和农业环境。

3.粪便污染日趋加剧。随着养殖业发展,粪便对环境污染问题也趋严重。**市常年生猪饲养量都在400万头左右,役食两用牛8万多头,山羊30万头以上,奶牛2.5万头,家禽饲养量2000万羽只 ,还有兔、鹌鹑、鸽子、七彩山鸡等特种畜禽。这些畜禽一年中粪尿排泄量至少有250万吨,能综合利用的占69%,其余31%是直接排放的;畜禽养殖产业的污水总量为786万吨,处理率仅为0.3%,几乎全部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水体。**农村一年产生的人粪尿总量311万多吨,有27%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全市37718公顷水面,53.3%的水面用于水产养殖,一年投放精饲料8.68万吨,肥料10万吨,流失率分别达到23%和30%。

4.垃圾污染已成公害。随着塑料业、食品包装业的进步和农民“重洋轻土”重化肥轻有机肥 思想的发展,垃圾污染已成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中一大公害。据测算,**市农村年产生生活垃圾75.2万吨。这些生活垃圾污染分为两种,一是“白色污染”,即塑料及塑料制品污染。据调查资料显示,**市农民年使用塑料及其制品约2000吨左右,回收率不到1/4;每年使用农膜3500多吨,可降解的只占5%左右,回收率也只有46%。这些难降解的塑料及其制品和农膜,成为农村农业环境一大污染源;二是“黑色污染”,即除去白色污染物外的其他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连同白色污染物不焚烧,不还田,而是乱倒在池塘、溪边、村旁、路边。

5.农药、化肥污染触目惊心。农药作为工业产品本身就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化肥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有害物质或不科学合理施用,施用后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受到不良的影响;过剩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渗入到地下,污染了井水,或随农田排放流入地面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乱用、滥用农药,过多单一地施用化肥,更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生物链影响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调查显示,**市去年施用农药5887.1吨,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农药30公斤,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国际水平;化肥中用量最大的氮肥标准量计算,下同 一年要用32万多吨,其中近1/3被流失。还有施用磷肥7万多吨,复合肥5万多吨,钾肥2.5万余吨。由于大量又不规范地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不仅造成环境被严重污染,而且使农药药效下降,化肥报酬递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下降。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乱用农药,滥用激素,使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的品质下滑,市场竞争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因乱用、滥用农药和化肥,致使许多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严重超标,污染了城乡居民的餐桌,曾多次发生了食用蔬菜而中毒的事件。

6.山区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山区、半山区生态环境优劣不仅影响到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而且直接制约着平原和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变化、效益农业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市区在保护山区和半山区生态环境上做了许多有益于城乡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事,如通过构建沙畈水库、下山脱贫等举措,既保护了山区的生态环境,又给**市居民喝上“有点甜”的一级水。但近几年来,山区还有一部分农民以发展食用菌主要是香菇 为由,将大片的阔叶灌木林砍掉,使原来郁郁葱葱的山林变成了一片狼籍的山地;一部分山民为了生活,不惜砍伐阔叶林出卖。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年外运阔叶灌木8000多m3;全年采伐木材1.7万m3不包括毛竹、杂竹和未

审批砍伐的木材 ,加上300多家大大小小木材加工厂共砍伐木材约3万m3。由于大量砍伐木材和不时发生森林火灾,部分山区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八十年代前洪峰到达婺城区安地水库的时间要12个小时,最近几年缩短到6-7小时;2000年发生的“8·17”等数起洪灾都与过量砍伐树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息息相关。

二、对策措

根据**市农业农村环境污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业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因此,从宣传《环保法》着手,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讲用会、表彰会等,把《环保法》讲深讲透,把保护环境”灌输到每个村民头脑中,不断提高他们环保意识;同时利用《公民道德规范》改变农民的生活陋习,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

2.建章立制,强化污染监督和管理。必要的规章制度是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的重要保证。要根据《环保法》,制订各地各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配备清洁员,建造垃圾坑、组建环保小分队等等,强化监督和管理。环保工作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3.根治工业“三废”污染。为了解决工业“三废”对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首先要对现有“三废”污染源的厂矿企业加强管理,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彻底根治“三废”污染源;不准在农田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兴起工矿企业和其他有化学污染的工程,以法保护农田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良好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持续农业的发展。

4.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场。以一村或几个村为单位,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场。养殖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自筹资金,分户建造”,建成一个畜禽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治气或有机肥等综合利用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的养殖场。鼓励“公司出资办场”,农户进场养殖”的做法,不但大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企业又有了稳固的源料基地,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5.兴建有机肥料厂。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宝贵的生产资源。由于近几年来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化肥使用的方便,淡化了畜禽粪便的利用,使肥料源变成污染源。要使污染源变成肥料源,除继续推行多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外,建造有机肥料加工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公益产业。

6.制订激励政策,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出台奖励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和部门创品牌和争创“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标志,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获得国家级名牌、省级名牌,同时又取得“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aa级 ”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要给以重奖;建议将农业标准化的内容纳入科技进步奖的范围,对实施农业标准化成绩显著的乡镇、部门和个人给以奖励,以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普及和提高,使广大农民成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主力军,提高农业标准化的到位率、产出率和生产力。

7.多途径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对已污染的农业农村环境,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农业环境本身的自净作用消除污染,如建造污染水塘、库,种植水生殖物来净化污水;利用林木绿化净化空气;通过深翻土地,增施有机肥料等农业综合栽培措施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或是改变重金属毒物的化学形态;②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防治病虫时,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物防治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要严格执行新制订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禁用清单》,从源头上抓好“放心菜”、“放心果”、“放心肉”等工程的实施;③搞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并法律给以保护,付诸实施。

8.以法治林,确保源头生态平衡。当前要制止山民以发展食用菌为由乱砍乱伐阔叶灌木林;继续抓好造林、护林、封山育林等依法治林,严惩破坏山林资源和山区生态平均的犯罪行为;继续实施“下山脱贫”的举措,使更多生活在高山峻岭的老百姓离开源头,下山脱贫致富,保证源头环境卫生和生态平衡;要出台保护山区、半山区生态环境的政策,彻底改变山区贫苦人出钱保护、平原富裕人坐享清福的不公平局面;继续开展平原富裕村人 与山区贫困村人 给对互帮活动,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高山民生活水平,共同保护源头生态环境,营造一个洁净安宁、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的美好家园。

上一篇:南川金佛山导游词下一篇:年度工作计划汇报